心理学招教考试重点.docx
《心理学招教考试重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学招教考试重点.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心理学招教考试重点
心理学招教考试考点:
遗忘的原因:
衰退说;干扰说(倒摄抑制和前摄抑制);压抑说(也叫动机性遗忘理论);提取失败说。
防止遗忘的方法----复习:
1.及时复习。
2.合理分配复习时间。
3.分散复习与集中复习想结合。
4复习方法多样化。
5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复习。
6.尝试回忆与反复识记相结合。
7.掌握复习的量。
前摄干扰指先学习的材料对回忆后学习材料的干扰;倒摄干扰指后学习的材料对回忆先学习材料的干扰。
过度学习达到150%记忆效果最好。
(过度学习的程度达50%;过度学习达到50%即学习的熟练程度达到150%是学习效果最好)
根据记忆过程信息加工与保持时间的长短,可以把记忆分为:
感觉记忆【瞬间记忆或感觉登记,有图像(不超过一秒)和声像(不长于4秒)记忆两种,前者为主要编码形式】,
短时记忆(听觉和视觉编码,主要是前者),
长时记忆。
(信息以意义编码为主:
表象和语义编码)
感觉记忆特点:
1.保持时间很短,一般不超过一秒钟。
2.鲜明的形象性。
3.容量很大。
4.此信息是未被注意,未经心理加工的原始信息。
短时记忆特点:
1.时间很短,不超过一分钟,2.容量有限,一般为7+-2个组块(米勒提出组块概念)3.意识清晰。
4.操作性强。
长时记忆特点:
1.保持时间长。
2.容量无线。
3.其信息以意义编码为主(表象和语义编码,又称信息双重编码)。
提高记忆效果的方法:
1.明确学习目的,增强学习的主动性;2理解学习材料的意义;
3.对材料进行精细加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4运用组块化学习策略,合理组织学习材料;
5运用多重信息编码,提高信息加工处理的质量。
6.重视复习方法,防止知识遗忘。
表象是事物不在面前时,人们在头脑中出来的关于事物的形象。
特征:
直观性、概括性和可操作性(“心理旋转实验”)。
想象是人脑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梦是无意想象的一种极端形式。
幻想是创造想象的一种特殊形式。
想象的功能:
预见、补充、替代功能。
想象的加工方式:
黏合(孙悟空)夸张(千手观音)拟人化(雷公电母)典型化(鲁迅小说人物模特)。
想象的品质:
想象的主动性、生动性、深刻性、现实性、新颖性、丰富性。
再造想象是依据词语或符号的描述、示意在头脑中形成与之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
再造想象产生的条件:
1.必须具有丰富的表象储存。
2为再造想象提供的词语及实物标志要准确、鲜明、生动。
3、正确理解词语与实物标志的意义。
创造想象
是按照一定目的、任务,使用自己以往积累的表象,在头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创造想象产生的条件:
1.强烈的创造愿望。
2.丰富的表象储存。
3.积累必要的知识经验。
4.原型启发。
5.积极的思维活。
6.灵感的作用。
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方法:
1.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丰富学生的表象储存。
2.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有利于打开想象力的大门。
3.引导学生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4.结合学科教学,有目的地训练学生的想象力。
5.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幻想。
思维是以人以有的知识为中介,对客观现实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
思维的过程:
1.思维的过程包括分析与综合、.比较与分类、抽象与概括、.系统化与具体化。
思维的基本形式:
概念,判断与推理。
概念是人脑反映客观事物共同特点与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
科学概念的掌握:
1.以感性材料作为概念掌握的基础。
合理利用过去的知识经验。
3充分利用“变式”。
4.正确运用语言表达。
5.形成正确的概念体系,并运用于实践中。
思维的品质:
广阔性与深刻性;独立性(独创性)与批判性;灵活性与敏捷性、逻辑性和严谨性。
良好思维品质的培养:
1.加强科学思维方法的训练;
2.运用启发式方法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
3.加强言语交流训练;4.发挥定势的积极作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品质;
创造性思维是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的统一,以发散思维为核心。
特点:
流畅性、灵活性、独创性(独特性)。
过程:
准备、酝酿、豁朗、验证期。
问题解决是指一系列有目的的指向性的认知操作过程。
特点:
问题情境性;目标指向性;操作序列性。
问题解决的策略:
1,算式法。
2.启发式【手段目的分析法(一个复杂问题分几个子问题,逼近目标);爬山法【以退为进,迂回前进,达到目标】;逆向工作法【子目标组成的逻辑顺序向初始状态回归】。
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有关的知识经验;个体的智能与动机;问题情境与表征方式;思维定势与功能固着;原型启发与酝酿效应。
(问题表征方式,无关信息干扰,功能固着心向也叫心理定势)。
情绪情感的外部表现---表情包括面部,体态、姿态和语调表情。
情感状态划分为心境、激情和应激。
情感分为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
情绪情感的功能:
适应、动机、组织、信号、健康功能(还有强化、迁移疏导、协调、感染)。
小学生情绪情感发展特点:
中学生情绪情感的发展特点:
1、情绪的调节能力增强,冲动性减弱。
1、情绪和情感的易动性、冲动性、两极性明显。
2、情绪和情感的内容不断丰富,社会性成分不断增强。
2.反抗情绪和逆反心理。
3、高级情感进一步发展。
3、对异性的情感。
中小学生良好情感的培养:
对学生情绪调节的指导:
1、培养无产阶级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1、教会学生形成适宜的情绪状态
2、通过多种途径,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2、丰富学生的情绪体验。
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学会自我欣赏与自我接纳。
3、引导学生正确看待问题。
4、提高情商水平,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宽以待人。
4、教会学生情绪调节的方法。
5、有针对性进行不良情绪情感的调适。
5、通过实际锻炼提高学生的情绪调节能力。
自我防御机制包括:
压抑、否认、置换、文饰、投射、代偿、升华、置换(转移)、反向形成、退行、抵消、升华、幽默、认同。
意志是指人自觉地确定目的,有意识地根据目的、动机调节支配行动,努力克服困难,实现目标的心理过程。
意志的品质:
意志的自觉性、自制性、果断性、坚韧性。
意志行动的过程:
准备阶段:
1、动机斗争(四种冲突类型);2、确定目标;3、选择行动方法和制定行动计划。
执行决定阶段:
行动计划制定后,执行计划,采取有效的行动,是达到目的的关键步骤。
良好意志品质的培养:
1、加强生活目的性教育,树立科学的世界观、远大的理想和信念。
2、组织实践活动,让学生取得意志锻炼的直接经验。
3、根据学生意志品质上的差异,采取不同的锻炼措施。
4、加强自我锻炼,从点滴小事做起。
5、加强养成教育,培养学生的自制能力。
6、教育学生正确对待挫折、
7、发挥教师、班集体和榜样的模范作用,给予必要的纪律约束。
需要是有机体感到某种缺乏或不平衡状态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倾向,是有机体自身和外部生活条件的要求在头脑中的反映。
马洛斯的需要层次理论:
根据需要出现的先后及强弱顺序,马洛斯把需要归纳为七个基本的层次,由低到高依次为:
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前四种为缺失需要)、求知(认知)的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后三种为生长的需要)。
马洛斯对以上其中需要进一步的区分:
位于需要层次底部的四种需要被称为缺失需要,他们是个体生存所必需的。
后三种需要是成长需要,它虽不是外貌生存所必需的,但对于我们适应社会来说却有很重要的积极意义。
较低级的需要至少必须部分满足之后才会出现对较高级需要的追求。
启示:
1、只有满足学生合理的可以实现的最基本的需要,学生才能积极努力的学习。
2、在教学工作中,教师只有努力满足学生的认知需要和学习需要,才能调动学生听课和做作业的积极性。
3、在思想中重视满足学生自尊的需要、爱的需要和美的需要,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
动机是激发和维持有机体的行动,并使该行动朝向一定目标的心理倾向和内部驱力。
动机的功能:
激活、指向、调节和维持功能(一说是:
引发、指引、激励功能)。
能力指人们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
智力结构理论:
在我国传统上把智力分成观察力、思维力(为核心)、想象力、记忆力等。
(1)英国斯皮尔曼的二因素论:
能力是由一般因素(G)和特殊因素(S)构成的。
(2)美国瑟斯顿的多(群)因素论:
智力由七种相互独立的基本心理能力构成。
它们是计算、词的流畅、归纳推理、记忆、空间想象力、知觉速度、文字意义的理解。
(3)美国吉尔福特的智力三维结构说:
内容、操作和产物。
(4)美国卡特尔的智力形态论:
流体智力(受遗传因素影响较大)和晶体智力(后天经验影响较大)。
(5)美国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
多元智力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的,这一理论认为,智力是在某种文化环境的价值标准之下,个体用以解决问题与生产创造所需的能力。
加德纳认为人的智力结构中存在着其中相对的智力,这七种智力在人身上的组合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它们是:
言语智力、逻辑——数学智力、视觉----空间智力、音乐智力、身体运动智力、人际智力和自知智力。
对新课改影响:
1.积极乐观的学生观。
2.科学的智力观。
3.因材施教的教学观。
4.多元化人才观和成才观。
(6)美国斯滕伯格的智力三元理论:
他从信息加工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提出此理论。
该理论包括:
智力成分亚理论、智力情景亚理论和智力经验亚理论。
智力成分亚理论认为,智力包括三种成分及相应的三种过程,即元成分,操作成分和知识获得成分。
最早的智力智力测验是法国心理学家比纳和西蒙于1905编制的比纳--西蒙智力量表。
1916斯坦福大学的推孟修订,称为斯坦福----比纳量表。
智商(IQ)=智龄÷实龄×100
韦克斯勒与20世纪中期编制的韦克斯勒智力量表简称韦氏智力量表是目前世界上使用最多的智力测量工具。
智力测验的标准:
信度:
是指一个测验量表的可靠程度或可信程度。
效度:
是指一个测验工具希望测到某种行为特征的有效性与准确程度。
标准化:
是心理测验的最基本要求。
选择题目需考虑项目的难度和区分度。
影响能力形成与发展的因素:
1、遗传与营养。
2、产前环境和早期经验。
3、学校教育。
4,、社会实践。
5、主观努力。
人格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独特的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人格又称个性,是指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里特征的总和)。
人格特征:
独特,稳定,整合,功能,社会性【一说是:
整体;独特(人心不同,各有其面);稳定(江山易改---)与毕生发展;生物与社会性。
【复杂性(横眉冷对---);功能性】
人格是一个复杂的结构系统,主要包括性格、气质、自我调控三个方面。
性格结构特征:
性格的态度,意志,情绪,理智特征。
其中态度特征在性格结构中具有核心意义。
良好性格的培养:
影响人格形成的因素:
1、加强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教育。
一、生物遗传因素;
2、及时强化学生的积极行为。
二、社会文化因素;
3、充分利用榜样人物的师范作用。
三、家庭因素;
4、利用集体的教育力量。
四、学校教育因素;
5、依据性格倾向因材施教。
五、个人主观因素。
6、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7、及时进行个别指导。
气质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即我们平时所说的脾气、秉性。
(气质是个人心理活动稳定的动力特征。
气质的特征:
天赋性,稳定性,可变性。
)
气质与性格的关系:
联系:
1、两者都属于稳定的人格特征;气质和性格相互渗透,彼此制约,二者相互影响。
2、气质影响性格的形成和发展,以及形成的速度。
3、性格可以掩蔽和改造气质,指导气质的发展,使它服从于生活实践的要求。
区别:
1、气质受生理影响大,性格受社会影响大。
2、气质的稳定性强,性格的可塑性强。
3、气质特征表现较早,性格、、、、较晚。
4、气质是人的天性无好坏之分,性格有优劣之分。
深度联结:
自我意识经历自我中心期(3岁前)、客观化时期(3岁到青春期)、主观化时期(青春期到成人)。
从活动上讲自我意识分为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调控。
从意识活动内容讲自我意识分为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心理自我。
自我意识的教育启示:
帮助学生正确的认识自己;形成自尊感,克服自卑感;开展积极的自我教育。
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监控。
自我调控系统是人格中的内控系统或自控系统,具有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控制三个子系统,其作用是对人格的各种成分进行调控,保证人格的完整、统一、和谐。
弗洛伊德的人格“三我”结构:
弗洛伊德将人格结构分为三个层:
本我,自我,超我。
本我(生物本能我)。
位于人格结构的最低层,遵循快乐原则。
自我(心理社会我我)是从本我中逐渐分化出来的,位于人格结构的中间层,遵循现实原则。
超我(道德理想我),位于人格结构的最高层次。
遵循道德原则。
人格理论:
特质理论:
(1)奥尔波特人格特质理论。
奥尔波特把人格特质分为两类,即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首要,中心,次要体质)。
(2).卡特尔的人格特质理论。
1.个别特质和共同特质(与奥观点同)2.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
3.体质和环境特质;4、动力、能力和气质特质。
(三)塔佩斯的“大五”人格理论:
求新性、尽责性、外向性、随和性、和神经质性,这五个特质的头一个字母就构成了“OCEAN”一词,代表人格的海洋。
类型理论:
1.气质类型学说:
1.公前5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认为人体内有四种体液:
血液,粘液,黄胆汁和黑胆汁。
公前2,罗马医生盖伦基于此提出四种气质类型:
胆汁质(黄胆汁占优势的人,李逵);多血质(血液占优势的人,燕青);粘液质(粘液占优势的人,林冲):
抑郁质(黑胆汁占优势,林黛玉)2.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说。
他认为决定气质特点三个最主要的神经系统特征是:
神经过程的强度,平衡性,灵活性。
2.内---外向人格。
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提出。
3.霍德兰的人格理论。
教育心理学
第1章教育心理学概述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研究内容:
五要素:
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
三过程:
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
学习心理是教育心理学的核心。
第二节教育心理学的发展
一、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
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首次提出“教育教学的心理学化”
1868年俄国教育学家乌申斯基出版《人是教育的对象》对当时心理学发展进行总结,他被誉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1877俄国教育家和心理学家卡普捷列夫发表《教育心理学》,这是最早正式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著作。
1903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他被称为“教育心理学之父”。
【1924廖世凯编写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
二、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这一时期学习领域一直是主要的研究领域。
20年代后行为主义占主导地位,强调心理学的客观性,重视实验研究。
三.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末)罗杰斯提出“以学生为中心的主张”,认为学生是一个“方便学习的人。
”这一时期,教育心理学学科体系基本形成。
四.完善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
20世纪80年代以后,教育心理学越来越注重与教育实践相结合,各个理论派别相互吸收,体系愈加完善。
1994年,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总计了教育心理学80年代以来的成果:
主动性、合作性、反思性研究、社会文化研究。
第三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原则
研究方法:
实验法、观察法、调查法、个案法、测验法、教育经验总结法、产品分析法。
研究原则:
客观、教育、发展、系统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第二章心理发展及个性差异第一节心理发展概述
心理发展就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心理学家将个体的心理发展分为八个阶段:
乳儿(0--1岁)、婴儿(1--3岁)、幼儿或学前(3--6、7岁),童年或学初(6、7--11、12)、少年或学中(11、12--14、15)、青年(14、15--25)、成年(25-65)、老年期(65以后)。
人生全程发展的主要观点(个体发展的基本内涵):
1.个体心理发展是整个生命历程中持续不断的变化过程,这个过程由若干发展阶段构成。
2发展是多维度、多侧面、多层次的。
3个体发展由多种因素决定,且存在着极大的可塑性。
(二)个体发展的一般特征
1.连续性与阶段性。
2定向性与顺序性。
3不平衡性。
4差异性。
(3)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
童年期又称学龄初期,是个体一生发展的基础时期,也是生长发育最旺盛、变化最快、可塑性最强、接受教育最佳的时期。
四年级(10-11)儿童的思维开始从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为主,但其抽象逻辑思维仍需以具体形象为支柱。
少年期大致相当于初中阶段,是个体从童年期向青年期过渡的时期,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
“心理断乳期或危险期”抽象思维占主导地位,并出现反省思维,但抽象思维在一定程度上仍以具体形象为支柱。
青年初期又称学龄晚期,相当于高中时期,智力接近成熟,抽象逻辑思维由“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并开始出现辩证思维。
心理发展的理论
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
建构主义的发展观.
(一)心理发展的实质:
皮亚杰的理论核心是发展认识论。
图式是指人在认识周围世界中形成自己独特的认知结构。
同化是指在有机体在面对一个新的刺激情景时,把刺激整合到已有的图式或认知结构中。
顺应是指当不能利用原有图式接受和解释新刺激时,其认知结构发生改变来适应刺激的影响
平衡是指同化和顺应之间的“均衡”。
(二)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皮亚杰认为认知发展是一个构建的过程,是个体在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分为四个阶段:
感知运算(0--2岁,感觉和动作的分化、思维开始萌芽,获得“客体永久性”、解决问题能力开始得到发展、延迟模仿的产生)
前运算(2--7岁,早期的符号功能、自我中心性、不可逆性运算,表现出想象力、不能够推断事实、泛灵论、转换理论)
具体运算(7--11岁,获得守恒概念、克服自我中心、可逆性、分类、序列化)
形式运算阶段(11--成人,又称命题运算阶段。
1、命题之间的关系;2、假设--演绎推理;3、类比推理;4、抽象逻辑思维;5、可逆与补偿;6、反思能力;7、思维的灵活性;8、形式运算思维的逐渐发展。
)每个阶段都有它独特的图式。
教育教学启示:
1、认知发展阶段制约教学的内容和方法。
各门具体的学科教学都应研究如何针对不同发展阶段的学生提出适当的发展任务。
2.教学可以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
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特点选择形象的、有趣的材料促进学生的发展,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一)最近发展区:
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即由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所形成的儿童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二是可能达到的水平。
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二)教学应走在发展的前面。
两层含义:
1、教学在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它决定着儿童的发展,觉得着发展的内容、水平、速度及智力活动的特点。
2、教学创造着最近发展区。
(三)心理发展的实质是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个体在低级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心理机能转化的过程。
“内话说”是维果斯基心理发展观的核心思想。
(四)支架教学是学生试图解决超出当前知识水平的问题时给予支持和指导,帮助其顺利通过最近发展区,使之最终能够独立完成任务。
三..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
美国精神分析学家埃里克森认为,人格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必须经历八个顺序不变的阶段,,前五个阶段为儿童成长和接受教育的时期。
1、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0--1.5岁)本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发展对周围世界,尤其是对社会环境的基本态度,培养责任感。
2、自主感对羞耻感(2--3岁)本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自主感。
3、主动感对内疚感(4--5岁)-------培养主动感。
4、勤奋感对自卑感(6---11岁)--------培养勤奋感。
5、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岁)-------培养自我同一性。
1、学生的智力差异主要表现:
1.智力类型、性别、发展水平、表现早晚差异
心理学家把儿童智力发展分为三种水平:
智力超常、正常和低常。
智商在100上下为正常,超过130为超长,70以下者为低常。
超过140为天才。
2、学生的认知方式差异
认知方式又称认知风格,是指人们在认知活动中所偏爱的信息加工方式。
(一)、场依存与场独立性、冲动与沉思型、具体与抽象型、发散与辐合型
三、学生的性格差异
(一)性格的特征差异:
态度、意志、情绪、理智特征差异。
(二)性格的类型差异:
向性说和独立顺从说
(三)性格差异的教育意义:
1、影响学生学习方式、学习速度和质量、对学习内容的选择、社会性学习和个体社会化。
2、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教育应更重视情感因素的作用,使教育内容的选择和组织更好地适应学生的性格差异。
第三章学习理论
学习的实质和内涵
学习的概念:
学习是个体在特定的情境下由于练习和反复经验嗯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内涵:
1、学习是人和动物共有的普遍现象;2、由反复经验引起的;3、有机体后天习得经验的过程;4、学习的过程可以是友谊的,也可以是无意的;5、学习引起的是相对持久的行为或思维的变化。
6、学习实质上是一种适应活动。
学生学习的特点:
1、以系统学习人类的间接经验为主;2、在教师的指导下,有计划、有目的和组织的进行。
3、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生不但要学习知识技能,还要发展智能,培养行为习惯,道德品质和健康心理;4、具有一定程度的被动性。
学习的分类:
按学习结果,加涅讲学习分为:
言语信息、认知策略、智慧技能、动作技能、态度。
按学习水平:
加涅分为:
信号、刺激---反应、连锁、言语联结、辨别、概念、规则或原理、解决问题学习(高级规则的学习)
意识水平,阿瑟雷伯:
内隐和外显学习。
性质与形式:
接发机意学习。
内容,我国学者:
知识、技能、行为规范的学习。
第二节一般学习理论
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一)巴甫洛夫经典型性条件作用理论。
经典型条件作用的规律包括习得(恢复)、消退、泛化与分化。
(二)华生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1、学习的实质,即刺激与反应之间牢固的联结的过程,从而形成习惯。
2、习惯形成所遵循的规律:
频因律和近因律。
(三)桑代克的联结---试误学习理论。
-----饿猫迷箱实验
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情景与反应之间的联结。
学习的进程是一种渐进的、盲目的、尝试错误的过程。
学习遵循三条重要原则:
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
此联结说是教心学史上第一个较为完整的学习理论。
(四)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
斯金纳把人和动物的行为分为两类:
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
应答性行为是由特定刺激所引起的,是不随意的反射性反应;二操作性行为则不与任何特定刺激相联系,是有机体自发作出的随意反应。
正强化是通过呈现个体想要的愉快刺激来增强反应频率,负强化是通过消除或终止厌恶不愉快刺激来增强反应频率,反之,凡是能够减弱行为或降低反应频率的刺激或时间叫做惩罚。
(五)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学习的实质---观察学习包括注意、保持、复现和动机四个子过程。
强化分为:
直接、替代、自我强化。
2.认知派学习理论
(1)苛勒的完型---顿悟学习理论
观点:
从学习结果看,学习并不是形成刺激---反应的联结,而是形成新的完型。
从学习的过程看,学习是通过顿悟过程实现的。
(2)托尔曼的符号学习理论
观点:
1学习是有目的的,是期望的获得。
期望是托尔曼学习理论的核心概念。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