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上第一单元时分秒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289906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27.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数学上第一单元时分秒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三年级数学上第一单元时分秒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三年级数学上第一单元时分秒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三年级数学上第一单元时分秒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三年级数学上第一单元时分秒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年级数学上第一单元时分秒教学设计.docx

《三年级数学上第一单元时分秒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数学上第一单元时分秒教学设计.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年级数学上第一单元时分秒教学设计.docx

三年级数学上第一单元时分秒教学设计

三年级数学互动教学设计

撰写人

课题

时、分、秒

课时

第1课时

撰写时间

2014.8

三维

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

过程与方法:

感受时间单位“分”、“秒”,初步建立1分、1秒的时间观念。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良好品质和习惯。

重点

初步建立“秒”的时间观念。

难点

初步建立“秒”的时间观念。

教学法

讲授、讨论、小组合作

教学具

课件、实物钟

教学反思

互动交流

备课组长点评

教导主任督评

教学策略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谈话:

同学们,每年除夕夜大家都看什么节目呀?

(春节晚会)对,在每年除夕之夜的最后几分钟,大家都要倒计时。

那我们现在模拟一下当时的情景好吗?

师做主持人,学生跟老师一起喊:

十、九、八、七……二、一。

问:

我们刚才模拟了激动人心的一刻,那大家知道我们喊得什么?

生:

时间。

师:

我们学过的时间单位有哪些?

(时、分)

师:

那我们刚才喊的是我们学过的几时、几分吗?

(不是)那我们今天学习一个新的时间单位---秒。

(教师板书)

师:

你认为秒是一个怎样的时间单位?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对,秒是一个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今天我们就来认识秒。

二、结合学生实际,学习新知。

(秒的认识)

1、出示各种表,问:

你认为表怎样计量秒?

学生边说,教师边用演示。

师:

钟面上有形影不离的三兄弟,他们每时每刻都在不停的赛跑,你认为谁跑得最快?

生:

秒针

问:

秒针有什么特点?

2、借助钟表,体验1秒

师:

同学们,把你的钟表拿出来。

如果上面有秒针的,你就放在耳边,仔细的听一听;如果是数字式的,你就仔细的看一看,它是怎样一秒一秒的过去的。

(让学生在安静中认真的听声音或认真的观察钟表。

师:

听声音的小朋友,谁来把你听到的声音学给大家听一听。

(引导学生学秒针发出的声音)

师指出:

“嗞”这一声的时间就是?

(1秒!

)“嚓”这一声的时间也是?

(1秒!

)“嗒”这一声的时间还是?

(1秒!

)同学们,你也能想出一种声音来表示1秒的时间吗?

(师肯定、表扬)

师:

这个摆钟你见过吗?

它是怎样表示一秒一秒的呢?

指出:

下面钟摆摆一下的时间就是一秒。

(画面演示:

伴有“嘀哒”声,摆钟的钟摆来回摆几下。

师:

你也能用一个动作来表示一秒的时间吗?

(比如拍手)(师肯定、表扬)

师:

通过刚才的体验,你觉得1秒的时间过得怎样?

(学生畅谈“1秒”时间感受)

师小结:

1秒很短,秒是比时和分更小的时间单位。

3、教学1分=60秒

 师:

现在让我们来轻松一下,听一段美妙的音乐,我们一边听音乐,一边用你自己的方法感受一下这段音乐有多少秒?

(播放一段60秒的音乐,配有画面。

师:

这段音乐有多少秒?

(生猜)

师:

这段音乐究竟有多少秒,让我们伴着秒针的走动,再次来欣赏一下这段音乐。

不过这一次,请你仔细观察秒针走动时,分针有什么变化?

(再次播放这段60秒的音乐,画面显示秒针从12开始走一圈,分针走1小格)

师:

秒针走了多少秒?

这段音乐是多少秒呢?

生:

秒针走了一圈,分针走了1小格。

师:

秒针走一圈是多少时间呢?

分针走了1小格呢?

学生:

秒针走一圈是60秒,分针走了1小格是1分钟。

师:

我知道这段音乐是60秒,现在又说是1分钟。

到底是1分钟还是60秒?

生:

1分=60秒。

板书:

1分=60秒(秒也可以用字母S来表示)

三、结合活动,体验1分钟和1秒钟。

1、体验1秒

同学们,刚才我们听到了1秒的声音,那么在1秒的时间里,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请同学们想好,老师记时,我们做一做。

师:

1秒的时间怎样?

让学生谈感受。

师:

1秒的时间虽然很短,却可以做很多事情。

课件播放。

2、体验15秒

师:

1秒的时间太短了,我给你15秒的时间,看能做些什么?

三、联系实际,巩固拓展

课件出示练习题。

1、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单位。

戴红领巾需要1(   )   我跑50米用了12(     )

写5个生字需要1(  )

2、1分=( )秒        3分=(  )秒

60秒=( )分          1分20秒=( )

120秒=(  )分         80秒=(  )分

四、全课总结:

学习了这节课,你想说些什么?

师:

同学们,时间是1分1秒积累起来的,今天我们珍惜了一节课40分钟的时间,学习了很多知识,相信大家在今后每时每刻都能珍惜分分秒秒,作时间的主人。

让我们永远铭记古人的教诲: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五、板书

1时=60分1分=60秒

2、1分=( )秒        3分=(  )秒

60秒=( )分          1分20秒=( )

120秒=(  )分         80秒=(  )分

 

三年级数学互动教学设计

撰写人

李雅琼

课题

时间的计算

课时

第1课时

撰写时间

2014.8

三维

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在知道1时=60分、1分=60秒的基础上学会时间单位之间的简单计算。

使学生学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加深对时间单位实际大小的认识。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的各种学习活动,使学生经历探索的时间计算的过程,体验学习数学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时间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

重点

加深对时间单位的认识,会进行简单的时间单位的换算。

难点

求经过的时间的方法。

教学法

讲授、讨论、小组合作

教学具

钟表、钟面模型、课件

教学反思

 

互动交流

备课组长点评

教导主任督评

教学策略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

小朋友,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位小导游,她要带大家一起去游览一下我们美丽的太原,你们想认识她吗?

(播放录像,出现一位漂亮的小导游。

导游:

同学们,你们好!

我是桃南小学的学生,很高兴认识大家!

我想采访大家,星期天你们都做些什么呢?

你们想和我过一个快乐的星期天吗?

出示:

快乐的星期天

二、联系实际,讲授新课。

1.时间的换算。

(1)导游:

你们知道今年是太原建城多少周年吗?

(2500年)对,我们家乡太原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你们想不想去看一看呢?

现在就跟随我一块儿去看看吧!

(播放录像:

游览太原2500年的变化,滨河公园、龙潭公园的场景。

(2)导游:

现在我们来到了春秋大鼎,它记载着太原2500年悠久的历史。

瞧瞧去!

我游览了两个小时了,你知道2小时等于多少分吗?

生:

2小时是120分。

师:

你是怎么想的呢?

生:

1小时是60分,2小时是2个60,是120分。

(3)导游:

你们真聪明!

可KITTY猫不服,出了一些题要考考你们,你们敢挑战一下吗?

出示题:

3时=(   )分3分=(   )秒

240分=(   )时1时=(   )分

2分=(   )秒180秒=(   )分

指名说。

问:

240分等于4时,180秒等于3分,你是怎样想的?

汇报。

2.时间的计算。

师:

小导游又来了,走,瞧瞧去!

(播放录像:

在山西剧院的场景)

(1)情境教学。

导游:

同学们,这几天正上演迪斯尼动画片《海底总动员》呢,很好看,你们想看吗?

一起走吧!

(进电影院,小导游和售票员阿姨的对话。

导游:

请问阿姨,《海底总动员》几点钟开始呢?

阿姨:

10:

45分开始。

导游:

谢谢阿姨。

导游:

现在是10:

30分,电影10:

45分开始,我再过多长时间才能看上电影呢?

出示钟面:

(2)讨论算法。

师:

大家这么快就知道是15分,你是怎样想的?

请把你的好方法讲给组里的小朋友听。

(小组讨论)

师:

谁愿意介绍你的好方法?

汇报:

①数钟面上的大格,有3个大格就是15分。

②数小格,15个小格是15分。

③45-30=15(分)

师:

你说的真好,用计算的方法时,在同一个小时内,我们只要用分钟相减来求经过的时间。

师:

小朋友,你们真棒!

这么多算法里你最喜欢哪一种呢?

说说你的理由。

汇报。

小结:

大家认为用算式计算比较方便,以后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评析:

这里教师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提出了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并组织了学生探索性的学习活动。

通过直观演示观察钟面,教学经过的时间。

然后小组内讨论时间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通过思考、小组合作交流学习,出现了算法多样化。

(3)情境练习。

(播放录像:

在儿童科技中心的场景)

导游:

还有更好玩的地方,走吧!

(录像:

游览科技城)

导游:

同学们,现在是2:

40,我是2:

00进去参观的,你知道我参观了多长时间吗?

能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帮我算算吗?

生:

用了40分钟。

师:

你是怎么算的?

和同桌讲一讲。

(同桌交流算法)

(4)小结。

(播放录像:

小导游的结束语)

导游:

今天我和大家游览了太原2500年的变化,我的收获很多,你们呢?

也一样吧!

我决心要好好学习,将来把我们太原建设得更加美丽!

记得有空和我联系呀!

三、钟表王国

师:

你们出色的表现,吸引了钟表王国的国王,今天王国里要举行盛大的比赛,邀请聪明的你们去参加,想去吗?

走吧!

1.拨表比赛。

(教科书第63页的第4题)

师:

王国里正举行拨表比赛,按要求拨表,填出答案。

汇报。

2.智慧大比拼。

师:

机器猫表要来考考你们,经过了多长时间,你会算吗?

出示:

3.运动会比赛。

师:

看,热闹的运动会,都有哪些项目?

你想参加哪个?

请算出你参加的比赛项目用多长时间,算对了,就可以参加比赛去了!

出示:

生:

我想参加50米跑,用1小时。

……

4.比速度。

师:

这里有三只可爱的小动物在比速度,它们都认为自己最快,想请你们当评委,帮它们排排名次,好吗?

出示:

先出让学生猜测谁的速度快,自由说。

再出示:

跑相同路程所需的时间。

 12:

00—12:

45

 1:

05—1:

15

 3:

55—4:

15

学生计算,汇报。

5.联系生活,连一连。

中央台的新闻联播1小时30分

做眼保健操5分钟

一集蓝猫三千问30分钟

看一场电影20分钟

6.请小朋友计算下面经过的时间。

吃饭:

7:

15—7:

35

锻炼:

9:

25—9:

45

看书:

3:

10—3:

55

看少儿节目:

5:

40—6:

00

问:

你自己做这些事情需要多长时间?

我们几点上的课?

现在是几点?

上了多长时间?

【评析:

练习部分重视了教具、学具的作用,通过观察和直观演示,把直观教学和时间的计算对应起来,增强了学生对时间的想象力。

使学生在游戏中巩固知识,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全课小结

师:

这是KITTY猫的作息时间表,看它把时间安排的非常合理,不浪费时间。

我们也要合理安排时间,珍惜时间,做个时间的小主人!

五、课外作业

设计一张漂亮的星期日的作息时间表。

 

三年级数学互动教学设计

撰写人

李雅琼

课题

练习课

课时

第1课时

撰写时间

2014.8

三维

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巩固对时间的认识。

过程与方法:

2.会进行一些时间的简单计算。

情感态度价值观:

3.学会合理安排自己的作息时间,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重点

会进行一些时间的简单计算。

难点

会进行一些时间的简单计算。

教学法

讲授、讨论、小组合作

教学具

课件、实物钟

教学反思

互动交流

备课组长点评

教导主任督评

教学策略

一、复习

1、时、分、秒之间有什么关系?

2、填空。

4时=()分3分=()秒

指名回答。

二、练习

1、第5题。

读一读,说一说。

由于让学生课前进行了这方面的调查,可以让学生互相交流还了解哪些类似的信息?

如:

光1秒钟能传播多少路程,声音1秒钟能传播多远,飞机1秒能飞多远,1分钟一般正常呼吸多少下等。

2、第8题。

让学生把认识时间和时间的计算结合起来,既要写出时刻,又要计算一段时间。

注意算法多样,既可数格,也可计算。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3、第9题。

一列火车本应11:

20到达,现在要晚点25分钟。

它什么时候到达?

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解决现实问题。

独立完成,再交流想法。

5、第7题。

学生交流。

11、第8题,利用学生的作息表进行时间的综合应用。

(1)、

(2)小题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第(3)小题,跟同学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

第(4)小题,提出问题并解答。

三、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复习了什么?

四、布置作业

练习一的第11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