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的深入研与有效使用.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289507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8.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材的深入研与有效使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教材的深入研与有效使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教材的深入研与有效使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教材的深入研与有效使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教材的深入研与有效使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材的深入研与有效使用.docx

《教材的深入研与有效使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材的深入研与有效使用.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材的深入研与有效使用.docx

教材的深入研与有效使用

教师学习材料—2

 

丛山

 

北京师范大学沈阳附属学校

 

教材的深入研究与有效使用

丛山

内容提要:

教师深入研究教材,要研究知识的来龙去脉,做到统揽全书,宏观把握;研究知识的内部结构,做到认真研读,微观吃透;研究知识的外部联系,做到整合资源,建立链接;研究知识的编排层次,做到有机梳理,主线教学;研究教材的重点难点,做到明确目标,化归转化;研究教材的例题习题,做到注意四度,拓展延伸,达到懂、透、化三个层次。

关键词:

教材、课程、教材观、课程教材、授课教材、课程资源、课程标准、教学设计、课堂教学、递进教学、整体教学、备课、教育价值、学习过程、知识结构、核心知识、思想方法、国家课程校本化。

一、问题的提出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讲述了一个故事:

一位在学校工作了33年的历史学科老师,上了一堂非常出色的观摩课,邻校的一位教师问他:

“您的每一句话都具有巨大的思想威力。

请问,您花了多少时间来准备这堂课?

”那位老师回答说:

“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一般地说,每堂课我都准备了一辈子。

但是,直接针对这个课题的准备,则花了约15分钟……”。

一辈子与15分钟,苏霍姆林斯基用案例的形式,道出了教师在备课中处理教材的真谛。

教学是一项富有创造意义的劳动,获得成就的前提是教师要把教材弄懂、弄熟、研究透。

有位著名特级教师在谈到优秀教师的成功条件时,非常推崇在备课上的功夫,他认为:

“教师备课,要把百分之八十的精力放在深入研究教材上”。

他说,“教学上这法、那法,研读不透教材就是没法。

作为教师,要想教育教学有所成就,必须在教材深入研究上花大力气,只有把教材分析透、整合透,在教学中才能得心应手,左右逢源,也才能获得丰厚的回报”。

教师深入研究教材,要研究知识的来龙去脉,做到统揽全书,宏观把握;研究知识的内部结构,做到认真研读,微观吃透;研究知识的外部联系,做到整合资源,建立链接;研究知识的编排层次,做到有机梳理,主线教学;研究教材的重点难点,做到明确目标,化归转化;研究教材的例题习题,做到注意四度,拓展延伸,达到懂、透、化三个层次。

但是,在现实中的课堂教学,经常看到一种现象:

教学脱离课程标准要求,教材被边缘化,学习法八股化,课程呈习题化。

为了应付考试,盲目作大量、机械地考试训练。

这种本末倒置的做法,根本原因是教师没有深入研究课程标准、教材,忽视学生科学的学习,没有做到在“授人以鱼”的同时,“授人以渔”,严重阻碍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那么,如何发挥好教材的应有的功能呢?

教师加强对教材的深入研究是基础,提高教材使用的有效性是关键。

二、教材

1.教材

所谓教材,就是以教科书为主体、包括其他教学配套资源在内的课程资源。

教材集中反映了国家的意识形态、教育理念和一个国家、地区基础教育的水准。

教材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内容呈现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

2.教材的功能

(1)信息源功能:

教材为学生选择与传递有价值的真实信息和知识;

(2)结构化功能:

教材的信息组织是体现一定基本思路的结构化体系,以帮助学生建构自身的知识结构体系;

(3)指导性功能:

教材为学生提供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引领,帮助学生学会学习。

三、教材观

1.几个“不等于”

教材不等于课程,教材不等于“圣经”,教材不等于教科书,教材不等于课本一类的印刷物,教材的内容不等于教学内容等。

教材所选取的知识,基本上是本学科基础的、主要的、已经定论没有争议的内容。

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完全以编选好的教材为中心,且局限于与考试有关的教材内容,忽视、忽略、冷落有利于学生心性提升、人格塑造、素养积淀的材料的补充和选取,那么势必造成学生知识面狭窄、视野封闭、能力低下,注定使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与对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创造发明的启蒙教育无缘。

学生唯考试、唯教材,成为崇尚教材、应付考试的“奴隶”,不可能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我们的教育,应该让学生在学习教材的同时,对教材保持清醒的认识,做到“读书不为书所累”,达到辛弃疾“近来始觉古人书,信着全无是处”的境界。

2.课程教材与授课教材

日本学者伊藤信隆,分别从课程论与教学论两个角度,对教材的界定:

授课教材

自然事物与现象

课程材料

教学媒体

社会生活经验

实验观察等材料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内容

教科书

学术概念

单元素材

教案

教材,可以从“课程教材”与“授课教材”两个维度来认识;既有“静态”教材,也有“动态”教材;既有“显性”教材,还有“隐性”教材。

四、合理优化教材的基本策略

1.树立新教材观

基于新教材观,教师研究和优化教材要从授课教材、动态教材、隐性教材上多下工夫,弥补原有教材的不足,使教材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系,具有“立体感”;让教材更接近学生生活实际,提高“丰满度”;同时,教材的深入研究,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新的空间和机遇。

2.运用信息技术

在数字化环境下,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建设课程教材是优化教材的知识转型时代的选择。

(1)动态形象:

信息技术展示的形象具有动态特征,活化了教材中抽象、较难内容,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节约了教学时间。

(2)时空开放:

网络资源可以克服纸质教材的局限性,拓展学习时空、丰富教学资源、优化教材和提高新颖性。

(3)即时互动:

运用信息技术让授课教材体现教学活动,不仅是即时的问答与合作,而且还可以进行问题探究和细节再现,提升互动的深度和效度。

五、深入研究教材的基本视角

深入研究教材,首先要研究教材的编制思想,编写者将其所采纳的课程思想融于教材,隐含着相应的教育功能,使用者就需要将这些思想要素予以挖掘,融会贯通,方能将其教育效益发挥出来。

教材的教育功能可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1.教育价值

教材的教育价值具体体现是学生学习教材内容后与没有学习之间存在的差别。

它是多方面的,主要是德、智、体、美等诸方面。

我们更为关注的还有教材成为社会一员的以品行道德为核心的人格素质培养方面的功能,或称育人功能。

教材的育人功能是客观地与课程教材整合在一起的。

教材的主要内容是所呈现的各种知识,而知识其实是一种社会科学文化的外显形态,因此,知识的背后是文化。

教材中文化层面的知识,必须涉及知识的来源、知识的结构和知识的应用等整体观。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对知识来源的探索、知识结构的解析,以及知识应用的实践,无一不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学习做人。

在分析教材时,如果教师忽略这部分内容的分析,教材研究就没有“到位”,教学设计就会“只见地,不见天”,教材的核心功能就会缺失。

对于教材中某个单元的教育价值研究与分析而言,主要是通过认识该单元在整个教材体系中的地位、以及比较与其他单元的关系来进行的。

一般来说,教材的单元设置与布局总是为特定的课程目标服务的。

由于每门学科的教学时间都十分有限,所以绝没有无缘无故设定一个单元的做法,教材编写者在设计与编制教材时的这种思想应该是清晰的,其教育价值也是可以想见的。

教师备课的任务之一就是要把教材编写者的思想(教育价值)分析出来,并体现到教学设计之中,否则,课堂教学将留有遗憾。

2.学习过程

教材在编写时,不仅规范学科知识的阐述和科学的编排,而且设计了很多不同形式的“栏目”,指导学生学习活动的开展。

科学、合理的学习过程,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的养成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教师要充分认识教材的这种特点,发挥好它的功能。

教师在作教材分析,进行备课时,不能只注意每个知识的分析,还要重视不同知识之间的关系分析,注重单元结构的分析,以及教材中学生“活动栏目”、“思考与探究”、“参考资料”等内容的合理使用。

建议教师在备课时,通过做教学“内容结构图”或“教学路线图”,把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结合起来,展示教学内容、学与教的活动展开及指导学生学习过程的经历设计。

教师长期坚持这项工作的好处就是把学与教、教材的结构与指导功能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有效的教学流程和教学体系。

3.核心知识

核心知识是指在一个单元中必须掌握的核心概念、重点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定理等。

在教学设计时,核心知识多数属于教学重点、难点,即教学中必须要落实的重要概念、原理、定理等知识。

确定核心知识的依据是以整个单元内容的深入研究为基础,在整体视野和过程中进行比较,在比较中从本质属性上展开分析,认识核心之所在。

核心知识具有:

(1)基础性,凡是核心知识,必然是属于该学科知识体系中最为基础的知识,即学习其他知识的基础;

(2)关键性,凡是核心知识,必然是在结构化的知识体系中能起关键作用的,即由其可拓展其他相关知识组成有联系的知识整体;

(3)关联性,凡是核心知识,必然是属于整个学科知识体系中的关联点,即掌握了这些核心知识,就能基本了解甚至掌握一个学科最为本质的要义和最为主要的价值。

六、有效处理教材,抓三个方面

在充分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础上,需要对照课程标准,针对学生的实际,联系其他相关的教学要素,对教材进行科学、合理地处理。

有效处理教材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

1.根据学科体系,抓住教材的主线

教材,包括整个学科、每一册教材及每一单元都有以突出学科的性质和功能的主要线索。

教材主线所体现的是一门学科的基本理念、学科思想方法,例如地理学科教材的主线是“人地关系——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教材就体现了这个精神;物理学科主张“从生活走进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教材就贯彻了这种思想。

各门学科的理念在课程标准中都作了一定的阐述,同时隐含在教材的内容之中,教师应该以此为处理教材的指导思想。

教师在处理教材,进行备课、教学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程标准“内容与要求”为依据,按照“抓住主线、突出重点、分散难点、安排有序”的指导思想,有效处理教材的具体内容。

抓住主线处理教材的目的要求,一切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使得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让学生掌握最为基础的知识与最为基本的思想方法,促使学生智力与能力得到应有的发展。

建议教师在处理教材时,遵循教材主线的精神,对教材进行合理加工与提炼,体现“线索清晰、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化未知为已知”。

让“新课”不新、“旧课”不旧,帮助学生在符合其认知规律的前提下,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新的内容,学得和习得教材中的相关内容,并达到一定的要求,使教材处理实现有效性。

建议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将教材线索、教学过程联系制成一个课堂教学的“流程图”或“程序表”,包括主题流、信息流、问题流、学习流、教学流和相关的目标要求,横向沟通,纵向衔接,形成系统,逐步形成教学模式(规律),发展教学特色。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学与教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是教师与学生一种“沟通”与“合作”的和谐关系,是教师与学生围绕“教学文本”进行“对话”的过程,而这种对话和交流的过程就需要抓住知识形成过程中的“五点”:

(1)衔接点。

新知识是由旧知识延伸和发展而来的,所以在教学中要抓住新旧知识的衔接点。

(2)转折点。

它往往是教学的难点,转折得好,有利于旧知识到新知识的转化、思想的提升。

(3)重难点。

在教学过程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一个策略就是引导学生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积极的思考和交流,形成自己对问题的认识和解决问题的体验。

(4)整合点。

它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沟通相关知识的普遍原理、规律、结论等,注重学生对知识发生、发展过程的经历和方法的理解与运用。

(5)生长点。

关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设计变式创新练习,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建议教师在备课时,针对以上“五点”,精心设计引导语、启发语、设问语、过渡语、链接语、总结语。

2.结合学生实际,进行选择与调整

世界上没有一本教材是绝对具有“普适性”的,让任何学校和教师拿到它就可以照本宣科。

所以教材不是“圣经”,而是可供师生学与教的学习载体,只有联系实际对教材作适当的选择与调整,以适应不同学校的实际和不同学生层次的学习需要,这才算是有效处理了教材。

学校与学生的差异性是对教材作选择、调整的首要依据。

学生在预习教材时,把教材的内容分析、梳理、分类、评价,分为“不学也已经知道了”,“教师稍加点拨就能知道”,“希望教师作讲解”,“感到很费解”等反馈给教师,为备课提供依据。

学生的生活经验也是对教材进行调整的依据之一。

一般教材中知识的呈现和编排顺序有学科本身的规律,由远及近,由古至今。

根据在现今社会中,学生感受最亲切的是曾经经历过或经验中的知识和问题,以此进行教材调整和教学设计,学生就容易接受学习的内容。

3.联系学生生活,补充鲜活的内容

教材编写所使用的资料是受编写时间限制的,所以教材中的很多数据、实例需要及时更新升级。

随着时代发展、科学进步、技术更新,同样课题下的新成果、新资源出现,就有必要在教学时推荐给学生,替代教材中旧的资料,补充更新为鲜活生动的学习内容。

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所获的,也是需要在教学中补充的资源。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丰富的经历,由此所获,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

可以让学生来讲解、补充或设置学生交流讨论的内容,这是预设的教材中所缺乏的。

一个有思想的教师就会注意选用这些材料,来活化教材,活跃课堂教学。

建议教师在备课时,针对学生的生活经验,选取一些学生能了解的社会知识、时事素材充实课堂教学内容,教给学生理论知识与社会实际相联系的思想方法。

正确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教学内容体现鲜活与生动。

同时,教师必须通过最新的读物、网络资源、专业年报、年鉴和音频、视频材料等补充教材内容,给课堂教学注入活水。

七、有效处理教材,课堂教学的四个阶段

教师深入研究教材,要通过教材与编写者“对话”,备课时,做到四度:

深度。

钻研教材,教师不能从平面到平面滑行,总是让学生在浅表思维上打滚,要把教材中学生看不到、摸不着的深层含义挖掘出来,备出深度;

梯度。

教材的知识分布不一样,难易度也不一样,教师要把梯度大的知识、重难点分散化,一步一个台阶地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理解,备出梯度;

精度。

把各知识的精要方面和关键字句进行归纳提取分析,备出精度;

广度。

使学生获得新的教材内容中有关的知识和观念,备出广度。

课程教材的结构,对学生来说,也是学习的知识结构;授课教材的知识结构直接影响到每个学生的认知结构,而学生的认知结构又影响到问题的解决及问题解决中策略的使用。

教师的教学设计也可以看作一种外在的知识结构,因此,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时,要领会教材编写的意图,选择材料,设置情境、呈现信息、激发兴趣、隐含问题,对学生学习进行预设,建立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

教师授课“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

这里的教材是授课教材,符合学校实际的授课教材的研究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根据各学科知识体系,调整教材,递进教学

教师深入研究知识的来龙去脉。

特别是自然科学,人类经历了相当复杂的研究探索过程。

呈现在教材中的一条定理或一个公式,最多是十几个汉字、几个字母,但其背后却是人类的智慧和心血。

教师要精通这些内容,站在更广阔的视野中审视学科知识,为学生展示知识灵动的生命和无限的魅力。

  教师深入研究知识的内部结构。

任何一个知识都不是孤立存在的。

在学科内部,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为人类提供一种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工具或方法。

教师,要非常清楚所教学科的知识结构以及每一部分的功能特点,不能孤立的对待任何一个知识。

学生学习某一学科的时候,可能是一个概念、一个定理、一个原理、一个公式的各个击破,再建立起内部联系。

但教师在授课时,却要反其道而行之:

首先建立起各知识间的联系,根据学科整体内容和各知识的地位、特点确定教学策略。

因此,教师研究教材,首先要根据课程标准确定知识体系和内部结构,针对某一章节,研究决不能仅停留在“是什么”这个层次,还要搞清它在整个知识体系中“处于什么位置”、“有什么作用”、“存在什么联系”。

教师要建立学科意识,因为我们手里拿的不是一本教材,而是一个学科。

教师深入研究知识的外部联系。

知识的价值表现在对人生、社会和自然的解释、影响。

知识一旦脱离人生、社会和自然也就失去了它的生命力。

教师除了要研究知识的来龙去脉和知识的内部结构,还要研究知识与人生、与社会、与自然的联系,把知识融入学生的生活和生命中。

仔细揣摩教材,在理解中使用。

教师应根据编者对教育的认识、对教学的理解和教材的结构体系,合理调整教材,在不同的年级,同一内容及相关内容的教学,其教学目标、教学方式、学生学习要求,要呈现递进关系。

在实际教学中,有许多教师想要对教材进行创新,这是好事,但是“求异”并不等于“创新”,要想创新,首先就要尊重教材的本意,不能偏离了课程标准要求的内容。

第二阶段,依据各学科思想主线,整合教材,整体教学

课堂教学的基本思考是把按教材篇目思考教学变为按课程单元思考教学。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所实施的是课程。

一门课程分为若干单元,一个单元又分为若干课时。

课程不同,单元的划分和功能也不同,有的课程各单元之间相互独立,在顺序上可互换位置;有的课程中,前一个单元是后一个单元的基础;有的课程各单元之间的联系是综合的。

课堂教学应该根据课程目标、内容和实际情况对课程的各个单元和单元之间进行整体思考和合理安排,以提高教学有效性。

现实的情况是,由于长期以来以书本知识的传授和技能训练为课堂教学的任务,教师已经习惯于按教材篇目,对教材知识进行精细化的处理,然后组织程序化的教学和操练,以达到教材知识落实的目的。

结果是课程实施变成了教材灌输,教材篇目限制了教师和学生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的空间,捆住了教师和学生的手脚。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只有教材的要求,没有课程的目标;只有教材灌输的范围,没有课程实施的空间,课堂教学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式化。

要改变这一状况,就必须在正确的课程教学观的指导下,根据课程标准,整体审视课程,并对课程的单元做出划分和教学安排,然后按照单元来思考和设计教学活动。

这样做可以形成课程实施的整体框架,便于从实际出发,调整课程教学计划,创设适合的教学情境,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

可以拓宽课堂教学的空间,拥有一定的课堂教学资源的配置权,教师和学生可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调整教材资源,整合其他教学资源。

这为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共同创生课程找到了切入口。

第三阶段,认真研读教材后,在使用中超越,创新教学

叶圣陶先生有句名言: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

也就是说教材是给教师进行教学的素材,是给教师的一个问题、一个情境、一条思路,当教师遇到这个情境、问题和思路时,要充分利用它们,准确把握教学目标,并想方设法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

具体说来,就是要先“入教材”,研究教材提供的思路和教学方法是什么,这样才有利于“出教材”,即根据学生不同的基础,适当改变教材,让教材“为我所用”。

有效处理教材要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消化钻透教材,就是教师的思想感情与教材的思想性、科学性融合在一起,是教师在用心的整体整合和融会贯通下获得的一种心智,是用心灵、情感去开启教材潜在生命的智慧,是凝聚教师心灵世界、精神品质、生命律动的一种情感。

在这样的智慧与情感促动下,教师对教材的意义获得了一种超越,并契合成一种简单的、纯粹的回归。

第四阶段,针对学校实际,国家课程校本化,特色教学

整合课程资源,完成国家课程校本化建设。

整合学校各学科的课程资源,实施国家课程校本化建设,形成德育课程、自然学科、社会人文等较为系统、完整的学校课程体系。

通过课程的整合与创新,进一步提高国家课程的执行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从而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真正为学生成长、发展服务。

开发校本课程,形成学校的特色校本课程。

充分利用学生、学校、社会课程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多样化、选择性课程,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自觉发展、个性发展和多元发展。

加快校本课程建设,逐步完善学校教育资源库。

以国家课程为主体,以校本课程为基础,以拓展课程为延伸,以学生社团课程和实践课程为补充,构建学校课程体系。

通过多样化课程,开阔学生视野,使学生更具人文素养与情怀;通过问题解决,培养学生优秀的思维品质;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逐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八、指导学生深入研究和学习教材

世界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教授把读书的过程归纳为“由薄到厚”与“由厚到薄”两个阶段。

他说:

“一本书,当未读之前,你感到就是那么厚;在读的过程中,如果你对各章各节又作深入的探讨,在每页上加添注解,补充参考材料,那就会觉得更厚了。

但是,当我们对书的内容真正有了透彻的了解,抓住了全书的要点,掌握了全书的精神实质后,就会感到书本变薄了。

愈是懂得透彻,就愈有薄的感觉。

这是每个科学家都要经历的过程。

这样,并不是学的知识变少了,而是把知识消化了”。

1.把教材“读厚”是微观研究

把教材“读厚”,就是要求教师指导学生,对教材精读细研,作深入细致地分析,多思考,多讨论,对核心知识反复思考,其目的是把教材的内涵充分挖掘出来。

这种由薄到厚的过程,是不断思考的过程,是不断提出问题的过程,也是对教材不断理解、加工、创造的过程。

2.把教材“读薄”是宏观研究

把教材“读厚”可以把细节搞清楚,但是,也容易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因此,教师还必须引导学生在精读细研的基础上,借助提要、笔记对教材进行概括归纳,把握教材的理念、思想、方法和知识的核心,把教材“读薄”。

只有掌握了全书的精神实质以后,就会感到书本变薄了。

这样才能把知识消化了、学透了。

3.学生学习教材的几个建议:

(1)学生预习。

教材内容可以分为不适合预习和适合预习两类。

学生预习教材,提出问题,并统计反馈给教师,为教师备课、教学设计,练习、作业设计做准备。

(2)学生作业。

逐步养成先复习教材后做作业的习惯。

在学生掌握了基础知识后,教师对教材中灵活多变的例题和习题的情境、条件、设问加以变式,设计问题串、试题链,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3)学生复习。

要求学生重视对课本的阅读与钻研,复习时要求合上教材,试着回答当天学过的基础知识或解答学过的例题,然后打开书本检验并复习。

在单元复习或模块复习时,组织学生系统地复习课本,指导学生对有关联的概念、定义、定理和思想方法等进行归纳总结,形成思想方法体系、知识体系,提高学生能力,达到复习的目的。

(4)课堂教学。

对于重要的知识、思想、方法,必须给一定的时间进行知识巩固,可让学生当堂朗读、背诵、默写有关定义、定理及重要语句。

通过回答、板演、实物投影、当面批改等方式检查学生掌握与运用知识的情况,最后教师概括总结。

(5)学生辅导。

教师解答疑难习题时,对有些问题可以不先给学生解答,让学生有声读题,然后用启发性的反问,层层追溯到基础知识上来。

如果没有掌握,那就应该指定学生阅读教材上某些章节。

引导学生自己解决疑难,调动学习教材的积极性,并认识钻研教材的重要性。

(6)审视教材。

法国生物学家贝尔纳曾提醒人们:

“妨碍人们学习的最大障碍,并不是未知的东西,而是已知的东西。

”因此,学生在学习教材时,不要形成“读死书”、“死读书”的极坏风气。

对教材的内容要自觉追问、大胆质疑、敢于挑战,要坚持孟轲所说“尽信书不如无书”。

总之,教材的有效使用是以教材研究为基础,要讲究为课程目标服务的意识,必须体现效益性;要讲究提高单位时间的教学效果,必须体现效率性;要讲究为学生终身发展的能力奠基,必须体现效能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