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宣城古村镇为例的皖南古村镇建筑文化初探精讲.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287354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39.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以宣城古村镇为例的皖南古村镇建筑文化初探精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以宣城古村镇为例的皖南古村镇建筑文化初探精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以宣城古村镇为例的皖南古村镇建筑文化初探精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以宣城古村镇为例的皖南古村镇建筑文化初探精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以宣城古村镇为例的皖南古村镇建筑文化初探精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以宣城古村镇为例的皖南古村镇建筑文化初探精讲.docx

《以宣城古村镇为例的皖南古村镇建筑文化初探精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宣城古村镇为例的皖南古村镇建筑文化初探精讲.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以宣城古村镇为例的皖南古村镇建筑文化初探精讲.docx

以宣城古村镇为例的皖南古村镇建筑文化初探精讲

以宣城古村镇为例的皖南古村镇建筑文化初探

【摘要】皖南文化的集中体现是徽州文化。

徽州文化与敦煌学,藏学并列成为中国三大地域文化。

皖南古村镇建筑以徽派建筑为主,无论其选址、规划、组织,还是设计、风貌、格局、景观,都强调“天人合一”的核心思想,注重中国传统风水学。

本文以宣城古村镇为代表,对皖南古村镇的布局形态以及其隐含的文化内涵进行分析。

【关键词】宣城:

皖南古村镇:

徽派建筑:

风水

1前言

宣城位于安徽省东南部,与江苏、浙江两省接壤,地处皖南山区和长江下游平原结合处。

宣城风景优美,与天目山、黄山、九华山相邻,与青弋江、水阳江相依,境内重峦叠嶂,丘陵起伏,有敬亭山、桃花潭等大量历史名胜。

同时,宣城历史悠久,自西汉设郡以来,已有2000余年的历史,是中国的文房四宝之乡、山水园林城市、历史文化名城。

宣城境内有大量古镇或古建筑群,既受徽派建筑的影响,又融合了我国北方和江浙地区的建筑特点,反映了皖南古村镇建筑文化特点,故对其加以分析,以利于研究皖南古建筑文化。

2皖南文化历史溯源

2.1皖南地区

皖南地区,指安徽省长江以南地区,包括芜湖、马鞍山、铜陵、宣城、池州、徽州(黄山市)六市,总面积约3.58万平方公里,人口约1300万。

2.2皖南文化核心及其历史溯源

安徽省以长江为界,长江以北地区称为皖北地区,长江以南地区称为皖南地区。

由于皖北地区地处长江黄河之间,几千年来就是南蛮和中原文化的冲突之地,也是兵家必争之地。

[1}连年的战乱使皖南地区赖以生存的农耕经济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巨大,居民不得不大量迁徙。

原居民的迁出,大量外来居民的迁入,使皖北地区成为外来人口聚集的移民地区。

由于作客他乡,生活艰难,加上战争的熏陶,皖北人民的性格呈现出直爽、热情,但又急躁、冲动的特点,居民的民俗和语言也都呈现了北方和中原地区的特点。

而皖南地区则是依山傍水,土地肥沃,人民生活富足,地方自然灾害少,居民能够自给自足。

虽然皖南也有不少战争,但破坏主要集中在沿江和地势平坦地区。

山地地区不适合大规模作战,故破坏也不大。

相对稳定的生活环境造就了皖南地区淳朴的民风和相对发达的商业。

2.3皖南各市文化内涵

皖南六市,包括芜湖、马鞍山、铜陵、宣城、池州和徽州(黄山市),其文化内涵多受以徽州文化为主导的皖南文化的影响。

但由于各城市历史沿革以及拥有的资源条件不同,各城市文化内涵也相应地体现出差异性。

比如马鞍山的诗歌文化,铜陵的铜文化,宣城的文房四宝文化等,各具特色。

(见表1)

表1皖南六市文化内涵比较

芜湖

马鞍山

铜陵

宣城

池州

徽州

(黄山市)

主题性

时尚文化

汽车文化

诗文化

铜文化

文房四宝文化

佛教文化

徽文化

方言

西吴语

江淮方言

江淮方言

西吴语

江淮方言

城市精神

开放务实

诚信创新

包容刚毅

文明争先

自强不息

敢为人先

开放包容

扶危济困

务实诚信

勤俭耐劳

创业精神

城市名片

皖江明珠

创新之城

“江东第一城”

铜都

中国文房四宝之乡

戏剧之乡

“徽学”

历史沿革

皖之中坚

长江巨埠

“钢城”

“铁壁”

“铜墙”

文房四宝

“上江人文之盛首宣城”

宣城自古诗人地

“千载诗人地”

中国傩文化之乡

徽剧徽商

徽派建筑

新安理学

徽派朴学

新安画派

新安医学

文化源流

码头文化

文化源流

钢铁文化

铜文化

农耕文明

屈原李白

巨匠文化

移民文化

勤劳节俭

诗歌文化

移民文化

农耕文明

敢于斗争

戏曲文化

中原文化

封闭环境

重教经商

文化遗产

1.铁画

2.梨膏戏

(梨黄戏)

3.鱼灯

4.民歌

1.当涂民歌

2.太平府铜壶技艺

3.博望打铁工艺

4.采石跳和合

5.湖阳打水浒

1.板龙舞

2.祠堂傩

3.青阳腔

4.赛龙舟

5.牛歌

6.哭嫁

1.文房四宝之乡

2.皖南花鼓戏

3.纪氏古法小窖酿酒技艺

4.皖南皮影戏

5.皖南木雕

6.跳五猖

7.云舞

8.安苗节

9.火狮舞

10.舞犭回

11.民歌民谣

12.抬阁

13.花车转歌

14.赛琼碗徽菜

15.徽戏

(童子班)

16.水东“六月六荷灯会”

17.畲乡对歌

18.纸塑

1.划龙舟

2.民歌

3.傩戏

4.青阳腔

5.石台目连戏

6.文南词

7.花灯

8.九华山庙会

9.贵池罗城民歌

10.石台唱曲

11.平安草龙灯

12.鸡公调

13.福主庙会

14.西华唱经锣鼓

1.新安理学

2.徽派朴学

3.新安医学

4.新安画派

5.徽派版画

6.徽派篆刻

7.徽剧徽商

8.徽派建筑

9.徽州四雕

10.徽州茶道

11.徽州方言

12.徽菜

3宣城文化内涵

3.1宣城文化溯源

3.1.1不利的自然条件造就了宣城人民的勤劳节俭

宣城地处长江下游地区。

其地域环境多丘陵山区,缺少平坦旷野,难于进行大面积土地耕种。

不利的自然条件造就了宣城人民勤劳节俭的性格特点。

为了以少量的可耕种土地来养活当地的居民,人们必须辛勤耕作、节俭生活,以确保资源的充分利用。

3.1.2优美的自然环境造就了宣城绚烂的诗歌文化

风景宜人,历史悠久的宣城,早在一千五百年前的魏晋南北朝时期就是江左明郡,吸引无数文人骚客来此游历寓居。

在千百年来游历至此的各时期文人雅士中,对宣城影响最大的当属谢眺与李白。

他们因政治斗争而来到宣城,既心系朝廷又想远离尘嚣。

山明水秀的宣城更引发了他们亦官亦隐的文人情怀,他们在此留下了大量诗篇,宣州谢眺楼,敬亭山,径县桃花潭也因而成为名胜,造就了宣城绚烂的诗歌文化。

3.1.3动乱的咸同兵簧造就了宣城的移民文化

太平天国时期,太平军横扫皖南地区,万民催难,人口十亡七八。

皖南人口锐减,大量佃民移民至此,民风不变。

由于移民人口素质不高,传统文化失落,移民文化一时成为主流文化。

3.1.4周边区域文化的影响

宣城的地理位置位于吴地,并处在多个文化区相交的地带,故受到古越文明、吴楚文化、吴越文化、东吴文化、中原文明、徽州文化等多种文化的综合影响,形成了以徽州文化为主导,综合其他多种文化的特色文化内涵。

3.2宣城文化影响范围

宣城文化的影响范围主要是宣州吴语区的方言影响范围,主要包括安徽东南部的芜湖、铜陵、池州、黄山市黄山区北部,江苏西南部的高淳及浙江西北北部地区。

(见图1)

图1宣州吴语区范围

3.3宣城文化内涵

宣城文化底蕴深厚,其文化内涵也丰富多样。

大体可以归纳为13类:

1.以敬亭山为标志的宣城诗歌文化

2.以宣纸宣笔为代表的宣城书画文化

3.以石涛、梅清、梅庚为代表的黄山画派文化

4.以查济、江村为代表的宣城古建筑文化

5.以开元寺、广教寺为代表的宣城佛教文化

6.以扬子鳄国家自然保护区为代表的宣城自然资源文化

7.以梅氏为代表的宣城名门望族文化

8.以谢眺为代表的宣城游宦文化

9.以云岭为代表的宣城红色文化

10.以皖南花鼓戏为代表的戏曲文化

11.以敬亭绿雪为代表的宣城茶文化

12.以徽菜为代表的宣城饮食文化

13.以宣酒为代表的宣城酒文化

这些文化保留至今的文化载体大多分布在宣州区城区附近,径县中部和西部,以及旌德、绩溪的南部。

(见图2)

其中,分布在在宣州城区的文化载体主要有代表宣城诗歌文化的敬亭山,代表宣城佛教文化的石佛山、广教寺和开元宝塔,代表宣城自然资源文化的鳄鱼湖,代表宣城名门望族文化的梅氏文化研究会,以及代表宣城游宦文化的谢眺楼等。

(见图3)

3.4宣城非物质文化遗产

宣城历史悠久,流传下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多种多样,大体可以分为4大类,18小类。

(见图4)

图2宣城文化载体分布图3宣州区文化载体分布

图4宣城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

3.4.1工艺产业

1.文房四宝制造。

文房四宝制造文化,包括宣城径县的宣笔制造,绩溪的徽墨,径县的宣纸以及徽州款县的款砚制造。

文房四宝制造技艺历史悠久。

先秦时期,大将蒙恬在径县采竹猎兔,发明了宣笔;西周邢夷发明了制墨工艺,五代时期奚超父子经过改进技艺发明了徽墨制造技艺,至明清胡开文时徽墨工艺又有了大幅度的提升;东汉蔡伦改进了中国传统造纸工艺,使其成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到唐代时,宣纸的使用最为广泛;款砚的制造始于唐,盛于唐宋。

2006年6月10口,文房四宝被正式列入我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2009年“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报工作中,我国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了35项中请,其中文房四宝中的宣纸和徽墨制造技艺入选。

[2]

2.宣酒纪氏古法小窖酿造技艺。

宣酒纪氏古法小窖酿造技艺起于唐宋时期。

据史料记载,唐朝宣州有纪雯善酿老春酒,李白多次来宣州畅饮。

纪雯死后,李白作诗《哭宣城善酿者纪雯》以此纪念纪雯。

到宋代时,宣城的酿酒技艺发展成小窖酿造技艺。

目前,宣酒纪氏古法小窖酿造技艺已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3.4.2戏曲曲艺

1.皖南花鼓戏。

皖南花鼓戏原为花鼓调,为安徽五大剧种之一,主要盛行于宣城宣州区、广德、宁国、郎溪等地。

皖南花鼓戏起源于清康熙至光绪年间,湖北、河南遭受水旱灾害严重,大量灾民向南迁移,地方曲艺也随之流入,又受到徽剧、京剧等地方戏曲的影响,逐渐发展为具有地方特色的皖南花鼓戏。

2008年,皖南花鼓戏入选我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皖南皮影戏。

皖南皮影戏起源于宣城市,流行于宣城市一区一市五县及周边地区。

其发源于清中期,江南地区发生瘟疫,湖北、河南、浙江等地移民迁入宣城,其中以湖北荆州一带移民最多,将当地皮影戏引入,经发展形成皖南皮影戏。

目前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3.徽戏(童子班)。

徽戏是京剧的前身,发源于宣城绩溪。

清中期,绩溪伏岭男子多旅外经商,留守闲散儿童在支祠学戏、演戏,这种活动受到伏岭人的支持,后组建成为“童子班”。

现已列为安徽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4.民歌民谣。

绩溪民歌民谣是当地百姓创作歌唱的民间艺术,其发源已不可考,由世代口传心唱流传下来,并著有《绩溪民间歌曲集》。

已列入安徽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3.4.3手工技艺

1.皖南木雕。

皖南木雕起源于版画,流传于宣城郎溪。

其技艺始于唐代,到了明代初具规模,现传至丁峰、黄文胜父子,有“皖南丁氏木雕传习所’夕。

为安徽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2.纸塑。

由径县民间艺人张学寅先生发明,原料简单,工艺精美。

3.4.4民间习俗活动

1.跳五猖。

跳五猖是安徽宣城郎溪县梅诸镇和江苏高淳县的古典民间舞蹈,在每年农历二月初八庙会日表演,规模盛大。

其源于明太祖时期,为祭祀明代阵亡官兵,后流传下来。

为安徽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云舞。

云舞又称“跑云灯”,起源于清代,发祥于郎溪县姚村乡,由舞龙习俗演变而成。

为安徽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3.安苗节。

安苗节为绩溪农家习俗,起源于隋末唐初,为纪念抗隋农民起义头领汪华流传下来。

其时间因地域不同而有所差异,岭南在芒种后,岭北则在每年农历六月初三。

为安徽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4.火狮舞。

火狮舞起源于明代,发祥于绩溪县上庄镇,由岭北狮舞演变发展而来,多在傍晚或夜间表演。

为安徽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5.舞犭回。

舞百回为绩溪县伏岭村每年正月初一至初三的民俗活动。

其起源于南宋时期,邵氏祖先为镇恶除邪、保境安民,绘制百回的图案贴于民宅堂前,至明清时期,发展成舞犭回,当地也称“跳狮”。

为安徽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6.抬阁。

抬阁是绩溪湖村的民俗活动,明清时期由徽商引入,是当地接观音、迎神仪仗队的主要活动。

为安徽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7.花车转歌。

花车转歌起源于明代,是绩溪县湖村、长安镇、上庄镇迎神赛会和节庆盛会的传统游艺项目,一般于每年元宵节、中秋节举行活动。

为安徽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8.赛琼碗。

自唐代始,绩溪登源人们在每年正月十八至二月十五举办“花朝会”,进行赛琼碗以祭祀抗隋农民起义头领汪华。

赛琼碗和徽菜制作技艺均已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4宣城古建筑文化

4.1总述

宣城古建筑群主要为径县西南的查济古镇,族德县白地镇境内的江村,径县东北琴溪镇的赤滩古镇以及径县榔桥镇的黄田古民居等,其中查济古镇是皖南最大的古民居村落。

由于宣城古建筑受皖南徽派建筑影响较深,其选址布局及设计格局都与徽派建筑极其相似,故对其进行整体分析。

宣城境内也有与徽派建筑有一定差别的古建筑群,如章渡吊栋阁,但在皖南地区极为少见,故略作分析。

4.2社会文化对宣城古建筑的影响

4.2.1政治伦理的影响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等级礼法的观念深入人心,社会等级关系及家庭内部伦理关系十分明确。

父子、兄弟、夫妇、长幼、君臣各有准则,不得僧越。

自商周起,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宗族观念开始产生,并逐步发展成熟,成为统治中国封建社会的思想核心,到春秋时期,孔子创立儒家学说,将宗族观念更加系统地阐释出来,形成“三纲五常”等较为完备的宗族理论体系。

宗族观念的影响,体现在建筑上主要就是对祠堂文化的崇拜。

祠堂是族人祭祀祖先或先贤的场所,表达的一族子孙对先人的崇敬,因此祠堂的选址多位于村镇的中心位置,其门前也多留出一块开敞空地,结合影壁,利用对称的布局形成具有威慑作用的广场空间。

4.2.2“程朱理学”的影响

徽州是“程朱闻里”的故乡,理学尤其是朱熹的思想对皖南地区影响颇深。

朱熹提倡读书,故皖南地区的人们也重视教育,多修书院学堂,商人也“贾而好儒”;同时,朱熹对于宋金对立,强调要申民族大义,“修内政,攘夷狄”,皖南地区也在这一时期涌现了不少民族志士;朱熹又强调“存天理,灭人欲”,严格规定伦理纲常,忠君孝亲,男尊女卑,故有大量“忠臣孝子”、“贞女烈妇”为传统礼教而殉身,换来的是古村镇中一座座孝子牌坊、贞节牌坊。

4.2.3宗法文化的影响

中国传统宗法观念的影响,使宣城古镇建筑群呈现出规范化、系统化的特点,表现为:

1.“聚族而居、不杂他姓”,[3]各族建筑群落界域分明;

2.无论宗族人丁多寡,一族群落内宗祠,水口等一整套宗族聚落设施完备,一应俱全;

3.建筑群体布局,以祠堂为中心,民居的选址风水、规模形制,均不得超过祠堂,更不能影响祠堂的风水;

4.民居内部要严格按照功能、等级划分堂、庭、院、廊、厢房等空间,以体现男女有别,长幼有序。

4.2.4风水观念的影响

风水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之一,也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中特有的现象。

“风水之说,徽人尤重之”[4]。

以徽派建筑群落为代表的皖南地区在进行村落选址、规划、建设时,均受到风水理论的影响。

1.对村落选址的影响

在中国传统风水文化中,村落的选址讲求“觅龙、察砂、观水、点穴’夕。

要求寻找到延绵起伏的山脉作为“龙脉”,沿龙脉方向建设祖祠;在龙脉中选取的吉地周围要有群山环绕,谓之“砂’夕,即“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夕,拱卫吉地;在龙、砂之前应有曲水环绕,以利聚气,水寓意为财,能聚气,故要有水,留住龙、砂围合产生的气;综合考虑龙、砂、水,其最终目的是要找到区域内最吉气最旺的点,谓之“穴’夕,在“穴”位上建立核心建筑的基址,并选择合适的方向一一常取坐北朝南,负阴抱阳一一来建设村落。

简单地说,其基本原则是:

气旺、龙真、砂秀、水抱、穴要、向吉。

(见图5)

图5理想风水图

宣城地区多山地丘陵,村落选址一般讲求“依山建屋,傍水结村”,可以有利于视野开阔,同时“得自然水系之便,无旱涝灾害之虞”。

[5]与宣城地区相邻的徽州地区被称为“八山半水半分田,一分道路和家园”,[6]其可建设用地紧张,故在选址方面更加考究,不仅要“依山建屋,傍水结村”,还要做到“枕山、环山、面屏”,具体选址位置要风水家进行占卜后选择。

2.对村落规划的影响

宣城地区山地丘陵众多,可利用作为建造房屋的土地极少,满足“枕山、环山、面屏”的吉地则更是少之又少,村落的选址自然不能够完全满足风水观念的要求。

此时,人们就会通过人工手法进行改造,使其符合人们的愿望。

如徽州黔县的宏村,12世纪汪氏祖先定居于此。

到明永乐年间,由风水师进行勘察并重新规划,按照卧牛的形状规划,并通过挖塘、引水、架桥、开湖造出“牛胃、牛肠、牛腿”等区域,使其成为“牛形村”,以满足村落的风水要求,逢凶化吉。

3.对村落建设的影响

(1)水口的建设

水口是风水学中一个重要的要素,泛指一个村落的水流入口和出口。

入水口应当豁然开敞,出水口则应当关锁封闭。

水口理论在明代就已十分盛行。

在风水学中,以西为尊,故西来之水为吉,同时出水口在东南亦为吉。

水是财富的象征,故注重风水的皖南古民都注重村落出入口处水口的构建。

此外,为了留住财气,还要在水口位置建造桥、台、楼、塔等建筑,增加锁钥气势,扼住关口。

水口也是宣城和徽州古民居村落中面积最大的水域。

进入水口即进入村落的地界。

水口多选于山脉转折,流水环绕之处,并在周围建造庙、亭、堤、桥等富有人文气息的建筑,种植树木。

水口的广阔也使其成为村落中最大的公共场所。

如徽州宏村的水口一一南湖,湖面水域开阔,是宏村最大面积的水域。

皖南其他古村的水口如西递村、上庄村等村落的水口,也都各有特色。

水口是皖南古村落的第一道风景线,古村落给人带来的“世外桃源”的感受是与水口的视觉传达效果分不开的。

其将惠民以用与视觉审美合二为一,在今后的人居环境建设中,亦可作为参考。

(2)水圳的建设

水圳是流淌于村落中的活水,通过各家各户挖沟造渠,将活水引入自家门前,形成村落中的线状水系,恰若村落中的血管,形态弯曲,或宽或窄,分布均匀。

水圳的曲线布局,不仅使村民能够享受到蜿蜒屈曲的水体景观,同时也为居民日常生活汲水、预防火灾提供了充足的水源。

《汪公锡文运熙家抄》中对水圳的点评为:

“引水入室掘井家中,防祝融之肆虐,取汲洗之便利,求滚滚之财源,荡里中之秽气,灌村外之良田”,生动概括了水圳的功能一一饮用、洗涤、防火、环保、灌溉。

通常情况下,水圳会与村落中的巷道并行,成为村落中的主干道,也叫“水巷”。

在风水学理论中,有“宜曲不宜直”的倾向。

因此村落中不仅水圳的布局为曲线形,水圳旁的人造建筑也随水圳构制而显出灵活多样的朝向和外观,形成自然有机,动态十足的空间分布形式。

这也充分展现了水与人工建筑的融合,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

(见图6)

图6歙县呈坎村水圳[7]

(3)庭院水园的建设

皖南村落居民不仅重视室外水体的建设,也重视室内水体的配置。

出于对院落环境考虑,皖南古村落的祠堂和民居建筑都会在庭院中建水池、水井,放置水缸,以实现用水便利、防火、调节气温、装饰等多种功能。

(4)民居的朝向

“向吉’夕是风水学中趋吉避凶的重要原则。

从风水学角度看,中国的龙脉发源于昆仑山,向东南延伸。

宣城、徽州等地区的龙脉起于西北,五行属金,南向属火,火能克金,有损龙脉,故门不宜朝正南方向开。

同时,黟歙之地,人多从商,以“徽商”闻名,“商”亦属金,故门也不宜朝正南向开。

因此宣城、徽州地区古村落民居朝向极少有正南,常见的避让手段还有开斜门,置“石敢当”,建照壁,挂神鉴等。

4.2.5徽商价值观念的影响

宣城、徽州地区多出徽商,其村落建设也往往依靠徽商的经济收入,因而徽商的价值观念大大影响着村落的建设。

1.追求平安的心理

由于徽商常年要在外做生意,通常只留下妻儿老小守在家中,故要追求平安的心理需求,在村落的建设上,主要体现在要营造封闭、安全、自足的生活空间环境。

这种心理需求,体现在建筑的建造上,就形成了以“高墙、深院、小窗、天井”为特色的徽派建筑形式。

同时在室内的装饰和陈设上,也会采用与“平静”取义的“瓶”、“镜”等物。

2.聚气生财的心理

经商之人以聚为本。

水是财富的代表,故宣城、徽州地区的村落民居通常在庭院中设置天井,天井中设置水,并且将院落中的建筑和院墙都做成向内倾斜的坡顶,使雨水能够流入天井中,称为“四水归堂”,也取“肥水不流外人田”之意。

同时,在建筑的装饰上也多雕琢元宝、铜钱等物,寓意招财进宝。

3.追求平衡的心理

中国古代思想中,政治地位由高到低排列为“士农工商”。

商人的政治地位低下,使得经商致富的徽商心理失衡。

为平衡心理,徽商常通过极尽奢侈的生活消费来证明自己的存在,体现在村落民居的建设上就表现为规模的宏大和雕饰的精美。

但是,封建的等级规定限制了民居的规模形制,故而徽派建筑的奢华更多地体现在建筑装饰上,最有特色的就是被称为“三雕”的砖雕、木雕、石雕。

4.尊儒入仕的心理

宣城、徽州一带居民从商的最根本原因是由于长江下游地区农耕用地不足。

人们缺乏其他的谋生手段,只得从商,而传统的求名入仕心理始终影响着皖南商人。

同时,一直影响着皖南人的“程朱理学”也推崇对儒学的尊敬。

徽商因而多重教尚儒,在村落中广建学堂,在民居内则多建徽州园林,以求有官邸之势。

5.倚重宗族的心理

宗族文化不仅影响的村落的布局,同时也影响着徽商的经营模式。

从商有一定的风险,故而对宗族先祖极其崇敬,以求“祖先保佑”,因而大修祠、墓,使宗祠成为村落中的标志性建筑。

同时,同族的宗亲相互倚重,在商业活动上也聚族经营,同族的民居也呈聚落发展。

6.文化交流的影响

徽商的活动范围很广,几乎遍及全国,甚至经营于海外。

广阔的视野促进了皖南地区与各地的文化交流。

徽派建筑的发展也因而根据地域的不同而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

徽州的园林吸收了苏州、扬州园林的许多造园手法,同时皖南各地区的建筑也根据地方的自然环境和社会需求而表现出各种变化。

以宣城建筑为例。

宣城径县的建筑形制主要受徽派建筑的影响,并以徽派建筑为原型,其粉墙黛瓦、马头墙、三雕、天井等建筑符号一应俱全,是典型的徽派建筑特色。

但是,宣城径县的建筑也有其不同于徽派建筑的自身特点。

首先,径县建筑受到北方建筑的影响,其规模和主要建筑部件的尺度均大于徽派建筑;其次,建筑细部的雕琢也有所区别,主要体现在径县建筑的木雕与徽派建筑相比有明显弱化的趋势;第三,径县建筑不同于徽派建筑天井与厢房、堂庭直接相连,设置隔墙相阻,更具私密性;第四,径县的村落布局自成特色,如查济古镇自然古朴,黄田古民居布局规整,与徽州村落明显不同;最后,建筑形制变化较多,在径县章渡甚至出现了章渡吊栋阁这样的干栏建筑等。

5结语

宣城文化历史悠久,其建筑文化更有深厚的历史底蕴。

宣城古建筑文化源于徽派建筑文化,又糅合了北方和江浙地区的建筑特点,具有自身的建筑特色。

研究宣城的文化,尤其是古建筑文化对研究皖南地区的建筑文化具有深远意义,对皖南城市未来的规划发展更有着重要作用。

【引文】

【1】花也怜侬.为啥:

皖南人和皖北人性格差异如此大?

池州人论坛,2011-12-15

【2】gavinyan.原材料匮乏文房四宝未来发展方向在哪里.中华收藏网,2009年06月24日

【3】程且硕.《春帆纪程》.清康熙年间

【4】何晓听.《风水探源》.东南大学出版社(1990)

【5】程坤.社会学视角下的徽州古村落保护与更新对策一一以黄田村为例.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12月

【6】马步蟾修.《徽州府志》卷2.清,夏奎纂(道光七年刻本)

【7】图选自谈峰.论徽州古村落中水系视觉传达的审美文化价值及其在当代设计中的应用.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6月8日

【参考文献】

【1】宣城历史.zhengfeng876的博客,2011-03-17

【2】安徽省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青阳县旅游局信息公开网,2012-12-21

【3】宣坛快讯.宣城历史文化图片展览之一.宣城论坛,2009-10-25

【4】宣坛快讯.宣城历史文化图片展览之三.宣城论坛,2009-10-25

【5】清玉.宣城应大力提倡“宣城文化”,而不是徽文化.徽网,2008-09-24

【6】宣城历史文化发展之六一一江城如画里.宣城市人民政府网,2009-11-04

【7】宣城历史文化发展之七一一代有才人出.宣城市人民政府网,200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