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13地市中考化学试题分类考点 1 变化与性质.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286992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63.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13地市中考化学试题分类考点 1 变化与性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江苏13地市中考化学试题分类考点 1 变化与性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江苏13地市中考化学试题分类考点 1 变化与性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江苏13地市中考化学试题分类考点 1 变化与性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江苏13地市中考化学试题分类考点 1 变化与性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13地市中考化学试题分类考点 1 变化与性质.docx

《江苏13地市中考化学试题分类考点 1 变化与性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13地市中考化学试题分类考点 1 变化与性质.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苏13地市中考化学试题分类考点 1 变化与性质.docx

江苏13地市中考化学试题分类考点1变化与性质

1.(2019·镇江)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与其化学性质有关的是()

A.金刚石用于切割玻璃B.高粱常用于酿制白酒

C.铜常用来做电线电缆D.干冰可用作人工降雨

2.(2019·无锡)下列物质的用途仅与其物理性质有关的是()

A.活性炭作吸附剂B.稀盐酸作除锈剂

C.铁粉作脱氧剂D.生石灰作干燥剂

3.(2019·无锡)下列自然资源的利用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海水晒盐B.粮食酿酒

C.风力发电D.空气液化

4.(2019·南通)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铝具有导电性,可用于制炊具

B.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用于净化水

C.盐酸具有挥发性,可用于除铁锈

D.浓硫酸具有腐蚀性,可用作干燥剂

5.(2019·连云港)下列过程中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花香四溢B.海水晒盐C.积雪融化D.粮食酿酒

【答案】D

【解析】粮食酿酒生成了酒精,是化学变化。

6.(2019·淮安)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汽油燃烧B.石蜡融化C.苹果腐烂D.糯米酿酒

【答案】B

【解析】汽油燃烧、苹果腐烂、糯米酿酒等变化过程中均有新物质生成,都属于化学变化;石蜡融化过程中,物质的状态发生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7.(2019·南京)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粮食酿酒B.滤纸折叠C.红磷燃烧D.食物腐烂

【答案】B

【解析】滤纸折叠只有形状发生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8.(2019·泰州)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浓盐酸挥发B.木柴燃烧C.工业炼铁D.有机肥腐熟

【答案】A

【解析】浓盐酸挥发只是物质状态由液态变为了气态,没有生成新物质。

9.(2019·盐城)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蜡烛燃烧B.冰雪融化C.汽油挥发D.氧气液化

【答案】A

【解析】蜡烛燃烧生成新物质二氧化碳和水,属于化学变化。

10.(2019·扬州)下列过程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干冰升华B.氧气液化C.氢气燃烧D.矿石粉碎

【答案】C

【解析】氢气燃烧产生水,有新物质生成。

11.(2019·泰州)下列用途中,主要利用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A.铜作导线B.食品包装袋中充入氮气

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D.竹炭除冰箱中的异味

【答案】B

【解析】食品包装袋中充入氮气,是利用了氮气的化学性不稳定,属于化学性质。

12.(2019·扬州)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CO2能与水反应,可用于灭火

B.铜有金属光泽,可用于制造电线

C.常温下N2很稳定,可用作粮食保护气

D.石墨具有导电性,可用于生产铅笔芯

【答案】C

【解析】CO2能与水反应,可用来制碳酸饮料,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可用于灭火;铜有金属光泽,可用来做首饰,铜的导电性好,用来做电线;常温下N2很稳定,可用作粮食保护气,性质和用途相对应;石墨具有导电性,用来做电极;石墨质软,可用于生产铅笔芯。

13.(2019·苏州)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活性炭具有可燃性,可用于净化饮用水B.镁有银白色金属光泽,可用于制作烟花

C.小苏打可溶于水,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D.熟石灰具有碱性,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答案】D

14.(2019·连云港)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石墨具有导电性,可用于制铅笔芯B.N2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保护气

C.溶液有咸味,可用于配制生理盐水D.Ca(OH)2微溶于水,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答案】B

15.(2019·泰州)有关物质的组成、构成与性质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水和过氧化氢组成元素相同,故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B.稀硫酸和盐酸溶液中都含有大量氢离子,故它们具有一些共同的化学性质

C.构成金刚石和石墨的原子相同但排列方式不同,故它们的物理性质不同

D.氢氧化铜和氢氧化钠都含有氢氧根离子,故它们都能使无色酚酸试液变红色

【答案】BC

16.(2019·镇江)选择下列适当的物质填空(选填序号):

A.明矾B.硝酸C.洗洁精D.熟石灰E.硫酸F.食盐G.维生素H.硝酸铵

(1)溶于水温度降低的是______________.

(2)生活中作乳化剂的是_______________

(3)铅蓄电池含有的酸是_______________.

(4)厨房中作调味品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5)可配制波尔多液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蔬菜、水果中富含有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B

(2)C(3)E(4)F(5)D(6)G

17.(2019·常州)用符合要求的物质的序号填空。

①磁铁矿②铝土矿③金刚石④活性炭⑤稀硫酸

(1)常用于切割玻璃的是________。

(2)常用于吸附甲醛的是________。

(3)常用于金属除锈的是________。

(4)常用于工业炼铁的是________。

【答案】

(1)③

(2)④(3)

(4)

18.(2019·淮安)从下列选项中,选择一种合适物质的序号填空。

①氮气②氧气③酒精④干冰⑤小苏打

(1)可用于面粉发酵的是_______。

(2)可用于急救病人的气体是_______。

(3)可用于配制医用消毒剂的是_________。

【答案】

(1)⑤

(2)②(3)③

19.(2019·盐城)从下列选项中选择一种适当的物质填空,并将字母序号填写在横线上。

A.金刚石B.蛋白质C.合成橡胶D.干冰E.熟石灰F.稀有气体

(1)可用于裁切玻璃的是______;

(2)可用于生产汽车轮胎的是_____;

(3)可用作人工降雨的是_____;(4)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_____;

(5)可用作制作霓虹灯的是______;(6)可用于修补人体受损组织的是_____。

【答案】

(1)B

(2)C(3)D(4)E(5)F(6)B

20.(2019·徐州)从下列选项中,选择一种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字母):

A.活性炭B.乙酸铅C.橡胶D.油脂E.淀粉F.铝合金G.石蜡

(1)可用于制造飞机的金属材料是。

(2)通过吸附除去水中有关杂质的常用物质是。

(3)大米、面粉和土豆等食物的主要成分是。

(4)能使蛋白质结构破坏、失去原有生理功能的盐是。

(5)由石油分馏能够得到的物质是。

【答案】

(1)F

(2)A(3)E(4)B(5)G

21.(2018·宿迁)成语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下列成语所描述的变化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刻舟求剑B.滴水成冰C.抱薪救火D.聚沙成塔

【答案】C

22.(2018·连云港)下列过程中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酒精挥发B.冰雪融化C.干冰升华D.金属氧化

【答案】D

23.(2018·淮安)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瓷碗破碎B.粮食酿酒C.甘蔗榨汁D.白醋挥发

【答案】B

24.(2018·扬州)以下我国古代的制作或技术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答案】A

【解析】烧制陶瓷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雕刻石像、水车灌溉、预报地震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25.(2018·泰州)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玻璃破碎B.石蜡熔化C.食物腐败D.汽油挥发

【答案】C

26.(2018·盐城)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木柴燃烧  B.酒精挥发C. 河水结冰  D.胆矾研碎

【答案】A

27.(2018·苏州)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冰雪融化B.光合作用C.汽油挥发D.铁丝弯曲

【答案】B

28.(2018•常州)下列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可燃性B.导电性C.溶解性D.挥发性

【解析】物质的溶解性、挥发性和导电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可燃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

【答案】A

29.(2018·镇江)下列属于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A.导热性B.延展性C.氧化性D.挥发性

【答案】C

30.(2018·泰州)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用生石灰做干燥剂B.用氢气制造燃料电池

 C.用铜丝制作导线D.用稀盐酸除去水垢

【答案】C

31.(2018·连云港)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铬耐磨、耐腐蚀,可镀在钢铁制品表面防生锈

B.石墨很软,有光泽和滑腻感,可用于制作电极

C.乙醇易挥发、易溶于水,可掺入汽油中作燃料

D.聚四氟乙烯塑料密度小,可用作不粘锅的内衬

【答案】A

32.(2018•南京)下列物质所对应的用途不正确的是(  )

A.大理石﹣﹣用作建筑材料B.钛合金﹣﹣制造人造骨

C.氢氧化钠﹣﹣治疗胃酸过多D.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解析】虽然氢氧化钠可于盐酸反应,但是氢氧化钠具有极强的腐蚀性,不能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答案】C

33.(2018·南通)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氢气密度小,可用作清洁能源

B.酒精具有可燃性,可用作溶剂

C.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用作干燥剂

D.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干冰可用作制冷剂

【答案】C

34.(2018·扬州)下列物质的性质与应用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小苏打能与酸反应,可用作治疗胃酸过多的药剂

B.氮气熔沸点低,可用作保护气

C.碳酸氢铵受热易分解,可用作氮肥

D.铝片有金属光泽,可用作导电材料

【答案】A

35.(2018•无锡)性质决定用途,以下物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有关的是(  )

A.生石灰作食品干燥剂B.石墨用于制铅笔芯

C.钨用于制白炽灯灯丝D.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解析】生石灰作食品干燥剂是利用生石灰和水反应生成熟石灰,属于化学性质;石墨用于制铅笔芯,属于物理性质;钨用于制白炽灯灯丝是利用钨的熔点高,属于物理性质;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是利用干冰吸热升华,属于物理性质。

【答案】A

36.(2018•常州)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正确且对应的是()

A.镁粉有金属光泽,可用作照明弹

B.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可治疗胃酸过多

C.浓硫酸有吸水性,可用作干燥剂

D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可用于灭火

【解析】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可用于制造照明弹;氢氧化钠具有极强的腐蚀性,不能用于治疗胃酸过多;浓硫酸有吸水性,可用作干燥剂;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可用于灭火。

【答案】C

37.(2018·苏州)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明矾可用作净水剂  B.聚氯乙烯可用来包装食品

C.氢氧化钠可用来治疗胃酸过多  D.铝制容器可用来长期存放酸性食物

【答案】A

38.(2018·镇江)物质性质决定用途。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浓硫酸有吸水性,可用于干燥氨气

B.洗洁精有乳化作用,可用于洗去碗筷上的油污

C.氩气的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作焊工接金属的保护气

D.硫酸铜能使蛋白质变性,可用于游泳池水消毒

【答案】A

39.(2018·淮安)用符合要求的物质的序号填空。

氯化钠

小苏打

干冰

武德合金

(1)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的是。

(2)可用于制保险丝的是。

(3)可用于配制生理盐水的是。

(4)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

【答案】

(1)② 

(2)④ (3)① (4)③ 

40.(2018·盐城)从下列选项中,选择一种适当的物质填空,并将字母序号填写在模线上。

A.维生素  B.氧气(或空气)  C.尿素[CO(NH2)2]

D.一氧化碳(CO) E.氮气(N2)  F.小苏打(NaHCO3)

(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________;

(2)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火的原理是__________;

(3)黄瓜富含的营养素是________;

(4)与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中毒的气体是________;

(5)植物叶色发黄可施用的化肥是________;

(6)焙制糕点用的发酵粉主要成分之是________。

【答案】

(1)E

(2)B(3)A(4)D(5)C(6)F

41.(2018•无锡)我们生活在一个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中,人们的生产、生活与化学密不可分。

(1)用适当的化学符号填空。

①能供给呼吸的气体  ;②汽水中含有的酸 

③天然气的主要成分 ;④炉具清洁剂中的碱 

【答案】

(1)①O2②H2CO3③CH4④NaOH

【解析】

(1)①氧气能够供给呼吸;②汽水中含有的酸是碳酸;③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④炉具清洁剂中的碱是氢氧化钠;

42.(2018•徐州)从下列选项中,选择一种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字母编号):

A.熟石灰;B.硝酸钾;C.不锈钢;D.石灰石;E.碳酸氢铵;F.聚乙烯;G.纯碱

(1)可制作医疗器械的铁合金是 。

(2)属于复合肥的是  。

(3)配制农药波尔多液用到的碱是  。

(4)用于包装食品的合成材料是  。

(5)生产水泥、玻璃以及炼铁中用到的是  。

【答案】

(1)C

(2)B(3)A(4)F(5)D 

43.(2018•常州)用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的序号填空。

①干冰②氮气③尿素④可燃冰⑤聚乙烯⑥金刚石

(1)可用于充填灯泡的是___________。

(2)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___________。

(3)可用于切割玻璃的是___________。

(4)可用于包装食品的是___________。

【答案】

(1)②

(2)①(3)⑥(4)⑤

44.(2018·镇江)选择下列适当的物质填空(选填序号):

A.干冰B.聚乙烯C.硝酸钾D.碳酸氢铵

E.烧碱F.活性炭G.熟石灰H.聚氯乙烯

(1)用于冰箱除异味的是;

(2)溶于水温度升高的是;

(3)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4)常用作复合肥料的是;

(5)可改良酸性土壤的是;(6)可用于包装食品的是。

【答案】

(1)F

(2)E(3)A(4)C(5)G(6)B

45.(2018·镇江)如右图,加热密封锤形玻璃泡内的碘颗粒,观察到玻璃泡内充满紫红色气体。

(1)该变化属于变化(选填“物理”或“化学”)。

(2)碘由固态变为气态时,分子间的空隔(选填“变大”或“变小”)。

【答案】

(1)物理

(2)变大

46.(2017·宿迁)下列氧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葡萄酿酒B.冰雪融化C.塑料老化D.烟花燃烧

【答案】B

【解析】葡萄酿酒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不符合题意冰雪融化只是状态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选项说法正确;塑料老化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不符合题意;烟花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D选项符合题意。

47.(2017·苏州)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滴水成冰B.蜡烛燃烧C.汽油挥发D.铜丝折弯

【答案】B

【解析】滴水成冰只是状态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蜡烛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汽油挥发是由液态变为气态,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铜丝折弯只是形状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48.(2017·连云港)日常生活中时刻发生着变化。

下列变化中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美酒飘香B.鸡蛋变臭C.切割玻璃D.滴水成冰

【答案】B

【解析】美酒飘香是酒精挥发,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鸡蛋变臭是蛋白质发生腐败变质,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切割玻璃是玻璃的形状发生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滴水成冰是水的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49.(2017·泰州)下列日常生活中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菜刀生锈B.面包发霉C.粮食酿酒D.电灯发光

【答案】D

【解析】菜刀生锈,是铁与空气中的成分发生反应生成了新物质铁锈,属于化学变化;面包发霉产生了新物质黄曲霉素,属于化学变化;粮食酿酒是淀粉转化成了新物质酒精,发生了化学变化,C错误;电灯发热发光,灯泡的钨丝没有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50.(2017·盐城)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火药爆炸B.冰雪融化C.钢铁生锈D.烧制陶瓷

【答案】B

【解析】火药爆炸生成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冰雪消融过程中水的状态发生改变,由固态变成液态,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钢铁生锈变化过程中生成新物质铁锈,属于化学变化;烧制陶瓷的过程中陶土经高温变成新物质陶瓷,属于化学变化。

51.(2017·常州)下列过程

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铁锅生锈B.粮食酿酒C.食物腐败D.白醋挥发

【解析】铁锅生锈,生成了一种红棕色的新物质铁锈,属于化学变化;粮食酿酒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食物腐败变质有菌类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白醋挥发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并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答案】D

52.(2017·扬州)下列过程仅包含物理变化的是

A.光合作用B.干冰升华C.煤的燃烧D.金属锈蚀

【答案】B

【解析】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的过程,有新物质——氧气生成,属于化学变化;干冰升华是固态二氧化碳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仅发生物理变;煤燃烧时产生二氧化碳等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金属锈蚀是金属与空气中的氧气等发生缓慢氧化的过程,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53.(2017·淮安)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粉笔折断B.棉纱织布C.木材燃烧D.汽油挥发

【答案】C

【解析】化学变化产生新物质;粉笔折断、棉纱织布、汽油挥发这三个变化过程中都没有新物质产生,属于物理变化;木材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属于化学变,D正确。

故选D。

54.(2017·南京)物质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颜色B.状态C.熔点D.氧化性

【答案】D

【解析】物质的颜色、状态、熔点均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物质的氧化性需发生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

55.(2017·泰州)下列属于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A.导热性B.可燃性C.挥发性D.延展性

【答案】B

【解析】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包括色、态、味、溶点、沸点、溶解性、挥发性、密度、硬度、导热性、延展性等;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一般包括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热稳定性等。

56.(2017·镇江)下列属于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

A.挥发性B.溶解性C.导电性D.可燃性

【解析】挥发性属于物理性质;溶解性属于物理性质;导热性属于物理性质;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

【答案】D

57.(2017·连云港)下列关于物质性质和用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干冰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干冰可用作制冷剂

B.铝不与空气反应,铝制品可不用涂保护层来防腐

C.小苏打能与酸反应生成气体,小苏打可制作发醉粉

D.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稀有气体可制作霓虹灯

【答案】B

【解析】干冰易升华,升华时吸热,可用作制冷剂;铝的活动性较强,常温下即可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生成氧化铝,氧化铝是一种致密的氧化物保护层,保护内部的铝不被氧化,故铝制品可不用涂保护层来防腐;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名,与酸反应生成CO2气体,可用作食品加工的发酵粉;稀有气体性质稳定,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用于制作霓虹灯。

58.(2017·南通)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石墨很软,因此可用作电池电极

B.H2具有还原性,因此可用于充氨气球

C.Al(OH)3能与盐酸反应,因此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D.N2不易溶于水,因此可用于焊接金属时的保护气

【答案】C

59.(2017·无锡)下列课外实验与物质的化学性质无关的是

A.用石墨做导电实验

B.用灼烧法区别棉纤维与羊毛纤维

C.用白糖、小苏打、柠檬酸等自制汽水

D.用紫甘蓝的酒精浸取液检验苹果汁与石灰水的酸碱性

【解析】用石墨做导电实验是石墨的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用灼烧法区分棉纤维与羊毛纤维,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用白糖、小苏打、柠檬酸等自制汽水属于化学性质;用紫甘蓝的酒精浸取液检验苹果汁与石灰水的酸碱性,属于化学性质。

【答案】A

60.(2017·镇江)物质性质决定用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于食品保护气

B.Ca(OH)2具有碱性,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C.食醋具有酸性,可用于除去水壶中的水垢

D.甲醛能使蛋白质变性,可用于食用水产品防腐

【解析】醛有毒,能破坏人体蛋白质的结构,使蛋白质变质,该做法会危害人体健康,对应关系不成立。

【答案】D

61.(2017·淮安)用符合要求的物质的序号填空。

①生石灰②盐酸③石墨④碘酒

(1)可用于伤口消毒的是。

(2)可用于制作铅笔芯的是。

(3)可用作食品干燥剂的是。

【答案】

(1)④

(2)③(3)①

【解析】

(1)碘酒具有杀菌消毒的作用,可以用于伤口消毒;

(2)铅笔芯是用石墨和粘土混合后压制而成的;

(3)生石灰是氧化钙,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常用作食品的干燥剂。

62.(2017·盐城)根据物质性质,找出它对应的用途,并将字母序号填写在横线上。

用途:

A.制糖脱色;B.高炉炼铁:

C.治疗胃酸过多;

D.制造人造骨骼E.生产汽车轮胎;F.填充食品包装袋

(1)CO具有还原性____________;

(2)NaHCO3能与酸反应____________;

(3)活性炭具有吸附性____________;(4)铁合金与人体有很好的“相容性”____________;(5)N2化学性质不活泼___________;

(6)合成橡胶具有高弹性、不易老化等性能____________;

【答案】

(1)B

(2)C(3)A(4)D(5)F(6)E

【解析】

(1)高炉炼铁的原理是高温条件下一氧化碳还原铁的氧化物;

(2)NaHCO3能与胃酸中的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故可以用来治疗胃酸过多;(3)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色素,故可以用在制糖工业中进行脱色;(4)钛合金与人体具有很好的相容性,因此可以用来制造人体骨骼;(5)常温下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故可充入食品包装袋内作保护气;(6)合成橡胶与天然橡胶相比具有高弹性、不易老化等性能,故广泛用于生产汽车轮胎。

63.(2017·常州)用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的序号填空

①氧气②氮气③烧碱④浓硫酸⑤熟石灰⑥乙醇汽油

(1)可用作食品保护气的是  .

(2)可用作汽车燃料的是  .

(3)可用于干燥二氧化碳的是  .

(4)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  .

【解析】

(1)氮气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作食品保护气;

(2)乙醇汽油具有可燃性,可用作汽车燃料;(3)烧碱和浓硫酸都具有吸水性,可用作干燥剂,但烧碱与二氧化碳反应,浓硫酸;(4)熟石灰氢氧化钙具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