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溪畔施工组织设计.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282939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141 大小:176.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花溪畔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1页
花溪畔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1页
花溪畔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1页
花溪畔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1页
花溪畔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花溪畔施工组织设计.docx

《花溪畔施工组织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花溪畔施工组织设计.docx(14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花溪畔施工组织设计.docx

花溪畔施工组织设计

编制说明

一、目的、范围、依据

1、目的

为科学、合理地组织本工程的施工,优质、高速、安全地完成该工程的施工任务。

让业主充分了解我公司的施工组织水平和质量保证能力,充分运用自身的各种优势、先进的施工技术,为业主降低工程造价。

忠实地履行我公司的质量方针“科学管理创精品工程,诚信为本保顾客满意”,获得业主足够的信任。

2、范围

2_.1总包组织内项目:

石家庄市中城-花溪畔1#楼、2#楼主楼地下室、地上部位土建;车库C区、D区8-12轴/B-P轴;水暖电安装等招标约定施工的工程项目。

2_.2总包组织外分包项目:

基础桩基程、基础土方工程、平整场地、地基处理及褥垫层、基础降水工程、电梯设备工程和二次设计项目。

3、依据

招标文件,工程地下室、地上建筑、结构、水电、采暖施工图。

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2);

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2-2002);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J108-2001);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

砌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3-2002)

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04);

建筑地面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9-95);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及验收规范(GB50303-200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母线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49-90);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低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4-200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气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7-200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1KV及以下配线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8-2002);

建筑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2);

采暖与卫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42-2002);

建筑装饰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JGJ73-2002);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96);

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02);

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GJ/T10-02);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05);

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GJ104-05);

建筑安装分项工程施工工艺规程(DBJ01-26-05);

人防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34-05);

人防工程标准图集(防护密闭门、密闭门、防爆破活门选用图集)JSJT-72、JSJT-116;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05);

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统一标准(GBJ300-05);

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01-05);

建筑采暖卫生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02-05);

建筑电气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03-05);

通风与空调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04-05);

建筑电气安装分项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业主在招标文件中所提出的现行国家有关施工验收规范、技术标准和相应的规定和要求、建筑安装工程施工技术操作规程和国家现行的有关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有关规定。

总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土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主要内容有:

工程概况,施工组织管理机构设置,施工部署和施工方案,施工进度计划安排,劳动力及机具投入情况,质量、安全、文明、工期施工保证措施,钢筋工程、模板工程、混凝土工程、脚手架工程、砌体工程、机电预留预埋等施工方法,防止质量通病措施、成品保护措施、季节性施工措施、扬尘冶理措施、与分包等各单位的协调、施工资料管理、附图附表。

 

第一章工程概况

1.1工程简介

本工程位于石家庄市裕华区二十里铺村,占地面积5872.92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9122.51平方米,其中地下建筑面积11366.6平方米,1#楼东西长51.2米,南北长13.7米,2#楼东西长52.4米,南北长13.9米。

主楼均为地下三层,地上二十六层。

1#楼建筑总高度82米,2#楼建筑总高度为81.6米,车库一期施工C区及D区8-12轴/B-P轴,地下二层层高3.5米,地下一层层高3.7米。

1.2现场情况

本工程位于槐安路与东二环交叉口东南角,交通方便,但施工场地较为狭窄,机械、现场材料的堆放布置需要经过布置和细致的管理。

1.3水文、地质条件、场地、气象情况

1.3.1水文、地质情况

本工程场地地下水稳定水位埋深为50m,地下水为潜水类型,主要由大气降水补给,对混凝土无侵蚀性。

主楼基础采用平板式筏板基础。

基础底相对标高-10.050m,由于天然地基不满足建筑物对地基强度和变形的要求,故采用复合地基处理方案。

采用CFG桩或素砼桩处理,桩端持力层最浅为第È7É层粘土,处理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470KPa,筏板落于È3É粉土或È4É层细砂,地基处理应由有资质的单位进行设计、施工。

复合地基设计应满足建筑物承载力和变形的要求。

裙房框架柱下采用柱下独立基础地基持力层为È2É层黄土状粉土,其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110Kpa,È1É层土应全部清除。

车库部分墙下条形基础,天然地基。

地基持力层为È4É层细砂,其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140KPa。

È4É层以上土必须全部清除。

基槽开挖后应进行钎探,钎探深度不小于2.4m。

1.3.2场地情况

场地基本设防烈度为7度,建筑场地类别属Ⅱ类。

1.3.3气象资料

本地区平均最高气温38℃,平均最低气温-10.0℃,年平均气温19.0℃,常年夏季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冬季为北风,四季分明。

6、7、8月份为雨期,冬期施工日期为本年12月15日至次年2月25日。

1.4建筑、结构概况

本工程主楼为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主楼地下3层、地上26层,主楼基础型式为平板式筏形基础,筏板厚度1300mm。

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为二级。

主楼基础垫层为C15砼、地下室基础砼强度等级为C30、防水等级为S6,地下室顶板以上标高14.780及以下混凝土强度等级C35,标高14.780以上(含屋顶构架)为C30;填充墙的构造柱,过梁,圈梁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

车库部分混凝土强度等级:

基础、柱、墙、梁、板、楼梯、防水板等承重构件均为C30,圈梁、构造柱为C25,基础、防水板、外柱、外墙、顶板、顶梁等砼抗渗等级为P6。

地下室墙体为M5混合砂浆(设计变更为M7.5水泥砂浆)砌加气混凝土砌块砖、地上充墙外墙为M5混合砂浆砌200厚A3.5加气混凝土砌块,砌块干容重7.5KN/M3。

本工程建筑外门窗为中空玻塑钢门窗,门窗抗风压性能分级为4级,气密性能分级为6级,水密性能分级为2级,隔声性能分级为3级。

外墙保温做法(业主暂定):

填充墙墙面做法参见J08J110-A型,钢筋混凝土整浇墙墙面做法参见J08J110-B型,面砖墙面做法参见J08J110-C型。

屋面工程(业主暂定)屋面防水等级为II级防水,合理使用年限为15年,材料选用两道4厚的SBS卷材防水屋面,不上人屋面05J1-98-屋13(B1-50-F3)。

地面做法(业主暂定)50厚C15细石混凝土垫层埋加热管、10厚铺地砖楼面,干水泥擦缝。

内墙面做法:

加气混凝土砌块墙面为5厚1:

0.5:

3混合砂浆打底,15厚1:

1:

6混合砂浆罩面两遍成活,混凝土面层为2厚喷素浆界面,18厚1:

3:

9混合砂浆两遍成活。

施工重点和难点:

地下室深基坑施工、地下室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地下室防水混凝土施工、高层清水剪力墙混凝土施工等。

第二章总承包管理

2.1对工程的认识和工作目标

2.1.1对工程的认识

本工程具有建设周期长、任务量大、设计标准高、技术复杂、专业分包单位多等特点,因此,任何参建单位对此都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在建设单位及总承包的统一协调指挥下,集中优势力量,将优秀的设计与先进的施工技术实现最佳的组合,以便优质、高效、低成本完成本工程,把工程建成一流的建筑精品。

2.1.2工作目标

工期目标:

计划开工日期为由建设单位通知确定;

质量目标:

确保工程质量合格;

文明标化工地:

做好文明工地施工、力争建成市级优秀标化工地;

安全生产目标:

无重大安全事故发生,一般事故发生率在1.2‰以下;

社会信誉目标:

严格履行合同的各项条款,杜绝质量投诉,各方评价良好、满意;

工程保修(缺陷责任):

工程保修从工程竣工日期,重要结构在设计使用年限内终身保修,具体执行国家《房屋建筑工程质量保修办法》。

2.2施工总承包组织机构及职能

2.2.1工程项目管理组织结构

本工程是一项大型建设项目,工程投资大、工期紧、标准高,涉及的专业面广,参建单位多,因此明确各参建单位在工程项目组织结构中所处的位置和相互关系是保证工程项目建设能科学有序地进行,达到优质、高速、低成本地把此工程建设成一流建筑精品的前提。

本工程项目管理组织结构如下图示:

图2-1项目组织结构示意图

单独专业分包

业主

合同

计监理合同施工总承包合同

监理单位

施工总承包单位

设计单位

 

专业分包合同

B

A

2

1

 

以上结构图中,虽无上下级关系,但彼此受合同约束,按合同契约关系处理一切业务往来而形成联系。

设计、监理单位虽与施工总承包单位无合同契约关系,但设计、监理同为建设单位方,也就与施工总承包方有了间接联系(以虚线表示),同样由建设单位单独分包的施工方也有间接联系并应服从施工总承包方的管理。

2.2.2项目经理部组织管理机构

本工程作为我公司在2011年度的重点工程,由公司组建项目经理部承担该工程的项目管理,工程按项目法施工,实行项目经理责任制,以项目合同和成本控制为主要内容,以科学系统的管理和先进的技术为手段,行使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监督六项基本职能,全面履行与建设单位、监理的合同,形成以全面质量管理为中心环节,以专业技术管理与计算机辅助管理相结合的科学化管理体制。

本着科学管理、优质高速、开拓敬业的原则,以塑造“过程精品”为目标,发挥企业集团优势,对工程施工进行综合组织协调和控制管理,确保本工程实现一流的承包管理、一流的文明施工、一流的工程质量和一流的施工速度,以此出色地实现我公司的质量方针和本工程的质量目标,实现对建设单位的承诺,使总公司的CI达标。

2.2.3施工总承包项目经理部职责

直接受建设单位监理指令并对建设单位负责,对专业分包商进行管理和协调。

为强化总承包管理,在推广项目法施工的基础上,项目经理部机构特作如下编制:

设经理、副经理兼工程部长、副经理兼总工程师、技术部长、质安部长、物资部长、商务部、机电部长各一名。

本项目主要人员如下:

项目施工主要管理人员名单表2-1

序号

姓名

职务

职称

备注

1

苏小建

项目经理

工程师

全面管理

2

苏小建

技术负责人

高级工程师

主抓技术

3

冒良富

生产队长

工程师

主抓生产、安全

4

安全员

工程师

主抓安全

5

秦开彭

质量部长兼资料员

工程师

质量、管理

6

吴学进

技术部长兼施工员

工程师

技术、管理

7

李东

施工员

工程师

施工、测量

8

季丽莎

资料员

助工

资料、取样

9

沈玉建

协调指挥兼安全员

工程师

安全指挥

10

陈祥忠

安装质检员

工程师

水电质量管理

11

冒国海

商务预算部长

工程师

成本核算

12

冒进静

物资部长

会计员

材料采、资金

13

丛国建

机电部长

助工

水电技术管理

14

项目经理部下设工程部、技术部、质安部、物资部、商务部、机电部等六个职能部门,各个部门职责见下:

工程部:

负责工程的施工管理,编制工程进度总计划、月计划、周计划,负责施工、生产调度,协调分包施工,负责临时水电,施工现场总平面管理,填写总施工日记。

负责内外精装修工程的总包管理。

技术部:

负责重大技术方案和措施的编制、审核和交底,组织二次设计,材料设备进场质量控制,材料试验,试验和检验资料档案等技术管理工作

质安部:

控制项目施工质量,安全管理与检查验收,CI管理和文明施工。

物资设备部:

负责施工材料、设备、机械的采购、供应和管理,并保证周转料具的供应、运转与保管,塔吊、施工电梯等大型机械设备的管理,后勤管理工作。

商务部:

负责工程合同管理、工程预结算、工程量统计和对总分包合同的管理、工程成本管理、项目财务管理,做好成本控制与管理。

机电部:

负责项目水、暖、电器设备安装及与安装相关所有事项。

本项目组织机构图如下:

 

项目生产负责人

 

2.3前期准备工作

为保证本工程能及时开工,顺利施工,按期竣工。

施工准备工作必须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主要工作内容及完成时间见下表。

表2-2

序号

工作内容

完成时间

备注

1

四通一平

2011年4月28日

2

生产、生活设施修建

2011年7月18日

3

地下室、主体图纸提供

2011年7月1日

4

图纸会审

2011年8月29日

5

施工方案编制、审批

2011年9月8日

6

设计、施工配合比

2011年9月15日

7

劳动力组织

2011年9月1日

2.3分包管理

本工程属大型民用建筑,专业化程度高,将有众多的专业分包单位参与施工。

江苏巨业公司作为总承包管理者,基础、主体、粗装修、机电预留预埋工程将由本公司直接负责施工;其他项目将由建设单位选择分包单位施工。

分包单位将由项目经理部纳入总承包管理体系,在施工全过程中,按照统一管理、统一调度、统一协调、统一计划、统一对外的原则对分包单位进行有力地协调、监督、管理。

2.3.1强化总包管理力度

项目经理部全面执行和理解建设单位和设计意图,认真履行施工总承包合同,同时运用经济、行政技术等手段进行总包协调管理,以保证合同规定的工程质量、工期等目标的实现,项目经理部必须着重做好下列几方面的综合管理工作:

1)统一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协助建设单位(监理)对各专业分包工程的施工方案进行审核,将各专业工程置于整个工程的整体作战方案中,宜于统一指挥和协调监督。

2)统一现场平面管理。

由于场地狭小、项目专业分包队伍多,必须由总包对现场总平面布置做统一规划、安排和管理,使现场的施工秩序井然有序。

3)统一编制多级施工进度网络计划,根据总的工期进度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对各分部分项、分专业的施工进度计划严格控制,确保形象进度和工期按期完成。

4)统一施工现场的多工种、多专业交叉作业的平衡调度,便于各专业队伍在交叉施工中诸如:

工作面、时间、机械、脚手架和施工用水电等资源供应等方面的协调、组织和管理。

5)统一工程质量保证体系,采用公司已通过认证的ISO9001质量标准体系运作,确保工程符合国家的施工规范要求。

6)统一现场文明施工标准,建立安全生产保证体系,确保无重大伤亡事故发生,使整个工地成为标准化文明施工现场。

2.3.2施工生产管理

为保证施工生产的正常进行,制定《工程生产协调管理规定与奖罚条例》,使各单位在各个生产环节、生产工序上做到权责分明,奖罚有序,达到指挥协调有力。

2.3.3进度计划管理

总承包方制定严密、可行、有权威的经建设单位(监理)审核批准的总体施工进度计划。

各分部分项工程劳动力安排、图纸等资料的提供、材料、设备订货进场时间、劳动力部署等项目施工中的每一环节,每一工序,都纳入总体施工进度计划。

工程建设的各项工作,包括建设单位负责的工作,以及分包单位施工的安排,都按总体施工进度计划进行。

为确保整个工程施工都在总体施工计划的受控下有序地进行,本工程按七级制定施工计划,构成一个自上而下,从总体到细部的计划体系。

第一级:

根据合同工期目标制订主要形象进度控制点;

第二级:

根据进度控制点编制施工总进度网络计划;

第三级:

分部分项工程计划;

第四级:

季进度计划;

第五级:

月进度计划;

第六级:

周计划,制定一周的详细计划及下周的粗计划;

第七级:

日计划,按每一分项工程在每一楼层(施工段)上的逐日施工部位制定。

另外,需多家使用的塔吊、施工电梯,编制详细的以小时为单位的计划,确保施工现场忙而不乱。

一旦确定总体目标后,所有工程都必须按倒计时排计划,只能提前不能拖后。

一、二级计划由总承包单位编制,其余计划由总调度室与分包单位根据一、二级计划编制,总承包单位审核批准。

各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以三级网络为主,抓四、五、六级落实。

工程的统计则从日计划开始,汇总成周计划、月计划统计表,直到总计划统计表,构成从细部到总体的统计体系。

通过统计、跟踪、反馈,对计划执行全过程的规律性、衔接性、动态性、系统性实行有效控制。

各分包单位进场10d内报出根据总体进度计划编制的分部分项进度计划,每月25日报出下月计划,每周五报出下周计划,每日上午8:

00报出当日计划。

每日下午4:

00由总承包单位主持召开工程生产协调、质量安全例会。

2.3.4质量管理

1)确定创优质量目标,建立文件化的质量管理体系,根据工程特点,编制详细的质量计划,各分包单位必须保证质量计划的100%完成。

2)制定《工程质量管理规定与奖罚条例》,同分包单位签定责任状,总承包单位有质量奖罚权。

2.3.5劳动力的管理

1)劳动力选择应考虑的因素

劳动力素质的优化。

即打破原有的劳动组织结构,选用素质较高的劳动者,并通过培训不断提高劳动者的综合素质。

劳动力数量的优化。

即根据工程规模和施工技术特性,按比例配备一定数量的劳动力,既避免窝工,又不出现缺人现象,使得劳动力得以充分利用。

劳动力组织形式的优化。

即建立适应项目施工特点的、精干、高效的劳动组织形式。

根据本工程的特点,组织具有较高施工技术水平和丰富施工经验的施工队,做为该工程的作业层。

2)保证劳动力供应的措施

(1)编制劳动力需用量计划

施工前根据施工进度、施工段划分、专业需要、劳动定额编制切实可行的劳动力需用量计划,并根据工程实际进展情况,由主管生产的副经理负责对各分包单位进入或退出项目施工的劳动力构成、数量及时间提出指导性计划,及时调整,避免劳动力资源的浪费。

(2)在施工队进场前,组织全体施工人员进行技能培训和制度教育,进一步提高业务技术水平和思想素质,认识该工程的重要性,树立为城市的建设增光添彩,为人民做贡献的思想。

(3)加强质量意识教育,组织学习国家有关规范、标准、规程及地方有关规定。

进行施工组织设计总交底,使施工人员了解该工程的特点,以熟练规范的操作,高质量地完成额定任务,确保计划用量满足施工生产需要。

(4)对劳动力进行必要的调节,实行动态管理,使之合理流动,达到最佳劳动效率。

(5)根据本工程的特殊要求,做好现场岗位技术培训,提高劳动技能。

(6)制定合理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施工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

2.3.6材料供应管理

1)材料供应与管理是借助于组织、指挥、监督和调节等职能,依据一定的原则、程序和方法,做好施工项目的材料供需平衡,使得项目得以顺利、高效地实施。

2)保证材料供应的措施

(1)各分包单位必须编制材料需用计划。

项目材料需用计划是对工程项目施工所需材料的预测和安排,是指导和组织工程项目的材料采购、加工、储备、供货和使用的依据。

材料的计划要有充分的余数,把材料的场内运输、保存、使用损失减到最少。

(2)材料的质量控制、采购、订货

总包单位通过市场调查,货比三家,对材料供应商按照相关规定进行评价,选择合格供应商。

合格供应商的评价考虑以下因素:

查阅已收集形成的供应商档案,以其业绩和资信来评价其物资供应能力。

到供应商现场(或制作厂家)查看其质量管理状况、质量记录及审核评价其质量保证能力。

通过对供应商提供的物资样品进行检验和试验来评价其供货质量。

通过市场信息和以往供货情况评价其供货价格和服务质量。

(3)资金保障

总承包单位根据材料供应计划编制材料资金供应计划,准备充足的资金保证材料供应计划的实现。

2.3.7安全管理

随着工程的进展,各专业施工队伍陆续进场,由单一工种向多工种立体化发展,人员成份复杂,施工项目互相交叉,责任难以分明;中小型机具增加,安全用电管理难度大。

针对这些特点,在取得建设单位认可下,制订并落实各项制度:

1)完善工程项目部安全管理规定,制定《工程安全管理规定及奖罚条例》,同各施工队签订《安全施工协议书》。

规定每个施工单位进场前向总承包单位交纳本工程总价2%的抵押金,如违犯工地安全文明生产纪律,罚款金额从抵押金中扣除。

2)总承包单位有权没收分包单位违章的小型机械、电箱等。

3)重点抓好现场材料堆放、工完场清、安全用电工作。

2.3.8技术管理

组织分包对图纸进行审查,代表分包与监理单位联系设计变更,编制施工组织总设计,审核分包单位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协同分包解决有关工程的技术、试验和质量等问题,负责施工技术档案的审核。

2.3.9考核制度

每周考核分包单位和各施工队的施工进度、质量、安全文明等,公布结果。

对一般违章的以教育为主;对一般违章以上的给予不同程度的罚款;严重违章的将建议建设单位减少其工程量或解除合同。

每期的工程款也将依据此考核结果按有关规定比例支付。

2.4总承包单位自有施工队伍的管理

总承包单位自有施工队伍的管理参照分包单位管理规定及总承包单位企业内部管理规定执行。

2.5对业主的要求:

(1)各专业分包确定后及时通知我方,与我方提供方便。

(2)望建设单位帮助我方积极协调与居民间的关系。

第三章施工部署

3.1施工进度计划

本工程合同工期为510日历天数。

开工日期计划为2011年9月1日,竣工日期计划为2013年1月31日(具体开工日期以建设单位通知为准)。

3.1.1结构施工

地下室结构于2011年11月30日完成,工期60天;

主体结构于2012年5月30日完成,工期180天。

3.1.2机电工程施工

安装队伍计划2011年9月15日进场,配合土建做预留预埋。

3.1.3二次结构及装修工程施工

2012年1月1日地下室、主楼二次结构开始施工,安排5个月,装修2012年8月1日开始,在2013年1月31日完工。

3.1.4进度控制点

根据本工程实际情况制定以下五个进度控制点:

第一进度控制点:

2011年11月30日,地下室结构完;

第二进度控制点:

2012年6月30日,主体结构完;

第三进度控制点:

2012年12月31日,装饰基本完成;

第四进度控制点:

2013年1月31日工程竣工。

实现工期目标,各道工序在安排上要紧密结合,严格按施工进度计划和施工流水节拍进行。

(具体施工进度安排见施工进度总计划横道图附表)

3.2劳动力部署

本工程劳务选用素质良好、有丰富施工经验的队伍,在施工管理上、技术上、质量上都有很好的保证。

劳动力实行专业化组织,按不同工种、不同施工部位来划分作业班组,使各专业班组从事性质相同的工作,提高操作的熟练程度和劳动生产率,以确保工程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

各专业施工队伍,根据施工进度与工程状况按计划、分阶段进退场,保证人员的稳定和工程的顺利展开。

主体施工阶段高峰期施工人数超过240人,其中木工60人,钢筋工40人,混凝土工40人,架子工20人,普工40人,水电工40人。

根据流水段的划分、施工工期的要求,以及模板、架料的投入综合分析,施工高峰时劳动力安排见下表:

劳动力进场计划表3-1。

序号

工种

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