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专项行动方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281160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4.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推进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专项行动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推进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专项行动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推进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专项行动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推进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专项行动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推进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专项行动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推进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专项行动方案.docx

《推进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专项行动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推进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专项行动方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推进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专项行动方案.docx

推进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专项行动方案

推进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专项行动方案

服务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重点。

根据《X市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总体方案(X—X年)》,为加快推进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围绕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扩大有效供给、提高质量效率作为主攻方向,坚持生产性服务业与生活性服务业相结合,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坚持现代服务业与传统服务业相结合,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坚持专业化与融合化相结合,加快提升专业化服务水平,以满足需求为导向、以融合发展为目标、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骨干企业为龙头、以产业园区为基地,着力壮大主导产业、培育新兴产业、提升传统产业,增强服务供给体系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扩大服务业发展规模,全面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建设现代服务业大市。

力争到X年,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重要进展,服务业质量、效率大幅提升,增加值突破800亿元,年均增长10%左右,服务业占GDP(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4%左右。

服务业供给结构明显优化,新兴产业规模快速壮大,传统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

区域服务能力和竞争力明显增强,服务业供给水平全面提升,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显著提高。

二、突出结构优化,构建服务供给新体系

以满足需求为导向,通过消费转型升级带动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现代物流、现代金融、信息服务、文化旅游、健康养老等主导产业,着力培育科技服务、商务服务、会展服务、服务外包、居民家庭服务等新兴产业,改造提升商贸流通、房地产等传统产业。

(一)壮大主导产业。

1.现代物流。

加快建设贯通南北、连接东西的现代物流体系,以打造X商贸物流中心为目标,推动物流园区建设和专业物流发展,促进物流与制造、商贸联动,增强物流支撑服务能力。

——实施区域多式联运工程。

加强与X航X对接,积极融入X航X陆空联运体系。

加快X区及X高铁X段建设,推进铁路、公路、水路多式联运发展,积极建设区域集疏分拨中心,力争将X打造为区域性X水运重要节点。

(责任单位:

市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局、X海关、X区)

——实施智慧物流建设工程。

引导鼓励智慧物流园区、信息平台、云仓储和智能分拣配送设施建设,推动跨境电商、车联网、库联网等物流交易平台建设,积极融入省级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推广无车承运人模式,鼓励各产业集聚区建设公共外仓,开展统一采购、动产质押、供应链金融等增值服务。

(责任单位:

市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局、工业和信息化委、商务局)

——实施特色物流提升工程。

以冷链、快递、保税、X水运等领域为重点,引进培育一批具有区域影响力的物流集群和龙头企业。

扩大区域X水运物流集散和中转业务规模,积极发展跨境电商仓储物流中心和电商快递产业园,提升快递终端投送网点覆盖率,鼓励有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的县建设基地型综合性农产品物流园区和基地型特色农产品物流园区,培育一批国家和省级示范物流园区。

(责任单位:

市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局、商务局、农业局)

2.现代金融。

壮大金融主体,强化金融集聚,增强金融创新和服务能力,扩大融资规模,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

——壮大金融服务业。

加快农信社改制组建农商行、村镇银行组建步伐,X年实现县域全覆盖。

加大股份制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引进力度,争取股份制银行早日在我市设立分支机构。

持续培育新兴金融业态,壮大金融业规模。

加强社会诚信建设,加大对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等机构的监管,优化金融生态,防范金融风险。

(责任单位:

市政府金融办、市财政局、人行X市中心支行、X分局)

——推进金融改革创新。

落实普惠金融有关政策,创新小微企业信贷模式,支持开展大型设备等融资租赁业务。

制定X市农村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方案,先行试点,全面推进农村金融改革。

加强还贷周转X企业互助担保贷款基金管理,创新企业融资担保模式,建设网上银企对接服务平台,加强科技金融、供应链金融等产品和服务创新。

(责任单位:

市政府金融办、市财政局、商务局、人行X市中心支行、X分局)

——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

按照“培育一批、改制一批、辅导一批、报审一批”的思路,梯次推进企业上市挂牌工作。

扩大企业股票和债券融资规模,设立产业投资基X创业投资基金,引进或设立融资租赁公司,建立保险资金投资对接交流机制。

(责任单位:

市政府金融办、市财政局、发展改革委、人行X市中心支行、X分局)

3.信息服务。

重点发展电子商务、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领域,开展试点示范,强化应用普及,完善基础设施,全面提升信息服务渗透融合能力。

——实施电子商务推进计划。

实施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工程、电子商务示范工程、跨境电子商务工程、电子商务进农村工程、电子商务产业园建设工程和电子商务人才培训工程。

大力引进大型电子商务平台企业,积极融入“中国(X)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力争到X年全市培育市级电子商务示范企业60家以上,省级示范企业10家以上,国家级示范企业1家以上,培训人员5000人次以上,中心城区建成2家以上电子商务产业园,各县(市、区)的电商产业园全面建成并开业运营,培育1家以上省级电子商务示范产业园。

(责任单位:

市商务局、工业和信息化委、农业局)

——实施“互联网”行动。

重点在协同制造、高效物流、现代农业、创业创新等领域开展试点示范,积极融入全省统一的电子政务云平台、政府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和政府数据服务网,制定物联网产业发展实施方案,加快推动智慧城市建设。

(责任单位:

市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委、科技局、农业局、住房城乡建设局、城市管理局)

4.文化旅游。

力争到X年,旅游接待人数超过28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超过130亿元。

拓展数字传媒、创意设计、现代演艺、动漫游戏等文化产业规模。

力争到X年,文化产业年营业额突破50亿元。

——实施精品景区建设工程。

建设文化旅游名城,加快生态旅游风景区发展,支持X等县(市、区)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争创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和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

(责任单位:

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发展改革委)

——实施乡村旅游计划。

积极开展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乡村旅游示范村、星级乡村旅游经营单位创建工作,争取到X年,建成一批乡村旅游示范县、示范乡镇、示范村,乡村旅游年接待游客大幅增长。

支持国家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开发,实施乡村旅游工程,创建一批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点)。

(责任单位:

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发展改革委、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农业局、扶贫办)

——实施旅游公共服务提升工程。

推进X区、X、X、X等智慧旅游景区建设,争取全市所有3A级以上景区基本实现免费WiFi、智能导游、电子讲解、在线预订、信息推送等功能全覆盖。

建设指引标识、应急救援等配套设施,完成旅游厕所建设管理专项行动目标任务。

(责任单位:

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交通运输局、发展改革委)

——实施文化产业“双十”工程。

推动X中艺国际杂技文化旅游产业园、中小学生书法用具生产基地等建设,积极开展国家级、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创建工作,培育规模超亿元的文化企业1—3家,超千万的3—5家。

(责任单位:

市文改办、文化广电旅游局)

——实施“文化”行动。

推动文化与旅游、制造、农业、科技等产业融合发展,培育3家能力强的文化创意、文化科技、文化旅游重点企业,打造1—2家综合实力跻身全省前列的文化骨干企业,扩大X杂技、书画等品牌影响力。

(责任单位:

市文改办、发展改革委、文化广电旅游局、工业和信息化委、农业局、科技局)

——实施文化精品创作工程。

以X文化和特色剧种为重点,在影视、出版、动漫、演艺等领域创作开发3—5部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文化精品,培育一批知名文化活动品牌和中青年演艺名角,积极参与省演艺院线建设。

(责任单位:

市文改办、文化广电旅游局)

5.健康养老。

统筹推进基本和非基本健康服务发展,建立健全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创新服务模式、提升服务质量,推动健康养老服务专业化、规范化发展。

——积极发展健康服务。

以医疗卫生保健、健康管理、健康养生、体育健身等领域为重点,提供多样化健康服务供给。

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举办康复、老年护理、中医保健等专业医疗机构,加大市、县级医院和紧缺型医院建设力度,打造X区域医疗中心,推动市级远程医疗中心建设。

完善全市中医药服务体系,推动医疗机构提供中医养生保健服务。

以增进城乡居民健康为核心,全面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把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使城乡居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拓展体育健身服务,新建一批全民健身活动中心、社区多功能运动场和户外休闲体育设施,加快推进省运会相关设施建设。

(责任单位:

市卫生计生委、发展改革委、体育局)

——大力发展养老服务。

重点推动养老服务试点、养老服务设施和示范园区建设,建立完善以居家为基础、以社区为依托、以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

推进公办养老服务机构改革、养老服务和社区服务信息惠民工程试点、医养结合试点、智慧养老试点示范。

引进社会力量建设一批规模化、连锁化养老机构,推动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托老所等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推进养老健康产业示范园区建设。

到X年,全市养老床位数达到每千名老年人33张,社区养老、老年人活动中心等服务设施覆盖80%以上城市社区、70%以上的乡镇和50%以上的农村社区。

(责任单位:

市民政局、发展改革委、卫生计生委)

(二)培育新兴产业。

1.科技服务。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延展科技服务链条,积极发展与制造业联系紧密的研发设计、检验检测、节能环保等服务,提升科技服务专业化水平。

——提升研发设计服务能力。

培育知识产权代理服务机构,引进专利事务所入驻我市。

实施大中型企业市级研发机构全覆盖工程,建成一批省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工程设计中心和产业高价值专利培育中心。

(责任单位:

市科技局、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委)

——建设检验检测服务体系。

积极争取国家级、省级检验检测项目,推进以省级鞋制品检测中心为主的市综合检测基地建设,提高县级质检中心检验检测公共服务平台在产业聚集区的入住率和服务能力,加大检验检测机构建设财政投入力度,整合各级检验检测机构资源,构建基本满足我市支柱和特色产业需要的检验检测服务体系。

(责任单位:

市质监局)

——发展节能环保服务。

重点在能源行业、产业集聚区、城市公共环境领域,开展专业化、社会化环保服务。

支持重点用能单位和公共机构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实施节能改造,培育一批专业节能服务企业。

开展以旧换再(再制造产品)试点。

落实新能源汽车碳配额管理制度。

(责任单位:

市发展改革委、环保局、财政局、工业和信息化委)

2.商务服务。

重点发展人力资源、广告和法律咨询服务,提升商务服务能力。

加快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以全民技能振兴工程为抓手,建设一批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积极培养服务业技能人才。

大力发展第三方专业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积极筹建市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区。

引进培育一批带动力强的具有国家一级资质的广告龙头企业。

推进法律援助工作规范化,加强市公证信息管理平台建设。

(责任单位: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工商局、司法局)

3.会展服务。

建立健全会展业产业链,形成行业配套、产业联动、运行高效的会展业服务体系。

引进会展龙头企业,加快我市会展业自主品牌建设,做大做强具有地方特色的会展活动。

进一步加快会展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会展业信息化进程,做好会展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工作,加强我市会展业的对外合作交流活动。

强化会展业政策引导,支持培育大型展会、成长型展会和新创办展会。

(责任单位:

市商务局)

4.服务外包。

实施服务外包示范工程,发展特色服务外包,培育壮大外包主体,推动我市服务外包业务的起步发展,实现服务外包业务规模年均增长25%以上。

开展在岸外包交易和离岸外包交付业务,力争培育2家省级服务外包重点企业。

以X师范学院、X职业技术学院、X科技职业学院为依托,规划建设服务外包示范园区,引进和培养服务外包专业人才。

积极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业务,吸引服务外包企业落户我市。

重点发展软件开发和信息技术服务外包、研发设计外包、物流外包和金融后台服务外包,大力培育本土服务外包企业,提升我市服务外包的规模和质量。

(责任单位:

市商务局、科技局、市政府金融办)

5.居民和家庭服务。

积极开展家政服务、社区照料、家庭配送等服务,全面提升服务品质和消费满意度。

鼓励各类家庭服务企业依托服务网络,建立健全相应的信息服务平台。

开展“全国千户百强家庭服务企业”创建活动,推进家庭服务知品牌建设,建设一批家庭服务培训示范基地。

推动家庭服务职业化建设,开展家庭服务从业人员技能培训,举办家庭服务业技能大赛,实施巾帼家政服务专项培训工程和养老护理员专项培训工程。

开展“家庭服务进社区”活动,鼓励和引导家庭服务企业进驻社区。

(责任单位: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商务局)

(三)提升传统产业。

1.商贸流通。

推进内贸流通体制改革和商务领域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完善城乡流通网络,建设大宗商品交易平台,建成一批区域性商品交易市场。

实施“互联网流通”行动,推动传统流通企业转型升级,引导各类专业市场、大型流通企业线上线下互动,支持连锁企业开展信息化改造。

加快发展主题酒店、客栈民宿、快餐团餐等新型业态,建设一批特色明显、业态丰富的风味美食街区,开展住宿餐饮“名企”“名店”创建工作。

(责任单位:

市商务局、发展改革委)

2.房地产。

优化供给结构,扩大有效需求,化解房地产库存,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

完善购租并举的住房制度,发展住房租赁市场,提高住房保障水平。

发展文化旅游地产、健康养老地产等新业态。

壮大房地产服务业,扩大规划设计、营销策划、装修装潢、物业管理等服务规模,规范发展房地产经纪、房地产估价、房地产咨询等中介服务。

(责任单位:

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发展改革委)

三、突出创新驱动,培育服务供给新动能

以科技创新为动力,推动新业态、新技术、新模式、新产业发展,将创新渗透到服务供给各领域、各环节,为服务业发展提供持久动力。

(一)强化创新能力建设。

建设基于互联网的技术创新网络,加强现代物流、信息服务、文化产业等领域关键技术研发。

鼓励服务业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加强研发团队建设,做大做强一批科技服务企业和机构。

开展政产学研用合作,建立由骨干企业、科研机构、高校组成的技术研发平台和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鼓励X师范学院等设立服务业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相关学科,培养学术型和专业型人才。

支持创新创业平台建设,建成一批众创空间、社会实验室、企业孵化器等新型孵化载体,培育一批创新型企业家、首席技术专家和工人创客团队。

(责任单位:

市科技局、工业和信息化委、发展改革委)

(二)培育新业态、新模式。

积极发展平台经济、众包经济、创客经济、跨界经济、分享经济等新型服务模式。

推动供应链物流发展,支持物流企业向多式联运经营人、物流集成服务商转变,扩大第三方、第四方物流业务规模。

引进培育互联网金融龙头企业,支持金融机构与互联网企业深度合作。

鼓励发展风情小镇、房车露营、精品民宿等旅游休闲消费新业态。

推广“电子商务平台社区智能便利店集成网络终端”社区商业模式,打造一刻钟便民服务圈。

推动住宿餐饮业发展绿色饭店、主题酒店、有机餐饮、中央厨房、农家乐等新型服务模式。

(责任单位:

市发展改革委、市政府金融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商务局)

(三)推进服务业数字化、智能化。

加快人工智能技术和设备在服务领域普及应用,丰富基于移动智能终端、可穿戴设备和虚拟/增强现实的服务产品,开展交通物流、商贸流通、网络安全、环境保护等领域人工智能应用示范,培育一批智慧型健康医疗、养老、旅游、教育示范企业和项目。

引进和培育一批大数据龙头企业,在交通物流和农业粮食领域开展大数据创新示范。

(责任单位:

市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委、粮食局)

(四)提升服务业绿色发展水平。

推行服务企业资源利用全过程管理,开展高耗能、高耗水服务业节能节水改造,鼓励使用新能源材料和节能产品设备,推动服务设施用地集约利用。

鼓励交通物流、商贸流通等行业采用低能耗低排放运输工具,推广集装单元化技术和甩挂运输、共同配送等先进物流组织模式。

(责任单位:

市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局、商务局)

(五)加强服务业质量和品牌建设。

实施质量提升工程,遴选一批服务质量标杆单位,组织一批服务质量升级试点,提升产业质量素质与竞争力。

实施品牌发展战略,鼓励企业争创中国质量奖、中国驰名商标、省长质量奖、市长质量奖、X省著名商标、X省名牌产品,培育打造一批省级、国家级服务类知名品牌示范区。

推进实施“同线同标同质”工程,建立完善服务业重点行业和新兴领域标准体系,积极申请开展省级、国家级服务标准化试点。

推动企业服务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和监督制度,大力发展服务认证,建立服务质量统计监测与顾客满意度评价体系,开展金融、旅游、电信等领域服务质量满意度调查,加强相关产品质量执法监管。

(责任单位:

市质监局、工商局、商务局、文化广电旅游局)

四、突出跨界融合,扩展服务供给新领域

以融合发展为目标,推动服务业与制造业、农业紧密结合,做到全产业、全价值、全循环融合发展。

(一)促进服务向制造渗透。

实施生产制造环节效能提升和柔性化改造,支持服务企业与制造企业联合,打造“服务制造”“平台模块”的网络化协同生产服务体系,重点建设一批工业电子商务、工业云计算、工业大数据等融合平台。

推动工业设计创新,建设一批工业设计中心和示范园区,定期举办工业设计大赛。

积极参与“豫货通天下”等服务对接、产品对接和信息交流活动,促进电子商务与实体经济互动发展。

(责任单位:

市工业和信息化委、科技局、商务局、发展改革委)

(二)推动服务型制造发展。

推动制造业企业基于互联网开展服务业态和商业模式创新,积极开展故障诊断、远程咨询、呼叫中心、专业维修、在线商店、位置服务等新型服务。

推动服装制鞋等消费品行业实施大规模定制生产,培育一批精准化定制服务示范项目。

支持一批模式创新、特色突出、带动性强的服务型制造项目,开发面向智能制造关键环节的高端工业软件,增强信息技术咨询、方案设计等服务能力。

(责任单位:

市工业和信息化委、科技局、商务局、发展改革委)

(三)加快服务业与农业融合。

围绕种养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服务体系,鼓励农业共营制、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农业创客空间、休闲农业等融合模式创新。

引导平台型企业与农产品优势特色产区合作,推行线上线下农产品流通模式。

支持发展功能复合型农业,鼓励建设一批农业生态观光园和市民农园。

开展农业大数据、物联网应用示范,建立农业生产全程监测管理网络体系,建成一批“互联网精准农业”示范园区和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示范基地。

(责任单位:

市农业局、科技局、商务局、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委)

五、突出优化布局,拓展服务供给新空间

依托各县(市、区)区位优势、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打造与城镇体系相适应的不同层级服务中心,优化区域功能分工和空间布局,形成梯次推进、协调互促的服务供给格局。

(一)中心城市区域服务中心。

充分发挥X省际交界区位优势,在中心城区重点布局和发展现代物流、商贸流通等产业,加快建设一批省际区域性物流中心和新型交易市场。

依托农业优势加快发展农产品流通、农业服务等产业,建设一批区域性农副产品交易中心。

(责任单位:

市发展改革委、商务局等相关部门)

(二)中小城市专业服务中心。

充分发挥县城集聚产业、服务周边、带动农村的重要作用,促进与区域中心城市产业协调与对接,建设制造业配套协作服务中心和专业物流中心,主动承接中心城区服务需求溢出,培育发展休闲旅游、健康养老等服务产业,改造提升传统商贸产业。

(责任单位:

市发展改革委等相关部门)

(三)服务业特色小镇。

重点选择具有较好产业基础或区位条件的小城镇,突出主导产业,强化集聚融合,彰显传统文化,打造特色风貌和优美环境,实现生产、生活、生态相融合,培育一批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美丽宜居的休闲旅游、文化创意、信息科技、创新创业、商贸物流等特色小镇。

(责任单位:

市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局、财政局、文化广电旅游局)

六、突出开放带动,打造服务供给新优势

推进服务领域双向开放,深度融入全球服务分工体系,全方位提高承接产业转移能力,优化和提升服务供给结构和层次。

(一)加大服务业转移承接力度。

坚持开放带动主战略,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在抓好主导产业招商的同时,抓好服务业开放招商工作。

围绕现代物流、电子商务、文化创意、服务外包、知识产权、养老健康等方面,重点包装谋划一批项目,宣传推介,对接洽谈,组建专业小分队,开展服务业专业招商;适时举办服务业专题招商会,加大服务业招商力度,力争引进一批服务型项目。

同时,把服务业项目的引进,纳入招商引资目标,进行年度目标考核。

(责任单位:

市商务局)

(二)拓展服务业开放领域。

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和放宽外资准入限制的精神,全面清理限制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不合理规定,推动开放向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更高水平拓展,向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延伸。

坚持生产性服务业与生活性服务业并重,现代服务业与传统服务业并举,强化主导产业培育、产业集群发展。

拓宽服务业开放领域,围绕商贸物流、文化旅游等方面的内生动力和资源优势,大力引进创新型服务业项目,培育发展健康服务、教育培训、商务服务、养老及家庭服务、电子商务等战略性新兴服务业。

(责任单位:

市商务局、工商局)

(三)积极参与国际合作。

加快企业“走出去”步伐,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发展,积极参与国际合作,拓宽对外投资合作领域和区域,鼓励市内企业有序推进对外投资与合作。

支持企业并购境外知名品牌,建立境外研发和营销体系。

加大对外劳务输出的管理力度,做好对外劳务输出企业管理人员的监督,积极开展对外劳务人员的培训,提高劳务人员的素质。

(责任单位:

市商务局)

七、突出载体建设,增强服务供给新支撑

以产业园区为基地、以骨干企业为龙头,大力发展服务业“两区”(商务中心区、特色商业区)和专业园区,加快领军企业培育和重点项目建设,打造具有较强辐射带动作用的服务业集聚区。

(一)提升服务业“两区”发展水平。

提升商务中心区生产服务功能,推动特色商业区特色化、专业化、集群化发展,推行“一区多园”发展模式。

以引聚金融服务、科技研发、商务中介等机构为重点,培育一批税收超千万元商务楼宇。

以挖掘特色、培育新业态、新模式为重点,打造一批文化体验、特色商业、休闲旅游精品街区。

(责任单位:

市发展改革委)

(二)规划建设服务业专业园区。

结合X实际,加快建设和改造提升一批现代物流产业园、电子商务产业园、科技产业园、大数据产业园、文化创意产业园、服务外包产业园、健康养老产业园和专业交易市场等服务业专业园区,建立部门联动推进机制,加强园区统筹规划和管理,加快配套设施建设,推动企业、项目入驻和产业集群发展。

到X年,培育形成一批具有较强辐射力和影响力的服务业专业园区。

(责任单位:

市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局、商务局、规划局、工业和信息化委、科技局、文化广电旅游局、民政局)

(三)培育服务业领军企业。

开展市服务业领军企业创建工作,发展一批以品牌为龙头、资本为纽带,规模化、网络化经营的现代服务业龙头企业。

引导中小微服务业企业专注核心业务,提高精细化、专业化服务水平,加快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加强中小微企业融资、技术、人才等服务,培育形成一批充满创新活力的企业集群。

(责任单位:

市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委、财政局)

(四)滚动实施服务业重点项目。

以现代物流、现代金融、信息服务、文化旅游、健康养老等领域为重点,每年滚动实施一批服务业重点项目。

建立完善服务业项目库,定期谋划、筛选和储备一批产业关联度高、发展前景好、辐射带动作用强的项目。

加大重点服务业项目国家、省级资金争取力度,引导社会资本投入。

开展服务业领域重点项目服务督导,推行领导分包、项目台账、进度月报等制度,实行全过程、全方位跟踪服务,确保重点项目尽快开工、加快建设、按期达产增效。

(责任单位:

市发展改革委、财政局)

八、组织实施

(一)建立完善工作推进机制。

充分发挥市服务业工作领导小组作用,加强对本方案实施的组织、协调和指导。

强化责任落实,针对五个主导产业,建立市级领导分包、主管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