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活第九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280208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41.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化生活第九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文化生活第九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文化生活第九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文化生活第九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文化生活第九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文化生活第九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docx

《文化生活第九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化生活第九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文化生活第九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docx

文化生活第九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第九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阜宁中学王雪峰

一、教学要求

了解 中国先进文化的求索。

理解 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的内涵。

理解 发展先进文化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理解 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了解 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目标。

理解 大力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

运用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

二、知识梳理

(一)知识结构

 

(二)重点

1、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的内涵

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社会主义”的要求是核心的、本质的要求,“三个面向”和“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等特点,则是社会主义文化本质的体现,是当代中国先进文化所应具有的时代品格)

基本特征:

时代性、开放性、创新性、民族性、科学性、群众性

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要求和根本保证

2、发展先进文化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关键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

(1)原因:

A.这是由马克思主义自身的科学性所决定的。

B.这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立党立国之本,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也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

C.这是由当今世界两种制度并存、多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现状所决定的。

D.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同坚持社会主义文化的多样性是相统一的。

      

(2)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不会妨碍文化多样性的发展。

A.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同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是统一的,同社会主义文化的多样化是统一的。

B.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既要弘扬主旋律,又要提倡多样化。

没有内容和形式上的多样性,文化就会单调、凋零、枯竭。

不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文化就会失去正确方向和生命力,文化建设就会混乱、失误、受挫。

C.思想文化越是多样化,越是需要主心骨,需要马克思主义指导,二者并不矛盾。

3、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就是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地位,用不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不断发展的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

在新的实践条件下,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最根本的就是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指导各方面工作,衡量和检验文化工作的成果,发扬与时俱进的精神,积极推动文化创新。

4、大力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大力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

A.发展教育:

原因:

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

要求: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B.发展科学事业:

原因: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要求:

大力加强科学基础设施建设;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坚持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并重,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在全社会形成崇尚科学、鼓励创新、反对迷信和伪科学的良好氛围。

C.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原因:

这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求:

贯彻发展先进文化的要求,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支持文化产业的发展,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三)难点

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

(1)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是我们进行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2)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它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A.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关键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B.要弘扬培育民族精神,使人们树立起崇高理想和信念,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提供精神动力);通过发展教科文事业,引导人们树立科学精神、掌握科学方法(提供智力支持);C.要立足于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D.是全体人民的共同事业,需要人民群众广泛参与,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4)发展先进文化的本质是一个立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而不断进行文化创造的过程,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创建过程。

(5)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形式。

各具特色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使人们在自觉参与的过程中思想感情得到熏陶,思想觉悟得到启发,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意识得到增强,道德境界得到升华。

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做新时期中国先进文化的传播者和建设者,是当代中国青年成长、成才的必然选择。

(四)疑点点拨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关系。

党的十六大把文化领域明确区分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这在党的政治报告中还是第一次。

这标志着我们党对文化问题的认识更加合乎实际,表明了我们参与国际文化市场激烈竞争的积极态度。

一类文化产品,弘扬主旋律,提倡高雅文化,如公益性宣传、教育的产品、公共的科研、卫生、体育等,应当将其作为公共的大文化事业来建设。

例如图书馆、博物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政府推行的群众健身、保健、义务教育、体育、防疫和医疗保障等。

另一类文化产品则属于群众个性喜好,愿意花钱享用,有市场、能营利的项目,例如高尔夫球、保龄球、卡拉OK歌舞厅、网吧等成人消费的项目,以及非治疗性质的保健服务等,经营这些产品的虽然也属文化机构,但它们可以具有产业性。

同时也存在一些兼有两者性质的文化机构。

将文化领域明确区分为事业和产业两个方面,为文化体制改革的推进提供了更科学的理论依据。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辩证统一。

文化的性质和功能,只有在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联合作战、共同发挥积极作用的情况下才会具有,才能实现。

这就要求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不可割裂、不可分离、不可悖逆、不可排斥,它们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是一个互相促进、辩证和谐的统一体。

它们也只有在形成合力的情况下,才能充分显示自身的特征和发挥自身的作用。

尽管文化产业是文化事业的分蘖体,是现代社会和市场经济赋予文化的一种新的特征与功能,但它从产生的那天起,就天然地具有服务文化事业和适应市场需求的本性,即在构建道德与文明的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创造经济效益和物质价值。

三、典型题解题分析

[例1]2006年5月19日举行的第二届文化发展战略论坛指出,在文化创新过程中,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这是因为

A.马克思主义为人类进步、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

B.马克思主义同社会主义文化的多样性是统一的

C.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中国华文化由衰微走向重振的重要转折点

D.马克思主义是判别文化性质和方向的主要标志

[解析]本题应选A。

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为人类进步、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

所以,在文化创新过程中,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指导思想是判别文化性质和方向的主要标志,故D错误。

BC观点正确,但不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的原因。

[例2]2006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促进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是因为

A.发展教育是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目标

B.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

C.教育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D.教育的发展在人民大众的文化生活中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

[解析]本题应选B。

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故选B。

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四有”公民,故A错误。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故C错误。

社会主义文化在人民大众的文化生活中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故D错误。

[例3]在新世纪新阶段,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最根本的是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指导各方面文化工作,衡量和检验文化工作的成果。

这说明

A.“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先进文化建设的出发点

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源泉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指导我国文化建设的旗帜

D.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与发展市场经济是对立的

[解析]本题应选C。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指导各方面文化工作”,这一中心句说明题干强调的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文化建设中的指导作用,故选C。

不能将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与先进文化的源泉相混淆。

在当代中国,先进文化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它的发展和繁荣只能立足于这个伟大实践;而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旗帜在当代中国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例4]近年来,我国人民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形式。

例如,以“讲文明树新风”为主题的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活动,社会各界组织的“希望工程”“送温暖”“手拉手”“幸福工程”“春蕾计划”“扶残助残”公益活动等。

据此回答: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只有立足于包括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才能

①汲取民族文化中的精华,摈弃民族文化中的糟粕②避免文化建设迷失方向③使文化创作充满生机与活力④为精神文明提供政治保证

A.①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

[解析]本题应选D。

民族文化中精华与糟粕并存,离开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就不能分清精华与糟粕,就不能做到继承精华,摈弃糟粕,①应选。

文化建设中,离开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对自身的地位、性质、功能就不能正确定位,就会迷失方向,故②应选。

离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文化创作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从而失去生机与活力,故③应选。

为精神文明提供政治保证的应是政治文明,材料不能表明,故④不选。

[例5]在文化建设中,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但这样做会妨碍文化多样性的发展。

[答案]

(1)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关键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立党立国之本,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

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动摇,才能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健康发展。

否定马克思主义在文化建设中的指导地位,只会使文化建设偏离正确的方向,不能给人以精神的鼓舞和向上的力量。

(2)文化的多样性是人类生活丰富性的重要体现。

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人们在不同历史时期所创造的文化,各具特色,交相辉映,使世界绚丽多彩。

不同的文化,应当彼此尊重,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求我们继承和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

(3)在文化建设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会妨碍文化多样性的发展。

这是因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同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是统一的,则社会主义文化的多样性是统一的。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既要弘扬主旋律,又要提倡多样化。

[解析]本题属于“正误观点混淆”型辨析题,所要辨析的内容不仅有正确的成分,也有错误的成分。

答题时不仅要肯定在文化建设中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而且要指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会妨碍文化多样性的发展。

[例6]2006年4月19日,北京市委市政府向社会公布,从现在起到2008年,在全市开展“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大力推进人文奥运理念,以实现办一届“有特色,高水平”奥运会的目标。

北京市开展的这一活动,以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为核心,从解决影响首都形象的突出问题入手,旨在倡导崇尚文明、讲究礼仪的社会风尚,充分显示中华民族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为2008年奥运会创造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

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开展“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活动的意义。

答案:

(1)社会主义社会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有机统一、全面发展的社会。

精神文明建设搞好了,人心凝聚,精神振奋,各项事业就会全面兴盛。

开展“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可以为办好2008年奥运会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支撑、坚实的道德基础、良好的文化条件。

(2)开展“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活动,有利于培育“四有”公民,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以适应办好2008年奥运会的需要。

(3)亿万人民参加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根深叶茂的土壤。

开展“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活动,有利于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动员全社会力量为奥运顺利举办添彩。

[解析]本题将教材基础知识与社会热点、公众关心的问题有机结合起来,体现了政治学科与时俱进的特点,体现了高考理论联系实际的命题原则。

四、贴近实际

[热点材料]“十一五”规划纲要指出,要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要全面落实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进一步巩固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分析点拨]

(1)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要求和根本保证。

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关键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2)在新世纪新阶段,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最根本的就是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五、巩固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毛泽东同志曾说过:

“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

从这时起,近代世界历史上那种看不起中国人,看不起中国文化的时代应当完结了”。

这一论断表明

A.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是中华文化由衰败走向重振的重要转折点

B.指导思想,是判别文化性质和方向的主要标志

C.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应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D.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立党立国的根本

2、发展先进文化,要求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关键是

A.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质量

B.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C.紧紧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D.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3、上题材料中“三个面向”和“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等要求是

①社会主义文化本质的体现②当代中国先进文化所应具有的时代品格

③建设先进文化的行动指南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目标

A.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D.②③

4、2006年5月22日《经济日报》载文指出,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中的指导地位,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全面推进体制机制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最根本的是

A.坚持“双百”方针B.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C.把握社会主义这个核心要求D.坚持文化多样化

5、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中的指导地位

①是由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②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

③是由我国文化多样性特点决定的④才能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健康发展

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强调,要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先进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是因为

A.社会主义是中国先进文化的核心要求、本质要求

B.指导思想是判别文化性质和方向的主要标志

C.文化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D.我们提倡文化多样性

7、2006年5月17日人民网载文指出,中国共产党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价值取向的确立,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规律的认识,使我国文化的发展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空间。

中国共产党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因为

A.有马克思主义作指导思想B.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

C.先进文化源于中国实践D.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多种文化并存是客观事实

8、2006年5月22日《经济日报》载文指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十分重要。

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根本目标是

A.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B.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C.培育“四有”公民D.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

9、近年来,广州经济快速发展,为文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经济上先行一步的广州,明确提出了打造“文化广州”的目标。

这说明

A.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是有机统一的

B.物质文明为精神文明提供物质基础

C.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提供智力支持

D.政治文明为精神文明提供政治保障

10、2006年5月20日,在第16个法定“全国助残日”来临之际,哈尔滨市香坊区组织开展了以“践行志愿精神、参与社区服务”为主题的助残活动,通过讲故事、文艺演出、讲解保健知识等形式丰富残疾人的文化生活。

这些助残活动的开展,彰显了志愿者

①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

②做新时期先进文化的传播者和建设者

③奉献爱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④物质生活充实,道德意识增强

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二)双项选择题

11、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了我们的文化建设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A.是立党立国之本B.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

C.是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目标D.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

12、2006年5月23日新华网载文指出,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高度,把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放到十分突出的位置,要求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A.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目标

B.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

C.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

D.有利于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

13、当前,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已在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转变,但文化发展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相适应。

为此必须

A.保持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

B.切实加强精神产品生产

C.大力加强基层文化建设,加大公共文化服务力度

D.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

14、2006年5月11日《经济日报》载文指出,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政治日益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我们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把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紧密结合起来。

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A.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保证

B.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要求

C.是立党立国之本

D.能避免我国思想文化的多样化

15、文化是我们民族之根,是我们民族之魂。

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远大目标,必须扎好这个“根”、守好这个“魂”。

这是因为

A.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能为物质文明提供精神动力

B.精神文明建设搞好了,各项事业才会全面兴盛

C.物质文明为精神文明发展提供物质基础

D.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16、2006年2月27日《人民日报》载文指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努力激发人民群众的历史主动性与首创精神。

这是因为

A.优秀文化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B.精神文明建设是亿万人民的创建活动

C.亿万人民参加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根深叶茂的土壤

D.先进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

17、2006年3月2日《人民日报》载文指出,优先发展科学教育是建设先进文化的重要战略。

当今世界,科学和教育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发展,激烈的国际竞争也越来越多地表现为科技实力和教育质量的竞争,而教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

这启示我们

A.要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B.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C.要把教育作为各项工作的中心D.优先发展文化事业

18、2006年5月21日《光明日报》载文指出,文化建设,要处理好一元化与多样性的关系,提高用马克思主义一元化指导思想引领、整合多样性社会思想的本领。

对一元化与多样性的关系认识正确的是

A.一元化同多样化是统一的B.一元化不符合多样化发展的要求

C.既要坚持一元化,又要提倡多样化D.一元化妨碍多样化的发展

(三)简答题

19、2006年1月1日光明网载文指出,要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提高全体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鼓舞人民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信心和斗志。

(1)为什么要发展教育事业?

如何发展这一事业?

(2)如何发展科学事业?

 

20、2005年11月7日《经济日报》载文指出,要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改造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倡导科学、文明,克服愚昧、落后,促进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1)作为个人,如何克服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影响?

(2)从国家角度,谈谈如何大力发展先进文化?

 

(四)辨析题

21、在文化“多样化”的形势下,确保“主旋律”是不可能的。

 

(五)论述题

22、2006年3月4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委员时提出的“八荣八耻”重要论述,涵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体现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时代要求,反映社会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明确了当代中国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是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精辟概括,是新时期社会主义道德的系统总结,是新形势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

当前,我们必须大力倡导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为什么要大力倡导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六)综合探究题

23、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出发,把精神文明建设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动员各方面力量推进精神文明建设。

精神文明建设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在改进中加强,在创新中发展,迈出新步伐,取得新成绩,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精神文明建设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主要说明了什么道理?

(2)运用所学知识,说明为什么要把精神文明建设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

 

第九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计算机硬件及网络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