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下册5《应对自然灾害》课件.ppt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927771 上传时间:2022-10-14 格式:PPTX 页数:35 大小:6.1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下册5《应对自然灾害》课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下册5《应对自然灾害》课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下册5《应对自然灾害》课件.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下册5《应对自然灾害》课件.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下册5《应对自然灾害》课件.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下册5《应对自然灾害》课件.pptx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下册5《应对自然灾害》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下册5《应对自然灾害》课件.ppt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下册5《应对自然灾害》课件.pptx

应对自然灾害,第一课时,导入:

地震灾害,汶川大地震,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中国四川汶川遭遇八级地震,大家仍记忆犹新。

短短的三钟,无数家园瞬间变成废墟,无数亲人生离死别,无数孩子成为孤儿,直接经济损失8451亿元人民币。

这是一张我国自然灾害分布图。

从图中,你有什么发现?

活动一:

读图分析,种类多、分布广。

对我国影响最广的自然灾害是滑坡、泥石流、洪涝、旱灾和病虫害,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

洪灾主要发生在南部,旱灾主要分布在北部。

在沿海地区都有台风发生,而地震主要发生在中西部。

认真阅读统计图,你有什么发现?

我国哪些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比较大?

活动二:

看统计图,分析自然灾害的危害性,1.旱涝灾害和台风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是最大的。

2.地震、泥石流是造成人员伤亡最多的。

刚才我们了解了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那造成这些自然灾害的原因有哪些呢?

活动三:

小小调查员,根据课前查找的资料,小组派代表上台汇报。

小结:

自然原因人为因素:

滥砍滥伐、乱扔垃圾工厂、汽车排放废烟废气冰箱、空调大量使用,活动四:

辨析小能手,下面的说法对吗?

如果不对,说说错在哪里。

上海低处我国东部海岸中段,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

虽然有一些自然灾害,但发生频率较低,受灾较轻,所以无需预防。

正方:

要预防,反方:

不需要要预防,拓展实践,讨论所在地区不同季节有哪些自然灾害,并以表格形式呈现。

和家长制定环保措施方案,为社会尽自己的微薄之力。

总结:

同学们,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的家园,让我们保护环境,减少灾害,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做一个“环保小天使”。

第二课时,导入,“自然灾害”是人类依赖的自然界中所发生的异常现象,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所造成的危害往往是触目惊心的。

它们之中既有地震、火山爆发、泥石流、海啸、台风、洪水等突发性灾害;还有臭氧层变化、水体污染、水土流失、酸雨等人类活动导致的环境灾害。

这些自然灾害和环境破坏之间又有着复杂的相互联系。

人类要从科学的意义上认识这些灾害的发生、发展以及尽可能减小它们所造成的危害,已是国际社会的一个共同主题。

如果遇到下面这些自然灾害,我们应该这么做?

活动一:

实践小达人,雷电交加时,不在大树下避雨。

山区山洪、泥石流的高发期,在山区露营时,不能选择在山谷扎营。

当地震发生时,如果条件允许,及时、有序地撤到安全空旷的地带;如果不能及时撤离,暂时躲在小房间的墙角,护住头部。

当泥石流发生时,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动方向的山坡上跑。

活动二:

逃生与预警,绘制校园的平面图,标注合理的逃生路线。

你在生活中接触过哪些监测预警系统?

当你接收到这些预警信息时,你和家人是怎样做的?

为了防御自然灾害,国家有哪些举措?

在人类防御自然灾害的过程中,法律也是约束人们的行为、减少自然灾害危害的重要手段。

活动三:

小小调查员,A.不顾他人,抢先一步冲向门口B.躲到卫生间或楼梯附近C.蹲到教室中央D.跳窗而下E.地震停了,原地不动,等别人消息F.地震一过赶紧有秩序撤离G.疏散过程中不大声喧哗,听清老师指挥H.撤离后,停留在空旷处,I.撤离后,在电力塔或大广告牌下、高墙边做游戏,在教学楼上遇到地震,下列做法对不对?

A.赶紧躲进山谷小屋子,关好门B.爬到小树上C.挽起裤角,做好涉水准备D.顺山谷快向下跑,坚守原地,等待救援向垂直于流动方向的坡顶跑G.找块大石头,站在上面,如果在野外遭遇泥石流,该怎么样逃生呢?

自然灾害始终伴随着人类的生活,人类也一直在与自然灾害进行着斗争。

正是在这一过程中,人类形成了不屈不挠、团结互助的抗灾精神。

活动四:

众志成城,中国的减灾行动白皮书称,汶川地震发生后,深入灾区的国内外志愿者超过300万人,在后方参与抗震救灾的志愿者超过1000万人。

让我们来讲讲救灾中涌现出来的志愿者的故事吧。

小结:

尽管自然灾害还会发生,但是我们会尽最大的力量,全国上下形成减灾共同体,共同预防、减少自然灾害对我们的伤害。

拓展实践,在家长的陪同下,找一找身边的避险场所。

收集抗灾、救灾英雄故事。

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