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生物总复习资料完整版资料.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277230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748.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上册生物总复习资料完整版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七年级上册生物总复习资料完整版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七年级上册生物总复习资料完整版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七年级上册生物总复习资料完整版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七年级上册生物总复习资料完整版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上册生物总复习资料完整版资料.docx

《七年级上册生物总复习资料完整版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上册生物总复习资料完整版资料.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七年级上册生物总复习资料完整版资料.docx

七年级上册生物总复习资料完整版资料

 

第一章认识生命现象第一节生物的基本特征

1、自然界的生物分为:

植物、动物、微生物。

2、生物具有的生命现象:

1、新陈代谢;2、生长发育;3、繁殖后代;4、遗传变异;5、应激性;6、适应并影响坏境;7、除病毒外,都由细胞构成

第二节生物的生活环境

1有生物生存的圈层叫生物圈,范围:

大气圈的下层,整个水圈,岩石圈的上层,它为生物生存提供:

阳光,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和稳定的营养供给

2栖息地:

在生物圈内,生物实际生存居住的场所,

威胁生物生存的关键因素栖息地的破坏或丧失。

3、破坏各种生物栖息地的重要因素:

(1)全球人口数量剧增。

(2)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式开发,不合理利用。

第三节生物学的探究方法

一、巴斯德实验

1、探究问题:

微生物是肉汤本身产生的还是从空气中进入的呢?

2、作出假设:

使肉汤变质的微生物来自于空气

3、制定计划:

见课本10-11页(控制单一变量:

微生物)

4、实施计划:

设置AB两瓶的目的是什么?

设置对照实验

曲颈瓶的巧妙之处:

空气能进入,微生物不能进入

实验现象:

A瓶里的肉汤变质

5、得出结论:

使肉汤变质的微生物来自于空气

6、表达交流

实验原则:

控制单一变量,设计对照实验

二、科学探究

1、科学探究的六个环节:

、、、、、。

2、探究成功的前提:

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作出符合科学事实的假设。

3、探究成功的关键:

制订出恰当的科学探究计划。

4、探究计划:

包括方法和步骤,以及所需材料和器具。

5、探究方法包括观察法、实验法、测量法、调查法等

第四节生物学的研究工具

一、显微镜的构造:

(书P15图1.1-10)

(1)最主要的结构:

目镜和物镜(物镜:

镜筒越长,倍数越高;目镜相反)

(2)调节光线强弱:

遮光器和反光镜。

光强时:

小光圈和平面镜。

光弱时:

大光圈和凹面镜。

(3)使镜筒升降的结构:

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

(4)高倍镜下:

细胞数目少,体积大,视野暗;低倍镜下:

多,小,亮

(5)光线经过的路径:

光源—反光镜—遮光器—通光孔—物镜—镜筒—目镜—眼睛。

二、显微镜的使用

【使用的步骤】:

取拿与安放、对光、安放装片、观察、整理和存放。

(1)对光:

①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

②转动转换器,用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③转动遮光器,使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

④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转动反光镜,看到明亮视野。

(2)安放装片:

标本正对通光孔的中心。

(材料要薄而透明)

(3)观察:

①转动粗准焦螺旋,镜筒下降【眼睛注视物镜】防止压碎装片和损伤镜头。

②左眼注视目镜,反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镜筒上升,发现物像。

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清晰。

【注意】

(1)、成像:

放大的倒像(例如:

b—q);放大倍数:

目镜x物镜

(2)、玻片移动:

移动方向与物象相反;(偏哪移哪)

(3)、污点判断:

目镜、物镜、玻片。

第二章观察生物结构

第一节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一、细胞是生物结构的基本单位

1、生物的结构类型:

(1)单细胞生物:

变形虫、酵母菌、草履虫等。

(2)多细胞生物:

由许多细胞构成的生物。

2、临时装片的制作:

植物细胞

清水

撕内表皮

一侧先接触盖玻片,然后缓缓放平,以免产生气泡

碘液

一侧滴

另一侧吸

动物细胞

生理盐水

先漱口,再刮口腔侧壁

3、真核细胞与真核生物,原核细胞与原核生物

(1)真核细胞:

有完整的细胞核(核膜)。

【真核生物】。

(2)原核细胞:

不具有成形的细胞核(无核膜),【原核生物】

二、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1、单细胞生物全部生命活动在一个细胞内完成。

多细胞生物每个细胞都能独立地进行生命活动。

这说明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2、植物细胞结构和功能【书P29图,会认结构,必会】

1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共有结构:

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

不同结构:

液泡、叶绿体、细胞壁。

2动、植物细胞的根本区别:

有无细胞壁

3功能:

细胞壁:

保护和支持

细胞膜:

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不易观察到

细胞质:

不停地流动,加快与外界的物质交换

细胞核:

内含遗传物质;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

液泡:

内含细胞液

叶绿体:

光合作用的场所

线粒体:

呼吸作用的场所

与能量转化有关的结构:

叶绿体、线粒体

第二节细胞的分裂与分化

一、细胞分裂

(1)概念:

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

(2)过程:

细胞核一分为二→细胞质分成两份→形成新的细胞膜、细胞壁。

(3)结果:

细胞数目增多。

遗传物质不变(先复制再平分)。

植物细胞:

在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

动物细胞:

细胞膜向内凹陷将细胞一分为二

4、结果:

细胞分裂,细胞数目增多;细胞生长,细胞体积增大

二细胞的分化

(1)概念:

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在遗传物质的作用下,其结构、形态、功能随着细胞的生长出现了差异。

(2)分化的结果:

形成不同的组织。

3、组织:

(1)概念:

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构成的细胞群。

(2)种类:

①植物:

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分生组织。

②动物:

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

4、生物体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基础是细胞的分裂与分化。

5、癌细胞:

只分裂不分化。

动物四大组织书P33会认图、分布

组织

分布

功能

特点(图片)

上皮

组织

人的皮肤、内脏器官与管腔内表面

保护、吸收、分泌、排泄

细胞排列紧密

肌肉

组织

骨骼肌、心肌、平滑肌

收缩和舒张

结缔

组织

血液、肌腱、韧带、骨组织

营养、连接、支持、保护

分布广,形式多样,

神经

组织

脑、脊髓、神经

接受刺激、产生、传导兴奋

形态不规则、有突起

植物四大组织书P32会认图、分布

组织

分布

功能

特点(图片)

保护组织

茎、叶、果实的表皮

保护,防止水分蒸发

排列紧密,外层常有角质层

营养组织

叶肉、果肉、块茎、块根、种子

储存营养物质;进行光合作用

细胞大、液泡较大

输导组织

根、茎、叶脉中的导管、筛管

输送水、无机盐、有机物等

细胞呈管状、上下相连通

分生组织

芽,根尖

分裂能力强,产生新细胞

细胞小、排列紧密

第三节多细胞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一、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1、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保护组织

细胞→组织营养组织→器官→植物体

输导组织

机械组织

2、动物体的结构层次

上皮组织消化系统、呼吸系统

细胞→组织结缔组织→器官→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动物体

肌肉组织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

神经组织运动系统、生殖系统

3、器官:

由不同的组织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叫做器官。

4、系统:

由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起来,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构成系统。

5、我们常吃的黄花菜:

花、甘蔗:

茎、菠菜:

叶、萝卜:

根、西瓜:

果实、绿豆:

种子、土豆:

茎、地瓜:

根、莲藕:

茎、葵花籽:

果实,

6、动物的结构层次比植物的结构层次多了“系统”。

第二单元多彩的生物世界第一章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第一节绿色植物的主要类群【必会】

代表植物

生活环境

形态结构

繁殖方式

与人类关系

孢子植物

藻类植物

海带、紫菜、衣藻、水绵

大多生活在水中

单细胞或者多细胞,无根、茎、叶分化,

 

孢子繁殖

 

孢子繁殖

大气中氧气的主要来源,鱼饵,药用,食用等

苔藓植物

葫芦藓、地钱、墙藓

阴暗潮湿的陆地(多)

有茎、叶,

无根(假根)

监测空气污染的指示植物(二氧化硫)

蕨类植物

卷柏、满江红、贯众、铁线蕨

阴暗潮湿的陆地

有真正的根、茎、叶,有输导组织

形成煤炭

种子植物

裸子植物

松、杉、柏、银杏、苏铁

分布广泛,多数陆地,少数水中

种子外无果皮包被,具有根、茎、叶、种子四种器官,输导组织发达

种子繁殖

木材、防风、保水、食用等

被子植物

小麦、玉米、桃、水稻、油菜、花生

种子外有果皮包被,具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输导组织发达

食用、药用、观赏、木材、美化环境

第二节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

一、叶片的结构:

表皮(上、下表皮)表皮细胞:

无色透明,排列紧密,保护作用。

保卫细胞(含叶绿体):

成对存在,中间为气孔。

叶肉:

由叶肉细胞构成,内含叶绿体(栅栏组织、海绵组织)。

叶脉:

支持和输导作用

1.①、⑤合称表皮属于保护组织,②、④合称叶肉,属于营养组织;

2.起支持输导作用的是[③]叶脉,属于输导组织。

3.叶片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是[⑥]气孔,它有一对保卫细胞构成,气孔的开闭受保卫细胞的控制。

4.[1]和[5]对比,气孔较多的是[5]下表皮。

5.保卫细胞与表皮细胞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

保卫细胞内含叶绿体。

二、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

1.水分以气态从植物_体内散发到_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

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_叶_。

水分是从叶的气孔散发出去。

2.气孔是由成对的、半月形的保卫细胞构成,主要在下表皮。

气孔是植物体_蒸腾失水_的“门户”,也是植物体_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

气孔的张开与闭合受保卫细胞的控制。

3.影响因素:

自身因素:

叶片面积的大小

外界因素:

受光照强度、环境温度、空气湿度、空气流动状况等。

4.蒸腾作用的意义:

(1)促进植物体从土壤中吸收水分

(2)促进水分和无机盐从根部输送到茎、叶等器官(不能促进无机盐的吸收)(3)使植物体有效地散热

5.夏季移栽植物时,为保证成活率可采用:

⑴去掉部分枝叶⑵傍晚或阴天移栽⑶植物体的根多带些湿土⑷移栽后遮阳等。

第三节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一、实验:

(一)、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1).暗处理:

将植物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让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

(2).作对照处理:

选取一叶片,用黑纸片把叶片从上下两面遮盖,然后移到光下照射

(3).脱色:

将叶片放入成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片内的叶绿素溶解于酒精中,直到叶片变成黄白色

(4).加碘液:

用清水漂洗至黄白色叶片,加入碘液

2.实验现象:

见光处变蓝,遮光处不变蓝。

3结论:

淀粉(有机物)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在光下进行)

实验现象:

漏斗中有气泡产生。

管内气体能使快要熄灭的细木条复燃。

实验结论:

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三)、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

注意:

碳酸氢钠:

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氢氧化钠:

吸收二氧化碳

实验结论:

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5、其他延伸实验:

(1)叶片切断叶脉实验:

光合作用需要水分

(2)银边天竺葵实验:

光合作用需要叶绿体

二、光合作用知识点

1、概念:

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贮存着能量的有机物(主要是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2、表达式:

二氧化碳+水光能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

叶绿体

3、原料:

二氧化碳、水;产物:

有机物、氧气;场所:

叶绿体;条件:

4、实质:

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

物质转化:

将无机物转化成有机物(这是自然界中有机物的来源)

能量转化:

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

5、光合作用的应用:

(1)充分利用光照:

间作套种、合理密植

(2)大棚蔬菜提高产量的措施:

增加光照、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气肥)

第四节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1、实验:

萌发的种子使温度计读数升高,说明种子萌发释放热量;燃烧的蜡烛放入盛有萌发种子的容器中会熄灭,说明种子萌发吸收氧气;将盛有萌发种子的容器中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会变浑浊,说明种子萌发释放出二氧化碳。

2、只有活细胞才能进行呼吸作用。

呼吸作用可以在全天进行。

3、反应式:

有机物(贮存能量)+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

概念:

细胞内有机物在氧气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

4、意义:

植物通过呼吸作用释放出来的能量,除一部分转成热能散失以外,其一部分用于植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

5、应用:

促进根的呼吸作用:

田间松土,及时排涝等

抑制呼吸作用:

储存粮食要晒干、蔬菜和水果低温保存。

6、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区别与联系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联系

场所

含有叶绿体的细胞

所有的活细胞

 

相互对立

相互依存

条件

有光

有光、无光均可

原料

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氧气

产物

有机物、氧气

二氧化碳、水

物质转变

制造有机物

分解有机物

能量转变

储存能量

释放能量

7、新疆哈密瓜甜的原因:

白天光照强,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多,昼夜温差大,晚上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少,一天积累了较多的有机物。

8、如果用带叶的枝条做呼吸作用的实验,必须遮光,原因:

避免植物光合作用吸收呼吸作用的产物。

9、绿色植物白天进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晚上可进行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

第五节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1.绿色的“能量转化器”:

生物圈中所有生物的能量最终来源于太阳能,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

2.自动的“空气净化器”:

①绿色植物不断进行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产生氧气,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②吸收有害气体;③阻滞和吸附粉尘和放射性污染物;④分泌抗生素

3.天然的“蓄水池”:

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能提高大气的水蒸气,增加降水量,促进生物圈中的水循环。

第二章生物圈中的动物

1、无脊椎动物与脊椎动物的区别是体内有无脊柱

2、无脊椎动物主要包括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等;脊椎动物有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等。

第一节无脊椎动物

1、腔肠动物:

结构简单的多细胞动物,身体辐射对称,体壁仅由内、外两层细胞构成,消化腔有口无肛门,大多生活在海洋里,少数生活在淡水里,如水螅、桃花水母、海蜇、海葵、珊瑚虫等。

2、扁形动物:

身体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的多细胞动物,生活在水中和潮湿的陆地上,多数营寄生生活。

如涡虫、血吸虫、绦虫。

4、线形动物:

身体为细线形或圆筒形,两头尖,有口有肛门。

如蛔虫、线虫。

5、环节动物:

身体由许多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如:

水蛭、沙蚕、蚯蚓:

抚摸身体腹面感到粗糙,蚯蚓通过肌肉和刚毛的配合使身体运动;身体前端有环带,身体由许多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增强运动的灵活性;依靠湿润的体壁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

6、软体动物:

身体柔软,外壳为贝壳,贝壳随身体的生长而增大。

如:

蜗牛、河蚌、乌贼、宝贝、鲍鱼、鱿鱼、田螺。

蠕虫动物:

身体细长、两侧对称、无

附肢、能蠕动的动物,如扁形动物、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

7、节肢动物:

生物圈中种类和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一类无脊椎动物。

身体分部,足和触角均分节,体表有外骨骼,可以保护和支持内部器官,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这是节肢动物适应陆地生活的重要原因。

如:

蝗虫、蝉、蟋蟀、蟹、虾、蜈蚣、蜘蛛

蝗虫:

身体分头部、胸部、腹部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分节,触觉和嗅觉作用);胸部有三对足(分节,后足发达,适于跳跃),两对翅(前翅:

革质、狭长,起保护作用,后翅薄膜状,柔软而宽大,适于飞行);气门10对,是气体出入蝗虫身体的“门户”;呼吸器官是气管。

第二节脊椎动物

1、鱼类:

鲫鱼:

终生生活在水中,身体梭形,能减少阻力,体表大多覆盖鳞片,起保护作用,体表有粘液,可以减少游泳的阻力,用鳃呼吸,用鳍游泳(胸鳍、腹鳍可以维持鱼体平衡,尾鳍控制前进的方向和产生动力),侧线可以感知水流,测定方向,有脊柱,变温动物。

代表:

鲫鱼、鲨鱼、带鱼、草鱼、小丑鱼、海马。

2、两栖动物:

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可以生活在水中,也可以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皮肤裸露且湿润,能够辅助呼吸。

代表:

青蛙,蟾蜍,蝾螈,大鲵。

3、爬行动物:

皮肤干燥、厚实,体表覆盖着角质的鳞片或甲,用肺呼吸,陆地上产卵,卵外有坚韧的卵壳,真正摆脱了对水的依赖。

代表:

鳄鱼,龟,蛇,避役(变色龙)、壁虎。

变温动物:

体温随环境温度变化而变化的动物,如鱼类、两栖类、爬行类。

4、鸟类:

家鸽:

有喙无齿,能减轻体重;前肢变成翼,是鸟类的飞行器官;被覆羽毛,有保温和飞行作用;身体呈流线型,减少飞行的阻力;双重呼吸(用肺呼吸、气囊辅助;每呼吸一次,在肺里进行两次气体交换),提高了气体交换的效率;骨(有的很薄,有的愈合,长骨中空)轻便牢固,有利于减轻体重;直肠极短,不能贮存粪便,有利于减轻体重,消化能力强;有脊柱,体温恒定;嗉囊贮存和软化食物;肌胃又称砂囊,可磨碎食物并初步消化;小肠是消化食物、吸收营养的主要场所。

代表:

蜂鸟、天鹅、鸵鸟、企鹅、家鸽

5、哺乳动物:

家兔:

体表被毛,牙齿分化(有门齿和臼齿之分),食性复杂,神经系统发达,大脑发达,胎生哺乳(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体内有膈,用肺呼吸,有脊柱,体温恒定。

鸟类与哺乳动物都是恒温动物,体温恒定有利于减少动物对环境的依赖性,增强对环境的适应力,扩大分布范围。

第三节、动物的运动

1、运动的方式:

奔跑、飞翔、爬行、游泳、跳跃、蠕动。

2、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组成。

骨和骨连结组成骨骼。

骨连结有三种形式:

不活动的连结、半活动的连结和活动的连结(又叫关节,关节是骨连结的主要形式)。

3、关节的基本结构包括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其中关节面又分为关节头和关节窝。

关节的特点是牢固性和灵活性。

牢固性与关节囊和韧带有关;灵活性与滑液和关节软骨有关。

4、骨骼肌包括肌腱和肌腹,骨骼肌一般要跨越一个或几个关节,由肌腱附着在相邻的骨上。

骨骼肌的特性:

受到刺激后收缩。

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

手提重物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都收缩;两臂自然下垂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都舒张。

任何一个动作的完成,都是由骨、骨骼肌和关节三者协调配合,在神经系统的支配和其他系统的辅助下完成的。

5、骨:

杠杆;关节:

支点;骨骼肌:

动力。

第四节动物的行为

1、先天性行为:

生来就有的,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行为

2、学习行为:

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行为,又叫后天性行为

———动物越高等,学习行为越复杂,学习行为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形成的,能使动物更好的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

3、社会行为

(1)概念:

营群居的动物具有一定的社会性,称为社会行为

(2)特征:

群体内有明显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有的存在明显的等级

(3)群体间信息交流利用声音,形体姿态,动作及气味传递信息

第五节、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1、动物能促进生物圈中的物质循环;

2、维持食生物的生存和稳定。

如:

动物的活动影响植物的繁衍生息(传粉,传播种子)。

动物对维持生物圈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的相对稳定起着重要作用。

第三章生物圈中的微生物

一、病毒:

1、个体微小,借助电子显微镜观察;2、形状:

球状、杆状、蝌蚪状,3、营养方式:

异养(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4、繁殖方式:

自我复制,5、结构:

无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构成,6、分类:

植物病毒、动物病毒、细菌病毒(又称噬菌体),7、与人类关系:

大多有害(患病),少数有益(利用病毒特性制成许多疫苗预防病毒性疾病;利用噬菌体专门寄生在细菌内的特性治疗细菌性疾病)

二、细菌:

1、形状:

球状、杆状、螺旋状,2、营养方式:

异养(寄生,腐生)3、繁殖方式:

分裂生殖,4、细胞结构:

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无成形的细胞核;特殊结构:

有的细菌有鞭毛(可以运动)和荚膜(起保护作用)、纤毛(附着)。

5、细菌在遇不良环境时会形成圆形或椭圆形的休眠体芽孢。

6、与人类关系:

大多有益(大肠杆菌、双歧杆菌,利用放线菌产生抗生素,苏云金杆菌制造杀虫剂,甲烷细菌产生沼气,利用乳酸菌产酸奶),少数有害(患病、引起食品腐败变质等)。

三、真菌1、形态:

有单细胞个体(酵母菌)有多细胞个体(蘑菇、霉菌等),多细胞个体由菌丝构成,2、细胞结构:

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真正的细胞核。

(有的酵母菌有液泡),3、营养方式:

异养(有寄生有腐生) ,4、繁殖方式:

孢子生殖(有的酵母菌出芽生殖)5、与人类关系:

大多有益(食用、酿造,利用青霉菌可以生产青霉素,利用白僵菌可以防治农业害虫等)有害(患病:

红色毛癣菌引起手癣、食品发霉:

黄曲霉)

四、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1、生物圈中的“清洁工”促进碳循环:

营腐生生活的细菌、真菌(清洁工)等微生物,将生物遗体、粪便中的有机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归还到大自然中。

2、生物圈中的“氮肥厂”促进氮循环:

固氮作用(微生物将氮气转变成可以被植物利用的氮肥),固氮微生物如根瘤菌

第四章生物的分类

1、分类依据:

生物的生活习性、形态结构、生理特性,被子植物的花、果实、种子是分类的主要依据。

2、分类单位(由大到小):

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3、分类单位越大,包含生物越多,共同特征越少。

根据生物分类地位可以确定生物之间的进化和亲缘关系。

 

 

第八章人的生殖和发育

一、填空题

1、男性生殖系统由睾丸、输精管、前列腺、阴茎等器官组成,其中主要的生殖器官是睾丸。

女性生殖系统由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等器官组成,其中主要的生殖器官是卵巢。

2、雌性激素的分泌是由卵巢完成的;雄性激素的分泌是由睾丸完成。

3、胚胎的发育是从受精卵分裂开始的,胚胎发育所经的场所有输卵管、子宫。

4、人们在节育方式上结扎输卵管或输精管的目的是阻碍精子和卵子的结合。

5、胚胎发育到初具人形时,胚胎已发育到第8周。

6、胚胎植入子宫前后,发育所需要的养料分别来自于卵黄和胎盘。

7、试管婴儿指受精过程在试管中完成。

8、在人体器官中,既是主要的性器官,又是重要的内分泌腺的是睾丸的卵巢。

9、受精卵形成和开始进行细胞分裂的场所是输卵管,它不断向前移动形成初期胚胎,并且埋入子宫内膜。

新生命诞生的起点是精卵结合。

母亲在怀孕期间,母亲和胎儿通过胎盘进行物质交换。

胎儿在母亲体内发育期为280天。

10、人的生长发育是从受精卵开始的。

11、能促使人体出现第二性征的激素是雄性激素和雌性激素。

12、月经形成的原因是卵巢和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

13、人体的四种基本组织是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和神经组织。

14、骨的成分包括有机物和无机物,前者主要是蛋白质,使骨柔韧;后者主要是钙盐,使骨脆硬。

1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案例设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