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应县射阳湖镇中心小学一年级备课组一语下第四单元集体备课表格式教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275103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24.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宝应县射阳湖镇中心小学一年级备课组一语下第四单元集体备课表格式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宝应县射阳湖镇中心小学一年级备课组一语下第四单元集体备课表格式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宝应县射阳湖镇中心小学一年级备课组一语下第四单元集体备课表格式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宝应县射阳湖镇中心小学一年级备课组一语下第四单元集体备课表格式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宝应县射阳湖镇中心小学一年级备课组一语下第四单元集体备课表格式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宝应县射阳湖镇中心小学一年级备课组一语下第四单元集体备课表格式教案.docx

《宝应县射阳湖镇中心小学一年级备课组一语下第四单元集体备课表格式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宝应县射阳湖镇中心小学一年级备课组一语下第四单元集体备课表格式教案.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宝应县射阳湖镇中心小学一年级备课组一语下第四单元集体备课表格式教案.docx

宝应县射阳湖镇中心小学一年级备课组一语下第四单元集体备课表格式教案

课题

8静夜思

课时

2-1

日期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生字“目、耳、头、米”,认识新偏旁“攵”。

2.正确、有感情地诵读这首诗文。

教学重点

认读生字,写生字。

教学难点

初步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体会诗人思念故乡的心情。

教学准备

收集并阅读了解有关李白的事迹、其它诗作等

预习要求

收集并阅读了解有关李白的事迹、其它诗作等

教学过程

二次复备、

旁注

一、猜谜语导入

  1.小朋友喜欢猜谜语吗?

今天,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了一则:

  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

  有时像面圆镜,有时像把镰刀。

  (谜底:

月亮)

  小朋友,你们喜欢月亮吗?

从古至今,许多诗人、作家和你们一样也很喜欢月亮,望着月亮,诗人、作家会想起许多令他们思念的东西。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有关月亮的古诗《静夜思》。

  2.板书课题,(教师板书,学生齐书空)认读生字“静”“夜”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自主练读课文,并用“——”划出不认识的字。

  2.四人小组内学习:

说一说有哪几个字是自己认识的,不认识的的字借助拼音自学,并读读自制生字卡片,小组内交流学习成果,互教互学。

  3.指名学生一行一行读课文。

注意正音,指导读好“静、床、光、望、乡”的后鼻音。

  4.同桌互相读一读,争取人人把课文读准、读顺。

三、创设情境,复现生字

  1.现在月亮姐姐要考考小朋友,把生字藏在星星里,你还认识它们吗?

  2.游戏巩固:

看到小朋友学得这么认真,月亮姐姐带着星星妹妹也赶来凑热闹了,月亮姐姐说:

“星星妹妹后面藏着一个字,我来考考你们,谁能认识,我们就和她交朋友。

”(课件出示月亮星星图,指名一位学生上来点击鼠标,大家一齐认读),看到你们玩得这么开心,老师也想参加,行吗?

我来指,你来认,认的时候还可以站起来加上动作演一演这个字的意思。

  3.出示:

“静、床、光、望、乡”5张生字卡片,开火车同桌齐读后鼻音的字,读正确后互相说:

“合作愉快!

  4.教学新偏旁“攵”,出示生字卡片“故”,引导学生观察:

“攵”象你认识的哪个字?

它和“文”字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你怎么记住这个偏旁?

  5.这些字都会读了,古诗是不是也能读正确呢?

  

(1)指名读古诗,其他学生认真听,准备给同学正音。

(2)读后正音。

四、吟诵古诗

 

(第篇)

课题

8静夜思

课时

2-2

日期

教学目标

1.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激发学生对阅读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

2.正确、有感情地诵读、背诵这首诗文。

教学重点

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体会诗人思念故乡的心情。

培养学生阅读古诗的兴趣。

教学准备

收集并阅读了解有关李白的事迹、其它诗作等

预习要求

正确、有感情地诵读、背诵这首诗文。

教学过程

二次复备、

旁注

一、朗读古诗

你还会读李白的哪首古诗呢?

二、感受诗意,再读古诗。

  1.谈话:

小朋友,现在请你们静静地欣赏这幅图,看看在这样一个安静的夜晚,李白站在窗前难以入睡。

他看到月光穿过窗又洒落在窗前,那月光明亮如霜。

仰望那天上的明月,又低下头看看地上的月光,一股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情感,在他的心里油然而生,于是他写下了这千百年来感动着每一个中国人的著名诗篇《静夜思》

  2.离开家乡,离开亲人,李白的心里一定非常(生说:

难过、伤心、悲哀……)

  3.教师范读,学生看着画面,想着教师刚才的讲解感受诗中之情。

  4.小朋友,此时的你们看到月亮你想到了什么?

(播放乐曲)

  师:

是啊,在这样的夜晚,我们是多么思念亲人啊。

下面我们就带着自己及李白的思念读这首古诗

  5.模仿练读,想象意境。

  6.角色表演:

小朋友,现在请你们就把自己想象成李白,远离家乡,远离亲人,在一个静静的夜晚,站在窗前望着圆月……(生双手合拢放在背后,深情吟诵)

  7.指名最佳表演者上台表演,配以乐曲。

8.通过多种方式背诵积累这首古诗。

五、写字练习,学写4个生字

  

(一)引导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

  1.你发现了什么?

  2.你认为哪几笔该给大家提个醒的?

  

(二)教师范写。

  重点指导“目、耳”两字横与横之间的距离,“头”和“米”的横应写在横中线上。

  (三)学生独立描红、临写。

注意写字时的坐姿与执笔姿势。

  展示学生作业,肯定优点,指出不足。

六、拓展活动

  回家和爸爸、妈妈找一找有关写月亮的诗句,读一读,背一背。

七、板书设计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第篇)

课题

9夜色

课时

2-1

日期

教学目标

1.能识记12个生字新词,认识2个新偏旁,会书写7个生字。

2.能读好长句子,正确、通顺、流利地朗读课文。

3.能用生字进行扩词,提高进行词语积累的兴趣。

教学重点

能识记12个生字新词,认识2个新偏旁,会书写7个生字。

教学难点

能读好长句子,正确、通顺、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预习要求

能读好长句子,正确、通顺、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二次复备、

旁注

一、谈话导入

1.出示课题,读准字音,指导书写:

色。

2.问:

看到题目,你想到了什么?

3.积累有关夜色的短语。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大声朗读课文,要求读正确。

2.检查:

带音节的生字,认识新偏旁。

3.检查:

无音节的生字,交流记字方法。

4.检查:

课后题的词语,即扩词,并选择造句。

5.检查:

长句子的朗读。

例如:

从此,再黑再黑的夜晚,我也能看见小鸟怎样在月光下睡觉……

6.指导书写:

看、晚、再。

7.辨析同音字:

在、再。

(在)家里现(在)(再)见(再)一次

 

现在,我一个人在家里,无论再黑,我都不再害怕。

三、再读课文

1.采用各种形式练习朗读,要求读通顺。

2.教师范读,思考:

小作者有什么变化呢?

3.交流板书:

胆小、勇敢。

新课标第一网

四、布置作业

用今天学习的生字进行扩词,跟家人比一比,谁扩的词语多。

 

(第篇)

课题

9夜色

课时

2-2

日期

教学目标

1.能读好长句子,正确、通顺、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作者的心理变化。

2.能用生字进行扩词,提高进行词语积累的兴趣。

教学重点

能读好长句子,正确、通顺、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作者的心情变化

教学难点

能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作者的心情变化。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预习要求

能读好长句子,正确、通顺、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作者的心情变化

教学过程

二次复备、

旁注

一、复习导入

1.认读字词卡片。

2.朗读课文。

二、体会胆小

1.指名朗读,思考回答:

这一小节主要写了什么?

2.同桌讨论:

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和音量读?

3.展示朗读,相机评价。

4.交流:

小作者胆小到什么程度?

用句式说话:

因为……所以……

5.理解第一行和第四行。

并造句:

一……就……

6.师生合作读第一小节。

三、体会勇敢

1.指名朗读,思考回答:

这一小节主要写了什么?

2.同桌讨论:

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和音量读?

3.展示朗读,相机评价。

 

4.讨论:

小作者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变化?

句式练说:

白天,他看到花草(),夜里,他看到花草也();

白天,他看到小鸟(),夜里,他看到小鸟();

白天,他看到(大树)(),夜里,他看到(大树)()……

5.师生合作读第二小节。

四、总结拓展

1.朗读全文,总结全课。

2.问:

你有没有类似的经历或感受?

跟同学们分享一下。

3.指导写字:

外、爸、笑。

五、布置作业

把课文朗读给家人听,并且说说自己的体会

 

(第篇)

课题

10端午粽

课时

2-1

日期

教学目标

1.会认读本课1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好长句子。

3.知道端午节的由来,理解文中含义。

教学重点

会认读本课1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好长句子。

教学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

预习要求

会认读本课13个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二次复备、

旁注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多媒体课件播放视频,展示端午节丰富多彩的习俗活动。

2.走入情境,揭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词

1.自由朗读课文。

(1)教师提出朗读要求:

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读流利。

(2)学生按照要求自由朗读,教师巡视学情,及时纠正字音。

2.学生认读生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圈画出本课的生字。

(2)借助拼音,反复拼读圈画的生字;认识新偏旁“立”“米”。

(3)同桌相互检查,当小老师纠正对方读得不准确的字音,并说说自己是怎么记忆这些生字的。

3.教师指导学生认读生词。

(1)游戏环节:

我是读词王。

(2)多媒体课件出示生词:

端午节、粽子、总是、糯米、中间、十分、鲜肉、带回去、知道、据说、纪念。

(3)以小组为单位,抢读生词,读正确的小组得到词卡,并且领读,得到词卡最多的小组获胜。

(4)齐读课文,注意生词在课文中的读音。

三、再读课文,练习书写

1.教师配乐范读课文。

2.指名学生逐段汇报朗读,把句子读通顺。

3.教师指导学生多种方法朗读。

(1)课件出示朗读要求。

①说一说课文共由几个自然段组成。

②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并读给同桌听。

(2)学生按照要求朗读课文。

(3)教师范读,指导学生把长的句子画出停顿。

4.教师指导学生书写生字——叶。

(1)课件出示:

箬竹叶的图片。

(2)学生观察图片,从颜色、形状上来描述箬竹叶的样子。

(3)多媒体课件出示生字——叶,看图学习生字。

(4)师生共同书写生字,比一比谁写得工整、漂亮。

5.指导学生书写生字——真。

(1)观察生字结构,总结书写规律,学习书写。

(2)巧记生字:

笔画中横最多,中间三横才封口。

6.研读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1)教师提出问题:

外婆包的粽子花样很多,结合课文说一说外婆包的粽子有哪些种类。

(2)学生带着问题自由朗读课文。

(3)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7.教师指导学生书写生字——豆。

(1)图文演示法,理解字义。

(2)书写方法:

上横短,下横长,中间一口要扁些。

四、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1.指导回顾:

这节课学习了哪些知识?

认识了哪些生字宝宝?

2.合作交流,向同桌展示自己写得最好的生字。

3.作业布置: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篇)

课题

10端午粽

课时

2-2

日期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好长句子。

2.知道端午节的由来,理解文中含义。

3.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的热爱。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端午节的由来,理解文中含义。

教学难点

知道端午节的由来,理解文中含义,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的热爱。

教学准备

课件

预习要求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端午节的由来,理解文中含义

教学过程

二次复备、

旁注

一、复习引入,再现情境

1.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端午粽》的字词,这节课我们先来做一个小游戏:

找动物。

以小组为单位读词语,看看哪个小组读得准确。

(1)多媒体出示小动物的图片:

熊猫、山羊、兔子……

(2)小组派代表选择喜欢的小动物,每个动物后面隐藏一个本课的词语,小组同学认读词语,获胜小组得到相应的小动物图片。

2.师生共同齐读课文。

二、诵读课文,品味内容

1.抓住重点语句,指导朗读。

(1)品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2)教师提出问题:

结合第二自然段内容说一说。

外婆包的粽子是什么样的。

(3)学生带着问题自由朗读课文。

(4)指导学生按照从外到内的顺序描述粽子的外形特点。

(5)词语填空读课文。

①课件出示: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粽子是用_____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____糯米,中间有一颗_____枣。

②教师追问:

为什么用“青青的”“白白的”“红红的”,而不用“青的”“白的”“红的”?

③课件出示两个句子,朗读比较有什么不同。

④指导朗读:

这样AAB式的重叠词更能体现出粽子的特点,各种颜色相间,色香味美。

朗读时仿佛让人品尝到了香甜的味道。

⑤学生汇报朗读第二自然段。

2.品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课件出示:

依据课文内容,说一说,端午节为什么会有吃粽子的习俗?

①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②指名学生汇报诗人屈原的历史事迹。

③教师总结屈原的人物事迹,增强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三、指导观察,正确书写

1.创设情境,出示生字。

(1)老师今天带来了几个美味香甜的粽子,同学们想不想吃?

(2)课件出示:

写有生字的粽子图片。

(3)导学:

你们认识它们吗?

我们来学写这几个生字,写得好的同学会得到香甜美味的粽子。

2.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生字——午。

(1)观察生字外形,注意书写时悬针竖不出头。

(2)学生描红书写,在本子上写两个。

(3)同桌之间展示,同桌互评。

3.教师指导学习生字——节。

(1)观察生字结构,教师在黑板上范写,学生练写。

(2)引导学生说一说了解了哪些中国传统节日。

(3)通过对节日的阐述,给“节”字进行扩词训练。

4.指导学生书写生字——米。

(1)导学:

我们“品尝”了香甜的糯米粽,来认识糯米的“米”字。

(2)多媒体课件展示图片:

(3)学生根据汉字“米”的字形演变过程,理解字义。

5.教师指导学习生字——分。

(1)反义词对对碰理解字义:

“合”的反义词是“分”。

(2)书写要领:

上面八字要延展,下面是“刀”不是“力”。

(3)师生讲评,展示学生作品,互相评价,激励进步。

四、总结全文,情感升华

1.引导学生说一说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有哪些收获。

2.教师总结:

每年端午节我们都会吃粽子,今天通过学习《端午粽》,我们不仅“品尝”了美味香甜的端午粽,还知道了端午节的由来。

每当我们吃美味香甜的粽子时,不要忘记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板书设计:

10.端午粽

青青的箬叶白白的糯米

粽子各式各样花样多

热爱思念

(第篇)

课题

11彩虹

课时

2-1

日期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和新词,会用常用词语说、写句子。

2.能有表情地、流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11个生字和新词,会用常用词语说、写句子。

教学难点

会用常用词语说、写句子

教学准备

课件

预习要求

借助拼音正确认读课文生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二次复备、

旁注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见过彩虹吗?

知道彩虹是怎样形成的吗?

2.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7课《彩虹》。

二、教学生字词

1.默读课文,勾画出不认识的字。

2.板书生字词:

现等已经失喝

含喷雾试橙

3.教读字音。

4.指名读,指导、纠正学生的发音。

5.指导书写。

6.再读课文,找出不理解的词语。

7.理解词语:

8.读带有生字新词的句子,理解句子意思。

三、读课文,熟悉内容

 

1、读课文,说说课文共有几句话?

2.边读句子边对照图画(或演示),理解句子的意思。

3.边读句子边思考问题,并在课文中找出答案。

(1)什么时候,天边出现了什么?

(2)丁丁看见了,喊谁来看,爸爸看到彩虹了吗?

丁丁怎么说?

(3)爸爸怎么说,怎么做的?

(4)丁丁看到爸爸造出了彩虹,他是怎么说,怎么做的?

(5)丁丁造出彩虹了吗?

彩虹有几种颜色?

4.读课文,结合图画、演示,理解课文内容。

5.指导、训练有表情地朗读课文。

四、巩固练习

1.读句子,指图或演示讲句子的意思。

2.边读课文,边指图(或演示),讲课文内容。

3.正确地有表情地朗读课文。

 

(第篇)

课题

11彩虹

课时

2-2

日期

教学目标

1.正确观察图画,理解句子的意思和句子与句子之间的联系,理解课文的内容,使学生初步懂得彩虹是怎样形成的。

2.能正确回答练习中提出的问题,会用“别着急,谁给你做什么”的句式说、写句子。

3.能有表情地、流畅地朗读课文,会背诵和默写课文。

教学重点

正确观察图画,理解句子的意思和句子与句子之间的联系,理解课文的内容,使学生初步懂得彩虹是怎样形成的。

教学难点

能正确回答练习中提出的问题,会用“别着急,谁给你做什么”的句式说、写句子。

教学准备

课件

预习要求

能流畅地朗读课文,理解句子的意思和句子与句子之间的联系。

教学过程

二次复备、

旁注

一、复习

1.指名讲讲句子的意思。

2.让学生讲讲课文的内容。

二、从读入手,理解句子之间、自然段之间的联系。

1.有表情地朗读课文。

2.分段朗读课文,读出句子之间的停顿。

思考:

(1)这个自然段有几句话?

(2)先说什么?

再说什么?

最后说什么?

3.说说每个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1)雷雨过后,天边出现彩虹。

(2)看彩虹。

(3)爸爸造彩虹。

(4)丁丁造彩虹。

 

(5)丁丁造出了彩虹。

4.再读课文,引导学生想想哪几个自然段之间联系比较紧密,把课文分成三大部分:

第一、二自然段为一部分。

(出现彩虹,看彩虹。

第三自然段为一部分。

(爸爸造彩虹。

第四、五部分为一自然段。

(丁丁造彩虹。

5.朗读课文,读出课文先讲什么,再讲什么,最后讲什么之间的停顿。

三、巩固练习

1.有表情地、流畅地朗读课文。

2.看图读、背课文。

四、作业

1.熟读课文。

2.背诵、默写课文。

 

(第篇)

课题

语文园地四

课时

2-1

日期

教学目标

1.认识、积累字词;掌握“主、书、门、我”四字“点”的正确书写。

2.通过读、写背积累词语并掌握词语的轻声朗读。

教学重点

认识、积累字词;掌握“主、书、门、我”四字“点”的正确书写。

教学难点

通过读、写背积累词语并掌握词语的轻声朗读。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预习要求

认识、积累字词;掌握“主、书、门、我”四字“点”的正确书写

教学过程

二次复备、

旁注

一、游戏导入。

同学们,下面我们来做我说你指的游戏。

(学生食指指着鼻子,教师说哪个人体器官,学生快速指出)

二、趣味识字。

1.学生自由读字词。

(教师正音)

2.从这些字词里你们有什么发现?

(都是人体器官)

3.你还知道哪些人体器官?

(眼睛、耳朵、手掌……)

4.集体齐读字词。

三、字词句运用。

1.读一读。

(1)学生自由读词语。

(2)教师范读,学生正音。

(3)你们发现了什么?

(第一行词语最后一个字都是“子”;第二行都是人物称呼的叠词;这些词语的最后一个字都是轻声。

 

(4)小组再读词语。

(5)集体读词语。

四、书写提示。

1.学生分小组自由读词语,要求把字音读准。

教师抽查学生,然后泛读。

2.学生上台书写笔顺。

教师检查,学生书空。

(注意三个字:

点在正上方或左上方或右下方,先写点)

3.学生描红、临写。

(教师指导)

4.

五、课堂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第篇)

课题

语文园地四

课时

2-2

日期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认识、积累字词;掌握“主、书、门、我”四字“点”的正确书写。

2.能力目标:

通过读、写背积累词语并掌握词语的轻声朗读;熟读背诵古诗《寻隐者不遇》。

3.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主动识字、写字的兴趣;培养学生正确阅读的兴趣。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通过读、写背积累词语并掌握词语的轻声朗读。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主动识字、写字的兴趣;培养学生正确阅读的兴趣

教学准备

课件

预习要求

通过读、写背积累词语并掌握词语的轻声朗读;熟读背诵古诗《寻隐者不遇》。

教学过程

二次复备、

旁注

一、复习导入。

1.阅读轻声词语。

2.谁还能说出一些轻声词语?

(姐姐、孩子、灯笼……)

二、日积月累。

1.学生自由读古诗。

  

2.教师简介作者贾岛。

  

3.请学生试说《寻隐者不遇》的意思。

(教师指导)

4.集体齐读,学生背诵。

三、布置作业。

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阅读《妞妞赶牛》。

四、课堂总结。

学了这一课,你懂得了什么?

(第篇)

课题

课时

日期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预习要求

教学过程

二次复备、

旁注

 

(第篇)

课题

课时

日期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预习要求

教学过程

二次复备、

旁注

 

(第篇)

课题

课时

日期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预习要求

教学过程

二次复备、

旁注

 

(第篇)

课题

课时

日期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预习要求

教学过程

二次复备、

旁注

 

(第篇)

课题

课时

日期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预习要求

教学过程

二次复备、

旁注

 

(第篇)

课题

课时

日期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预习要求

教学过程

二次复备、

旁注

 

(第篇)

课题

课时

日期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预习要求

教学过程

二次复备、

旁注

 

(第篇)

课题

课时

日期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预习要求

教学过程

二次复备、

旁注

 

(第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