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设计课堂提问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课题研究结题报告doc.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272852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4.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心设计课堂提问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课题研究结题报告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精心设计课堂提问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课题研究结题报告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精心设计课堂提问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课题研究结题报告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精心设计课堂提问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课题研究结题报告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精心设计课堂提问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课题研究结题报告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心设计课堂提问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课题研究结题报告doc.docx

《精心设计课堂提问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课题研究结题报告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心设计课堂提问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课题研究结题报告doc.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心设计课堂提问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课题研究结题报告doc.docx

精心设计课堂提问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课题研究结题报告doc

课题编号:

JG1152-034

《<精心设计课堂提问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晋江市龙湖镇英峰小学数学课题组执笔:

xx

一、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背景

古语有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问是思维的火花,思维应从问题开始。

课堂提问是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常用的一种相互交流的教学技能,是组织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从某种程度上看,课堂教学的艺术也正是提问的艺术。

在课堂中,我们往往看到教师为了表面上的热闹而简单、随意、重复的提问,课堂上占半数的提问是缺乏科学的依据与科学设计的;学生则是不敢或不愿提出问题,或不能、不善于提出问题。

当我们力图改变这种现状,让学生在思维情境中学会思维,在探究问题中学会探究时,我们不能不把研究重点放在常态课堂教学中提问设计的研究上,使有效的课堂提问成为学生创造能力培养的桥梁、火种与催化剂。

基于此,我校确立《精心设计课堂提问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作为我们的研究课题,旨在以课题研究进一步带动全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升全体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提高学生的素质。

在2009年5月被确认为晋江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第二批)课题。

(二)意义

课堂提问是教师教学的重要手段和教学活动的有机组合部分,运用得好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的主动性,启迪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积极思考之情,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

其次它是实现师生互动、实现师生之间沟通和理解,培养学生独立人格和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

而提问更是一个重要的技术问题,有效的或高效的课堂提问,能够将一堂数学课变得轻松自如,将学生引向知识、能力、觉悟的目标,为学生创造展示自己聪明才智的机会,它对教师驾驭课堂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中国传统中“启发式”的教育理论

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精辟地指出: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怎样使“学”的过程成为“思”的过程呢?

这就是孔子的“启发诱导”的教学思想。

学习离不开启发诱导,提问在课堂教学诸因素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课堂教学论

课堂提问是组织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对学生掌握创造方法具有决定作用。

课堂教学论中指出设计课堂提问必须以认识论为基础,以课程标准和教材的知识体系为依据,针对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思维的关键点上提出问题。

3、“问题”的心理学分析

有效性问题有助于摆脱思维的滞涩和定势,促使思维从“前反省状态”进入“后反省状态”,有效性问题的解决带来“顶峰”的体验,从而激励再发现和再创新,有效性问题有时深藏在潜意识或下意识中,“顿悟”由此而生。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使教师全面认识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价值。

2、通过调查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结合自己和其他教师的教学案例,探索出小学数学课堂教师有效提问的策略。

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使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优化课堂提问,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

1、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提问的现状调查及其分析。

2、有效性数学问题情境的研究。

3、教师数学课堂提问的基本技巧及策略的研究。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

本课题研究主要采用“实践加反思”的方法,并配以以下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查阅相关资料,进行系统分析。

2、行动研究法:

在教学实践中观察记录、反思总结。

3、案例分析法:

搜集数学课堂教学的典型案例,进行技术分析、比较等。

4、调查研究法:

在实验前期、中期、后期设计调查问卷展开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研究,为研究提供依据。

5、经验总结法:

不断总结得失经验,收集经验材料,整理归纳。

六、课题研究的步骤

1、准备阶段(2009年5月~2009年7月)

(1)组建课题组,制定课题方案及实施计划。

(2)召开课题组会议,学习讨论研究方案,明确研究思路,落实研究任务。

(3)调查教师课堂提问现状及分析。

2、实施阶段(2009年9月~2010年11月)

(1)制定阶段达成目标,注重课题研究的动态管理,及时反馈课题研究实施信息,在实践中不断修正研究思路。

(2)定期组织座谈,总结交流,进行阶段成果展示,形成课题研究经验和成果。

(3)邀请专家来校进行课题指导,进行课题中期评估,进一步修正和完善课题研究方案

3、总结阶段(2010年11月~2010年12月)

(1)撰写研究报告

(2)收集整理课题研究资料、个案分析、论文、影像资料等

七、课题研究的过程及措施

课题开题以来,我们从课题研究的目标切入,开展了扎实有效的研究工作,具体如下:

1、成立课题小组,制定课题实验方案及研究计划,成员进行分工。

2、调查教师课堂提问现状及分析。

3、对照方案,落实课题的实施措施

(1)、理论学习,校本培训

深厚的理论支撑是课题研究深入实施,并取得预期成效的有力保证。

在这一思想的指引下,我们课题组加强理论学习,把学习贯穿于课题研究的全过程,用坚实的理论来指导实践,把握好课题研究的方向。

在这方面,主要通过以下几种学习方式:

①专家培训:

2010年10月26日,邀请进修学校林培育老师对课题研究的开展及研究进行培训。

②个人自立学习与集体学习培训相结合:

首先老师们通过自已的阅读、学习,充实自己的理论水平。

内容包括:

学习各科课程课程标准;学习教材及教材分析;观看相关课例录像;阅读各种教育书刊杂志等。

其次,结合校本研究,每星期一次业务学习,活动做到定时间、定内容、定发言人,围绕课题学习相关理论,对课题研究进行反思总结。

③借鉴经验,提升能力:

积极创造有利条件,让老师们外出听课、学习、参研讨,开阔教师的视野,不断提高业务素质。

如组织部分教师参加“福建省小学数学教育年会”“全国相约名师 聚焦课堂”小学数学教学观摩研讨会的活动;参与衙口中心小学“学习活动中教师有效引导策略的研究”课题结题现场会等活动,并且要求听课教师回校必须作汇报,并组织大家讨论,使得大家在听课活动中学名师理念,促进共同发展。

(2)完善课题研究制度:

把课题研究与学校的校本教研充分地结合起来,健全研究机构,制定了课题组管理制度:

我们定于每周四上午8:

20-----9:

30为教研活动时间,每周活动做到有签到、有主题、有中心发言人、有记录、有谈论。

规定每位教师每周写一篇教学反思、每月写一个典型的案例、每月提出一个有针对性、见解性的问题、每学期上一节校际研讨课。

(3)注重实践,立足课堂教学

课题的研究,需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研究者必须对课题的思想进行领会,具体落实、渗透到教学实践中去,以理论指导实践,以实践检验理论。

课堂就是是我们教学的主阵地,也是检验我们研究效果的主途径。

一年多我们共上了18节常规性研讨课,为保证课题研讨课的质量,我们规定每次研讨活动要做到“四个要”:

一、每位实验老师要在开课前一周在教研活动中进行说课。

二要将教学设计拿出来探讨,在集体备课中优化教学设计。

三要全员听课,力求让其他听课教师能从他们的课堂教学中学到一些闪光点,有一点收获。

四要重视评课后的反思与改进。

同时课题组充分运用“听课卡”、“发言卡”、“问题记录单”紧紧围绕课题研究,针对课堂教学中的成功经验,出现的问题,理论学习中的体会,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困惑等方面进行自我反思,自我澄清,在教师之间互相互交流讨论,应该说一次活动就是一次思想的交流,思维火花的碰撞。

教师们在交流中得到收益,上课老师更感觉自身上课水平的提高。

4、及时总结:

整理研究数据和资料;整理收集教师所写的论文、教学设计、案例反思、教学随笔等课题活动相关材料;形成研究报告。

八、课题研究的成果

本课题根据研究目标,有序地开展了研究和实验,并及时做好反思与经验的交流、累积。

(一)、关注有效性数学问题情境的研究

问题是数学的灵魂,好的数学问题情境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发展心里品质的重要源泉。

1、有效的问题情境应具有趣味性

问题源于某种情境,而生动具体、富有情趣的情境则是产生问题的肥沃土壤。

将问题置于生动有趣的情境中,能够使学生的认知因素与情感因素共同参与到解决问题的活动中来,从而保证施教活动的有效性。

如可以把教材中一幅幅画面所反映的问题情境编成简短的故事,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增加课堂教学的乐趣,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

2、有效的问题情境应具有现实性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

“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创设富有生活情趣的问题情境,可以使学生产生熟悉感、亲切感。

实践证明:

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展开教学,有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数学知识。

例如:

教学“比例尺”一课时,课之前,先出示了一张世界地图,告诉同学们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灿烂文明,而且地大物博,历史悠久。

并请同学们来做小导游,介绍中国各个地方的风景名胜。

同学们都非常感兴趣,因为学生喜欢这种学习方式,通过亲自动手测量图上距离和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来求出实际距离。

3、有效的问题情境应具有探究性

儿童与生俱来就有一种探索的欲望,他们常常把自己当做或者希望自己是一个探索者、研究者和发现者,而富有挑战性、开放性的问题情境,能使他们的这些角色得到充分的发挥,促使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因此,数学教学中要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灵活处理教材,给学生提供一些富有挑战性和开放性的问题,吸引学生,激发学生探索数学知识的欲望。

如在“圆的认识”教学中,可设计几个探究性问题:

①师:

(呈现教材套圈游戏中的第一幅图)一些小朋友像图中这样站立进行套圈游戏,比谁能套中小旗。

对于这样的方式,你有什么想法?

同桌间先交流一下。

②师:

站得近总是比较容易套中,看来这样是不太公平。

那么站成正方形怎么样呢?

(呈现教材套圈游戏中的第二幅图)

③师:

站成正方形还是不能解决游戏的公平问题。

要使得比赛公平,你能帮助设计一个方案吗?

④师(呈现教材套圈游戏中的第三幅图):

为什么站成圆形就公平了呢?

这样的情境,既有生动的情景,又有探究针对性的数学问题,在活动中不断引导学生感悟圆的本质特征,即感悟“圆是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

4、有效的问题情境应具有开放性

创设开放的问题情境为学生的探索提供大量可以选择的信息,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自己的爱好选择不同的信息,从而形成个性化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例如,教学“小数的性质”时,不直接出示教材中的例题,而是这样进行的:

上课伊始,在黑板上写出1、10、100三个数。

师:

它们相等吗?

你能想个办法使它们相等吗?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交流、讨论,归纳出小数的性质。

这样的开放的问题情境充满挑战,学生的智慧被激活,解决的欲望被提到十分强烈的程度,更使学生体验到解决问题成功的喜悦。

(二)、关注教师课堂提问设计的策略研究

课堂提问设计的恰当与否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能力的提高及创新意识的培养。

实践中我们认为:

1、设计的问题应情境化、动态化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的因素,尤其对少年儿童来说,没有兴趣的学习是一种苦役,很难相象,当他对学习毫无兴趣时,能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

而数学知识的呈现又是抽象的、静态的,甚至是枯燥的,因此有效的课堂提问要善于创设情境,将静态的知识动态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例如,教学《圆的认识》时,讲完新课后,运用多媒体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

一场赛车比赛,第一辆的车轮是正方形的,第二辆车的车轮是圆形的,第三辆车的车轮是三角形的。

它们同时、同地、同向出发。

教师引发猜想:

“谁先到达终点呢?

这样的提问形象直观,生动活泼,富有儿童情趣。

这样联系学生实际的提问,能唤起学生已有经验并展开联想,引人入深,扣人心弦,使学生积极投身到问题解决的情境之中。

2、设计的问题要有层次性

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难易适中,把握好课堂提问的“度”。

课堂提问问题的难度要适宜。

问题过深,超出学生知识或能力的范围,会导致一部分学生面面相觑,无所适从,另一部分学生绞尽脑汁,无从下手,自信心受到很大的打击,同时又浪费时间;问题过浅,问题包含的信息量小,提问的价值不大,提不起学生的兴趣,容易造成学生不假思索便报出答案的习惯。

所以教师在备课前要认真研究教材,研究课标,研究学情,在课上要提出难度适中的问题以便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让大多数同学经过一定的思考就能解决问题。

要考虑让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参与思维,坚决杜绝优生活跃、差生兴趣不高的课堂缺陷,使各层次、各类型的学生在课堂上都有自己的位置,各尽所能,各有所得。

例如在教学五年级《人民币》一课时,先出示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纸币和硬币)后,设计了六个问题:

一问:

大家看到了什么?

二问:

请给这些人民币分分类。

讨论有几种分法?

三问:

在分类过程中是否有问题产生?

四问:

选一个问题,剖析每个为什么?

五问:

猜想若干年过去了,第10套人民币与第5套人民币有什么不同?

六问:

讨论哪些人的猜想可能出现,哪些人的猜想不合理,不可能出现?

这一系列问题设计由具体到抽象,一环紧扣一环,层层递进,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话可说,利用动态的课堂逐步深入,让学生的思维沿着一定的坡度发展提高,从而认识人民币。

3、设计的问题要有启发性  

启发性是课堂提问的灵魂。

因此,教师所设计问题要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去探索、去发现。

提问要能引导学生到思维的“王国”中去遨游探索,使他们受到有力的思维训练。

要把教材知识点本身的矛盾与已有知识、经验之间的矛盾当作提问设计的突破口,让学生不但了解是“什么”,而且能发现“为什么”。

同时,还要适当设计一些多思维指向、多思维途径、多思维结果的问题,强化学生的思维训练,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4、设计的问题应正确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老师不仅要会问,还要会听,课堂生成问题往往是在学生的回答中产生的。

强调了问题的生成性,并不等于教师不要预设,而是强调更多的预设。

在备课时应该根据知识特点设计好课堂教学的关键问题,围绕这些主干来预设学生学习活动过程,设计好预计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可能生成的问题。

优秀的课堂教学活动,应该是在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同时又生成问题的过程。

如:

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中“二分之一”这一环节时,有个学生把一个圆型纸片平均分成了8份,涂了其中的4份,她介绍自己的作品时说“这是1/2,又是4/8。

”教师就灵活地利用学生的生成资源问:

“你是怎样理解4/8的?

他的理解对吗?

我们一会就来探讨这个问题。

”从而引入下一环节的学习。

在教学中,课堂中动态生成的内容,教师要根据现实情况灵活处理,灵活发问。

  

5、有效的提问需要有效的评价  

教师提问之后一定要对学生的回答做出适当的评价。

教师的评价极为重要,它能保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从而以积极主动的心态投入到新一轮的学习中去。

教师应注意将激励性评价和否定性评价有机结合起来,注意方法和方式,以关心,爱护和理解学生为出发点,达到有效提问后的有效评价。

 

(三)、注重参与,促进师生素质的全面提升

1、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在课题研究中,教师通过一次又一次的理论学习、课题研讨、活动研讨,对课题的本质有了更深的理解,老师们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渐渐养成了勤学习、勤实践、勤反思、勤总结的习惯,变得会教、善教,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得到了提升:

教师撰写文章入选镇级汇编6篇,晋南片区2篇;省级2篇:

泉州市级1篇。

在各级各类的教师技能竞赛中:

施金鑫老师撰写的《精彩源于再创造》荣获晋江市优秀案例一等奖、论文获晋江市小学教学论文评比获得三等奖;施清云老师荣获龙湖镇恢斋片数学教师课堂教学评优一等奖,并代表片参加镇课堂教学评优荣获二等奖。

2、学科育人价值的体现

无论是课前还是课中、课后,教师多考虑学生,教师不再单单只想如何把知识教给学生,更关注如何在有效的提问中让学生掌握知识,更注重了让学生经历获得知识的过程。

3、有效地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以往课堂中学生的思维时常跟着教师走,教师一问学生一答,丝毫没有自己思考的余地,全由教师或好学生替代。

而今的课堂被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贯穿着,有效的问题给学生充分思考和发挥的空间和时间,还有很多孩子能够问一些比较有价值的问题。

学生的思维在思考中得到了提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提高。

九、课题研究的思考

在实践研究中,我们认识到课堂提问既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

在动态生成型的课堂中,只有优化课堂提问的方法、过程、内容,通过科学的课堂提问,多角度、多层次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内动力,加强教与学的和谐互动,充分发挥提问的有效价值,才能极大地提高教学的有效性,真正激发学生的思维。

在课题实施中,我们虽然已经完成了预定的计划,也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

但是,课堂环境的多变性,也会使实际的课堂提问活动表现出更多的独特性和难预料性,还有学生的提问能力如何提高等,囿于教育理论及精力有限,仅靠课题阶段性的研究是远远不够的,今后还必须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不断加强本课题专业知识的学习;二是要加强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三是不断积累课堂有效提问的成功经验。

同时我们课题组也将把课题研究转化为校本研究,进一步拓宽、加深对小学数学课堂提问设计的研究,更好地促进教师、学生的成长。

 

附录1:

课题组成员名单:

课题负责人:

课题组成员:

附录2:

课题研究效益性或影响性成果发表、交流、获奖记录表1

序号

成果(文章、课件或竞赛)名称

作者或获奖者

报刊(会议、获奖)名

报刊(会议)类别授奖部门及等级

备注

1

龙湖镇六年数学竞赛

2008年秋

二等奖

龙湖镇教委办

2

龙湖镇六年数学竞赛

2008年秋

三等奖

龙湖镇教委办

3

龙湖镇五年数学竞赛

2009.5

一等奖

龙湖镇教委办

4

龙湖镇五年数学竞赛

2009.5

二等奖

龙湖镇教委办

5

龙湖镇五年数学竞赛

2009.5

三等奖

龙湖镇教委办

6

龙湖镇四年数学竞赛

2009.5

一等奖

龙湖镇教委办

7

龙湖镇四年数学竞赛

2009.5

三等奖

龙湖镇教委办

8

龙湖镇四年数学竞赛

2009.5

二等奖

龙湖镇教委办

9

龙湖镇四年数学竞赛

2009.5

三等奖

龙湖镇教委办

10

说明:

研究效益性或影响性成果可以是专题论文、案例、课件等在各种报刊上发表或研讨会上交流,也可以是参与各级各类竞赛获奖情况。

可以是参与研究者也可以是研究对象(如学生)。

 

课题研究效益性或影响性成果发表、交流、获奖记录表2

序号

成果(文章、课件或竞赛)名称

作者或获奖者

报刊(会议、获奖)名

报刊(会议)类别授奖部门及等级

备注

1

《预设与生成的和谐统一》

2009.5

晋南年会汇编

2

《精心预设,有效生成》

2009.6

龙湖镇论文汇编

3

《教学因策略而深刻,学生因策略而睿智》

2009.7

二等奖

福建省小学数学年会论文汇编

4

《精心设计课堂提问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2009.7

三等奖

福建省小学数学年会论文汇编

5

《精彩源于再创造》

2009.8

晋江市优秀教学案例评比一等奖

晋江市进修学校

6

福建省农村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工程省级培训”的教学设计比赛

2009.9

二等奖

福建省教育学院教师培训处

7

《有效课堂提问》

2009.12

龙湖镇论文汇编

8

龙湖镇恢斋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优

2010.4

一等奖

龙湖镇教委办

9

龙湖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优

2010.5

二等奖

龙湖镇教委办

10

《优化课堂提问演绎高效课堂》

2010.05

晋江市小学数学优秀论文评选一等奖

晋江市进修学校

11

《“问”---方能出彩》

2010.08

龙湖镇论文汇编

12

《谈如何激发低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010.08

龙湖镇论文汇编

13

《快乐学数学》

2010.08

龙湖镇论文汇编

14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策略》

2010.08

龙湖镇论文汇编

说明:

研究效益性或影响性成果可以是专题论文、案例、课件等在各种报刊上发表或研讨会上交流,也可以是参与各级各类竞赛获奖情况。

可以是参与研究者也可以是研究对象(如学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