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保证体系1.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271628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187.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质量保证体系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质量保证体系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质量保证体系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质量保证体系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质量保证体系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质量保证体系1.docx

《质量保证体系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质量保证体系1.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质量保证体系1.docx

质量保证体系1

目录

第1节质量目标1

第2节质量管理体系1

第3节质量保证措施3

第4节施工质量控制程序8

第5节主要工序专项保证措施10

第6节竣工验收26

第1节质量目标

确保结构群体长城杯,力争竣工长城杯。

具体工程质量目标为:

分项、分部、单位工程的工程质量目标合格品率均为100%。

第2节质量管理体系

1.质量保证体系

为了贯彻质量方针,确保工程质量目标在本工程项目的实现,针对本工程项目及ISO9000的规范要求建立质量体系运行机构,按照由上到下的顺序进行工程质量管理,确定质量职责和质量活动的内容及要求,明确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程序。

具体体现在组织保证、制度保证、施工保证,关键是领导重视,责任落实。

质量保证体系见图2.1。

图2.1质量保证体系图

2.质量组织机构

项目经理部成立质量管理组织领导小组,由项目经理任组长,项目经理部总工程师任副组长,成员由项目经理部质检工程师、试验工程师、施工队队长、主管工程师、质检员、试验员等组成。

质量管理组织机构见图2.2。

图2.2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图

 

第3节质量保证措施

1.组织保证措施

1)加强施工技术管理,严格执行以总工程师为首的技术责任制,使施工管理标准化、规范化、程序化。

认真熟悉施工图纸,深入领会设计意图,严格按照设计文件和图纸施工,吃透设计文件和施工规范、验标。

施工人员严格掌握施工标准、质量检查及验收标准和工艺要求并及时进行技术交底,在施工期间技术人员要跟班作业,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2)严格执行工程监理制度,施工队自检、经理部复检合格后及时通知监理工程师检查签认,隐蔽工程的质量验收必须经监理工程师签认后方能隐蔽。

3)项目经理部设专职质检工程师、工程队设兼职质检员,保证施工作业始终在质检人员的严格监督下进行。

质检工程师拥有质量否决权,发现违背施工程序,不按设计图、规则、规范及技术交底施工,或使用材料半成品及设备不符合质量要求者,有权制止,必要时下停工令,限期整改并有权进行处罚,杜绝半成品或成品不合格。

4)制定实施性施工计划的同时,编制详细的质量保证措施,没有质量保证措施不准开工。

质量保证体系和措施不完善或没有落实的应停工整顿,达到要求后再继续施工。

5)建立质量奖罚制度,明确奖罚标准,做到奖罚分明,杜绝质量事故发生。

6)严格施工纪律,把好工序质量关,上道工序不合格不能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否则质量问题由下道工序的班组负责。

对工艺流程的每一步工作内容要认真进行检查,使施工规范化、合理化。

7)制定工程创优规划,明确工程创优目标,层层落实创优措施,责任到人。

8)坚持三级测量复核制,各测量桩点要认真保护,施工中可能损毁的重要桩点要设置保护桩,施工测量放线要反复校核。

认真进行交接班,确保中线、标高及结构物尺寸位置正确。

9)施工所用的各种计量仪器设备应按照有关规范规定进行定期检查和标定,确保计量检测仪器设备的精度和准确度,严格计量施工。

10)所有工程材料应事先进行检查,严格把好原材料进场关,不合格材料不准验收,保证使用的材料全部符合工程质量的要求。

每项材料到工地应有出厂检验单,同时在现场进行抽查。

一定要做到来历不明的材料不用,过期变质的材料不用,不符合工程质量要求的材料不用,消除外来因素对工程质量的影响。

11)做好质量记录:

质量记录与质量活动同步进行,内容要客观、具体、完整、真实、有效,条理清楚,字迹清晰,各方签字齐全,具有可追溯性。

由施工技术员、质检员、测试人员或施工负责人按时收集记录并保存,确保本工程全过程记录齐全。

12)坚持文明施工,创造良好的施工环境。

为优质、安全、高效的施工,创造良好的施工条件。

做到道路平整,排水通畅,材料堆放整齐和机械车辆停放有序。

2.制度保证措施

1)按照有关规范和技术标准,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编制工程质量计划,建立工程质量管理程序,设立以项目经理为代表的行政管理系统,抓好施工全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检查和监督。

2)建立并实施质量保证记录系统,对记录的编写、收集、分发、标识、归档、贮存、保管和处理等作出明确的规定。

每月一次向业主提交质量趋势分析报告。

3)建立不合格产品质量控制程序,及时将不合格项报告及建议处置方案和有关技术处理方案报业主及其代表审查认可,并接受业主及监理对纠正行动的验证。

对严重有损于质量和重复发生的不合格项以及质量下降趋势的状况,必须认真分析、鉴定并查明起因,采取纠正措施,防止重复出现。

4)对构成工程主体的材料、半成品供货商进行资格评价并将评价报告报业主审查认可,必要时业主可参加资格评价工作或委派监理公司参加资格评价工作。

5)推行全面质量管理的科学管理方法,抓好关键部位、关键工序的质量关,严格执行“三级质量检查”(即班组自检、工区复检、项目部专检)制度。

填写检查验评表,逐级签字,坚持上道工序不合格,下道工序不施工的原则。

6)建立质量评定制度,定期对施工质量进行评定,树立样板工程,及时反馈工程质量信息,把评定结果作为制定项目施工计划的依据之一。

制定工程创优规划,明确工程创优目标,层层落实创优措施,责任到人。

建立质量奖罚制度,明确奖罚标准,作到奖罚分明,杜绝质量事故发生。

7)建立图纸会审制度,及时组织相关人员对图纸进行学习,充分领会设计意图,明确技术要求,对设计文件中的差错与问题,及时与设计单位联系,积极提出修改意见,避免技术事故或产生经济与质量事故。

8)建立技术交底制度,项目技术负责人要接受企业技术主管部门的技术交底,同时项目技术负责人又要在项目内进行层层技术交底,以保证技术责任制的落实,技术管理体系的正常运行,技术管理工作有效。

9)开展QC小组活动,成立QC小组,定期进行QC小组成果发布,巩固和扩大QC小组活动成果。

3.技术保证措施

3.1技术责任制

1)建立以项目经理领导下的技术负责人负责的责任制度。

2)技术负责人负责贯彻执行技术规范标准和上级技术决定,制定施工项目的技术管理制度。

3)技术负责人直接领导技术员、施工员及有关职能人员的技术工作。

4)及时组织有关人员熟悉图纸,编制单位工程和分项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

5)对于施工中的重要工序,技术负责人必需向施工项目内有关人员进行施工技术交底。

6)定期审定施工技术组织措施计划并组织实施。

7)技术负责人应参加隐蔽工程验收,处理质量事故并向上级报告。

8)负责组织工程档案中各项技术资料的签证收集整理并汇总上报。

9)领导项目部有关人员组织技术学习,总结交流技术经验。

3.2施工技术管理的主要内容

1)施工组织编制及管理

(1)承接工程后,详细阅读业主提供的工程建设大纲和地下管线、邻近结构物等图纸资料、设计单位提供的工程地质勘测报告、工程设计图纸、技术文件和监理单位提供的工程监理大纲及有关文件;透彻了解建设、设计和监理单位对本工程施工质量的原则要求和特殊要求,并在工程实施前召开由设计、建设、监理和施工四个单位有关人员参加的技术、质量交底会,进一步明确设计意图、技术要求和质量检验标准。

(2)工程施工前,按照设计技术规格书、施工图纸、设计变更等设计文件要求编制工程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技术措施、工程质量保证体系、质量计划、质量控制程序及工程质量保证措施,经工程监理单位审查批复后实施。

2)现场施工技术管理

(1)根据施工任务需要,配置足够的、能满足使用要求与测试精度的各种设备、工具、卡具、仪器仪表、计量器具。

现场所用计量器具必须经过国家认可的有关部门或单位检定,并在检定合格证的有效期内使用。

(2)暗挖隧道施工视地层地质状况及地面沉降量的要求,确定施工方案和支护手段,施工中认真进行地质描述工作,加强暗挖隧道开挖后的沉降和收敛量测及地面和地面建筑的位移和沉降观测,反馈指导施工,调整优化施工方法。

(3)暗挖隧道的衬砌必须保证其中线、水平、断面尺寸、净空大小符合设计要求。

(4)混凝土拌合、运输、入模、捣固、养护必须按规范要求施工,确保混凝土内实外光,保证混凝土的浇筑质量。

3)贯彻技术交底制度

严格按照设计文件、国家颁布的施工验收规范、操作规程和工程质量检查评定标准指导施工,并结合实际情况建立保证质量的各项管理制度和管理办法,坚决执行“三个必须”的技术管理制度,即设计图纸必须详细审查,未经审核的设计图纸不得交付施工;方案必须批准,未经批准的方案不得施工;技术必须交底,特别是在施工前要详细进行交底,把施工要点、质量标准通过各种形式写出来,做到人人心中有数。

4)贯彻技术复核制度

(1)子项工程主管工程师,根据施工任务和质量要求,制定相应的工作计划,作好各项工程的衔接,认真进行各道工序的施工质量控制及防止污染措施的检验,对施工中的每道工序,按技术标准的要求检验合格后,经监理工程师或业主代表签认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同时对工程质量及施工进度进行严格管理,使整个工程施工处于受控状态。

(2)把好各道工序中施工过程的质量检验关,对加工的半成品按要求认真进行检查验收,并报驻地监理检验。

认真做好原材料的检查试验和对混凝土、喷混凝土的质量检查工作,使其始终处于可控状态。

(3)坚持三级测量复核制,各测量桩点要认真保护,施工中可能损毁的重要桩点要做好护桩,施工测量放线反复复核,确保中线、水平及结构物尺寸位置正确。

(4)工程实施前,严格按照经过业主审定的施工组织设计和保证质量的施工技术措施的要求进行施工,每道工序都要严格按照图纸施工,不折不扣的执行ISO9000标准和有关“施工与验收规范”及建设单位、监理单位作出的技术规定;每道工序完毕,先由班组自检,合格后填写质检报告单,然后由施工队初检,合格后再由项目部专职质检员会同建设单位代表和驻地监理正式验收,获准后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

5)现场内业资料收集、整理、汇编、归档

(1)内业资料的内容包括设备、材料、文件和施工工程资料。

(2)认真填写各类原始报表和“隐蔽工程验收报告单”,验收原始报表装订成册,归档管理。

(3)各种原始资料和技术资料均须报经有关部门,经过签认后进行汇编归档。

(4)内业资料的归档要正确规范,条理清晰。

6)竣工资料编制、验收、归档、管理

(1)原始资料进行重新整理,按照规范要求归入竣工资料。

(2)竣工资料的编制必须按照业主、监理、档案馆及有关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编制。

(3)竣工资料管理归档必须做到及时、正确、齐全、规范。

3.3技术管理措施

1)建立以技术负责人为核心的,包括测量员、资料员在内的技术管理体制。

2)根据工程特点和施工规范,制定安全、合理、经济的技术方案指导施工。

3)深入现场,在施工现场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4)对施工中的特殊部位及难点、重点、关键点,应重点编写施工技术措施。

5)所有施工组织设计应由公司总工程师及项目总工程师审核后,再报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审批,并根据审批意见对施工组织设计予以补充和完善。

6)施工组织设计审查批准后,立即组织项目部相关人员进行学习,并对关键部位予以重点交底。

7)在施工过程中,各单项工程的关键工序、技术要点,由技术人员现场交底,随班作业,不但要交到施工队,还应交到班组及个人,做到人人对技术要点清楚,个个对技术要点明白,并且要严格做好现场签证工作。

8)图纸到项目部后,组织项目部相关人员进行学习,对提出的问题予以汇总,并在设计交底会议上提出,得到答复后再组织有关人员进行交底。

9)施工中遇到的设计问题及时与设计单位进行联系。

10)积极与设计单位联系,优化设计方案,使之更符合工地实际情况。

11)随着工程的开展,根据要求,确定所需资料的全部内容,在工程施工中进行认真的收集、填写、整理。

12)工程部时刻掌握工程进度情况,整理好相应的资料和报表,并及时报送监理、建设单位所需资料。

13)施工结束后,根据要求将资料装订成册,并做到竣工资料正确、齐全、真实。

 

第4节施工质量控制程序

施工现场建立从材料采购、验收、储存、施工过程质量自检、互检、专检,隐蔽工程验收,涉及安全和功能的抽查检验等各项质量检验制度,通过各种质量检验及对施工质量水平进行测评,寻找质量缺陷和薄弱环节,及时制订措施,加以改进,使质量处于受控状态。

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程序如图4.1所示。

图4.1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程序

工序质量是施工质量的控制基础。

对工序质量控制着重抓好“三个点”的控制,首先是设立控制点,使其在操作中能符合技术标准要求;其次是设立检查点,以验证所采取的技术措施是否有效、是否失控,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调整技术措施;第三是设立停止点,在施工操作完成一定数量或某一施工段时,在作业组自行检查的基础上,由专职质量员作一次全面的检查,确认某一作业层面操作质量是否达到有关质量控制指标的要求,对存在的薄弱环节和倾向性问题及时加以纠正,为分项工程检验批的质量验收打下坚实基础。

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的关键是做好隐蔽工程的质量验收。

隐蔽工程是对难以再现部位和节点质量所设的一个停止点,应重点检查,凡需隐蔽的工序完成后即将进入下道工序前,均应进行隐蔽工程验收。

项目经理部设质量管理工程师和专职质检人员,跟班检查验收。

每道需要隐蔽的工序未经监理工程师批准,不得进入下一道工序,确保监理工程师对即将覆盖的或掩盖的任何一部分工程进行检查、检验以及任何部分工程施工前对其基础进行检查,监理工程师认为已覆盖的工程有必要返工检查时,质检工程师和施工人员应积极配合并作好记录。

隐蔽工程验收程序如图4.2所示。

图4.2隐蔽工程验收程序

 

第5节主要工序专项保证措施

针对本标段的地铁施工方案,我们对施工中各项主要工序的质量控制和保证措施进行详细阐述。

1.管线保护措施

1)详细阅读、熟悉掌握设计提供的地下管线图纸资料及现场勘察实际管线情况资料,并在工程实施前邀请各管线产权单位召开配合协调会议,进一步收集管线资料,在此基础上,对影响施工和受施工影响的地下管线开挖必要的样洞(开挖样洞时通知管线单位、监理单位、监护人员到场),核对搞清地下管线的确切情况(包括标高、埋深、走向、规格、容量、用途、性质、完好程度等),作好记录。

2)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把保护地下管线工作列为施工组织的主要内容之一,并在施工总平面图上标明影响施工和受施工影响的地下管线。

3)向有关管线产权单位提出监护的书面申请,办妥《地下管线监护交底卡》手续。

4)工程实施前,把施工现场地下详细情况和制定的管线保护措施向现场施工技术负责人、工地主管、班组长直至每一位操作人员作层层交底,随即填写《管线交底卡》,并建立“保护公用事业管线责任制”,明确各级人员职责。

5)工程实施前,落实保护本工程地下管线的组织措施,项目部、施工队和各班组设兼职管线保护负责人,组成地下管线监护体系,严格按照经业主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和经营管线单位认定的保护地下管线技术措施的要求落实到现场,并设置必要的管线安全标志牌,悬挂“地下管线无事故日数牌”。

6)工程实施前,对参与本工程施工的职工进行“保护公用事业管线重要性及损坏公用管线危害性”的宣传教育,组织学习市、局、公司颁布的关于保护地下管线的有关法规、制度、规定等相关文件,并严格遵守。

7)工程实施前,对受施工影响的地下管线设置若干数量的沉降观测点,工程实施时,定期观测管线沉降量,向建设单位和有关管线管理单位提供观测点布置与沉降观测资料。

8)成立由建设单位、各管线单位和施工单位的有关人员参加的现场管线保护领导小组,定期开展活动,检查管线保护措施的落实情况及保护措施的可靠性,研究施工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完善保护方案。

9)工程实施时,严格按照审定的施工组设计和地下管线保护技术措施的要求进行施工,各级管线保护负责人深入施工现场监护地下管线,督促操作(指挥)人员遵守操作规程,制止违章操作、违章指挥和违章施工。

10)在燃气管区域施工之前,事先按动火作业审批制度提出“运用明火报告”,办妥审批手续,并落实消防设备,否则不准施工。

11)施工过程中发现管线现况与交底内容不符或出现直接危及管线安全等异常情况时,立即通知建设单位和有关管线单位到场研究,商议补救措施,在未作出统一结论前,不擅自处理或继续施工。

12)施工过程中,对可能发生意外情况的地下管线,事先制定应急措施,配备好抢修器材,以便在管线出现险兆时及时抢修,做到防患于未然。

13)一旦发生管线损坏事故,立即按照上报程序上报上级部门和建设单位,并立即通知有关管线单位抢修,积极组织力量协助抢修工作。

14)对人为原因造成的损坏地下管线事故,要认真吸取教训,并按“四不放过”的原则进行处理。

2.基坑支护质量控制及措施

2.1基坑围护桩(钻孔灌注桩)的质量控制及措施

1)施工前必须充分了解现场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及地下管线状况。

2)合理控制钻杆钻进时的速度和钻压。

3)质检员要对桩位轴线、桩径、桩垂直度进行复核,确保每根桩符合设计要求。

4)质检员要对钻孔灌注桩施工的每道工序均认真检核,严格监督施工人员按技术交底要求和施工验收规范进行施工,作好隐蔽工程验收工作。

5)及时检查钻头所到地层的情况,注意地层地质变化,及时调整钻杆速度和钻压参数。

6)钻杆钻进时,严禁钻杆晃动,防止扩孔。

7)严格控制护壁泥浆的浓度和膨润土、粘土的含量,严格控制泥浆的酸碱度。

8)严格控制钻进标高,在吊放钢筋笼之前,必须进行清孔作业,并通知监理部门对孔底标高、形状、尺寸、土质、岩性进行检查,检验合格后应迅速封底。

如发现地质情况与设计不符,要与设计、监理共同研究处理。

9)严格控制钢筋笼的焊接质量。

10)吊放钢筋笼时严禁高提猛放,严禁碰撞钻孔侧壁。

11)灌注水下混凝土时,现场测量混凝土的坍落度,严格控制混凝土灌注质量。

12)为防止断桩,第一盘砼量要充足,同时确保套管在砼中的埋深不少于1.0m。

2.2基坑开挖质量保证措施

1)基坑开挖要严格按编制的开挖方案进行施工,确保日出土量指标满足进度要求。

2)基坑开挖至需支撑时,必须及时架设相应支撑,并挂网喷射混凝土进行支护。

3)为减少对支护桩的影响,基坑靠近桩0.5m的土方采用人工开挖。

4)开挖过程中,周期性的对桩位点和埋设的水准标高点进行监测,并通过监测的数据控制开挖,减少基坑变形。

5)为减少基坑开挖时对基底原状土的扰动,基底以上10cm的土采用人工清槽。

6)开挖过程中,按设计要求进行基坑降排水,确保基坑的整体稳定。

2.3基坑内钢支撑支护质量控制及措施

1)按照设计和技术规范要求进行有效的排水,确保干槽施工,抽水泵遇到泥砂堵时容易烧坏,应经常上下移动泵,同时备足备用泵。

2)钢支撑安装前必须进行检算,要满足支撑围护结构的强度、刚度要求。

3)钢支撑的安装应符合《建筑安装工人安全技术规程》的有关规范和要求。

4)在挖土和吊下钢支撑时,严禁撞击已安装好的支撑。

5)钢支撑拆除前,将方案报监理。

拆除时,应经技术人员同意,并由专人组织拆除。

6)设专人对支护结构的变形、位移进行观测、监控,以便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结构和人员安全。

7)加强量测,及时掌握围护结构、周围土体沉降和位移情况,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

8)严把材料关,施工所用的钢支撑必须质量合格、各证齐全,经确认符合设计要求后方可使用。

9)桩间围护必须按照技术交底施工,严格控制挂钢筋网的牢固性和喷混凝土厚度。

10)支撑安装采用地面预拼,分体吊装并架临时竖撑的方法,用专用预应力千斤顶和配套动力箱施加预应力。

11)严格控制支撑支座焊接质量,防止受力变形。

12)每一层土方开挖至支撑标高时,应暂停开挖,安装好支撑后方可开挖。

13)派专人负责支撑的配料和拼装,确保支撑长度适当和配件充足。

14)考虑到预应力施加后会有一定的损失,故实际预应力施加时应提高10%左右。

预应力施加应定期对设备标定,施工时由专人负责记录。

15)基坑开挖是关键工序,要做到快挖快撑,严格按规定操作,减少施工暴露时间。

3.结构钢筋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3.1原材料质量控制

1)钢筋加工定货时,向监理报产地和生产厂家,监理检查其资质和质量保证体系,符合要求再行加工定货。

2)钢筋进场按规定要求有出厂质量证明书或试验报告单,每批钢筋均要求有标牌。

进场时按炉(批)号及直径分批验收。

3)钢筋的各种规格、型号、机械性能、化学成份、可焊性和其它专项指标必须符合标准规范的要求。

4)钢材进场后,进行复试,并将复试报告报监理审查,经审查合格再使用。

5)钢筋堆放地点和防雨措施报请监理检查同意。

6)严禁带有颗粒状或鳞片状老化锈蚀的钢筋进场。

对浮锈(色锈)的钢筋,除冷拔钢筋或焊接处附近必须清除干净外,一般可不予处理。

7)进场钢筋进行复试并见证取样。

不合格产品决不用,并及时清理出场,记录存档。

3.2钢筋加工制作质量控制

1)加工时钢筋保持平直,无局部曲折,如遇有死弯时,将其切除。

2)保证所使用钢筋表面洁净,无损伤、油漆和锈蚀。

钢筋级别、钢号直径符合设计要求。

3)在常温下进行钢筋弯曲成型,不进行热弯曲,不用锤击或尖角弯折。

3.3钢筋焊接质量控制

1)焊工持证上岗,所使用的焊机、焊条符合加工的质量要求。

开工前将焊工的证书复印件报监理备案。

2)每批钢筋正式焊接前,按实际操作条件进行试焊,报经监理检查、试验合格后,正式成批焊接。

3)受力钢筋直径d>21mm时,可采用非焊接接头、冷挤压接头或直螺纹接头,但是对轴心受拉和小偏心受拉杆件,不能采用非焊接接头,施工中钢筋具体接头方式要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要求确定。

4)受力钢筋采用焊接接头时,设置在同一构件内的焊接接头相互错开,错开距离为钢筋直径的35d且不小于500mm。

在该区段内有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为:

受拉区不超过50%;受压区和装配构件边界处不限制。

5)焊接接头距钢筋弯曲处的距离应不小于10倍钢筋直径,也不位于构件的最大弯矩处。

3.4绑扎钢筋质量控制

1)钢筋的交叉点用铁丝全部绑扎牢固,不少于90%。

钢筋绑扎接头搭接长度及误差按规范和设计要求办理。

2)各受力钢筋的绑扎接头位置相互错开,从任一绑扎接头中心至1.3倍搭接长度的区段范围内,有绑扎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

受拉区不超过22%,受压区不超过50%。

4.模板工程施工技术质量要求

模板工程的施工质量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要求,其中相邻两块竹胶板无论横向拼缝还是纵向拼缝,保证在同一根方木上进行搭接,设木钉固定,避免出现错台。

侧墙采用大型钢模板,钢模板与钢模板之间设置弹性垫片密封并压紧,保证模板接缝拼贴平密,避免漏浆。

钢模板使用于结构施工之前,先进行除锈及清污处理。

竹胶板板模在模板拼装校正完成后、板梁钢筋绑扎前进行脱模剂涂刷,侧墙大型钢模板在模板支立前涂刷脱模剂,脱模剂采用专用水性脱模剂均匀涂刷,保证后期脱模效果。

结构混凝土浇筑前,对侧墙、立柱、板梁模板所有拼缝进行一次细致检查,对可能造成漏浆的拼缝采用玻璃胶在模板外侧进行密封,以保证模内混凝土面的光滑平顺。

混凝土开盘浇注前,对模板表面进行彻底清洗润湿,清除焊碴、杂物,保证模板表面清洁干净,以提高混凝土表面颜色一致性,控制好混凝土结构外观质量。

模板安装后仔细检查各构件是否牢固,固定在模板上的预埋件和预留孔洞是否有所遗漏,安装是否牢固,位置是否准确,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是否在规范允许值以内,模板及支撑系统的整体稳定性是否良好,不留施工隐患。

在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经常检查模板的工作状态,发现变形、松动现象及时予以加固调整。

5.结构混凝土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本合同段结构混凝土要求为防水混凝土,抗渗等级不得小于S10,耐腐蚀系数不低于0.8,质量要求高。

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保证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抗渗等级、防腐性能满足设计要求,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从业资格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