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海林市朝鲜族中学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268630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51.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海林市朝鲜族中学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黑龙江省海林市朝鲜族中学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黑龙江省海林市朝鲜族中学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黑龙江省海林市朝鲜族中学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黑龙江省海林市朝鲜族中学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海林市朝鲜族中学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

《黑龙江省海林市朝鲜族中学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海林市朝鲜族中学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黑龙江省海林市朝鲜族中学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

黑龙江省海林市朝鲜族中学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黑龙江省海林市朝鲜族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本卷共100分,时间90分钟

一、单选题(共40分)

1.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子代和亲代间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基因重组B.基因突变C.生活环境不同D.染色体变异

2.在调查某植物种群时,发现其叶片的锥形(L)对刺形(l)为显性。

据统计,基因型为LL.Ll、ll的植株所占的比例分别为40%、50%、10%,该植物种群中基因L的频率为()

A.40%B.50%C.65%D.90%

3.所有病毒的遗传物质是()

A.是DNA或RNAB.都是RNAC.是DNA和RNAD.都是DNA

4.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进行

测交,后代中不会出现的基因型是( )

A.AaBb     B.aabb     C.AABb     D.aaBb

5.在完全显性条件下,下列各杂交组合的所有后代中,与双亲具有相同表现型的是()

A.BbSs×bbssB.BbSs×bbSsC.BbSS×BBSsD.BBSs×bbss

6.下列有关高中生物教材中实验研究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光学显微镜就能观察到植物细胞中被染成红(或橘黄)色的脂肪颗粒

B.绿叶中的色素在滤纸条上呈现不同宽度的原因是它们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

C.摩尔根和萨顿都运用“假说一演绎法”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D.洋葱鳞片叶的内表皮细胞不能用来观察“质壁分离及复原”现象

7.下列关于生物变异和进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种群基因库产生差别是导致生殖隔离的前提

B.只有经过基因突变、自然选择及隔离才能形成新物种

C.生物体内的染色体变异属于突变

D.环境条件稳定时种群的基因频率也会发生变化

8.原核生物中某一基因的编码区起始端插入了1个碱基对。

在插入位点的附近,再发生下列哪种情况有可能对其编码的蛋白质结构的影响最小(  )

A.置换单个碱基对B.增加4个碱基对C.缺失4个碱基对D.缺失5个碱基对

9.曲线a表示使用诱变剂前青霉菌菌株数和产量之间的关系,曲线b、c、d表示使用诱变剂后青霉菌菌株数和产量之间的关系。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由a变为b、c、d体现了变异的不定向性

②诱变剂决定了青霉菌的变异方向,加快了变异频率

③d是最符合人们生产要求的变异类型

④青霉菌在诱变剂作用下发生的变异可能有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A.③④B.①③C.②④D.②③④

10.某学习小组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为课题进行调查研究,选择调查的遗传病及采用正确的方法是( )

A.红绿色盲、在患者家系中调查

B.血友病、在学校内随机抽样调查

C.青少年型糖尿病、在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

D.白化病、在熟悉的4~10个无该病史的家系中调查

11.孟德尔分离定律体现在()

A.纯合子内B.杂合子内C.显性个体内D.受精作用时

12.若在一双链DNA分子中鸟嘌呤和胞嘧啶之和占碱基总和的44%,在其中的一条链中A和C分别占该链碱基数的22%和30%,那么在另一条链中腺嘌呤和胞嘧啶分别占该链碱基数的比例为()

A.34%、14%B.22%、30%C.14%、34%D.20%、28%

13.如图是生物体遗传信息传递过程示意图,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①过程需要解旋酶B.图②可能发生在核糖体上

C.图③一定发生在转录过程中D.③中存在6种核苷酸

14.下列关于基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基因能控制生物的性状

B.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C.基因是DNA分子上有一定功能的特异碱基序列

D.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一段染色体就是一个基因

15.基因型为AaBbDdEeGgHhKk的个体自交,假定这7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则下列有关其子代的叙述,正确的是(  )

A.1对等位基因杂合、6对等位基因纯合的个体出现的概率为5/64

B.5对等位基因杂合、2对等位基因纯合的个体出现的概率为67/256

C.3对等位基因杂合、4对等位基因纯合的个体出现的概率为35/128

D.7对等位基因纯合的个体出现的概率与7对等位基因杂合的个体出现的概率不同

16.某种RNA病毒在增殖过程中,其遗传物质需要经过某种转变后整合到真核宿主的基因组中。

物质Y与脱氧核苷酸结构相似,可抑制该病毒的增殖,但不抑制宿主细胞的增殖,那么Y抑制该病毒增殖的机制是()

A.抑制该病毒RNA的转录过程

B.抑制该病毒蛋白质的翻译过程

C.抑制该RNA病毒的逆转录过程

D.抑制该病毒RNA的自我复制过程

17.针对下列问题,采取的最佳实验方法为()

①检验某种动物的基因型②豌豆的紫花和白花的显隐性③一匹显性红棕色公马是否纯合④不断提高小麦抗病系的纯度

A.测交,测交,杂交,杂交B.自交,测交,自交,杂交

C.自交,杂交,测交,自交D.测交,杂交,测交,自交

18.下图为某真核生物基因模型。

人为将该基因划分为10个区间,转录生成的RNA被加工为成熟的mRNA时,d、g区间所对应的区域会被切除。

下列与该基因有关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转录的RNA在细胞核中被加工成熟

B.RNA聚合酶在终止密码对应位点脱落

C.基因中含有不编码蛋白质的碱基对序列

D.含该基因的DNA寿命比mRNA的寿命长

19.关于性染色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性染色体上基因控制的性状遗传与性别相关联

B.减数分裂时X、Y染色体因异型而不发生联会

C.女儿的性染色体必有一条来自父亲

D.次级精母细胞中可能含两条Y染色体

20.一对夫妇生了一个基因型为XBXbY的孩子,已知父亲正常,母亲为色盲基因携带者。

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问题可能来自父亲,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出现了问题

B.问题可能来自父亲,在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出现了问题

C.问题一定来自母亲,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出现了问题

D.问题一定来自母亲,在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出现了问题

 

二、非选择题

21.(本题14分)甲图表示某生物(2n=4)的体细胞分裂过程及精子形成过程中每个细胞内染色体数量的变化。

乙图表示分裂过程中的某几个时期的细胞分裂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①~③段可表示细胞进行__________分裂的染色体数量变化。

(2)乙图a~e中与甲图曲线②⑤位置相对应的细胞依次是__________。

(3)甲图曲线①~⑥中的细胞内有同源染色体的时期是__________,乙图细胞a~e具有同源染色体的是__________,含有染色单体的是__________。

(4)就染色体行为来说,乙图中a细胞可发生__________,b、e时期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__。

22.(本题18分)资料一:

图1为关于某遗传病的家族系谱图(基因用B和b表示)

(1)据图判断该病为(显/隐)_____性遗传病

(2)若7号带致病基因,则致病基因位于_____(常/X)染色体上,4号的基因型可能是_____。

(3)若7号不带致病基因,则致病基因位于_____(常/X)染色体,4号产生的配子带有致病基因的几率是_____。

A.1/2B.1/4C.1/8D.100%

资料二:

某男子表现型正常,但其一条14号和一条21号染色体相互连接形成一条异常染色体,如图2.减数分裂时异常染色体发生三条染色体会配对在一起,如图3,配对的三条染色体中,在分离时,任意配对的两条染色体移向一极,另一条染色体随机移向细胞另一极。

(4)图2所示的变异是_____。

如需观察异常染色体应选择处于细胞分裂_____期的细胞。

(5)该男子与正常女子婚配能否生育染色体组成正常的后代?

并请说出原因。

_____。

23.(本题14分)下图是物种形成的一种模式。

物种a因为地理障碍分隔为两个种群a1和a2,经过漫长的进化,分别形成新物种b和c。

在此进程中的某一时刻,a1种群的部分个体越过障碍外迁,与a2同域分布,向d方向进化。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在遗传学和进化论研究中,物种是指能够在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并产生_____________的—群生物。

物种a的两个种群a1和a2由于地理上的障碍而不能发生基因交流,这种现象叫做_________________。

(2)由于食物和栖息条件互不相同,a1和a2发生的突变和_____________可能不同,通过__________保留下来的基因也不相同。

久而久之,a1和a2的______________就会形成明显的差异,从而进化出b和c两个物种。

(3)c和d虽然生活在同一地域,但己经不能相互交配,这说明它们之间存在__________。

(4)在此过程中,不论a1或a2,都是不利变异被淘汰,有利变异得以保存和积累,从而使控制有利变异的基因频率提高,导致生物朝着适应环境的方向进化。

由此可见,生物进化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4.(本题14分)如图为人体某致病基因控制异常蛋白质合成的过程示意图。

请回答:

→←

(1)图中过程①既需要___________作为原料。

还需要___________酶进行催化。

(2)图中过程②需要___________种RNA参与。

若图中异常多肽链中有一段氨基酸序列为“丝氨酸谷氨酸”.携带丝氨酸和谷氨酸的tRNA上的反密码子分别为AGA、CUU。

则物质a中模板链碱基序列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过程②中核糖体沿物质b的移动方向是___________(填“←”或“→”)。

一个b分子可以结合多个核糖体,其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所揭示的基因控制性状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A

【解析】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会出现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即基因重组,亲子代之间差异主要是由基因重组造成的,本题答案为A。

2.C

【解析】

【分析】

根据基因型频率计算基因频率的方法:

显性基因的基因频率=显性纯合子的基因型频率+杂合子基因型频率÷2,隐性基因的基因频率=隐性纯合子的基因型频率+杂合子基因型频率÷2。

【详解】

由题意知,基因型为LL.Ll、ll的植株所占的比例分别为40%、50%、10%,则L的基因频率是40%+50%×1/2=65%,所以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A

【解析】

【分析】

本题目主要考查基因的表达和DNA复制相关内容,

(1)DNA复制的过程:

DNA解旋,以两条链为模板,按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两条子链,子链与对应母链螺旋化;

(2)转录的过程:

DNA解旋,以其一条链为模板,按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形成mRNA单链,进入细胞质与核糖体结合;(3)翻译的过程:

以mRNA为模板,合成有一定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

【详解】

A、DNA复制发生在分裂间期,间期还要完成相关蛋白质的合成,一定进行基因的表达,A项错误;B、翻译过程中搬运氨基酸的工具是tRNA,含有氢键,B项正确;C、转录过程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mRNA,在mRNA中没有胸腺嘧啶,C项正确;D、在DNA复制过程中,DNA聚合酶在模板的指导下,将单个游离的脱氧核苷酸加到DNA链中,与前一个脱氧核苷酸形成磷酸二脂键,不需要搬运工具,D项正确;故选A。

4.C

【解析】茎卷须最长(AaBb)的植株自交,子代中茎卷须中等长度(AaBB、Aabb、AABb、aaBb)的个体占

×

+

×

+

×

+

×

=

,A错误;茎卷须最长的(AaBb)与最短的(AABB、AAbb、aaBB、aabb)杂交,子代中茎卷须最长的(AaBb)个体占

×

=

,B正确;基因型为Cc的个体自交1次,由于父本只能产生含有C的花粉,子一代中CC个体占

,Cc个体占

.子一代自交,由于父本只能产生含有C的花粉,子二代中CC占

×1+

×

=

,C错误;如果三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逐对分析可知,茎卷须的长短受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基因型有3×3=9种;花粉是否可育受一对等位基因C﹣c的控制,含有C的花粉可育、含c的花粉不可育,基因型只有CC和Cc两种.因此该植物种群内对应的基因型有9×2=18种,D错误.

5.C

6.A

【解析】

2、脂肪可用苏丹皿染液(或苏丹V染液)鉴定,呈橘黄色(或红色)。

【详解】

脂肪可用苏丹染液(或苏丹染液)鉴定,呈橘黄色(或红色),用光学显微镜能观察到植物细胞中被染成橘黄(或红)色的脂肪颗粒,A正确。

绿叶中的色素在滤纸条上呈现不同宽度的原因是它们在绿叶中的含量不同,B错误。

萨顿用类比推理法,说明基因在染色体上,摩尔根运用“假说一演绎法”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C错误。

观察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最好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内表皮细胞为无色的,可调暗视野观察,D错误。

7.B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生物变异和进化的理解。

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导致种群基因库产生差别,只有当差别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导致生殖隔离出现新的物种。

生物进化的基本环节是突变、自然选择和隔离。

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统称为突变。

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随机发生的,即便环境没有改变,也可能会因为突变改变基因频率。

所以选B。

8.C

【解析】

【分析】

胰岛素是分泌蛋白,据图分析,物质R是氨基酸,a表示核糖体,b表示内质网,c表示高尔基体,d表示线粒体,据此分析。

【详解】

A.a为核糖体,无膜结构,A错误;

B.结构b是内质网,含有大量磷脂,其在分泌蛋白合成旺盛的细胞中较发达,在脂肪细胞中不发达,原因是脂肪细胞的生命活动不旺盛,合成分泌蛋白少,B错误;

C.结构c是高尔基体,高尔基体是真核细胞中的物质转运系统,承担着物质运输的任务,可对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C正确;

D.有些原核生物也能进行有氧呼吸,但原核生物无线粒体,D错误。

9.B

【解析】

试题分析:

据图可知,a变成b、c、d,反应了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的特点,故①正确;变异是不定向的,故②错误;由于d的产量高,菌株数多,因此是最符合人们需要的变异类型,故③正确;青霉素是真核生物,能发生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故④错误,故B正确。

考点:

本题主要考查生物变异,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和识图的能力。

10.A

【解析】

【分析】

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应选择群体中发病率高的单基因遗传病.根据调查目标确定调查的对象和范围.

【详解】

A、B、D、研究遗传病的遗传方式,最好在患者家系中调查,并绘出系谱图进行判断,考虑正常情况与患病情况,从而分析基因显隐性及所在的染色体类型,A正确;BD错误;

C、青少年型糖尿病是多基因遗传病,其发病情况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调查数据不能准确反应其遗传情况,不宜用于遗传病的调查,C错误.

故选A.

11.B

【解析】

结合孟德尔的分离定律的实质:

强调杂合子细胞内成对的遗传因子的彼此分离,进入不同配子细胞内进行遗传,所以选B。

【考点定位】分离定律的实质

12.A

【解析】

已知DNA分子中,G和C占全部碱基的44%,即C+G=44%,则C=G=22%、A=T=50%-22%=28%.又已知一条链的碱基中,A占22%,C占30%,即A1=22%、C1=30%,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A1+A2)÷2,则A2=34%,同理C2=14%.

13.C

【解析】

【详解】

由以上分析可知,①表示DNA的复制过程,该过程需要解旋酶,A正确;图②可表示RNA的复制或翻译过程,其中翻译过程发生在核糖体上,B正确;图③可发生在转录过程中,也可能发生逆转录过程中,C错误;③中存在6种核苷酸(3种脱氧核苷酸+3种核糖核苷酸),D正确;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中心法则及其发展,要求考生识记中心法则的主要内容及后人对其进行的补充和完善,能准确判断图中各过程的可能名称,再结合所学的知识答题即可。

14.D

【解析】

15.C

【解析】

【分析】

含一对等位基因Aa的杂合个体,自交后代基因型为AA、Aa、aa,其中纯合体为纯合子占1/2,杂合子也占1/2。

【详解】

根据以上分析已知,一对等位基因的杂合子自交后代纯合子和杂合子各占1/2,则基因型为AaBbDdEeGgHhKk的个体自交,后代1对等位基因杂合、6对等位基因纯合的个体出现的概率=C71×1/2×(1/2)6=7/128,A错误;5对等位基因杂合、2对等位基因纯合的个体出现的概率=C72×(1/2)2×(1/2)5=21/128,B错误;3对等位基因杂合、4对等位基因纯合的个体出现的概率=C73×(1/2)3×(1/2)4=35/128,C正确;7对等位基因纯合的个体出现的概率=(1/2)7=1/128,7对等位基因杂合的个体出现的概率=(1/2)7=1/128,D错误。

16.C

【解析】

【分析】

中心法则的内容是:

【详解】

该RNA病毒需要经过某种转变后整合到真核宿主的基因组中,真核细胞的基因是DNA,因此RNA这种病毒的转变过程是逆转录过程;又知物质Y与脱氧核苷酸结构相似,可抑制该病毒的增殖,但不抑制宿主细胞的增殖,因此不抑制DNA分子复制,则该物质抑制是逆转录过程。

故选C。

17.D

【解析】

【分析】

鉴别方法:

(1)鉴别一只动物是否为纯合子,可用测交法;

(2)鉴别一棵植物是否为纯合子,可用测交法和自交法,其中自交法最简便;

(3)鉴别一对相对性状的显性和隐性,可用杂交法和自交法(只能用于植物);

(4)提高优良品种的纯度,常用自交法;

(5)检验杂种F1的基因型采用测交法。

【详解】

①检验某种动物的基因型用测交;

②检测豌豆的紫花和白花的显隐性,令二者杂交,子一代表现出来的性状为显性性状;

③检验一匹显性红棕色公马是否纯合,用测交,如果后代无性状分离,则为纯合子;

④不断提高小麦抗病系的纯度用连续自交,直到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

故选D。

【点睛】

掌握基因分离定律,会运用杂交法、自交法和测交法去鉴别显性动植物体是否为纯种、鉴别一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检验杂种F1的基因型等,学会在不同情况下,使用不同的方法。

18.B

【解析】

试题分析:

mRNA在细胞核中形成,因此转录的RNA在细胞核中被加工为成熟的mRNA,A正确;RNA聚合酶在转录终点脱落,B错误;基因包括编码区和非编码区,其中只有编码区能转录形成mRNA,C正确;mRNA在细胞质中被翻译完后,就会被水解,D正确。

考点:

本题结合图解,考查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要求考生识记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的过程、场所、条件及产物等基础知识。

19.B

【解析】性染色体上基因控制的性状遗传往往与性别相关联,A正确;减数分裂时X、Y染色体一定会发生联会,B错误;女儿的性染色体必有一条来自父亲,C正确;次级精母细胞中可能含两条Y染色体,有可能没有Y染色体,D正确。

20.A

【解析】

【分析】

分析表格:

1号家庭中,父亲患病,妻子正常,儿子和女儿都患病,可能是常染色体遗传病,也可能是伴X隐性遗传病;2号和3号家庭,根据亲本和子代的表现型不能判断这两种病的遗传方式;4号家庭中,父母均正常,但却有一个患病的儿子,说明4号病是隐性遗传病,可能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也可能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详解】

A、1号家庭情况不能确定该病一定是显性遗传病,也可能是隐性遗传病,A错误;

B、2号家庭根据亲本和子代的表现型不能判断这两种病的遗传方式,B正确;

C、3号家庭如果是染色体数目异常遗传病,两个患病的双亲可生出正常的孩子,因此该病可能不是染色体数目异常遗传病,C正确;

D、4号家庭中,父母均正常,但却有一个患病的儿子,说明4号病是隐性遗传病,可能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也可能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D正确;

故选A。

21.1.有丝e、b①②③a、d、ea、c、d联会形成四分体(四分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发生交叉互换)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开成为子染色体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

题图表示某生物(2n=4)的体细胞分裂过程及精子形成过程中每个细胞内染色体数量的变化,①表示有丝分裂间期、前期、中期;②表示有丝分裂后期;③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④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⑤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a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b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c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d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有丝分裂中期;e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

【详解】

(1)由图中曲线变化可知,曲线代表染色体的数量变化,在②阶段,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比增加了一倍,故①~③段为有丝分裂过程。

(2)曲线②⑤位置相对应的细胞染色体数量均加倍,说明细胞处于分裂的后期,从染色体的数量上看,②为加倍、⑤与体细胞相同,则曲线②⑤位置相对应的细胞分别是有丝分裂后期e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b。

(3)从细胞中染色体的行为和数量看,a~e分别是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有丝分裂中期和有丝分裂后期,含有同源染色体的只能是四分体时期和有丝分裂期的细胞,即a、d、e。

从曲线上看,从④开始,染色体数目减半,说明已经进入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期,处于④⑤⑥时期的一个细胞内均不含同源染色体。

含有染色单体的是a、c、d。

(4)从图中染色体行为看,乙图中a细胞同源染色体发生联会形成四分体。

b、e时期都发生了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开成为子染色体,并向两极移动。

【点睛】

本题考查减数分裂的知识。

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22.隐常BB或BbXB染色体数目变异或染色体结构变异或染色体变异或易位中期能产生正常后代;该男子减数分裂时能产生正常的精子(含4号和21号染色体),所以可以产生正常的后代

【解析】

【分析】

据图1分析,6、7不患病,而11号患病,无中生有为隐性,该病为隐性遗传病。

据图2分析,一条14号和一条21号染色体相互连接时,还丢失了一小段染色体,明显是染色体变异;观察染色体的最佳时期是中期。

【详解】

(1)6、7不患病,而11号患病,则该病为隐性遗传病。

(2)由于该病为隐性遗传病,而7号又带致病基因,只能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则7号基因型为Bb.又由于5号为bb,则1号和2号均为Bb,4号的基因型可能是1/3BB或2/3Bb。

(3)由于7号不带致病基因,因此该病只能是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5号的致病基因来自于母亲,因此1号的基因型为XBXb,则4号的基因型可能是1/2XBXB或1/2XBXb,4号产生的配子带有致病基因的几率是1/2⨯1/2=1/4。

(4)如图所示,一条14号和一条21号染色体相互连接形成一条异常染色体,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有丝分裂中期是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所以观察异常染色体应选择处于中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职高对口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