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人教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综合测试题中国古代史.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268312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1.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人教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综合测试题中国古代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届人教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综合测试题中国古代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届人教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综合测试题中国古代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届人教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综合测试题中国古代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届人教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综合测试题中国古代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人教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综合测试题中国古代史.docx

《届人教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综合测试题中国古代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人教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综合测试题中国古代史.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人教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综合测试题中国古代史.docx

届人教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综合测试题中国古代史

中国古代史

一、选择题

1. 商人之所以祭祀祖先,是因为他们相信成为鬼神的祖先是他们与至上神上帝之间的纽带,仍然有赏罚的能力。

而周人祭祀祖先的对象主要是那些在宗族文明发展史上做出了重大贡献、“有功列于民”者。

由此可见,与商代相比,周代政治文化( )

A.突出宗法等级秩序B.彰显人文理性因素

C.带有强烈的功利主义色彩D.神权与王权结合更为紧密

2.公元前113年,汉武帝下令禁止郡国和民间私铸钱币,指定专门官吏负责铸造五铢钱,作为法定货币。

这一举措()

A.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B.首次实现了国家统一

C.加重了百姓赋税负担D.空前强化了君主专制

3.隋唐时期,在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后来唐朝进一步改革并明确了中书、门下二省为决策机构。

尚书省为中央行政核心,尚书省尚书不能参加决策会议。

被排除出决策系统。

这一变化有助于( )

A.扩大行政权B.削弱三省权限

C.决策的科学化、专业化 D.加强皇权

4.唐初,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后来发生了两种变化:

一是皇帝选拔中级官吏出任宰相;二是执掌行政职能的尚书省地位下降,与决策职能相关联的中书省、门下省地位上升。

这表明()

A.三省六部制基本上已被废除B.政府的行政效率极大提高

C.君权与相权的关系有所调整D.中书省、门下省决策权扩大

5.武则天时期,将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通过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头衔,使低品级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

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A.扩大中书、门下二省的职权B.为官员提供迅速晋升的机会

C.便于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制D.强化宰相参政议政职能

6.北宋仁宗、英宗时,朝廷财政收入较之太宗时已增长五六倍,却出现了“太宗时能余大半而前者不敷支出”的现象。

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中央集权加强致使新弊渐生B.社会经济发展趋向滞缓

C.经济格局变动影响财政收支D.国家局部统一渐显弊端

7.中国古代中央集权的强化,往往通过采取弱化相权、完善监察体制、调整中央和地方关系等手段来实现,在这一过程中政治架构的设计与职权的变更较为突出。

下列选项中,在地位和职权上大体相当的一组是()

A.东周诸侯国与元行省B.唐政事堂与宋中书门下

C.西汉州刺史与明监察御史D.宋提点刑狱司与明通政司

8.《汉书》记载:

“卜式,河南人也……式入山牧,十余年,羊致千余头,买田宅。

”另有史载:

“言陂泽养鱼,一岁收得千石鱼卖也”“安邑千树枣……渭川千亩竹”。

这反映出汉代()

A.传统农牧业十分发达B.私营畜牧业规模大

C.土地经营方式多样化D.边患影响生产方式

9.下表数据取自湖北江陵凤凰山十号汉墓出土的景帝二年南郡江陵县郑里康簿(土地、赋税等情况记录簿)。

据此可知,当时该地()

户数

口数

成丁男女数

耕地总数

每户最多与最少田亩数

25户

105口

69口

617亩

54亩、8亩

A.精耕细作农业发展B.地主田庄经济繁荣

C.自耕小农经济盛行D.土地租佃现象普遍

10.《汉书》记载:

“卜式,河南人也……式入山牧,十余年,羊致千余头,买田宅。

”另有史载:

“言陂泽养鱼,一岁收得千石鱼卖也”“安邑千树枣……渭川千亩竹”。

这反映出汉代

A.传统农牧业十分发达B.私营畜牧业规模大

C.土地经营方式多样化D.边患影响生产方式

11.被孟子称为“贱丈夫”的民间商人,最初是不合法的,不能到城里市场上去交易。

他们只能在野外找个土岗,“以左右望”,获取利益。

后来,民间商人向政府纳过税后就可以在城里的市场上进行交易了。

这一变化反映了()

A.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B.民间商人推动商业市镇崛起

C.政府不再监管商业活动D.民间商人可以取得合法地位

12.北朝时,嗜好奶类制品的北方人常常嘲笑南方人的喝茶习俗。

唐中期,北方城市中,“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

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

据此可知,唐中期()

A.国家统一使南茶开始北运B.南北方饮食习惯趋于一致

C.南方经济文化影响力上升D.南方经济水平已超越北方

13.《旧五代史·食货志》中有诏令载:

“其铜镜今后官铸造,于东京置场货卖,许人收买,于诸处兴贩去。

”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A.铜镜只能在东京铸造和销售B.官营产品可以流向民间市场

C.商品交易不受官府直接监管D.铜镜收入成为政府主要财源

14.晚明时期,盛行文人土大夫与陶工合作制作茶壶的风气,不仅要在壶身刻诗铭句,还要刻上文人名款和匠人名款。

这一风气反映出当时()

A.瓷器制作技术的高超B.匠籍制度已经被废除

C.传统等级观念的突破D.市民文化居主导地位

15.荀子按“上贤、次贤、下贤”的标准把儒者分为三个等级:

“大儒者,天子三公也;小儒者,诸侯大夫士也;众人者,工农商贾也:

”这说明荀子()

A.制定了严格的选官标准B.反对靠血缘关系选官

C.适应了将儒学政治化D.未突破原有等级观念

16.下表为《史记》有关西汉前期“无为而治”的历史叙述。

据此判断,“无为而治”( )

记述

出处

(汉初)“大城名都散亡,户口可得而数者十二三。

《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汉初)“因民之疾秦法,顺流与之更始。

《史记·萧相国世家》

“政不出房户,天下晏然,刑罚罕用,罪人是希,民稼

穑,衣食滋殖。

《史记·吕太后本纪》

“汉兴七十余年之间,国家无事,非遏水旱之灾,民则家给人足。

《史记·平淮书》

A.推动了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B.缓和了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

C.顺应了小国寡民的社会心理D.保证了地方自主发展的权力

17.《诗》、《书》等原是孔子编订的私学教材,至汉代,位列官方史书《汉书》的《艺文志》第一大部类“六艺略”。

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诸子“百家争鸣”B.始皇帝焚书坑儒

C.汉武帝独尊儒术D.司马迁撰《史记》

18.宋代以后,“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逐渐成为中国大多数家族推崇的经典家训之一,该家训反映出儒家学者所强调的()

A.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B.“存天理,灭人欲”主张

C.道德与知识修养并重D.“格物致知”的认识论

19.“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下列各项中,最接近这一说法的是()

A.其身正,不令而行;其不正,虽令不从B.视天下犹一家,中国犹一人

C.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D.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20.理学之曰:

“《论语》,圣人之语录也。

”舍圣人之语录,而从事于后儒,此之谓不知

本矣。

顾炎武这段话的“本”是指(  )

A.孔子的《论语》            B.孔孟之道

C.宋明理学               D.民本思想

二、非选择题

21.政治制度的变迁是政治文明的核心内容之一。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郡县制取代分封制的必然结果就是贵族制让位于官僚制。

官僚制是顺应中央集权和皇权制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新的组织形式和管理体制。

……在官僚制时代,不管是旧贵族、新贵族,还是新兴的士人阶层,都必须通过任命,转化为官僚,才能成为政体的直接参与者。

--《文史纵横》2009年第3期

材料二世祖即位,登用老成,大新制作……在外者,则有行省……其牧民者,则曰路,曰府,曰州,曰县。

官有常职,位有常员,其长则蒙古人为之,而汉人、南人贰焉。

--《元史》

材料三鸦片战争前,一些具有反封建民主思想的人士,如顾炎武、吴敬梓、曹雪芹等人开始对科举制废进行大胆、辛辣的批判。

鸦片战争后,受西方民主启蒙思想影响的人士对科举制进行了更猛烈更深入的批判。

19世纪末,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对科举制的批判尤为激烈,称其“箍人心”“坏人才”“毁实业”。

在社会舆论的巨大压力下,清政府于1905年正式废除了科举制。

此后一个世纪,对科举制的上述评价一直是史学界的主流观点。

近年来,史学界对科举制重新评价的观点抬头,并且得到越来越多的支持。

新观点认为科举制度是古代中国的伟大创举,它不仅对古代中国的政治、教育、文化等多个领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而且对近代以后的中国和世界的文明进步产生了推动作用。

科举制实际上是近代欧洲兴起的文官制度(即公开考试选拔国家公务员制度)的源头。

现在我国实行的高考制度某种意义也是对古代科举制的继承和发展。

(1)据材料一,指出分封制转型为郡县制所反映的政治制度变化的特征。

(2)据材料二,指出元朝地方官任命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元朝的行省制度设置的意义。

(3)结合材料三,选取其中一个观点并加以评述,写一篇小论文。

(要求:

围绕材料中的一种现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逻辑严密;表述通畅;280字左右。

 

22.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历史时期

中国

西欧国家

①公元前6世纪~公元前3世纪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出现,形成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古希腊涌现出普罗泰格拉、苏格拉底等人文主义思想家,形成了欧洲历史上的思想解放潮流。

②公元前3世纪~公元15世纪

秦始皇:

“焚书坑儒”

汉武帝: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朱元璋:

科举以朱熹等“传注为宗”

公元4世纪末,罗马帝国规定:

信奉基督教之外的异端为犯罪行为,反对教会就是反对帝国。

1231年天主教会设立宗教裁判所,对宗教异端进行侦查、审判和裁决。

③16世纪

李贽:

“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

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

马丁·路德:

“我不接受教皇的权威,我的良心之系于福音。

”“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牧师。

④18~19世纪

严复指出封建君主皆为“大盗窃国”,主张国家属于人民,王侯将相是人民的公仆。

卢梭:

“人民的主权是至高无上的,必须由人们直接行使,不能被代表。

(1)据材料,概括各个时期中国和西欧国家思想发展史的历史特征。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孔子和苏格拉底思想的共同点,分析②时期中西方思想文化政策在目的和影响上的相似性。

(3)据材料概括李贽和马丁·路德的思想主张。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④时期中西方思想家思想主张产生的原因有何异同。

(4)综上,谈谈你对中西方思想发展演变的认识。

23.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糖是一种特殊产品,有很强的社会、政治、地缘和情感属性。

人类学家马歇尔·萨林斯说过,在所有味觉中,人类对甜味最敏感喜欢,需求最大,其对历史的影响也就格外微妙。

“四、五百年前,食糖代表着‘享乐’、‘糜烂’,在欧洲仍牵起不少道德争议。

”……“当英国工人喝了第一杯加糖的红茶,其历史意义甚至足以和发明蒸汽机相提并论,因为喝茶不但改变了饮食的习惯、消费的模式、工作的意义,更改变了生产、贸易和消费的关系,改变了整个社会和经济的基础。

——李军、王秀清主编《历史视角中的“三农”》

材料二历史上传入中国的瓜果蔬菜有很多,名字上留有明显外来痕迹大致如下。

 

由来

名称举偶

今名

胡系列

“胡”系列大多为两汉至唐时期由西北陆路引入

胡瓜、胡桃、胡豆、胡蒜等

黄瓜、核桃、蚕豆、大蒜

番系列

多为南宋至元明时期由“番舶”(外国船只)带入

番茄、番薯、番椒等

西红柿、红薯、海椒

洋系列

大多由清代乃至近代引入。

洋葱、洋芋、洋白菜等

洋葱、土豆、圆白菜

(1)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谈谈你对“当英国工人喝了第一杯加糖的红茶,其历史意义甚至足以和发明蒸汽机相提并论”这一结论的理解。

(2)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分析“胡系列、番系列、洋系列”传入中国的主要时代背景。

以“吸纳与兼容”为主题对上表进行解读。

要求:

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答案

一、选择题

1.答案:

B

解析:

从商人祭祀带有神权色彩到周代祭祀“‘有功列于民’者”,体现了周代政治文化突显人性和理性的一面,故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出等级的内容,排除A项;祭祀祖先的对象是重大贡献、“有功列于民”的人,并不代表有功利主义色彩,排除C项;周代祭祀祖先的对象变成对社会有贡献的人,而非商代的鬼神,说明周代政治的神权色彩有所弱化,故D项错误。

2.答案:

A

解析:

题干材料表明汉武帝把铸造货币的权力由地方收归中央,这一举措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故A项正确;首次实现了国家统一是在秦朝,与题目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加重了百姓赋税负担是指提高百姓的赋税与材料的内容把铸币的权力由地方收归中央不符,故C项错误;空前强化了君主专制是在明清时期,与题目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3.答案:

C

解析:

材料中“中书、门下二省为决策机构”,尚书省“被排除出决策系统”,行政权出现转移,而非扩大,故A项错误;材料尚书省“被排除出决策系统”,只有尚书省权限受到削弱,故B项错误;材料中决策权和行政权的分割,有利于决策的科学化、专业化,故C项正确;材料中决策权和行政权的分割,没有体现出对皇权的影响,故D项错误。

4.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唐代三省六部制。

题干材料显示,唐代时宰相的行政级别有所降低,行政权力有所下降,这意味着皇权进一步打压了相权,说明君权与相权的关系有所调整,故C项正确。

A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材料所述变化并不会极大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故B项错误。

中书省、门下省地位提高并不代表决策权扩大,故D项错误。

5.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査中国古代三省六部制的演变,意在考查考生获取材料信息,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读的能力,考查考生的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学科核心素养。

材料反映了武则天时期,中书、们下两省名称发生变化并且宰相数量增加、更替频繁,这一做法的实质是分割宰相权力,强化皇权,这有利于加强君主对朝政的控制,C项正确。

两省宰相人数增加、更替频繁,会使得宰相权力被进一步分解,没有涉及职权扩大,A项错误;低品级官员参与国家大政,没有直接提升官品,这一做法的目的并不是为官员提供晋升机会,B项错误;宰相权力遭到削弱,参政议政的职能没有变化,D项错误

6.答案:

A

解析:

根据题干可知,在北宋仁宗、英宗时,政府的财政收入“较之太宗时已增长五六倍”,但是却出现了“太宗时能余大半而前者不敷支出”的现象,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宋政府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收精兵、削实权、制钱谷”等措施,导致出现了“冗官、冗兵、冗费”现象,故选A;北宋时期经济发展较快,正如题干中仁宗、英宗时,政府财政收入“较之太宗时已增长五六倍”,而不是经济发展趋向滞缓,排除B;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完成了转移,这与题干中的时间不符,排除C;题干所述现象与国家局部统一无关,排除D。

7.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古代中国政治制度,意在考查考生分析和比较历史问题的能力。

东周诸侯国与元行省在地位和职权上明显不同,排除A项;政事堂是唐朝三省宰相共同议定军国大政的场所,宋代的中书门下(习称政事堂)是宰相集体处理政事的最高权力机构,B项正确;西汉州刺史属于地方监察官员,明监察御史属于中央监察官员,C项错误;宋朝的提点刑狱司是专职监察刑狱的官员,明朝的通政司掌内外奏章和臣民密封申诉之件,D项错误。

8.答案:

C

解析:

根据材料中“式入山牧,十余年,羊致千余头”“陂泽养鱼,一岁收得千石鱼卖也”“千树枣”“千亩竹”等信息可知,汉代土地经营方式多样,故选C项;材料并未强调农牧业的发展情况,排除A项;材料的主旨是讨论土地经营方式,不是畜牧业的发展规模,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涉及边患的信息,排除D项。

9.答案:

C

解析:

材料反映了汉景帝二年南郡江陵县郑里农民的土地占有情况和家庭情况。

根据“25户”“每户最多与最少田亩数”“54亩”“8亩”可知,当时自耕农经济盛行,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农业的具体发展情况、地主田庄经济和土地租佃情况,故A、B、D项均排除。

10.答案:

C

解析:

根据材料中“式入山牧,十余年,羊致千余头”“陂泽养鱼,一岁收得千石鱼卖也”“千树枣”“千亩竹”等信息可知,汉代土地经营方式多样,故选C项;材料并未强调农牧业的发展情况,排除A项;材料的主旨是讨论土地经营方式,不是畜牧业的发展规模,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涉及边患的信息,排除D项。

11.答案:

D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重农抑商政策是中国古代的基本国策,在整个封建政府一直采取重农抑商政策,监管商业活动,故A、C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商业市镇的崛起,故B项错误;“民间商人向政府纳过税后就可以在城里的市场上进行交易了”说明民间商人纳税后就取得了合法地位,故D项正确。

12.答案:

C

解析:

材料信息反映了喝茶习俗在北方由被嘲笑到普遍流行的变化情况,这是南方经济文化影响力上升的结果,C项正确。

A项错在“开始”;喝茶习俗不能等同于饮食习惯,B项错误;仅由材料无法得出南北方经济水平发展情况,排除D项。

13.答案:

B

解析:

材料中“于诸处兴贩去”说明铜镜可在各处销售,而不是只能在东京销售,故A项错误。

材料中“其铜镜今后官铸造”“许人收买,于诸处兴贩去”说明官营产品可以流向民间市场,故B项正确:

C、D两项材料反映不出,排除。

14.答案:

C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文人士大夫属于社会上层人士,制作茶壶的陶工匠人属于下层人士。

晚明时期,士大夫和陶工匠人合作制作茶壶并把名款刻在一起,这表明当时传统的等级观念有所突破,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瓷器制作水平高超的体现,A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旺籍制度的信息,B项错误;材料中文人士大夫的行为不能反映出市民文化居主导地位,D项错误。

15.答案:

C

解析:

“严格的选官标准”表述错误,排除A;“反对靠血缘关系选官”与题干无关,排除B;材料强调荀子按贤能把俦者划分为“上贤、次贤、下贤”三个等级,荀子代表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适应了将儒学政治化,故C正确;“摩有等缦观念”是奴隶社会的等级观念,荀子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材料有关儒者三个等级的标准突破原有等级观念,排除D。

16.答案:

A

解析:

西汉前期实行“无为而治”政策,从材料中的“政不出房户,天下晏然,刑罚罕用,罪人是希,民务稼穑,衣食滋殖。

”“汉兴七十余年之间,国家无事,非遏水旱之灾,民则家给人足。

”来看,这种政策推动了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故答案为A项。

材料没有反映统治集团内部矛盾,排除B项;C项材料没有涉及,排除;材料没有涉及“地方自主发展”,排除D项。

17.答案:

C

解析:

《诗》、《书》由孔子的私学教材最后位列汉代官方史书的第一大类,反映了孔子和儒家思想地位的提升,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汉武帝独尊儒术,儒家思想成为官方正统,故选C项;诸子“百家争鸣”主要是在春秋战国时期,与题意时间不符,故排除A项;始皇帝焚书坑儒,使儒家思想大受打击,与题意主旨不符,故排除B项;司马迁撰《史记》明显与孔子和儒家思想地位的变化无关,故排除D项。

38.答案:

A

解析:

根据材料“贵族化是……而大圣人之所必用”并结合所学可知,明清之际,资本主义萌芽出现,思想领域发生了—定的变化,A项正确。

B项“主流”一词说法错误;理学主张“天理”在人身上体现为人性,C项错误;明末儒学不属于市民文学的范畴,D项错误。

18.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宋明理学的影响。

据材料“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可以得出该家训反映出儒家学者所强调的道德与知识修养并重,故C项正确;A、B、D三项均不合题意,故排除。

19.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阅读材料、提取信息,并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题干材料出自《礼记·大学》,强调德行的重要性,即从提高个人道德修养开始,管理好自己的家族和国家,最后达到天下太平的目的。

A项出自《论语》,强调了统治者身正的重要性,与题干意思符合,故为正确选项。

B项出自王阳明之口,意在实践“仁”的思想,达到“天下一家”的境界,与题意不合。

C项出自《三国志》刘备临终对刘禅的嘱托,意为要多做好事,亦与题意不合。

D项出自范仲淹《岳阳楼记》,亦不合题意。

20.答案:

B

解析:

据材料“《论语》,圣人之语录也”可知,孔子的《论语》只是学习儒家思想的载体,故A项错误;据材料“舍圣人之语录,而从事于后儒,此之谓不知本矣”,即今人不去学先贤的语录,而去学注释它们的后儒,是舍本逐末,可知顾炎武强调儒学的根本——孔孟之道,批判宋明理学舍本逐末,故B项正确;据材料可知,顾炎武取儒学之本,舍宋明理学,故C项错误;材料不涉及民本思想,故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

21.【答案】

(1)变化:

从贵族体制到官僚体制;从世袭到任命;从地方分治到集权。

 

(2)特点:

地方官正职由蒙古人担任,副职由其他民族人员担任。

意义:

加强了中央集权;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3)例一:

 

观点:

赞成第一种观点:

科举制对历史发展起消极作用。

 

理由:

科举制强化儒家的正统地位,禁锢人们的思想,摧残民主启蒙思想;科举制度强化传统儒学教育的正统地位,不利于近代新式学校发展和教育近代化;科举制度单纯以考试成绩录用人才,使具有真才实学的优秀人才受到压制。

科举制度忽视科技知识,不利于科学技术的发展。

科举制度选拔的人才缺失科技和实用知识,无法满足近代工业发展的人才需要。

科学制毒害、摧残知识分子,如范进类型的知识分子深受其害。

 

例二:

 

观点:

赞成第二种观点:

科举制度对历史发展起积极作用。

 

理由:

科举制度限制了门阀士族的特权,加强了中央集权政治;科举制度促进了唐诗的繁荣;科举制度为唐朝以后历代封建王朝选拔了许多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如:

王安石、张居正、林则徐等。

科举制度促进了古代儒学教育的发展,弘扬了重文重教社会风气。

科举制度体现公平、公正的原则,对古代封建社会的稳定起了积极作用。

科举制度对欧洲文明和当今社会主义新文明建设具有借鉴作用。

【解析】本题考查对郡县制、行省制以及科举制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本小问的特征,依据材料一“贵族制让位于官僚制”“顺应中央集权和皇权制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新的组织形式和管理体制”“都必须通过任命,转化为官僚,才能成为政体的直接参与者”分析概括。

 

(2)第一小问的特征,依据材料二“其牧民者,则曰路,曰府,曰州,曰县。

官有常职,位有常员,其长则蒙古人为之,而汉人、南人贰焉”可知地方官正职由蒙古人担任,副职由其他民族人员担任;第二小问的意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行省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3)本小问属于开放性题,依据材料三可以看出材料强调的是鸦片战争前后以及近代以来对科举制的评价,因此可从科举制的积极和消极影响提取观点,然后结合科举制的积极和消极影响进行说明即可。

 

22.【解析】

(1)依据材料公元前6世纪~公元前3世纪,中国出现了“百家争鸣局面”和古希腊“涌现出普罗泰格拉、苏格拉底等人文主义思想家”,可概括出都出现了思想解放运动;依据材料公元前3世纪~公元15世纪,中国秦始皇、汉武帝、朱元璋推行的文化政策和西欧罗马帝国禁止反对教会、天主教会设立宗教裁判所等,可概括出都出现了思想(文化)专制政策;依据材料16世纪,中国李贽和西欧马丁·路德的思想主张,可概括出都出现了反传统(正统)思想的思想家;依据材料18~19世纪中国严复和西欧卢梭的思想主张,可概括出都出现了反对君主专制的启蒙思想。

(2)第一小问共同点,依据所学知识,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苏格拉底认为善是人的内在灵魂,可概括出注重人和人类社会;孔子强调统治者要以德治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