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试题光现象.docx
《中考物理试题光现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物理试题光现象.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物理试题光现象
中考物理试题(光现象)
59道题
一.填空
1.(上海)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中,若入射角为45°,则折射角为(B)
A0°B32°C45°D58°
2.(桂林课改)如图5所示,在房间的A墙上水平排列着两个字母
“ ”,小明站在房间里通过B墙上的平面镜看到
字母的像是(①“ ”或②“ ”)
(填写序号);若A墙与B墙相距4m,则字母的像
与字母间的距离为 m。
(②;8)
3.(广东省)如图2,小明用一个透镜观看书上的一个英文单词,他看到了两个字母“YS”的放大的像.这个透镜是__凸____透镜,这种透镜对光线有__会聚____作用,利用这种透镜可制成的光学仪器有__幻灯机(或照相机、放大镜、投影机)(只需填写一种).
4.(黄冈市)王老师在课堂上,看近处课本时要戴上眼镜,观察远处同学时又摘下眼镜,这样戴上摘下,非常不方便.王老师的眼睛是___________(近视、远视)眼,可以用___________镜来矫正。
小军将一种新型眼镜送给了老师,如图所示,镜片A区厚度相同,B区可以矫正视力,现在王老师可以通过________区看书,通过__________区看同学,再不需要频繁戴上摘下眼镜。
(远视凸透BA)
5.(河南实验区)为庆祝中国中部贸易博览会在我省召开,在郑东新区举办了焰火晚会。
如图1所示,一簇礼花在空中绽放,湖水中倒映出了“万点礼花”,湖中的“礼花”是由于光的现象而形成的。
(反射)
6.(河南实验区)如图4所示,冬冬在探究光的色散现象时,看到白光经三棱镜后,光屏上自上而下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冬冬对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思考。
受此启发,在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时,冬冬想:
如果分别用红光和紫光平行于同一个凸透镜的主光轴射入,红光、紫光对凸透镜的焦距是否不同呢?
请写出你的推断:
色光对凸透镜的焦距大,你推断的理由是:
。
(红凸透镜(或三棱镜)对红光的偏折(或折射)程度最小)
7.(北京课标)一束激光射到平面镜上,当入射角是35度时,反射角度。
(35)
8.(重庆市)我们知道,当一列火车迎面开来时,我们听到的汽笛声音调升高,当它离我们远去时音调就明显降低,这叫多普勒效应,光同样有多普勒效应,20世纪20年代科学家发现星系的光谱向长波方向偏移(谱线“红移”),这一现象说明光波的频率在变,星系在____________(“远离”或“靠近”)我们。
(小远离)
9.(河南省)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若把蜡烛放在凸透镜的—倍焦距以内,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无法在光屏上找到像。
但眼睛从A、B、C中的_______点透过凸透镜观察,可以看到烛焰放大的像。
(C)
10.(山东省大纲卷)如图4所示,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MN为法线,由图可知:
____是入射角,____是折射角。
(∠2∠4)
图5
11.(红塔区)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如图5是表示小亮看远处物体时的光路图,他是________眼。
矫正的方法是戴________透镜片做的眼镜。
(近视眼凹透镜
)
12.(连云港)观测月球等天体时应选用 镜,观察细胞内部结构时应选用镜。
(望远显微)
13.(山东泰安课改)当摄影师用一台镜头焦距固定的照相机给全班同学照完合影后,接着又给小明同学照半身像,这时摄影师应该(填“增大”或“减小”)照相机镜头和小明的距离,同时(填“增大”或“减小”)镜头到底片的距离。
(减小、增大)
14.(济宁市)用A、B、C三块凸透镜在光具座上分别做蜡烛成像实验,各透镜跟烛焰距离都是30cm,得到的实验结果如右表,根据此实验结果,将A、B、C三块凸透镜的焦距,按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其顺序是。
(CAB)
透镜
像的性质
A
倒立
放大
实像
B
倒立
缩小
实像
C
正立
放大
虚像
15.(莆田市)如图所示,透过放大镜看到的熊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像.(正立放大虚)
16.(莆田市)太阳光是由不同颜色的光组成的.请你写出其中的一种:
______________光.(红、橙、黄、绿、蓝、靛、紫中任意一种)
17.(遂宁市)(5分)冬冬同学站在卜面镜前3。
处她的像到镜面践离
为_____m;现将块和镜而般大的木板放在镜子后面lm处如图
所示这时她________(选填仍能或不能)在镜中肴到白己的像。
(3仍能)
二、单项选择题
1.(莆田市)人站在平面镜前,当他向平面镜走近时,发生的现象是(C)
A.像变大,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小
B.像变大,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大
C.像不变,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小
D.像不变,像到镜面的距离不变
2.(黄冈市)如图是张敏同学拍摄的西湖大酒店风景相片,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
A.要想使大楼的像更大些,张敏应向大楼靠近些,再拍摄
B.大楼在湖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C.大楼在湖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D.拍摄时底片上的像是倒立放大的虚像
3..(天津市)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发生折射,图1中描述折射的四幅光路图正确的是(A)
4..(天津市)关于光的反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当入射光线与反射面的夹角为20°时,反射角也为20°
B.入射光线靠近法线时,反射光线也靠近法线
C.入射角增大5°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也增大5°
D.镜面反射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5..(天津市)幻灯机的镜头焦距为
,用它放映时,要在屏幕上成放大的清晰的像,幻灯片与镜头间的距离应该(C)
A.大于2fB.等于f
C.大于f,小于2fD.小于f
6.(北京课标)图1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D
7.(北京课标)使用下列光学器材,其目的是使物体成倒立缩小实像的是B
A.放大镜B.照相机C.幻灯机D.投影机
8.(河南实验区)光的肚界丰寓多彩,光学器件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有着广泛应用,下列说法中不符合实际的是【C】
A.近视眼镜利用了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
B.照像时,被照者应站在距镜头二倍焦距以外
C.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大于一倍焦距
D.阳光通过凸透镜可以点燃纸屑,是利用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
9.(重庆市)在图1所示的四幅图中,分别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和矫正做法的是(B)
图1
①②③④
A、②、①B、③、①C、②、④D、③、④
10.(河南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
A.近视眼镜、放大镜和照相机镜头都是凸透镜
B.阳光下大树的影子是由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
c.光发生漫反射时,反射角等于人射角
D.猴子捞“月亮”时,水中的“月亮”到水面的距离等于水的深度
11.(山东省大纲卷)大伟同学按图1所示的装置做小孔成像实验。
如果易拉罐底部有一个很小的三角形小孔,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是B
A.蜡烛的正立像
B.蜡烛的倒立像
C.三角形光斑
D.圆形光斑
12.(山东省大纲卷)把如图3甲所示的一只点燃的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2倍焦距以外的地方,在透镜的另一侧调节光屏位置可找到一个清晰的像。
这个像是图3乙中的B
13.(红塔区)下图所示的四个事例中,由光直线传播形成的是(A)
14.(连云港)下列光学现象及其解释正确的是B
A.图a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因此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B.图b中,木工师傅观察木板是否光滑平整利用了光直线传播的性质
C.图c表示的是近视眼的成像情况,应该配戴凹透镜来校正
D.图d表示太阳光经过三棱镜色散后的色光排列情况
15.(连云港)小明用奶奶的老花镜镜片对着太阳时,可在距镜片5cm处得到一个最亮、最小的小圆点。
若小明想通过此老花镜的镜片看微雕作品上较小的图案,则作品到透镜的距离应满足A
A.小于5cmB.大于5cm
C.大于10cmD.大于5cm小于10cm
16..(绵阳市)下述事例中,利用了红外线的是D
A.验钞机验别钞票B.自行车的红色尾灯提示后面车辆
C.光缆传递信D.电视遥控器遥控电视
17..(绵阳市)同学们在学习光现象过程中有许多说法,我们从中选出四种:
①光年是一个非常大的时间单位;②“坐井观天,所见甚小”隐含了光的直线传播原理;③平静湖面上的“倒影”,说明平面镜成“与物等大正立的像”的规律不成立;④透过书桌上的玻璃板看玻璃板下面的字,看到的是字的虚像。
对这些说法正误的判断,都正确的是D
A.①②③④都正确B.①②④正确,③错误
C.②③正确,①④错误D.②④正确,①③错误
18..(绵阳市)两个完全相同的凸透镜L1、L2如图放置,其中AO1=O1B=BO2,过A点的一条光线经L1折射后按如图方向到达L2,则关于该光线再经L2折射后的去向,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
A.过L2的二倍焦距点B.过L2的焦点
C.平行于L2的主光轴D.过L2的二倍焦距以外的点
19.(遂宁市)如图所示,一束光线斜射人容器中,在P处形成一光斑,在向容器里逐渐加满水的过程中,光斑将A
A.向左移动后静止B.向右移动后静止
C.先向左移动再向右移动D.仍在原来位置
20.(烟台市)如图1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应用光的反射的是(B)
21.(烟台市)把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可在距凸透镜15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
若将某—物体放在此透镜前20cra处,可得到一个(A)
A.倒立放大的实像B.倒立缩小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实像D.正立放大的虚像
22.(河北省)从图4所示实验中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C
A.甲实验说明流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B.乙实验说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C.丙实验说明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铁
D.丁实验说明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23.(河北省)学习和生活中常用到下列光学器具:
①显微镜②穿衣镜③潜望镜④老花镜⑤汽车观后镜⑥近视镜。
其中利用光的反射定律制成的是C
A.①②④B.①④⑥C.②③⑤D.③④⑥
24.(贵阳市)在下列的一些生活场景中,利用了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特点的是A
A.在树阴下“躲太阳” B.用放大镜观察细小物体
C.对着平面镜梳妆D.站在岸边观赏水中的游鱼
25.(山东泰安课改)中学生身高1.5m,在阳光照射下影长为1m,若此时测得旗杆的影长为4m,则旗杆高为( )A
A.0.6mB.7mC.8mD.9m
26.(山东泰安课改)如图所示,当用眼睛去观察镜子时,光束似乎是从M处发散开来的,则透镜的焦距是( )A
A.0.1mB.0.2mC.0.3mD.0.5m
27.(茂名市)下列有关光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BD
A.日食、月食的形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
B.太阳光是由多种色光组成的
C.“水中月”比天空的月亮离我们更近
D.斜插在水中的筷子变弯折是光的折射
28.(桂林课改)如图8所示,当物体在凸透镜的二倍焦距外时,
在光屏上会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
小明
为了探究近视眼视力的矫正方法,在凸透镜与
物体之间放上一个近视眼镜,若此时要在光屏
上呈现清晰的像,则光屏应该( C )
A.保持不动 B.向上移动
C.向右移动 D.向左移动
29.(济宁市)目前光污染越来越严重,其中白亮污染是最普遍的一类光污染。
建筑物的玻璃幕墙、釉面砖墙、磨光大理石等都能造成白亮污染,形成白亮污染的主要原因是A
A.光的反射B.光的折射
C.光有能量D.光沿直线传播
三、作图
1.(桂林课改)如图11所示,S/是发光点S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请在图中画出另一条入射光线和它的反射光线。
2.画出图5中的入射光线.
3.(遂宁市)(3分)根据透镜对光的作用完成下列光路图。
4.(济宁市)图12是一束从空气斜射向玻璃的光线。
请在图中标出入射角的位置,并画出折射光线(大致方向)。
5.(山东泰安课改)如右下图所示,平面镜上方有一竖直挡板P,AB和CD是挡板左侧的发光点S发出的光经过平面镜反射后的两条反射光线,请在图上作出发光点S。
(要求留下作图痕迹)
6.(连云港市)
(1)如图所示,L1为入射光线,L2为出射光线。
请在图中添加合理的光学器件。
(注意所添加的器件位置要正确)
答案:
略
7.(山东省大纲卷)如图8所示,两平面镜相互垂直,一束光线斜射到平面镜上,请完成光路图。
四、实验
1.(广东省)(6分)
(1)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蜡烛与光屏分置于凸透镜两侧,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先后把蜡烛放在如图9所示的a、b、c、d四点,并分别调整光屏的位置.当蜡烛位于______点时,屏上出现放大的像;当蜡烛位于______点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上都找不到像.(b(或c)d)
2.(北京课标)小刚同学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做实验,实验装置示意图如图15所示,在实验过程中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填空。
(1)改变蜡烛位置,使其位于20cm刻度线处,再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倒立、的实像。
(选填:
“放大”、“等大”或“缩小”)(缩小)
(2)改变蜡烛位置,使其位于35cm刻度线处,再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的实像。
(选填:
“倒立”或“正立”)(倒立)
(3)改变蜡烛位置,使其位于42cm刻度线处,小刚从透镜的右侧通过透镜可以看到一个正立、的烛焰的像。
(选填:
“放大”、“等大”或“缩小”)(放大)
3.(上海市)在图12中,凸透镜焦距为10厘米。
保持透镜位置不变,当蜡烛在15厘米刻度
处时,为了在光屏的中心找到像,应调整
光屏的,并将光屏向
方向移动(选填“远离透镜”或“靠近透镜”)。
(高度;靠近透镜。
)
4.(黄冈市)将一平面镜斜放在装有水的水槽中,有一束光线垂直射向水面,如图所示,请画出这束光线在水中行进最后射出水面的光路图。
5.(茂名市)(8分)小明进行“视力的矫正”探究活动,他将自己戴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如图11(甲)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缩小倒立的清晰实像,拿开眼镜后,光屏上的像变得模糊了。
(1)小明为了使光屏上的像重新变得清晰,在不移动光屏和凸透镜位置的前提下,他该。
如果他不戴眼镜看书,应该将书_______(填“靠近”或“远离”)眼睛。
(2)如图11(乙)所示的四幅小图中,正确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的是图,其矫正做法是图;远视眼成像情况的是图,其矫正做法是图。
答案:
(1)将蜡烛向凸透镜靠近(2分)、靠近(2分);
(2)A、C、B、D(每空各1分)
6.(烟台市)小猫抓不着鱼,觉得很奇怪(图13).请你说明其中的物理道理.
7.(河北省)投影仪是常用的教学仪器,图11是投影仪的结构图。
(1)请利用光的反射定律在图中画出投影片上B点发出
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光线;(略)
(2)要使成在屏幕上的清晰像变大些,应采取的方法是:
。
(将投影仪远离屏幕同时使镜头靠近投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