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社会事业建设 着力解决关系民生的现实问题郑维川.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263486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5.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加强社会事业建设 着力解决关系民生的现实问题郑维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加强社会事业建设 着力解决关系民生的现实问题郑维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加强社会事业建设 着力解决关系民生的现实问题郑维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加强社会事业建设 着力解决关系民生的现实问题郑维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加强社会事业建设 着力解决关系民生的现实问题郑维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加强社会事业建设 着力解决关系民生的现实问题郑维川.docx

《加强社会事业建设 着力解决关系民生的现实问题郑维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强社会事业建设 着力解决关系民生的现实问题郑维川.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加强社会事业建设 着力解决关系民生的现实问题郑维川.docx

加强社会事业建设着力解决关系民生的现实问题郑维川

加强社会事业建设着力解决关系民生的现实问题

省委政策研究室郑维川教授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问题,涉及的问题很多。

准备讲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云南的特殊省情,是我们认识发展社会事业,改善民生的现实依据;第二个问题,发展社会事业、改善民生是我们各级党委和政府的神圣职责;第三个问题,加快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改善民生的必由之路。

1、云南的特殊省情,是认识云南发展社会事业,改善民生的特殊性、复杂性的现实依据

我个人体会到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这些年来,把关注民生问题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的问题来抓。

民生问题本质上是一个发展的问题,全国都在不断的促进社会事业的发展,由此来解决发展过程当中,涉及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一系列重要问题。

同时,也作为改善民生的一个重要抓手,我们省也不例外。

云南社会事业的发展,同全国相比相对滞后,这有特殊的原因。

我们碰到的需要解决的民生问题,同全国相比有它共同的地方,也有它特殊的地方,要把这样的问题解决得很好,或者说加快解决这些问题的速度。

同全国相比,我们有很多特殊性,也有很多艰巨性。

我们必须用积极而又冷静的态度来认识这一问题。

从我们省的情况来看,我们的省情主要用八个字来概括“一是边疆,二是民族,三是山区,四是贫困”。

贫困也可以说是欠发达,也可以说是不发达,这样一个基本的省情特点,决定了我们经济社会的发展有我们自身的特点,也有我们自身的长处,同时也有一些制约的因素。

作为各级领导,充分的认识省情的这些特点,对于我们深入地分析和研究社会事业发展这条“腿”为什么会短,我们碰到的民生问题为什么会多是有帮助的。

1.1边疆

全省有4061公里的边境线,边境一线涉及到25个县市。

能够有那么长的边境线,对我们能够发展边贸、发展外向型的经济,是得天独厚的好条件。

这些年来,我们正是充分的运用了这样的条件,使经济、社会的发展,逐步的从过去改革开放的最末端,转化成为改革开放的前沿。

但是,也正是由于边疆的这一特点,长期以来有很多困难和问题,很难一下子解决。

比如说,基础设施就比较落后,社会发育程度不是太高,经济发展层次、水平和质量也不是太高。

由于边境线长,处于边境的区域,碰到的困难和问题就比较多,这些困难和问题绝大多数都是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紧密相关。

由于边境线长,基础设施比较落后,基础产业的发展也比较落后,而且结构不合理,发展的质量不高,这些因素是制约民生问题解决的最重要的因素。

要把这些问题解决的很好,就需要做好边疆发展这篇文章。

1.2民族

我们25个少数民族当中有16个跨境民族,涉及到的跨境民族的总人口,按民族的分类来说有1200多万,这样一个庞大的数字。

这是按照民族种类划分来统计的。

就边境一线,刚才说的涉及到25个边境县市,这样的一条线,纵深过来25公里到35公里的这条线上,居住着的少数民族,也有五、六百万人。

同时,我们还看到我们独有的15个少数民族,这些少数民族当中,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状况大家都很清楚,这里有很多特点。

我们有7个人口在10万人以内的少数民族,称为人口较少民族。

这些少数民族总人口有23万,主要分布在滇西北和滇西南。

全国有22个少数民族,是属于人口较少民族,涉及到的总人口有62万,我们省占了7个,人口有23万。

在这些少数民族当中,由于历史的原因、现实的原因,碰到的民生问题要比处于比较发达地区的少数民族和汉族要多得多。

边境一线的少数民族,包括跨境民族、人口较少民族,过去还有一部分叫“直过区”,这些“直过区”就是从过去处于封建社会、奴隶社会的不同阶段,以及原始社会末期这样的一种社会形态,直接一步跨入社会主义而直接过渡过来的,他们碰到的问题和困难要更多。

各级党委和政府并不是不用心,不是工作不到位,而是这个发展过程,同人民群众的需要之间还有很大的差距。

正因为这样,云南的社会发展问题、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关系民生的这类一些问题,要充分的考虑这样一个特点。

1.3山区

山区、半山区占了整个国土面积的94%,平地、平坝只有6%。

有一些县,要找一个一平方公里的县城所在地都非常困难,绝大多数是大山区、山区、半山区,这样的一个基本状况,是自然地理方面的原因带来的。

在这里居住的老百姓,他们碰到的问题比起城市、比起全国的其他发达地区,要多得多。

山区确实给发展,包括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带来了一些制约。

比如刚才提到的交通、通讯、产业的发展、产业结构、生产过程当中科技的运用程度,以及教育、卫生、文化等等社会事业的发展,带来的问题会更多。

这其中山区也有很多潜在的、有利于发展的好的条件。

比如:

森林覆盖率在全国还是比较好,大约在50%左右。

我们正在进行的林权制度改革,就是要做好“山”这篇文章。

有人说:

要念好“山字经”,其中的一项就是要促进发展,地面上到底怎么来利用“山”这个特点来发展经济,逐步的来发展社会事业,来解决各族人民群众碰到的一些困难和问题?

这是有条件的,不是死的、纯消极的,每一个特点都是这样。

正因为有山给我们带来了很好的旅游资源,“十里不同天”的大自然的绮丽风光,在我们这个国土面积当中,用来发展旅游业,同优秀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结合起来,搞旅游开发,也能够带来好处。

在发展过程当中我们碰到了很多新的问题,其中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资源问题。

全国性的资源开发的需求,为我们利用好“山”这个特点来发展经济搞好开发,在“保护生态、节污减排”这样一个前提下,把开发和保护结合起来发展经济,从而逐步的发展社会事业,改善民生提供了很好的条件,这是山区。

1.4贫困,欠发达

到现在为止,我们省的贫困人口比较多。

相对贫困人口和绝对贫困人口,用经济学上这两个概念的划分来看我们的贫困人口大约还有700万人。

但是这个数字总体上在缩小的同时,我们也看到由于种种原因还不是很稳定,因为很脆弱,有一部分人口由于某些特殊的原因,包括自然灾害、生病、孩子上学等等这些因素,有些家庭很容易反贫。

有200多万,大约在220多万属于绝对贫困人口。

还有400多万属于低收入人口,这一部分人口是属于相对贫困人口的概念。

现在贫困县还有73个,如果连财政补贴各种特殊的情况算在内,我们全省贫困面是比较大的。

全国每12个贫困县当中我们省就有一个,占1/12;全国每10个贫困人口当中我们就有一个,占1/10;而且人均年收入在1000块人民币以内的,大约还有将近1000万人,就是将近1000万人人均年收入不到1000块钱。

这其中,残疾人口、需要社会救济和供养的人口有110万人,这些是完全丧失劳动能力、老弱病残、包括精神残疾,也就是精神病,加起来全省有110万人。

这些年,各级党委和政府花了很大的力气来解决贫困问题,向贫困宣战,工作成效非常的好。

但是,由于这样的一个省情特点,决定了我们省碰到的问题比起发达地区碰到的问题要不同,碰到的困难要多,正因为这样,贫困的问题它同边疆的问题、民族的问题、山区的问题连为一体,所以我们常常把这四个因素结合起来,从一个方面来概括,我们的省情叫“四位一体”。

从这样一个视角来看待发展社会事业的问题、解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问题、改善民生的问题,认识需要深化。

我们也常常听到社会上,还有干部当中有一些声音、抱怨,觉得各级党委政府不够努力,才使云南的问题特别多,其实不能这样看。

大家要理性的来分析云南、看待云南。

这样分析所有的问题、看待所有的问题,它才是客观的。

我们来思考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研究解决这些困难和问题的措施才是可行的。

并不见得在云南各级党委和政府工作的同志,就比在条件比较好的发达地区工作的那些同志要少付出什么?

没有。

在座的各位都有这种体会,一年忙下来,非常辛苦。

但是,有些方面的工作,比如说涉及民生的很多工作,效果不是太理想。

主要的、现实的原因就是省情。

当然不要把这个问题看成是纯客观的东西,我们主观上有没有差距?

有。

但是,有很多情况不能无条件的来同全国发达地区相比。

GDP,我常常看到一些文章、一些稿子,在同全国比;社会事业发展的指标来同全国比,现实的横向的比,我们这个差距很大,这是要看到的。

但是,不能说明所有的问题。

在解放以前,云南这一块地方发展的基础,同发达地区、沿海地区相比就已经有很大、很大差距。

这些年来,解放以后,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做了很大、很大的努力,做了许多工作。

但是尽管是这样,短时期很难把这些问题都解决得非常的好。

所以,我们常常听到一些抱怨的话,这样来比:

“沿海发达地区,收入多高、多高,住的别墅有多少、多少,生活条件如何、如何优越”。

于是这样一看,就看出了我们自己没有信心,甚至有一些人,形而上学的对待这个问题,把有一些不可比的东西也用来比,结果比了以后,不是比出进步,比出一种进取心,而是比出了消极因素。

所有这些问题,我个人认为就是对我们省情的再认识不到位。

包括现在在做的很多工作,过几年回过头来再来看的时候,我们仍然在做打基础的工作。

因此,总体上这样来看待问题,来看待云南社会事业发展的差距;看待这条“短腿”,看待民生问题的特殊性,解决这些问题的艰巨性,要从省情特点出发来考虑问题。

这几年来围绕这样一些重大问题,我们也做了很多调查研究,做了很多分析,我个人不太赞同纯粹的来比GDP,来比哪些指标,由此草率的得出结论。

所以加强社会事业建设,着力解决关系民生的现实问题,要从省情出发,这是我要讲的第一个问题。

2、加快发展社会事业,着力解决关系民生的现实问题,是我们的神圣职责

2.1加快发展社会事业

各级党委和政府,并不是不重视社会事业发展,也不是不关注民生,有很多条件的限制,也有很多认识的误区。

实际上,解放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每一届的各级党委、政府,都在千方百计抓发展,既发展经济也发展社会事业,都在不断的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

但是,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还有现实的很多制约因素,发展是不平衡的,解决这些问题的方式是不同的,效果也是有区别的。

发展经济是解决社会事业发展的基础,这个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不然纯粹只说社会事业发展,更多的需要投入。

各位领导在州、市,在县里头的感受比我们深得多。

我们往往碰到的一些反应、材料,讲社会事业发展都是拉一个很长的账单,提出关系民生的问题如何、如何重要!

这些确实是事实,确实需要解决,但是,实力不够。

所以,历届省委、省政府,各级党委政府始终把推动社会事业发展,解决民生问题放在很突出的位置。

同时也都很清楚一个道理——解决这些问题,首先必须抓经济发展、必须积累财富、必须把解决这些问题的基点放在生产发展上。

这样做了,但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们碰到的问题不能用老眼光来看,用新的理念、新的观点来审视走过的道路,来审视碰到的这些现实问题,确实有许多问题需要认真的研究、认真的思考、认真地调整思路。

长期以来,各级党委政府,带领各族人民群众,克服了很多很多的困难,首先解决了一个穿衣,吃饭的问题,初步的使我们集边疆、山区贫困为一体的这样一个省份,把边境安宁这件工作放在重要的位置抓得很好,民族团结这项工作抓得很好,生态保护,从总体上抓得很好,资源开发和利用抓得很好,才出现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文化繁荣、边境安宁、民族团结、各族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这样一个局面。

如果没有这样的努力,不从这样的实际省情出发,来提出措施、解决困难,所有这些方面的结果是不可想象的。

正因为抓了发展,我们才逐步积累了实力,我们的GDP才能够达到了四千亿以上。

解放初期,GDP少的可怜,后来经过长期的奋斗,直到上个世纪结束的时候,GDP达到了两千个亿。

这在发达的省区来看,不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但是正因为云南这样一个特殊的情况,做到这一步我们已经是“力尽汗干”啊!

到现在为止,特别是七次党代会以后,现在GDP翻了一翻还多,去年到了4006个亿,说明什么呢?

说明我们选择了一条符合省情的道路,也说明我们要来加快社会事业的发展,改善民生,才具备了一定的条件,具备了一定的基础。

如果没有这一条,这些问题的解决就会更困难,这样的任务就会更艰巨。

所以,我开始讲的第一句话“民生问题本质上就是发展的问题。

这些年来,我们一届接着一届,省委也好,省政府也好,各级党委也好,政府也好,都沿着这样一条正确的道路走,把发展放在最重要、最重要的位置。

带领各族人民群众,加快经济发展,以此来增强我们的实力,主要是讲综合实力,从而逐步来推动社会事业的发展,来改善民生,这个效果是非常好的。

尽管我们碰到了很多、很多的困难,有些困难、有些问题是在其他是在发达的地区、发达的省份、发达的城市无法想象的。

但是,我们走过来了,这里有很多很好的经验,这些经验是我们的财富。

所以,要解决好社会事业的发展问题,逐步的解决关系民生的现实问题,归根到底要加快发展。

我们也看到,我们各地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把科学发展观要求落到实处,坚持以人为本,同时注意几个协调,其中特别重视经济发展同社会发展之间的协调。

近几年来,特别是近三年来,成效非常显著。

2.2解决民生问题

我们这些年来,具体的说,教育、卫生、文化以及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各种各样问题的解决,我的判断是健康的,但是有差距,这也是事实。

比如关系民生的大概有10多个问题,全国都碰到了,就业问题,我今天不多说,因为有专题来讲。

社会保障的问题;上学难、上学贵的问题;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听广播、看电视难;文化活动这方面条件比较差,还有包括吃、穿、行、住,所有这些问题,都是关系民生的问题,还有在发展的过程当中新出现的许多问题,比如改革过程当中出现的,主要集中在城市的下岗、失业的问题、再就业的问题,还有很多一下子列举不清楚的问题,就是在改革当中出现的问题,没有一件不关系民生。

再比如在发展过程中碰到的问题,要搞建设那就是征地、拆迁,这里碰到很多新问题,不建设什么问题都没有,原来住哪里就住哪里,耕那“一亩三分地”就耕,不会有问题;要发展就碰到了,这些问题就碰到了,要搞建设,公路也好、铁路也好、城市建设也好,一些基础设施建设也好。

产业建设当中也碰到很多新问题。

比如水库、电站建设当中的移民问题等等,我相信各位领导都随时冲杀在第一线,没有一件事不是解决民生问题。

这些问题如果不发展就很少碰到,不发展碰到的是贫困的问题、落后的问题、甚至倒退、原始。

这些问题有很多是属于经济发展当中碰到的问题,改革发展当中碰到的问题,还有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

另外一部分就属于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的问题。

我们有一个初步的判断:

云南的社会事业的发展,落后程度远比经济发展落后的程度要严重。

不知道各位所在的、所领导的地区是不是一个现实。

这是为什么呢?

有很多历史的原因,有省情特点的原因,也有发展过程中思路以及主观方面的原因,这些都有。

仅就社会事业而言,这里碰到的问题就比较多。

比如教育,从“普六”到“普九”,这是国家推进现代化的一项重大的战略举措。

做这件事的领导当时都经历了这样一件事。

当时还是主抓的领导,抓“普六”、抓“普九”,一抓抓到现在,这里就感觉到成绩很大,但是问题不少,新问题层出不穷。

我们调查当中发现,由于“普六”,“普九”。

特别是“普九”导致的债务问题,县乡镇碰到的债务问题,有很多到现在都没有解决。

如果不发展碰不到这样的问题;再比如,由于这些年来发展的差距逐步在拉大,我们在区域协调方面力度不够、能力不够,就导致了有一些贫困山区,特别是边境地区,少数民族贫困山区,这一些地区的孩子们上学,碰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

我们有很多“一师一校”的学校,就是初小以下——四年级以下,有的校舍非常的简陋,而且教学资源分散,投入很大,但是质量提不高,后来为了达到“普六”,特别是“普九”,就相对集中办学,一集中问题就出现了,有很多孩子很困难,连一天交一块钱的伙食费都交不起,要集中办学,要到学校去吃、去住。

现在国家有很多很好的政策,实行很多免费的制度。

我们省由于情况特殊,还在国家推行这个制度之前就开始在做,投入很大,就是来解决孩子的教科书免费的问题,就是住校的这些孩子——小学生、初中生有一个补助。

在其它省区办起这个事来不难,但在我们这里就很难,它要花费得很多。

集中在学校里食宿的孩子,每天一般要交一块钱,这个钱是我们买一个打火机的钱,如果抽好烟,一块钱买不到一根烟。

但是,一元/天一个孩子都交不起,这样的孩子在全省非常的多,这样的家庭在全省非常的多。

从密度来看主要集中在边远的、少数民族聚集的山区,当然在其它相对条件较好的地方星星点点也有。

光是解决这一个问题,我个人觉得省委、省政府,特别是各位领导们,倾注了心血,随时挂念着这些事。

多次调查研究、现场办公。

这在其它地方很难碰到,江苏、浙江、广东、上海,去找这些事没有,找不到。

但在云南很普遍。

这些都是社会事业发展的问题,是关系民生的问题。

还有,我们劳动力素质比较低,越贫困越落后的地方,人口的综合素质越不高,这是全世界一个规律性的现象,这个规律在我们这里也起作用。

素质不高,归根到底是教育发展缓慢,要发展教育。

这些年来我们省投入教育的比例在整个投入当中在全国是不低的,第七位,对于云南这样一个欠发达——就是发展不够充分的省份来说,这个比例是不小的。

每年投入教育的经费,还不算基本建设,不算用于解决校舍包括危房改造,光是这个投入都非常大,这就是省情决定了解决这些问题的特殊性,解决这些问题的艰巨性。

我再举一个例子:

比如看病,看病这件事来说,过去农村合作医疗,以前搞赤脚医生,解决这些问题虽然水平不高,但是它至少有一条问题没有那么集中、没有那么突出。

这些年来经济发展了,社会进步了,但是这些问题反而尖锐了。

在广大的农村,有很多村没有医务室;有一些庸医,就是没有职业资格的一些医生,就填补了这个空缺,于是假药也比较多,很多疾病包括最简单的疾病都没有办法治好。

到去年年底,全省大概有6千个行政村没有卫生室,这几年投入很大的力量,把乡镇的卫生院基本上修补了一遍,政府的投入很大。

到了村,还不是自然村是行政村这个层次大约有一半,还有一个卫生室,不管它的经营方式是私人、个体,不管是什么情况还有。

现在反而有六千个行政村没有卫生室。

全省平均一个行政村管辖着10个自然村,平均是这个数字,连一个卫生室都没有。

这些情况都是由财政拿出钱来,在今年以内要解决的问题。

再比如文化。

一些边远落后地区、少数民族地区、边疆地区,有一些少数民族同胞,所在的地方没有电视信号,收不到电视,听不到收音机,还有很多地方连电也不通,水、电、路的问题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在社会事业发展方面就算吃饱了,但是这些条件不具备,甚至于在一些边境地区,听到的收音是国外的,因为是跨境民族,他听不懂;看到的电视是境外的,反而我们中央的声音、省委的声音、层层党委政府的声音听不到,原因是什么?

没有信号。

有的地方有电了还没有信号。

虽然总人口统计下来不是很多,但是分布的区域很广,要彻底解决这些问题,困难很大。

在文化生活的其它方面也确实是这样。

这些年来发展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困难和问题仍然很多。

有一些地方,特别是边远落后的山区,一到晚上黑灯瞎火,什么文化生活也没有。

有一些地方别人这么形容,这话有点打油诗,不绝对,但是反映了这个特殊情况:

“交通基本靠走,通讯基本靠吼”,这确实描述了这样一个现实情况,这种情况使我们感觉到党委、政府责任重大。

从理论上说,发展社会事业是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关注、解决民生问题是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是党的宗旨的体现。

这些一说大家都很清楚,理论上没有问题,都很清楚。

解决好这些问题,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是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的需要,这个一点问题都没有,而且这些理论上的要求都是正确的。

问题在哪里呢?

回过头来看,我们深深地感到,要把这样的一些问题解决得很好,首先要认识到这是历史责任。

加快发展,其中包括发展社会事业,是解决民生问题的基础、条件。

作为执政党,我们党、人民的政府必须担当起这个重任。

我们要看到我们不是消极无为的,我们有办法来解决这些问题。

既不能急躁,也不能无所作为。

急躁,要想把所有问题短时间都解决了,这不现实,但是也不意味着我们解决这些问题没有办法,它需要一个过程。

而且解决这些问题的方式也应当是动员社会各方力量,政府为主导,领导群众共同来做。

这样的道路、这样的方式才是正确的选择,不然就会形成另外一种情况。

我们常常碰到这样的情况,碰到问题以后就等着,好像解决这些问题只是上级党委和政府的责任。

我们说责任——历史责任、重大责任、神圣责任,是说从党的宗旨,从政府——人民政府的基本职能,从社会发展的趋势,从人民群众的愿望这些方面来做出判断。

这些年来我们做这方面的工作,特别是近二、三年来效果非常好,但是由于问题太多,有一些地方甚至这方面的问题更突出,局部的地方甚至堆积如山,我们一下子还不可能把它解决得很好,很到位,只是这个差距。

要把这一些问题解决好,需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它有几条:

1、以人为本,这是最本质的要求。

2、全面发展。

3、协调发展。

4、全面可持续发展。

没有哪一项不涉及民生问题。

这在理念上,在世界观方法论层次上,要解决好这个问题,光靠这个还不够,还必须抓落实,有实实在在的办法和措施,通过发展的办法来解决这方面的问题,这是我们的责任。

3、加快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改善民生的必由之路

解决这些问题要怎么弄?

就是加快发展,包括经济的发展、包括社会事业的发展,这是解决民生问题的必由之路,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

各地区、各部门都有好的思路、举措,就全省范围内来说,我们能不能研究一些更好的具有普遍性的措施?

这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我刚才说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研究,要有新的思路、新的措施、新的办法。

我们感觉到省情的基本特点,决定了这些问题的存在有它的特殊性,解决这些问题有它的艰巨性,这是问题的一面;问题还有另一面,就是主观方面。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怎么来一步一步地把社会事业的发展,同经济的发展协调起来,怎么来把关系民生的这些现实问题解决得更有效,这需要我们来探讨、来研究。

从我们省的情况看,长期以来,由于思想不解放或者不够解放,观念更新缓慢,有很多同现代化的要求不相适应的方面。

很多同志对这一点有体会,总觉得解决这些问题在其它地方不难,怎么在我们这里会很难?

无论是仅仅归结为客观的方面,还是仅仅归结为主观的方面都片面,两面都有原因。

从主观方面看,我们确实在思想观念方面需要不断地更新。

前些年,强调这个问题强调得很多,我们曾经全省上下搞了一次思想解放的大讨论,实际上是三次,就是讨论如何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与时俱进、敢为天下先。

这些讨论应当说有成效,它促使我们全省广大干部和群众的思想有了新的解放,那种长期以来存在的观念保守、落后,惰性比较大,解决问题思路不广、办法不多,主观能动性发挥不到位,这样的一些问题,应当说得到了很大的改变。

但是,我们感觉到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的任务在我们省仍然非常的繁重,越往基层这个问题就表现得越突出。

要发展经济,加强社会事业的发展,改善民生,还必须深化解放思想。

我们可以列举很多思想不解放带来的这样、那样的问题。

我们也看到在干部队伍当中、在一部分群众当中,思想不解放、观念保守落后,对于我们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的步伐阻碍很大,不解放的问题带来了很多消极的后果。

所以,要来研究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路,既要从省情特点出发,又要从主观方面找原因,来研究思路、研究办法和措施,这一点至关重要。

不然的话,发展始终滞后。

本来我们的历史状况,就有很多制约的因素留下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果主观方面、思想观念方面这个问题解决不好,接下来人的综合素质提不高,社会发育程度提不高。

解决这些问题的困难仍然会很大,许多新的情况、新的问题还会出现。

3.1教育

怎么来解决这些问题呢?

具体地说,第一要把教育切实摆到优先发展的位置。

加强社会事业的发展,教育很重要,“教育为本”这是最本质的东西。

我们现在整个的教育发展水平在全国还是比较低,成绩不小,问题不少。

发展教育是一个全面的发展,它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其中包括刚才提到的观念。

我们现在的大学教育这几年发展不错,从扩招以后,从数量上、入学的比例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纺织轻工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