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醇市场报告DOC.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259454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174.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甲醇市场报告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甲醇市场报告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甲醇市场报告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甲醇市场报告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甲醇市场报告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甲醇市场报告DOC.docx

《甲醇市场报告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甲醇市场报告DOC.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甲醇市场报告DOC.docx

甲醇市场报告DOC

【甲醇】

一、物化性质

甲醇Methanol,CASNo.64-17-5。

相对密度0.7915。

熔点-97.8℃。

沸点64.65℃。

自燃点385℃,闪点11.11℃(开杯)。

能与水和大多数有机溶剂混溶。

蒸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极限6.0%~36.5%(体积)。

甲醇是挥发性液体,易燃,有中度爆炸危险,会产生回火。

甲醇蒸汽会刺激眼睛,鼻子,会引起头昏,头痛,恶心和昏迷。

甲醇毒性很强,吸入或误吞下能导致目盲或死亡。

二、技术进展

传统甲醇生产工艺及其改进

目前,合成气制甲醇是世界上生产甲醇最主要的方法,国内外存在多种甲醇合成专利技术。

各种技术均有工业化装置业绩,均为成熟技术,主要差别在于反应器设计、反应热的移走及回收利用方式、单系列装置生产能力的大型化及催化剂性能等方面。

合成甲醇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如下:

主反应:

CO+2H2=CH3OH+102.5KJ/mol

副反应:

2CO+4H2=CH3OCH3+H2O+200.2KJ/mol

CO+3H2=CH4+H2O+115.6KJ/mol

4CO+8H2=C4H9OH+3H2O+49.62KJ/mol

CO2+H2=CO+H2O-42.9KJ/mol

当今世界占主导地位的大型、超大型甲醇合成专利技术有Lurgi、Davy、Topsoe、Casale等。

国内华东理工大学、杭州林达化工技术工程公司等在国内中小型甲醇生产装置中有一定业绩。

表1世界主要甲醇合成专利技术工艺参数比较

按甲醇合成原料划分,目前有天然气基、煤基、焦炉气、乙炔尾气和联醇等多种工艺。

按压力划分,又可分为高压法(30MPa~50MPa)、中压法(10MPa~20MPa)和低压法(4MPa~5MPa)。

半个多世纪以来,甲醇合成经历了高压-中压-低压的发展趋势。

目前由于甲醇装置大型化的发展,生产能力与设备尺寸相应增加,甲醇合成压力有提高的趋势(由5MPa提高至8MPa以上,称为低中压工艺)。

并且以先进高效、绿色节能为目标的各种工艺、新型反应器和高效催化剂也在工业上得到广泛应用。

反应器新进展

甲醇生产装置的超大型化是今后甲醇行业发展的一个方向。

采用Lurgi、JM/Davy和Topsoe技术已建有多套单系列产能达180万吨/年的甲醇装置。

大型甲醇生产装置必须具备与其规模相适应的甲醇反应器和反应技术,因此关于反应器方面的改进研究也成为热点。

MethanolCasale开发了一种垂直等温列管式甲醇合成反应器。

该反应器经济高效、催化剂装卸方便。

换热器由一系列U形管组成。

进口的新鲜原料气进入催化剂床层及管束U形处,一部分沿催化剂床层轴向-横向交错而下;另一部分进入分气室入口,沿催化剂床层横流而下。

DAVY公司开发了一种适用于径向管式反应器的催化剂托架。

该托架包括环状催化剂容器、面板和底板。

托架中可放置颗粒较小的催化剂,能够在保证传热及压降的同时提高产率。

一根内径100mm的管可替代传统反应器中12根内径25mm的管。

北京航天万源煤化工公司设计了一种合成气制甲醇反应器。

该反应器包括外壳、合成气入口和出口、外壳内反应管和固定支持反应管的支持板。

其特征在于合成气入口装有气体分布器,支持板的外围及径向方向开有数列蒸汽上升孔,中间开有反应管穿插孔。

通过改进反应管的布置结构及合成气的进气方式,克服了现有反应器传热差、合成气入口流速过大等问题。

催化剂新进展

甲醇工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铜基催化剂性能的不断改进与优化。

目前大型化装置主要采用国外的优秀催化剂,著名牌号有庄信万丰的KATALCOJM51-9、SudChemie的MegaMax700和Topsoe的MK-121。

国内中小型装置则以国产催化剂为主,主流品牌有XNC-98、C307等。

随着我国甲醇生产向大型化发展,国内近年也在开发适用于大型甲醇装置的催化剂,如西南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开发了C312系列催化剂,具有优异的活性、选择性和耐热性,使其更适用于大型中低压甲醇合成装置,其中的一种型号适用于二氧化碳或富含二氧化碳的合成气生产甲醇。

甲醇合成催化剂主要研发方向包括催化剂的结构及制备方法的改进。

JM公司通过改进催化剂的外部结构有效解决了填充床中有效表面积下降的问题,同时压降保持不变。

其特征在于圆柱形催化剂的两端分别呈拱形,内部有多个孔道,外侧有V型槽纹。

日本钢铁公司采用减压及超临界CO2工艺干燥Cu基催化剂的混合硝酸盐沉淀,提高了一氧化碳的转化率和甲醇选择性,适用于低温液相合成甲醇工艺,CO转化率最高可达51.9%,甲醇选择性达96.6%。

即使原料气中含有CO2、水和醇,也能够保持良好的活性。

此外,在共沉淀制备过程中加入聚乙二醇可抑制由CO2、水和醇类溶剂引起的催化剂活性的降低,甲醇选择性高达99.5%。

德国Fritz-Haber研究院提出一种以甲酸盐替代传统硝酸盐制备甲醇合成催化剂(Cu/ZnO/Al2O3)的方法。

在220℃、1MPa的条件下,两者的甲醇收率分别为12.3mmol·g-1·h-1和11.6mmol·g-1·h-1。

JohnsonMatthey公司采用激光烧结等技术,将二维粉末态催化剂或催化剂载体进行层层粘结,形成可控的三维立体结构,再经焙烧还原制得甲醇合成催化剂。

该方法所得催化剂可提供传统制备方法(压片、挤出和造粒等)无法满足的复杂的催化剂结构,并由此改善物理性能,如提高比表面积、控制气液流径、提高装填率等。

Lurgi公司在合成甲醇的连续多级反应中,采用分段铜基催化剂,先使用活性低、稳定性高的催化剂,最后使用活性高但稳定性略低的催化剂,解决了催化剂烧结问题,并且延长了催化剂的使用寿命。

工艺新进展

随着各种新型反应器开发和制造技术的进步,工艺耦合、技术集成、绿色节能、巨型化正成为未来甲醇合成工艺发展的一个新趋势。

美国里海大学将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系统(IGCC)与甲醇生产进行集成,通过缩小甲醇装置尺寸,可减少50%的IGCC电力,甲醇含量高达99.5%。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经过技术经济性评价提出将煤气化与天然气重整集成形成多联产系统,天然气重整用来冷却气化炉,而不是生产蒸汽。

模拟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显著提高能源效率。

将放热反应与能源密集型的吸热反应系统进行耦合可以提高过程的热效率,实现反应器内自热,减小反应器尺寸,实现多重反应物多产品配置。

伊朗Shiraz大学将甲醇合成工艺和环己烷脱氢制苯工艺集成在一个热耦合双膜反应器(TCDMR)中。

与一般反应器(CR)和热耦合单膜反应器(TCMR)相比,合成气转化率分别提高13.2%和13.8%,甲醇收率分别提高14.9%和16.0%;该校还提出利用热耦合换热反应器集成甲基环己烷脱氢和甲醇合成反应。

该反应器包括两个热耦合的同心管式反应器,甲基环己烷脱氢反应的速度可根据放热区产生的热量调节。

采用该设计,可以控制甲醇合成的平衡条件,提高产率。

美国Starchem技术公司将制备合成气的Starchem系统与传统甲醇循环系统结合起来,以氢气、一氧化碳、氮气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为原料制备甲醇,解决了传统甲醇循环系统中对合成气含氮量的限制问题,避免了氮气对反应效率及甲醇收率的影响。

该技术应用于巨型甲醇装置,可显著降低投资和生产成本,其主要原因是该工艺省去了天然气蒸汽转化,采用富氧空气代替纯氧进行部分氧化生产合成气,富氧空气由来自装置透平压缩机被抽出的空气通过膜法来产生,甲醇合成由多个串联的反应器来完成,无循环。

Lurgi公司在单级或多级合成循环下游增加一个二次催化反应器,可适用于高惰性气体含量的合成气原料。

该二次反应器能够在低循环气/弛放气比下使更多的合成气转化为甲醇,而无需使用如吸收剂等与工艺不相关的或需要再生处理的物质,工艺简单、能有效减小设备及管道尺寸,降低能耗。

四川天一科技公司提出了一种焦炉气和转炉气制甲醇过程中转炉气冷吹降温的方法。

该方法用焦炉气提取的氢气作为降温气体,减少了设备投资;并且冷却后与转炉气混合制取甲醇,提高了转化率。

瑞士Janus甲醇公司开发了名为“GigaMethanol”的巨型甲醇生产工艺,单系列产能达10000吨/天,该工艺采用成熟的Lurgi高压自热重整技术和两步甲醇合成技术,与Lurgi的“MegaMethanol”技术相比,单位产能投资明显降低;采用双系列,产能可达20000吨/天,第二系列100%复制第一系列,但共用公用工程,因此第二系列投资预计可降低30%~40%。

目前已有莫桑比克和美国的2个项目考虑采用该技术从天然气生产甲醇,并进一步利用MTG技术生产汽油。

甲醇新制备工艺的开发

随着能源危机和环保压力的加剧,研制清洁替代性能源越来越受到高度关注。

从可持续发展角度考虑,以可再生资源为原料的甲醇制备技术,如二氧化碳加氢、甲烷直接氧化以及生物质合成甲醇等工艺符合绿色化工、环境友好的大趋势,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1)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技术进展

二氧化碳催化加氢制甲醇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40年代,但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才开始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目前该技术已取得相当进展,其受关注程度正随环境保护受重视的程度日益增加。

ISIS公司开发的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工艺在低温(150℃)、低压(0.1MPa~0.2MPa)、非极性溶剂中进行,不使用过渡金属催化剂,所得产物甲醇纯度高,无其他碳一副产物。

首先路易斯酸(B(C6F5)3)和路易斯碱(吡啶)组成的路易斯对使氢发生异裂,然后二氧化碳直接加氢制甲醇。

日本触媒公司提出一种氮氢化合物还原二氧化碳制备甲醇的方法。

与传统氢气为还原剂的工艺相比,该方法安全有效、环境友好、原料易得。

首先反应器加热至400℃,循环氢(体积分数10%)以100mL/min流速循环2h,然后降至反应温度250℃,氨、二氧化碳和氮气组成的混合原料气在Rh/MgO催化剂作用下反应1h,所得产物甲醇含量为1.8μmol。

武汉大学研究了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反应中,氧化锌晶体形貌对氧化锌与铜纳米粒子之间相互作用的影响。

与其他晶面相比,片状氧化锌晶体的(002)面与铜的协同作用更强,从而能够提高甲醇的选择性。

日本三井化学针对其二氧化碳合成甲醇工艺开发了一种固定床反应器。

反应器从上端进料,下端出甲醇产品,通过控制原料进料速度可有效降低压降的影响。

以Pd修饰碳纳米管为促进剂的Pd-Ga催化剂也可用于二氧化碳催化加氢制甲醇反应,在250℃,5.0MPa条件下,二氧化碳加氢反应速率为2.23mol/s/(m2-Pd),是未添加促进剂的1.39倍,且“人字形”碳纳米管优于“平行线”碳纳米管。

(2)甲烷氧化制甲醇技术进展

甲烷转化可分为间接转化和直接转化两类。

目前甲烷转化合成甲醇的工艺多为间接转化法,即首先采用蒸汽裂解制成一定碳氢比的合成气,然后经合成气生成甲醇等化工原料。

该工艺虽然较为成熟,但反应条件苛刻,且能耗很高;直接氧化法能够大大降低投资和操作费用,因此倍受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其关键是新型催化剂和高效反应系统的开发。

DOW开发的甲烷直接氧化制备甲醇工艺突破了传统气相工艺与液相工艺的局限,能够在温和条件下进行。

催化剂为金基纳米管,载体为金属氧化物,反应温度优选30℃~90℃,压力优选0.05MPa~7MPa。

当压力为1MPa时,甲醇含量可达128.1mmol。

汉能公司开发的甲烷直接催化转化制甲醇工艺在质量分数100%的三氟乙酸酸性体系中进行,甲烷在一溴化碘催化剂作用下发生氧化反应,产物经水解得甲醇或二甲醚。

在100℃~300℃,2MPa~8MPa反应条件下,甲醇收率最高可达86%,二甲醚收率最高可达85%。

大连工业大学在离子液体中研究了负载型金属催化剂催化甲烷直接氧化制甲醇的反应。

在90℃,2MPa条件下,负载纳米金催化剂(Au/SiO2)催化效果最好,甲烷转化率可达24.9%,甲醇选择性达71.5%,收率达17.8%(催化剂用量0.01g、离子液体用量1L)。

催化剂体系可重复利用,回收率达96.9%。

中科院采用甲烷氧化菌OB3b高效催化甲烷制甲醇反应。

最优反应条件为:

17g干细胞/L,400mmol/L磷酸盐,10mmol/L氯化镁,甲烷转化率大于60%,体系中甲醇浓度为1.1g/L。

浙江大学研究了等离子体反应器中铜基催化剂催化甲烷直接氧化制甲醇的反应。

在50℃~300℃条件下,甲烷在等离子体催化体系中的转化率较一般催化体系高,且催化剂CuMoO/Al2O3的催化效果优于CuO/Al2O3。

俄罗斯Boreskov催化研究所采用高温等方法将FeZSM-5分子筛中的(FeⅡ)α转化为(FeⅢ-O-●)α,其中Oα浓度为100mol/g。

然后将该分子筛用于室温催化甲烷制甲醇反应,所得产物为甲醇、二甲醚的混合物。

采用四氢呋喃水溶液进行萃取后,产物总收率可达74%,其中包括甲醇67%,二甲醚7%。

美国亚利桑那大学首次将包括锌在内的金属原子插入到甲烷气体分子中,并精确地测定了所得到的“金属-甲烷化合物”分子的结构,使其成为将来甲烷活化制甲醇的关键步骤。

(3)生物质制甲醇技术进展

生物质制备甲醇技术主要包括两种路线,一种是微生物发酵法制甲醇,另一种是生物质首先气化得到合成气,然后再经合成气制甲醇。

后一种甲醇合成技术已日趋成熟,并有工业中试装置在世界各地成功运营。

国内研究单位有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北京化工大学等。

BRIJEN生物公司开发了以城市固体有机废物为原料制备甲醇的方法。

在生物反应器中,固体有机废物经合成微生物发酵作用制得生物燃料。

有机废物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木素材料和厨房垃圾等,酶优选甲烷单氧酶、甲酸脱氢酶、甲醛脱氢酶,微生物优选甲基单胞菌、甲基弯曲菌、甲基球菌。

北京化工大学研究了生物质甲醇的工艺过程,主要包括生物质气化炉、蒸汽变换室以及甲醇合成器。

关键因素为生物质气化当量比、蒸汽变换温度、氢循环比。

(4)其他

利用生物柴油副产甘油也可制备甲醇。

荷兰BioMCN公司于2010年6月在荷兰建成一套以生物柴油副产甘油为原料的第二代生物甲醇生产装置,年产量达250mL。

与常规甲醇生产相比,其CO2排放量减少70%,所得生物甲醇符合甚至超过国际允许的IMPCA甲醇标准。

三井化学也相继开发了甘油制甲醇工艺路线。

首先甘油水溶液(水与甘油摩尔比为50)进入气化反应器,在225℃,3MPa条件下反应5h,得到二氧化碳、氢气与甲烷混合气(二氧化碳30%、氢气65%、甲烷5%),然后混合气进入甲醇合成器,在250℃,5MPa条件下反应3h,所得甲醇产量为610g·L-1·h-1。

催化剂包括氧化铜、氧化锌、二氧化硅、氧化铝。

捷克研发人员研究发现,在负载型Fe/Cu催化剂和非均匀外磁场共同作用下,甘油还原生成甲烷和二氧化碳,经氢氧化物分离后,甲烷部分氧化合成甲醇。

所得液相产物中甲醇含量达95%以上。

以色列Weizmann科学研究院首次报道了脱芳环PNNRu(Ⅱ)鳌形配合物均相催化甲酸加氢制备甲醇的工艺。

反应在无溶剂、均相、中性、温和温度和压力下进行,无废弃物生成,是一条绿色环保的工艺路线。

综上所述,目前甲醇主要的发展方向包括传统合成工艺的改进及新合成技术的开发。

装置超大型化、工艺耦合、技术集成、绿色节能将是未来甲醇生产工艺发展的趋势,尤其是以二氧化碳、甲烷及生物质为原料生产甲醇的技术,符合绿色化工、环境友好的特点,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三、消费结构分析

全球消费结构

全球范围来看,甲醛是下游衍生物中对甲醇需求量最大的品种,约占全球甲醇消费量的35%。

甲基叔丁基醚(MTBE)的用途占到全球需求量的27%,另外约有8%用于制醋酸,其他衍生产品包括对苯二甲酸二甲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胺等,还可用作溶剂和防冻剂,在中国,甲醇还可以生产二甲醚,也可加入汽油掺烧,是未来新型清洁燃料的来源,甲醇制烯烃也是潜在的用途之一。

全球甲醇消费结构情况如图1所示。

来源:

化工在线()

图1全球甲醇消费结构分布图

A甲醛35%;B甲基叔丁基醚(MTBE)27%;C醋酸8%;D其他(包括对苯二甲酸二甲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胺、溶剂和防冻剂、燃料、烯烃等)30%。

国内消费结构

甲醇产业链下游目前主要由甲醛、醋酸、二甲醚、甲醇燃料、甲醇制烯烃组成。

2015年甲醇传统产业链继续萎缩,甲醛、二甲醚产品下半年逐渐位于成本线附近波动,利润的缩水直接导致了开工率的下滑,而甲醇制烯烃挑起了下游需求的大梁。

中国甲醇消费结构情况如图2所示。

来源:

化工在线

图2中国甲醇消费结构分布图

A甲醇制烯烃37%;B甲醇燃料16%;C甲醛15%;D醋酸9%;E二甲醚5%;F其他18%。

四、国内外产需状况分析

全球产能统计

截至2015年底世界甲醇的总生产能力超过1.2亿吨/年。

2015年全球(中国大陆除外)主要甲醇生产装置业及产能统计见表2。

表22015全球(中国大陆除外)主要甲醇生产装置及产能统计(单位:

万吨/年)

序号

生产厂家

国家和地区

生产能力

1

MethanolHoldingsTrinidadLtd

Trinidad

190

2

MethanexTrinidadUnlimited

Trinidad

180

3

PetronasMethanolLabuanSdnBhd

Malaysia

170

4

SaudiMethanolCo

SaudiArabia

170

5

ZagrosPetrochemicalCo

Iran

165

6

ZagrosPetrochemicalCo

Iran

165

7

Celanese

USA

130

8

EgyptianMethanexMethanolCo

Egypt

130

9

OmanMethanolCoLLC

Oman

105

10

QatarFuelAdditivesCoLtd

Qatar

103.6

11

SalalahMethanolCo

Oman

103.1

12

AtlanticMethanolProductionCo

EquatorialGuinea

100

13

FanavaranPetrochemicalCo

Iran

100

14

Metafrax

Russia

100

15

Methanex

USA

100

其它

3300

合计

5300

来源:

ICIS

国内产能统计

2015年我国甲醇产能较上一年略有增加,有效产能达近7000万吨/年,占比超过全球的一半。

2015年中国主要甲醇生产企业及产能统计见表3。

表32015年中国主要甲醇生产企业及产能统计(单位:

万吨/年)

序号

生产厂家

生产能力

1

神华宁夏煤业

252

2

宁夏宝丰能源

180

3

蒲城清洁能源化工

180

4

神华包头煤化工

180

5

延长中煤榆林能源化工

180

6

榆林神华能源

180

7

中煤陕西榆林能源化工

180

8

大唐国际发电

168

9

中海石油开氏石化

140

10

新疆广汇实业

120

其它

5200

合计

7000

来源:

化工在线

拟在建项目

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中国甲醇行业将继续新增785万吨的甲醇产能,其中绝大部分位于西北地区,届时中国甲醇年生产能力将突破7500多万吨。

表42016中国甲醇计划新增产能统计(单位:

万吨/年)

企业名称

产能

生产工艺

地区

中天合创

360

煤炭

西北

神华新疆

180

煤炭

西北

神华宁煤

100

煤炭

西北

新疆新业

60

煤炭

西北

西北能源

20

煤炭

西北

山西孝义鹏飞

30

焦炉气

华北

安徽淮北临涣焦化

20

焦炉气

华东

山东阳煤

15

煤炭

山东

合计

785

供需情况分析

2006年以来,中国甲醇产量、进出口量及表观消费量统计见表4。

表42006-2015年中国甲醇供需状况统计(单位:

万吨)

年份

产量

进口量

出口量

表观消费量

自给率(%)

2006

759

112.7

19.0

852.7

89.0

2007

1076

84.5

56.3

1104.2

97.4

2008

1115

143.4

36.8

1221.6

91.3

2009

1133

528.8

1.4

1660.4

68.2

2010

1752

518.9

1.2

2269.7

77.2

2011

2295

573.2

4.4

2863.8

80.1

2012

2641

500.1

6.7

3134.4

84.3

2013

2964

485.9

77.3

3373

87.9

2014

3703

433.2

74.9

4061

91.2

2015

4011

553.9

16.3

4548

88.2

来源:

中国海关总署;化工在线

2006年以来中国甲醇表观消费量如图3所示。

图32006-2015年中国甲醇产量和表观消费量

五、进出口情况分析

2015年我国甲醇进口量增加近三成到553.9万吨;进口均价为282美元/吨,同比下跌24.3%。

表52015年甲醇进口总量和金额

类型

本年累计

上年累计

累计同比

进口数量(万吨)

553.86

433.23

27.84%

进口美元(亿)

15.62

16.13

-3.16%

进口均价(美元/吨)

282.1

372.4

-24.25%

表6按不同国家和地区进口量统计

国别

数量(万吨)

占比

金额(亿美元)

均价(美元/吨)

伊朗

241.99

43.69%

6.67

275.72

阿曼

78.14

14.11%

2.14

274.47

沙特阿拉伯

70.21

12.68%

2.01

286.54

新西兰

64.75

11.69%

1.85

285.43

表7按收货地区进口量统计

分类项目

数量(万吨)

占比

金额(亿美元)

均价(美元/吨)

江苏省

219.90

39.70%

6.21

282.24

浙江省

182.20

32.90%

5.09

279.62

广东省

102.27

18.47%

2.85

278.74

福建省

35.45

6.40%

0.98

276.32

表8按不同贸易方式进口量统计

分类项目

数量(万吨)

占比

金额(亿美元)

均价(美元/吨)

一般贸易

417.21

75.33%

11.83

283.50

保税仓库进出境货物

114.77

20.72%

3.18

276.67

2015年国内主要进口厂商见表9。

表92015年中国主要甲醇进口厂商统计(单位:

万吨)

序号

进口厂商

进口量

1

宁波富德能源有限公司

77.9

2

浙江兴兴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48.6

3

江苏长江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35.0

4

三江化工有限公司

28.4

5

广州发展碧辟油品有限公司

27.1

6

江阴市金桥化工有限公司

22.4

7

远大石化有限公司

21.7

8

福建匹克能源有限公司

20.3

9

太仓阳鸿石化有限公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