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和谐师生关系的功能.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259237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9.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和谐师生关系的功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浅析和谐师生关系的功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浅析和谐师生关系的功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浅析和谐师生关系的功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浅析和谐师生关系的功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浅析和谐师生关系的功能.docx

《浅析和谐师生关系的功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和谐师生关系的功能.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浅析和谐师生关系的功能.docx

浅析和谐师生关系的功能

浅析“和谐师生关系”的功能

  摘 要: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和谐的教育,和谐教育更需要和谐的师生关系。

笔者认为,和谐的师生关系对教师和学生双方都具有高效、激励、创造、教化和心理保健等五种功能。

关键词:

和谐师生关系功能

师生关系是学生学习生活中最主要的人际关系,是教师与学生在理智、情感和行为诸方面进行的动态人际交往。

和谐的师生关系,即教育的主客体之间民主平等、相互理解、彼此信任、融洽相处。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和谐的教育,和谐教育更需要和谐的师生关系。

和谐的师生关系的教育特点是在于平等、民主,活跃的和朝气蓬勃的,它不是靠压制、奴役学生的个性而实施教育。

下面,笔者想对新时期“和谐师生关系”的功能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一、高效功能

高效功能是指教师与学生在和谐愉悦的情境中,教与学都能收到良好效果。

1.从教师来说,和谐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尊敬、信赖并且喜爱教师,这对教师是一种鼓励和鞭策。

教师为了继续保持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和地位,对教育、教学就会更加负责,千方百计的想把学生教好。

每节课精益求精,并针对学生特点组织和增补内容,择其最适宜的手段和方法,合理安排时间,尽量使教学最优化、最有效。

如许多优秀老师在几十年的教学中,尽管对课本上的内容十分熟悉,几乎能倒背如流,但是在备课时,把这些内容仍然作为第一课。

他们正是用认真的备课和课堂中优雅、亲切的教态,生动优美的语言,准确精练的讲评来博得学生的好感和尊重的,而且不断地从学生的笑脸和进步中得到激励和安慰,思路更为敏捷,教学信息渠道畅通无阻,使教育、教学超水平发挥,提高了教的效果。

事实证明,在师生人际关系紧张、甚至对立的情况下是不可能有好的教学和教育效果的,有时连正常的教学秩序也难以维持。

2.从学生来说,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把教师看做最信赖和仰慕的人,他们喜欢上这种精彩的课,把它当成一种享受,从而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同时,他们懂得尊重教师就是要尊重他们的劳动,所以他们总会积极配合,专心听讲,勤于思考,努力学习,对教师所传递的知识信息,会尽量吸收,这又提高了学的效果。

所以,如果教师能够和学生建立一种友好合作的关系,而且共同担负任务和解决问题,那么,学生的行为就倾向于维护这种关系,这样相互间的交往就会促进学习。

在良好的心理氛围中,学生尊敬、信赖教师,就比较容易接受教师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和批评意见,从而避免由于人际关系而影响学生学习情绪和教师教学态度的事件发生。

二、激励功能

激励功能是指和谐的师生关系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动机。

人的需要是产生动机的源泉,每一个都具有诸如对爱、感情、受人尊重、自尊及好奇心等心理方面的追求,通常就称为需要。

1.和谐的师生关系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社会心理学告诉我们,人们都有民主、平等以及爱与被爱的需要。

和谐的师生关系恰恰满足了学生对爱、关心和尊重的需要,他们不仅从教师那里得到知识的营养,而且获得了爱护与支持,尽管学习是一种艰辛的、必须付出大量体力和脑力的劳动,尽管学习有时是枯燥无味的、紧张的,学生也会全力以赴地去学习。

而且,和谐的师生关系还影响着学生动机的选择性。

学生都喜欢上自己喜爱或崇拜的教师的课,而不喜欢上不尊重自己的教师的课;学生愿意为他们所喜欢的教师而努力学习,而拒绝为他们不喜欢的教师学习;学生喜欢某位教师,他们往往爱屋及乌地喜欢他别的东西,如语言、仪表行为或所教的课程等等。

我国有关调查也表明:

许多学生在大学学的专业大多是中学阶段很喜欢的教师所教的学科;学生对教师的态度、他的学科兴趣和学习成绩三者之间存在着相互一致的状态,构成“正反馈”的趋向。

2.和谐的师生关系可激发学生的附属动机。

这里所说的附属动机主要是指一个人为了保持长者的赞许或认可而表现出来的把工作做好的一种需要。

这是因为良好师生关系中,学生与教师的感情上具有依附性,也就是教师是学生所追随和效法的人物。

而当学生认为他所效法和追随的教师能给予他赞许和关心,是莫大的宠爱和鼓舞。

因此,他会有意识地使自己的行为、学习符合教师的标准和期望,借以获得并保持教师的赞许和关心。

“皮格马利翁效应”就是如此。

所以,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学生为博取教师的关怀和赞赏,因而努力于该科的学习。

三、创造功能

创造是人的全部体力和智力都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下的一种活动,它意味着运用一个人的全部能力和潜力,它需要有宽松的环境和对人的充分地尊重。

1.从学生来说,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当代的青年学生民主意识和成就意向强,他们思想解放,少条条框框,不避嫌疑,少盲目服从,要求别人尊重自己的民主权利,希望有个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的民主平等的环境,讨厌专制式的领导方式,喜欢平等的讨论问题,民主的解决问题。

如果这种需要得到了满足,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大家始终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产生满意、愉快、羡慕、互谅、互助等积极的态度和体验,在这种清新浓郁的民主气氛中,学生的思维更加敏捷、记忆更加清晰牢固、想象更加丰富广阔,从而有利于对学生创造性活动的培养。

但如果教育者不准他们提出这样或那样的疑问,或者对于敢于提出疑问的同学,动辄无限上纲上线,搞的学生诚惶诚恐,顾虑重重,哪还谈的上创新能力的培养?

因此,必须摈弃我们教育者以往习惯的“我讲你听,我说你服,我打你通”的家长式作风,创造一个民主和谐的师生人际关系。

2.从教师来说,和谐的师生关系还有利于教师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

教师在促进和培养学生高质量学习的同时,也在不断更新和创造,但这需要和谐的师生人际环境。

在这样的环境和氛围中,教师会把教育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师生之间应该是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补充,教师和学生要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达到共识、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如实施一堂生动活泼、严而不死和民主愉快的课;根据不同情况和特点,深入钻研教材,把静止、干瘪的内容变成生动、丰富的;把繁杂的变为易懂的,把艰涩难解的变为言简意赅的------这些都是创造。

凡是热爱学生的,对教育事业负责的教师,都会把教育、教学当成一门艺术,不断探索和创新,但是,如果师生双方总是处于抵触情绪之中,教师创新的灵感和火花也不会被激发。

四、教化功能

教化性是指教师的行为和思想对学生道德品质和观念的作用。

苏霍姆林斯基说:

“我们每一位教师都不是教育思想的抽象的体现者,而是活生生的个性------我们对学生来说,应当成为精神生活极其丰富的榜样,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我们才有道德上的权利来教育学生。

  1.和谐的师生关系可以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身教示范的作用。

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人际关系不仅影响着教学的智育功能的发挥,而且还影响着教学中德育的效果。

任何教学都是具有教育性的,教学活动既是传习文化知识的过程,又是思想品德教育的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人际关系不仅是一种教学的手段,而且是一种教学的目的。

它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对学生具有道德示范的作用。

学生认识人生和社会,总是从认识自己、认识周围的环境和认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开始的。

学生视教师为楷模,他们一言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品质。

正如孔子说的,其身正,不令而行。

在良好的师生人际关系中,学生享受到师爱的温暖和师生友谊的快乐,使他们相信人世间是真诚、美好的,从而体验到友爱、尊重、诚实、平等等道德经验。

前苏联当代教育评论家索罗维依契克认为,师爱是建立良好师生人际关系的情感基石。

教育家赞科夫曾说:

“当教师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主要的品质,就是热爱学生!

”相反,如果学生在师生人际关系中见到的是自私、圆滑、冷漠、怀疑,他们就会以为世界是冷酷无情的,从而得到仇恨、势利、自私等道德经验。

正如斯宾塞所说:

“野蛮产生野蛮,仁爱产生仁爱。

2.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助于教师对学生道德知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的教育与培养。

号称“中国基础教育活化石”的教育家吕型伟曾说:

“如果孩子能对你讲悄悄话了,教育就成功了一大半。

”在和谐的师生氛围中,因为相互信任和尊重,视教师为知己,则可消除对方的顾虑,让学生打开心灵的窗扉,把他的困难与问题在一个轻松和讲理的环境中说出来,从而得到一些精神上的发抒和松弛,然后教师就可以对之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学生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只有信其道才愿受其教。

师生关系融洽亲密,学生对教师的教导,在感情上才具有相容性;而在不融洽不亲密的师生关系中,学生容易形成对教师的“逆反心理”,与教师的教导背道而驰。

可见,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教师对学生心灵深处的了解和洞察,及时矫正学生不良动机和行为。

五、心理保健功能

“心理健康”一词,在国外心理学界有着多种不同的解释。

这里所说的“心理健康”是指师生在教学中能保持稳定的情绪、愉快的心境、敏锐的智力和具有适应周围生活环境,与他人建立和保持和谐关系的心理状态。

教学是一种艰苦复杂的劳动,需要教师和学生全身心投入。

因此,教学过程中的人际关系状况,不仅影响着教学活动的有效性,而且影响着师生的心理健康。

1.从教师来说,教师的工作是繁重的,无论是传道、授业或是解惑都是一种精细的、刻苦的精神劳动;教师的任务又是艰巨的,培养一代新人的工作,需要教师的长期的、紧张的劳动,并且这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需要教师呕心沥血、冥思苦想的去追求。

如果师生关系不和谐,教师对其职业感到厌恶,教师工作会变成他的毫无乐趣,难以忍受的苦差事。

如有的同学不喜欢一门课或者跟老师有抵触情绪,即使老师在上面讲的很卖力很精彩,他们仍然在下面说话、听录音机、发短信、甚至睡觉,老师的辛勤劳动和无私奉献得不到应有的尊重,长此以往,教师就会变的忧郁、消沉、焦虑、烦躁、愤怒、失望、愁苦等情绪而导致心理疾病。

相反,如果学生在课堂上给予积极的配合,教师受到大家的尊敬和信赖,就会增强自尊、自信和荣誉感。

尽管工作很忙很累,报酬很低,但精神上很充实,心理上很愉悦。

2.从学生来说,他们正处于生理和心理的发展阶段,具有思维活跃、积极向上的特点。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热爱学生,尊重信任学生,师生间保持着亲密和谐的人际关系,学生就会自尊自信,心情轻松愉快,心理也能得到健康发展。

相反,学生(特别是差生)在教学中老是受到老师的训斥、批评和冷遇,师生人际关系极度紧张,学生就会产生自卑、恐惧、屈辱、焦虑等不适心理,导致患上不良的心理疾病。

例如,在教学中,当教师对待学生偏袒不公时,当学生总是受到老师忽视时,学生就会感到痛苦失落,情绪激动,举止冲撞,待人态度生硬,好发脾气,不听劝告,表现为“过度激动症”。

当有的学生学习成绩不好,受到老师讽刺、训斥后,忧虑、失望、愤怒、不满,表现为“激愤症”。

再如,在紧张的师生人际关系下,一些学生因为怕分数差受到批评,从而对周围的一切非常敏感,总是提心吊胆,十分紧张,表现为“恐惧症”。

可见,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人际关系对学生的心理发展有很大影响,不良的师生关系是导致在校青少年心理疾患的重要原因。

参考文献

[1]张伟跃.试论作为心理治疗学家的政治教师.政治课教学,1986年第3期.

任绪斌.略论教学过程中师生人际关系的功能.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

龚玲.探索和谐的中学教育模式.中国教育报,2005年4月25日第2版.

王树茂.思想政治工作心理学.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93页.

周作云,罗好裕,刘笃诚.教师心理学概论.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96、124页.

张大均主编.教育心理学.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47、465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