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综合题汇总整理.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258652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58 大小:2.0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综合题汇总整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高考地理综合题汇总整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高考地理综合题汇总整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高考地理综合题汇总整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高考地理综合题汇总整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综合题汇总整理.docx

《高考地理综合题汇总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综合题汇总整理.docx(5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地理综合题汇总整理.docx

高考地理综合题汇总整理

  2012年,福建文综

37.(37分)图13示意中国东部某区域,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大力发展文化、软件和信息服务、商贸流送、金融保险等新兴服务出口。

积极支持东部地区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进一步提高能源、土地、海洋等资源的利用效率。

 

 表41991年和2008年R河三角洲经济区各类用地比重 (%)

(1)  描述图示区域地形的主要特点。

(7分)

(2)  分析R河河口地段多沙洲的自然原因。

(8分)

(3)  据表4归纳R河三角洲经济区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特点,并指出该变化对自然环境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

(10分)

(4)  分析R河三角洲经济区大力发展新兴服务业的社会经济原因。

(12分)

37.(37分)

  

(1)本区北部以平原为主,南部以低山丘陵为主;地势南高北低;北部海岸线较平直,南部海岸线曲折,多岛屿。

 

()河流径流量大,携带泥沙量大;位于河流入海口,地势低平,流速缓慢,以堆积作用为主,泥沙大量堆积;地处海陆交界地带,海水的顶托使堆积作用增强,在R河的河口地段形成众多的沙洲。

 

(3)特点:

城镇用地比重明显增大,滩涂比重略有增加;其他各类用地比重减小。

 不利影响:

水资源减少,水质下降;生物多样性减少;城市“热岛效应”增强;生态调节功能减弱。

(4)城市密集,经济发达,市场需求量大;海陆空交通便捷,信息网络发达,对外辐射能力强;国家政策支持力度大;科技文化水平高,高校多,高素质人才多;占用土地等资源少,能耗低,污染小。

 

解析:

(1)根据等高线的的数值及疏密程度判断地形特点。

(2)沙洲形成的自然原因从泥沙来源、有利的沉积条件来分析。

(3)表中反映的是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4)从图中读出该地区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达,高素质人才多是发展新兴服务业的有利条件。

【考点定位】:

地形图、城市化、产业调整。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全国卷)、

36.(22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红木家具广受人们的喜爱。

目前,我国红木原材主要依赖进口,越南是红木原材的主要出口国,近年来,越南规定红木原材需经初加工方可出口。

凭祥(位置见图6)是我国红木家具加工基地之一,今年与家具生产相关的企业开始在凭祥集聚。

(1)说明越南限制红木原材出口的原因。

(6分)

(2)分析凭祥成为我国红木家具加工基地的区位优势。

(10分)

(3)说明与家具生产相关的企业在凭祥集聚的原因。

(6分)

【答案】

⑴提高原材的附加值,增加收入;扩大就业;保护红木(森林)资源。

⑵(地处边境)接近原料(红木)产地;(我国)市场需求旺盛;(高速公路和铁路经过)交通便捷;(作为边境地区的较大城市)基础设施较完善。

⑶接近家具厂(客户),节省运输费用;利于企业间人员与信息的交流,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共享基础设施,节约生产成本。

【解析】

(1)根据经纬网可判断,图示区域为南美洲,是位于南太平洋沿岸的低纬度地区,安第斯山西侧,处于东南信风的山地背风坡,同时沿岸秘鲁寒流的减湿作用强,因而形成了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蒸发旺盛,气候干旱。

(2)此题注意材料提示:

所示区域的沿海地区年降水量约50毫米,因而沿岸地区芦笋种植水的来源肯定不是雨水,再结合图中提供的等高线和河流信息,可以推出沿海地区芦笋种植用水的来源有地下水、冰雪融水和河水等。

(3)此问题属于开放性试题,可以有不同的观点,根据自己选择观点回答相应的理由。

【考点定位】该题考查世界气候的分布和成因,农作物的用水来源。

37.(24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7所示区域的沿海地区年降水量约50毫米,东部山地雪线高度在4480~5000米之间,自20世纪90年代,该地区开始种植芦笋(生长期耗水量较大),并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芦笋出口区。

(1)分析图示沿海地区气候干旱的愿意(10分)

(2)推断图示沿海地区芦笋种植用水的来源(6分)

(3)你认为图示沿海地区是否应该大力发展芦笋种植,请说明理由(8分)

【答案】

⑴位于热带,全年气温高,蒸发旺盛;(受东部山脉阻挡)处于东南信风的山地背风坡,不利降水;(势力强大的)沿海寒流的减湿作用强。

⑵地下水;冰雪融水(河水)。

⑶观点一:

应大力发展芦笋种植。

    理由:

扩大就业,增加收入,促进经济发展。

   观点二:

不应该大力发展芦笋种植。

理由:

芦笋生长耗水量大,当地本来水资源缺乏,种植芦笋使当地水资源更为紧缺。

【解析】

(1)根据经纬网可判断,图示区域为南美洲,是位于南太平洋沿岸的低纬度地区,安第斯山西侧,处于东南信风的山地背风坡,同时沿岸秘鲁寒流的减湿作用强,因而形成了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蒸发旺盛,气候干旱。

(2)此题注意材料提示:

所示区域的沿海地区年降水量约50毫米,因而沿岸地区芦笋种植水的来源肯定不是雨水,再结合图中提供的等高线和河流信息,可以推出沿海地区芦笋种植用水的来源有地下水、冰雪融水和河水等。

(3)此问题属于开放性试题,可以有不同的观点,根据自己选择观点回答相应的理由。

【考点定位】该题考查世界气候的分布和成因,农作物的用水来源。

 2012年,全国文科综合(大纲版)

36.(36分)阅读图文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20世纪50年代以来,图5中我国境内某些区域建立了许多国营农场,引种优质长绒棉,目前,这些区域的棉区是我国最大的商品棉生产基地,种植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近年来,每至棉花收获季节,数十万外地民工前来这里采摘棉花。

(1)推断并说明这些国营农场的分布规律,分析这些地区种植优质长绒棉的有利条件。

(12分)

(2)距消费市场较远却并未影响该区域商品棉销售,请解释原因。

(6分)

(3)说明该区域商品棉生产的限制性因素。

(6分)

(4)分析该区域过度扩大棉花种植面积对区域环境的影响。

(12分)

36.(36分)

(1)分布规律:

盆地周围绿洲地带(山前洪积—冲积扇地带)。

(3分)

有利条件:

(棉花生长期)光照充足,热量充足,有灌溉条件。

(9分)

(2)棉花易储存、易运输(交通条件改善);棉花品质优良(我国最大的长绒棉生产基地),市场需求量大。

(6分)

(3)劳动力不足,在棉花采摘期尤为突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水资源有限。

(6分)

(4)过度扩大棉花种植面积,会过度消耗水资源,导致河流下游水量大减甚至断流;(4分)荒漠化扩展、绿洲消失(生态环境恶化);(4分)灌溉用水过量(与排水失衡),会引起地下水位上升,(造成盐分在土壤表层积累)引发土壤的次生盐碱(渍)化。

(4分)(其他合理答案酌情评分)

39.(60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注意:

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20世纪80年代以来,考古工作者在广州等地陆续发现了南越王墓等重要历史遗迹,这些发现对研究岭南历史有重要价值。

材料一

   秦始皇兼并六国后,开凿灵渠,攻打百越,设置南海,桂林,象郡三郡,秦汉之际,中原战乱,秦南海郡龙川县令赵佗举兵兼并三郡,自称南岳武王,定居番禹(今广州市)。

于通向内地的各个关口屯兵,“绝道聚兵自守”

   刘邦称帝后,民生凋敝,无力南征,遂封赵佗为南越王,“与剖府通使”,命其“和集百越,毋为南边患害”,开通关市,南岳国乘机发展,广泛使用铁器,海内外贸易也相当活跃,吕后执政,汉朝“禁南越国关市铁器”,赵佗又以财务收买附属于汉朝的闽越等郡部族,势力所及,“东西万余里”“以兵威边”赵佗以皇帝自居,“与中国侔(对等)”汉文帝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前十对赵佗“自立为帝”的行为予以谴责,赵佗迫于压力,表示去帝制继续为藩臣,奉贡职但在内部,“窃如故号居”

汉武帝决心彻底解决南越国问题,要求南越国赵兴入朝,“用汉法,比内诸侯”。

南越国相吕嘉等杀汉朝使者及主张“内属”的南越王,王太后,“发兵守要害处”,公元前111年,汉军十万分数路越岭,平定南越并将其分社九郡,实行与内地统一的制度法令。

                                 ——据《史记》等

材料二

  图6示意灵渠位置。

  (3)从军事角度指出秦开凿灵渠的主要目的,说明原因。

(12分)

答:

主要目的:

运输粮食等物资,保障军队的后勤供给。

(3分)

原因:

①对秦政权而言,岭南地区位置偏远,远途劳军以至长期统治,保障后勤供给尤为重要

②岭南地区地形崎岖,丘陵广布,植被茂密,陆路交通不畅。

③在当时条件下,大量物资的运输以水路为主。

④南岭阻断了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水路联系。

(答3点即可满分)

 (4)说明灵渠的开凿对当时区域间联系的意义。

(8分)

答:

①(南岭为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分水岭)灵渠连接湘江和漓江,沟通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扩大了水路交通运输的范围;

②促进了岭南地区与长江流域以至北方地区的经济、贸易和文化交流;

③有利于岭南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

2012,山东文综

26.(2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辽河地处我国东北半干旱半湿润地区,其干流水量主要来自东侧支流,泥沙则主要来自西侧支流,有“东水西沙”之说。

流域内人口密集,工农业生产集中,水资源量远小于其北部的松花江流域,为此国家规划实施“引松济辽”调水工程。

图5为辽河流域局部区域图。

(1)绘出AB两点之间的地形剖面示意图。

(2分)

(2)分别说明辽河流域“东水”和“西沙”形成的自然原因。

(8分)

(3)目前辽河某些河段在枯水期出现地下水不再补给河水的现象,分析其原因。

(6分)

(4)“丁坝”是辽河河道整治中常采用的一种工程。

图5右上角为丁坝景观图。

试推断丁坝的作用。

(5)指出建设“引松济辽”调水,打造东北黄金水道,对辽河干流地区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

【答案】26.(24分)

(1)

(2)“东水”:

干流东侧年降水量较大。

“西沙”:

干流西侧直流上游地势起伏较大;流经沙地,植被覆盖率较低;降水集中,多暴雨。

(3)生产生活用水量大,过度开采地下水;泥沙淤积,河床抬高;地下水位低于河流水位。

(4)保护河岸;提高枯水季节河流水位,利于通航;提高河水流速,减少泥沙在河床中部的沉积。

(答对一点即可)

(5)增加水资源量,促进工农业发展;发展内河航运,加强区域间的联系;改善环境,促进旅游业发展(或优化投资环境)。

【解析】

(1)本题考查地形剖面图的绘制方法,注意其关键点即可;

(2)注意抓住“水”“沙”二字分析,“水”多的原因需要考虑水的来源,“沙”多主要考虑含沙量的大小,从影响含沙量增大的原因分析;

(3)本题的分析一般都考虑到水的减少,易漏掉地上河的形成条件极其影响;

(4)(5)注意分析要点的全面性。

【考点定位】

地形剖面图的绘制;河流的补给;河流的水文特征;地上河;河流工程建设以及影响;河流调水的意义。

附:

丁坝找到了:

《黄河下游游荡性河道整治方案比选》(齐璞孙赞盈彭红)——一文中“莱茵河河道双岸整治景观图”,如下:

27.(12分)图6为江苏省和贵州省三个年份城市化水平统计图。

读图回答问题。

(1)自1990年至2001年两省城市化发展的特点有何不同?

(4分)

(2)指出与贵州省相比,江苏省城市化发展的优势条件。

(8分)

【答案】27.(12分)

(1)江苏省城市化速度比贵州省的快;江苏省城市化水平比贵州省的高。

(2)与贵州省相比,江苏省地处东部沿海,地理位置优越;地势平坦,交通便利;受上海市的辐射带动;工农业和第三产业发展迅速,水平高。

【解析】

(1)从图中即可读出江苏省城市化的速度比贵州快,且水平高的特点。

(2)从江苏省和贵州省的位置、地形、交通、工农业、城市依托等方面分析。

 

 2012年,安徽文综

34.(32分)根据材料和图1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近些年,“干湖之省”湖北针对省情,夯实农业发展基础,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材料二

鉴于近些年铁矿石进口量和钢材出口量增加很快,武汉钢铁厂计划将部分生产能力转移广西沿海防城港市。

(1)描述图中两个I区的区位特点,并分别分析其耕地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

(10分)

(2)针对图示区域洪涝灾害隐患,列举宜采取的主要措施。

(10分)

(3)分析武汉钢铁厂部分生产能力转移对武汉,防城港两市发展可能带来的积极影响。

(12分)

【答案】

 34.(32分)

⑴I区分别位于西北部山区和东部平原、湖区。

西北部山区耕地快速减少,主要因为退耕还林;东部平原、湖区耕地快速减少,主要因为快速城市化和退田还湖。

⑵修建水库及分洪、蓄洪工程,加固大堤,治理河道等;山区:

退耕还林,植树造林;湖区:

退田还湖;城市:

完善排水系统;农村:

加强农田水利建设;以法治水,加强洪涝灾害监测、预警和应急体系建设,参加水灾保险等。

⑶(对武汉市的积极影响):

减少能源、资源的消耗和土地占用,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改善城市环境;(对防城港的积极影响):

扩大港口规模;拉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促进区域发展。

35.(24分)根据材料和图14,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云南苍山洱海地区山清水秀、林茂粮丰,大理古城宛如一颗明珠镶嵌在青山绿水之间,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1)图中A地、B地的地貌分别为▲、▲,从内外力作用的角度分别说明它们形成的主要过程。

(12分)

(2)如果在洱海西岸大规模建议住宅,可能对地理环境产生哪些不利影响?

(12分)

【答案】35.(24分)

⑴断块山 洪积-冲积平原 内力作用形成断层,断裂面两侧岩体以垂直方向运动为主,A侧岩体相对上升,形成断块山;B侧岩体相对下降,形成谷地,同时流水等外力不断将风化、侵蚀产物搬运到谷地边缘堆积,形成洪积-冲积平原。

⑵占用耕地和湿地,影响农业生产,湿地的功能减弱、效益降低。

人口增多,林地遭破坏,入湖污水增多,生物多样性减少,自然灾害增多,环境质量下降,不利于大理古城的保护,人地关系恶化。

2012年,北京

36.(36分)读图10,回答下列问题

(1) 说明在地形影响下,该区域城镇和交通线路的分布特征。

(6分)

(2) 简述途中漆河三角洲的成因。

(6分)

(3) 比较图10(a)与(b),分析漆河河道的变化及其人为原因。

(8分)

2010年,曹妃甸新建的首钢京唐钢铁厂已全面投入生产。

(4) 说明钢铁厂建设对曹妃甸地区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

(8分)

(5) 概述制约华北平原农业产生的自然因素,并提出应对措施。

(8分)

【参考答案】

(1)平原:

城镇数量多,密度大,交通线路密集;

山地和高原:

城镇数量少,密度小,交通线路稀疏。

(2)在滦河河口附近,流速减缓,泥沙堆积,形成三角洲。

(3)河道变窄,分叉减少。

主要由于上游沿线修建水库拦水,自滦河向流域外引水,滦河流域生产生活用水量增加,河流流量减少,沼泽湿地被开发为盐田、鱼塘。

(4)拉动基础设施建设;带动相关产业集聚;促进当地商业、服务业的发展;增加当地就业岗位和经济收入。

(5)制约因素:

降水偏少,水资源短缺,多旱涝、寒潮、冰雹、风沙、病虫害、土壤盐碱化等;

应对措施:

完善农田水利设施和防护林体系;增加农业技术投入,发展节水农业;加强对灾害的监测和预防;培育和种植优良作物品种。

【考点透析】

本题以华北、东北与内蒙古高原地区为背景,主要考查地形对城镇、交通的影响、河口三角洲的成因、影响河道变迁的因素、工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制约华北地区农业生产的因素及应对措施。

【思路点拨】第

(1)题,是比较比较常规的描述类的题目,不过有了限定条件是在地形的影响之下形成的,虽是在考查分布特征但实际上又在考查地形对城镇和交通的影响。

地形对城镇和交通的影响应从不同地形回答,结合图中的地形图和城镇及高速公路的分布,从城镇和交通线分布的疏密和数量加以说明即可。

(2)题,考查三角洲的形成原因。

三角洲是由泥沙堆积形成的,即河流入海口处,由于流速减慢,河流中的泥沙逐渐堆积(沉积)形成三角洲。

第(3)题,考查河道的变化及引起变化的人为原因,侧重考查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对比图a、图b可以发现,2000年比1979年河道变窄,同时分叉也减少了。

造成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是水量减少,本题要求回答人为原因,从图10中可以看出滦河上游建有水库和运河,使流入下游的水量减少;通过图b和图a的对比可以发现滦河2000年盐田和鱼塘占很大面积,减少了沼泽湿地的面积,减少了水源补给;随着滦河流域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生产和生活用水量增加,导致滦河水量减少。

第(4)题,主要考查工业化对城市化的影响,钢铁厂的建设有利于增加就业和经济收入,促进当地服务业、商业的发展,且拉动曹妃甸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带动与钢铁工业相关产业的发展。

第(5)题,主要考查影响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及解决措施。

华北地区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该地旱涝、盐碱、风沙、寒潮、冰雹的灾害频发,特别是春旱尤为严重。

针对这些自然灾害,应采取加强监测预报、完善农田水利建设、增加科技投入、发展节水农业及培育良种等措施。

39. (10分)

图13为某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示意图。

据图回答第(3)、(4)题。

(3)简述规划绿地的分布特点。

(4分)  

(4)阐述该绿地系统改善城市空气质量的原理。

(6分)

【参考答案】

(3)城市中心为片状分布,边缘呈网状分布(环状分布,沿主干道呈楔形或条带状或放射状分布)。

(4)吸附飘(浮)尘,吸收污染气体,释放氧气。

【考点透析】

本题主要考查城市绿地分布特点和城市绿地(绿色植物)的生态环境效益。

【思路点拨】

第(3)题,从图中信息易知绿地主要沿主干道呈放射状分布,在边缘呈网状分布。

第(4)题,城市绿地系统改善城市空气质量的原理,即城市绿地的作用,可以吸收大量二氧化碳,放出氧气;能阻挡飞扬的灰尘,吸收各种有害的气体,从而起到过滤、净化空气的作用;绿地还可以减弱噪声。

40.(30分)地图反映了人们认识世界的程度,地图的变化记录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过程。

欧洲中世纪时,地图主要由神职人员绘制。

当时欧洲的世界地图千篇一律:

基督教圣地耶路撒冷居于中心,多瑙河、地中海和顿河呈“T”字型,把世界分割为欧、亚、非三部分。

中国古代地图大部分由官方或士大夫绘制,主要用于日常行政事务管理和作为读史的辅助工具。

在中国古代绘制的世界地图中,中国占据绝大部分图幅,政区表现较为准确,中国疆域之外则绘制简略,严重失真。

 

   随着地理信息技术的发展,出现了新的地图形式——数字地图,据图14,回答第(3)题

(3)与纸质地图相比,概括数字地图功能方面的特点。

(10分)

【参考答案】

增加了交互功能;信息查询和空间分析功能强,数据更新快,信息共享好。

【考点透析】

本题主要考查数字地球的特点。

之前在北京的考试题中主要侧重于对3S技术的考查,今年转型为考查数字地球,即便是我们不是很熟悉从与图形的对比中我们也可以的出结论。

【思路点拨

】数字地球是一个以地球坐标为依据的、具有高分辨率的海量数据和多维显示的地球信息的技术系统。

该系统信息丰富多样,以图像、图形、图表、文本报告等多种形式提供局部或全球范围的数据、信息、知识方面的服务,提供信息准确及时,修改、检索、传输信息方便快捷,并可以对系统中的数据作进一步的分析操作,最后输出人们关注的专题信息。

与纸质地图相比,具有数据更新快、信息查询和空间分析功能强、交互功能强的特点。

2012年,广东文综

40.(28分)加拿大地广人稀,西南部地区地形复杂,欧肯那根河谷是世界著名的冰酒产地。

根据加拿大西南部某地区示意图(图8),结合所学知识,完成

(1)一(4)题。

 

(1)维多利亚所在地气候类型的特点是________;位于草原地区的梅迪辛哈特气候类型是________。

(6分)  

(2)从温哥华到梅迪辛哈特,水平方向上自然景观主要表现为由森林到草原的变化,这体现了________的地域分异规律,其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

(4分)

(3)冰酒是由富含糖分的优质葡萄,成熟后在树上经自然冰冻,再采摘酿造而成。

欧肯那根河谷是这种自然冰冻葡萄的产地,分析其自然原因。

(10分)

 (4)加拿大西部草原地区历史上由于过度开垦与放牧,加上连年卡早,植被遭到了破坏,土地资源退化。

为应对这种危机,当地可能采取哪些措施?

(8分)

【答案】

(1)全年温和多雨  温带大陆性气候

(2)经度地带性(由沿海到内地)  水分(海陆分布)

(3)地处河谷地区,热量充足;位于河谷,多河没滩平原,地形平坦,灌溉水源充足;土壤肥沃;处于山脉风坡,降水少,晴天多,昼夜温差大,有利于葡萄养分积累;地处中纬高山气候区,夜晚大气逆辐射弱,利于形成冰冻;地处高山河谷地区,葡萄病虫害较少.

(4)退耕还林还草;兴修水利设施;合理利用水资源;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合理放牧,种植人工草场;防治土地退化;发展节水农业,采用喷灌、滴灌技术;实行轮牧、舍饲养殖,限制载畜量,种植人口草场;封育沙漠化的弃耕地和草场退化,恢复植被等。

【解析】

(1)维多利亚所在纬度50°左右大陆西岸地区,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多雨,草原地区的梅迪辛哈特位于大陆内陆地区,山脉阻挡削弱了西风带来的水汽,降水少,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

(2)考查书本基本结论,从温哥华岛梅迪辛哈特,水平方向上自然景观主要表现为从森林到草原的变化,这体现了经度地带性分异规律,其主要影响因素是水分。

(3)【商榷】

冰酒是利用气温在零下8℃以下,在葡萄树上自然冰冻的葡萄酿造的葡萄酒,要求所在区域在春、夏、秋三季气温要足够温暖来满足冰葡萄的生长需求,而在圣诞节前后的气温要足够寒冷,受气候影响,大多数产区往往要隔3到4年才能收获一次冰葡萄,也就是说并不是每年都有冰酒出产。

由此看出,葡萄产地最好有一场急速降温冰冻葡萄,才能较好满足冰酒的要求,而加拿大欧肯那根河谷又是南北走向的,受地形影响,秋冬季很容易受寒潮影响,形成速冻葡萄。

而参考答案中没有地形或寒潮,不知这样想行不行。

两个角度可参看:

其一,冬季易受来自北冰洋的冷空气的影响;其二谷地地形有利于冷空气集聚导致逆温。

不知道为什么答案都没有。

不过想来也不奇怪,2011年意大利那不勒斯那道工业区位题,最后的评分标准里面,就是深水良港给2分,海运便利而廉价再给2分,其它的产业基础好,临近欧洲巨大消费市场等角度再怎么写也是2分。

没办法,综合题怎么改,完全取决于组长和几位专家,谁让人家是专家呢!

(4)此问题可参看书本案例、结合材料提示信息综合回答。

【考点定位】考查气候、地域分异规律、农业区域条件和荒漠化治理措施。

41.(28分)地处长江人海口的上海市,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近年来城市用地日益紧张,滨海地带的开发成为热点。

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

(1)一(5)题。

     材料一:

长江口及上海市区域示意图(图9)。

 

材料二:

1987—2006年上海市F围垦区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图(图10)

 

(1)甲、乙、丙、丁四处中,淤积作用明显的两处是________和________处,水深大于5m的是________和________处。

(4分)

 

(2)1987—2006年上海市F围垦区面积增加量居前两位的土地利用类型是________和

________。

(4分)

 (3)上海市精品钢铁,化学和船舶工业基地(区)布局的总体特征是________;影响微电子产业基地布局的最重要因素是________。

(6分)

 (4)S处临近中国最大的集装箱港洋山港,有铁路抵达和高速公路经过。

目前上海市正在S处建设临港新城,简要分析该新城发展的有利条件。

(6分)  

 (5)上海市在F围垦区内规划建设工业开发区,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材料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