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优秀教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258095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0.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优秀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优秀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优秀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优秀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优秀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优秀教案.docx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优秀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优秀教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优秀教案.docx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优秀教案

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一)

第一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三年级上册P10例1

教学目标:

1.能正确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

能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整理、分析数据,解决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及根据情况选择恰当的方法的意识。

教学重点:

能够正确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

教学难点:

能够根据情况选择恰当的方法。

教学准备:

教师:

多媒体、口算卡。

学生:

答题纸。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谈话引出问题:

第53届‚世界博览会‛在我国上海举行。

有一所学校的学生正要准备乘汽车去“世博会”参观。

大家请看(出示教材第9页主题图):

同学们来到操场排好队,看到开来的一辆辆大巴,兴奋地喊:

我们要去参观“世博会”喽!

 请大家认真观察画面,说说从图中你了解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汇报:

二、互动新授

1.教学教材例1第1题。

 提问:

(出示教材第10页例1情境图)大巴车开来了,大家需要持票上车,请问:

一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

 学生独立思考列式,指名回答,教师板书:

35+34= 

师追问:

为什么这样列算式?

(要想求出一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票,就要先算出一年级两个班去参观的一共有多少人。

质疑:

那么35+34应怎样口算呢?

独自思考后把你的计算方法和小组内的同学交流一下。

(l)学生先独立思考,有了自己的想法后,再小组内相互交流。

(2)教师巡视指导,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及时引导。

(3)交流:

哪一个小组愿意来说一说你们组想出的算法?

各小组进行汇报,展示不同的方法。

教师板书:

小组1:

35+30=60    65+4=69 

小组2:

30+30=60    5+4=9    60+9=69 

小组3:

30+34=64    64+5= 69 

师:

你们太聪明了!

能想出这么多口算的方法。

那么,在这些算法中你喜欢哪种算法呢?

说说你的理由。

(用学过的两位数加一位数和两位数加整十数的知识,把题中的一个两位数分成一个一位数和一个整十数,让它们分别和另一个两位数相加,最后再将两个结果加起来的方法进行计算。

2.教学教材例1第2题。

探究:

同学们真是太捧了,想出了这么多算法,那么二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

(出示教材第10页例2情境图)用你自己喜欢的口算方法算一算吧!

(1)引导学生列出算式:

39+44=

(2)小组交流计算方法。

(3)指名说说自己的计算方法。

(4)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把你的计算过程在答题纸上表示出来。

(5)班内展示。

或 :

39+40=79     30+40=70       30+44=74 

      79+4=83       9+4=13        74+9=83 70+13=83 

小结:

同学们,我们在口算时可以从高位算起,用第一个加数加第二个加数的整十数。

再用第一步计算的结果加第二个加数个位上的数;也可以依照笔算的方法从低位算起。

觉得哪种方法适合你,就选用哪种方法。

三、巩固拓展

 完成教材第10页做一做。

(1)利用主题图中的信息独立完成

(1)、

(2)题,然后指名说说是怎样计算的。

对于不同的方法可以让学生通过交流、比较,了解它们的特点,在此基础上选用适宜的方法进行计算。

(2)根据主题图中的信息,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

①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讨论完成。

②集体汇报、订正。

四、课堂小结

师: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谈收获。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三年级上册P11例2

教学目标:

1.学习两位数减两位数,能正确口算100以内数的两位数减两位数。

2.经历探索两位数口算方法的过程,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3.培养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的意识及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正确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口算。

教学难点:

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的口算。

教学准备:

教师:

多媒体。

学生:

答题纸。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谈话:

同学们,还记得上节课某学校乘车去参观上海‚世博会‛的情景吗?

大家把问题解决得真棒!

那么,现在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口算下面各题,并说说是怎样算的。

 33+29=  23+31=  68-4=  32-6=

二、互动新授

l.出示教材第11页情境图,提出问题。

(出示教材第11页情境图)瞧,同学们上了开往世博会的大巴车,从图上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专线大巴票价:

48元,普通快客票价:

65元,动车票价:

54元)

 提问:

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l)普通快客的票价比动车贵多少元?

(2)专线大巴的票价比普通快客便宜多少元?

2.合作交流,探究算法。

提问:

同学们能提出这么多的问题,可真聪明!

这些问题又该如何列式?

(l)学生独立完成,把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2)小组内交流。

(3)小组代表发言。

(4)教师归纳并板书:

65 - 54=   65 - 48=

交流:

你怎样计算出结果呢?

把你的想法和同学说一说。

(可以选择一道题。

(1)学生尝试做。

(2)小组内交流口算结果和口算方法。

(3)班内汇报。

①选择65-54=的学生汇报口算方法:

生1:

5-4=160-50=1010+1=11 

师板书:

相同数位相减,列竖式的方法。

生2:

65-50=1515-4=11      

师板书:

先减整十数,再减一位数。

生3:

65-4=61,61-50=11      

师板书:

先减一位数,再减整十数。

生4:

65-60=5,5+6=11       

师板书:

凑整法。

师小结:

你们能想出这么多的口算方法,真是爱动脑筋的孩子!

这么多方法中你最喜欢哪种方法?

可以和同桌说一说。

②选择65-48=的学生汇报口算方法:

生1:

65-40=25,25-8=17    

师强调:

先减整十数,再减一位数。

 

生2:

65-8=57,57-40=17    

师强调:

先减一位数,再减整十数。

生3:

65-50=15 ,15+2=17    师强调:

凑整法。

生4:

15-8=7,  50-40=10    10+7=17 

提问总结:

为什么你用15减8.而不是用5减8呢?

(5不够减8,需要退位。

 为什么是50-40.而不是60-40呢?

(这也是用了相同数位相减,只是个位不够减,所以需要从十位上退1当10用的方法。

 交流:

把喜欢的方法说给同桌听一听。

除了你喜欢的方法,再另找一种方法说给你的小组成员听听。

3.观察对比,完善口算方法。

(1)出示:

65 - 54=和65 -48 =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两道算式,这两个减法算式在计算时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2)小组讨论。

(3)集体交流。

(“65–54=”是不退位减法;

“65-48=”是退位减法。

在口算时可以用先减整十数,再减一位数或先减一位数,再减整十数或凑整法进行计算。

三、巩固拓展

1.完成教材第11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口算,指名回答,要求说出口算的方法。

2.完成教材第13页‚练习二‛的第5题。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

制作两张数字纸条。

组长拉动纸条与组内成员合作完成口算练习。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三年级上册P14例3

教学目标:

1.学习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能正确地计算,掌握笔算方法。

2.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在不同的方法中择优的意识和迁移旧知识解决新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

正确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教学难点:

掌握几百几十的进位加法和几百几十的退位减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收集信息,提出问题。

提问:

(出示教材第14页情境图)同学们下车来到世博园,世博园纪念品商店里的商品琳琅满目,前来买纪念品的游客络绎不绝。

据统计,上午卖出380个“海宝”,下午卖出550个“海宝”。

根据我们所获得的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生1:

上午和下午一共卖出多少个‚海宝‛?

生2:

下午比上午多卖出多少个‚海宝‛?

生3:

上午比下午少卖出多少个‚海宝‛?

2.汇报列式,揭示课题。

(l)指名完整叙述问题,并列出算式。

 380+550=     550-380= 

(2)师点出课题: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题目,这和我们以前学习过的有什么不同?

学生汇报。

揭题: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师板书课题:

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二、互动新授

1.学习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

(1)独立思考,你怎样计算出380+550的得数。

(2)计算完成后,在小组内交流、讨论。

(3)组织学生汇报:

生1:

用口算。

因为38+55=93,所以380+550=930。

生2:

用竖式计算。

相同数位对齐,然后从个位开始算起。

(4)表扬:

同学们能想到两种这么好的方法来计算,而且还提醒我们竖

式应该怎样计算。

真是太棒了!

我们写竖式的时候要注意每个数位上的数对齐,如果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一。

但是老师还有个疑问:

为什么百位上不是8呢?

(因为十位上的8+5=13,向百位进了1,百位上应该就是3+5+1=9,竖式计算时进的1要写上,算的时侯不要漏掉了。

口算380+550,算出38+55后要记得在末尾写上O……)

(5)说得太好了!

那么谁能说说在计算中哪些地方要特别注意的?

(列竖式时相同数位要对齐,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算到这位时不要忘了加上进上来的“1”。

2.探究退位减的计算方法。

(1)教师出示算式:

550-380= 

(2)提问:

怎样计算呢?

①学生先独立思考,试算。

②在小组中交流算法和计算结果。

③全班反馈:

生1:

因为55 - 38=17,所以550-380=170。

生2:

550可以看成55个十,380可以看成38个十,55个十减去38个十就剩下17个十,也就是170。

生3:

用竖式计算。

让用竖式计算的学生到黑板上板演。

(3)让用笔算方法计算的学生说一说计算方法。

师适当引导:

十位上的5不够减,怎么办?

15表示多少?

(从百位退1当10.和十位上的5合起来是15。

)7为什么写在十位上?

最后算百位,为什么百位上是4减37

(十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百位上退1当十,所以百位上是4减3。

(4)请全班学生动笔算一算,交流笔算需注意的问题。

(笔算减法: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上不够减,就从前一位上退1,本位加十再减。

三、巩固拓展

1.完成教材第14页做一做。

小组内合作,每人算两道题,一道加法,一道减法,做完后小组内互相订正。

看哪个小组最认真。

2.完成教材第16页练习三的第1、2题。

(1)第1题:

学生在答题纸上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订正。

(2)第2题:

先让学生找出要求的问题。

接着说一说要求这个问题需要知道什么?

 小组讨论后列式解答。

全班交流,说说自己解题的思路。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在进行笔

算时应注意些什么呢?

 

教学反思:

 

第四课时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三年级上册P15例4

教学目标:

1.学习估算的一般方法。

2.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加、减法估算。

3.逐步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估算方法,能正确进行估算。

教学难点:

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对估算结果的合理性做出解释。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国庆节”到了,学校要安排一次‚革命传统教育‛的活动。

学校组织全校1~6年级学生到巨幕影院观看电影。

你们认为学校举办这样的活动有意义吗?

2.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让学生了解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懂得珍惜……)

二、互动新授

1.提出问题。

(出示P15情境图)

 师:

同学们,从这幅图中你了解到什么数学信息?

 学生回答:

    

(1)一到三年级来了221人。

    

(2)四到六年级来了239人。

    (3)巨幕影院有441个座位。

 根据这些信息,想一想,我们能提出哪些问题呢?

 鼓励学生根据情境图提出数学问题,尽可能多地提出数学问题。

同时板书有价值的问题。

(出示):

 一到六年级一共来了多少人?

 六个年级的学生同时看巨幕电影坐得下吗?

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及时引导和肯定。

2.解决问题。

师:

刚才大家提出的问题中,哪个问题我们以前没有遇到过?

六个年级的学生同时看巨幕电影坐得下吗?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估算问题。

现在我们就一起来解决它。

(板书课题:

加、减法的估算)

(1)师:

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利用哪些信息?

先求出什么?

(需要利用‚一到三年级来了221人,四到六年级来了239人。

求出六个年级的总人数。

(2)那么‚六个年级的学生同时看巨幕电影坐得下吗?

‛这个问题你是怎样想的?

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交流。

①学生独立思考。

 

②小组内交流各自的解题方法。

③全班交流反馈:

方法一:

221+239≈400(人) 

方法二:

221+239≈450(人) 

(3)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估算过程,说说哪种估算的方法合理。

 学生自由回答,说出各自的理由。

生1:

221大于200,239也大于200,所以221+239 一定大于400,但还是不能确定是否大于441。

因此方法一的估算不合理。

生2:

221大于220,239大于230,220+230=450,所以221+239 一定大于450,坐不下。

因此方法二的估算合理。

师小结:

在估算时可以把数看成接近的整十数或整百数,哪种合理,用哪种方法。

三、巩固拓展

1.完成教材第15页的问题。

 学生先独立解答,再全班交流估算的过程。

 

2.完成教材第17页‚练习二‛的第5题。

 先让学生思考求近似数的方法,然后小组内互相说说所给数的近似数,并完成习题。

3.完成教材第17页‚练习二‛的第6~8题。

 

(1)学生独立思考,试做在答题纸上。

(2)小组交流、讨论估算方法。

(3)集体交流估算方法。

四、课堂小结

师: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生1:

解决问题时,要求根据问题找出需要利用的信息,确定先算什么。

生2:

在估算时既可以把数看成接近的整十数,又可以看成整百数,哪种合理,就用哪种方法。

生3:

估算时要把一个数看成跟它最接近的整百数或整十数,而不是只看它的百位上或十位上的数字……

 

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职业技术培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