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江苏全国ⅠⅡ卷文综历史.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255256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128 大小:1.4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江苏全国ⅠⅡ卷文综历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8页
浙江江苏全国ⅠⅡ卷文综历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8页
浙江江苏全国ⅠⅡ卷文综历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8页
浙江江苏全国ⅠⅡ卷文综历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8页
浙江江苏全国ⅠⅡ卷文综历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江苏全国ⅠⅡ卷文综历史.docx

《浙江江苏全国ⅠⅡ卷文综历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江苏全国ⅠⅡ卷文综历史.docx(1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江江苏全国ⅠⅡ卷文综历史.docx

浙江江苏全国ⅠⅡ卷文综历史

2009年浙江高考文科综合(历史部分)

12.隶书是中国书法的五种主要字体之一,它

A.源于殷商时期的甲骨文和金文

B.始于秦朝,李斯以此字体书写了《秦始皇廿六年诏铭》

C.变化最为丰富,最能表现书法写意性

D.常用于书写古代官方文书,故又称正书

13.中国古代生产和科技在不断进步中,中外交流也十分频繁。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耕作技术大体经历了从“刀耕火种”到耦犁、一牛挽犁的发展过程

B.纺织原料使用的先后顺序是麻和葛、家蚕丝、棉花

C.指南针在明清时期经由海路传入阿拉伯

D.印刷术经由波斯传到西方

14.

右图是一幅残缺的中国古代“地方机构示意图”,请依据留存信息,判断该图反映的朝代是

A.唐代B.宋代

C.元代D.明代

15.某生分析下表,得出了四项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北宋赋税结构变化表

农业税(万贯)

非农业税(万贯)

农业税:

非农业税

至道末年(997年)

2408.1

1567.3

60:

40

天禧末年(1021年)

2641.2

3874.0

40:

60

熙宁十年(1077年)

2021.3

5117.2

28:

72

①农业税的消长反映农业生产削弱的趋势②非农业税的增长反映工商业的发展

③政府财政收入越来越倚仗于非农业税④重农抑商政策已不再实施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6.关于明代内阁,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明太祖罢除丞相职务,设内阁制B.内阁成员的地位和权势有过提高

C.内阁正式成为统率六部百司的机构D.司礼监最终取代了内阁

17.中俄《尼布楚条约》中说,“凡岭南一带土地及流入黑龙江大小诸川,应归中国管辖;其岭北一带土地及川流,应归俄国管辖”。

对条约中的“中国”,理解正确的是

①这里的中国指中原地区②清朝第一次使用了“中国”国号

③清政府对外不再使用“大清”的朝号④表明清朝行使和维护的是中国的主权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8.一位现代学者在评论一部历史文献时说:

“在这里,孔子已经换上了西装。

”这一评论指的是

A.董仲舒笔下的孔子B.李贽笔下的孔子

C.维新变法时期康有为笔下的孔子D.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笔下的孔子

19.中国知识分子看到改造中国的新路径,提出“到民间去”的号召,并开始深入到工作中间进行启蒙宣传,是在

A.戊戌维新时期B.辛亥革命时期

C.五四运动时期D.国民革命时期

20.电影《高考1977》反映了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次考试。

如果让你来设计这场考试的场景,可能出现的是

A.背景音乐:

反映粉碎“四人帮”的歌曲

B.外景:

考场门口悬挂着“改革开放送春风”的横幅

C.内景:

考场中张贴有“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标语

D.特写:

作文题目“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21.下列关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马克思和恩格斯第一次合作的作品《德意志意识形态》,批判了青年黑格尔派的唯心主义

B.《共产党宣言》用剩余价值学说,论证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同样不可避免

C.十月革命的胜利推翻了统治俄国300多年的罗曼洛夫王朝,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

D.马克思和恩格斯发出了“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伟大号召

22.一本史学著作说:

“第一次世界大战还标志着曾在19世纪十分完全、十分反常地支配全球的欧洲的结束。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第一次世界大战成为一系列新技术发展的催化剂

②第一次世界大战给欧洲带来了深刻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③第一次世界大战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民族的觉醒

④第一次世界大战促使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和资本输出国

A.①②B。

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

23.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进步,一些图书馆的纸质历史文献已经以电子文本的形式提供利用。

我们应如何历史地看待这一现象?

A.现代发明比古代发明更为重要

B.造纸术的发明已经失去历史意义

C.历史文献不应该采用时髦的电子文本

D.不论是纸质文本还是电子文本,《论语》终究还是《论语》

38.(26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苟有新民(指经过思想启蒙和教育培植而具有公民权利主任意识的新国民),何患无新制度?

无新政府?

无新国家?

非尔者,则虽今日变一法,明日易一人,东涂西抹,学步效颦,吾未见其能济也。

——梁启超《新民说》(1902年)

材料二

吾国之社会,其隆盛耶?

抑将亡耶?

……予所欲涕泣陈词者,惟属望於新鲜活泼之青年,有以自觉而奋斗耳!

……青年乎!

其有以此自任者乎?

……谨陈六义……一、自主的而非奴隶的……二、进步的而非保守的……三、进取的而非退隐的……四、世界的而非锁国的……五、实利的而非虚文的……六、科学的而非想像的。

——陈独秀《敬告青年》(1915年9月)

材料三

欲改造吾国民之德知,俾之脱胎换骨,涤荡其染于专制时代之余毒,他者吾无望矣,惟在染毒较少之青年,其或有以自觉。

此……之所以专对我菁菁茁茁之青年,而一陈其忠告也。

——高一涵《共和国家与青年之自觉》(1915年10月)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位作者提出培植“新民”与“新青年”的原因。

(10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陈独秀期望培育的“新青年”“新”在哪里,体现了怎样的时代精神。

(8分)

(3)根据以上材料,概括梁启超“新民”理念与陈独秀“新青年”理念之间的关系。

(8分)

39.(26分)英国开始的工业革命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社会的面貌,学者们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

请你对下述问题表达自己的见解。

材料一

(美国拥有)很大的、不断扩大的市场……美国还拥有更多的、可供工业革命使用的资金用的流动资本,源源流入英国的商业利润比流入其他任何国家的都多……由于行会较早瓦解,由于对传统的条块农田的圈占,英国获得了充裕的流动劳动力……贫穷的农民们失去了自己的部分甚至全部的土地,被迫当租地人或打散工的人,否则就不得不去城里找工作。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瓦特机发明前,英国工业生产动力主要是水力……这样的动力缺陷是明显的。

煤炭是英国工业革命的主要动力来源……(大不列颠拥有)“供应不会枯竭的优质煤炭”。

(引者按:

若干代以后真的还是“供应不会枯竭”吗?

英国工业革命……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创造了烟囱多余教堂尖顶的图景。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一些学者已经为工业化对环境的影响感到不安了。

1827年法国数学家富里埃指出二氧化碳的排放会使大气变暖。

在他以后,瑞典学者阿伦尼乌斯提出了“温室效应”。

——德尼兹·加亚尔《欧洲史》

(1)概括该学者认为工业革命的爆发首先需要满足的三项因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世纪的英国是如何满足这三项因素,从而促成了工业革命的首先爆发。

(9分)

(2)指出近代蒸汽动力技术产生的主要原因。

(4分)

(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蒸汽机的创制对历史发展的直接影响。

(13分)

 

2010年浙江高考文科综合(历史部分)

12.论文的关键词对内容有着提纲挈领的作用。

有一篇评价某历史人物的论文,关键词有“哲学家”“中庸之道”“逻辑学”等,该人物最有可能是

A.孔子B.墨子C.普罗塔戈拉D.亚里士多德

13.儒道思想犹如中国古代思想的双璧。

下列言论中,最能体现道家因循自然、崇尚无为思想的是

A.不以人助天B.制天命而用之

C.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D.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14.农耕技术的发明与改进,推动了农业经济的发展。

比较右侧两图,其中图8

(1)所示的耕作技术始见于

A.战国

B.秦

C.西汉

D.东汉

15.下列是从古诗“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

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中读出的信息,其中错误的是

A.农民生活艰辛B.土地兼并严重

C.农副产品进入流通领域D.小农业和小手工业紧密结合

16.科举制是我国古代的选官制度。

下列各项中,确切反映唐朝科举制情况的是

A.其形式都是以官举士B.采用八股考试方式

C.分进士等科目考试D.要求应试士人熟读四书五经

17.中国古代学术史上曾发生过一次著名的理学家辩论,甲方批评乙方做学问“支离”,乙方批评甲方做学问“太简”。

下列各项中,属于当时甲方代表人物主要观点的是

A.格物致知B.发明本心C.知行合一D.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

18.明代沉船“南澳一号”发掘引起社会关注,学生以此为题进行研究性学习,搜集的一条史料是:

“(明中后期,有大臣)请开市舶,易私贩而为公贩……不得往日本……亦禁不得以硝黄、铜、铁违禁之物夹带出海。

奉旨允行,几三十载”。

对该史料理解最恰当的是

A.明代没有民间的海外贸易B.明政府曾奉行重商主义政策

C.明政府曾有条件地允许海外贸易D.明政府从此废除“海禁”政策

19.中国是多民族国家,历史上创造了许多处理民族关系的成功经验。

下列史实中,发生在清朝的是

A.与吐蕃和亲、设置羁縻府州B.设置典客主管少数民族及外交事务

C.设立宣政院管辖西藏及四川、青海部分地区D.册封哲布尊丹巴、章嘉管理蒙古地区喇嘛教务

20.下列是孙中山在革命进程中的言论,其先后顺序是

①自今日始,吾等之非清朝人矣②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

③使全国人民赞成我的政策,我十年之内必能为中国造二十万里铁道

④顾吾国之大患,莫大于武人之争雄。

南与北如一丘之貉

A.①②③④B.①④③②C.②①③④D.②③①④

21.阅读表5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符合这一时期中国外交状况的结论是

表51969—1978年与中国建交国家数据简表

年份

1969

1970

1971

1972

1973

1974

1975

1976

1977

1978

建交国家

49

54

69

87

88

95

103

107

110

112

①中国对外关系出现全新局面②中国外交没有受到“文化大革命”干扰

③中美两国关系逐步缓和④中美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2.对人类社会史前史的研究,始于19世纪中后期。

下列著作中系统探讨人类社会史前史的是

A.《物种起源》B.《国家与革命》

C.《人在自然界中的位置》D.《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2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局部战争纷繁复杂。

下列各项中,属于图9所示战争影响的是

A.以色列控制了巴勒斯坦地区约4/5土地

B.美苏两国走上中东角逐场前台

C.叙利亚收复戈兰高地部分地区

D.“石油武器”的运用成为引发西方新经济危机重要因素

二.非选择题:

38.(2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民国初期)是中国民族工业的黄金时期。

一直处于不发达状态的中国资本主义是在辛亥革命之后才得到蓬勃发展的。

——(法)白吉尔:

《中国资产阶级的黄金时代(1911——1937)》

材料二当美、英和其他工业国家失去一切秩序感和平衡感,忙于采取各种补救办法和应急措施以应付危机时,中国在1929年后仍然能一如既往地坚持下去。

——(美)费正清编:

《剑桥中华民国史》下卷

材料三图12100元法币购买力图示

——(美)伊佩霞《剑桥插图中国史》

(1)结合材料一合所学知识,概括民国初期民族工业的发展的状况。

(8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1927—1937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态势,并分析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对中国民族工业的影响。

(9分)

(3)1945—1949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处于怎样的境地?

参考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国民政府政策措施的角度,简述导致民族工业处于这一境地的原因。

(9分)

 

39.(26分)美国独立后成功地进行了制度创新,其宪法在中央政府的权力构建中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众议院……有弹劾(违法失职的总统、副总统和高级文官)的全权。

……参议院有审讯一切弹劾案的全权。

……凡必须经参议院及众议院一致同意的命令、决议……应经总统批准……。

经参议院的协议及同意,并得该院出席议员三分之二赞成时,总统有权缔结条约;总统提出大使、公使、领事、最高法院法官及合众国政府其他官吏,经参议院的协议及同意时任命之……

——摘自《美利坚合众国宪法》

材料二美国总统威尔逊本是国联的发起人和积极的鼓吹者,但是……参议院拒不批准《凡尔赛和约》。

结果,美国没有加入国联。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三国会授权罗斯福进行大规模的干预及调节……,但在罗斯福新政的前期,最高法院与行政间则展开激烈的争吵。

法官们……先后宣布新政的几个主要法令违宪,予以废止。

——据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等改编

(1)指出美国宪法三权分立制的理论思想主张出自哪本著作,并请概括该理论思想的主要内容。

(7分)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述美国“三权”在实践中是如何被限制的。

(9分)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美国三权分立的制度设计。

(10分)

 

2011年浙江高考文科综合(历史部分)

12.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人类社会逐步告别“小国寡民”时代,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

下列项中,与“小国寡民”相关的是

①老子向往的理想社会②屈原追求的“美政”理想③罗马法的基础④雅典民主制的重要条件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④D.③④

13.瓷器是中国古代文明的象征之一。

图8是宋代部分名窑分布示意图,符合钧窑、定窑、景德镇窑、耀州窑排列顺序的是

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②

C.②①④③D.③②④①

14.有学者根据材料一“昔汴都数百万家,尽仰石炭(煤),无一家燃薪(木柴)者”,得出宋代开封生活燃料已用煤取代木柴的结论;又有学者根据材料二“赐在京(汴都)官员柴、炭各有差,柴578万,炭585万”,对上述结论予以反驳。

下列说法中最为合理的是

A.两位学者所用材料相互矛盾,结论都不能成立

B.材料二否定了材料一,仅用材料一得出的结论难以成立

C.无论材料一还是材料二,都必须得到考古学支持才能成立

D.材料一指的是民众,材料二指的是官员,两条材料并不矛盾

15.清乾隆年间苏州《吴县永禁官吏占用钱江(杭州)会馆碑》记载,“商贾捐资,建设会馆,所以便往还而通贸易,或货存于斯,或客栖于斯,诚为集商经营交易时不可缺之所”。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该碑文反映出苏杭之间商贸联系B.会馆为商人出资建造的地方商业中心

C.会馆为旅居异地的同乡商人所组建D.会馆为同一地域商人活动的重要场所

16.诗人徐志摩(1896—1931)说:

“在24岁以前,我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我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社会契约)的兴味。

”这段经历可以作为个案反映

A.当时“文学革命”的影响还不大B.新青年追求“德先生”和“赛先生”

C.当时的青年知识分子并不重理轻文D.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有一定的片面性

17.据地方志记载,民国时期某城市“旧式婚姻居十之七八,新式者不过十之二三”。

对些理解错误的是

A.旧式婚礼因为简便节约更为流行B.城市尚且如此守旧,更不要说乡村

C.婚姻习俗的新旧变迁有一个过程D.传统的婚姻观念仍为多数人所坚持

18.在西北小山村的土坯墙上,写着醒目的黑字标语:

“打倒喝我们血的军阀!

”“打倒把中国出卖给日本的汉奸!

”“欢迎一切抗日军队结成统一战线!

”“中国红军万岁!

”这一历史场景最早出现在

A.九一八事变前后B.一二八事变以前

C.西安事变前后D.八一三事变以后

19.社会学家费孝通加快参加北平市第一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时说,“踏进会场,就看见很多人,穿制服的,穿工装的,穿短衫的,穿旗袍的,穿西服的,穿长袍的,不家位戴瓜帽的——这许多工作一望而知不同的人物,会在一个会场里一起讨论问题,在我说是生平第一次”。

从中可以获悉

A.费孝通是北京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B.会议召开匆忙,代表们还来不及换上正装

C.出席会议的普通工人代表居绝大多数D.人民代表会议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20.邓小平说:

“证券、股市,这些东西究竟好不好,有没有危险,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

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

看对了,搞一两年对了,放开;错了,纠正,关了就是了。

”这段话主要反映的是

A.经济建设既要防“左”又要反“右”B.经济体制改革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

C.设立沿海经济特区有必要进行试验D.市场经济并不是资本主义所独有的

21.迄今所知,在中国出版的书刊中,最早介绍马克思的是1899年上海广学会编译的《大同学》,其中称:

“其以百工领袖著名者,英人马克思也。

”由此可见

①新兴的中国工人阶级找到了自己的领袖②当时介绍到中国的马克思的身份是“工人领袖”③19世纪末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④当时介绍者连马克思是哪国人都没搞清楚

A.①③B.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

22.19世纪诞生的印象主义绘画,追求光色变化中表现对象的整体感。

图9中,属于后期印象主义绘画代表作的有

A.①②B.①②③C.①③D.②③④

23.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陷入生活停滞和通货膨胀并存的困境,一个重要原因是

A.美国无法保持和苏联竞争的势头B.世界经济朝着区域集团化方向发展

C.阿拉伯国家采取有效措施联合斗争D.美国实行了供给学派和货币学派的主张

38.(26分)政治文明的演进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过程。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政制)达法“文明”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

……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浓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

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材料二寓封建(注:

即分封)之意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矣。

……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

……今之君人者,尽四海之内为我郡县犹不足也,人人而疑之,事事而制之。

……有司之官……无肯为其民兴一日之利者,民乌得而不穷,国乌得而不弱?

——顾炎武《顾亭林诗文集》

材料三……直至近百年来,才发生新的变化。

……皇帝和贵族的专制政权是被推翻了,代之而起的先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接着是地主阶级大资产阶级联盟的专政……伟大的近代和现代的中国革命,是在这些基本矛盾的基础之上发生和发展起来的。

(着重号为本试卷所加)

——毛泽东《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1939)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周和秦朝的主要政治制度。

分析说明周秦政治制度的主要差别。

(8分)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中“其专在下”、“其专在下”各指什么。

材料中顾炎武提出了怎样的思想主张,并予以简要评价。

(9分)

 

(3)材料三中“新的变化”指什么?

加着重号的文句分别指什么?

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近代以来中国社会政治变革的历史趋势。

(9分)

 

39.(26分)今年是苏德战争爆发70周年,苏联解体20周年。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事年表

1939年8月23日苏德签订互不侵犯条约

1939年9月1日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

1942年1月1日《联合国家宣言》签署

1942年7月---1943年2月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1945年2月雅尔塔会议

1945年4月30日苏联攻克柏林

1945年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

1988年6—7月苏共第19次代表会议,首次提出“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公开民主化和社会主义意见的多元化”

1989—1990年苏联15个加盟共和国中14个发生民族骚乱和流血冲突

1990年1月戈尔巴乔夫声称:

“实行多党制……符合社会的需要。

1991年12月苏联正式解体

材料二冷战时期的批评家曾经指责一些军事联盟如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推动了高昂的军备竞赛,并使地区冲突一直有转变成超级大国之间核对抗的危险。

冷战结束后,赞扬这些军事联盟具有控制冲突升级的能力却成为时尚。

——(美)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

苏联曾经是有用的敌人。

美国相信,不仅要和苏联的军事力量竞赛,还要和苏联的成就竞赛……没有苏联的空间计划,美国人就不可能登上月球……

——《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1991年9月9日)

(1)根据大事年表提到的历史事件,分析苏联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10分)

 

(2)根据材料二,联系所学知识,概括学术界是怎样评价“美苏冷战”的。

(8分)

 

(3)从思想、社会和政党政治三个方面,分析戈尔巴乔夫的政治改革是如何导致苏联解体的。

(8分)

 

2009年江苏高考文科综合(历史部分)

1.“九鼎既成,迁于三国。

夏后氏失之,殷人受之;殷人失之,周人受之。

”其中所说的“九鼎”之所以被广泛重视并在夏商周流转,主要因为它是

A.反映民心民意的凭据        B.国王祭祀的重要礼器

C.青铜工艺水平高的标志      D.王朝统治权力的象征

2.唐代中枢机构中书省、尚书省和门下省的精细分工体现了

A.施政观念上的民主追求     B.剥夺相权的创新设计

C.行政运作程序的有效制衡   D.弱化君权的重要进步

3.某思想家强调孝、悌、慈等伦理道德均源于人之自然本性,这位思想家是

A.孔子   B.董仲舒   C.朱熹   D.王阳明

4.沈括《梦溪笔谈》载:

“世间锻铁所谓钢铁者,用柔铁屈盘之,乃以生铁陷其间,泥封炼之,锻令相入,谓之团钢。

”这项技术最早出现于

A.春秋时期   B.西汉   C.南北朝   D.北宋

5.“如果基督教国家参与镇压这场运动将是很悲哀的,因为起义者们抱着一种争取进步的激情和作全面改革的意向,……目前显得较可取的惟一政策,……避免与内战双方发生任何政府层面的瓜葛。

”这则材料反映出

A.太平天国运动初期英国采取中立政策   B.义和团运动兴起后英国避免介入

C.北伐战争时期英国奉行中立政策       D.辛亥革命时期英国采用外交孤立政策

6.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社会风俗的阶段性发展特点是:

洋务早期,风气初开;清朝末年,天下移风;民国初年,飙转豹变。

这一特点也可以用来描述近代中国

A.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大众传媒的变迁

C.思想领域的变化                            D.民主政治的发展

7.20世纪30年代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大纲》称:

近百年的中华民族根本只有一个问题,即追求近代化如果这一观点成立,是基于它

A.全面揭示了近代中国历史的基本线索    B.根据人类文明发展的一般规律得出结论

C.考虑到近代中国特殊的社会性质         D.重视中国近代化建设的政治前提

8.1937年7月7日,驻华北l3军悍然发动卢沟桥事变,全面抗战爆发。

日本在华北地区驻军始于

A.甲午中日战争之后                       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之后

C.辛亥革命失败之后                       D.九一八事变之后

9.根据毛泽东同志的论述,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理解不正确的是

A.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终结半殖民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环境科学食品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