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243341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42.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35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35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35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35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35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35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docx

《35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5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35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docx

35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

2018年秋期高三历史复习中国历史复习(十一)3.5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

班级姓名分数

一、选择题(每空小题2分,共60分)

1、某学者曾说:

“他的思想中有着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微弱呼声,有过倾慕资产阶级政体的闪光,然而他却跳不出封建忠君思想的窠臼,可悲地扮演了为封建社会炼石补天的角色。

”这位学者评价的是

 A.魏源          B.曾国藩         C.洪仁玕       D.郑观应

2、魏源著《海国图志》印刷近千册不久被列入禁书;《瀛环志略》一书在作者徐继畲被罢官后也被查禁。

造成其相同归宿的原因是

 A.清朝沉醉于天朝上国的梦幻中    B.书中作者的观点触怒清帝

 C.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中惨败           D.作者的罢官经历决定其归宿

3、鸦片战争后,“新思想的萌发”之“新”的主要含义是

A.揭露腐败现象,呼吁革除弊端        B.批判程朱理学,提倡“经世致用”

C.抛弃“天朝上国”梦幻,放眼看世界  D.“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4、1898年,康有为在给光绪皇帝的奏折中说:

“且今物质修明,尤尚机器,辫发长垂,行动摇舞,误缠机器,可以立死,今为机器之世,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辫发与机器,不相容者也;且兵争之世,执戈跨马,辫尤不便,其势不能不去之。

”康有为奏折的本质意图是(  )

A.表达了与大清帝国满洲贵族统治者誓不两立的坚决斗志

B.追求西方资本主义民主政治,为维新变法奠定理论基础

C.唯有剪掉辫子,方可有利于机械化大生产,有利于行军打仗

D.把变衣冠作为学习现代文明、革除社会陋习的一项重要内容

5、梁启超在《戊戌政变记》中写到:

“康有为以为望变法于朝廷,其事颇难。

然各国之革政,未有不从国民而起者,故欲倡之于下,以唤起国民之议论,振刷国民之精神,使厚蓄其力,以待他日之用。

”这说明

A.康梁意识到启发民智的重要         B.戊戌变法没有借鉴外国经验

C.康梁认为变法不能依靠朝廷         D.戊戌变法是发展民众的运动

6、 据《中国近代报刊史》,《时务报》初创时,每期只销4000份左右,半年后增至7000份,一年后达到13000份,最多时销达17000份,创造了当时国内报纸发行量的最高纪录。

这一现象说明(  )

A.通俗性报刊广受普通民众欢迎     B.《时务报》开创了国人办报的先例

C.维新派有效利用新式媒介开启民智 D.国人所办的报纸市场需求极大

7、马克思指出:

“他们战战兢兢地请出亡灵来给他们以帮助,借用他们的名字、口号和衣服,以便穿着这种服装,用这种借用的语言,读出历史的新场面。

”这一观点适用于

A.林则徐、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  B.康有为的维新变法思想

C.孙中山的旧三民主义               D.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指导思想

8、史学家陈旭麓认为:

“民族的反思,是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

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

第二次则是反思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

”其中的“第二次反思”付诸政治实践开始于(   )

A.洋务运动时期   B.维新变法时期C.辛亥革命时期   D.新文化运动时期

9、在19世纪末的中国,有人斥责说“其貎则孔也,其心则夷也”,指责的是

A.魏源提出“师夷长技”首开学习西方之思潮

B.曾国藩等提出“自强”开始引进机器和科技

C.康有为提出师法孔子推动开展维新变法运动

D.孙中山提出师法美国推翻专制创立合众政府

10、 “常有人说:

白话文的局面是胡适、陈独秀一班人闹出来的。

其实这是我们的不虞之誉。

中国近来产业发达、人口集中,白话文完全是应这个需要而发生而存在的。

适之等若在三十年前提倡白话文,只需章行严一篇文章便驳得烟消灰灭。

”材料认为白话文得以推广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近代经济的发展             B.胡适、陈独秀的推动

C.白话文的自身价值               D.制度和环境的根本变化

11、陈独秀认为,“无论政治学术道德文章,西洋的法子和中国的法子,绝对是两样”“若是决计守旧,一切都应该采用中国的老法子”“若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新法子”“因为新旧两种法子,好像水火冰炭,断断不有相容”。

下列说法中最符合题意的是

A.陈独秀倡导使用新法                   B.陈独秀提倡民主与科学

C.陈独秀未能正确对待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 D.陈独秀认为新法优于旧法

12、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节选》中写道:

“(20世纪初)尽管中国告别了过时的政治体制,往昔的阴影却继续沉重地支配着社会习俗和思想生活。

……民国的创立并未带来人们期望的和平与秩序,于是中国的知识分子逐渐相信,如果不进行一场彻底的思想变革,就不可能有良好的政府和进步的社会。

”材料试图说明

A.辛亥革命没有起到思想解放作用          B.新文化运动对中国社会影响巨大

C.新文化运动是对辛亥革命的全面批判   D.新文化运动是对辛亥革命的发展

13、日本福泽谕吉的《文明论概略》就社会转型的问题说:

“汲取欧洲文明,必须先其难者而后其易者,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

按照这个顺序做,虽然有困难,但是没有真正的障碍,可以顺利达到目的。

倘若次序颠倒,看似容易,实则不通。

”按此推理,近代中国近代化进程应走的道路是(  )

A.政治革命—洋务运动—新文化运动 B.洋务运动—新文化运动—政治革命

C.新文化运动—洋务运动—政治革命    D.新文化运动—政治革命—洋务运动

14、一位学者评价说:

“当时知识分子不但没有全盘反传统,而且使不少被尘封或淹没了的传统重现光芒。

例如,不登大雅之堂的白话小说,成了中国文学史的重要内容;作为传统文化的民间文学,第一次真正进入了大学的学术殿堂。

”这一观点认为新文化运动A.反对旧道德崇尚现代文化          B.混淆了先进与落后的界限

C.充分肯定了文言文的价值          D.存在对旧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15、学者傅斯年在1920年曾指出:

“从(1919年)五月四日以后,中国算有了社会了。

中国人从发明世界以后,这一觉悟是一串的:

第一层是国力的觉悟;第二层是政治的觉悟;现在是文化的觉悟,将来是社会的觉悟。

”这里对“国力的觉悟”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A.新文化运动传播西方民主思想        B.维新运动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C.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科学技术           D.十月革命后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

16、周恩来说:

“共产国际的领导同志都还担心我们离工人阶级太远了。

我说我们在农村里经过长期斗争的锻炼,有毛泽东同志的领导,完全可以无产阶级化。

共产国际的一些同志听了之后大哗,不以为然。

”对这段话的正确理解是(  )

A.中国工人阶级尚未登上政治舞台B.共产国际反对农民参加中国革命

C.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D.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17、 在近代,有人认为“社会主义理想甚高,学派亦甚复杂。

惟是说之兴,中国似可缓于欧洲。

因产业未兴,兼并未盛行也。

”但后来又提出“物质文明不高,不足阻社会主义进行。

”导致这种认识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B.社会主义由理想变成了现实

C.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D.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

18、以下是1919~1921年《每周评论》和《新青年》所发文章的主题统计,观察图例,结合所学知识,能够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马克思主义成为当时中国思想界的一股强大的思潮

B.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唯一途径是报刊

C.为《每周评论》、《新青年》撰写文章的都是马克思主义者

D.《每周评论》和《新青年》最关心的主题是西方习俗礼仪

19、冯天瑜《中华文化史》中载:

“电灯、自来水初出现时,上海市民曾十分恐惧,担心用电会‘遭雷殛’。

……后来则非常欢迎电灯,称其‘赛月亮’,‘颇便行人’;开始市民‘谓(自来)水有毒质,饮之有毒,相戒不用’,后来则‘通装水管,饮濯称便’”。

上述材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   )

A.思想观念的改变是近代化原动力B.国人对西方文明接受的思想过程

C.当时国人生活水平有了普遍提高 D.电灯、自来水自身存在明显不足

20、梁启超在《辛亥革命之意义与十年双十节之乐观》一文这么写到:

“现在咱们中华民国,虽然不过一个十岁小孩,但咱们却是千信万信,信得过他一定与天同寿。

从今以后,任凭他那一种异族……若再要来打那统治中国的坏主意,可断断乎做不到了。

任凭甚么人……若再要想做中国皇帝,可是海枯石烂不会有这回事了。

这回革命,就象经过商周之间的革命,不会退回到部落酋长的世界;就象经过秦汉之间的革命,不会退回到贵族阶级的世界。

”梁启超之所以认为社会“不会退回”,是因为( )

①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传播   ②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思想已经深入人心

③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④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②③④

21、据记载,辛亥革命后一些城市中尽管政府严令剪辫,不少士绅仍“视无发者如同仇敌”。

有的城市公然成立了“保辫会”“复古会”,认为“剪辫即系投洋”,以致20世纪20年代“辫发犹所在皆有”。

这一记载表明

A.辛亥革命对移风易俗无作用           B.封建势力在革命后恢复旧有统治秩序

C.剪辫运动缺少广大基层民众支持       D.社会革命与政治革命过程曲折

22、《西方文明对中国的冲击及中国文明的嬗变》一文说:

“如果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洋务运动只不过剪断了一些枝叶,辛亥革命则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

”这里说的“辛亥革命则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指的是(   )

A.辛亥革命使中国开始了全盘西化B.辛亥革命迈出民主政治关键性的一步

C.辛亥革命将传统文化彻底的击败D.辛亥革命实现了中国由贫弱走向富强

23、1912年8月20日《时报》刊载的《苏州之士煞》一文,对苏州人士的装束评论说:

“绸伞高擎足踏革履之女界学生华丽煞”,“马鞭高挥自穿之将弁人材气焰煞”,“草帽高带口衔雪茄之少年学生时髦煞”。

对此评论理解准确的是

A.中国的传统服饰很受苏州人的喜爱   B.苏州处于社会转型时期

C.西方的时装越来越被中国百姓所接受 D.苏州最早被开放为通商口岸

24、辛亥革命爆发后,美国某报报道:

“如果中国成功地按美国政府的模式建立起一个联邦共和国,由在欧美留学国的具有西方观念的人任领导,日本将不再是东方最西化的国家。

”此后建立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与该报道的设想相符的是 

A.临时政府基本按照美国政体原则构架         B.革命成功后建立了一个联邦共和国

C.中国超过日本成为亚洲最西化的国家         D.民国临时大总统都有西方民主观念

25、下侧是份售书广告,其中有可能在洋务运动中成为畅销书的是(   )

A.①⑤       B.②④        C.③⑤       D.①③

26、 “举头铁索路行空,电器能收夺化工。

从此不愁鱼雁少,音书万里一时通。

”此诗赞扬的是中国近代哪一事业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

A、铁路运输       B、航海事业    C、航空事业    D、电报电讯

27、 19世纪的蚌埠仅是个隶属于凤阳的偏远小镇,虽每逢集市,偶尔也有出售树木或木制家具的,但无人开设木行;1911年津浦铁路修成后,蚌埠一跃成为皖北水陆交通的枢纽,当地的木竹商号鳞次栉比,成为著名的木竹集散地。

这最能说明

A.便利的交通是推动近代化的重要因素B.当地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快速发展

C.交通的发展促进了蚌埠自然经济的迅速解体D.木竹市场的形成推动了当地的近代化

28、著名学者傅斯年在1920年曾指出:

“从(1919年)五月四日以后,中国算有了社会了。

中国人从发明世界以后,这一觉悟是一串的:

第一层是国力的觉悟;第二层是政治的觉悟;现在 是文化的觉悟,将来是社会的觉悟。

”这里对“社会的觉悟”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A.中下层平民生活、思想和习俗的改造

B.社会主义思想的传播

C.知识分子民族和国家意识的增强

D.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传播

29、在运动中,青年学生是先锋,工人阶级是主力军。

它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这场“运动”是(  )

 A.禁烟运动     B.五四运动     C.国民革命运动     D.北伐战争

30、1919年6月《上海学联告同胞书》中提到:

“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惟不理,且待日益严厉。

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逮之学生释;工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

”材料说明“五四”运动的主力已转移到

A.青年学生     B.工人阶级      C.农民大众      D.资产阶级

二、材料分析题

31、阅读材料:

12分

史料一 地方百里而可以王。

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

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统楚之坚甲利兵矣。

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

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

故曰:

“仁者无敌。

”王请勿疑!

——《孟子·梁惠王章句上》

史料二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

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史料三 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认为,中国之所以危亡,民主和科学之所以不能实现,是由于封建伦理道德的严重束缚所致。

陈独秀尖锐地指出:

以孔子学说为代表的封建伦理道德,阻碍了中国人民觉醒和社会进步。

李大钊发表文章指出,孔子是“数千年前之残骸枯骨”“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保护君主政治之偶像”。

……对于不合时宜的旧道德,“虽冒毁圣非法之名,亦所不恤矣。

——马尚斌等编《中国近代史教程》

请回答:

(1)结合材料分析,战国时期的儒家提出怎样的政治主张?

儒学在当时的地位如何?

(2)史料二反映了董仲舒的什么思想观点?

与材料一相比,此后儒学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是如何认识儒家思想的?

基于此,他们提出了什么主张?

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用来通过移植西方的机械制造来保护中国文明的“自强”运动注定要失败,因为它所基于的基本设想是荒谬的。

……工具方面的西方化必然导致思想和制度上的西方化,西方的科学不可能用来维护儒家文明,相反,必将削弱这一文明。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据材料一,指出“自强”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这场运动有何进步意义?

材料二 士大夫阶级都以为法制是祖宗的法制,绝不可变更的,康有为知道非先打破这个思想的难关,变法就无从下手,于是写了《孔子改制考》,说孔子根本是个改革家。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2)据材料二,指出康有为对待孔子的态度,并分析其原因。

材料三 我在他们所反对的方面看到的是对全部文化遗产更彻底、更全面的抨击。

陈独秀倡导“自主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进取的而非退隐的”,并没有什么新奇之处,但种种抨击不仅指向传统的儒家社会,而且指向整个传统。

——《剑桥中华民国史》(上卷)

(3)据材料三,指出“他们”是如何对待传统文化的?

谈谈你的认识。

33、(20分)近代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寻求独立富强之路的过程中,经历了一个器物→制度→思想文化的渐进过程。

阅读材料:

材料一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

……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材料二 变法之举,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

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材料三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作者提出的核心主张是什么?

该主张代表了中国哪一政治派别的观点?

(4分)

(2)材料二的作者代表了中国哪一派别的政治主张?

为实现其“变官制”的政治理想,该派别提出了怎样的政治主张?

(4分)

(3)材料三的作者是谁?

“两位先生”指的是什么?

(4分)

(4)据上述材料,试说明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发展历程?

(8分)

 

3.5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AADDACBBCACDDDCDBABCDBBACDAABB

二、31、

(1)提出了“仁政”学说,要求统治者以仁爱之心对待百姓,以德服人,争取民心。

地位:

不受统治者重视。

(2)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观点。

地位:

“大一统”在政治上占据统治地位,成为传统文化的主流。

(3)认识:

儒家思想维护了君主专制制度,阻碍了民主科学的实现。

主张: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或“打倒孔家店”)。

32、.

(1)原因:

只学习西方技术,不变革传统文化和封建制度。

意义:

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冲击了传统观念,为西学的传播创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

(2)态度:

尊称孔子为改革家,借助孔子的权威宣传变法思想。

原因:

传统思想文化影响深远;为减少改革阻力;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3)态度:

对传统文化进行彻底、全面的抨击。

认识:

动摇了传统札教的思想统治地位;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但存在对传统文化绝对否定的倾向。

(1)洋务运动的自强运动注定失败的根本原因材料中已有所交代,意义可结合所学知识作答。

(2)康有为为了宣传维新变法,托古改制,把孔子作为改制的先师。

原因就是想着减少变法的阻力。

(3)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进行了全盘的否定。

这种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必然产生消极的影响,但是在当时反封建思想中发挥了积极地作用。

33、

(1)引进外国先进技术。

洋务派。

(2)资产阶级维新派。

进行维新变法,实行君主立宪。

(3)陈独秀。

民主和科学。

(4)从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政治思想,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不断提高的发展历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