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百日冲刺第12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中国史模拟练习.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242356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46.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百日冲刺第12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中国史模拟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考历史百日冲刺第12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中国史模拟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考历史百日冲刺第12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中国史模拟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考历史百日冲刺第12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中国史模拟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考历史百日冲刺第12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中国史模拟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百日冲刺第12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中国史模拟练习.docx

《高考历史百日冲刺第12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中国史模拟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百日冲刺第12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中国史模拟练习.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历史百日冲刺第12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中国史模拟练习.docx

高考历史百日冲刺第12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中国史模拟练习

2014年高考历史百日冲刺第12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中国史)(模拟练习)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

1.1862年6月26日,《上海新报》一则某商行售卖“外国杂货”的广告云:

新到什锦饼干、酸果、洋醋、吕宋烟、白兰地、小面镜仔、东洋竹篮仔等。

这反映出()

A.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B.国人办报事业的发展

C.物质生活时尚的变化D.百姓衣食住行的西化

2.近代以来,在买办、商人等群体中逐渐形成以汉字注音为特点的洋泾浜英语,下表为《近代上海人社会心态(1860—1910年)》一书中收录的一些示例。

对这一现象解释不正确的是

A.适应了中外贸易交往的需要

B.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传入中国

C.显示出平等、自由等文明精神

D.西学东渐已涉及文化生活领域

3.读下列广告:

“女学士周XX,现年28岁,……毕业于美国女子大学。

现执教于京某女子学校。

……自悬牌之日起,至民国8年1月止,某男士如有与XX有同等之能力及资产者,每日午后至6时,为会谈期。

”对此材料评论正确的有:

①其背景为辛亥革命后,临时政府主张婚姻自由

②反映当时一些女青年思想解放

③这一现象多出现于中国的大中城市

④体现了西方近代进步思想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4.《浙江潮》创办于1903年,系浙江籍留日学生同乡会发起创办。

它的主要栏目有:

社说、论说、学术、政法、实业、哲理、教育、地理、科学、各国内情、国际政局、留学界纪事、小说、文苑、调查会稿、浙江文献录、图画等。

由此可知,《浙江潮》

①具有知识性和综合性的特点

②创办的目的之一是启迪民智

③是一份通俗性刊物

④宣传了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5.19世纪末,上海“凡物之贵重者时皆谓之洋。

高楼曰洋楼,彩轿曰洋轿,挂灯曰洋灯,火锅曰洋锅。

……大江南北,莫不以洋为尚……”(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近代生活习俗受西方影响较大②近代上海社会出现崇洋风尚

③民族工业产品已丧失国内市场④民众生活方式发生根本转变

A.①②B.①②④C.②③D.①②③

【答案】A

【解析】由“凡物之贵重者时皆谓之洋”可以推知①对,由“莫不以洋为尚”可以推知②对,③④不能由材料反映出来,故排除。

【考点定位】中国民主革命的转折••民国初年的社会与政局•社会习俗的变革。

6.1928年的《长寿县志》载:

村落农民祠祭“拜跪无节,衣冠不肃,等于儿戏,甚者祠堂有款不妨虚糜,强者借以自肥,黠者分其余润,愚懦者每年幸叨一饱,已无他望。

”这一现象主要反映了

A.乡村百姓思想开始解放B.民主革命进程影响乡村习俗

C.乡村传统文化渐趋失落D.近代社会生活新旧并存特点

7.服饰是时代的镜子,刚刚结束君主统治的民国初年的北京,看上去像个光怪陆离的服装博览会。

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欧美服饰的广泛流传B.排满兴汉思想的冲击

C.官定服饰制度的变革D.经济收入的迅速提高

8.上海是近代中国茶叶的一个外销中心。

1884年,福建茶叶市场出现了茶叶收购价格与上海出口价格同步变动的现象。

与这一现象直接相关的近代事业是

A.电报业B.大众报业C.铁路交通业D.轮船航运业

9.阅读下表,可以得出的最合理结论是

A.西方科技传人中国后,最早应用在上海

B.中国引进的西方技术都是实用性技术

C.中国近代化呈现明显的地域不平衡

D.中国工业革命吸收了西方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10.下图为1881年中国自办的第一条铁路,当时清政府以机车行驶震及皇帝陵园为由,只准许以骡马曳引车辆,被称为“马车铁路”。

这条铁路应该是

A.唐胥铁路B.淞沪铁路

C.粤汉铁路D.沪宁铁路

11.“朝寄平安语,暮寄相思字;驰书迅已极,云是君所寄。

既非君手书,又无君默记;虽署花字名,知谁箝缗尾。

寻常并坐语,未遽悉心事,况经三四译,岂能达人意?

只有斑斑墨,颇似临行泪。

……”该诗歌吟咏的新事物是(   )

A.电话       B.电子邮件       C.邮寄信件      D.电报

12.1917年《东方杂志》刊文报道:

“济南市面,向推西关及西门大街为最殷盛,自胶济津浦相继通车,西关外之商埠亦日臻发达,马路宽坦,电话电灯之杆线,植立两旁,气象颇觉不寂。

”上述材料说明近代济南城市化发展的关键是

A.商埠发达B.电讯领先

C.地理优越D.交通拉动

13.近代以来,中国交通工具和交通事业的发展产生的影响是()

①促进了信息的传播 ②开阔了人们的眼界 

③加快了生活的节奏 ④推动了经济文化交流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14.19世纪的蚌埠仅是个隶属于凤阳的偏远小镇,虽每逢集市,偶尔也有出售树木或木制家具的,但无人开设木行;1911年津浦铁路修成后,蚌埠一跃成为皖北水陆交通的枢纽,当地的木竹商号鳞次栉比,成为著名的木竹集散地。

这最能说明

A.便利的交通是推动近代化的重要因素

B.当地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快速发展

C.交通的发展促进了蚌埠自然经济的迅速解体

D.木竹市场的形成推动了当地的近代化

15.据1927年出版的《中华影业年鉴》统计,1925年前后华商共投资开设175家电影公司,其中有141家在上海。

这一现象说明

A.国内政局的相对稳定

B.文化产业投资推动了上海电影业的出现

C.观看电影成为市民的主要娱乐方式

D.上海已成为中外经济文化交汇中心

【答案】D

【解析】题干反映了20世纪20年代中国影视业的发展状况:

主要是在上海发展较快。

上海是近代较早开放的通商口岸,故D项正确;20年代主要是军阀混乱和北伐等,A项说法不符合史实;B项中的“出现”说法错误;C项无法从题干中反映,不能说明。

【考点定位】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大众传媒的发展•影视业的发展

16.“当颇富文采的人开始发表政论性观点——一种朝廷严格禁止的,只能在通商口岸的保护下才有可能从事的活动时,中国报刊业最终超过了纯粹事实报道的水平。

”材料是要说明

A.政治变革运动推动中国报刊业的发展    

B.中国报刊业局限于报道新闻

C.清政府严格禁止中国报刊业的发展

D.中国报刊业的发展归功于通商口岸的设立

17.陈独秀说:

“内地风气,还是不开。

各处维新的志士设出多少开通风气的法子。

……排些开通民智的新戏唱起来,看戏的人都受他的感化,变成了有血性、有知识的好人,方不愧为我所说的世界上,第一大教育家哩!

”这表明陈独秀认为

A.新文化运动应倡导戏曲改革

B.新戏对启蒙内地民众更有普遍意义

C.新戏的社会启蒙作用最有效

D.社会启蒙应从内地普通民众做起

18.1905年,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可见当时《民报》是

A.艺术性报刊B.娱乐性报刊

C.通俗性报刊D.政论性报刊

【答案】D

【解析】《民报》是中国同盟会的机关报。

1905年创刊于东京,是一个大型月刊,革命派在海外的主要宣传阵地,该报的创办及其宣传壮大了革命派的声势,也壮大了同盟会的队伍,成为进步舆论的中心,因此选D.

【考点定位】近现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

19.1886年8月7日发表的《租界见闻》明确指出:

“近十年来,上海巨变,成为东方第一商埠。

”下列现象属于当时“巨变”内容之一的是

A.中国人第一次放映电影B.新式婚礼开始举行

C.《申报》被市民争相传阅D.握手成为常见的礼节

20.20世纪大众传媒的飞速发展,极大地丰富了现代社会生活。

推动互联网产生的主要条件是

A.信息高速公路计划的实施

B.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的发展

C.报纸和广播传媒的普及

D.电影和电视机的成功发明

二、材料题(共40分)

21.(26分)报刊、电视和互联网是推动近现代中国社会进步的重要传播媒介。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林乐知(美国监理会传教士)、李提摩太(英国浸礼会传教士)诸人创《万国公报》,属中土人士为译述,旬月一发刊,虽专为基督教家言,然亦锐意以开导民智为己任,破除文人之结习,于报界一新其面目。

甲午以后,言维新变法者如狂,于是《时务报》、《湘学报》等……攘臂发抒,恶旧俗而维新之是求,如保中国不保大清,变君主以为民主之说,亦时有流露。

 

——胡汉民《近年来中国革命报之发达》(1909年)

材料二1987年,由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参加的联合调查组开展了规模宏大的“首次全国电视观众抽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

截至1987年7月,中国电视观众人数已达6亿,约占全国总人口的56%。

1978年中国还只有8千万电视观众,此后平均每年增加6.1千万。

……1987年电视机的社会拥有量超过1亿台。

拥有电视机的家庭占全国总户数的47.8%,而在1978年仅为2%。

经常看电视的观众约占78%,电视观众接触电视的频率也高于广播和报纸。

——郭镇之《新时期中国电视的十年》

材料三下图:

通过使用互联网可以起到的政治作用

——郭良《2005年中国5城市互联网使用现状及影响调查报告》

说明:

该报告于2005年7月7日在中国社科院学术报告厅发布,五个调查城市为:

北京、上海、广州、成都、长沙。

(1)根据材料一,概括20世纪初以前中国报业的变化情况。

进入20世纪,中国通俗性报刊发展迅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主要原因。

(10分)

(2)最早提出“电视”名称和发明机械扫描电视的分别是哪国人?

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从政治和科技角度分析这十年间中国电视业发展迅速的原因。

(6分)

(3)从信息传播角度看,互联网这一媒介和报刊、电视相比有何特点?

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互联网在当今政治中所起的作用。

(10分)

【解析】

(1)注意突出“变化”,之前”自林乐知(美国监理会传教士)、李提摩太(英国浸礼会传教士)诸人创《万国公报》”“虽专为基督教家言,然亦锐意以开导民智为己任”;之后“甲午以后,言维新变法者如狂”“如保中国不保大清,变君主以为民主之说,亦时有流露。

” 再结合中国通俗性报刊的优点回答。

22.(16分)从某种意义上说,铁路是一个时代的缩影。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81年,北洋大臣李鸿章主持建成唐山至胥各庄铁路,这是中国人自己建造的第一条铁路。

1895年后至清末的十几年间,中外官商陆续修建了多条铁路,出现了第一次铁路建设高潮。

到1911年全国已有铁路近万公里。

一一李长莉《近代交通进步的社会文化效应》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第一次铁路建设高潮出现的原因。

(4分)

材料二甲午战后,兴修卢汉铁路(卢沟桥至汉口)成为清政府的国策要政。

在财政入不敷出的困难局面

下……借洋债成为卢汉铁路的主要用款来源。

……尽管该合同在路权方面存在着不少弊端,但在当时的历

史条件下,卢汉铁路的兴建利大于弊。

——白寿彝:

《中国交通史》,p181—184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借洋债”修建卢汉铁路“利”与“弊”(6分)。

(3)过去史学界在对待近代中国铁路的修建方式上,一向批判官办,肯定商办。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

(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