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机透平类设备大中修及运行维护规范.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240790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3.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风机透平类设备大中修及运行维护规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风机透平类设备大中修及运行维护规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风机透平类设备大中修及运行维护规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风机透平类设备大中修及运行维护规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风机透平类设备大中修及运行维护规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风机透平类设备大中修及运行维护规范.docx

《风机透平类设备大中修及运行维护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风机透平类设备大中修及运行维护规范.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风机透平类设备大中修及运行维护规范.docx

风机透平类设备大中修及运行维护规范

 

风机透平类设备

编写:

设备部

2019.05

 

风机透平类设备

大中修及运行维护规范

为加强和细化公司大型设备管理工作,在实施大型设备定修时便于对设备大中修计划及日常维护检修计划的编制,规范和提高设备定修的可行性,特编写此规范。

(注:

下面以///炼铁厂4#高炉BPRT机组为例对机组大中修、日常维护方面应注意的问题进行分析,不足之处敬请指正。

一、设备概况

冶金行业中高炉鼓风机和高炉煤气透平发电装置同轴系的高炉能量回收装置,简称BPRT装置,该装置将高炉鼓风机和高炉煤气余压回收透平串联在同一根轴系上,解决了现场空间不足的问题,并节省了大量投资,效益十分可观。

本机组由以下八大部分组成:

1、主机系统(轴流压缩机、增速齿轮箱、电机、变速离合器和TRT透平机)。

2、润滑油系统

3、液压伺服系统

4、冷却水系统

5、氮气密封系统

6、管道及大型阀门系统

7、高低压电气系统

8、自动控制系统

该装置可回收高炉鼓风机所需能量的25~30%,同时在正常运转时,能代替减压阀组,很好地调节、稳定炉顶压力,净化煤气,且对炉顶压力控制灵敏,波动幅度小,故对促使高炉顺行、增产有良好的作用。

2、主机系统

1、轴流压缩机:

(1.1)、轴流压缩机是为高炉提供风源的设备,AV系列轴流压缩机是由陕鼓集团引进瑞士苏尔寿集团的技术,自行设计制造的。

具有流量调节范围宽和效率高等特点。

(1.2)、AV型轴流压缩机系列共有AV40、AV45、AV50、AV56、AV63、AV71、AV80、AV90、AV100、AV112、AV125、AV140;本机组为AV50-13型,其中AV表示:

全静叶可调式轴流压缩机;50表示:

转子轮毂直径为500mm;13表示:

轴流压缩机叶片级数为13级。

(1.3)、轴流压缩机主要由机壳(上下)、叶片承缸(上下)、调节缸(上下)、转子、进口圈、扩压器、轴承箱、油封、气封、轴瓦、平衡管、伺服马达、底座等部分组成。

(1.4)、该机组排气侧通过增速齿轮箱与电动机相联接,进气侧通过变速离合器与煤气透平相联接。

止推轴承设置在进气侧,机壳止点设置在排气侧。

从轴流压缩机进气侧向排气侧看其旋转方向为顺时针。

(1.5)、轴流压缩机转子由主轴、各级动叶片及叶片锁紧装置等组成,主轴由高合金锻钢锻造而成,材质为25crnimov,动静叶材质为2cr13。

(1.6)、轴流风机大修:

周期为3年;大修内容如下:

(1.6.1)更换静叶承缸上的石墨轴承及硅胶圈等易损件;

(1.6.2)动静叶片清洗、检查(静叶间隙为0.65~1.25mm、动叶间隙为0.75~1.25mm)探伤,如有需要时更换;

(1.6.3)转子探伤、转子全跳动检测(各部位跳动不大于0.015mm)、做高速动平衡试验;

(1.6.4)汽封清洗、检查(间隙0.3~0.4mm)如有需要时更换;

(1.6.5)油封清洗、检查(间隙0.15~0.25mm)如有需要时更换;

(1.6.6)轴瓦清洗、检查(支撑轴瓦间隙0.21~0.26mm、止推轴瓦间隙0.45~0.55mm、轴承压盖过盈量0.03~0.05mm)如有需要时调整或更换;

(1.6.7)检查更换静叶伺服油缸油封,检查调整静叶初始角度。

(1.6.7)润滑油、动力油管道各法兰垫片、O密封圈型更换。

(1.6.8)地脚螺栓及各部位螺栓检查紧固。

(1.6.9)轴流风机与增速齿轮箱膜片联轴器清洗、检查(无变形、裂纹、脱落等缺陷)

(1.6.10)轴流风机与增速齿轮箱同轴度检查(按机组找正曲线)校正。

(1.7)轴流风机中修:

周期为1年;中修内容如下:

(1.7.1)轴瓦清洗、检查(间隙0.21~0.26mm、轴承压盖过盈量0.03~0.05mm)如有需要时调整或更换;

(1.7.2)油封清洗、检查(间隙0.15~0.25mm)如有需要时更换;

(1.7.3)地脚螺栓及各部位螺栓检查紧固。

(1.7.4)轴流风机与增速齿轮箱膜片联轴器清洗、检查(无变形、裂纹、脱落等缺陷)

(1.7.5)轴流风机与增速齿轮箱同轴度检查(按机组找正曲线)校正。

(1.7.6)设备集中消缺处理(日常维护不能消除的设备缺陷集中处理)。

(1.8)轴流风机小修及日常维护:

周期为3个月;内容如下:

(1.8.1)日常点检发现的问题消缺处理。

(1.8.2)日常点检要对机组各部位进行认真细致的检查,如有问题及时进行处理,不能及时处理的要做好记录,安排检修计划进行处理,需要购买备件的及时申报备件采购计划。

(1.8.3)清理设备转动部位卫生。

2、增速齿轮箱:

(2.1)增速齿轮箱内有一对相互啮合的齿轮副,输入转速1490r/min,输出转速6350r/min,速比为4.281。

转向从电机端看低速轴为顺时针

(2.2)齿轮副的齿形为渐开线硬齿面人字齿,齿轮啮合应达到间隙正常(0.23~0.28mm)、接触均匀(沿全齿长不小于85%、沿全齿高不小于65%)、运行无异响、齿面无偏磨、点蚀等缺陷。

(2.3)增速齿轮箱大修:

周期为3年;大修内容如下:

(2.3.1)齿轮副清洗、检查啮合情况(啮合间隙0.23~0.28mm)啮合面接触均匀(沿全齿长不小于85%、沿全齿高不小于65%)齿面无偏磨、点蚀等缺陷。

(2.3.2)各级轴瓦清洗、检查(输入轴瓦间隙0.22~0.29mm、输出轴瓦间隙0.28~0.35mm、轴承压盖过盈量0.03~0.05mm)如有需要时更换。

(2.3.3)各油封清洗、检查(间隙0.15~0.25mm)如有需要时更换;

(2.3.4)地脚螺栓及各部位螺栓检查紧固。

(2.3.5)齿轮箱箱体清洗;各喷油管路清洗。

(2.3.6)盘车电机解体清洗、检查。

(2.4)增速齿轮箱中修:

周期为1年,内容如下:

(2.4.1)打开检查孔检查齿轮副磨损情况。

(2.4.2)打开检查孔检查各喷油管路供油情况。

(2.4.3)地脚螺栓及各部位螺栓检查紧固。

(2.5)增速齿轮箱小修及日常维护:

周期为3个月;内容如下:

(2.5.1)日常点检发现的问题消缺处理。

(2.5.2)日常点检要对设备各部位进行认真细致的检查,如有问题及时进行处理,不能及时处理的要做好记录,安排检修计划进行处理,需要购买备件的及时申报备件采购计划。

(2.5.3)清理设备转动部位卫生。

3、电动机:

(3.1)型号YCH1000-4,转速1490r/min,功率10000KW,电压10000V,电流719A,转向从轴伸端看为逆时针。

(3.2)电动机冷却方式空气水冷式,电机上方是空气水冷器,冷却水管道为下进上出供水(供水压力0.15~0.3MPa;供回水温差5~8℃)。

(3.3)电机轴瓦为绝缘型轴瓦,采取强制润滑并自带甩油环供油(供油压力0.05-0.12MPa)。

(3.4)电动机大修:

周期为3~5年;内容如下:

(3.4.1)电动机解体、线圈清洗、检查、耐压试验、喷漆(定子线圈浸漆加强绝缘、转子喷H级红磁漆)。

(3.4.2)电动机转子做动平衡实验。

(3.4.3)电动机轴瓦清洗、检查(间隙0.28~0.38mm、轴承压盖过盈量0.02~0.05mm)如有需要时调整或更换;

(3.4.4)清洗、检查电动机胶木合成绝缘油封,视磨损情况进行更换。

(3.4.5)检查各引出线缆接头、检查供电电缆接头(视情况更换);做耐压试验。

(3.4.6)地脚螺栓及各部位螺栓检查紧固。

(3.4.7)电动机与增速齿轮箱膜片联轴器清洗、检查(无变形、裂纹、脱落等缺陷)

(3.4.8)电动机与增速齿轮箱同轴度检查(按机组找正曲线)校正。

(3.4.9)电动机空气水冷却器清洗、检查、打水压试验(试验压力为工作压力的1.25倍),如有渗漏时进行更换。

(3.5)电动机中修:

周期为1年;内容如下:

(3.5.1)电动机开检查孔检查定子线圈及转子使用情况(视情况进行清洗、喷漆)。

(3.5.2)检查各引出线缆接头、检查供电电缆接头(视情况更换);做耐压试验。

(3.5.3)电动机轴瓦、清洗、检查(间隙0.28~0.38mm、轴承压盖过盈量0.02~0.05mm)如有需要时调整或更换;

(3.5.4)清洗、检查电动机胶木合成绝缘油封,视磨损情况进行更换

(3.5.5)地脚螺栓及各部位螺栓检查紧固。

(3.5.6)电动机与增速齿轮箱膜片联轴器清洗、检查(无变形、裂纹、脱落等缺陷)

(3..5.7)电动机与增速齿轮箱同轴度检查(按机组找正曲线)校正。

(3.5.8)电动机空气水冷却器清洗、检查、打水压试验(试验压力为工作压力的1.25倍),如有渗漏时进行更换。

(3.5.9)设备集中消缺处理(日常维护不能消除的设备缺陷集中处理)。

(3.6)电动机小修及日常维护:

周期为3个月。

内容如下:

(3.6.1)电动机开检查孔检查定子线圈及转子使用情况。

(3.6.2)日常点检要对设备各部位进行认真细致的检查,如有问题及时进行处理,不能及时处理的要做好记录,安排检修计划进行处理,需要购买备件的及时申报备件采购计划。

(3.6.3)清理设备转动部位卫生。

4、变速离合器:

(1)变速离合器是机械自动同步离合器窗体顶端

(4.1)变速离合器为机械自动同步离合器是一种通过齿轮元件传递功率的全自动型单向超越离合器。

它能够根据输入、输出端转速的高低差自动进行切换,当输入端相对输出端升速时,离合器自动啮合,当输入端相对输出端降速时,离合器自动脱开。

当啮合时成为一个齿轮联轴器,自动脱开时,相当于两个独立的旋转设备,相互不传递任何转矩。

(4.2)变速离合器啮合、脱开应顺滑无冲击、无异响。

(4.3)变速离合器未与风机连接严禁空载启动,以免造成损坏!

(4.4)变速离合器大修:

周期为3年,内容如下:

(4.4.1)齿轮副清洗、检查啮合情况(啮合间隙0.15~0.21mm)啮合面接触均匀(沿全齿长不小于85%、沿全齿高不小于65%)。

(4.4.2)各级轴瓦清洗、检查(输入轴瓦间隙0.13~0.18mm、输出轴瓦间隙0.18~0.23mm)如有需要时更换;。

(4.4.3)变速离合器手动啮合、脱开情况检查(顺滑无冲击、无异响)。

(4.4.4)各油封清洗、检查如有需要时更换;

(4.4.5)地脚螺栓及各部位螺栓检查紧固。

(4.4.6)变速离合器箱体清洗;各喷油管路清洗。

(4.4.7)轴流风机与变速离合器膜片联轴器清洗、检查(无变形、裂纹、脱落等缺陷)

(4.4.8)轴流风机与变速离合器同轴度检查(按机组找正曲线)校正。

(4.5)变速离合器中修:

周期为1年,内容如下:

(4.5.1)打开检查孔检查齿轮副磨损情况。

(4.5.2)打开检查孔检查各喷油管路供油情况。

(4.5.3)地脚螺栓及各部位螺栓检查紧固。

(4.5.4)轴流风机与变速离合器膜片联轴器清洗、检查(无变形、裂纹、脱落等缺陷)

(4.5.5)轴流风机与变速离合器同轴度检查(按机组找正曲线)校正。

(4.5.6)设备集中消缺处理(日常维护不能消除的设备缺陷集中处理)。

(2.5)变速离合器小修及日常维护:

周期为3个月;内容如下:

(2.5.1)日常点检发现的设备缺陷问题消缺处理。

(2.5.2)日常点检要对设备各部位进行认真细致的检查,如有问题及时进行处理,不能及时处理的要做好记录,安排检修计划进行处理,需要购买备件的及时申报备件采购计划。

(2.5.3)清理设备转动部位卫生。

窗体底端

5、煤气透平机:

(5.1)本余压透平为二级双支撑形式,由机壳(上下)、转子、静叶承缸、底座、轴承箱、轴瓦、油封、气封、伺服油缸等组成。

(5.2)MPG系列透平机现有MPG2.5-MPG22等多个型号,本机组为MPG6.3型。

输入介质为高炉煤气,注意做好防护措施避免煤气泄露造成人身伤害。

(5.3)煤气透平机通过变速离合器与轴流风机相联接全负荷做功时可节省电机能耗的25-30%。

(5.4)煤气透平机大修:

周期为3年;内容如下:

(5.4.1)更换静叶承缸上的石墨轴承及硅胶圈等易损件;

(5.4.2)动静叶片清洗、检查(静叶间隙为1.5~2.2mm、动叶间隙为1.5~2.2mm)、探伤,如有需要时更换;

(5.4.3)转子探伤、转子全跳动检测(各部位跳动不大于0.015mm)、做高速动平衡试验;

(5.4.4)碳环密封检查、更换;拉别令密封检查(间隙0.25~0.45mm)如有需要时更换。

(5.4.5)油封清洗、检查(间隙0.15~0.25mm)如有需要时更换;

(5.4.6)轴瓦清洗、检查(间隙0.25~0.35mm、轴承压盖过盈量0.03~0.05mm)如有需要时调整或更换;

(5.4.7)润滑油、动力油管道各法兰垫片、O密封圈型更换。

(5.4.8)地脚螺栓及各部位螺栓检查紧固。

(5.4.9)煤气透平机与变速离合器膜片联轴器清洗、检查(无变形、裂纹、脱落等缺陷)

(5.4.10)煤气透平机与变速离合器同轴度检查(按机组找正曲线)校正。

(5.4.11)更换伺服油缸,调整静叶初始角度(下线油缸修复后备用)。

(5.5)煤气透平机中修:

周期为1年;中修内容如下:

(5.5.1)煤气透平机开盖检查叶片磨损情况(静叶间隙为1.5~2.2mm、动叶间隙为1.5~2.2mm),如有需要时做检修计划返厂更换。

(5.5.2)轴瓦清洗、检查(间隙0.25~0.35mm、轴承压盖过盈量0.05~0.08mm)如有需要时调整或更换;

(5.5.3)油封清洗、检查(间隙0.15~0.25mm)如有需要时更换;

(5.5.4)碳环密封检查、更换;拉别令密封检查(间隙0.25~0.45mm);如有需要时做检修计划返厂更换。

(5.5.5)地脚螺栓及各部位螺栓检查紧固。

(5.5.6)检查伺服油缸,视情况更换,调整静叶初始角度(下线油缸修复后备用)。

(5.5.7)煤气透平机与变速离合器膜片联轴器清洗、检查(无变形、裂纹、脱落等缺陷)

(5.5.8)煤气透平机与变速离合器同轴度检查(按机组找正曲线)校正。

(5.5.9)设备集中消缺处理(日常维护不能消除的设备缺陷集中处理)。

(5.6)煤气透平机小修及日常维护:

周期为3个月;内容如下:

(5.6.1)根据设备运行状态每3~6个月检查动静叶片积灰及磨损情况。

(5.6.2)日常点检要对机组各部位进行认真细致的检查,如有问题及时进行处理,不能及时处理的要做好记录,安排检修计划进行处理,需要购买备件的及时申报备件采购计划。

(5.6.3)清理设备转动部位卫生。

三、润滑系统

1、润滑油的作用:

润滑、冷却、清洁、减振、密封、防锈。

2、润滑油的型号:

机组推荐使用32#、46#抗氧防锈汽轮机油,32#粘度较低适合北方冬季气温较低的情况下使用,46#粘度较高适合夏季。

(本机组选用L-TSA46#抗氧防锈汽轮机油)

3、润滑油的精度:

润滑油过滤精度应达到NAS/8级,机组润滑站过滤精度为20um,应使用精密滤油机对油箱内的润滑油进行加注和过滤。

4、润滑油压力:

机组最远点润滑油压力正常值为0.12-0.2MPa,润滑站有两台油泵互为备用,当润滑油压力≤0.11MPa时系统报警备用油泵自动启动,当润滑油压力≤0.08MPa时机组联锁保护停机。

5、润滑油温度:

冷却后供油温度正常值为35~45℃,油箱温度低于20℃时需开启电加热,冷却后供油温度≧50℃时系统报警,应打开冷却水阀门并设法降低冷却水温度。

6、润滑油过滤压差:

润滑油过滤压差≧0.15MPa时报警,应切换润滑油过滤器,清洗或更换滤芯。

7、润滑油箱液位:

润滑站油箱液位原则上距油箱顶面≦800mm,但是应同时考虑高位油箱的润滑油回流后不溢出润滑站油箱。

8、润滑油站运行条件:

巡视各部位无跑冒滴漏,各阀门开关到位,油泵无异响,备用油泵启动正常。

9、润滑系统大修:

周期为3年;内容如下:

(9.1)使用滤油机将润滑油全部抽出,彻底清洗油箱及高位油箱,清洗时不得使用强酸性清洗剂,配备空气呼吸器注意保持通风,最后用面团将油箱彻底粘干净,不留任何死角。

(9.2)检查润滑系统各阀门、软连接、压力表、温度表的使用情况,如有需要时进行更换。

(9.3)更换润滑系统各管道、阀门的垫片等易损件。

(9.4)润滑油泵、电机解体检查,各部位磨损情况,如有需要时进行更换。

(9.5)润滑油站冷却器清洗、检查、打水压试验,如有需要时进行更换。

(9.6)根据润滑油化验结果,决定全部或部分更换润滑油(润滑油最长使用年限为5年),加油时使用滤油机进行加注,润滑站油箱液位原则上距油箱顶面≦800mm,但是应同时考虑高位油箱的润滑油回流后不溢出润滑站油箱。

(9.7)使用精密滤油机对油站进行持续过滤,直至油品化验结果达到NAS/8级。

(9.8)待主机检修完成后开启润滑油泵,对润滑系统进行冲洗(冲洗2~4小时)冲洗合格后更换润滑油滤芯。

10、润滑系统中修:

周期为1年;内容如下:

(10.1)检查润滑系统各压力表的年检情况,及时安排年检。

(10.2)检查润滑系统各管道、阀门的垫片,视情况进行更换。

(10.3)检查或更换联轴器梅花垫,调整润滑油泵、电机对中情况。

(10.4)润滑油站冷却器清洗、检查、打水压试验,如有需要时进行更换。

(10.5)待主机检修完成后开启润滑油泵,对润滑系统进行冲洗(冲洗2~4小时)冲洗合格后更换润滑油滤芯。

(10.6)使用精密滤油机对润滑油箱进行持续过滤,直至润滑油箱内油品化验结果达到NAS/8级。

11、润滑系统小修及日常维护:

周期为3个月;内容如下:

(11.1)日常点检检查润滑系统各阀门、软连接、压力表、温度表的使用情况,如有问题及时进行处理,不能及时处理的要做好记录,安排检修计划进行处理,需要购买备件的及时申报备件采购计划。

(11.2)日常点检检查润滑系统各供油管道法兰、阀门的垫片,如有问题及时进行处理,不能及时处理的要做好记录,安排检修计划进行处理。

(11.3)每3个月对润滑油泵、电机联轴器对中情况、梅花垫使用情况进行检查,视情况进行更换和调整。

(11.4)日常点检发现的问题消缺处理。

(11.5)根据润滑油过滤器差压情况,每3~6个月对润滑油滤芯进行更换。

(11.6)运行油泵与备用油泵每10~15天倒泵一次。

四、液压伺服系统

4.1、液压伺服系统的特点:

尺寸小重量轻,加速性能好,响应速度快,控制精度高,系统稳定性较好。

4.2、动力油的作用:

能量转换、传递动力、润滑、清洁、降温冷却。

4.3、动力油的精度:

机组应优先选用46#无灰抗磨液压油,(4#机组现使用46#抗磨液压油)油品过滤精度应达到NAS/7级以上,机组液压站过滤精度为5um,应使用精密滤油机对油箱内的液压油进行加注和过滤。

4.4、动力油压力:

动力油的正常压力为12.5MPa,动力油站有两台油泵互为备用,当压力≦11MPa报警备用泵自动启动,≦9MPa机组联锁保护安全运行。

4.5、蓄能器的使用与维护:

蓄能器橡胶膨胀壳内的氮气压力可达到11.5MPa,当动力油站出现故障时蓄能器内的动力油可以使静叶关闭到安全运行值(静叶角度22度),保证机组安全运行。

蓄能器应定期检查氮气压力≦6.5MPa时需要补充氮气。

4.6、动力油站运行条件:

巡视各部位无跑冒滴漏,各阀门开关到位,油泵无异响,备用油泵启动正常。

4.7液压伺服系统大修:

周期为3年;内容如下:

(4.7.1)使用滤油机将液压油全部抽出,彻底清洗油箱,清洗时不得使用强酸性清洗剂,配备空气呼吸器注意保持通风,最后用面团将油箱彻底粘干净,不留任何死角。

(4.7.2)检查液压伺服系统各阀门、软连接、压力表、温度表的使用情况,如有需要时进行更换。

(4.7.3)更换液压伺服系统各管道、阀门连接处的垫片、O型密封圈、高压胶管、测压软管等易损件。

(4.7.4)动力油泵、电机解体检查各部位磨损情况,如有需要时进行更换。

(4.7.5)动力油站冷却器清洗、检查、打水压试验,如有需要时进行更换。

(9.6)动力油更换,使用精密滤油机进行油品加注和过滤(动力油更换周期2~3年)使用精密滤油机对油站进行持续过滤,直至油品化验结果达到NAS/7级。

(4.7.7)检查更换伺服油缸油封、活塞环。

(同时调整静叶初始角度)

(4.7.8)检查或更换各液压阀台伺服阀、电磁阀、球阀等阀门,并试验灵敏度。

4.8、液压伺服系统中修:

周期为1年;内容如下:

(4.8.1)检查液压伺服系统压力表的年检情况,及时安排年检。

(4.8.2)检查液压伺服系统各管道、阀门连接处的垫片、O型密封圈、液压胶管,视情况进行更换。

(4.8.3)检查或更换联轴器梅花垫,调整动力油泵、电机对中情况。

(4.8.4)动力油站冷却器清洗、检查、打水压试验,如有需要时进行更换。

(4.8.5)检查或更换各液压阀台伺服阀、电磁阀、球阀等阀门,并试验灵敏度。

(4.8.6)检查蓄能器氮气压力≦6.5MPa时需要补充氮气。

4.9、液压伺服系统小修及日常维护:

周期为3个月;内容如下:

(4.9.1)日常点检检查液压伺服系统各阀门、软连接、高压胶管、测压软管、压力表、温度表的使用情况,如有问题及时进行处理,不能及时处理的要做好记录,安排检修计划进行处理,需要购买备件的及时申报备件采购计划。

(4.9.2)日常点检检查液压伺服系统各液压管道管接头、阀门的垫片、O型密封圈,如有问题及时进行处理,不能及时处理的要做好记录,安排检修计划进行处理。

(4.9.3)每3个月对动力油泵、电机联轴器梅花垫使用情况进行检查,视情况进行更换和调整。

(4.9.4)每3个月检查补充一次蓄能器氮气压力。

(4.9.5)根据动力油过滤器差压情况,每3~6个月对润滑油滤芯进行更换。

(4.9.6)运行油泵与备用油泵每10~15天倒泵一次。

五、冷却水系统

5.1、冷却水的作用:

通过冷却水循环带走设备运行产生的热量对设备起到冷却保护作用。

5.2、冷却水压力:

冷却水系统供水压力0.18~0.35MPa,应注意调整各被冷却设备进出口管道压力适当调整阀门开度,不可使冷却水压力过高(不得高于被冷却介质压力)。

5.3、冷却水净环水泵房共有3台冷却水泵,视设备冷却情况2台运行1台备用(供水温度≦32℃),冷却水温度较高时开启循环水冷却塔。

5.4、冷却水系统大修:

周期为3年;内容如下:

(5.4.1)清洗冷却水池,清理杂质、淤泥、填料等所有杂物。

(5.4.2)检查冷却水系统各阀门、软连接、压力表、温度表的使用情况,如有需要时进行更换。

(5.4.3)更换冷却水系统各管道、阀门连接处的垫片等易损件。

(5.4.4)冷却水泵、电机解体检查各部位磨损情况,如有需要时进行更换。

(5.4.5)循环水冷却塔更换填料,检查更换冷却塔风叶、电机。

(9.6)更换各分支管道冷却水调节阀门。

5.5、冷却水系统中修:

周期为1年;内容如下:

(5.5.1)清洗冷却水池,清理杂质、淤泥、填料等所有杂物。

(5.5.2)检查冷却水系统压力表年检情况,及时进行年检。

(5.5.3)更换冷却水系统各管道、阀门连接处的垫片等易损件。

(5.5.4)冷却水泵、电机联轴器对中情况检查调整,更换柱销螺栓。

(5.5.5)循环水冷却塔检查填料使用情况,检查冷却塔风叶、电机。

(5.5.6)检查或更换各分支管道冷却水调节阀门。

5.6、冷却水系统小修及日常维护:

周期为3个月;内容如下:

(5.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专升本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