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产品与服务1学龄前教育.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238631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83.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章 产品与服务1学龄前教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第三章 产品与服务1学龄前教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第三章 产品与服务1学龄前教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第三章 产品与服务1学龄前教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第三章 产品与服务1学龄前教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三章 产品与服务1学龄前教育.docx

《第三章 产品与服务1学龄前教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 产品与服务1学龄前教育.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三章 产品与服务1学龄前教育.docx

第三章产品与服务1学龄前教育

第三章产品与服务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幼儿教育提倡以“两条腿走路”的办园方针,幼儿园教育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

1981年《幼儿园教育纲要》(实行草案)颁布,将1952年的“教学纲要”改为“教育纲要”,表明了新时期我国幼儿教育价值取向的整体转变。

我国幼儿教育中的“学习价值取向”可谓根深蒂固。

所谓幼儿教育学习价值取向,是指强调幼儿通过学习获得知识、技能和道德,关注幼儿的将来而漠视幼儿的现在。

随着幼儿教育界多项教育改革和实验的推进,我国幼儿教育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关注幼儿教育。

然而,受我国古代“读书”、“识字教育”观念和苏联重知识技能教育理念的影响,在我国幼儿教育中,不论是家长还是教师都出现了过于看重“学习”的价值取向。

学习价值取向的幼儿教育逐步形成。

一方面,幼儿教育愈来愈受到整个社会和广大家长们的重视,家长们迫于巨大的社会竞争压力,在“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理念下,重视幼儿知识的获得,并以此作为评价和取舍幼儿园的标准。

另一方面,为迎合家长和市场的需求,幼儿园和其他一些幼教机构也重视对幼儿的知识讲授,以学习成绩作为幼儿教育的评价标准,更加强调幼儿的认知能力培养,强调幼儿识字、数数和计算等,幼儿教育“小学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在探讨我国幼儿教育价值取向时,刘晓东教授曾深刻地批判了我国幼儿教育中的学习价值取向,并提出“成长价值取向”必然是我国幼儿教育价值取向发展的正确方向。

尽管不少学者倡导“尊重儿童”、“还孩子自由”、“关注儿童兴趣

”等,但幼儿教育学习价值取向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一、1997-2009年我国学前教育园所数量变化图

进入新世纪以来。

由于家长在孩子教育上的投入越来越多,民间资本进入教育行业特别是幼教阶段明显有大幅的增加。

但片面的“学习价值取向”却禁锢了行业的发展。

也影响了孩子童年的成长。

源缘圆辅助习惯养成公司主要以目前的幼儿园为轮廓,但摒弃其以学习价值为主要取向教育思想。

以蒙台梭利(MariaMontessori)的儿童教育观为基础,以习惯、成长、道德等为主要价值取向,根据幼儿不同阶段的心理、心智发展,用树立榜样、父母参与及环境培养的方法,打造真正属于幼儿自己的“幼儿园”。

注:

蒙台梭利MariaMontessori(1870—1952)是意大利医生、意大利杰出的儿童教育思想家和改革家、世界著名的幼儿教育学家。

她经过半个多世纪的不断探索与总结,形成了一套独特的儿童教育理论和方法,并创立了著名的蒙台梭利教学法。

“她被誉为世界幼儿教育史上自福禄贝尔以来影响最大的人物之一”,甚至有人称蒙台梭利教育法是“世界上最好的教育思想”。

一、蒙台梭利教育思想

1.蒙台梭利儿童观

  

(1)儿童具有发展的内在冲动力——吸收力的心智

  蒙台梭利认为,儿童具有发展的内在冲动力。

“儿童在来自先天的自发的能动性的作用下,具有一种很强的、天赋的内在潜伏能力和继续发展的积极力量”。

“人生而具备能使自己适应环境并发展自身的潜在生命力。

正是这种潜在生命力的分化和发展使儿童逐渐出现各种心理现象并形成复杂的心理现象系统。

”这种内在冲动力/潜在生命力表现为儿童在6岁之前就具有一种吸收知识的自然能力,即所谓的“吸收力的心智”,正是这种内在的冲动力,促使儿童不断地发展。

  

(2)儿童发展具有阶段性

蒙台梭利认为儿童成长的过程有既定的“自然程序表”。

她把儿童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1—3岁,3—6岁,6—12岁,12—18岁。

儿童成长分为不同的阶段,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心理特点,因而要进行不同的教育。

(3)儿童发展具有不同的敏感期

  蒙台梭利认为,生命力不仅通过自发活动呈现和发展,而且还表现出生长的敏感期。

儿童的发展具有不同的敏感期,所以教育必须与敏感期相符合,以促进儿童心理的正常发展。

其中儿童的敏感期进行了划分:

儿童从出生到5岁是感觉敏感期,2-2.5岁时达到高峰;动作敏感期是出生后到6岁,其中行走敏感期是1-2岁之间,手的敏感期是1.5-3岁;语言敏感期是出生后2个月到8岁;秩序敏感期是出生后1个月到2岁;细节敏感期是1-2岁。

(4)儿童的发展是通过工作实现的

  蒙台梭利认为,儿童发展不是老师教出来的,儿童是在与环境相互作用中,通过自己自发性的活动即工作完成的。

儿童最主要的活动不是游戏,只有工作才是儿童最主要和最喜爱的活动,只有工作才能促进儿童多方面能力的发展以及儿童心理的全面发展。

  2、蒙台梭利教育观

  蒙台梭利的教育观点如下:

 

(1)主张自由教育

 蒙台梭利主张自由教育,强调儿童应有权利选择自己要做什么和决定自己工作要做到什么程度。

她认为儿童的发展是自己工作的结果。

只有在自由的条件下产生的“自我创造”才可能成功。

她认为教育的目的包括生物的和社会的两个方面。

生物的目的是帮助儿童个人的自然发展,社会的目的是为环境做个人准备,使个人能适应并利用环境。

教育的任务就是给儿童提供一个适宜的环境,使其在此环境中发展自身的自然能力。

教师的职责就是建立常规和排除儿童自然发展中的障碍,观察儿童的表现和了解儿童的需要,以更好地承认、培育和保护儿童自身的能力,并给予间接的帮助。

  

(2)提供有准备的环境

  蒙台梭利认为,在教育上,环境所扮演的角色是相当的重要的,因

为孩子从环境中吸收所有的东西并将其融入自己的生命之中。

所以我们应为儿童提供一个有准备的环境。

这个环境是儿童能够发挥自然力量的环境,既包括教具、教室和大自然这样的物质环境,也包括家长、教师、同伴、社会文化等社会环境。

儿童的发展是个体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

在这个环境里,儿童可以自由地活动,自然地表现,充分地意识到自由的力量。

在这个环境里,儿童可以获得丰实的感觉刺激,得到自由而充分的发展。

同时,这个环境也是一个能够帮助儿童发展“生命的活动”的真实环境,是有规律、有秩序的生活环境。

可以说,蒙台梭利的儿童发展观,既不是固定智力论,也不是环境决定论,而是一种相互作用论。

  

 

 

3.1新式幼儿园

我们与当下幼儿园在本质上最大的不同就是:

我们注重在细节上习惯的养成,关注孩子原本兴趣的养成及潜力的开发,主张自由教育;我们不会一味的强调学习知识,所以知识成绩只是我们考核的标准之一。

在教育方法上,我们强调周围环境及周围人的语言及行为对孩子的影响,所以,通过父母与孩子的交流、合作对孩子的正影响将是孩子养成教育的有力方式之一。

3.1.1园区建设

建设板块按功能分主要有幼儿宿舍、食堂、综合教室、游戏区、兴趣养成区等,每个分区将成立自己的研究管理中心。

宿舍主要是儿童睡觉及有关每个小孩细小的生活卫生良好习惯养成的地方,例如,每天早晚引导孩子自己洗漱的习惯;食堂当然是孩子最喜欢去的地方,但这里不仅仅只是提供一天三餐,它会为孩子提供可靠的零食,同时也会注重孩子的饮食习惯养成;综合教室是孩子学习大纲知识及自主学习、游戏的地方,在这里,老师将研究并抓住孩子的高效学习时间,在完成应有知识的学习的同时培养孩子自主认知能力、阅读习惯等的养成;游戏区主要是进行室外活动的地方,集体的游戏活动也将在这进行,安全将是这最重要的任务;兴趣养成将注重孩子与文艺、科技、体育等最初的接触,发现其兴趣潜力,兴趣养成的广度及继续养成将是重点,当然,与父母沟通交流也将是他们

重点的工作。

3.1.2服务内容

新式幼儿园主要接收2—7岁的学龄前小孩。

在孩子入园时首先会为每个孩子建一个生活记录档案。

以住家还是住校分为两类,一是孩子在家居住;二是每周回去一次;根据年龄的不同分为三类,一是保育阶段,大致为2—3岁,二是幼儿教育阶段为4—5岁,三是发展过渡阶段为6—7岁。

对于年龄不同的孩子,根据其不同年龄段的特点,突出不同的引导、养成重点。

具体服务项目如下:

一、保育阶段2---3岁

在该阶段,父母们最大的要求应该是能让孩子安全健康的成长,因为孩子的各方面的自然发展都处于初级阶段。

孩子的依恋心态还比较强,所以我们原则上不接收孩子在学校居住,强调孩子与父母更多地接触交流。

孩子特点

服务

身体机能还不完善

为他们提供的健康饮食并记录在案

孩子的语言行为开始逐渐成熟

注意每个孩子语言的表达。

适度提供一个表达的舞台,逐渐由小到大

最初的独立性开始显现

给孩子留有应有的私有空间,但老师会注意其独立性行为并记录

感知觉能力开始增强

安排孩子与父母共同的游戏活动

意志比较薄弱

注意孩子间的交流及反应

记忆能力开始逐渐增强

适当注重孩子某一习惯的养成,例如交流

3岁前记忆不能保持持久

通过反复性的过程及活动强调他们好的习惯、行为

二、幼儿教育阶段4--5岁

该阶段孩子的学习模仿及记忆能力有了大幅提高,自我评价发展迅速,个性开始形成。

情绪的自我调节有了初步的发展,有的孩子的情绪表现开始有外漏转为内隐。

但感知觉仍是他们心理活动的主要影响因素。

该阶段,我们主张孩子在学校住,适当的发展其自立能力。

在孩子住校期间,我们将安排固定老师与孩子们打成一片。

1、每天早上,老师带领孩子们在固定时间起床,然后自己收拾自己的床铺,洗漱。

此期间,老师完全是个榜样,所以老师会经过严格培训,在无意间模范好的同时不影响孩子的个性发展。

在固定时间,如每周一,老师和孩子共同对寝室进行完整的打扫。

2、在营养早点后,有半个钟头的做操跳舞时间。

有体操和各类舞蹈,

每个人每周都可以选择一种。

3、每天有大约5—7小时的有关大纲的知识教育,方式为粗放型。

4、每周随机的举行几次集体游戏。

突出团结、融入、交流、贡献等。

5、每天晚上有电视提供,孩子们自行观看。

入睡前,老师带着共同刷牙、洗脸等。

6、每周有兴趣区活动,主要去发现孩子的兴趣并记录。

三、发展过渡阶段6--7岁

该阶段应该开始注意孩子的社会性发展,同时应关注孩子心理的变化,儿童心理内部矛盾是儿童心理发展的根本原因,促进儿童心理发展最好的活动形式是游戏。

父母老师应该和孩子进行适当而有效的交流,以促进孩子的亲社会行为养成。

1、适当加大对孩子知识教育的持续时间。

在满足孩子关于知识的好奇心的同时,注意其自主思考能力的养成。

2、在兴趣区举行一些帮助养成抽象思维能力的活动,如拼图、编故事、下棋等。

3、走出校门,如游览博物馆、动物园等

4、举办些自住性强规则明确的游戏。

5、综合以前记录,与父母研究,注重孩子固定兴趣特长的养成。

3.1.3服务特色

1、定期举行父母孩子共同参与的活动

模仿有关父母孩子共同参与的电视节目,并向社会公开。

活动地点可以是校内校外,校外是,做好充分的前期准备。

活动可以让孩子和老师同担任主持人,该活动注重父母的参与,讲究父母与孩子的身体接触、交流及共同努力的过程。

养成孩子的合作精神、竞争意识、思维及表达能力、曾强与父母的关系。

该活动,对父母要求比较高,但我们会与父母共同努力,发挥活动的作用。

2、联谊

联谊对象主要是同城市的幼儿园。

相互取长补短。

3、家访

每个家庭的家访教师与孩子的负责老师对应。

老师随机进行家访,事先通知家长,原则上对每个家庭每学期应访问一次。

家访主要是了解孩子的家庭环境及采集家长的建议、意见,针对性的探讨与孩子交流接触时无意识的语言动作行为。

4、兴趣养成

从孩子入园起,除了档案还有养成记录。

根据不同阶段的发展,观察、记录孩子的兴趣爱好,然后和父母共同研究孩子的兴趣养成。

争取确保每个孩子能按照自己本能的兴趣发展。

5、国外联谊

再有能力有条件的基础上,对国外幼儿教育比较成熟的院所进行访问。

增长孩子见识、拓宽思维,也是我们学习更好教育思想及方法契机。

 

 

3.1.4班级生活、学习常规服务流程图

起床

整理床铺、打扫、洗漱

早餐(营养师配餐)

学习早操、舞蹈

游戏或老师安排

自由活动

或老师安排

知识学习

午餐(后可加些有关饮食知识)

午睡

知识学习

晚餐

知识拓展或兴趣养成(眼保健操)

游戏、集体或班级间的

放学

看动画或各班、寝室安排

洗漱、睡觉

 

3.1.5入园流程图

 

3.2员工培训

成员培训问题:

培训方法:

1,案例分析法,把实际工作中的真实情景加以典型化处理,形成供学员思考分析和决断的案例2,角色扮演法,为成员提供一种真实的场景,要求成员扮演某些特定的角色并出场表演,表演结束对任务进行评价。

3,研讨法,由专业人士介绍基本概念原理,然后围绕某一专题进行讨论。

4,讲授法,培训师通过逻辑化、体系化的言语表达,系统的向受训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讲解传授,辅助以文字、图形、问答的形式。

5,视听法,将项目需要培训的内容制成幻灯片、影片、录像等视听材料进行培训,必要的话可以刻录成光盘,便于团队随时观看,随时学习。

6,游戏法,团队几个成员在遵守一定规则的前提下,以娱乐的形式,活泼多样的进行互动学习。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育儿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