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教育学》题库练习试题A卷 附解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9236323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9.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教育学》题库练习试题A卷 附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教育学》题库练习试题A卷 附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教育学》题库练习试题A卷 附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教育学》题库练习试题A卷 附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教育学》题库练习试题A卷 附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教育学》题库练习试题A卷 附解析.docx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教育学》题库练习试题A卷 附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教育学》题库练习试题A卷 附解析.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教育学》题库练习试题A卷 附解析.docx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教育学》题库练习试题A卷附解析

省(市区)姓名准考证号

………密……….…………封…………………线…………………内……..………………不…………………….准…………………答….…………题…

2021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教育学》题库练习试题A卷附解析

考试须知:

1、考试时间:

180分钟,本卷满分为30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45小题,每题2分,共90分)

1、0世纪80年代日本国会批准成立的指导日本教育改革的领导机构是()

A.临时教育审议会

B.中央教育审议会

C.终身教育审议会

D.地方教育审议会

2、在道德修养方法上,认为无须外求,只须明内在良知的古代教育家有()

A.孟轲、王守仁

B.孟轲、朱熹

C.荀况、王守仁

D.荀况、朱熹

3、1959年,美国科学院召开了改进中小学自然科学教育的会议,从而掀起60年代以加强基础学科教学、编写新教材、注重学科概念与体系为核心的课程改革运动,这场运动所体现的教育思潮是()

A.改造主义教育

B.要素主义教育

C.结构主义教育

D.永恒主义教育

4、在职业选择的问题上,法国教育家卢梭反对的是()

A.选择适合儿童禀赋的职业

B.选择对社会有用的职业

C.选择为法国政府服务的职业

D.选择有教育意义的职业

5、学生必须接受“自由教育

秉持这种观点的人在课程类型上倾向于()

A.学科中心课程 

B.学生中心课程

C.社会中心课程

D.活动中心课程

6、相对于其它类型的教学研究,教育行动研究重视教师的参与,强调()

A.与理论的分离

B.实践问题的解决

C.教师的独立研究

D.研究结论的迁移

7、某幼儿园教师欲对班上每个孩子的“幼儿园一日活动”参与情况(如滑滑梯、玩积木、做手工、看图书等)进行观察研究。

他最适宜采用的记录方法是()

A.事件取样记录法

B.行为核查记录法

C.时间取样记录法

D.轶事描述记录法

8、教育科学研究中的比较研究就是一种典型的()

A.教育科学研究的自然化、生态化

B.教育科学研究的综合化

C.教育科学研究的跨文化趋势

D.教育科学研究的现代化

9、强调知识的内在逻辑和系统性,主张分科教学的是()

A.经验主义课程论

B.学科中心课程论

C.存在主义课程论

D.后现代主义课程论

10、系统阐述了学习化社会的研究报告是()

A.《科尔曼报告》

B.《一个乘坐学校的地方》

C.《学生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

D.《国家处在危险之中:

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11、在间歇强化的条件下,刺激——反应联结的特点是()

A.建立快,消退也快   

B.建立快,消退慢

C.建立慢,消退快   

D.建立慢,消退也慢

12、只要提供了足够的时间和帮助,每一个学生都能达成学习目标。

依据这种思想建构的教学模式是()

A.程序教学模式

B.发现教学模式

C.掌握学习教学模式

D.非指导性教学模式

1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学生受教育权的具体内涵是()

A.学生有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使用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图书资料的权利

B.学生有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向有关部分提出申诉的权利

C.学生有按照国家规定获得奖学金或助学金的权利

D.学生有毕业或结业时获得学位证书,学位证的权利

14、教育思想表现出鲜明的民主性,认为天才可能和美德出自茅舍的要比出自宫廷的多得难以计算的法国教育者是()

A.爱尔维修

B.狄德罗

C.拉夏洛泰

D.卢梭

15、结合功能主义者认为,结构良好的教育有助于社会流动,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平衡器,因此学校是社会进步和改革最基本和最有效的工具。

这种观点强调的是()

A.正向显性功能

B.正向隐性功能

C.负向显性功能

D.负向隐性功能

16、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教育、新教教育、天主教教育所具有的共同点是()

A.实施贵族式精英教育

B.重视古典人文学科

C.实施世俗性的义务教育

D.重视教育的群众性和普及性

17、科举考试中偏重测试考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考试方式是()

A.帖经   

B.策论   

C.诗赋   

D.经义

18、在全省小学生阅读能力的研究(4年级小学生)中,研究者抽取了教育水平好、中、差的3个县域,然后在每个区域按照城乡抽取4所学校,并从4所学校中随机抽取20位4年级小学生。

这种抽样的方法是()

A.分段抽样

B.系统抽样

C.分层抽样

D.整群抽样

19、确立法国高等教育“自主自治、民主参与、多科性结构”办学原则的教育法案是()

A.《大学令》

B.《帝国大学令》

C.《高等教育法》

D.《高等教育方向指导法》

20、古希腊罗马时代,以培养演说家或雄辩家为目标的学校是()

A.文法学校

B.弦琴学校

C.体操学校

D.修辞学校

21、在概念学习中,引发认知冲突及其解决的过程实质是为了实现()

A.概念转变   

B.概念形成   

C.概念同化   

D.概念整合

22、学习者中心课程理论的拥护者,在教学模式上更倾向于选择()

A.程序教学模式

B.掌握教学模式

C.探究教育模式

D.范例教学模式

23、陶行知为了改变农村的教育面貌,探索了乡村教育的新模式,他提倡的教育模式是()

A.学友制

B.小先生制

C.学徒制

D.实习制

24、“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就是怎样。

因此,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

因而,个人是什么样的,这取决于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

”马克思的这段话说明个体的发展具有()

A.顺序性和阶段性

B.社会性和历史性

C.相似性和差异性

D.现实性和潜在性

25、主张用“理解”和“解释”的立场与方法研究教育问题的教育学流派是()

A.实验教育学

B.文化教育学

C.批判教育学

D.元教育学

26、《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是我国古代较为流行的蒙学教材。

这类教材在编写上除了文字简练、通俗易懂外,还有一个重要特点是()

A.联系儿童生活

B.采用韵语形式

C.图文并茂

D.内容生动有趣

27、夸美纽斯《大教学论》理论论证采用的主要方法是()

A.自然类比

B.哲学思辨

C.经验描述

D.科学实验

28、科举制度区别于察举制度的根本之处在于()

A.开设繁多的考试科目

B.建立完备的防弊制度

C.自愿报名、逐级考选

D.地方推荐、中央考试

29、“虚心涵泳”是朱熹的读书法。

此处的“涵泳”是指读书时应()

A.细心玩味

B.融会贯通

C.敬守此意

D.收敛此心

30、《大学》是儒家学者论述大学的一篇文章,它提出大学的终极目标是()

A.“明明德”

B.“止于至善”

C.“化民成俗”

D.“明人伦”

31、美国宪法修订案第10条规定:

“凡是宪法未曾给予联邦而又未曾限制给予各州的权力,都是保留给各州或人民的。

”在此规定基础上确立的美国教育管理体制是()

A.学区制   

B.中央集权制   

C.地方分权制   

D.混合制

32、为18世纪后期德国泛爱教育运动兴起提供直接的思想启蒙和理论指导的是()

A.卢梭自然主义教育理论

B.凯兴斯泰纳公民教育理论

C.夸美纽斯自然主义教育理论

D.裴斯泰洛齐要素教育理论

33、涂尔干说:

“教育是成年一代对社会生活尚未成熟的年轻一代所实施的影响。

其目的在于,使儿童的身体、智力和道德状况都得到激励与发展,以适应整个政治社会在总体上对儿童的要求,并适应儿童将来所处的特定环境的要求。

”这种论断正确地指出了()

A.教育具有社会性   

B.教育是社会复制的工具

C.教育要促进人的个性化   

D.儿童对成人施加的影响不是教育

34、为了解在校生对学校广播节目节目的评价,某高校学生会从1200名学生合住的200间宿舍中随机抽取15间,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这样的抽样方法是()

A.简单随机抽样

B.系统随机抽样

C.分层随机抽样

D.整群随机抽样

35、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认为,实现人的社会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是()

A.发展生产力

B.消灭社会分工

C.普及教育

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36、教育测验运动和实验教育学在研究方法上主要体现了()

A.人本主义取向

B.科学主义取向

C.解释主义取向

D.历史主义取向

37、20世纪20年代的教育独立思潮,除要求教育经费独立,教育行政独立,教育脱离宗教而独立之外,还要求()

A.教育立法独立

B.教育教学权独立

C.教育内容独立

D.教育督导独立

38、教育制度的核心部分是()

A.教育管理制度   

B.国民教育制度

C.义务教育制度   

D.学校教育制度

39、“物理不外于心”,“吾辈用功只求日减,不求日增,减的一分人欲,便是复得一分天理”。

持这种观点的教育家是()

A.孟轲

B.荀况

C.朱熹

D.王守仁

40、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实行“战时须作平时看”的教育政策,在中等教育阶段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设置国立中学

B.实施毕业会考

C.中学西迁

D.实行军训制度

41、从20世纪30年代起,欧美掀起了一场主张恢复西方传统教育核心价值的取向,反对进步教育和新教育的运动,形成了“新传统教育”思潮。

新传统教育主要包括()

A.要素主义教育、永恒主义教育、新托马斯主义教育

B.改造主义教育、永恒主义教育、新托马斯主义教育

C.永恒主义教育、要素主义教育、改造主义教育

D.新托马斯主义教育、要素主义教育、改造主义教育

42、某语文老师在古诗单元教学结束时,给学生布置了写七律诗的作业,根据布鲁姆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教育目标分类学框架,该作业在认识目标的分类中属于()

A.分析

B.理解

C.评价

D.综合

43、在教育宗旨问题上,梁启超主张通过教育培养()

A.政治家

B.学术人才

C.新国民

D.实业人才

44、在中国近现代学制发展过程中,取消大学预科始于()

A.壬寅学制

B.壬子癸丑学制

C.1922年新学制

D.戊辰学制

45、下列选项中关于学术论文的序言部分表述错误的是()

A.阐明研究的背景和动机,提出自己所要研究的问题

B.简要介绍研究方法和有关研究手段

C.概述研究成果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D.简要交代研究结论

二、辨析题(共3小题,每题15分,共45分)

1、马卡连柯倡导的集体教育即集体主义教育。

 

2、场独立型学习风格优于场依存型学习风格。

 

3、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就必须废除对学生的惩罚。

 

三、简答题(共5小题,每题15分,共75分)

1、简述要素主义教育思潮的主要观点。

 

2、简述教育过程中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关系。

 

3、分析美国进步教育运动衰落的原因。

 

4、简述菲茨与波斯纳提出的操作技能形成阶段及其特点。

 

5、简述梁启超关于教育作用和宗旨的观点。

 

四、分析论述题(共3小题,每题30分,共90分)

1、某小学低年级新学期开学不久,班上来了一位插班生。

这两天数学课学习“8加1”的计算,她没有学会。

最后老师对其进行了个别辅导,一遍又一遍地连续重复了多个“8加1”的例题,她似乎回了,但当换成“7加1”、“9加1”等其它计算题时她又开始错了。

老师越讲越生气,不知这学生到底怎么啦?

试根据加涅的学习层次理论,就如何改善这个学生的数学学习状况,给该教师提出一些建议并思考该教利对教学的启示。

 

2、请以下述材料为背景,叙述晏阳初和梁漱溟所提出的乡村教育方案,并比较他们乡村教育理论的异同。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兴起了以改革农村和农民现状为宗旨的乡村教育运动,不少学者纷纷提出自己的主张。

晏阳初认为:

中国乡村存在四大基本问题,即愚、穷、弱、私。

“愚”指人民绝大多数是文盲;“穷”指人民生活的极度贫困;“弱”指缺乏医疗保障,人民健康水平低下;“私”指人民缺乏合作精神和公民意识。

梁漱溟则认为:

上述问题只是中国社会的表面现象,其深层原因是文化失调。

中国文化的根在乡村,解决中国问题必须从乡村建设人手,从中国旧文化里转变出一个新文化来,以创造新文化来救活旧乡村。

 

3、阅读以下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20世纪中期以来,学校教育受到来自多个方面的批评、质疑和挑战,或明或暗地主张“学校消亡”的观点不时出现。

例如:

(1)1971年,伊凡•伊里奇厅发表《非学校化社会》,引起巨大反响。

伊里奇以为,学习原本是个人的一种自主活动,是自律、自助、自我实现的过程。

它本身就是一种价值,不必非得与别人的东西交换才有价值。

他批评学校“把学习从一种活动变成了一种商品。

”把只是证书(文凭)变成了一种财富形式,这不但从根本上剥夺了人独立自主的学习动机和能力,而且通过文凭、学历对人的社会地位进行分层,导致更深刻的社会两极化,给整个社会都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

因此,“学校的废除已不可避免”。

(2)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越来越多的美国家长不再让孩子进入学校我上学,而是“在家上学(homeschool)”,主要由父母直接教育孩子。

进入21世纪,全美已经有数以百万计的儿童“在家上学”。

家长不送子女去学校接受教育的理由很复杂,包括:

家长认为学校不能提供他们认为重要的教育内容(如宗教信仰)。

家长不造成学校和教师的教育理念,家长认为教师的教育方式不适合自己孩子的特点,等等。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从教育功能的角度,评析伊里厅的观点。

(2)结合学校在促进人的身心发展方面的作用,评析“在家上学”现象。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45小题,每题2分,共90分)

1、A

2、A

3、B

4、A

5、C

6、B

7、C,解析:

本题选C。

时间取样法:

即在特定的时间里(如一节课等),观察所发生的教育现象,对这一时间内发生的行为作较全面的记录,主要记录行为呈现与否,呈现频率及其持续时间。

8、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我国教育科学研究的主要发展趋势。

教育科学研究的主要趋势有:

生态化、综合化、跨文化化、现代化。

教育研究中的比较研究是一种典型的跨文化研究。

因此,本题的答案为C。

知识模块:

教育研究方法

9、B

10、C《学会生存》主张讲的是终身教育。

终身教育的实现方式之一是学习化社会。

11、D

12、C

13、A

14、B

15、B

16、B

17、B

18、A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抽样的方法。

概率抽样的方法有:

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多段抽样。

本题运用的是分段抽样。

因此,本题的答案为A。

知识模块:

教育研究方法

19、D,解析:

1968年在法国巴黎大学生五月风暴运动的直接触动下,11月份法国议会通过并颁布了《高等教育方向指导法》(《富尔法案》)。

这个法案主要精神是确立了法国高等教育自主自治、民主参与、多科性结构三条办学原则,故本题选D。

20、D

21、A

22、CABD均属于知识中心课程理论。

23、B

24、B

25、B,解析:

实验教育学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兴起的用自然科学的实验法研究儿童发展和教育之间关系的理论,代表人物是梅伊曼和拉伊;文化教育学是19世纪末出现在德国的一种教育学说,代表人物是狄尔泰、斯普朗格和利特,主张教育要促使社会历史的客观文化向个体的主观文化转变,并将个体的主观世界引导向博大的客观文化世界,培养完整的人格,用理解和解释的方法研究教育问题;批判教育学是20世纪70年代后兴起的一种教学理论,在当前西方教育理论界占主导地位,研究教育中的不公平、不公正问题,带有较强的批判性,代表人物是鲍尔斯、金蒂斯和阿普尔;元教育学指对教育学这个学科的再研究。

答案选B项。

26、B

27、A

28、C

29、A也就是反复玩味,认真咀嚼的意思。

30、B考查的是大学中的三纲领。

31、C

32、A,解析:

在法国启蒙思想的影响下,德国出现了泛爱主义教育运动,即18世纪后期在德国兴起的一种教育思潮。

因其主要代表人物巴西多所创办的泛爱学校而得名。

巴西多根据卢梭的教育观点提出了一系列教育主张,故本题选A。

33、A

34、A

35、D

36、B

37、C

38、D

39、D王守仁是主观唯心主义者。

40、A中小学都有BD,西迁是高校。

A最合适,建议采用排除法。

41、A

42、D学生去写一首七律诗,是调用了对所有七律诗的知识去完成的,所以是综合。

43、C

44、C书上背的知识。

45、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学术论文的序言部分的内容构成。

序言写在正文之前,用于说明写作的目的、意图及研究方法。

序言的具体内容一般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阐明研究的背景和动机,提出自己所要研究的问题;二是简要介绍研究方法和有关研究手段;三是概述研究成果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序言部分的写作要求开宗明义,条理清楚,据理分析。

因此,本题的答案为D。

知识模块:

教育研究方法

二、辨析题(共3小题,每题15分,共45分)

1、答案:

错误。

马卡连柯认为集体教育的核心应该是“在集体中、通过集体、为了集体”。

集体首先是在有共同目的、劳动和斗争的前提下,把人们团结起来的社会有机体。

集体主义教育的原则:

1)尊重与要求相结合原则。

2)平行教育影响原则。

他说:

“每当我们给个人一种影响的时候,这影响必定同时应当是结集体的一种影响。

相反地,每当我们涉及集体的时候,同时也应当成为对于组成集体的每一个个人的教育。

”因此,马卡连柯所谓的集体教育并不是我们社会主义教育过程中所提倡的“集体主义教育”。

2、根据知觉受外界环境影响的程度,知觉类型可以划分为场独立型和场依存型。

美国心理学家威特金发现,人在感知和抽象方面存在着个体差异,威特金把在知觉时容易受外界环境信息影响的称为场依存型,把容易受来自身体内部的感觉的影响的称为场独立型。

这两种认知风格是中性的,没有孰好孰坏。

具有这两种认知风格的学生在学习上有如下差异,

1、专业上,场依存型学生喜欢人文学科和社会学科,而场独立型的学生对抽象和理论的东西更感兴趣,较喜欢自然科学。

2、学习能力上的差异。

在记忆活动中,场独立型的学生善于对缺乏组织的材料记忆和学习的效果比的场依存型学生好,而场依存型的学生更擅长记忆和学习包含社会性内容的材料。

在问题解决方面,场独立型的学生更能打破定势思维,从习惯的解题模式中摆脱出来,采用新的解题方法。

3在学习动机上,场依存型学生较易于受别人的暗示,他们学习的努力程度往往受外来因素的影响,而场独立型的学生在内在动机作用下学习,时常会产生更好的学习效果。

3、【解析】错误

1.良好师生关系的表现:

(1)社会关系:

民主平等,和谐亲密;

(2)人际关系:

尊师爱生,相互配合;(3)教育关系:

教学相长,共享共创;(4)心理关系:

宽容理解。

2.惩罚的含义以及惩罚是教育过程中的一种手段。

3.良好的师生观不代表就要废除惩罚,惩罚也是教育的一种手段。

只是惩罚学生的时候不要伤害学生的自尊和身心健康。

但不是说良好师生观中老师不能惩罚学生。

三、简答题(共5小题,每题15分,共75分)

1、答案:

第一,把人类文化的共同要素作为学校教育的核心。

教育的最重要的功能是,使学生学习在人类文化遗产中所存在的那些永恒不变的、共同的、超时间和空间的要素,即一种知识的基本核心。

学校的课程计划要保证学生学到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要按逻辑系统编写教材和进行教学。

第二,教学过程必须是一种训练智慧的过程。

真正的教育就是智慧的训练,因此,学校要提高智力标准,注重思维能力的严格训练。

学校还要注意天才的发掘和培养,发现最有能力的学生,激发他们最大的潜力。

第三,学生在学习上必须努力和专心。

对学生的学习应该坚持严格的学业标准,促使学生刻苦和专心地学习。

第四,强调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核心地位。

在系统的学习过程中,要树立教师的权威,加强教师的控制。

但是教师必须具有渊博的知识,精通所教科目,具有很强的传授知识的能力,并全心全意地献身于自己的工作。

2、答案要点:

(1)掌握知识是提高智力的基础,知识的掌握又依赖于学生认识智力的发展;

(2)掌握知识与提高智力相互转化的内在机制。

知识不等于智力,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少并不完全代表其智力水平的高低。

(3)教学过程中既要重视知识的传授,又要重视智力的发展,并将两者辩证地统一于教学活动中,防止重知轻能或轻知重能的倾向。

因此,探索两者相互转化的过程与条件,以引导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有效地发展他们的智力和能力。

3、答案要点:

(1)美国进步教育运动未能与美国社会的持续变化始终保持同步,未能较好地适应美国社会发展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2)进步教育理论和实践存在局限性,如:

过分强调儿童个人自由,忽视社会和文化发展对教育的决定与制约作用。

(3)改造主义教育和一些保守主义教育流派的抨击与批判,加速了进步教育的衰落。

【评分说明】教育史的大题容易在三个地方出题,一是法案,像07年考的就是国防教育法,二是人物及思想,比如去年的孔子的教师观,三是教育事件,就是今年出到的进步主义教育运动。

答此题的时候最好先大致介绍下什么是进步主义教育运动,及其总的发展过程,然后再说出其衰落的原因,说明原因是最好分点说明。

4、答案:

菲茨与波斯纳提出了经典的操作技能形成三阶段模型。

第一阶段是认知阶段。

学生尝试理解操作技能的任务及这一任务提出的要求,了解需要做哪些动作,各动作的顺序怎样,从何处可以得到反馈等。

此时,学生要选出原来已经掌握的部分技能,并按规定的程序将它们组合起来。

这一阶段的主要结果是获得程序性知识。

第二阶段是联结阶段。

在这一阶段,操作技能主要发生两类变化:

一是先前流畅性和节奏感较差的部分技能逐渐变得富有节奏和流畅;二是一些个别的子技能被整合为互相协调一致的、稳定的总技能。

此时的练习策略也有两种变化:

当总技能中各部分技能相对独立时,部分技能的学习可先于总技能的练习;当总技能需要对各部分技能加以协调才能获得时,总技能的学习可先于部分技能的练习。

第三阶段是自动化阶段。

此时,技能的执行变得日趋自动化,操作极其流畅、准确和稳定。

5、答题要点:

(1)梁启超认为国势强弱随人民的教育程度而转移。

明确地将“开民智”与“兴民权”联系起来,认为“今之欲伸民权,必以广民智为第一义”

(2)他提出教育应当确立宗旨,应建立在对民族文化的优点和缺点有所分析选择,并广泛吸收世界各国文明的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应包括德育、智育、体育,培养具有新道德、新思想、新精神、新的特性和品质的“新民”

四、分析论述题(共3小题,每题30分,共90分)

1、答案:

(1)根据学习层次理论,加涅提出了八类学习:

①信号学习

学习对某种信号做出某种反应。

经典性条件反射即是一种信号学习。

②刺激-反应学习

即操作性条件作用或工具性条件作用。

其中强化在该学习中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

③连锁学习:

是一系列刺激-反应的联合。

个体首先是要习得每个刺激--反应联结,并按照特定的顺序反复练习,同时还应接受必要的及时强化。

④言语联想学习:

也是一系列刺激--反应的联合,但它是由言语单位所联结的连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