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高考补习学校高三上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235741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45 大小:472.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高考补习学校高三上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高考补习学校高三上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高考补习学校高三上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高考补习学校高三上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高考补习学校高三上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高考补习学校高三上月.docx

《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高考补习学校高三上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高考补习学校高三上月.docx(4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高考补习学校高三上月.docx

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高考补习学校高三上月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

(灿若寒星**整理制作)

2015-2016学年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高考补习学校高三(上)月考化学试卷(10月份)

一、选择题

1.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氮的固定是指将气态氮气变为固态

B.Na2SiO3水溶液俗称水玻璃,是制备硅胶和木材防火剂的原料

C.金属可分为“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铁及其合金都属于“有色金属”

D.包装食品里常有硅胶、石灰、还原铁粉三类小包,其作用相同

2.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单质所含的原子数目相同

B.1mol过氧化钠中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数为2NA

C.常温常压下,11.2L氮气所含的原子数目为NA

D.某温度时,pH=6的纯水中含10﹣6NA个OH﹣

3.下列各组离子中,在给定条件下能够大量共存的是()

A.通入足量CO2后的溶液中:

Na+、SiO32﹣、CH3COO﹣、CO32﹣

B.无色溶液中:

Mg2+、MnO4﹣、SO42﹣、K+

C.酸性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Na+、ClO‾、SO42‾、I‾

D.

=1012的溶液中:

NH4+、Al3+、NO3﹣、Cl﹣

4.下列氧化还原反应中,实际参加反应的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正确的是()

①KClO3+6HCl(浓)═KCl+3Cl2↑+3H2O;1:

6

②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2:

3

③SiO2+3C═SiC+2CO↑;1:

2

④3NO2+H2O═2HNO3+NO;2:

1.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

5.下列物质的转化在给定条件下能实现的是()

A.H2SO4(稀)

SO2

NH4HSO3

(NH4)2SO3

B.NH3

NO

NO2

HNO3

C.Fe

FeCl2

Fe(OH)2

Fe(OH)3

D.Al

NaAlO2

AlCl3溶液

无水AlCl3

6.由锌.铁.铝.镁四种金属中的两种组成的混和物10克,与足量的盐酸反应产生的氢气在标准状况下为11.2升,则混和物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

A.锌B.铁C.铝D.镁

7.金属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是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右图所示各组物质的转化关系中不全部是通过一步反应完成的是()

A.

B.

C.

D.

8.下列变化的实质相似的是()

①浓硫酸和浓盐酸在空气中敞口放置时浓度均减小

②二氧化硫和氯气均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③二氧化硫能使品红溶液、溴水褪色

④氨气和碘化氢气体均不能用浓硫酸干燥

⑤常温下浓硫酸用铁的容器存放、加热条件下浓硫酸能与木炭反应

⑥浓硫酸能在白纸上写字,氢氟酸能在玻璃上刻字.

A.只有②③④B.只有⑤C.只有③④⑥D.全部

9.某化学兴趣小组在课外活动中,对某一份溶液成分(已知不含其他还原性离子)进行了检测,其中三次检测结果如下表所示:

检测序号

溶液中检测出的离子组合

第一次

KCl、K2SO4、Na2CO3、NaCl

第二次

KCl、AlCl3、Na2SO4、K2CO3

第三次

Na2SO4、KCl、K2CO3、NaCl

则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A.三次检测结果都正确

B.该溶液中的阳离子无法判断

C.为了检验SO42﹣,应先加过量稀硝酸后再滴加Ba(NO3)2,观察是否有沉淀现象

D.为了确定是否存在CO32﹣,可以向其中滴加CaCl2溶液,观察是否有沉淀现象

10.FeCl3、Cu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充分反应后仍有固体存在,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加入KSCN溶液一定不变红色B.溶液中一定含Fe2+

C.溶液中一定不含Cu2+D.剩余固体中一定含Cu

11.强氧化剂PbO2在酸性溶液中可将Mn2+氧化成MnO4﹣.取一支试管,加入适量PbO2固体和2mL6mol/LH2SO4溶液,然后滴入2mL1mol/LMnSO4溶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充分振荡后静置,溶液颜色变为紫色

B.若上述实验完全反应,消耗PbO2的物质的量为0.01mol

C.上述实验不能用盐酸代替硫酸

D.在酸性条件下,PbO2的氧化性比MnO4﹣的氧化性强

12.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足量的SO2通入氨水中:

SO2+2NH3•H2O═2NH4++SO32﹣+H2O

B.SO2通入溴水中:

Br2+SO2+2H2O═2H++SO42﹣+2HBr

C.少量SO2通入漂白粉溶液中:

SO2+H2O+Ca2++2ClO﹣═CaSO3↓+2HClO

D.酸雨久置pH变小:

2H2SO3+O2═4H++2SO42﹣

13.所谓合金,就是不同种金属(也包括一些非金属)在熔化状态下形成的一种熔合物,根据下列四种金属的熔沸点:

Na

Cu

Al

Fe

熔点(℃)

97.5

1083

660

1535

沸点(℃)

883

2595

2200

3000

你判断其中不能形成合金的是()

A.Cu和AlB.Fe和CuC.Fe和NaD.Al和Na

14.“混盐”是指一种金属离子与多种酸根离子构成的盐,如氯化硝酸钙[Ca(NO3)Cl]就是一种混盐.“复盐”是指含有多种简单阳离子和一种酸根阴离子的盐如KAl(SO4)2,下列各化合物中属于混盐的是()

A.CaOCl2B.(NH4)2Fe(SO4)2C.BiONO3D.K3[Fe(CN)6]

15.在某无色溶液中缓慢地滴入NaOH溶液直至过量,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的NaOH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由此确定,原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可能是()

A.Mg2+、Al3+、Fe3+B.Na+、Mg2+、Al3+

C.H+、Ba2+、Al3+D.H+、Mg2+、Al3+

16.对下列实验现象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选项

实验现象

原因分析

A

久置的浓硝酸呈黄色

浓硝酸不稳定,分解生成的NO2溶解在其中

B

新制氯水中滴加石蕊试液,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氯气与水反应生成HCl、HClO,呈酸性,使石蕊变红,HClO具有强氧化性、漂白性,使其褪色

C

SO2通入溴水中,溴水褪色

SO2具有漂白性,使其褪色

D

向湿润蔗糖中加入浓硫酸,固体迅速变黑,后体积急剧膨胀

在浓硫酸脱水作用下,蔗糖被炭化,炭与浓硫酸反应生成了CO2、SO2

A.AB.BC.CD.D

17.有一瓶Na2SO3溶液,可能已部分氧化,某学生进行如下实验:

取少量溶液,滴入Ba(NO3)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过量稀硝酸溶液,充分振荡后仍有白色沉淀,结论正确的是()

A.Na2SO3溶液已部分氧化

B.加入Ba(NO3)2溶液后生成的沉淀中一定含有BaSO4

C.加硝酸后的不溶沉淀一定是BaSO4

D.此实验能确定Na2SO3溶液是否部分氧化

18.在热的稀H2SO4溶液中溶解了11.4gFeSO4,当加入50mL0.5mol/LKNO3溶液后,使其中的Fe2+全部转化成Fe3+,KNO3也反应完全,并有NxOy气体逸出:

□FeSO4+□KNO3+□H2SO4→K2SO4+□Fe2(SO4)3+□NxOy+□H2O

据此推算出x、y的值分别为()

A.1、2B.1、1C.2、1D.2、3

19.下列反应中溶液中的H+浓度显著增大的是()

A.将SO2通入品红溶液中B.将Cl2通入KI溶液中

C.将SO2通入溴水中D.将H2S通入硝酸溶液中

20.在某稀硝酸的溶液中,加入5.6g铁粉充分反应后,铁粉全部溶解,放出NO气体,溶液质量增加3.2g,所得溶液中Fe2+和Fe3+物质的量之比为()

A.1:

1B.2:

1C.3:

2D.4:

1

二、解答题(共7小题,满分0分)

21.高锰酸钾是一种典型的强氧化剂,无论在实验室还是在化工生产中都有重要的应用.

下图是实验室制备氯气并进行一系列相关实验的装置(夹持设备已略).

(1)制备氯气选用的药品为:

高锰酸钾和浓盐酸,相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

(2)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_,监测实验进行时C中可能发生堵塞,请写出发生堵塞时B中的现象__________.

(3)装置C的实验目的是验证氯气是否具有漂白性,为此C中I、II、III依次放入__________.(选a或b或c)

a

b

c

I

干燥的有色布条

湿润的有色布条

湿润的有色布条

II

碱石灰

浓硫酸

无水氯化钙

III

湿润的有色布条

干燥的有色布条

干燥的有色布条

(4)设计装置D、E的目的是比较氯、溴、碘的非金属性.当向D中缓缓通入足量氯气时,可以看到无色溶液逐渐变为红棕色,说明氯的非金属性大于溴.打开活塞,将D中的少量溶液加入E中,振荡E.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该现象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说明溴的非金属性强于碘,原因是__________.

22.某强酸性溶液X,含有Ba2+、Al3+、SiO32﹣、NH4+、Fe2+、Fe3+、CO32﹣、SO42﹣、NO3﹣中的一种或几种离子,取溶液进行连续实验,能实现如下转化:

依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离子中,溶液X中肯定含有的是:

__________;不能肯定的是:

__________.对不能确定是否存在的离子,可以另取X溶液于一支试管中,选择下列试剂中的一种加入X溶液中,根据现象就可判断,则该试剂是:

__________.(选填:

①NaOH溶液,②酚酞试剂,③石蕊试剂,④pH试纸,⑤KSCN溶液,⑥KMnO4溶液)

(2)气体F的电子式为:

__________,实验中,可以观察到反应②的现象是:

__________.

(3)写出步骤①所有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23.下面是有关物质的转化关系图(部分产物已省略),其中A为单质,E在常温下为液体,D是一种气体,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8.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下列对C的结构、性质推断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

A.久置于空气中会变成白色B.具有强氧化性

C.晶体中存在离子键与共价键D.是一种碱性氧化物

(2)A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G→H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3)C和E反应生成H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

24.已知硫酸铜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分解反应,生成氧化铜、二氧化硫、三氧化硫和氧气.请用右图所示装置,测定硫酸铜在加热分解时产生的各物质与参加反应的硫酸铜的物质的量的关系.实验测得数据和有关结果如下:

①准确称得无水硫酸铜2.4g;

②测出量筒中水的体积,折算成标准状态下气体的体积为112mL;

③干燥管在实验后质量增加1.28g;

④实验结束时装置B中的NaHSO3溶液变为Na2SO4溶液(不含其他溶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_;发生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2)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___;干燥管收集到的物质是__________.

(3)装置E和F的作用是__________.

(4)实验数据测出后,首先应计算出的物质是__________,有__________mol;并据此计算出SO2为__________mol,SO3为__________mol.

25.A、B、C、D、E、F六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有如图所示的相互转化关系,所有反应物和生成物均已给出.

(1)若反应①、②、③均为水溶液中的置换反应,A、D、E为卤素单质,则A、D、E的化学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B是水,C是生产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金属所对应的一种具有磁性的黑色氧化物,D是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气体,E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有毒气体,则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

(3)若B为一种淡黄色固体.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可实现自然界中D和E的循环.则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

在反应③中,若生成1molD,则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

26.某校研究性小组探究二氧化硫分别与Ba(OH)2溶液、BaCl2溶液反应的实验.

请你参与实验并回答下列问题:

(1)少量SO2通入到Ba(OH)2溶液中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过量的SO2通入到Ba(OH)2溶液中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

(2)若将SO2通入到BaCl2溶液中,出现了异常现象,看到了明显的白色沉淀,为探究这种白色沉淀的成分,该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流程:

则操作①的名称为__________,试剂A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3)实验表明,当加入试剂A后,白色沉淀未见溶解,则该白色沉淀的成分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产生该白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

27.在Na+浓度为0.5mol•L﹣1的某澄清溶液中,还可能含有下表中的若干种离子:

阳离子

K+、Ag+、Mg2+

阴离子

NO3﹣、CO32﹣、SiO32﹣、SO42﹣

取该溶液100mL进行如下实验(气体体积在标准状况下测定):

序号

实验内容

实验结果

向该溶液中加入足量稀HCl

产生白色沉淀并放出0.56L气体

将Ⅰ的反应混合液过滤,对沉淀洗涤、灼烧至恒重,称量所得固体质量

固体质量为2.4g

在Ⅱ的滤液中滴加BaCl2溶液

无明显现象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Ⅰ能确定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

(2)实验Ⅰ中生成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

(3)通过实验Ⅰ、Ⅱ、Ⅲ和必要计算,填写下表中阴离子的浓度(能计算出的,填写计算结果,一定不存在的离子填“0”,不能确定是否存在的离子填“?

”)

阴离子

NO3﹣

CO32﹣

SiO32﹣

SO42﹣

c/mol•L﹣1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4)判断原溶液中K+是否存在,若存在,求其最小物质的量浓度,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

2015-2016学年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高考补习学校高三(上)月考化学试卷(10月份)

 

一、选择题

1.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氮的固定是指将气态氮气变为固态

B.Na2SiO3水溶液俗称水玻璃,是制备硅胶和木材防火剂的原料

C.金属可分为“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铁及其合金都属于“有色金属”

D.包装食品里常有硅胶、石灰、还原铁粉三类小包,其作用相同

【分析】A、氮的固定是指游离态氮气变为化合态氮;

B、水玻璃是指Na2SiO3水溶液,它是制备硅胶和木材防火剂的原料;

C、铁及其合金都属于“黑色金属”;

D、硅胶、石灰是干燥剂;还原铁粉是抗氧化剂.

【解答】解:

A、氮的固定是指游离态氮气变为化合态氮,故A错误;

B、水玻璃是指Na2SiO3水溶液,它是制备硅胶和木材防火剂的原料,故B正确;

C、铁及其合金都属于“黑色金属”,故C错误;

D、包装食品里常有硅胶、石灰、还原铁粉三类小包,硅胶、石灰是干燥剂;还原铁粉是抗氧化剂,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氮的固定、水玻璃、黑色金属等知识,难度不大,平时要注意生活中渗透的化学知识.

2.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单质所含的原子数目相同

B.1mol过氧化钠中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数为2NA

C.常温常压下,11.2L氮气所含的原子数目为NA

D.某温度时,pH=6的纯水中含10﹣6NA个OH﹣

【分析】A、气体单质根据原子数目可以分为单原子分子、双原子分子和多原子分子;

B、过氧化钠中的阴离子为O22﹣;

C、常温常压下,气体摩尔体积大于22.4L/mol;

D、溶液体积不明确.

【解答】解:

A、气体单质根据原子数目可以分为单原子分子、双原子分子和多原子分子,故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单质气体所含的原子数不一定相同,故A错误;

B、过氧化钠中的阴离子为O22﹣,1mol过氧化钠含1molO22﹣,所带的电荷为2mol,个数为2NA,故B正确;

C、常温常压下,气体摩尔体积大于22.4L/mol,故11.2L氮气的物质的量小于0.5mol,含有的氮原子小于1mol,故C错误;

D、溶液体积不明确,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有关计算,熟练掌握公式的使用和物质的结构是解题关键,难度不大.

3.下列各组离子中,在给定条件下能够大量共存的是()

A.通入足量CO2后的溶液中:

Na+、SiO32﹣、CH3COO﹣、CO32﹣

B.无色溶液中:

Mg2+、MnO4﹣、SO42﹣、K+

C.酸性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Na+、ClO‾、SO42‾、I‾

D.

=1012的溶液中:

NH4+、Al3+、NO3﹣、Cl﹣

【分析】A.通入足量CO2后,硅酸根离子、碳酸根离子能够反应生成硅酸、碳酸氢根离子;

B.高锰酸根离子为有色离子,不满足溶液无色的要求;

C.酸性溶液中,次氯酸根离子能够氧化碘离子,还能够与氢离子结合生成次氯酸;

D.该溶液中氢离子浓度为0.1mol/L,为酸性溶液,NH4+、Al3+、NO3﹣、Cl﹣离子之间不发生反应,且都不与氢离子反应.

【解答】解:

A.通入足量CO2后的溶液中,SiO32﹣、CO32﹣离子分别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硅酸沉淀、碳酸氢根离子,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

B.MnO4﹣为有色离子,不满足溶液无色的条件,故B错误;

C.酸性溶液中,ClO‾与氢离子反应生成次氯酸,ClO‾能够氧化I‾离子,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C错误;

D.该溶液为酸性溶液,NH4+、Al3+、NO3﹣、Cl﹣离子之间不反应,都不与氢离子反应,在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离子共存的判断,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注意明确离子不能大量共存的一般情况:

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离子之间;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之间等;解决离子共存问题时还应该注意题目所隐含的条件,如:

溶液的酸碱性,据此来判断溶液中是否有大量的H+或OH﹣;溶液的颜色,如无色时可排除Cu2+、Fe2+、Fe3+、MnO4﹣等有色离子的存在;溶液的具体反应条件,如“氧化还原反应”、“加入铝粉产生氢气”;是“可能”共存,还是“一定”共存等.

4.下列氧化还原反应中,实际参加反应的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正确的是()

①KClO3+6HCl(浓)═KCl+3Cl2↑+3H2O;1:

6

②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2:

3

③SiO2+3C═SiC+2CO↑;1:

2

④3NO2+H2O═2HNO3+NO;2:

1.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

【分析】氧化还原反应中,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物质为氧化剂,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物质为还原剂,根据化学方程式及电子转移数目守恒分析实际参加反应的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

【解答】解:

①反应KClO3+6HCl(浓)═KCl+3Cl2↑+3H2O中,氧化剂为KClO3,还原剂为HCl,根据电子转移数目守恒可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

5,故①错误;

②反应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中,氧化剂为HNO3,但8mol硝酸参与反应只有2mol化合价发生降低,所以参加反应的氧化剂为2mol,还原剂为Cu,参加反应的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2:

3,故②正确;

③反应SiO2+3C═SiC+2CO↑中,氧化剂为C,还原剂为C,C元素化合价由0价降低为﹣4价,由0价升高为+2价,根据电子转移守恒可知,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1:

2,故③正确;

④反应3NO2+H2O═2HNO3+NO,NO2为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参加反应的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1:

2,故④错误;

故选:

B.

【点评】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计算、基本概念等,理解根据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变化断氧化剂、还原剂,掌握根据电子转移守恒计算氧化剂、还原剂物质的量关系.

5.下列物质的转化在给定条件下能实现的是()

A.H2SO4(稀)

SO2

NH4HSO3

(NH4)2SO3

B.NH3

NO

NO2

HNO3

C.Fe

FeCl2

Fe(OH)2

Fe(OH)3

D.Al

NaAlO2

AlCl3溶液

无水AlCl3

【分析】A.稀硫酸和铜不反应;

B.氨气在催化作用下可被氧化生成NO,NO被氧化生成二氧化氮,二氧化氮和生成硝酸;

C.铁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铁;

D.氯化铝溶液加热易水解生成氢氧化铝.

【解答】解:

A.稀硫酸和铜不反应,可用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与铜反应,二氧化硫与少量氨水反应生成(NH4)2SO3,故A错误;

B.氨气在催化作用下可被氧化生成NO,NO被氧化生成二氧化氮,二氧化氮和生成硝酸,转化关系正确,故B正确;

C.氯气具有强氧化性,铁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铁,故C错误;

D.氯化铝溶液加热易水解生成氢氧化铝,加热溶液不能得到无水AlCl3,应在浓盐酸作用下加热,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综合考查元素化合物知识,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双基的考查,注意把握物质的性质以及反应条件,难度不大.

6.由锌.铁.铝.镁四种金属中的两种组成的混和物10克,与足量的盐酸反应产生的氢气在标准状况下为11.2升,则混和物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

A.锌B.铁C.铝D.镁

【分析】可用极限法或平均值法计算,用极限法计算时可分别计算生成氢气11.2L时需要金属的质量,用平均值法计算可计算出混合物的平均相对原子质量.

【解答】解:

产生11.2LH2需要锌32.5g,铁28g,铝9g,镁12g,根据平均值思想,混合物中的两种金属需要量应分别小于和大于10g,而小于混合物10g的只有铝,故一定有铝,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混合物的计算,题目难度不大,注意平均值法的利用.

7.金属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是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右图所示各组物质的转化关系中不全部是通过一步反应完成的是()

A.

B.

C.

D.

【分析】Na、Mg、Al、Fe能和酸反应生成盐,能被氧化性强的单质氧气氧化生成氧化物,再结合复分解反应条件来分析解答,注意氧化物和碱之间的转化.

【解答】解:

A.Na→NaOH→Na2CO3→NaCl中反应方程式分别为:

2Na+2H2O=2NaOH+H2↑、2NaOH+CO2=Na2CO3+H2O、Na2CO3+CaCl2=CaCO3↓+2NaCl,电解熔融的氯化钠得到单质钠,所以能全部是通过一步反应完成,故A不选;

B.Fe→Fe(NO3)3→Fe(OH)3→Fe2O3中反应分别是Fe

Fe(NO3)3

Fe(OH)3

Fe2O3

Fe,所以全部是通过一步反应完成,故B不选;

C.Mg→Mg(OH)2→MgSO4中反应方程式分别为:

镁与水微弱反应生成氢氧化镁、Mg(O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