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内蒙古包头市三十三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229283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126.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内蒙古包头市三十三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学年内蒙古包头市三十三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学年内蒙古包头市三十三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学年内蒙古包头市三十三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学年内蒙古包头市三十三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内蒙古包头市三十三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学年内蒙古包头市三十三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内蒙古包头市三十三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内蒙古包头市三十三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学年内蒙古包头市三十三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包头市三十三中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年级语文

出题人:

段飞2017-7-13

本试卷分第一卷(阅读题)和第二卷(表达题)两部分,总分150分,时间150分钟。

第一卷(阅读题共75分)

现代文阅读

(一)社科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反腐,是古今中外都备受关注的话题,“老虎、苍蝇一起打”,大贪小贪均不放过。

一个国家的社会进步史,从某种意义上说,既是治官治吏史,也是反贪反腐史,古代各朝都成立相当于今天的反贪局或监察部这样的中央监察机构。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建立完备监察机构的朝代,此机构名叫“御史台”,一把手叫“御史大夫”;汉代时,御史大夫被提升到与丞相同一行政级别。

汉文帝时,鉴于当时御史监察不力的情况,临时调派身边可信人员到下面核查,此行为称为“刺”。

汉武帝于公元前106年正式设立“刺史”,这成为中国古代反贪的一种新型“反腐办”。

除常规监察机构反腐外,古代还有最有效的一招,是动员民间参与反腐,鼓励民间积极“举报”。

刘彻建立所谓“言事变”制度,就是俗话所说的“打小报告”;南北朝的北魏拓跋嗣(魏明元帝)当皇帝时,专门下诏,鼓励民众举告贪官;到了北宋,“上奏言事”备受重视,范仲淹、包拯、王安石、朱熹,都曾给皇帝写过很多反腐奏折,《包孝肃公奏议》一书多是揭露、举报官员腐败的,当时的贪官最怕被包拯奏上一本;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除了允许越级告状、鼓励实名举报外,还支持民间进京上访。

“举报”虽然可以减少官员腐败现象,但腐败仍无法从根本上杜绝。

于是,“制度反腐”成为一种探索。

所谓“制度反腐”,古人叫“治贪用重典”,在《吕刑》中便有“其罪惟均”的说法,即官员贪赃枉法,与庶民同罪。

从量刑上看,对官吏犯罪的法律惩罚重于常人。

在秦朝,“通一钱者,黥为城旦”,即行贿受贿达到一个铜钱,就要受到脸上刺字并服苦役的刑罚。

明朝对贪官用刑之酷是历史上罕见的,尤其让人感到恐怖的是“剥皮实草”,贪官污吏们被拉到府州县衙门左首的土地庙杀死,并将他们的皮整张剥下来,里面填上稻草,然后把这些假人摆在衙门的公座旁边,以这种阴森恐怖的方式与继任官员进行职务的移交。

有学者对唐宋明清四朝正七品官月俸数与当时的贪污受贿数额作过比较,结论是当时官吏贪污受贿相当于正七品官一个多月甚至低于一个月的俸禄,就要被绞杀。

中国历代封建王朝在严惩贪官污吏的同时,十分重视教化的作用,积极大力倡导廉政,并通过学校、家庭和社会等多种途径传播廉政信条,力图使官吏能够自我约束、自我克制。

“腐败”是当前社会面临的一大公害,反腐败斗争已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

我们必须以史为鉴,立足于民主和法治的基础,完善廉政制度,长期不懈地进行反腐倡廉,才能保证国家长治久安!

(摘编自“中华励志网”)

1.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今中外都强调反腐,反腐就应该从官员选拔开始进行,古人称之为“吏治”。

B.从某种意义上说,治官治吏,尤其是反贪反腐,意味着一个社会的进步诉求。

C.秦朝建立了第一个完备的中央监察机构御史台,负责纠察、弹劾官员,肃正纲纪。

D.汉代刺史制度的建立,是因为御史不奉法,监察不力,于是皇帝另派中央官员巡视地方。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俗话所说的“打小报告”是古代最有效的反腐手段之一,就是保障吏民一定的言论自由鼓励基层官员、民间人士越级上书,指阙言事。

B.作为制度反腐的手段,朱元璋对贪污腐败实施的刑罚骇人听闻,他独创的“剥皮实草”制起着杀一儆百的作用。

C.《包孝肃公奏议》一书全都是记录揭露、举报官员腐败的反腐奏折,北宋时的贪官最怕被包拯奏上一本。

D.民告官,如果有理有据,又得到官方的及时处理,对于防治腐败,推行廉政,会起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治贪用重典,在《吕刑》中便有“其罪惟均”的说法,可见,中国古人一开始就知道防范审判不公和司法腐败。

B.虽然立法严惩,但腐败却从来没有绝迹,这种现象确实值得我们深思。

C.政府应该高度重视反腐倡廉工作,努力完善廉政制度建设,保证反腐败斗争持续有效地开展下去。

D.中国历代封建王朝通过学校、家庭和社会等多种途径传播廉政信条,十分重视教化的作用,因此官吏的自我约束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答案】1.A2.C3.D

【解析】

1.试题分析:

“筛选并整合信息”是按照考题要求从文中寻找出符合要求的信息,即把符合考题要求的字、词、句等语言材料筛选出来并加以整理合成。

本考点一般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能够对照材料辨别题中信息的正误;二是能够筛选出与题目有关的语句,进行简答表述。

筛选信息的前提是审清题目要求,筛选出的信息要与题目有关;而整合信息则要对筛选出的信息作分类集中、重新组合、粗略概括(从答题语言来说要求语句通顺)。

分析可知,A、无中生有。

考点: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试题分析:

分析和理解各项是否正确,应该结合选项信息并把它与原文内容加以比较,找到相关内容,一定不要脱离原材料。

论述类文体阅读的命题主要从概念、判断、推理三个角度命题概念注意“答非所问”“内涵、外延不准”“误划类别”“张冠李戴”;判断类注意“范围不当”“偷换概念”“曲解文意”;推理注意“强加因果”“强行推理”等错误。

答题的关键是审清题干、找准区位、对读原文、寻找细微的差别。

分析可知,C、说法绝对。

考点: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试题分析:

作者的观点和态度即作者赞成什么,反对什么,也即作者的见解和主张,是作者思想和世界观的反映。

作者在文章中的观点和态度,有时比较直接、明显、集中;有时则比较分散,需要对有关内容进行综合分析;而有时则比较分散,需要对有关内容进行综合分析;而有时则隐含于字里行间,还需仔细分析和抽象概括。

结合原文可知,D、强加因果。

考点: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阎肃的艺术人生

陈原

①翻开阎肃的艺术年谱,你会发现,自上个世纪60年代以来,在新中国文艺史册上的每一页都留有他的鲜明足迹,这足迹一直延伸到今年。

②阎肃出生在河北保定,1937年日本侵华战争全面爆发,他选择了报考重庆南开中学。

在中学读书时,他读过《共产党宣言》《新民主主义论》。

在重庆工商大学求学时,他又加入了中共外围组织,投入学生运动。

1952年,已经是西南团工委青年艺术工作队宣传员的阎肃,两次赴朝鲜慰问志愿军。

头天他还看到的一张张年轻面孔,隔天就成了一具具遗体,而且山岗上的一座座墓碑无不朝着祖国的方向。

阎肃的心灵被震撼了,他伫立在墓碑前做出了一个重大选择:

我要当兵去!

③1955年,西南军区青年文工团撤销,他被编入空政文工团,一干就是60年。

这60年里,阎肃的文艺创作道路是从当兵开始的。

原本以为这下与文艺该分开了,可正是这当兵的经历让他写出了成名作。

一天傍晚,眼看别的飞机都回来了,可阎肃所在机组的一架飞机却迟迟不归,大家伫立在晚霞之下,盯着天空。

此情此景让阎肃当兵的积累化于笔端,《我爱祖国的蓝天》歌词喷涌而出,同在连队当兵的羊鸣拿去谱曲,然后寄回了文工团。

两位青年万万没想到,这首歌很快就传遍了空军的军营。

④1962年,已是空政文工团创作员的阎肃从风行全国的小说《红岩》中找到了创作灵感,新婚后的第一个探亲假期里,他仅仅18天,就一气呵成,写出了剧本。

那一年,他才32岁。

经过近3年的打磨、谱曲、排演,歌剧《江姐》终于上演,一年内就连演200多场,成为民族歌剧的里程碑,他本人还受到毛主席的接见。

此后《党的女儿》《红色娘子军》《红灯照》等一部部歌剧、舞剧、京剧作品先后问世,鲜明地反映了中国文艺大军的行进足迹。

⑤1989年,阎肃与作曲家羊鸣写过一首歌曲《天职》,传遍军内外,这部作品饱含了他对当代中国军人的期待。

在阎肃的眼里,为党创作、为国家创作、为军队创作、为人民创作,就是自己一生的追求,更是天职。

身为空军的一员,为了写出空军的风采,他几乎跑遍了空军的所有部队、机场、哨所,一路留下了不计其数的团歌、营歌、连歌。

⑥从此,他的创作一发而不可收,《敢问路在何方》《军营男子汉》《故乡是北京》《雾里看花》,这一首首歌曲早已深深印刻在一代代中国人的心中,成为时代的代表作。

⑦之后,许多主题晚会如《祖国颂》《回归颂》《长征颂》他都担任策划。

2009年,年近80岁的阎肃参加了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的主创队伍。

2015年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文艺晚会《胜利与和平》赢得了舆论的热情赞誉,阎肃担任首席策划和首席顾问。

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至今,阎老已经参与策划了20多届春晚。

⑧阎肃被誉为“通才”“活字典”“智多星”“百宝囊”,学富五车,才思敏捷,每一位与阎肃相知的人都知道。

阎肃的足迹遍及祖国各地,深山老林、大漠边关、海滨江畔……有一次在延安,半数人只在市里开个会就相继匆匆离去,他却以80岁的年纪一直率队走进乡镇,听民歌,看地方戏,与民间艺人促膝交谈。

正是丰富多彩的生活和根基深厚的学养,让阎肃的创作得心应手,古今逢源,为我们的社会贡献出上千个有筋骨、有品位、有温度的精品力作,激励了几代人。

⑨2015年9月14日,阎肃因劳累过度突发脑梗住进了医院,在医院里他还在考虑几件未了的心事:

这次春晚的魂是什么?

歌剧《守望长空》还有几处需要商榷;一部新人的作品有待修改……阎肃住院了,消息传出,观众挂念他,官兵惦记他,老中青艺术家更关心他。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相关键接:

①阎肃特别爱穿军装,人走到哪里,军装就带到哪里。

已是80岁高龄的阎肃,仍坚守工作岗位,空政文工团考虑到他的实际情况,安排他在家里办公,但他并没有因此忘记自己是一名现役军人,处处以一名军队的文艺战士的标准要求自己,还不准家人开影视公司。

(选自《光明日报》)

②采访阎肃,你能感到他是一个博学多才的人。

阎肃兴趣广泛,博闻强记,触类旁通,他家有1万多册藏书,涵盖文学、艺术、音乐、美术、历史、政治、宗教等领域。

只要看他在家里,不是写作就是看书。

(选自《微凤凰》)

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从重庆南开中学到重庆工商大学,从西南军区青年文工团到空政文工团,阎肃不断追求进步,投身文艺创作,为以后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B.《我爱祖国的蓝天》是阎肃军队生活的积累,也是同羊鸣合作的结果。

《江姐》的成功则是他读书、精心创作和整个歌剧团队努力的结晶。

C.《天职》《军营男子汉》《祖国颂》《长征颂》这一首首军旅歌曲能成为时代的代表作,是与阎肃为党和国家、为军队和人民创作的追求分不开的。

D.阎肃之所以被誉为“通才”,简而言之,一是因为他学识素养高,二是他有丰富多彩的生活经历。

从某个方面也验证了“一切艺术都来源于生活”的艺术真理。

E.9月3日策划文艺晚会《胜利与和平》,14日阎肃住进了医院。

由此看出,他完全是因为晚会累倒的,但他的心思还放在工作上,一刻也没有停止。

5.阎肃在艺术上的主要贡献有哪些?

他作品最大的共同点是什么?

请简要回答。

6.阎肃可谓著作等身,他取得这些成就的因素有哪些?

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答案】4.DB5.①创作了大量的歌曲、歌剧、舞剧和京剧作品。

②担任过多次大型主题晚会和春晚的主创、策划和顾问。

他的作品最大的共同点是始终与党与人民和军队同呼吸,始终站在时代的大舞台上纵声唱。

6.①他个人的坚定追求与勤奋读书。

这可以从他读书时代的远大追求和艺术接触开始,一直贯穿了他的一生中可以看出。

②丰富的生活经历。

这可以从闫肃的军旅生涯和足迹遍及深山老林、大漠边关、海滨江畔等细节看出来。

③兴趣广泛、博闻强记、触类旁通。

④严格要求自己。

【解析】

4.试题分析:

A项,“为以后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错误,原文说“可正是这当兵的经历让他写出了成名作”,可见当时就已经成功了;C项,“《祖国颂》《长征颂》”不是军旅歌曲,是主题晚会;E项,“他完全是因为晚会累倒的”文中无据。

故选DB。

6.试题分析:

本题实质是把握传主的形象,概括传主的精神品质,需要通过阅读梳理出主要事件。

从人物在事件中的表现来把握其形象。

这类题目通常要注意筛选出文章的主要信息归纳出观点,并举出文中的具体例子加以分析论证。

如本题,要作出答案,其实只要注意文本的开头和结尾处的叙写,加上正文中的有关作者自身的例子,加以归纳即可得出答案。

二、古代诗文阅读(共计51分)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小题。

萧劢,字文约,喜愠不形于色。

位太子洗马,母忧去职,殆不胜丧。

每一思至,必徒步之墓。

或遇风雨,仆卧中路,坐地号恸,起而复前,家人不能禁。

景特所钟爱,曰:

“吾百年后,岂无此子乎。

”使左右节哭。

服阕,除太子中舍人。

景薨于郢镇,或以路远,秘其凶问,以疾渐为辞。

劢乃奔波,届于江夏,不进水浆者七日。

庐于墓所,亲友隔绝。

会叔父昙下诏狱,劢乃率昆弟群从同诣大理,虽门生故吏,莫能识之。

除淮南太守,以善政称。

迁宣城内史,郡多猛兽,常为人患,及劢在任,兽暴为息。

又迁豫章内史,道不拾遗,男女异路。

徙广州刺史去郡之日吏人悲泣数百里中舟乘填塞各赍酒肴以送劢劢皆为纳受随以钱帛与之。

至新淦县岓山村,有一老姥以盘擎鳅鱼,自送舟侧奉上之,童儿数十人入水扳舟,或歌或泣。

广州边海,旧饶,外国舶至,多为刺史所侵,每年舶至不过三数。

及劢至,纤毫不犯,岁十余至。

俚人不宾,多为海暴,劢征讨所获生口宝物,军赏之外,悉送还台。

前后刺史皆营私蓄,方物之贡,少登天府。

自劢在州,岁中数献,军国所须,相继不绝。

武帝叹曰:

“朝廷便是更有广州。

”有诏以本号还朝,而西江俚帅陈文彻出寇高要,又诏劢重申蕃任。

未几,文彻降附。

劢以南江危险,宜立重镇,乃表台于高凉郡立州。

敕仍以为高州,以西江督护孙固为刺史。

征为太子左卫率。

劢性率俭,而器度宽裕,左右尝将羹至胸前翻之,颜色不异,徐呼更衣。

聚书至三万卷,披玩不倦,尤好《东观汉记》,略皆诵忆。

刘显执卷策劢,酬应如流,乃至卷次行数亦不差失。

少交结,唯与河东裴子野、范阳张缵善。

卒于道,赠侍中,谥曰光侯。

(选自《南史·萧劢传》,有删改)

7.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徙广州刺史/去郡之日/吏人悲/泣数百里中舟乘填塞/各赍酒肴以送劢/劢皆为纳受/随以钱帛与之/

B.徙广州刺史/去郡之日/吏人悲泣/数百里中/舟乘填塞/各赍酒肴以送劢/劢皆为纳受/随以钱帛与之/

C.徙广州/刺史去郡之日/吏人悲泣数百/里中舟乘填塞/各赍酒肴以送劢/劢皆为纳受/随以钱帛与之/

D.徙广州刺史/去郡之日/吏人悲泣数百/里中舟乘填塞/各赍酒肴以送劢/劢皆为纳受/随以钱帛与之/

8.下列对文中加下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忧,即“丁忧”原指遇到父母丧事。

后多专指官员居丧。

古代,父母死后,子女按礼须持丧三年,其间不得行婚嫁之事,不预吉庆之典,任官者并须离职,又称“丁艰”。

B.服阕,服阕,为父母守丧,守丧期满除去丧服。

为官者为父母守孝一般要解除官职,“服阕”意味着守丧完毕,可以重新任职。

C.薨,春秋战国时期,诸侯死了叫“薨”,后世有爵位的大官死了也叫“薨”。

“死”按尊卑分为五种不同的称呼:

天子死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

D.迁,古代称调动官职,一般指升职,表示升职的词语还有:

晋,拔擢,左迁,超迁,加和拜。

9.下列有关原文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萧劢为子至孝,守丧尽礼。

他在为母亲守孝时由于悲痛伤心几乎难以操办丧事,常常到母亲墓前表达哀思;父亲萧景去世后,他在墓旁结庐而居,并与亲友们隔绝。

B.萧劢为政有方,深受爱戴。

他因善于治政而被称颂,其治所豫章郡民风淳朴,路不拾遗,男女守礼;做广州刺史离任之时,官民皆至情相送。

C.萧劢为官清廉,不谋私利。

他到广州任职后,一除此前官员贪得积弊,外国商船来往频繁;他征讨做海盗的俚族人并把战利品向朝廷进奉,供给国家军政所需。

D.萧劢为人大度,博闻强识。

他读书勤奋,裴子野曾经拿着书提问他,他对答如流,甚至卷次和行数都不出错误。

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会叔父昙下诏狱,劢乃率昆弟群从同诣大理,虽门生故吏,莫能识之。

(2)未几,文彻降附。

劢以南江危险,宜立重镇,乃表台于高凉郡立州。

【答案】7.B8.D9.D

10.

(1)正逢他叔父萧昙被朝廷逮捕下狱,他于是带领家中兄弟们一起赶到大理上诉,即使是他家的门生故吏也没有人认出他来。

  

(2)不久,陈文彻投降归附。

萧劢认为南江地方险要,应该设立重镇,于是上表朝廷,(建议)在高凉郡设州。

【解析】

7.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

文言断句的前提是粗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

句中“徙”的对象应是官职,所以“刺史”应和“徙”连接,排除C;“数百里中”表范围,不要断开,排除AD。

故选B。

8.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识记文化常识的能力。

平时学习文言文,要加强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识记和积累,如称谓、习惯、官职、历法、礼仪、科举制度等都要加以理解和识记。

D项,左迁是降职。

故选D。

9.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筛选整合文中信息、把握文章的内容要点、鉴赏作品的形象的能力。

答题时首先要快速浏览原文,将人物的不同阶段,发生的各种事情做个分类,然后将选项回归到原文,仔细对照,看有何不同。

D项,拿书提问他的人不是裴子野而是刘显。

故选D。

10.试题分析:

关键词:

(1)会、昆弟、诣、莫。

(2)降附、以、宜、表。

点睛:

翻译文言文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学会语法分析推断。

梳理主干,划分成分,落实语法功能。

将句子主干梳理好,可以帮助我们理清句子成分,从而判断词性、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等现象,以达到准确翻译的目的。

(2)组词造句推断词义。

文言文中很多单音节实词的含义在现代汉语中由一个双音词来表示。

在由单音节向双音节转换的过程中,又多以同义合并或反义合并或反义并列为构词特征。

据此,我们可使用组词方式猜读难懂词义。

(3)相似语言结构推断。

古汉语讲究语言的工整对仗。

文言文中整句较多,骈偶常见。

在相似的语言结构中,出于对应位置上的词语,往往具有相同、相近、相对的特点,据其一可推知其他。

(4)语境分析推断。

翻译既要联系句子本身的语言环境,又要联系整段文字、整篇文章的大语境。

参考译文:

  萧劢字文约,喜怒不形于色。

位居太子洗马时,因母去世而辞官,由于悲痛伤身几乎难以操办丧事。

每当想到母亲,必定要徒步到墓上去。

有时遇到风雨,摔倒在半路上,便坐在地上痛哭,然后起来再往前走,家里人也阻拦不住。

父亲萧景特别喜爱他,曾说:

“我百年之后,怎能少了这样的儿子呢。

”吩咐左右人关照他节哀。

服丧期满后,被任为太子中舍人。

萧景在郢州去世,有人因为路远,就对他隐瞒了凶讯,而用病重作为托词。

萧劢于是奔波前往,赶到江夏,已是七天水米未进。

埋葬父亲后,他在墓旁结庐而眠,断绝亲友往来。

正逢他叔父萧昙被朝廷逮捕下狱,他带领家中兄弟们一起赶到大理上诉,即使是他家的门生故吏也没有人认出他来。

  作淮南太守时,因治理有方而被称颂。

后改任宣城内史,境内多猛兽,经常危害人民,萧劢到任后,野兽的危害得到治理。

又改任豫章内史,结果境内路不拾遗,男女有别而道不同行。

后调任广州刺史,当离开豫章郡时,官吏百姓都悲痛落泪,沿途几百里舟车堵塞,人们都各自带着酒食来给他送行。

萧劢都接收下来,但随后又给予他们钱财。

走到新淦县岓山村时,有一位老太太用盘子托着泥鳅,从送行的船侧奉献上来,又有几十名少年跳进水里给他拉船,又是唱歌,又是流泪。

  广州地处沿海,向来是富庶地区,外国商船到此,多被当地刺史盘剥侵夺,所以每年来船不过三几次。

自萧劢到此,对他们秋毫无犯,于是一年就有十几趟到来。

当地的俚族人不顺服,多数做了海盗(经常在海上行凶抢劫),萧劢对他们进行讨伐,俘获的人口财物,除犒赏军队外,全部送交朝廷。

他以前的刺史们都营私中饱,当地的土产贡品多被私吞,很少能进入朝廷仓库。

自从萧劢到任,一年里向朝廷进奉数次,国家军政所需的资财,源源不断地输送。

梁武帝感叹道:

“朝廷算是又添了一个广州。

”有诏令让他以原来的官号还朝,这时西江的俚人头领陈文彻进犯高要,于是又下诏让萧劢再任原职。

不久,陈文彻投降归附。

萧劢认为南江地方险要,应该设立重镇,于是上表朝廷,建议在高凉郡设州。

朝廷下令改为高州,命西江督护孙固为刺史。

征召萧劢回朝任太子左卫率。

  萧劢生性率直有节制,而且气量宽宏。

一次手下人曾把一碗菜汤不慎打翻在他胸前,他脸色不变,慢声叫人给他换衣服。

他收藏图书多达三万卷,披阅观览而不知疲倦,尤其爱读《东观汉记》,大部分都能背诵下来。

刘显曾经拿着书考问他,他对答如流,甚至卷次和行数都不出错误。

他很少结交朋友,只和河东裴子野、范阳张缵关系密切。

在回京路上去世,追赠侍中,谥号光侯。

(二)诗歌鉴赏(共22分)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小题

定风波

苏轼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11.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上阕前两句写作者在铺天盖地的骤雨袭击下,是那样安详自若。

“莫听”“何妨”,表现了他无所畏惧、把风雨置之度外的精神风貌。

B.上阕后几句承上文继续写将风雨置之度外的精神风貌。

C.下阕前三句,表面看来是写天气变化之迅速,实际则是在暗示生活中的人事反复不定。

D.下阕后三句是说,回望刚刚走过的风雨萧瑟之外,既已云消雾散,斜阳也收敛了光辉。

12.“一蓑烟雨任平生”,表现出作者怎样的形象?

请加以分析。

【答案】11.B12.表现了作者是一个在人生道路上履险如夷、泰然自若、胸襟广阔、性格倔强的形象。

【解析】

11.试题分析:

此题考查把握诗歌词句含义的能力。

一般来说,理解词语在诗中的含义往往要把词语带到句子中去,再从该句的关键性词语入手,并联系本句中的其他词语,明确它们之间的关系,或联系上下文,有时还要联系诗歌之外的有关因素(如时代背景、人物经历等),经过分析综合推断,就可理解或阐发词语的含义。

B项,上阕后几句主要表现作者经历挫折后的一种旷达的人生态度。

故选B。

12.试题分析:

“竹杖芒鞋轻胜马”,写词人竹杖芒鞋,顶风冲雨,从容前行,以“轻胜马”的自我感受,传达出一种搏击风雨、笑傲人生的轻松、喜悦和豪迈之情。

“一蓑烟雨任平生”,此句更进一步,由眼前风雨推及整个人生,有力地强化了作者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而我行我素、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

点睛:

古诗词的形象,一般指主人公形象、诗人“我”的形象和景物的形象,分析诗词的形象,要根据诗词描绘的具体物象或画面识别意象、意境的特征和情与景的交融,进而理解诗人寄托的思想感情,体会形象蕴涵的哲理。

通常从形象的色彩、指向、强度、虚实、动静等角度进行分析。

答题思路可以先概括形象的总体特征和意义,并以此为“中心论点”,抓住形象的具体特点或个性特征,结合诗句内容对这个中心论点进行分析论证。

答题要点:

①什么样的形象。

②形象的基本特征。

③形象的意义(诗人寄托的思想情感和蕴涵的哲理。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小题

西村

陆游

乱山深处小桃源,往岁求浆忆叩门。

高柳簇桥初转马,数家临水自成村。

茂林风送幽禽语,坏壁苔侵醉墨痕。

一首清诗记今夕,细云新月耿①黄昏。

[注]①耿:

微明的样子。

13.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昔日新月初现的黄昏,诗人来到西村“叩门求浆”。

B.颔联不仅回应了首句“小桃源”三字,而且从山回路转中展示了这一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机械仪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