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强重点名校高考备考1415年许昌县高二年级上期点睛模拟试题三学生版完美整理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227720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6.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百强重点名校高考备考1415年许昌县高二年级上期点睛模拟试题三学生版完美整理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百强重点名校高考备考1415年许昌县高二年级上期点睛模拟试题三学生版完美整理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百强重点名校高考备考1415年许昌县高二年级上期点睛模拟试题三学生版完美整理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百强重点名校高考备考1415年许昌县高二年级上期点睛模拟试题三学生版完美整理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百强重点名校高考备考1415年许昌县高二年级上期点睛模拟试题三学生版完美整理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百强重点名校高考备考1415年许昌县高二年级上期点睛模拟试题三学生版完美整理版.docx

《百强重点名校高考备考1415年许昌县高二年级上期点睛模拟试题三学生版完美整理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百强重点名校高考备考1415年许昌县高二年级上期点睛模拟试题三学生版完美整理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百强重点名校高考备考1415年许昌县高二年级上期点睛模拟试题三学生版完美整理版.docx

百强重点名校高考备考1415年许昌县高二年级上期点睛模拟试题三学生版完美整理版

14~15年许昌县高二年级上期点睛模拟试题(三)学生版

高中语文模拟试题

08271855

14~15年许昌县高二年级上期点睛模拟试题(三)

语文

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

第Ⅰ卷70分,第Ⅱ卷80分,共150分。

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第I卷阅读题(70分)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9分)

过去30年,中国创造的经济奇迹如今正与令人咋舌的老龄化现象相伴而来。

过快的老龄化速度正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最大挑战。

目前,中国有13.5亿人口,并在继续保持增长,但中国人口总数预计到2030年左右将开始缓慢减少。

要认识到老龄化对中国的影响,可以先看看劳动人口与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中国总人口的比例。

1979年中国开始市场化改革时,劳动人口与老年人口的比例约为71,目前这一比例约为5.51。

到了2035年,劳动人口与老年人口的比例将骤降至2.51。

    此外,劳动人口的年龄分布也很重要。

过去的研究已经证明,30岁到40岁的工作人口最有生产力和创新能力,而这正是所谓的“中国人口红利”的基础。

1979年改革以后,劳动人口的增长速度一直快于人口老化的速度,但从2015年开始,这一趋势将发生逆转。

到2035年将有1.5个年纪较大的工人(50到64岁)对一个年轻工人(15到29岁)。

这一趋势在低龄人口中也是如此,中国小学新生从1995年的2500万下降到了2008年的1670万。

这表明,中国正面临着与韩国、澳大利亚和西欧其他国家一样的老龄化处境。

    中国的人口老龄化主要是因为人均寿命的显著增加和生育率的急速下降。

1980年中国的人均寿命不到65岁,目前是75岁;1980年每个妇女平均生育2.63个孩子,2014年这个数字只有1.5。

在中国的发达城市上海,生育率只有0.6,这很可能是全世界所有大城市中最低的。

这表明,中国新兴的中产阶层与他们的西方同伴一样,比起家庭更看重生活方式和职业发展。

现在,中国正在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未富先老的大国。

这是建国初期人口大爆炸和过去30年预期寿命急速上升的共同结果。

但我们不能将这样的困境完全归咎于持续了30多年的计划生育政策。

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政府施行的经济政策虽然帮助中国经济保持了快速增长,但却忘记了为人口老龄化做准备。

    实际上,只以快速增长的人均GDP作为衡量中国经济和社会进步的指标是有很大误导性的。

首先,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国家主导的经济中,国有企业的营业收入以平均每年20%至30%的速度上升,中国金融体系中的国内储蓄约有一半来自国有企业。

相比之下,平均家庭可支配收入同期年均增长速度只有2%—3%。

此外,虽然中国居民的储蓄占可支配收入的比例在全世界里都是很高的,但存下来的钱对绝大多数指望靠这个养老的人来说基本是不够用的。

其次,人均GDP并不能体现实际的财富分配情况。

现实中,需要考虑到财富分配指数,如基尼系数,中国在过去30多年里已经从全亚洲收入最平均的国家成了最不平均的国家。

很明显,收入增长不平等和赢弱的家庭储备意味着中国普通居民对人口老龄化准备不足。

  没能从中国快速增长的经济中获益的居民,在退休后将处于一个非常糟糕的财务困境中。

长期的偏袒国有企业和在金融上的有失公平,结果是中国家庭收入严重滞后于GDP增长速度。

还有一个事实加剧了中国的老龄化问题,即只有大约15%的退休工人在国有企业占主导地位的行业中工作,他们享有某种形式的养老金。

拥有退休金的人里只有大约10%至15%的人仍然依靠子女养老,但对于那些没有退休金的人,这个数字跃升至超过50%。

        (摘编自《未富先老的中国》,有删节)

1.下列关于老龄化对中国影响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中国新兴的中产阶层相对于家庭来说,更看重生活方式和职业发展,这是富裕群体人均寿命增加和生育率下降的重要原因。

B.“中国人口红利”的基础将会动摇,30岁到40岁的最有生产力和创新能力的工作入口所占的比例将会下降。

C.中国总人口目前已有13.5亿,并且在一段时间内还会继续保持增长,但劳动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将会有所下降。

 

D.退休金的有无以及退休工人所处的企业性质的不同,造成养老方式的不同,使得老龄化后的中国面临严重的养老问题。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A.中国正在成为一个未富先老的大国,这与人口和寿命的快速上升有关,也与持续了30多年的计划生育政策有关。

B.从2015年开始,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将会快于劳动人口的增长速度,而低龄人口数量却呈下降趋势,这种状况短时间里很难改变。

C.中国过去30年所创造的经济奇迹也带来了令人咋舌的老龄化问题,这一问题反过来又在影响着中国经济的继续增长。

D.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平均家庭可支配收入的增长速度远低于国有企业的营业收入,大多数人的储蓄是不够用来养老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均寿命显著增加,生育率却急速下降,这和西方一些发达国家所面临的处境是一样的。

B.如果我们不能对人口老龄化做好充分的准备,那么,中国过去30年所创造的经济奇迹就不能持续,还会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C.长期地偏袒国有企业和在金融上压制普通中国居民,使得一些居民没能从中国快速增长的经济中获益,退休后将处于糟糕的财务困境。

 D.不能用快速增长的人均GDP作为衡量中国经济和社会进步的指标,因为收入的增长是不平等的,财富的分配是不平均的。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刘庠,字希道,彭城人。

八岁能诗。

蔡齐妻以子,用齐遗奏,补将作监主簿。

复中进士第,为高密广平院教授。

英宗求直言,庠上书论时事。

帝以示韩琦,琦对之“未识”,帝益嘉重。

日食甫数日,苑中张具待幸,庠言非所以祗天戒,诏罢之。

会圣宫修仁宗神御殿,甚宏丽。

庠言:

“天子之孝,在继先志,隆大业,不在宗庙之靡。

宜损其制,以昭先帝俭德。

”奉宸库被盗,治守藏吏。

庠言:

“皇城几察厉禁,实近侍主之,当并按。

”仁宗外家李珣犯销金法,庠奏言,法行当自贵近始。

帝不豫,储嗣未正,庠拜疏谓:

“太子,天下本。

汉文帝于初元即为无穷计。

颍王长且贤,宜亟立,使日侍禁中,阅四方章奏。

”帝皆行之。

  

神宗立,迁殿中侍御史,为右司谏。

言:

“中国御戎之策,守信为上。

昔元昊之叛,五来五得志,海内为之困弊。

今莫若示大信、舍近功,为国家长利。

”奉使契丹。

故事,两国忌日不相避。

契丹张宴白沟,日当英宗祥祭①,庠丐免,契丹义而听之。

除集贤殿修撰、河东转运使。

庠计一路②之产,铁利为饶,请复旧冶鼓铸,通隰州盐矾,博易以济用。

又请募民入粟塞下,豫为足食。

进天章阁待制、河北都转运使。

契丹侵霸州土场,或言河北不可不备。

庠上五策,料其必不动,已而果然。

庠不肯屈事王安石。

安石欲见之,戒典谒者曰:

“今日客至勿纳,惟刘尹来,即告我。

”有语庠者曰:

“王公意如此,盍一往见。

”庠谓:

“见之,何所言?

自彼执政,未尝一事合人情。

脱问青苗、免役,将何辞以对?

”竟不往。

奏论新法,神宗谕之曰:

“奈何不与大臣协心济治乎?

”庠曰:

“臣子于君父各伸其志。

臣知事陛下,不敢附安石。

契丹建牙云中,遣骑涉内地,边吏执之。

契丹檄取纷然,又遣使议疆事。

众疑其造兵端,欲大为备。

庠奏言:

“云朔岁俭,军无见粮。

契丹张形示强,造端首祸,曲在彼不在我,愿勿听。

宜先谕以理,然后饬兵观衅。

元祐初,加枢密直学士、知渭州。

卒,年六十四。

宣仁闻之曰:

“帅臣极难得,刘庠可惜也。

”庠有吏能,淹通历代史,王安石称其博。

卒后,苏颂论庠治平建储之功,诏褒录其子。

                                                选自《宋史·列传第八十一》

4.对下列句子中加黑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庠言非所以祗天戒祗恭敬。

B.在继先志,隆大业隆兴盛。

C.宜损其制损损害。

D.储嗣未正正确立。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刘庠敢于直言的一组是(3分)()

①庠上书论时事,帝嘉重②庠奏言,法行当自贵近始③颖王长且贤,宜亟立④日当英宗祥祭,庠丐免⑤料其必不动,已而果然⑥臣知事陛下,不敢附安石

A.①②⑥B.①③⑤C.②④⑥D.③④⑤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刘庠经常向英宗提出规谏。

英宗为仁宗修神御殿,非常宏丽,刘庠认为不应奢靡;奉宸库被盗后,刘庠主张应连同主管此事的近侍一并惩罚。

B.刘庠能妥善处理外交问题。

在宋与契丹的关系上,他认为守信义最重要;出使契丹,他认为按照先例在先皇的忌日契丹不应该摆宴席,得到契丹同意。

C.刘庠注重发展地方经济,关注民生。

担任河东转运使,他恢复废弃的冶炼场所,开通隰州的盐路,开展贸易;他又招募民众往塞下转运粟谷,以备足粮食。

D.刘庠对王安石新法不以为然。

王安石想会见他,但刘庠始终不肯见;当神宗问他为什么不与大臣同心协力时,刘庠说他只知道侍奉君王,不敢攀附王安石。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自彼执政,未尝一事合人情。

脱问青苗、免役,将何辞以对?

竟不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契丹张形示强,造端首祸,曲在彼不在我,愿勿听。

宜先谕以理,然后饬兵观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满庭芳① 苏轼

  归去来兮,吾归何处?

万里家在岷峨。

百年强半,来日苦无多。

坐见黄州再闰②,儿童尽、楚语吴歌。

山中友,鸡豚社酒。

相劝老东坡。

云何,当此去,人生底事,来往如梭。

待闲看秋风,洛水清波。

好在堂前细柳,应念我,莫翦柔柯。

仍传语,江南父老,时与晒渔蓑。

注:

①元丰七年四月,苏轼离开黄州调任汝州(今河南临汝)团练副使,邻里友人纷纷相送,苏轼作此词以告别。

②元丰三年闰九月,元丰六年闰六月,故为“再闰”。

8.这首词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请结合诗句分析。

(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词的下片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请简要分析。

(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_____________,无以至千里;_____________,无以成江海。

(《》)

(2)_____________,亦崎岖而经丘。

木欣欣以向荣,_____________。

陶渊明《》

(3)闾阎扑地,_____________;舸舰弥津,_____________。

(《》)

乙选考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25分)

飞翔的帽子

李显

星期天早上,天很冷,13岁的安德烈让妈妈带他去教堂,他要去问神父一个问题。

劳拉夫人把儿子安德烈抱上轮椅,给他戴上一顶新买的红色保暖帽,推着轮椅,顶着寒风,去了教堂。

到了教堂,安德烈一个人滑动轮椅,进了神父的房间。

没多久,安德烈出来了,劳拉夫人赶紧迎了上去,关心地问儿子:

“噢,宝贝儿,你问了神父什么问题?

安德烈笑了一下说,问题解决了,他已经得到了答案。

见儿子不肯说,劳拉夫人不再追问,推着儿子走出教堂。

走出没多远,迎面走上来一个卖报纸的小男孩,小男孩的年龄跟安德烈差不多,这么冷的天,他竟然没戴帽子,耳朵和小脸冻得通红。

他礼貌地对劳拉母子说:

“您们不需要一份报纸吗?

今天早上出版的晨报。

安德烈把目光转向妈妈:

“买一份吧?

劳拉夫人从不看报,她明白儿子为什么让她买——儿子是出于同情。

她微笑着点点头,开始掏钱。

让她没想到的是,这时,儿子竟然摘下自己的帽子,要送给卖报纸的小男孩。

卖报纸的小男孩直摇头,不好意思地说:

“谢谢你!

我不能要,因为我有帽子,只是早上匆忙出门忘记戴了。

安德烈笑着对卖报纸的小男孩说:

“我能和你交个朋友吗?

”说着,他友好地伸出了手。

“当然!

”卖报纸的小男孩友好地和安德烈握手。

“朋友,我把帽子作为礼物送给你,希望你能接受。

”安德烈真诚地说,“你现在真的很需要它,而我一会儿就到家了,再也不需要它了……”

听到这句话,劳拉夫人心里酸酸的,她明白儿子说的“再也不需要它了”是什么意思:

安德烈得了可怕的癌症,他知道自己剩下的时日不多了……

卖报纸的小男孩欣然接受安德烈的礼物。

看着小男孩戴上红色保暖帽美美地离开,安德烈露出了笑容。

卖报纸的小男孩走了之后,安德烈突然想起来什么,叫道:

“噢,糟糕,我把一样东西落在帽子里了。

劳拉夫人急切地问,是什么东西,要不要去追那个小男孩?

安德烈摇摇头,说:

“不,没什么,把帽子和那样东两都送给他吧。

回到家后,安德烈的病情突然恶化,劳拉夫人赶紧把儿子送进医院。

几天后,安德烈去了天堂。

让劳拉夫人做梦也没想到的是,儿子临终前,竟然要求把自己的遗体捐给医院,做科研。

儿子死后,劳拉夫人更加孤独寂寞了。

这天早上,风和日丽,她去餐厅做钟点工。

下班时,外面已经变天了,狂风怒吼,大雪纷飞,她刚要走出餐厅,餐厅老板突然叫住她,指着门边衣架上的一顶保暖帽说:

“外面风很大,你没戴帽子,戴上它吧,不用还回来。

记住,当你不用时,把它送给需要的人。

劳拉夫人心里一热,当她看到衣架上那顶帽子时,眼泪差点掉下来,那顶帽子看上去那样亲切,就像见到了自己的亲人一样。

当劳拉夫人走到家门口时,只见路边有一位清洁工在打扫积雪,那位清洁工竟然没戴帽子,于是,她不由自主地摘下帽子,送给那位清洁工,也认真地说:

“不用还。

记住,当你不用时,把它送给需要的人。

”清洁工感激得连连道谢。

转眼两个月过去。

这天是母亲节,劳拉夫人早上起来很伤心。

以前,每年的母亲节,儿子都会用自己攒的零花钱为她买一朵康乃馨,儿子没了,她再也收不到康乃馨了……

就在劳拉夫人对着儿子的照片默默流泪时,门外传来敲门声。

劳拉夫人擦擦眼泪,开门一看,门口站着一老一小两个陌生人。

老的是一位神父,小的是一个十四五岁的男孩,劳拉夫人看他有点面熟,一时又想不起来在哪见过。

老神父礼貌地问:

“夫人,您是安德烈的母亲,劳拉夫人吗?

劳拉夫人点点头,问有什么事?

老神父说:

“我是玛丽娅教堂的神父,我身边这个孩子名叫杰克。

几个月前,杰克来到教堂,说有一个坐轮椅的男孩送给他一顶帽子。

后来,他在帽子的外卷层里发现一样重要的东西,因为他不知道送他帽子的男孩叫什么,家住哪里,所以无法把那样重要的东西还给男孩,于是他就来找我帮忙。

我在报纸上登了寻人启事,但没有找到。

后来,我去了警察局,让他们帮忙。

起初,警察局并不打算帮忙,他们认为这并不是一件什么大不了的事情,而且找一个不知道姓名和住址的孩子很难。

可当我把那样重要的东西拿出来给他们看了之后,他们立马答应帮忙……感谢上帝,几经周折,终于找到了!

劳拉夫人伤心地说:

“虽然我不知道你们说的那样重要的东西是什么,可我的儿子已经去了天堂……”

老神父幽幽地说:

“不,你的儿子安德烈他还活着!

劳拉夫人奇怪地愣住了,不知道老神父说的是什么意思。

老神父接着说:

“当杰克看到帽子里的那样东西后,虽然他非常喜欢那顶帽子,但他没有把那顶帽子留为己有,他说,他要像你儿子那样,也要做一个天使!

于是把那顶帽子送给了别人,并且在送出时说:

‘不用还,记住,当你不需要时,把它送给需要的人。

’让人感动的是,我发现,这顶保暖帽正以一种微妙的默契,在小镇上传递着!

当帽子插上了感恩的翅膀,就会飞翔!

说完,他把一样东西交到劳拉夫人手上。

劳拉夫人接过一看,竟然是儿子写的一封信:

今天,我到教堂问神父一个问题:

天使在哪里?

天使为什么不来帮我?

神父对我说:

做一个天使去拥抱别人,比被天使拥抱更幸福。

我懂了,所以,我决定,死后把身体捐给医院,在死之前,尽一切可能去帮助别人,我也想做一个天使!

看完信,劳拉夫人已是泪流满面。

这时,杰克突然从背后拿出一朵鲜艳的康乃馨,送到劳拉夫人面前,深情地说:

“妈妈,母亲节快乐!

劳拉夫人愣了一下,然后高兴地接过康乃馨,把杰克搂进怀里,看着那朵芳香四溢的康乃馨,仿佛看到儿子在笑,她激动地说:

“谢谢你!

孩子,我很幸福!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安德烈让妈妈买小男孩的报纸,用意有二:

一个是同情小男孩,一个是想把帽子送给小男孩,让小男孩充当爱的使者,替他传递爱心。

B.儿子死后,劳拉夫人更加孤独寂寞了,为了打发时光,她选择了做餐厅钟点工,这样可以让她忘却心中的伤痛。

C.母亲节那天,劳拉夫人很伤心,因为那天她没收到别人的祝福,也没有收到康乃馨。

D.神父说安德烈还活着,让劳拉夫人很吃惊,感到不知所云。

其实神父的意思是安德烈的高尚品质影响了很多人,他的爱心一直传递着。

E.小说构思精妙,结构严谨,故事感人,时而让人悲戚,时而让人温暖。

帽子的“飞翔”,其实就是精神的飞翔。

(2)小说中有多处铺垫和照应,请找出来,并谈谈这样写的好处。

(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劳拉夫人这一形象有哪些特点?

请简要分析(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劳拉夫人激动地说:

“谢谢你!

孩子,我很幸福!

”你是如何理解幸福的?

请谈谈你的看法。

(8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25分)

数学家的诗意人生

对普通人,数学抽象而深奥,繁杂而死板,但在谷超豪这样的数学家眼里,数学研究却是趣味无穷、诗意盎然的去处——“你钻研进去会发现,数学有种惊人的吸引力。

”对于他来说,数学绝不只是一种学术,更是解决人类生活各种实际问题的基础,是对世间规律的精确刻画与极简表达。

从在浙江大学数学系遇上著名数学家苏步青先生那时起,谷超豪便逐步领会了数学的真谛,越来越“享受”数学研究那在错综复杂条件中苦心孤诣思考和计算、至灵感闪现让难题迎刃而解的过程,那份在“山重水复”之后到达“柳暗花明”境界的喜悦。

迷恋于解决问题的过程,使得谷超豪从来没有停留在已有的成就上。

正在他因微分几何方面的成就引人注目时,看到了空间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提出的新要求。

1958年,苏联人造卫星上天,正在莫斯科留学的谷超豪便决定开垦偏微分方程这块国内数学领域的薄弱园地。

他从听力学院士的本科生课程开始学习,通过大量阅读资料,发现了众多有趣而艰难的数学问题。

回国后以机翼的超音速绕流问题为突破口,他对空气动力学的基础问题作数学证明。

在他带出的李大潜等优秀学生沿着老师指点的方向继续研究时,他却毫不犹豫的摆脱功名的利诱和束缚,以创新的姿态再一次掉头,转向于钝头物体超音速绕流的研究,并在“文革”的干扰中,以最落后的电子计算机,算出了导弹设计中很有意义的数据。

上世纪70年代,谷超豪在与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的合作研究中获得了多项很有意义的成果,杨振宁称赞他是“站在高山上往下看,看到了全局”。

著名的物理学杂志《》为此出了一本专辑,还破天荒地加上1页中文摘要。

通过研究,谷超豪从物理学中提炼出的“波映照”问题,引发了一批国际上的后续研究。

到80年代后期,花甲之年的谷超豪又对偏微分方程另一前沿领域“孤立子与可积系统”发起进攻,取得了一系列创造性成果,担任了首届国家攀登计划项目《》的首席科学家。

连在受命担任中国科大校长的5年间,繁重的管理工作也没能使他放弃钻研数学的努力,而是利用一切坐车、乘飞机的间隙研究。

年轻时喜欢爬山的谷超豪曾有一诗,描写的正是这位数学大家不断寻找和征服数学高峰、领略不同风景的心情:

“上得山丘好,欢乐含苦辛,请勿歌仰止,雄峰正相迎。

”另一首诗中,他则快乐自得于自己的好学不倦:

“谁云花甲是老人,孜孜学数犹童心。

与已经去世的钱学森先生一样,身为数学家的谷超豪先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电子电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