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新人教版五四制.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223893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7.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新人教版五四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新人教版五四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新人教版五四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新人教版五四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新人教版五四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新人教版五四制.docx

《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新人教版五四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新人教版五四制.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新人教版五四制.docx

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五四制

2019年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五四制

试卷满分:

120分考试时间:

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

(共29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正确的一组是()(2分)

A.诠(quán)释迸(bìng)溅贮(chù)蓄清澈(chè)

B.撷(xié)取轮廓(guó)颤(chàn)栗摇摇欲坠(zhuì)

C.挑剔(tì)跻(jǐ)身粗糙(zào)称(chèng)职

D.镌(juān)刻泅(qiú)水卷帙(zhì)咫(zhǐ)尺

2、下边的句子中每句都有两个错别字,找出来填在横线上,然后改正在横线上。

(4分)

①老师朗颂时头与肩膀左右摇摆着,真是悲歌慷慨,我们这些做学生的,爱国情

怀犹然而生。

错别字:

正确字:

②鸟儿在我们的头顶上回翔,铃兰花和玫瑰花同沿着平滑的船舷翻滚的珍珠似的浪花溶合在一起,分辩不清了。

错别字:

正确字:

3、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A.少年时代总有人觉得时间如白驹过隙,有的是弥补的时候,转眼却已是青年。

B.怎样修改文章呢?

一是要注意全篇的安排,二是要注意具体的语言表达,对并无毛病但尚可推敲的地方,作精益求精的锤炼。

C.创新是时代的要求,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一旦产生小的灵感,就要相信它的价值,并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

如果能做到这些,你一定会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

D.最美丽教师张丽莉的事迹经媒体报道后,在人们面前,她英勇行为的每个细节如刚发生一样,历历在目,催人泪下。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这篇报道列举大量事实,控诉了人类破坏自然、滥杀动物。

B.是否多阅读,也是提高一个人作文技能的途径之一。

C.为了防止再发生类似的交通事故,公安交警部门采取了很多安全措施。

D.同学们修改自己的作文时,一定要注意改正并找出作文中的错别字。

5、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在括号内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作家、篇名。

(15分)

①,归雁洛阳边。

(王湾《次北固山下》)

②晴空一鹤排云上,

(《秋词》)

③,草色遥看近却无。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④纤纤擢素手,。

(《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

⑤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林则徐书两广总督府对联》)

⑥子曰:

“,。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论语》)

⑦今夜月明人尽望,。

(王建《》)

⑧东风不与周郎便,。

(杜牧《赤壁》)

⑨子曰:

“三人行,;,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八则)

⑩我寄愁心与明月,。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6、名著阅读(2分)

《汤姆•索亚历险记》中,汤姆和蓓姬在洞中历险时遇到了哪个恶人(请写出他的名字)?

此人的下场是怎样的?

7、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2分)

A.《战争与和平》——列夫·托尔斯泰——俄国

B.《猎人笔记》——屠格涅夫——俄国

C.《骆驼祥子》——老舍——现代

D.《皇帝的新装》——安徒生——法国

二、综合探究:

(共8分)

为了加深对我国传统节日和传统文化的了解,某中学开展了一次以传统节日为专题的调查探究活动。

假定你是被调查对象之一,请协助完成以下问卷。

8、从下列节日中找出我国传统节日,并根据时间填入相应的空里。

(4分)

重阳节元旦元宵节母亲节清明节国庆节

中秋节愚人节感恩节端午节

农历九月初九;农历正月十五;

农历五月初五;农历八月十五。

9、请任选一个传统节日,写出相关的一句诗、一副对联,或一条俗语。

(2分)

【示例】清明节: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10、春节和圣诞节,你更喜欢哪个节日?

为什么?

(2分)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1—14题:

(共13分)

【甲】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止增笑耳。

【乙】两牧竖①入山至狼穴,穴中有小狼二。

谋分捉之,各登一树,相去数十步。

少顷,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

竖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大狼闻声仰视,怒奔树下,号且爬抓。

其一竖又在彼树致小狼鸣急。

狼闻声四顾,始望见之;乃舍此趋彼,跑②号如前状。

前树又鸣,又转奔之。

口无停声,足无停趾,数十往复,奔渐迟,声渐弱;既而奄奄③僵卧,久之不动。

竖下视之,气已绝矣!

【注释】①牧竖:

牧童。

竖,童仆。

②跑:

兽类用足扒土。

同“刨”。

③奄奄:

气息微弱的样子。

11、解释加点字的意思(4分)

A.狼闻声四顾()

B.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C.一狼洞其中()D.竖下视之,气已绝矣()

1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4分)

①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②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止增笑耳。

 

13、比较阅读【甲】【乙】两文,下面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A.甲文主要表现狼的贪婪、凶残、狡诈和愚蠢;乙文则从大狼身上体现伟大的母爱。

B.甲乙两文在刻画狼时,都运用了动作和神态描写。

C.甲文表现狼的狡诈时主要写两狼配合,一明一暗地“诱敌”;乙文中开篇写牧竖“谋分捉之”,然后从狼的反应处处体现了他们“谋”的结果。

D.两文的语言都简练而生动,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

14、同是人与狼的较量,屠户与牧竖对狼的做法,你更赞同哪一种?

为什么?

(3分)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5——18题。

(10分)

冬天过去了

①坎坷中的记忆最难忘却。

那年冬天,弟弟患了急性肾炎。

于是,父亲东拼西凑弄了些钱,每日背着弟弟去乡卫生院治疗。

数九寒天,风雪交加,空着手走路尚且艰难,更何况父亲要背着十来岁的弟弟翻山越岭走上二十余里路。

有几次,一不小心陷进雪坑,父亲是背着弟弟慢慢爬上来的;寒风袭来,怕弟弟冻着,父亲又脱下自己的棉袄,裹在弟弟身上。

有一天,我跟在父亲后面当帮手。

回来

时,父亲放下背上的弟弟,坐在路边的石头上歇息,望着积雪逐渐消融而变得花白了的山野,他喃喃地说:

“冬天快过去了。

②已经懂事的我,此时,仿佛忽然走进了父亲的内心。

是的,冰雪遍地的冬天对于贫弱的家庭是严酷的,孩子御寒的冬衣、屋内取暖的柴火、全家人充饥的饭食,哪一样

都操碎了父母的心。

这个季节,他们就把自己像柴火一样点燃,让我们围着取暖。

我多渴望冬天快过去啊。

望着疲惫地坐在冰凉的山石上的父亲,正值壮年的他已经生出了许多白发。

此情此景永久地刻在了我的脑海里。

③还是一个冬季。

有天早上,我磨蹭着没去上学。

饭票前天就用完了,家里无米让我背到学校换饭票;

借给我饭票的同学家里同样拮据。

因此,今天去学校,不仅自己肚皮打发不了,也无法面对帮助过我的同学。

父亲得知,喉头蠕动一下,手抚在我的头上,说“你先去上学,我不会让你挨饿的。

④果然,中午时父亲扛着一袋米赶到学校来了。

他脚步沉重地走在冬天的残雪里,老远就听到他的喘息声。

我跟在他后面,几次要帮他一把,都被他拒绝了:

“不用不用,你人还小,扛不动。

”望着父亲被压得弯弯的腰,我鼻子突然一阵发酸。

后来知道,这袋米是父亲向好几个亲威家借来的,他天蒙蒙亮就出门了。

到食堂称过米,父亲把换得的饭票交给我:

“快去吃饭,饿坏了吧。

”我要父亲一起吃,他无论怎样都不同意,说要赶回去,到家三十里的路呢。

走几走,他又回过头来,伸出手将我松开的一粒纽扣扣好,对我说:

“熬一熬,冬天快过去了。

”我看到,父亲帮我扣纽扣的手在微微发抖,我的鼻子一酸,不知该说什么,朝他点点头。

目送着父亲朝校门口走去,我忽然看到,他肩上有一层白渍渍的印迹,那是刚才扛米袋子时留下的灰。

我张张嘴想喊住他帮他拍掉,他已走远了……

⑤父亲不是个文化人,说不出什么思想深刻的话语。

但那句“冬天快过去了”的喃喃自语,胜过我读过的任何诗句,给我以鼓舞,让我对未来充满期望。

⑥去年春节期间回故乡,又逢大雪。

中午,屋檐在阳光下滴答落水。

父亲望着屋外,对绕膝的满堂孙辈吆喝着:

“出太阳啦,出去玩吧。

冬天过去了。

”父亲的话一下子生出万千感慨。

今天的生活已经彻底告别了“冬天”,与年少时相比,即使用四季如春来形容也不过分,但父亲教给我们的“熬过冬天”的体验使我终身难忘。

有了这样的体验,其实就是拥有了一种力量啊。

感谢你,父亲。

                     (选自《中学生阅读》2003.8)

15、全文详细写了哪两件事?

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

(4

分)

(1)

(2)

16、善于发问是有效读书的重要一步,查异质疑是读书发问的常用方法。

请你结合本文提出一个问题。

(2分)

   质疑:

17、古人说:

“不动笔墨不读书”。

读书动笔是我国传统有效的读书法。

请按要求勾画圈点。

(2分)

(1)在选文⑤⑥段中找出一处概括父亲对我影响至深的句子,写在下面。

 

(2)在第③段中,找出表现“我”

欲给父亲要钱时矛盾心情的一个词语。

写在下面

18、根据你对课文主旨的理解,依照下面的句式,续写句了。

(2分)

父爱如山,造就我一种坚韧刚毅的性格;父爱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20题。

(10分)

吃猫的老鼠

《动物晚报》上登载了一条新闻,标题是《吃猫的老鼠》,一下子轰动了鼠界,乐得老鼠们手舞足蹈。

老鼠怎么会不高兴呢?

夜间偷粮、窃油……最大的对头就是老猫。

老猫独具夜光眼,四脚长有肉垫,奔跑无声,动作迅速,而且专捕鼠类。

老鼠和猫真是不共戴天。

现在听说有老鼠能吃老猫,看来猫逮鼠的历史眼望可改写了。

于是鼠界派出了一个五鼠代表团,由硕鼠为团长,赴吃猫老鼠的家乡——非洲学习考察。

老鼠取经,不远万里,跋山涉水,终于到达了非洲。

非洲的人特别,黑如紫檀木,又似煤块。

非洲的鼠,也与众不同,个子倒不相上下,可嘴上有层硬壳,而且长得坚硬,可称为“铁嘴老鼠”。

铁嘴老鼠得到消息,有同类自远方来访问,受宠若惊,急忙出门迎接。

接进洞中,寒暄几句,代表团团长硕鼠已迫不及待,直截了当地问道:

“听说你们能吃老猫,不知是否当真?

铁嘴老鼠点点头道:

“此话不假。

“果真如此,不虚此行。

”硕鼠心里这样想,脸露喜色。

代表团鼠成员个个心里一乐。

“你们真行!

”一位鼠代表由衷夸奖起来。

“不过,你们如何制服老猫倒要请教请教。

”硕鼠接着问道。

“这方便。

”铁嘴老鼠如此这般说来,话很简单,说来轻巧。

代表们一听有些怀疑。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夜晚,五鼠代表瞪眼旁观,眼看铁嘴老鼠出洞。

一只老猫走过来了。

铁嘴老鼠毫不畏惧,迎上前去,走近老猫身旁,不等老猫张口,就散发出一般浓烈的臭气。

这臭气宛如迷魂药,又似毒气弹,老猫嗅到臭味,顿时发抖,瘫软,动弹不得。

铁嘴老鼠不失时机,纵身一跃,用尖利的牙齿咬断了老猫的喉管,然后拼命吮吸,吸尽猫血,再将死猫拖进洞里,让大家吞食。

鼠代表,平生第一次尝到了猫肉,着实解恨。

鼠能吃猫,它们深信不疑了。

如何制服老猫,看来的确方便,就是靠那股臭气,

这又有什么难呢?

只要憋足一股劲。

它们以为取得了真经,便兴冲冲告辞,踏上归途。

回来一汇报,老鼠们齐声欢呼。

硕鼠迫不及待,决定当夜出洞试它一试,叫大家看看奇迹。

硕鼠堂而皇之地出洞。

一只老猫走过来了。

“今晚要叫你尝尝我的厉害。

”硕鼠心里说。

它毫不畏惧地迎上前去,临近老猫,憋足劲,放了一个臭屁。

老猫既不抖,又不瘫。

“怎么搞的?

”硕鼠慌了。

正想转身逃跑,哪里还来得及,老猫一张嘴,一口就咬住了硕鼠的脖子。

观望的老鼠,逃的逃,溜的溜,心想:

有什么屁用!

还不是猫吃老鼠。

是的,屁有什么用。

硕鼠闻味臆断,以为得了真经,结局只能是悲剧。

唉,老鼠怎么能知道世上事物的特殊性呢?

19、文中加点词“奇迹”指的是什么?

(2分)

 

20、指出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在表达内容、结构方面的作用及其语言特色。

(3分)

①在内容表达方面的作用:

②在结构方面的作用:

③所体现出的语言特色:

 

21、硕鼠等辈从非洲取回“真经”后的结局是怎样的?

为什么会是这样的结局?

(3分)

 

22、从这个故事中你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2分)

 

三、作文:

(50分)

题目:

世上只有好

要求:

在题目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如“妈妈、老师、朋友”等),使题目完整。

内容要健康,有真情实感;字迹工整,卷面整洁;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附送:

2019年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五四制

一、(16分,每小题2分)

1.下面加点字词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溺(nì)爱蹿(cuàn)出汹(xōng)涌抻(chēi)拉

B.惦(diàn)记象冢(chǒng)佣(yòng)人嗥(gáo)叫

C.摩挲(suō)唏嘘(xū)贮存(zhù)瞻仰(shàn)

D.憎(zēng)恶虐(nüè)待熏(xūn)黑矜(jīn)持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脍炙人口饱经风霜长途拔涉苟延残喘

B.不解之缘蹑手蹑脚无言以对千方百计

C.抑扬顿错巧夺天工不落窠臼别俱一格

D.虎视眈眈余音绕梁独具匠心跚跚来迟

3.选出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

A.这天中午,正太郎轻描淡写地走到小狐狸的窝旁,忽然听到咔嚓一声。

B.奶奶每次都目不忍视地躲到里屋。

C.老教授这部力作很有学术价值,但曲高和寡,买的人很少。

D.近段时间杰森觉得学校就像暗无天日的牢笼,所以他每天都无精打采。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词性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窗前有架旧钢琴,前面坐着一个十六七岁的姑娘,脸很清秀,可是眼睛失明了。

A.副词动词名词形容词动词

B.形容词动词名词形容词名词

C.形容词动词名词副词动词

D.名词动词名词形容词副词

5.下列句子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舞台对我有着神奇的吸引力。

B.同学们在外一定要遵守交通规则,切忌不要乱闯红灯。

C.成绩的好坏首先取决于是否刻苦学习。

D.大量地阅读优秀文学作品,不仅能增长见识,而且可以丰富人的情感。

6.选出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A.我拿起帽子,不由得大吃一惊——那帽子下面什么都有!

B.可是,它们怎么逃得那么快呢?

刚听见一点声响就无影无踪了。

C.我总是昂着头。

我对自己说:

“鲁迅先生是同我们一起的”!

D.看到那数不尽的青松白桦,谁能不向四面八方望一望呢?

7.下列诗文句子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A.善哉,峨峨兮若江河。

B.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C.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儒子牛。

D.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烛明。

8.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伯牙绝弦”的故事在明代冯梦龙所著的《警世通言》中有精彩记载。

B.杜甫,字子美,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爱国诗人,后世尊称他为“诗仙”。

C.《天净沙·秋》是元代白朴写的一首有名的词。

D.鲁迅原名周树人,是我国近代文学史上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教育家。

二、(8分,每小题2分)

阅读《老人与海鸥》中节选的文字,完成9-12题。

谈起海鸥,老人的眼睛立刻生动起来。

“海鸥最重情义,心细着呢。

前年有一只海鸥,飞离昆明前一天,连连在我帽子上歇落了五次,我以为它是跟我闹着玩,后来才晓得它是跟我告别。

它去年没有来,今年也没有来……①海鸥是吉祥鸟、幸福鸟!

古人说‘白鸥飞处带诗来’,十多年前,海鸥一来,我就知道咱们的福气来了。

你看它们那小模样!

啧啧……②”海鸥听见老人唤,马上飞了过来,把他团团围住,引得路人都驻足观看。

太阳偏西,老人的塑料袋空了。

“时候不早了,再过一会儿它们就要回去啦。

听说它们歇在滇池里,可惜我去不了。

”老人望着高空盘旋的鸥群,眼睛里带着企盼。

朋友告诉我,十多年了,一到冬天,老人每天必来,和海鸥就像亲人一样。

没想到十多天后,忽然有人告诉我们:

老人去世了。

听到这个消息,我们仿佛又看见老人和海鸥在翠湖边相依相随……③我们把老人最后一次喂海鸥的照片放大,带到了翠湖边。

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一群海鸥突然飞来,围着老人的遗像翻飞盘旋,连声鸣叫,叫声和姿势与平时大不一样,像是发生了什么大事。

我们非常惊异,急忙从老人的照片旁退开,为海鸥们让出了一片空地。

海鸥们急速扇动翅膀,轮流飞到老人遗像前的空中,像是前来瞻仰遗容的亲属。

照片上的老人默默地注视着周围盘旋翻飞的海鸥们,注视着与他相伴了多少个冬天的“儿女”们……④过了一会儿,海鸥纷纷落地,竟在老人遗像前后站成了两行。

它们肃立不动,像是为老人守灵的白翼天使。

当我们不得不去收起遗像的时候,海鸥们像炸了营似的朝遗像扑过来。

它们大声鸣叫着,翅膀扑得那样近,我们好不容易才从这片飞动的白色旋涡中脱出身来。

……

在为老人举行的葬礼上,我们抬着那幅遗像缓缓向灵堂走去。

老人背着那个蓝布包,撮着嘴,好像还在呼唤着海鸥们。

他的心里,一定是飞翔的鸥群。

9.对文中四处省略号的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①处表示说话断断续续。

B.②处表示词语的重复。

C.③处表示语意未尽。

D.④处表示特殊含义。

10.未能体现出老人与海鸥之间亲密关系的句子是

A.海鸥听见老人唤,马上飞了过来,把他团团围住,引得路人都驻足观看。

B.太阳偏西,老人的塑料袋空了。

C.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一群海鸥突然飞来,围着老人的遗像翻飞盘旋,连声鸣叫,叫声和姿势与平时大不一样,像是发生了什么大事。

D.当我们不得不去收起遗像的时候,海鸥们像炸了营似的朝遗像扑过来。

11.对第三段画线句子中所用人物描写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语言外貌B.听觉视觉C.心理细节D.动作神态

12.下面对这段文字理解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这段文字通过记述老人去世前有关海鸥的举止、谈吐和去世后海鸥在遗像前的精彩表演这两个方面表达了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深情。

B.这段文字既表现了老人对海鸥无私的爱,也展示了海鸥对老人的令人震憾的感情。

C.课文语言朴实,但是平凡里又饱含深情,令读者为人与动物这样真挚的感情而动容。

D.这段文字还让人们认识到,动物是有灵性的,是人类亲密的朋友,我们对它们所付出的任何一分感情,都能得到它们加倍回报。

三、(8分,每小题2分)

阅读《蒙娜丽莎之约》一文,完成13-16题。

①我们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前排着队,队伍像一条长龙,大家都在静静地等着。

②一群灰鸽飞来,在我们身边大摇大摆地散步,有的好奇地歪着头看着我们,可能正猜想我们在做什么。

它们猜得到吗?

大家正在等着控访那刚从巴黎飞来的世界著名的美丽女子。

听说美法两国多次交涉,她才能暂时离开巴黎的卢浮宫前来纽约。

她,就是诞生于达·芬奇笔下,面带永远微笑的“蒙娜丽莎”!

③《蒙娜丽莎》是世界上最杰出的肖像画,世界上有多少人能亲睹她的风采呢?

我无论如何都不会想到,有朝一日,她能从大洋彼岸飞来与我们相约。

我猜想今天来“赴约”的人一定很多,但队伍之长还是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

④队伍慢慢地向前移动。

我慢慢地上了博物馆门前的台阶,进了大门,到了陈列《蒙娜丽莎》的房间外。

队伍移动得更慢了。

不知过了多久,我终于走到了陈列室门口,终于看到了她。

⑤那幅画不大,大概三英尺长、两英尺宽吧,整幅画几乎只是一种棕色。

我随着队伍慢慢地走近她,心中涌起一种奇异的感觉。

近了,更近了,蒙娜丽莎就像真人一样慢慢走近你。

我终于跟她面对面了。

她的脸颊泛着红光,一头黑发轻松地垂落双肩。

她的眼神是那样柔和与明亮,嘴唇看来不像是涂抹的色彩,而是真的血肉。

仔细看她的颈项,你会怀疑血液真的在里面流动。

⑥蒙娜丽莎那微抿的双唇,微挑的嘴角,好像有话要跟你说。

在那极富个性的嘴角和眼神里,悄然流露出恬静、淡雅的微笑。

那微笑,有时让人觉得(),有时让人觉得().有时让人觉得(),有时又让人觉得()。

蒙娜丽莎那“神秘的微笑”是那样耐人寻味,难以捉摸。

达·芬奇凭着他的天才想象为和他那神奇的画笔,使蒙娜丽莎转瞬即逝的面部表情,成了永恒的美的象征。

⑦蒙娜丽莎的身姿和交搭的双臂使她显得大方、端庄。

她的脸部、颈部和双手好像沐浴在阳光里,格外明亮动人;她的右手,刻画得极其清晰细腻,富有生命的活力;她的朴素的茶褐色衣服更加衬托出特有的生命力。

她身后的背景充满着幻觉般的神秘感,山峦、石桥、流水、树丛、小径,在朦胧中向远方蜿蜒隐去。

在这空旷而深远的背景里,蒙娜丽莎更加美丽动人。

⑧“蒙娜丽莎”是全人类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她的光辉照耀着每一个有幸看到她的人。

我虽然在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