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文学》讲稿资料doc.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223136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40.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文学》讲稿资料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幼儿文学》讲稿资料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幼儿文学》讲稿资料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幼儿文学》讲稿资料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幼儿文学》讲稿资料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幼儿文学》讲稿资料doc.docx

《《幼儿文学》讲稿资料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文学》讲稿资料doc.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幼儿文学》讲稿资料doc.docx

《幼儿文学》讲稿资料doc

《幼儿文学》资料

上篇幼儿文学基础理论

第一章幼儿文学的特征

一、什么是儿童文学?

儿童文学是指以3——15岁的少年儿童为读者对象,为吸引、培养他们对文学的兴趣和鉴赏力而创作的适应儿童审美需要的文学。

二、儿童文学的特征是什么?

1、它是文学;2、它必须适合于儿童的年龄特征。

三、儿童文学与成人文学的异同是什么?

相同:

它们都是以语言为材料,通过典型的形象、典型的故事情节来反映社会生活。

不同:

幼儿文学一定要符合他们的心理年龄特征的需要,使文学作品的深浅程度与儿童感知事物的规律、欣赏文学作品的水平取得一致。

四、儿童文学分为哪三个层次?

儿童文学从广义上分为为三个层次:

幼儿文学,儿童文学,少年文学。

从狭义上讲,儿童文学专指三个层次中的“儿童文学”。

三个层次

年龄段

主要活动

文学特点

主要文体

幼儿文学

3—6岁

游戏

注重趣味性和娱乐性

儿歌、幼儿诗、幼儿童话、生活故事、图画故事

儿童文学

6、7岁—11、12岁

学习

故事性、娱乐性强

童话、儿童小说、儿童诗、科学文艺

少年文学

11、12—15岁

学习

注重美育引导,创作方法以现实主义为主

少年文艺、报告文学、少年诗与散文、寓言

五、幼儿文学读者是谁?

身心发展的特点是怎样的?

幼儿文学读者是幼儿。

身心发展的特点是:

1、感知觉:

①大轮廓描述人物。

②图画背景不能复杂。

③时间词笼统化。

2、注意:

无意注意占优势。

3、记忆:

机械注意。

4、思维:

形象思维。

5、想象:

无意想象。

6、语言:

形象、生动、发展快、口语化。

六、幼儿审美意识的特点是什么?

1、审美意识中的“自我中心”状态。

幼儿认为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有意识的,瑞士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把这个现象叫做“自我中心”状态。

“泛灵观念”:

它认为大自然的万事万物都有生命,和人一样有感觉和意识。

2、审美意识仍处于较低层次。

儿童的思维特征是一种极富美感的诗性思维,有以下特征:

①具体形象性;

②同一性;

③生命性。

七、幼儿接受方式的特点是什么?

1、幼儿是主要是通过“听”来接受文学。

2、感知型的接受方式。

3、带有游戏性质的自我幻化与精神扮演。

八、什么是幼儿文学?

幼儿文学是3—6岁的幼儿为主要读者对象,为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而创作或改编的,适应他们的审美需求的文学。

九、为什么幼儿文学是儿童文学中特点最鲜明的文学?

1、幼儿文学必须是“文学”。

首先,幼儿读物虽然也具有适合幼儿的特点,但它并非都有文学属性。

其次,幼儿读物的编写,创作有明确的教育立场,它是按照幼儿教育的需要来制定编写计划的。

2、幼儿文学必须是“幼儿”文学。

首先,幼儿文学是“为幼儿”的文学,是创造者适应幼儿读者的审美需要而创作的文学。

其次,幼儿文学是幼儿能够接受的文学。

儿童的年龄越小,对文学的适龄特点要求就越严格,因此,在儿童文学的三个层次中,幼儿文学是儿童文学的特点最为鲜明的文学。

十、幼儿文学文体的分类有哪些?

诗歌、小说、散文、戏剧(舞台艺术、剧本:

戏剧文学)、童话、寓言、故事、科学文艺等。

十一、幼儿文学的文体分类特点是什么?

1、幼儿文学的文体是不断发展演变的。

2、不同的文体在儿童文学各个阶段重点不同。

三个层次:

幼儿文学:

儿歌、故事、图画

儿童文学:

童话、小说、故事

少年文学:

小说、寓言、报告文学

十二、幼儿文学的特征是什么?

1、幼儿文学是开启心智的启蒙文学(启蒙:

知识启蒙和心理活动启蒙)

2、幼儿文学是深入浅出的口语文学

3、幼儿文学是趣味盎然的快乐文学

十三、幼儿文学的美学特征是什么?

1、稚拙美2、纯真美3、荒诞美

 

第二章幼儿文学的功能

一、幼儿文学的功能有哪些?

1、引导幼儿从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转化。

(自然人:

具有本身特征的人。

社会人:

有一定情感和判断能力的人。

①传达日常的生活知识。

②传递社会道德规范)

2、增长幼儿的知识,培养幼儿的求知兴趣。

3、丰富幼儿的语言和情感,提高思维和想象力。

4、培养幼儿的美感,提高审美能力。

5、愉悦幼儿的身心,培养活泼开朗的性格。

二、什么是美感?

美感是人对事物的审美体验,它是根据一定的美的评价标准而产生的高级情感。

三、什么是审美能力?

审美能力则是一个人接触到艺术和日常生活中真正的美时,能够感到满意,觉得精神愉快,并由此去鉴别美好与丑恶、纯真与虚假、文明与粗野、崇高与卑下的能力。

 

第三章幼儿文学的创作

一、什么是艺术修养?

艺术修养是指创造者从事幼儿文学创作所必需的对幼儿文学创作规律性的知识的掌握和积累,以及艺术传达本领的培养和锻炼。

二、艺术修养包括哪些方面?

①审美感受能力。

(欣赏、纯假纯真——童心)

②情感。

(爱心和责任感)

③想象力。

(幼儿是无意想象:

无情感。

作家是艺术想象:

有情感)

④传达技巧。

三、幼儿文学想象的特点是什么?

1、强调创造性(天真)。

2、强调趣味性。

四、幼儿文学创作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1、题材要求:

①知识性题材在幼儿文学中占较大比重;②幼儿文学题材要适应幼儿的理解水平。

2、主题要求:

①单纯、浅显、鲜明;②注意表现的角度。

3、情节要求:

①情节要符合幼儿的理解水平;②幼儿文学作品的情节要求单纯、生动有趣;③幼儿文学的情节应是完整的。

4、结构要求:

幼儿文学结构的基本要求是条理清楚。

要做到:

①尽量用顺叙的方法;②最好以一条线索贯穿到底;③可以采用重复的方式。

5、形象要求:

①应该塑造成正面形象;②应该塑造活泼好动的形象;③形象的外部特征要生动突出;④幼儿文学中较多的形象是类型化形象。

6、语言要求:

①文词浅显(多用名词、动词和形容词多用简单句名,浅显是幼儿文学语言的基本特征。

);②富有音乐性(常用方式:

文句有韵,象声词使用,节奏的安排,反复手法的运用);③注重形象性(常用修辞:

摹状、比喻、拟人、夸张)。

④增强动作性。

五、什么是题材?

题材是文学作品中用以构成艺术形象、体现主题的具体活材料,即作品中所描绘的那一组有着内在联系的、相对完整的具体事物。

六、幼儿文学题材的内容包括哪些?

①家庭生活和幼儿园生活。

②对幼儿有影响的成人生活。

③富有幻想色彩,侦破的题材。

④符号幼儿特点的神话、寓言、名著等改编的题材。

七、什么是主题?

主题是文学作品中通过其形象体系显示出来的中心思想。

八、主题的内容:

道德性主题、知识性主题、趣味性主题。

九、什么是情节?

情节是指文学作品中人物经历的种种矛盾和他的整个活动过程,它由一个、几个或者一系列能显示人物与人物之间、人物与环境之间的特定关系的具体事件组成。

十、情节的作用是什么?

情节的作用是:

塑造形象、表现主题的中心环节。

十一、什么是结构?

结构是文学作品内容的组成、安排和构造。

情节是故事的过程,结构是布局的方式。

十二、什么是形象?

形象是文学作品中具有典型个特征、反映主题思想的人或物。

十三、什么是类型化形象?

类型化形象是指文学作品中具有某些共同特征或类似特征人物形象。

类型化形象的好处是具有鲜明性。

 

中篇幼儿文学文体论

第一章儿歌

一、什么是儿歌?

儿歌是一种适合年龄幼小的儿童念唱、欣赏的歌谣。

二、儿歌的来源有哪些?

成人编写、孩子自创、古代流传

三、儿歌的历史发展过程是怎样的?

①三千多年以前出现的童谣。

歌谣:

歌和谣。

歌:

有曲谱、歌词和歌曲。

谣:

没有曲谱有歌词(徒歌)

②到明代,吕坤《演小儿语》是第一部儿歌专集。

③到清代,郑旭且:

“天地之妙文”《天籁籍》、《广天籁籍》。

④20世纪初,蔡元培等创办《歌谣》“儿歌”出现。

四、儿歌的特点是什么?

1、内容浅近,单纯活泼2、篇幅短小,易记易诵3、节奏明朗,音韵和谐

五、儿歌的功能有哪些?

1、陶冶情性2、启迪心智3、训练语言

六、儿歌的分类是怎样的?

从诵读角度分:

母歌和儿戏

从句式分:

三言、四言、五言、七言、杂言

七、在我国,儿歌主要有哪些种类?

1、摇篮歌(摇篮曲、催眠曲、抚儿歌)

2、游戏歌

3、数数歌(掌握基数、数数掌握知识、数数计算)

4、谜语歌(谜面:

描写事物的特征。

谜底:

原物)

5、连锁调(连珠体连句衔尾式)

6、问答歌(以设问答题形式表达内容的儿歌)

7、绕口令(拗口令急口令)

8、颠倒歌(倒唱歌古怪歌滑稽歌)

9、字头歌(每句末字调相同)

第二章幼儿诗

一、什么叫幼儿诗

幼儿诗是指适合于幼儿听赏诵读的自由体短诗

诗歌:

诗只诗不唱,歌:

能唱的诗

二、儿歌与幼儿诗的区别是什么?

1、形式:

儿歌语言上顺口,音韵和谐,有一定的格律,被称为“半格律诗”。

幼儿诗格式自由灵活。

2、内容:

儿歌从生活中取材,实用性较强。

幼儿诗取材广泛,内容丰富深厚。

3、手法:

儿歌叙述有叙述、白描、说明等表达方式。

幼儿诗注重情感的抒情、意境的创造和表达的含蓄。

三、幼儿诗的艺术特征是什么?

1、鲜明,充满动感的形象

2、活泼,生动的想象(再造想象:

夸张和幻想)

3、富于情趣的构思

4、自然、明快的韵律

四、幼儿诗的类别有哪些?

1、叙事诗:

用诗歌形式叙述儿童的故事。

(情节、形象)

2、童话诗:

诗歌形式讲述童话故事。

(情节、形象)

3、抒情诗:

用诗歌抒发作者内心情感。

4、讽喻诗:

具有讽刺、劝告意义的幼儿诗。

5、散文诗:

以散文的形式写成了诗歌。

 

第三章幼儿童话

一、什么是童话?

童话是一种具有浓厚幻想色彩的虚构故事。

二、童话的历史是怎样的?

童话起源于神话。

由神话传说演变而来的是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可分为现实性较强的故事(生活故事、笑话)、幻想性较强的故事(民间童话)。

古代印度《五卷书》、阿拉伯的《一千零一夜》等是经过收集整理而成的民间童话集。

较早对民间童话进行改写的是法国作家夏尔·贝洛,其作品有:

《小红帽》、《睡美人》、《灰姑娘》。

19世纪初叶,德国格林兄弟搜集整理的《儿童和家庭童话》出版,这部民间童话集影响广泛而深远。

安徒生是文学童话的奠基人,他开创了作家创作童话的时代。

他的作品有:

《讲给孩子们听的故事》,《打火匣》,《小克劳斯和大克劳斯》,《小意达的花儿》,《海的女儿》,《丑小鸭》,(《卖火柴的小女孩》、《母亲的故事》被他称为“新童话)。

英国作家金斯莱《水孩子》。

刘易斯·卡罗兰《爱丽丝漫游奇境记》

意大利科洛迪的长篇《木偶奇遇记》可以说是幼儿童话的典范

我国的创作童话出现在“五四”前后,现代文学大师茅盾曾为《童话》丛书撰写了二十八种童话;著名文学家郑振铎也发表《兔子的故事》,叶圣陶陆续创造《小白船》,《燕子》,《一粒种子》《稻草人》等童话,他出版于1923年的童话集《稻草人》是我国第一部创作童话集。

张天翼《大林和小林》,《秃秃大王》等,为我国长篇童话创作奠定了基础。

三、童话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童话的基本特征是幻想。

表现为:

假想形象;虚幻境界;虚构故事。

四、童话中的幻想与心理学中的幻想的区别是什么?

1、它们幻想的类型不同:

童话中的幻想是一种“艺术幻想”;心理学中的幻想是一种心理现象和思维活动。

2、幻想目的不同:

心理学中的幻想是与个人愿望相联系,并指向未来事物的想象;童话中的幻想是伴随作者的情感,以创作出非写实性艺术作品为目的的艺术想象。

它可以与个人的愿望相联系,也可以不与个人的愿望相联系;可以指向未来,也可以不指向未来。

五、应该如何理解童话的幻想?

1、童话的幻想植根于现实。

童话中的种种幻想情节,表面看来虚无缥缈、荒诞不经,其实,任何艺术形象都产生于现实的基础之上,幻想形象也是这样。

2、幻想也是童话反映生活的特殊方式艺术手段。

借助艺术幻想去塑造并不存在于现实之中却具有现实意义的形象,对生活用品作折光式的间接反映,这正是童话区别于其他文学形式的特点。

3、童话的艺术幻想主要通过某些艺术手法表现。

主要运用的艺术手段有:

夸张、象征、拟人;还有神化、变形、怪诞等。

六、童话的人物形象的类型有哪些?

它的类型有:

拟人形象、超人形象、常人形象。

七、童话的分类是怎样的?

1、从作者分:

民间童话和创作童话。

2、从体裁分:

童话故事、童话诗、童话剧。

3、从篇幅长短分:

长篇童话、中篇童话、短篇童话。

4、从内容分:

文学童话、科技童话。

八、童话的作用有哪些?

1、童话帮助儿童明白事理,增长知识。

2、童话有助于发展儿童的想象力和幻想能力。

3、童话能培养美感,陶冶情操。

4、还具有很大的娱乐作用。

九、幼儿童话的特点是什么?

1、融进幼儿心理特点的艺术幻想。

幻想是幼儿童话的基本特征。

2、以拟人为主体的童话形象。

拟人是幼儿童话中使用最多的表现手法,拟人形象是幼儿童话中最常见的艺术形象。

3、单纯明快的叙事方式。

幼儿童话中是常见的叙事方式有:

三段式、层递式、循环式、对照式、连环式、连续式、串连式等。

十、幼儿童话的改写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1、主题鲜明

2、脉络清晰

3、语言生动

十一、什么是寓言?

寓言是一种含有明显讽喻意义的短小故事。

“身体”喻体所讲的故事

寓言

“灵魂”本体所阐明的道理(寓意)

十二、寓言的特点是什么?

1、寓意鲜明集中。

2、运用比喻手法。

3、结构简单,语言精练。

十三、寓言与童话的关系是什么?

1、相近之处:

①它们的故事都是虚构的、幻想的。

②它们都可以采用各种生物或非生物来做故事的人物,并通过拟人、夸张、象征等手法来表现。

2、不同之处:

①寓言篇幅短小,情节简单,语言朴素;而童话篇幅较长,中长篇甚至达几万、几十万字,结构也更曲折复杂,能细致地刻画人物,描写景物。

②童话的幻想丰富多彩,在创作上由要求幻想植根于生活,真幻虚实的结合力求自然和谐,尊重幻想情节发展的逻辑性;寓言则是以表达道理为目的,是一种影射、比喻的文字,因而多着眼于幻想事物与现实事物之间的相通之处,故事片仅仅为表达寓意而存在。

十四、寓言在世界上的三大发祥地是什么?

印度:

《五卷书》是闻名世界的寓言童话集。

希腊:

《伊索寓言》被誉为西方寓言的始祖。

中国:

先秦诸子著作中有大量的寓言。

十五、怎样把寓言改写为儿童接受的故事呢?

1、增添形象,扩展情节。

2、丰富原有形象,添加细节。

3、改用浅显生动的语言。

第四章幼儿生活故事

一、什么是故事?

故事是一种以叙述事件为主,具有故事情节,比较适宜于口头讲述的文学体裁。

二、幼儿生活故事的特点和创作要求是什么?

1、鲜明的现实性、针对性。

幼儿生活故事主要是表现幼儿自己的生活,是幼儿生活的真实写照。

有些是直接以真人真事为原型,运用写实的手法,逼真地描绘幼儿情感、思想、行为和性格。

因此对幼儿有一种真实感和亲切感,能够比较直接地引导幼儿对照自己的思想行为,认识和思考自己的生活。

2、生动的故事性。

由于幼儿的注意力容易分散和转移,平淡无味的故事情节很难把他们带进作品的情境中去,因此幼儿生活故事要求情节生动曲折,要有悬念、有波澜,精心组织结构,还要写活人物和细节,才能吸引幼儿,牵动他们的心。

3、浓郁的趣味性。

“趣味是儿童故事的基础。

”(陈伯吹)对儿童说来,他们听故事仅仅是为了得到快乐。

因此,幼儿生活故事应当有浓郁的儿童情趣。

三、常见的幼儿生活故事的主题有哪些?

1、引导幼儿分辨是非,领悟正确的思想认识和行为。

2、引导幼儿同上,追求美好的事物。

3、指出幼儿身上存在的缺点错误,启发他们改正。

四、怎样写好幼儿生活故事?

1、设置悬念

所谓“悬念”,就是在情节发展的开头或是情节展开的过程中,设一个“疑问”或矛盾冲突,不断造成读者一种急切期待了解和热烈关切的心情。

2、形成波澜

波澜就是指让情节有起有伏。

一个悬念组成一个波澜,悬念迭起,波澜不娄,故事情节也就曲折生动。

3、写活人物

①写活人物,首先要注意突出人物的行动。

②写活人物,还要依靠细节。

4、注重结构

常见的结构有:

①纵式结构:

即按事件发生的自然进程和时间的先后顺序来编排情节。

②横式结构:

即把几个前后并无直接联系的场景或情节平列安排,从不同的侧面或角度共同表现主题。

③串连式结构:

即以人物或事件为线索,把几个可以相对独立而又有内在联系的事件连缀在一起。

五、幼儿生活故事的趣味从何而来?

1、来自幼儿那充满情趣的生活。

2、逼真地描写充满幼儿情趣的生活细节,也使故事充满趣味。

3、来自幽默风趣的叙述语言。

第五章幼儿图画书和卡通读物

一、什么是图画书?

图画书是以幼儿为主要对象的一种特殊的儿童文学样式,是绘画和语言相结合的艺术形式。

它的基本特点是以图画为主,文字为辅,文字大都简短、浅近。

二、图画书与插图故事书的区别在哪里?

图画书与带插图的故事书的不同在于:

图画书中的图画是主体,具有语言叙述的同样功能,它本身就承担着叙事抒情、表情达意的任务;而一般故事书中的插图只是使故事更形象直观的辅助手段。

三、图画书的历史是怎样的?

图画书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但真正为儿童编绘图画书并出版发行,则是17世纪的事。

第一本专为儿童编辑的图画书是捷克斯洛伐克教育家夸美纽斯于1637年出版的《世界图绘》。

19世纪,在欧洲得到普及;20世纪30—40年代在美国繁荣;二战后日本后来居上,取得很高的成就;近十来年,我国才把它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品种受到重视。

四、幼儿图画书的分类有哪些?

分类标准

分类

从内容分

文学图画故事书

知识性图画读物

从画面多少分

单幅图画书

多幅图画书

连续图画书

从颜色分

彩色图画书

单色图画书

从综合分

文学性图画故事书

无文图画故事:

完全用画面表现内容的故事书。

特点:

①一般情节单纯,篇幅短小;②内容浅显,主题单一,富于幼儿情趣。

图文并茂的故事:

既有图画,又有文字,它们互相配合而又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非文学性图画故事书

(又叫知识性图画读物)

幼儿识物画书:

是介绍各种物体名字的书。

百科知识画册:

是以图画介绍自然、地理、社会知识内容的书。

训练画书:

一般通过让幼儿在画面上比一比,看一看,或是引起思考、动手操作等形式对其进行智力、技能方面的训练。

带香味的书:

用手在图画上一摩擦,就会发出该物体的香味的书。

立体活动书:

一打开书,书中物体就会站立起来。

录音的书:

只要翻动书,旁边盒子就会把每一页文字读出来。

五、幼儿图画书的特征是什么?

1、形象的直观性图画应该具有“新”和“奇”的特点。

2、构图的连续性图画书要发挥讲故事的作用,必须注意画与画之间的衔接,使之具有连续性,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3、画面的趣味性趣味性就是幼儿情趣视觉化的艺术表现,画面应让幼儿感到亲切。

六、幼儿图画书的作用是什么?

1、引导幼儿正确认识和发现事物,开拓眼界,增长知识。

2、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

3、激发情感,陶冶性情。

4、培养阅读兴趣并进一步影响幼儿人格的发展。

5、建立幼儿视觉美感的基本经验,培养审美能力。

七、幼儿图画书的创作要求有哪些?

在图画故事书中,文字不是图画的说明,图画不是文字的图解,文字与图画的关系是应该互补的。

因此,图画和文字各有不同的创作要求:

1、文字要求:

①要有“可视感和动感”;②要有节奏感;③精练、准确、生动、有色彩。

2、绘画要求:

①要富于儿童情趣;②要适合幼儿的理解水平;③要有动感;④要有细节;⑤要充分利用图画书翻页的欣赏方式;⑥要有节奏感。

八、什么是卡通读物?

卡通的名称直译于英语中的“cartoon”,cartoon原意为绘画、挂毯、镶嵌工艺等原尺寸的底图。

卡通读物通常是指有主题和情节,有连续性画面,有对话、旁白及音响符号的故事书。

它的篇幅可长右短,风格上不拘一格,因此,有人又称之为“连环漫画”、“新型连环漫画”或“卡通漫画”。

世界上第一部具有完整形态的卡通读物是《黄孩子》,1895年刊登在美国《纽约世界报》星期日副刊的笑话版上。

九、卡通读物的画面语言有哪些?

卡通读物通常是用连续的画面来讲故事,它在画面构成上同图画书有一些区别,形成一些特定的画面语言。

这些画面语言有:

1、分格。

2、动感的营造。

动感营造的技巧有:

①气流线,②多重曝光,③瞬间图像,④模糊图像。

3、感情和心理描写。

4、画面中的文字:

对话、独白、内心独白、旁白、音响和表意字词。

十、卡通书的特点是什么?

(这些也是卡通书与图画书的区别)

1、在图画上,卡通书大量借鉴了动画片的表现方法,多采取“镜头“的推、拉、摇、移来布置画面。

2、在内容上,卡通书也受动画片的影响较大,一般情节十分紧凑,人物动作性很强,镜头的转换也很快。

3、在物形象方面,卡通读物的形象大都具有高科技色彩,富于动感。

卡通读物通常会围绕几个核心人物,用多集故事来表现,形成了许多家喻户晓的“卡通明星”。

第六章幼儿散文

一、什么是散文和幼儿散文?

散文是一种抒写作家的情绪感受以与读者进行精神对话的文体。

其特点是:

①选材极为广阔;②具有“形散而神不散”的结构。

幼儿散文是为幼儿创作,适合他们欣赏的、篇幅短小、知识性强、写法自由、文情并茂的一类文章。

二、幼儿散文的历史发展是怎样的?

幼儿散文萌芽于“五四”时期。

第一次明确写给小朋友看的散文是冰心的《寄小读者》系列通讯(共29封信),1923年刊于《晨报副镌》。

幼儿散文真正取得大的发展是在20世纪80年代。

三、幼儿散文的作用是什么?

1、幼儿散文内容广阔,日月星辰、花鸟虫鱼,无所不包,可以帮助幼儿开拓眼界,增长知识。

2、幼儿散文讲求优美的意境、蕴含着真挚浓烈的情感,能够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同时使他们的情感受到美的熏陶,提高他们的思想境界。

3、幼儿散文表现手法灵活,语言精练、规范,对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具有示范作用。

四、幼儿散文的种类有哪些?

幼儿散文可分为五类:

1、抒情散文:

抒情散文重在抒发孩子们对生活中人、事、景、物的纯真美好的感情。

特点:

①情景交融,诗意盎然;②篇幅短小,有音韵节律。

2、叙事散文:

叙事散文是作者用散文笔调向幼儿描叙生活中的一些人物、事件等。

它分记人散文、记事散文、记忆散文。

3、知识散文:

知识散文是以介绍知识为主要目的的幼儿散文。

它包括的内容有:

新奇故事、熟知事物和科技信息。

4、写景散文:

写景散文是以描写自然景物为主要内容,培养幼儿对大自然喜爱之情的一类散文。

成人游记与幼儿风光游记的区别:

成人游记是一种记叙见闻观感的散文样式。

它可以描写山水风光、名胜古迹,也可记叙社会情态、风土人情,还可以对某地某处进行文化、经济、政治、地理等方面的考虑。

幼儿散文的范围则要狭窄得多,作品通常只记一景一物,叙一人一事,线索单纯,结构简单。

5、幻想散文

幻想散文兼有童话和散文的特点,它的形象是童话中的拟人形象,但是,情节又比童话简单得多,平淡得多,因而更具有抒情性。

五、幼儿散文的特征是什么?

1、短小真实,贴近幼儿生活。

真实是所有散文的灵魂,真实的核心内容是真情。

2、具体形象,易于幼儿接受。

幼儿散文中的形象活灵活现,逼真、具体。

3、意境优美,富于幼儿情趣。

“意”是指作者主观内在的思想感情;“境”是指作者所描绘的客观外在事物。

幼儿情趣是幼儿散文的基本要素。

4、情感真挚,丰富幼儿心灵。

第七章幼儿戏剧

一、名词解释

戏剧:

它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以舞台表演为中心,融合了文学、音乐、美术、舞蹈以及造形、灯光、服饰等各种艺术成分。

剧本:

是戏剧中的文学部分。

戏剧剧本即戏剧文学,剧本为舞台演出提供脚本,同时也是一种可供阅读的文学体裁。

幼儿戏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