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通路医师养成手册全文.docx
《血管通路医师养成手册全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血管通路医师养成手册全文.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血管通路医师养成手册全文
血管通路医师养成手册(全文)
导 言
血管通路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
随着老年患者的增加、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发病率的上升,血液透析患者数量逐年增加,建立、维护好优质、通畅的血管通路,与血透患者的透析质量和生存质量息息相关。
目前国内血管通路医生大多数为肾内科医生,对血管通路手术缺乏系统的认知。
为了更好的普及血管通路领域知识,规范血管通路相关操作,提高血管通路建立、维护质量及水平。
我们将首次联合海峡两岸血管通路医生,合作出版《血管通路医师养成手册》。
本书将从临床需要出发,对血管通路手术进行系统的介绍,理论结合临床实践,加入术者长期的经验总结,做到简单、易懂、实用,有据可循,英文专有名词对照,实现接轨国外期刊。
后期将陆续将相关章节在“颐植医联”公众号和“血管通路999”公众号上逐一推出,以飨读者。
由于我们的经验和认识有限,有不当的地方,欢迎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提出宝贵意见。
第一章 工具论
第一节 手术放大镜(SurgicalLoupes)
前言:
正所谓“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想要做好内瘘手术亦是如此。
因为手术的技巧固然十分重要,但是实施手术前的准备工作也非常关键,就像树要长得高大,其根部必须向下扎得深,而准备的工作就是这种扎根的功夫。
个人认为内瘘手术前的准备工作,不应只是谈到单纯的手术技巧,它还必须考虑到诸多方面,包含患者术前手术评估、术式选择、手术中的安全,以及日后内瘘使用上的方便与持久,同时还要考虑到术者自身的舒适度与安全性。
毕竟内瘘手术并非想象中那么简单,对患者与医师而言,都需要有较高的手术成功率和远期通畅率,如此方能达到优质的手术效果。
手术中的放大镜
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觉得谈到内瘘手术的准备工作,“器具”的准备是前提,但这个“器具”不仅是手术器械,亦包含术中配合它的工具,这不但增加成功率,也可以提高手术者的舒适度,更重要的是保障术中患者及术者安全,维持内瘘手术长期的品质。
第一个重要的工具,我认为是手术者在术中所戴的放大镜。
或许有人会说自己的眼力还行,内瘘手术根本不需要用到这种东西,但身为浸淫于此种手术已经二十年,忝称为“专家”的我,必须在此提出诚恳的忠告:
“手术中的放大镜是必备器械,不亚于手术本身的器械”。
因为对于手术而言,有了它可以看清楚视野中的全部物件,能确定内瘘的吻合是否更恰当与精准,这类手术和切除肿瘤的那种大刀阔斧外科工作大相径庭,属于“精细”手术的范畴,尤其如果手术的过程没法达到“吻合平均、大小适中”的要求,很可能术后立刻面临失败,或是短期内瘘失功;更有甚者,若你长期从事内瘘手术,长期耗损眼力,年轻时可能不以为然,等到日积月累造成眼部疾患(如近视、提早老花、甚至青光眼)时,便后悔莫及。
为了提高手术视野的清晰度以及术中操作的舒适度,选择适合自己的手术放大镜相当重要,因此在选择前,首先要了解以下各种参数:
1)型式
常见手术放大镜共有以下三种型式,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做出选择:
a.翻掀式(Flip-uploupes,如图一)
这种形式的放大镜是在镜架上外挂放大镜头,不用时向上翻掀,使用时再往下。
因此手术前期,可以单纯利用一般镜片中的视野,而到了血管吻合需要看得更精细时,再将镜头向下翻即可。
它的好处是有近视的人,可以在购买后将镜片的度数改成适合自己的,不需担心适应问题;另外这种翻掀设计让术者有需要才使用放大镜,不用在全程看着放大的手术视野,可以减轻视疲劳;对于没有近视的人,可以选择运动型轻镜架,减轻鼻梁及颜面负担。
但不论如何,这种形式的放大镜比较重,若有高度近视势必增加其重量。
图一
另外,配戴此款放大镜,两眼放大镜的瞳孔间距大小都可以自己调整,紧急时还可借给不同瞳孔距离的同事使用,算是附加的好处。
近几年日本Pentax公司发明另一种手术放大镜(NewCeramicsSite,如图二),其目的号称是为了减轻手术中因为看放大镜而低头造成的颈部不适。
其设计很简单,放大镜头的视野不是直视,而是如同潜望镜的平视,本人没有使用过,喜欢的人可以买来试试,据产品介绍,术中可以正襟危坐,不用低头弯腰,减轻腰背酸痛与视疲劳。
图二
b.方便夹(ClipLoupes,如图三)
这种放大镜并不是和眼镜一体成形,需要时才直接将它卡在手术者的眼镜上。
优点是不需特别订制,所以比较便宜,而且携带方便不占空间,可以视情况再使用,但缺点是稳定性不如固定式,有时得大费周章调整已装好的位置,以看清手术视野,若夹子弹性不好,容易晃动,影响手 术的舒适度。
图三,镜头上2.5x420,2.5表示放大倍数,420表示420mm,指工作距离,之后会说明。
c.头盔式放大镜(HelmetSurgicalLoupe,如图四)
和翻掀式的放大镜最大的区别是它不用放置在眼镜上,而是手术者将所有设备放置在特别设计的头盔上使用,和翻掀式有异曲同工之妙,但其效能更为强大,可以载入头灯(如图示)甚至是镜头,以作为即时影像(供教学或会议之用)。
好处是重量都由手术者头部来承受,不同于眼镜式造成颜面部的负担,但也因此而稍显笨重。
除此之外,头盔式的好处还在于可根据需要,对不同放大系数的放大镜进行更换,而不必要为了不同倍数的需要而重复购买放大镜。
图四,附有光源及自给电源的头盔式放大镜
d.嵌入式放大镜(Through–theLens,如图五)
此种形式是将放大镜直接嵌入镜架的镜片中,让放大镜与眼镜融为一体。
好处是轻便、易于携带,可以根据个人需要量身订制,但是坏处也是因为量身订制而较贵,而且手术全程必须是较高倍视野,不如翻掀式可以移动放大镜,可增加视疲劳,因此它比较适合高倍精细手术(如整形外科、心脏外科手术)。
当然,若已习惯透过放大镜手术,或老花已有一段时间,这种放大镜不失为合适的选择。
图五
2)放大镜上的参数
了解各种手术放大镜的样式之后,接下来就要谈到其中一些关键零件参数的选择,这也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如果不知道它们的意义,可能买不到适合自己的放大镜。
a.放大倍数(MagnificationPower):
指手术视野物件被放大的比例。
通常可以2到6倍,对于内瘘手术而言,个人觉得2-2.5倍即可适用,这种倍数视野通常较大,亮度也还可以(倍数大透过放大镜看到的视野明亮度愈差)。
b.视野宽度(FieldWidth):
指透过放大镜可以看到手术视野被放大的范围,通常和倍数成反比,和工作距离成正比。
如果对所放大小没有概念,可以用圆规以每1公分划出一个同心圆,再将其拿到手术台上,即可知道戴上放大镜的感觉(如图六)
图六,德国蛇牌手术放大镜所附的视野计,读者可以根据我文中所说自己做一个
c.工作距离(WorkingDistance):
指眼睛透过放大镜到手术视野距离,其焦距最清楚的位置(如图七)。
由于内瘘手术都是以坐着实施为主,原则上以40~55厘米最佳,当然这得依据自己身高及上半身长度做选择,我们可以坐在手术台上用皮尺测量从眼睛到桌面的距离来做参考,找出最适合自己的工作距离,确定以后,戴上放大镜可以矫正手术中弯腰驼背的习惯。
d.景深(FieldDepth)和刚刚的工作距离不同,景深代表的是放大镜在焦距最清楚之处,向上及向下还可以凑合着看,不至于失焦太大的距离(如图七)。
通常是手术放大镜制造公司不常主动透露的信息,但大概能估算出来,通常它和视野宽度一样,和放大倍数成反比,越大的倍数景深愈短。
图七
结论
花了不少篇幅介绍外科用放大镜的选择,其实是根据自己二十多年的从业经验,年轻时仗着眼力尚可,直接目视做血管吻合手术,现在开始尝到一些苦果,就是“老花眼”很快找上门,因此才有感而发,在工具论第一章就谈到它的选择重点。
如果你问我如何早一点能适应外科用的放大镜,其实我的答案很简单,首先你要做好充分准备,选一个适合自己的样式与倍数来使用。
根据我多次购买外科放大镜得到的经验:
除非你是选择嵌入式的放大镜,必须费心找特别的公司订制以外,剩下的低倍数(指放大倍数2-2.5倍)放大镜,其实都可以通过网络订购,不须额外试戴,通常买来调整成为自己的瞳孔间距后即可使用。
至于如何熟练使用的问题,我觉得可以先拿它来看书看报纸,坐在书桌上模拟手术台的工作距离,每天用它读个半小时的书,几天便可适应,之后再直接于手术中使用即可。
希望我的建议能增加各位手术的舒适度,进而保护你的眼力,延长你内瘘手术的工作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