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总复习第4讲英国的君主立宪制课时作业.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921684 上传时间:2022-10-1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5.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总复习第4讲英国的君主立宪制课时作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第4讲英国的君主立宪制课时作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第4讲英国的君主立宪制课时作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第4讲英国的君主立宪制课时作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第4讲英国的君主立宪制课时作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总复习第4讲英国的君主立宪制课时作业.docx

《高考历史总复习第4讲英国的君主立宪制课时作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总复习第4讲英国的君主立宪制课时作业.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历史总复习第4讲英国的君主立宪制课时作业.docx

高考历史总复习第4讲英国的君主立宪制课时作业

第4讲 英国的君主立宪制

(时间:

45分钟)

一、选择题

1.1640—1660年革命期间,尽管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处死了国王、推翻了斯图亚特王朝,建立了共和国,但仍有学者认为,与前者相比,从历史的视角来看,1688年“光荣革命”的革命性更强。

这是因为(  )

                     

A.前者的革命措施过于超前且多暴力

B.后者通过不流血的温和方式成功夺权

C.前者的革命影响波及面过窄且短暂

D.后者成功引发了不可逆转的政治转型

2.1689年,英国议会决定拥戴威廉和玛丽为英国国王和女王,同时选派代表将王冠连同《权利宣言》(《权利法案》的初稿)一起呈献给二人,并当面宣读,威廉和玛丽心照不宣地全部接受。

这一事件所体现的政治理念是(  )

A.天赋人权B.民主共和

C.君主立宪D.权力制衡

3.1707年英国议会通过的《任职法案》规定:

凡议员得到国王任命或从国王那里领取薪俸后,就失去了议员资格。

此举主要目的在于(  )

A.防止议员腐化堕落B.缓解王室财政困难

C.完善议员选举制度D.保证议会机构独立

4.在英国光荣革命后,威廉和玛丽以女婿和女儿的身份同时继任英国国王。

此后,一个不会说英语的德国人以外孙的身份接掌英国王位,是为乔治一世。

这种在西方历史上司空见惯的现象在中国封建时代则鲜有其例,主要原因是(  )

A.东西方王位继承的方式不同

B.中国君主专制的束缚

C.中国宗法制度的约束

D.中国理学思想的禁锢

5.1771年,英国作战部大臣帕尔登尼说:

“一个大臣,不是受宪法约束的官员,他只能根据国王的指令发布命令。

”这说明,当时英国(  )

A.《权利法案》已遭到破坏

B.面临封建王朝复辟的危险

C.国王仍然拥有较大的权力

D.议会立法依然受制于国王

6.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实行文官制度的国家之一。

文官不包括内阁成员,而仅指“事务官”,他们构成了政府中所谓的“非政治”的分子,即不参与党派之争的人。

其职责是执行当时政府的政策,而非对政党活动的参与。

这种文官制度(  )

A.改变了英国的君主立宪政体

B.强化了英国的责任内阁制

C.削弱了政党对国家政治的控制

D.推动了政府管理的科学化

7.英国议会在19世纪30年代通过的一部法律规定:

“……宜剥夺许多微不足道的选区选举产生议员之权利,将该项权利授予人口稠密、资源富饶之大城市;且增加州郡之代表名额;宜扩充有权参加议员选举之人数。

”从这一法律规定中获利最多的可能是(  )

A.骑士贵族B.大庄园主

C.工业资产阶级D.金融资产阶级

8.1840年英国诞生世界上最早的“黑便士”邮票,以维多利亚女王登基时的侧面肖像为画面。

1878年(光绪四年)中国首枚邮票大清“龙票”诞生。

观察这两幅邮票的画面信息,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第8题图

A.英国政体对晚清产生重要影响

B.中国的专制制度已经开始衰落

C.两国都存在着王权思想的影响

D.两国的政治民主化水平相近

9.1839年维多利亚女王问保守党领袖皮尔是否愿意出任首相,由于此时保守党在议会下院不占多数席位,皮尔拒绝上任;1841年议会大选保守党获胜,皮尔接受女王任命,出任首相组阁。

这反映出英国(  )

A.政党领袖由议会选举

B.内阁需得到议会信任

C.首相职权受制于国王

D.议会选举受国王左右

10.有人认为维多利亚女王(1837—1901年在位)之所以享有盛誉,不是因为她做了什么轰动的事业,而是因为她什么都不做。

这一评价恰好反映出英国女王(  )

A.独断专行B.统而不治

C.掌控议会D.领导内阁

11.“1832年议会改革的结果,使英国的选民人数从48.8万增加到了80.8万,有选举权的人口占当时英国总人口的比率也从大约2%增加到3.3%”。

这说明议会改革(  )

A.扩大了民主的范围

B.消除了不平等现象

C.扩大了工业资产阶级的参政权

D.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

12.1831年英国辉格党领袖格雷出任首相后,提出了议会选举改革方案,但遭到下院否决。

格雷获国王批准解散下院,并在新一轮大选中获胜。

第二年议会通过改革方案,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议席。

这表明此时英国(  )

A.工业革命刚开始,贵族仍然拥有较强实力

B.工业资产阶级通过和平方式扩大政治权利

C.首相名义上对议会负责,实际对国王负责

D.议会、内阁和国王形成“三权分立”构架

二、非选择题

13.政治、经济文明的演进是一个漫长、艰难、复杂的过程。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7世纪后期)法国正处在君主专制的鼎盛时期;俄国的彼得大帝还在南征北战,建立专制帝国;德国和意大利则四分五裂,人民正期待着强有力的王者出现……但是英国,这个地处边缘的小国,却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占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即将一步步稳健地走向世界的中心,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

——摘自央视纪录片《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二 英国议会与法制建设

时间

法制建设

1832年

工厂法通过,对工人的劳动安全、卫生、福利作了规定

1832年

议会制度改革,重新确定下院席位,对选区设置、选举名额进行重新调整分配;工业资本家取得政治权利

1834年

《济贫法修正案》通过,不再无条件为有工作能力的人提供救济,贫困劳工只能通过工作得到救济

1836~1848年

宪章运动提出实现普选权等六项主张

1842年

通过矿业法,禁止使用妇女和不满10岁的儿童从事井下劳动

1867年

第二次议会制度改革,改革降低选民的财产资格限制,使工人阶级大部分得到选举权

1875年

颁布了健康法

1870~1907年

英国颁布7项教育法,实施免费义务教育,并对学生提供食品及医疗保健

1875~1909年

先后有5个住房法出台,重点解决工厂宿舍及工人居住区的住房和环境问题

1884~1885年

第三次议会制度改革,再次降低选民的财产资格限制,农业工人和矿工也得到选举权;男子普选权基本实现按人口分配议席的原则

1885年和1890年

再次颁布健康法

完成下列要求: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史实,从政治、科技两方面指出英国“率先到达现代文明的入口处”的主要表现。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在民主化发展进程中着力解决的问题并分析其对英国的影响。

 

14.现代化的发展模式不是唯一的,世界各地区的现代化道路各有不同。

依据一个国家的现代化时间和现代化最初启动因素的来源,可分早发内生型现代化和后发外生型现代化。

阅读下列材料:

早发内生型现代化与后发外生型现代化不同启动背景与方式比较

早发内生型现代化

后发外生型现代化

现代化启动内部条件

内部资本主义因素的增长,引发长期的渐进性的社会内部变革

内部资本主义因素微弱,外来挑战造成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自我转型困难

现代化启动外部条件

开辟海外市场,拥有通过殖民扩张进行资源掠夺、资本积累、移民等先占优势

被西方殖民主义边缘化或半边缘化,但可利用外资、外债和外国先进技术,发挥其发展优势

现代化启动的顺序

一般以商业革命和工业革命为先导,推动政治改革或革命,变革的总趋势是自下而上

一般以政治革命或改革运动为先导,推动经济改革与技术更新,变革的总趋势是自上而下

现代化主流模式与战略

自主型市场经济从轻工业到重工业的工业化道路

非自主型的中央统制经济或混合经济强制性的赶超型工业化战略

——摘编自罗荣渠《现代化新论》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举例说明“早发内生型现代化”的国家,并指出其“现代化主流模式与战略”的实现过程和现代化启动的顺序。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现代化的启动背景和方式。

 

第三单元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

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第4讲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一、选择题

1.C 【解析】 本题考查对光荣革命作用的理解。

光荣革命以后,英国确立起了君主立宪制,向近代社会转型,并对周边国家产生了深远影响,C项正确;光荣革命通过不流血的方式温和夺权,不能显示出其革命性更强,A、B项错误;前者的革命影响并不短暂,一直持续到光荣革命前夕,D项错误。

故选D。

2.C 【解析】 本题考查《权利法案》与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直到19世纪后期确立普选制时,才实现这一目标”,可见英国民主确立经历了相当长时间,体现出渐进性,C项正确;英国民主进程是削弱而非彻底废除国王的权力,没有体现出革命性,A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出英国民主确立过程中国王权力的方式,不能体现出和平性,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英国民主进程是否有各派利益的妥协,D项错误。

故选C。

3.C 【解析】 本题考查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认识和理解。

材料信息“选派代表将王冠连同《权利宣言》(《权利法案》的初稿)一起呈献给二人,并当面宣读,威廉和玛丽心照不宣地全部接受”体现了议会对王权的限制,这一政治理念是君主立宪,故C正确;天赋人权指的是自然权利,指自然界生物普遍固有的权利,并不限由法律或信仰来赋予,故A项不符合材料信息;民主共和指的是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B项不符合材料信息;权力制衡指的是权力之间的相互制约与平衡,D项不符合材料信息。

故选C。

4.D 【解析】 本题考查对英国代议制的理解。

材料中的措施是为了防止议会中的议员和国王之间的联合,以实现议会机构的独立,故D项正确;防止议员腐化堕落不是主要目的,A项错误;缓解王室财政困难与材料意思相反,B项错误;完善议员选举制度是1832年议会改革,C项错误。

故选D。

5.C 【解析】 本题考查对中英王位继承制不同的理解。

 中国宗法制度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因此不会传于女性和母姓家族成员,C项正确;材料所说的现象是东西方王位继承的方式不同,问题问的是“原因”而不是“现象”,因此A项错误;君主专制在西方历史上也有存在,并不是东西方差别的主要原因,B项错误;理学思想的影响是其中一部分原因,但时间难以涵盖“封建时代”这一时间限制,D项错误。

故选C。

6.D 【解析】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英国文官制度建立的初衷在于保持政府动作的稳定性,不受政党政治轮替所带来的冲击,因此它的作用主要在于推动政府管理的科学化,故D项正确;君主立宪政体的确立是在《权利法案》等一系列法律制度的基础之上的,材料并没体现法制的变革,A项错误;材料明确提出”文官不包括内阁成员“,所以不能强化责任内阁制,B项错误;与政党政治没有关系,C项错误。

故正确答案为D。

7.C 【解析】 根据材料联系所学,由于工业革命的开展,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要求参政,1832年英国议会进行改革,增加了新兴工业城市的选举名额,降低了选举人的资格,结果使新兴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参政的机会,故C项正确;大庄园主和金融资产阶级在工业革命过程中成为保守势力,在这些改革中力量受到工业资产阶级的影响而削弱,骑士贵族则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就受到打击,故排除A、B、D。

故选C。

8.C 【解析】 本题考查对中英王权的理解。

英国以维多利亚女王登基时的侧面肖像为画面、中国的大清“龙票”都体现了受王权思想的影响,故C项正确;依据所学可知英国政体对晚清产生重要影响不符合史实,故A项错误;“龙票”诞生体现不出专制制度已经开始衰落,故B项错误;中国为封建专制制度,英国为君主立宪制,政治民主化水平相近明显不符合史实,故D项错误。

故选C。

9.A 【解析】 本题考查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根据题意,从1867年到1900年,政府议案被议会修正的总数不断减少,年平均数不断减少,显示了内阁对议会的影响力增强,内阁逐渐成为议会的“第三院”,故A项正确;题目显示的是政府和议会的关系,并非议会内部上院和下院的关系,故B项错误;根据题意,议会对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