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名著阅读课教案.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921600 上传时间:2022-10-14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5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大名著阅读课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四大名著阅读课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四大名著阅读课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四大名著阅读课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四大名著阅读课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大名著阅读课教案.doc

《四大名著阅读课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大名著阅读课教案.doc(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大名著阅读课教案.doc

回味经典——品四大名著阅读指导课教案

教学目标:

1、回顾单元内容,能根据自己的喜好对作品和人物发表看法。

2、乐于交流课外阅读收获,在交流中提升人物形象的了解。

3、初步了解中国四大名著,激发后续阅读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中华五千年的灿烂文化是后人宝贵的精神财富,其中的古典名著在时间长河洗涤后更是闪耀着智慧的光芒。

本组课文让我们感受着先人的哲思,感动着人物的精彩,感想着想象的魅力。

现在让我们一起回忆。

(齐读:

回味经典)

二、回顾

1、知识连线

本单元四篇课文分别来自四本古典名著,你能帮它准确连好线找到作品和作者吗?

《将相和》《史记》司马迁《草船借箭》《三国演义》罗贯中

《景阳冈》《水浒传》施耐庵《猴王出世》《西游记》吴承恩

2、故事链结

四篇课文讲述了四个引人入胜的故事,你最喜欢哪个故事,能把故事简单地向同学做个介绍吗?

3、镜头扫描

让我们继续将目光定格故事中那几个精彩镜头,在镜头中走近人物。

①出示《将相和》课文插图一和相关文字

齐读,面对职位比自己低的下属,面对背后在非议自己;②出示插图二插图三插图四;课文的哪段是图片的相关介绍?

请快速找出,读一读,;预设1:

背后是敌方的十万人马,背后是己方的居心叵;预设2:

别小瞧武松的一“按”,面对凶猛的吊睛白额;预设3:

此时的石猴端坐在上,你认为怎样读才像你印;4、人物评点;古典名著之所以是经典,除了故事跌宕起伏,让人意犹;三、拓展;1、汇报阅

齐读,面对职位比自己低的下属,面对背后在非议自己的下属,蔺相如选择了(点击“迎接”)。

一“迎”迎出了一个宽宏大度、国家至上的贤者形象。

(板书:

贤)

②出示插图二插图三插图四

课文的哪段是图片的相关介绍?

请快速找出,读一读,体会人物形象。

预设1:

背后是敌方的十万人马,背后是己方的居心叵测,谁能明白此时的诸葛亮在笑些什么(点击“笑”)?

一笑笑出了一个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又识人心的慧者形象。

(板书;慧)

预设2:

别小瞧武松的一“按”,面对凶猛的吊睛白额大虫,你认为按出了武松怎样的形象?

(板书:

勇)

预设3:

此时的石猴端坐在上,你认为怎样读才像你印象中的猴王。

(自由-推荐)这一坐,坐出了后来腾云驾雾、笑傲天宫的美猴王神者形象。

(板书:

神)

4、人物评点

古典名著之所以是经典,除了故事跌宕起伏,让人意犹未尽外,栩栩如生的人物也是关键。

刚才我们用经典镜头回忆了主人公,本组课文还有很多人物,选择一位,可以是你喜欢的,也可以是你不喜欢的,结合课文内容,用一两句话写写您对他的评价。

(写话-展示)

三、拓展

1、汇报阅读收获

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我们还在课后阅读了相关的书籍,现在我们一起展示阅读收获。

①出示P106人物插图,这几个人认识吗?

(宋江、林冲、吴用、李逵、张顺)教师出示绰号让学生对比,体会表达的生动形象。

②通过阅读,你还知道108位好汉里谁的名字,他又有什么绰号?

谈谈你的理解。

③着力“及时雨宋江”和“智多星吴用”。

这两个在梁山好汉里举重若轻的人物,他的绰号体现着作品人物的命运与作者的深刻反思。

引导学生从巧妙的绰号通假字中感受施耐庵对农民起义注定失败的感概。

④经过课外阅读,你对四篇文章中的人物又有了什么新的认识?

2、推荐四大名著

①古典名著是在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传统中,在深厚的文学积累上,精心创作出来的不朽之作。

记得英国人有一种说法,他们宁可失去印度,也不能失去莎士比亚。

确实优秀的文学作品是民族丰厚文化的载体,其中中国四大古典名著更是博大精深。

对此,你有哪些了解?

②学习阅读资料,你又有什么新的了解?

(板书:

忠义、智勇、神奇、唯美)

③毛泽东说过:

“生子当仲谋,交友如鲁达,信心如唐僧,读书就读四大名著。

”研读中国四大名著,是浏览中国古典文学的智能之海,也是阅历中国传统人文、社会、伦理、历史、地理、民俗、心理、处事策略的知识之库。

3、自订阅读规划。

2015年3月

《中国传统节日》阅读指导课教案

翠云小学:

马小伦

教学目的:

 1、通过对中秋、重阳节的了解,激发学生去了解我国传统节日。

 2、通过向学生推荐《中国传统节日》,进一步提高课外阅读的兴趣。

教学重点:

了解中秋、重阳节,激发阅读的欲望。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书是人类的营养品,没有了书籍就像生活中没有了阳光,没有了书籍就像鸟儿没有了翅膀。

2、你们平时都读过哪些课外书呢?

能不能给我们报报书名?

(学生自由讲)

3、你一般都是利用什么时间读书的呢?

二、谈谈自己最喜欢的一本课外书

 (1)只要你是一位热爱课外阅读的同学,就总会有一本自己最喜爱的书。

你愿意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吗?

在你读过的课外书当中,你最喜欢哪一本?

能说说喜欢的原因吗?

   

(2)同桌交流。

(3)班级内交流。

(相机进行评价)

2、总结:

听了刚刚的介绍,老师发现两个问题,首先同学们的口才是越来越棒了,我想这一定是得益于你们平时大量的阅读好书。

第二,我发现你们手上的确是一本好书。

如果我们能经常把自己阅读的好书与大家分享,互相交换着看,那我们的班级就会形成一个小小的图书馆,同学们学到的知识也会越来越多。

读书好似爬山,爬得越高,看得越远;读书好似耕耘,汗水流得多,收获自然更丰富。

三、走进中国节

1、所以今天老师也想给大家推荐一本书,叫《中国传统节日》。

(出示《中国传统节日》这本书)里面说的都是中国的一些传统节日。

那你们知道什么是传统节日吗?

(学生自由讲)

总结:

历史传承下来的、代代相传的节日就叫传统节日。

2、有谁知道我们中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吗?

(春节、元宵节、清明、端午、七夕、中秋节、重阳节、腊八节、除夕……)

3、《中国传统节日》这本书,就向我们详细介绍了:

春节、元宵节、清明、端午、中秋节、重阳节、腊八节、除夕八个节日(课件出示8个节日)

四、感受中秋节

1、同学们,我们上个月就刚刚过的其中一个--(中秋节)

2、那同学们都是怎么庆祝的?

(学生自由讲 吃团圆饭、吃月饼、赏月……)

3、现在的中秋节也就是团圆节,吃月饼、赏圆月,更期盼家人团圆。

即使再忙,这一天也要回家,图的就是一个团圆!

4、其实中秋吃月饼这一习俗很早就流传了,自读你们手中的资料《吃月饼》 想一想:

吃月饼这一习俗是怎么由来的?

这段资料中有许多生字,那么在阅读的过程中遇到生字我们应该怎么办?

对了,读书莫放拦路虎,遇到“拦路虎“,我们要及时扫除。

(1)小组讨论,交流

 

(2)全班反馈(吃月饼这一习俗是怎么由来的?

同学们读书的效率很高,老师把你们刚刚说的答案结合这本书的内容归纳了一下。

(出示课件)

先秦时期:

老人吃的糍粑饼

唐明皇时期:

仿造嫦娥的仙饼

唐高祖时期:

吐蕃人敬供的圆饼  

明朱元璋时期:

起义传递消息的圆饼

抗击北方靼子时传递消息的圆饼

总结:

这些事情都发生在中秋前后,都跟饼子有关,慢慢也就形成了中秋吃月饼的习俗。

5、不同的时期,不同的民族,中秋的习俗也不一样。

(出示中秋习俗课件)

祭月 请篮神 听香 吃月饼吃芋头 烧塔走月亮摸秋  竖中秋 骂中秋 夺状元饼

以及少数民族的办歌墟 追月 寻月 偷月 闹月 跳月 

6、没读这本书之前,很多我也是听都没听过。

同学们想了解吗?

留给同学自己在这本书中找答案。

(激发学生想读的欲望)

9、中秋过完了紧接着的就是--(重阳节)你们对重阳节有什么了解?

(学生自由讲)

10、课件出示儿歌:

九月里,九月九,爬山登高饮菊酒,戴上茱萸避邪恶,吃了花糕多长寿。

(教师范读,同学们自己读一读)

从儿歌里我们就能感受到重阳节的一些习俗。

(学生自由讲 登高、饮酒、插茱萸、吃重阳糕)

10、那同学知道为什么要过重阳节吗?

阅读资料

《桓景避邪说》

请同学用比较简洁的语言说一说由来

11、过去人们过重阳节是为了祛灾避邪,现在重阳节已经发展成为老人节了,希望人们能够尊敬老人。

同学们,今年的重阳节,你是怎么做的呢?

(学生自由讲)

12、是啊!

作为一个炎黄子孙,我们是应该去了解、继承、发扬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

刚刚你们阅读的资料就是从这本书中截取的。

其实还有很多的传统节日,包括它们的由来、习俗、趣闻这本书都做了详细的介绍,这是一本很值得大家去阅读的一本书。

四、总结

2014年3月

延迟幸福,收获更多幸福

——读《孩子,先别急着吃棉花糖》有感

——五年级四班余俊良

读完《孩子,先别急着吃棉花糖》之后,这本书带给了我极大的震撼。

故事中主人公珍妮弗家境不错,平日里衣食无忧,但跟所有同龄女孩一样,有许多对生活和学习的疑惑和抱怨。

她的父亲为她讲了一个又一个的小故事让珍妮弗变得自信、阳光、开朗起来。

其中,最令我记忆深刻的是她的爸爸给她讲了一个关于棉花糖的故事:

他们把一颗棉花糖放在每个小朋友面前的茶几上,并对他说,如果能坚持十五分钟不去吃这颗棉花糖的话,就可以再得到一颗棉花糖。

结果证明十五分钟内忍住没有吃棉花糖的那些小朋友长大以后都比较成功,学习成绩比较优秀,人际关系也处理得比较好,而且比较懂得控制情绪。

在她听了这个故事之后,她明白了不急着吃掉眼前的棉花糖,就是要经受住眼前的诱惑,要能忍耐,这样才会成功。

我觉得自己跟珍妮弗有着许多的相似之处,也是一个急于吃掉眼前棉花糖的孩子。

每到周末,我就迫不及待地坐到电视机前,守着自己喜欢的电视看,一看就是没完没了,几乎每个周末我都是在晚上十一二点才被爸爸妈妈的“紧箍咒”念了回去。

第二天早上又怎么叫都叫不醒,以至于耽误了这一天需要做的事情,弄得很晚很晚才把事情做完,而且还搞得匆匆忙忙。

这样事情既没有办好,出去就被爸爸妈妈一顿骂哦。

我心想:

哎,这都是我自己讨苦呀!

谁让我为了看电视而导致的后果呢!

看来以后我得经受住这些“棉花糖”的诱惑,顾全大局呀!

我读完了这本书之后,最大的收获是懂得了如何通过延迟“幸福”,从而得到更多的“幸福”!

2015年3月

《梦想在路上》观后感

翠云小学5.4班:

胡孟圆

《梦想在路上》是一部很好的心灵成长读物,它讲述了一个作家心灵成长的点点滴滴:

作者出来打工五年了,一直呆在高岭土矿,他喜欢这里静谧的夜晚,望着满天繁星,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想着五年前。

五年前,他收到了本三的大学录取通知书,但昂贵的学费让他不得不放弃这个机会。

放弃上大学,却不代表放弃了读书、更不代表放弃对梦想了对梦想的追逐,也许,只是换了一种方式罢了。

昼夜的操劳,日夜的疲惫,并没有让他放弃梦想,反而让他更加努力。

起先,大家都不理解他,让他放弃写作,专心致志地干活,他却对同事们摇摇头,说:

“你们无法理解追逐梦想的重要,不要再劝我了,我不会改变我的决心。

”他的目光越发坚定,心中的目标也越来越清晰。

后来,大家慢慢的理解了他的想法,开始鼓励他。

他也用自己的笔书写下关于他们的文章。

大家把唯一的一张桌子让给了他写作,大家凑钱为他买更亮的灯泡,一直默默地帮助他。

终于,他成为了作家。

是的。

年少时的梦,一直不曾改变。

能不能实现最初的梦,这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一路上,我努力了,不曾停歇。

我想,作者写作的时候跟我现在的感触差不多吧!

至少,我努力过。

在生活中,我们往往无法直接用最好的方法完成自己的梦想,但在梦想这条路上,不可能只有大路一条,旁边的小路也许绕一点,但也能达到目标,即使没有,也可以努力开辟一条,实在不行的话,告诉自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实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