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全国卷1和全国卷2语文满分作文1.docx
《高考全国卷1和全国卷2语文满分作文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全国卷1和全国卷2语文满分作文1.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全国卷1和全国卷2语文满分作文1
2017年全国语文满分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据近期一项对来华留学生的调查,他们较为关注的“中国关键词”有:
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
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
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满分作文]
蛙鸣与驼铃
亲爱的朋友们,我所站立的地方,这就是中国。
请君侧耳听,是否听到了那田间的蛙鸣和大漠的驼铃?
中华古诗云: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请来中国乡村,田间依旧的蛙鸣见证了乡村的嬗变。
从关注三农到精准扶贫,共同富裕的路上,乡村不曾被抛下,它以前所未有的活力融入时代进步的洪流。
昔日凋敝的乡村换了新颜,呈给世人的是一幅山水静好、人情温厚的淳朴画卷。
微观层面上,当下,许许多多致力于美丽乡村建设的青年,成为了这个大有作为时代的先锋。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秦玥飞,毕业于耶鲁大学,拒绝国外优厚的薪金,当了一名村官,带领贺家山乡亲改造水利、硬化道路,率先走上信息化的必由之路。
人们点赞:
在殿堂和田垄之间,他选择后者。
在荆棘和贫穷中拓荒,洒下的汗水是青春,埋下的种子叫理想。
同样是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支月英,三十年坚守偏远山村讲台,从“支姐姐”到“支妈妈”,一腔热血教育了大山深处两代人。
人们称许:
她跋涉了许多路,总是围绕大山转。
吃了很多苦,但给孩子的都是甜。
三十余年,她绚烂了两代人的童年,花白了自己的麻花辫。
鲁迅曾说:
“无尽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
”正是怀着对乡村大地最执着的眷恋和最深重的担当,无数的人与这方土地有了再难割舍的羁迟和淹留。
中华古语又云:
大风起于青萍之末。
请来中国大漠,宏观大天地,大视野里大格局,新丝路上又响起阵阵驼铃,传递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乡愁。
东南亚朋友讲“水涨荷花高”,非洲朋友讲“独行快,众行远”,欧洲朋友讲“一棵树挡不住寒风”;中国人则讲“大河有水小河满,小河有水大河满”。
讲的都是合作共赢。
一带一路的“传奇”构想,表征了新时代赋予中国人的光荣使命,中国,摒弃野心和霸权,以开放的心态包容整个世界。
当普惠互利共赢成为全球发展进步的共同呼声,中国成为浪潮中最勇敢的弄潮儿。
曾经,新一轮经济萧条初现,“逆全球化”言论甚嚣尘上,有人忧患不已:
“世界怎么了?
我们怎么办?
”一带一路顺势而动,应时而兴,已然成为全球可望战胜经济衰退的共同期待,也催生了中国人的文化自觉与时代担当。
当蛙声伴着田野的风吹拂美丽的乡村,当驼铃载着强国的梦奏凯崭新的征程,一带一路所圆的中国梦不再遥远,从古老的丝绸之路一路走来,你会看见东方的日出,还有中国巨龙逐日的腾飞。
我所站立的地方,这就是我的中国,我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
今日少年人,将来擎天柱。
全世界青年人,请让我们伸出手,握一握,共同行走在沧桑巨变的大中国。
[点评]
文章选取“美丽乡村”“一带一路”两个关键词,阐释中国进步、世界发展,合作共赢的思想观点。
作者借用蛙鸣与驼铃的意象,穿针引线,引发议论,思路清晰可见。
行文依“美丽乡村”“一带一路”作自然切分,并以中华古诗、古语分别引领两段内容,以期文章内在逻辑上能一线贯通,且有从微观到宏观的层进意识。
所引话语颇相关合,顺手拈来,又为行文铺垫,渐次展开议论,进而发端思想。
但两段内容榫接尚觉生硬,未成水到渠成之势。
因考场文,已属难能,不予扣分。
内容项记20分,表达项记20分,发展等级从“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材料丰富新鲜”“文句有表现力”等方面记20分。
合计19+20+20=60分。
2017新课标2卷
原题回放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
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
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
③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李清照)
④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
(魏源)
⑤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作,敢当。
(鲁迅)
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毛泽东)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无数名句化育后世。
读了上面六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
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
眼界无穷世界宽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桂花无己、无功、无名,所以拥有了三秋。
“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阳光敞开胸怀,拥有了全世界;人打开门窗,才会永远行走在至真、至善、至美的阳光里。
这就是中华儿女传扬和践行的“眼界格局说”——眼界无穷世界宽!
花木因眼界不同而境界各异。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是眼中充满自我的孤芳自赏,桀骜中透着孤寒,所以它只能绚烂一隅。
“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是满眼功名的你争我抢,积极进取中透着自我,所以它们只能哀叹春之归去。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是渡人渡己的物我合一,平和淡然中洋溢着高尚与豁达,所以桂花与秋永恒。
它不将群芳争艳视为进取,也不将自我封闭视为高洁,而是将全部精神用于酝酿:
每一粒花都凝聚了秋之精华,每一次呼吸都散发着灵魂的芳香!
为什么柳永热情地歌唱“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为什么人们殷切地期望“蟾宫折桂”?
因为桂花是深深体味秋之真谛的哲人,是深沉、浓郁、成熟的象征。
它彰显了秋天,也彰显了自己。
人在理解宇宙的运行中提升境界。
“受光于隙见一床,受光于窗见室央,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原来阳光与人都在成长。
当阳光的眼界与身影由窗棂间、窗户、庭户扩大至天下时,它拥有的世界也由一床、室央、一堂扩大至四方。
魏源正是在太阳的运行中领悟了眼界和境界提升的关键:
所受者小,所见者浅;所受者大,则所见者博。
满足于一米阳光的人怎能体味真正的光明与温暖;睁开双眼看世界才能拥抱时代,拥抱世界。
杜甫说“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王安石说“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庄子笔下望洋向若而叹的河伯,用巨钩巨饵、踞会稽、投竿东海的任公子,井底之蛙与东海之鳖,还有“抟扶摇羊角而上”的大鹏......汪洋恣肆的笔端分明流淌着两个词:
眼界与格局。
哲人的话言犹在耳,社会上却早已喧嚣着浮躁、自我、狭隘与浅薄。
君不见,“秀”成了“规定动作”:
秀颜值,秀财富;秀孩子,秀爱人;秀仁善,秀孝顺!
到底是要彰显对方,还是虚荣自卑自私自利地彰显自己?
君不闻,“保护自己”成了“必修课”:
不与陌生人说话是保护自己的法宝;思想和内心是不敢被阳光触碰的堡垒;“世界那么大”的诱惑敌不过“社会充满陷阱”的恫吓!
到底是阴霾太多还是我们自我封闭太小家子气?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是落霞成就了孤鹜,还是秋水彰显了长天?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是苏轼成就了赤壁与黄州,还是命运与历史成就了大师?
我想,成熟的人一定能给出正确的答案:
拥有大眼界和大格局才能趋向真善美的境界。
是为“眼界无穷世界宽”。
所谓“故乡”
杜甫诗中道: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其实哪里不是幽蓝的夜空和象牙白的月亮,为何偏偏在“故乡”看到的那一颗,分外地明亮皎洁呢?
中国人常常对故乡有一种奇怪的执念。
尤其是那些带着一身酸气的文人骚客,那些身居海外的漂泊游子,人至中年后,几乎无一例外地开始怀念故乡,寻找故乡,时不时感叹一句,再也回不到记忆中的“故乡”。
而这也不难理解。
他们中的许多人怀念的,是在那个“故乡”中,他们所度过的童年与青春。
我们的传统总是鄙弃喜新厌旧之辈,因而也就造就了更多怀旧,恋旧的人。
他们对故乡的留恋,其实是一种“忆往昔”,他们的乡愁,愁的是自己回忆中最为美好无忧,却再也回不去的青春年少。
这其中的另一些人,他们所寻找的,则是自己的“根”。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我们的文化,便是从这样一个“源”,一个“根”,伸展出繁茂壮丽的无数枝叶。
而对于一个人来说,他的躯体生于父母,因而要重孝道。
他的思想源于自然的伟大和祖先的智慧,这些“根”,在他最初开始的地方。
他们寻找记忆中的故乡,寻的是这思想的源头,寻的是自己的“根”,有些人与他的父母、长辈不生长在一个地方,他其实有两个故乡。
这两个地方思想、文化的共同引导,才成就他这样一个完整的人!
人们对故乡的感情往往十分复杂。
它常会让人有“家”的归属感,也会产生“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的认同感。
少年人常常想要离开家乡,他们所想要的,是外面能让他们自由飞翔的广阔天空;中年人常常想要回到家乡,他们所想要的,是故乡记忆中的童年快乐和年少轻狂。
人生像一个无休止的循环,从蹒跚学步到步履蹒跚,大家急着离去,最终又匆匆归巢。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每一个人,每一个人生,我们做着同样的事情:
醒来,又睡去;活着,便走向死亡。
曾经在故乡看腻了的黄橙橙的月亮,成了长大后眼中最明亮的一颗牵挂!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当你历尽沧桑,别忘了回家的路,那个笼罩着皎洁月光的故乡,还在等待着当年那个轻狂少年人!
正视自己的优点
芸芸众生中,每个人都似一朵绽开的花,各具特色,独领风骚,或艳丽、或芬芳、或淡雅、或清新……何须强求自身所不具有的特点,每个人本身便是一道靓丽的景色。
正如李清照吟出的: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我们并不生来十全十美,但必生来就独具特点,正视这些别样的特点,你会发现,自己可发展的优点并不少!
不强求自己与别人同化,不逼迫自己学来他人优点,而是找到自身优点,发现自己,发现你便是那独特的“花中第一流”。
与其羡慕别人的“浅碧深红”,渴望将自己油漆成“浅碧深红”,倒不如正视自己,正视自己的优点,发现自己一流的地方!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学不可以已”早已成为许多人的座右铭。
这样的思想让许多已足够优秀的人忽略了正视自己,忽略了正视的重要性。
正视究竟有多么重要?
鲁迅曾回答说:
“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
”
这位具有时代意义的革命家的话,敲响了我们脑海中的警钟:
我们可曾正视过自己?
我们不停地忙着提升自己的能力,忙着提升自身素养,可到头来却忽略了这之中最重要的东西——自己。
我们本就具有的优点被我们遗忘在了阴暗的小角落,以至于当我们遇到需要这些优点来处理问题时,我们“不敢做”,“不敢当”,“不敢说”,甚至连“想都不敢想”!
孰不知,正视了自己,了解了自己的优点,就不必再为“浅碧深红”而苦恼,因为那时你早已知道自己便是花中第一流了!
当年的阿西莫夫不就正是这样吗?
正视自己,发现了自己写作的天赋,凭借这笔与墨汁造就了跨时空的科幻小说的传奇!
不可否认,“正视”对阿西莫夫这一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或许,他忽略了正视自己的话,他至死也只是个普普通通的大学老师。
“学”却乎“不可以已”,但“正视”也如“学”一样,不可以忽略。
正视自己,发现独特的优点,你将是最大的赢家!
不刻意与别人一样,发现并正视自己的独特之处——这便是这两句所教授给我的全部。
民族的灵魂
古往今来,历史的车轮如狂风般呼啸而过,卷起的风沙曾湮灭多少辉煌?
!
然而,一直有一群人昂首在天地之间!
他们是历史的弄潮者,他们永远忠于自己民族的灵魂,他们称自己为:
中国人。
《周易》有云: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诚然,这是中华民族自古便有的民族精神,它作为一代又一代人的精神支柱,屹立千年,以至于时至今日,这种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仍深埋在我们民族的灵魂之中。
灵魂是不可弃的。
若连灵魂都可以遗弃,又谈何精神?
又谈何民族?
然而,中华民族历史上却又不乏丢失灵魂的时候。
君可记得曾经的丧权辱国?
君可知晓文革中的人心惶惶?
这都是我们曾经的“落魄”。
但君又可记得虎门上空熊熊的热浪?
君又可知晓粉碎四人帮时的举国欢庆?
没错,中国人一直未曾忘记他们民族的灵魂!
那是他们永恒的,不屈的精神!
“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
”这是鲁迅对曾经的中国人的告诫。
而这句话又是否适用于现代中国人?
我们中不乏缺少民族精神的人,没有上进心,崇洋媚外,民族歧视者怕是大有人在。
然而人们总以一种抱怨教育、抱怨社会、抱怨国家的心态回避问题,而不是从自身调整。
而那些问题也并未有所解决。
我们是不是该反省,我们是不是错了?
我们是不是已经丢失了民族的灵魂?
我们是不是应该正视这“惨淡的人生”?
!
中华民族的灵魂是坚定不移的磐石,是勇往直前的激流,是不朽不折的古树,是昂首挺胸的雄狮!
中国人可能不是最伟大的民族,但中国人绝对是不向任何人低头的民族!
所有的辉煌我们都记着,所有的屈辱我们也记着。
因为我们知道,这辉煌是所有屈辱的血泪支撑起来的!
我们要让所有的后代都知道,中国人面对屈辱并没有妥协,而是在忍辱中丰满羽翼,等待崛起后的一飞冲天!
正如毛主席所说: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强!
我们不能遗忘曾经,我们要铭记历史,铭记所有的屈辱与辉煌,更要铭记那永垂不朽的民族的灵魂!
也谈“敢于正视”
鲁迅说:
“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
”可谓要言不烦,意旨深远。
当今时代,尤其需要鲁迅样猛醒的灵魂,尤其需要敢于“正视”的精神!
何为“正视”?
《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中有“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等语,可与“正视”互解。
其一,“正视”即是正面直视,不回避;其二,“正视”蕴含勇猛精进的用世精神,不畏葸卑怯;其三,“正视”体现舍我其谁的担当意识,不怠惰消沉。
在鲁迅的笔下,那些敢于“正视”的人是“真的猛士”,他们是当之无愧的“幸福者”。
可见,“正视”不仅仅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精神,一种情怀!
在鲁迅看来,为打破旧社会的牢笼,必须要有成千上万的“猛士”,以“我以我血荐轩辕”之决心奋斗和抗争。
他们必须敢想,才有机会看到“微茫的希望”;他们必须敢说,即使会遭围追堵截以至“躲进小楼成一统”;他们必须敢做,即使他们知道未必会有鲜花奉献至他们死后的坟前;他们必须敢当,大丈夫生于天下,“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同样,一个拒绝“正视”的时代必将是一个堕落的时代!
这个时代,鲁迅似乎被渐渐遗忘了,遗忘了鲁迅的时代似乎真的洒满阳光。
然而,我们在物质生活极大发展的光鲜华丽的背后看到了隐忧:
人们正肆无忌惮地攫取着有限的资源,更有着对绿色环境巧取豪夺地占有,腐败正给国家和人民带来巨大的伤害,高铁上或是什么娱乐场所、休闲广场之中,人们正为新生活、新资源而廉价地售卖着道德……鲁迅是不该被遗忘的!
人们应该重拾“正视”,正视传统、正视道德、正视文化、正视已经严重影响了“人”的基础教育!
“问题”是不能回避的,被无视的“问题”可能深埋“地下”,在数年之后成为新时代文明的“地雷”。
我们的基础教育改革天翻地覆,但中小学生自杀问题日趋严重,难道仅仅是要关注孩子积极的情绪?
近乎完全功利的教育理念正在使教育走向远离生命尊严的“迷途”!
著名的“山东辱母杀人案”所反映的仅仅是伦理与法律的纠缠?
人们关注的也许不应仅仅是于欢的改判,而是事件背后可怕的道德与人性!
近日发生的“刘国梁被退休”事件难道仅仅是一次教练员与队员的“意气用事”?
面对血性的拼搏男儿,制度与权力是否应具有人性的温度……
毛泽东曾说: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这吞吐天地的强大自信来自一个政治家的智慧与胆魄,而这智慧与胆魄也正是源自直面历史与现实的“正视”态度。
与天奋斗,与地奋斗,与人奋斗!
从不躲避,从不妥协,从不胆怯!
那么,树立大时代自信,请从“正视”开始!
悠悠文墨贯古今
《周易》云: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文化亦然。
充满变数的时代中,如何护佑传统文化之根?
自强不息、与时俱进、重拾自信,方能使悠悠文墨,贯穿古今。
变数之中,见微波而知暗涌,闻弦歌而知雅意,处晦而观明,处静而观动,方为智者之所为,更是优秀文化得以传承的必然选择。
具有优秀基因的文化,当在变化之中有所坚守,更有面向环境的创新求解。
自强不息,创新求解传承传统。
诗词歌赋似一脉清流,滋润现代人的心灵。
近来《中国诗词大会》、《中国成语大会》的热播,还人们苍白的生活以斑斓的色彩。
然而,有人或化身怀疑论患者,认为所谓“文化热”不过是刺激感官、吸引眼球;或成为无厘头病人,以看秀方式做台下的“吃瓜群众”。
人们或怀疑或戏谑,却忘了正是热播节目的创新求解,让诗意悄然重新进驻人们的生活,让悠悠文墨在热议中得以传承。
与时俱进,重新定义传统文化。
有人痛批当下的“汉字危机”是对母语情感的淡化,是信息化时代的产物。
然而我们不可能限制一个民族尽情享受科技进步的成果,这是不近人情的因噎废食。
魏源云:
“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
”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文明有机结合,才能使悠悠文墨“受光于天下”,从而传播四方。
《中国诗词大会》的水舞台、大屏幕意境展示,以现代科技还原古典意境;“摇一摇”、新媒体互动,搭建传播平台供文化驱驰。
以现代科技之土壤护佑传统文化之根,方能养其端倪,植其苗芽。
重拾自信,秉持一流文化之信念。
价值观的多元、外来文化的入侵,难免使国人迷惘于光怪陆离之中,忘了去拥抱传统文化。
然而正如李清照所言: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秉持“民族文化乃一流”的信念,才能以不卑不亢的姿态与其他文化握手言和。
林风眠在水墨的清雅韵致中得到滋养,方能调和中西,打破画种界限而真正融会贯通;潘天寿挥毫落笔强悍霸道,以最大力量表现传统文化的优秀状态,与各族文化平等交流。
秉持一流文化之信念,让悠悠文墨,贯穿古今。
自强不息、与时俱进、重拾自信,让传统文化被拖拽的踉跄脚步恢复稳重,让现代中国人不仅会敲击键盘,也会挥毫泼墨;不仅有科学精神,也有人文理念。
这是传统文化的创新求解,更是民族的未雨绸缪。
故乡月明与他国月圆
杜甫《月夜忆舍弟》中有两句令人共鸣难忘的诗,那便是“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前半句是写实,后半句则是写心。
何谓“写心”?
抒写心中所思所想所好所恶。
那么问题来了:
月怎么会是“故乡明”?
他乡就没有明月?
他乡明月就晦暗不明?
难道他乡故乡会是两个月亮?
月亮当然只有一个,他乡月与故乡月也不可能有本质的不同。
所以问题不出在月上,而出在望月的人上,出在望月的人的心情心绪上。
故乡的月亮之所以会独明,换句成语说,这叫“爱屋及乌”,因爱故乡这个“屋”,连带偏爱了月亮这只“乌”。
这在心理学上叫“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
它指人们对他人的认知判断首先是根据个人的好恶得出的,然后再从这个判断推论出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的现象。
在认知上,这是一种“以偏概全”的心理弊病。
所以一旦主观上认定“月是故乡明”,爱屋及乌,很容易就演变成偏爱偏袒,而偏爱偏袒向前一步就是偏听偏信。
一个人的偏喜偏嗜似乎无关大局也无伤大雅,但如果这个人是一家之主呢?
一族之长呢?
一县之宰呢?
甚或是一国之君呢?
那样的话,这种偏执偏好就是不公的开始,腐败的温床,混乱的渊薮,就是致命亡国的了。
和“月是故乡明”这种什么都是自己自家的好相反,则是“月亮是外国的圆”这种什么都是别人别国的好,这两个极端的看法做法看似风马牛不相及,但患病的根源都是一样的,那就是只凭主观臆断,全无旁观客观。
这种人这种事这种想法做法,鲁迅先生在《拿来主义》中是一一指出,辛辣嘲讽过的,可惜,病症的诊断不等于病患的根除。
现今的中国,深患这两种症候的还大有人在,要想弊绝风清,我们还有太长的路要走。
那么,怎么走?
鲁迅在《论睁了眼看》中也开出了一剂良方:
“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
”
这正视,我想,首先就是正视自己。
不但正视己长,更应正视己短。
《道德经》上说“自知者明”,就是此意。
可是,自知何其难,总要找面镜子照一照,以鉴妍媸,以别雅俗。
唐太宗曾说: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可也恰恰是这位视魏徵为人镜的李世民,在魏徵死后半年,就下令砸了魏徵的墓碑,毁了这块明镜。
所以,当权力失去制约走向极端,再好的明镜也未必有用武之力。
这还是号称千古明君的唐太宗,要是碰上《白雪公主》里的魔镜与王后,就更不知会闹出什么幺蛾子了。
其次则是正视他人。
也包括正视他族他国,总之,我之外的一切古今中外的人、事、物、理。
《道德经》说“知人者智”,不过,这种智慧也非易得。
“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是大原则,可是何者为精?
何者为粗?
还是需要正视的这个人立得正,站得稳,端得平,看得清,分得明。
所以鲁迅再三强调“首先要这个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但不说别的,放眼天下,熙来攘往,又去哪里寻找那位“不自私”的圣贤君子呢?
而且,我还发现:
“故乡月明”和“他国月圆”虽是两种症候,患病的却常常是同一个人。
其可怪也欤?
其实道理很简单:
自卑的人往往自傲,极度的自卑往往产生极度的自傲。
反之亦然。
这大概也是物极必反的又一证明吧!
只不过,这种证明一点也不令人愉快。
行文至此,似乎也该开出一副疗救的方子,可我不想开,药医不死,佛度有缘,再好的方子也救不下必死之症,作死之人。
这么说,好像又悲观了,不够正能量。
那就算是负能量好了,负能量也是能量不是。
况且易云:
一阴一阳谓之道。
所谓孤阴不生,独阳不长。
读《圣经》看《神曲》,一点也不喜欢耶氏父子的天堂,老觉得满天都是神光太刺眼,满空都是鸟人太单调。
我天性厌恶厌倦动辄清一色,异口同声,一致同意之类,因为《论语》中孔子早就告诫“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全体的赞同与反对本身就不正常。
所以,这篇哪怕打入荒腔走板,只要仍属于不同的声音,也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