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新途径修正稿.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920873 上传时间:2022-10-1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探索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新途径修正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探索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新途径修正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探索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新途径修正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探索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新途径修正稿.doc

《探索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新途径修正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探索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新途径修正稿.doc(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探索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新途径修正稿.doc

寓爱国主义教育于科技活动之中

福州乌山小学林钧

《小学德育纲要》指出:

小学德育要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在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之中。

为了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德育素质,必须突破传统的德育模式,畅通德育的渠道,尤其要注入创新的活力。

为此,我校着眼于创新的视角,展开了以“寓爱国主义教育于科技活动之中”的课题研究。

爱国主义教育是青少年活动的灵魂,是青少年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内容和任务,也是青少年活动自始至终贯穿的主要线索。

实践证明,开展科技活动是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形式。

通过科技活动,不仅培养儿童的创新意识,展示儿童的创新才能,而且进行有效的德育渗透,是实施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手段。

一、科技活动有利于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科技教育的任务是:

教育学生端正科学态度,事事讲科学,从小学科学。

通过对学生进行一系列创造思维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丰富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开拓、创新精神。

让学生进一步明确:

“科教兴国”,落后挨打。

只有掌握科学知识、高科技技术,才能更好地去发明创造,不断地使社会财富更新换代,早日实现四化,使祖国更加繁荣富强。

(一)科技活动有利于理想的形成

在青少年科技活动中,青少年为科学奋斗的理想形成可分三个阶段。

  第一,在活动中产生兴趣,产生爱好。

科技活动本身具有强烈的趣味性和感染力,学生凭着自己的爱好自愿参加。

例如:

深受男生们喜爱的车模、航模活动;孩子们倍感新鲜的种植、养殖体验;神奇的机器人制作……因此,在活动中能进一步培养兴趣和爱好、发展个性。

  第二,在活动中确立志向。

青少年的科学素质的形成,是从兴趣和好奇心开始的。

只有使学生为了某种实际任务而进行科学探讨时,才能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认识兴趣。

在完成这种任务时,学习对象、科技活动内容,愈符合学生的“立场”,就愈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

当积累较多的学科知识时,对学科的发展前途及社会作用有所了解后,他们便下决心立志追求而形成了科学的志向和理想。

一旦确立了志向,学生就会更加有意识地在学习和生活中锻炼自己,为实现理想而努力。

  第三,把个人志向与祖国的需要和人类命运联系在一起,可以通过多方面的科技实践活动,让学生深入理解科学技术在人类文明与进步过程中的作用,了解祖国历史上的科学成就。

通过典型实例,对他们进行民族自豪感、自信心的教育,使之产生危机感和责任感,激发爱国热情,树立为祖国的前程和人民利益而献身的理想。

  

(二)科技活动有利于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

  在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追求真理、坚持真理,就是对学生进行良好思想品德教育。

我们利用国旗下讲话,介绍了许多科学家的事迹及研究问题的方法,使学生明确科学家为取得一个真实数据,不惜花费几年乃至几十年的时间,进行成百上千次实验、调查、观察、综合分析得到科学成果。

在气象科技活动辅导时,要求学生一定要按科学办事、实事求是,对观测数据、考查材料一定要认真填写记录。

绝不能为了说明某个问题,适应某种需要,更改数据,编造材料。

在科技活动中我们以青少年活动为主体,利用从课堂或其他渠道获得的知识和技能,向科学家那样研究问题,获取知识。

活动中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己拟课题、订计划、找资料、做实验,直至撰写科技论文和创造出有形的科技作品。

每完成一个选题、一个有形的科技作品,便经受了一个完整的科学训练,从而学会了一定的科研方法。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提高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

更培养了他们的良好品质。

  (三)科技活动有利于进行艰苦奋斗、发愤图强教育

  当前,青少年科技活动场地、器材、设备、经费等存在着许多困难。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常常号召学生充分利用废旧物品,废旧仪器、器材搞科技活动,进行科学实验。

本身就是对青少年的一种艰苦奋斗教育。

二、科技活动与爱国主义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爱国主义是一种精神和意识,以及意识支配下引发的自觉、不自觉的爱国主义行为。

爱国主义属于情感、意识和行为方面的教育内容只有多方协调,使爱国主义教育不断引向深入,才能取得扎实的效果。

因此,我们要重视从学生的身心特点出发,因地致宜,开展多种学生喜闻乐见的科技实践活动,既培养他们的动脑、动手能力,又寓教于乐,在活动中深深理解并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一)在模型活动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在组织学生进行车、船等模型活动中,通过亲手制作、组装的过程,使学生学会阅读图纸。

在组装零件的过程中,需要认真、仔细、耐心。

为使车、船速度快、跑得稳,学生们开动脑筋,动手改装,反复实验,不断推敲琢磨,丰富地想象、设计,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同时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和认识到:

从小木筏到小木船,从小帆船到大轮船,从舰艇到潜水艇、航空母舰等都是由于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结果。

教育学生只有刻苦学习、发奋读书,掌握更多的科学知识和高新科学技术,才能赶超世界先进水平,早日实现我国的四个现代化。

  

(二)在制作“电脑机器人”活动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在组织学生制作“电脑机器人”的活动中,首先,需看图纸,通过计算按规格要求计算尺寸,设计好“机器人”的每个部分;然后利用计算机进行精确地计算、编程,直到做成一个个“精美”的“机器人”,整个全过程,开发了学生的智力,使他们学到了技术,培养了兴趣和动手、动脑的能力。

同时向学生讲述了火箭、火药的发明及应用,联系我国的“四大发明”,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由此,激发学生们的学科学、爱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积极性。

  (三)在剪裁、粘贴、小发明、小制作等活动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从构思、设计、选材料、剪裁、粘贴、编织、艺术加工等细致的工序,到一件件格调不同、精致美丽的艺术作品的产生,如小巧的石膏模具,巧妙的电子串接,精美的科技小报,有趣而实用的废品利用……这些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动手动脑和丰富的想象能力,激发了情感、陶冶了情操,锻炼了意志。

使学生沉浸在美的享受之中,同时向学生进行美的教育及民族艺术的教育。

(四)在种植、养殖等活动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因地制宜,在学校开辟的种植基地中,学生在专家的悉心指导下尝试了无土栽培,从小西红柿的发芽到长叶、开花、结果,他们都饶有兴趣地观察,记录,体验到劳动的快乐与成就。

养殖基地中的动物虽然不多,但也吸引了许多孩子的兴趣,他们通过各种渠道了解有关的知识,经验,喂养基地中的小鸡,小鸭……目睹它们羽翼渐渐丰满,活动中,学生们赋予了极大热情,同时也从劳动过程的艰辛中深刻体会到应珍惜今天的生活,这不仅开阔了爱国主义教育的新天地,也培养了他们的参与意识与创造意识。

  实践证明:

结合学生的年龄、身心特点,在德育活动中开展丰富多采的科技活动,能不断提高学生的科技素质,增长科技知识,发展学生的特长,把多种能力的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

同时也很好地进行思想教育,强化爱国主义教育,达到发现人才、培养人才,一举多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实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