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专科汉语言文学艺术欣赏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208272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44.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大专科汉语言文学艺术欣赏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电大专科汉语言文学艺术欣赏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电大专科汉语言文学艺术欣赏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电大专科汉语言文学艺术欣赏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电大专科汉语言文学艺术欣赏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大专科汉语言文学艺术欣赏试题及答案.docx

《电大专科汉语言文学艺术欣赏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大专科汉语言文学艺术欣赏试题及答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电大专科汉语言文学艺术欣赏试题及答案.docx

电大专科汉语言文学艺术欣赏试题及答案

艺术欣赏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l分。

共10分。

选择所提供的正确答案信息。

并将其填入空格处)

(德标西贝多芬斯托拉罗巴洛克黄庭坚杨丽萍潘天寿鲁迅颜真卿穆索尔斯基)

1.------集古典音乐精华之大成,被尊为“一代乐圣”。

2.《大海》(副题为“三首交响素描”)是法国印象派作曲家-------的作品。

3.《图画展览会》是俄国作曲家——,根据他参加展览会得到的印象写成的一部独特的钢琴套曲。

4.在西方艺术史上,常用“——”这个词来概括17世纪绘画的时代特征。

5.——说,“看人生是因作者而不同,看作品又因读者而不同”。

6.“天下第二行书”指的是——一所书的《祭侄文稿》。

7.------曾说:

“我落墨处为黑,我着眼处却在白。

8.“尚韵”是——书法的一大特色。

9.《雀之灵》是白族舞蹈家——创作并表演的女子独舞。

10.意大利著名摄影艺术家一指出:

“拍一部电影要按照最适合这部特定的影片,和它所包含的思想方式去用光。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

共30分。

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入括号中)

1.宗白华对()的欣赏,不仅分析了它的造型,而且深刻指出它象征着“一个自由解放的时代”。

A.司母戊方鼎B.青铜器物架C.莲鹤方壶D.人面鼎

2.欧洲中世纪哥特教堂体现了()。

A.封建皇权的至高无上B.神权在生活中的绝对地位

C人和大自然的亲切融合D.人性自由的完美追求

3.立体主义绘画注重()。

A.一个视点B.朦胧性

C.模糊性D.多角度观察

4.中国画中“墨分五色”的方法是指()。

A.淡、浓、润、枯、焦B.清、淡、重、浓、焦

C清、润、淡、浓、焦D.淡、浓、清、润、枯

5.()的花鸟画题材已不限于传统文人的“四君子”等寒窗清供之物,而是将生活现实中的普通物象,特别是将大量农村生活物象收入画幅。

A.徐悲鸿B.齐白石C.潘天寿D.吴昌硕

6.四川大足十二圆觉洞所体现的环境艺术,是()与整个环境的有机结合。

A.建筑B.工艺C绘画D.雕刻

7.罗丹的《思想者》主要在思索()。

A.人类的出路B.人类的命运

C.人类的力量D.人类的痛苦

8.我国著名的瓷都是()。

A.江苏宜兴B.江西景德镇C.山东淄博D.广东石湾

9.章法指书法作品的整体布局,章法也称()。

A.布白B.结构C.间架D.规则

10.在戏剧这一综合体中,居于中心地位和主导地位的是(),这是戏剧艺术的本体

因素。

A.演员的表演艺术B.舞台的布景艺术

C.音乐伴奏艺术D.服装道具艺术

11.舞蹈的时空互存、时空互构的关系,与()艺术有些相似。

A.戏剧B.建筑

C.音乐D.电影

12.在戏剧这一综合体中,居于中心地位和主导地位的是(),这是戏剧艺术的本体因素。

A.服装道具艺术B.舞台的布景艺术

C.音乐伴奏艺术D.演员的表演艺术

13.摄影画面上景物过渡层次细腻,形成()效果。

A.柔调B.硬调C.高调D.低调

14.在戏曲艺术中,唱、做、念、打四种艺术手段,由()互为补充,构成戏曲表演的音乐语汇。

A.做和念B.唱和念

C.唱和做D.做和打

15.电影创作的中心是()。

A.演员B.画面C.导演D.镜头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

共10分。

正确的划“√”。

错误的划“×”)

1.艺术欣赏始终是一种感性活动过程。

()

2.网师园是苏州著名的皇家园林。

()

3.色彩是绘画中最富情感性质的要素。

()

4.希腊雕塑多以夸大胸肌、三头肌来表现男性的健美,中国雕塑则多以夸张颈部腹部来表现男性的健美。

()

5.王羲之自觉追求力感,他的字素有“人木三分”的美称。

()

6.笛、长笛、短笛、管子都是民族乐器。

()

7.舞蹈艺术中戏剧式结构类型又可以称为“线型结构”。

()

8.在戏剧这一综合体中,居于中心地位和主导地位的是剧本。

()

9.摄影画面上景物过渡层次极少,黑白跳跃大会形成柔调效果。

()

10.电影的声音必须具有音响效果。

()

四、简答题(每小题15分。

共30分)

1.简要说明艺术欣赏与艺术批评的关系。

2.简要回答拍摄一部好的风光摄影作品应注意哪些问题,举例说明。

五、论述题(20分)

根据你的学习和实践体会,从某一个侧面谈谈雕塑艺术美的欣赏问题。

试卷代号:

2324

艺术欣赏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2021年7月

一、填空题(每空l分。

共10分)

1.贝多芬2.德标西3.穆索尔斯基4.巴洛克5.鲁迅6.颜真卿7.潘天寿8.黄庭坚9.杨丽萍10.斯托拉罗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

共30分)

1.C2.B3.D4.B5.B6.D7.A8.B9.Al0.A11.Dl2.Dl3.Al4.Bl5.C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2.X3.√4.√5.×6.√7.√8.×9.×l0.×四、筒答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简要说明艺术欣赏与艺术批评的关系。

答题要点:

艺术欣赏与艺术批评,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4分)

艺术欣赏是艺术批评的实践基础,艺术批评则是艺术欣赏的理论升华。

(4分)

主要表现是:

(1)艺术欣赏始终是一种感性活动过程,而艺术批评则是经过感性活动而达到的理性认识,其结果是一种理论形态。

(3分)

(2)欣赏活动带有显著的个性特点和主观随意性。

艺术批评虽然也带有个性,但它应是客观的,具有普遍性的,是一种美与丑的普遍的社会标准。

(4分)

2.简要回答拍摄一部好的风光摄影作品应注意哪些问题,举例说明。

答题要点:

(1)画面布局

(2)空间表达(3)空白处理(4)意蕴意境(5)节奏感及韵律

(6)镜头特性

每个要点l分,表述、举例9分

五、论述题(20分).

根据你的学习和实践体会,从某一个侧面谈谈雕塑艺术美的欣赏问题。

答题要点:

(1)雕塑是立体造型艺术,可以表现某种形象和节律;

(2)雕塑艺术形象简括,宜于抒情不长于叙事;

(3)雕塑的表现手法高度概括,具有标志性特征;(4)雕塑特别讲究影像;

(5)雕塑既讲究影像,也注重组织突出点;

(6)雕塑的材质和雕塑的特殊表现手段对雕塑艺术的美的要求;(7)雕塑与环境艺术的联系;

(8)雕塑的文化层面内容。

上述8个方面的内容,都可以是学生回答问题的答案线索,除此之外,学生还可以不受这些局限,从其他方面组织答案内容,只要是能够针对雕塑问题,谈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且表述流畅,即可得高分。

评分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即:

15—20分、l0一15分、l0分以下。

高考语文试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提到桃花源,许多人会联想到瓦尔登湖。

真实的瓦尔登湖,早已成为▲的观光胜地,梭罗的小木屋前也经常聚集着▲的游客,不复有隐居之地的气息。

然而虚构的桃花源一直就在我们的心中,哪怕▲在人潮汹涌的现代城市,也可以获得心灵的宁静。

A.名闻遐迩闻风而至杂居B.名噪一时闻风而至栖居

C.名噪一时纷至沓来杂居D.名闻遐迩纷至沓来栖居

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在南方,芭蕉栽植容易,几乎四季常青。

▲至于月映蕉影、雪压残叶,那更是诗人画家所向往的了。

①它覆盖面积大,吸收热量大,叶子湿度大。

②古人在走廊或书房边种上芭蕉,称为蕉廊、蕉房,饶有诗意。

③因此蕉阴之下,是最舒适的小坐闲谈之处。

④在旁边配上几竿竹,点上一块石,真像一幅元人的小景。

⑤在夏日是清凉世界,在秋天是分绿上窗。

⑥小雨乍到,点滴醒人;斜阳初过,青翠照眼。

A.①③②④⑥⑤B.①④②③⑥⑤

C.②①④③⑤⑥D.②③④①⑤⑥

3.下列诗句与“悯农馆”里展示的劳动场景,对应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笑歌声里轻雷动,一夜连枷响到明

②种密移疏绿毯平,行间清浅縠纹生

③分畴翠浪走云阵,刺水绿针抽稻芽

④阴阴阡陌桑麻暗,轧轧房栊机杼鸣

A.①织布②插秧③车水④打稻B.①织布②车水③插秧④打稻

C.①打稻②插秧③车水④织布D.①打稻②车水③插秧④织布

4.阅读下图,对VR(即“虚拟现实”)技术的解说不正确的是一项是(3分)

A.VR技术能提供三个维度的体验:

知觉体验、行为体验和精神体验。

B.现有的VR技术在精神体验上发展较快,而在知觉体验上发展较慢。

C.VR技术的未来方向是知觉体验、行为体验和精神体验的均衡发展。

D.期许的VR体验将极大提高行为体验的自由度和精神体验的满意度。

二、文言文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临川汤先生传

邹迪光

先生名显祖,字义仍,别号若士。

豫章之临川人。

生而颖异不群。

体玉立,眉目朗秀。

见者啧啧曰:

“汤氏宁馨儿。

”五岁能属对。

试之即应,又试之又应,立课数对无难色。

十三岁,就督学公试,补邑弟子员。

每试必雄其曹偶。

庚午举于乡,年犹弱冠耳。

见者益复啧啧曰:

“此儿汗血,可致千里,非仅仅蹀躞康庄也者。

丁丑会试,江陵公①属其私人啖以巍甲而不应。

曰:

“吾不敢从处女子失身也。

”公虽一老孝廉乎,而名益鹊起,海内之人益以得望见汤先生为幸。

至癸未举进士,而江陵物故矣。

诸所为附薰炙者,骎且澌没矣。

公乃自叹曰:

“假令予以依附起,不以依附败乎?

”而时相蒲州、苏州两公,其子皆中进士,皆公同门友也。

意欲要之入幕,酬以馆选,而公率不应,亦如其所以拒江陵时者。

以乐留都山川,乞得南太常博士。

至则闭门距跃,绝不怀半刺津上。

掷书万卷,作蠹鱼其中。

每至丙夜,声琅琅不辍。

家人笑之:

“老博士何以书为?

”曰:

“吾读吾书,不问博士与不博士也。

”寻以博士转南祠部郎。

部虽无所事事,而公奉职毖慎,谓两政府进私人而塞言者路,抗疏论之,谪粤之徐闻尉。

居久之,转遂昌令。

又以矿税事多所蹠戾②,计偕之日,便向吏部堂告归。

虽主爵留之,典选留之,御史大夫留之,而公浩然长往,神武之冠竟不可挽矣。

居家,中丞惠文,郡国守令以下,干旄往往充斥巷左,而多不延接。

即有时事,非公愤不及齿颊。

人劝之请托,曰:

“吾不能以面皮口舌博钱刀,为所不知后人计。

”指床上书示之:

“有此不贫矣。

”公于书无所不读,而尤攻《文选》一书,到掩卷而诵,不讹只字。

于诗若文无所不比拟,而尤精西京六朝青莲少陵氏。

公又以其绪余为传奇,若《紫箫》、《还魂》诸剧,实驾元人而上。

每谱一曲,令小史当歌,而自为之和,声振寥廓。

识者谓神仙中人云。

公与予约游具区灵岩虎丘诸山川,而不能办三月粮,逡巡中辍。

然不自言贫,人亦不尽知公贫。

公非自信其心者耶?

予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焉。

(选自《汤显祖诗文集》附录,有删节)

[注]①江陵公:

指时相张居正,其为江陵人。

②蹠戾:

乖舛,谬误。

5.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每试必雄其曹偶雄:

称雄

B.酬以馆选酬:

应酬

C.以乐留都山川乐:

喜爱

D.为所不知后人计计:

考虑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汤显祖持身端洁,拒绝了时相张居正的利诱,海内士人都以结识他为荣幸。

B.因为上书批评当权者徇私情、塞言路,汤显祖被贬官至广东,做了徐闻尉。

C.汤显祖辞官回家后,当地官员争相与他交往,而汤显祖不为私事开口求人。

D.汤显祖与邹迪光相约三月份到江南一带游玩,但没准备好粮食,因而作罢。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见者益复啧啧曰:

“此儿汗血,可致千里,非仅仅蹀躞康庄也者。

(2)然不自言贫,人亦不尽知公贫。

公非自信其心者耶?

予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焉。

8.请简要概括汤显祖读书为文的特点。

(4分)

三、古诗词鉴赏(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9—10题。

学诸进士作精卫衔石填海

韩愈

鸟有偿冤者,终年抱寸诚。

口衔山石细,心望海波平。

渺渺功难见,区区命已轻。

人皆讥造次,我独赏专精。

岂计休无日,惟应尽此生。

何惭刺客传,不著报雠名。

9.本读前六句是怎样运用对比手法勾勒精卫形象的?

请简要分析。

(6分)

10.诗歌后六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人生态度?

(5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名余曰正则兮,__________________。

(屈原《离骚》)

(2)__________________,善假于物也。

(荀子《劝学》)

(3)艰难苦恨繁霜鬓,__________________。

(杜甫《登高》)

(4)树林阴翳,__________________,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5)__________________,抱明月而长终。

(苏轼《赤壁赋》)

(6)浩荡离愁白日斜,__________________。

(龚自珍《己亥杂诗》)

(7)道之以德,__________________,有耻且格。

(《论语·为政》)

(8)盖文章,经国之大业,__________________。

(曹丕《典论·论文》)

五、现代文阅读

(一)(15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2~14题。

表妹

林斤澜

矮凳桥街背后是溪滩,那滩上铺满了大的碎石,开阔到叫人觉着是不毛之地。

幸好有一条溪,时宽时窄,自由自在穿过石头滩,带来水草野树,带来生命的欢喜。

滩上走过来两个女人,一前一后,前边的挎着个竹篮子,简直有摇篮般大,里面是衣服,很有点分量,一路拱着腰身,支撑着篮底。

后边的女人空着两手,几次伸手前来帮忙,前边的不让。

前边的女人看来四十往里,后边的四十以外。

前边的女人不走现成的小路,从石头滩上斜插过去,走到一个石头圈起来的水潭边,把竹篮里的东西一下子控在水里,全身轻松了,透出来一口长气,望着后边的。

后边的走不惯石头滩,盯着脚下,挑着下脚的地方。

前边的说:

“这里比屋里清静,出来走走,说说话……再呢,我要把这些东西洗出来,也就不客气了。

说着就蹲下来,抓过一团按在早铺平好了的石板上,拿起棒槌捶打起来,真是擦把汗的工夫也节约了。

看起来后边的是客人,转着身于看这个新鲜的地方,有一句没一句地应着:

“水倒是清的,碧清的……树也阴凉……石头要是走惯了,也好走……”

“不好走,一到下雨天你走走看,只怕担断了脚筋。

哪有你们城里的马路好走。

“下雨天也洗衣服?

“一下天呢,二十天呢。

就是三十天不洗也不行。

嗐,现在一天是一天的事情,真是日日清,月月结。

客人随即称赞:

“你真能干,三表妹,没想到你有这么大本事,天天洗这么多。

主人微微笑着,手里捶捶打打,嘴里喜喜欢欢的:

事情多着呢。

只有晚上吃顿热的,别的两顿都是马马虎虎。

本来还要带子,现在托给人家。

不过洗完衣服,还要踏缝纫机。

客人其实是个做活的能手,又做饭又带孩子又洗衣服这样的日子都过过。

现在做客人看着人家做活,两只手就不知道放在哪里好。

把左手搭在树杈上,右手背在背后,都要用点力才在那里闲得住。

不觉感慨起来:

“也难为你,也亏得是你,想想你在家里的时候,比我还自在呢。

主人放下棒槌,两手一刻不停地揉搓起来:

“做做也就习惯了。

不过,真的,做惯了空起两只手来,反倒没有地方好放。

乡下地方,又没有什么好玩的,不比城里。

客人心里有些矛盾,就学点见过世面的派头,给人家看,也压压自己的烦恼:

“说的是,”右手更加用力贴在后腰上,“空着两只手不也没地方放嘛。

城里好玩是好玩,谁还成天地玩呢。

城里住长久了,一下乡,空气真就好,这个新鲜空气,千金难买。

单夸空气,好比一个姑娘没有什么好夸的,单夸她的头发。

主人插嘴问道:

“你那里工资好好吧?

提起工资,客人是有优越感的,却偏偏埋怨道:

“饿不死吃不饱就是了,连奖金带零碎也有七八十块。

“那是做多做少照样拿呀!

“还吃着大锅饭。

“不做不做也拿六七十吧?

“铁饭碗!

客人差不多叫出来,她得意。

主人不住手地揉搓,也微微笑着。

客人倒打起“抱不平”来:

“你好脾气,要是我,气也气死了,做多做少什么也不拿。

“大表姐,我们也搞承包了。

我们家庭妇女洗衣店,给旅店洗床单,给工厂洗工作服都洗不过来。

“那一个月能拿多少呢?

”客人问得急点。

主人不忙正面回答,笑道:

“还要苦干个把月,洗衣机买是买来了,还没有安装。

等安装好了,有时间多踏点缝纫机,还可以翻一番呢!

“翻一番是多少?

”客人急得不知道转弯。

主人停止揉搓,去抓棒槌,这功夫,伸了伸两个手指头。

客人的脑筋飞快转动:

这两个手指头当然不会是二十,那么是二百……听着都吓得心跳,那顶哪一级干部了?

厂长?

……回过头来说道:

“还是你们不封顶好,多劳多得嘛。

“不过也不保底呀,不要打算懒懒散散混日子。

客人两步扑过来,蹲下来抓过一堆衣服,主人不让,客人已经揉搓起来了,一边说:

“懒懒散散,两只手一懒,骨头都要散……乡下地方比城里好,空气第一新鲜,水也碧清……三表妹,等你大侄女中学一毕业,叫她顶替我上班,我就退下来……我到乡下来享几年福,你看怎么样?

(选自《十月》1984年第6期,有删改)

12.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的景物描写,以自由流动的溪水所带来的“水草野树”以级“生命的欢喜”,暗示着农村的新气象。

B.小说中“一路拱着腰身”等动作描写,以及“真是日日清,月月结”等语言描写,为下文表妹承包洗衣服这件事做了铺垫。

C.表姐两次提到乡下空气“新鲜”,第一次是出于客套,第二次提到时,表姐对农村的好已有了更多体会。

D.表妹说的“不要打算懒懒散散混日子”,既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态度,也流露出对自己得不到休息的些许不满。

13.请简要分析表姐这一人物形象。

(6分)

14.小说刻画了两个人物,作者以“表妹”为题,表达了哪些思想感情?

(6分)

六、现代文阅读

(二)(12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5~17题。

书家和善书者

沈尹默

“古之善书者,往往不知笔法。

”前人是这样说过。

就写字的初期来说,这句话,是可以理解的,正同音韵一样,四声清浊,是不能为晋宋以前的文人所熟悉的,他们作文,只求口吻调利而已。

笔法不是某一个人凭空创造出来的,而是由写字的人们逐渐地在写字的点画过程中,发现了它,因而很好地去认真利用它,彼此传授,成为一定必守的规律。

由此可知,书家和非书家的区别,在初期是不会有的。

写字发展到相当兴盛之后(尤其到唐代),爱好写字的人们,一天比一天多了起来,就产生出一批好奇立异、相信自己、不大愿意守法的人,各人使用各人的手法,各人创立各人所愿意的规则。

凡是人为的规则,它本身与实际必然不能十分相切合,因而它是空洞的、缺少生命力的,因而也就不会具有普遍的、永久的活动性,因而也就不可能使人人都满意地沿用着它而发生效力。

在这里,自然而然地便有书家和非书家的分别了。

有天分、有休养的人们,往往依他自己的手法,也可能写出一笔可看的字,但是详细监察一下它的点画,有时与笔法偶然暗合,有时则不然,尤其是不能各种皆工。

既是这样,我们自然无法以书家看待他们,至多只能称之为善书者。

讲到书家,那就得精通八法,无论是端楷,或者是行草,他的点画使转,处处皆须合法,不能四号苟且从事,你只要看一看二王、欧、虞、褚、颜诸家遗留下来的成绩,就可以明白的。

如果拿书和画来相比着看,书家的书,就好比精通六法的画师的画;善书者的书,就好比文人的写意画,也有它的风致可爱处,但不能学,只能参观,以博其趣。

其实这也是写字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

六朝及唐人写经,风格虽不甚高,但是点画不失法度,它自成为一种经生体,比之后代善书者的字体,要严谨得多。

宋代的苏东坡,大家都承认他是个书家,但他因天分过高,放任不羁,执笔单钩,已为当时所非议。

他自己曾经说过:

“我书意造本无法。

”黄山谷也尝说他“往往有意到笔不到处”。

就这一点来看,他又是一个道地的不拘拘于法度的善书的典型人物,因而成为后来学书人不须要讲究笔法的借口。

我们要知道,没有过人的天分,就想从东坡的意造入手,那是毫无成就可期的。

我尝看见东坡画的枯树竹石横幅,十分外行,但极有天趣,米元章在后边题了一首诗,颇有相互发挥之妙。

这为文人大开了一个方便之门,也因此把守法度的好习惯破坏无遗。

自元以来,书画都江河日下,到了明清两代,可看的书画就越来越少了。

一个人一味地从心所欲做事,本来是一事无成的。

但是若能做到从心所欲不逾矩(自然不是意造的矩)的程度,那却是最高的进境。

写字的人,也需要做到这样。

(有删改)

15.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善书而不知笔法,这一现象出现在写字初期,当时笔法还未被充分发现和利用。

B.唐代爱好写字的人渐多,有一批人好奇立异,自创规则,经生体就是这么产生的。

C.二王、欧、虞、褚、颜诸家都是严格遵守笔法的典型,他们都属于书家的行列。

D.元明清三代,书画创作每况愈下,优秀作品越来越少,与守法度的习惯被破坏有关。

16.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写字过程中,那些与实际不能完全切合的人为的规则,不具有普遍的永久的活动性,因而不能称之为笔法。

B.书与画相似,书家之书正如画师之画,谨严而不失法度,而善书者之书正如文人的写意,别有风致。

C.苏东坡天分高,修养深,意造的书画自有天然之趣,但率先破法,放任不羁,成为后世不守法度的借口。

D.一味从心所欲做事是不可取的,但写字的人如能做到“从心所欲不逾矩”,却能达到最高的境界。

17.书家和善书者的区别体现在哪些方面?

请简要概括。

(6分)

七、现代文阅读(三)(12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8~20题。

天津的开合桥

茅以升

开合桥就是可开可合的桥,合时桥上走车,开时桥下行船,一开一合,水陆两便,是一种很经济的桥梁结构。

但在我国,这种桥造得很少,直到现在,几乎全国的开合桥都集中在天津,这不能不算是天津的一种“特产”。

南运河上有金华桥,于牙河上有西河桥,海河上有全钢桥、全汤桥、解放桥。

这些都是开合桥。

为什么天津有这样多的开合桥呢?

对陆上交通说,过河有桥,当然是再好没有了。

但是河上要行船,有了桥,不但航道受限制,而且船有一定高度,如果桥的高度不变,水涨船高,就可能过不了桥。

要保证船能过桥,就要在桥下预留一个最小限度的空间高度,虽在大水时期,仍然能让最高的船通行无阻。

这个最小限度的空间高度,名为“净空”,要等于河上航行的船的可能最大高度。

根据河流在洪水时期的水位,加上净空,就定出桥面高出两岸的高度。

如果河水涨落差距特别大,如同天津的河流一样,那么,这桥面的高度就很惊人了。

桥面一高,就要在桥面和地面之间造一座有坡度的“引桥”,引桥不仅增加了桥梁的造价,而且对两旁的房屋建筑非常不利。

这在城市规划上成了不易解决的问题。

这便是水陆文通之同的一个矛盾。

为了陆上交通,就要有正桥过河,而正桥就妨碍了水上交通;为了水上交通,就要有两岸的引桥,而引桥又妨碍了陆上交通,因为上引桥的车辆有的是要绕道而行的,而引桥两旁的房屋也是不易相互往来的。

在都市里,除非长度有限,影响不大的以外,引桥总是一种障碍物,应当设法消除。

开合桥就是消除引桥的一种桥梁结构。

天津开河桥多,就是这个原因。

开合桥的种类很多,一种是“平旋桥”,把两孔桥联在一起,在两孔之间的桥墩上,安装机器,使这两孔桥围绕这桥墩在水面上旋转九十度,与桥的原来位置垂直,让出两孔航道,上下无阻地好过船。

一种“升降桥”,在一孔桥的两边桥墩上,各立塔架,安装机器,使这一孔桥能在塔架间升降,就像电梯一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