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净距隧道进洞专项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9207174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107 大小:2.2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净距隧道进洞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7页
小净距隧道进洞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7页
小净距隧道进洞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7页
小净距隧道进洞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7页
小净距隧道进洞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净距隧道进洞专项施工方案.docx

《小净距隧道进洞专项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净距隧道进洞专项施工方案.docx(10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净距隧道进洞专项施工方案.docx

小净距隧道进洞专项施工方案

隧道进洞施工方案

第一章编制说明

1.1编制依据

⑴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地方政府的有关政策、法规和条例、规定;

⑵国家和交通部有关现行设计规范、施工技术规范、施工指南、验收标准;

⑶《广东省仁化(湘粤界)至博罗公路仁化至新丰段TJ13标施工招标文件与投标文件》;

⑷广东省仁化(湘粤界)至博罗公路仁化至新丰段TJ13合同段两阶段施工图设计;

⑸《仁新高速公路标准化管理手册》(试行稿);

⑹《仁新高速公路TJ13标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⑺本公司积累的施工经验,拥有的技术装备力量、机械设备状况、管理水平、工法及科技成果;

1.2编制原则

⑴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方针、政策、标准和设计文件,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实现工程项目的全部功能;

⑵全面履行工程合同,满足建设单位要求,有效地集中施工力量,按期交付使用;

⑶根据工程特点部署施工组织机构和优选先进可行的施工方案,从组织机构、施工方案、机械设备配备、工程材料供应等方面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

⑷确保施工按期完成的原则。

优化资源配置,满足施工工期的要求,科学组织施工,合理安排施工进度,搞好工序衔接,实行平行作业、流水作业相配合,交叉组织施工,确保工期,均衡生产。

⑸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提倡施工机械化、工厂化、整体化、标准化。

⑹保证工程质量,确保施工安全,重视环境保护,做到文明施工。

1.3编制范围

第二章工程概况

2.1工程简介

洞口为小净距段(最小净距25.82m)洞身分离式,洞室净空14.75×5.0m,起讫桩号左线ZK340+815~ZK341+032,长217m;右线YK340+763~YK340+994,长231m,呈90°方向展开;进洞口设计标高左线242.34m、右线242.964m,出洞口设计标高左线247.586m、右线249.384m;隧道最大埋深约42.6m,属短隧道。

隧道进口处为陡峭山壁,交通条件极差;隧道出口位于陡峭山坡,坡度较陡,交通条件一般。

图2.1-1

2.2主要技术标准

隧道路面按双向六车道设置,设计行车速度为100km/h,设计荷载公路1级,隧道抗震设防烈度Ⅶ度;防水等级二级,隧道建筑限界14.75m,隧道净高5.0m。

2.3工程地质情况

2.3.1隧道进、出口地形地貌及地质评价

进口位于一北西向斜坡上,基岩裸露,斜坡自然坡度35°~50°,斜坡临空面方位324°,与路线走向呈52°大角度斜交。

岩层产状292°∠81°;洞口岩体裂隙发育,岩体较完整,坡顶为自然陡崖,洞口右侧约230m处为近直立陡崖(白面石),卸荷裂隙发育,发育一组倾向隧道洞口的宽大节理裂隙,裂隙产状305°∠55°,结合程度较差,施工中人工爆破可能引发小型崩塌,对隧道洞口有不利影响。

围岩分级为Ⅳ级,成洞条件较差,围岩易坍塌,处理不当可能出现大体积坍塌,进口仰坡为逆向坡,利于边坡稳定。

出口位于一南东向斜坡上,上覆残坡积粉质黏土层厚0.50~5.0m,斜坡自然坡度25°~35°,洞口斜坡临与路线走向近似垂直相交。

岩层产状292°∠81°。

洞口岩石裂隙发育,岩体较破碎,完整性差,围岩分级为Ⅳ级,成洞条件差,围岩易坍塌,处理不当可能出现大体积坍塌及冒顶,仰坡为顺层坡,坡度较陡。

出口段基岩出露,地表水沿灰岩内的节理面或裂隙面等发生溶蚀,形成溶沟(或溶槽),原先成层分布的石灰岩被溶沟分开成石柱或石笋,在溶沟(或溶槽)中长期堆积了松散状的角砾。

2.3.2隧道洞口边仰坡设计断面

洞口边仰坡设计断面见图2.3.2-1。

明洞边、仰坡均采用喷锚防护,喷射C25混凝土厚度为10cm,挂φ8钢筋网。

2.4水文地质

2.4.1地表水

隧道区地表水系较不发育,隧道进口端和出口端沟谷均发育山间小溪沟,溪沟均与线路近于垂直,常年有流水,由分水岭向进出口两侧坡脚汇入山间小溪流,根据调查统计,隧道区地表水对隧道涌水可能造成影响不大。

地表水主要以气候降水形成为主,且径流条件较好,对隧道施工影响较小,现场需做好洞口截水沟、排水沟,确保暴雨暴雨季节的洞口周围的截流、疏排顺畅。

2.4.2地下水

该隧道地下水为表层残坡积、崩坡积碎石土中的孔隙水及基岩风化带内的裂隙水、岩溶水,水量大小、受孔隙率、裂隙发育程度及季节变化影响,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下渗补给,由于洞身较短,穿越地层时代较简单,岩性差异风化不明显,因此隧道区裂隙水渗入较小。

隧道区基岩为灰岩含水层,水量较丰富,地下水对隧道施工影响一般;但由于受浅埋地段节理裂隙发育的影响,局部形成透水带,在隧道施工时可能产生涌水;地下水对隧道施工具不利影响,隧道水纹地质条件较简单。

隧道区地表水主要为大气降水补给,水质PH值7.0,侵蚀性CO23.84mg/L,总硬度277.87mg/L,矿化度159.1mg/L,水化学类型为Ca-Mg-HCO3型,属微硬弱碱性淡水,地表水、地下水对砼结构具有微腐蚀性,对钢结构具微腐蚀性。

2.5不良地质条件

隧道进口处地势陡峭,坡顶为自然陡崖,且岩层倾向与坡向形成顺向坡,区域地质资料显示进口段坡上陡崖发育推测平移断层,目前处于基本稳定状态,但隧道施工时将降低其稳定性,影响洞口的稳定,施工时应注意采取防护措施。

2.6气象、气候及地震情况

2.6.1气象、气候

本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气候温暖、湿润、多雨、水系发育,年均气温19.6~21.8℃,年均降雨量1400~2000mm,丰水期4~8月。

2.6.2地震情况

隧址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对应的地震基本烈度为6度,隧址区未发现新断裂构造和活动断裂;近代无中强震记录,属相对稳定地块。

2.7施工条件

2.7.1沿线交通情况

隧道位于翁源县龙仙镇坪山村附近,交通较为发达,与省道S341交叉,物资、设备可通过县道运往施工场地。

2.7.2自然条件、社会经济

隧道洞口离村庄较远,隧道洞身开挖爆破对村里房屋无震动影响。

种植果树、菜地为主,经济条件相对较好,居民比较富庶。

当地居民以汉族为主,民风淳朴,治安状况较好。

2.8隧道洞口主要工程数量

表2.8-1工程数量表

编号

项目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1

开挖

洞门及明洞开挖

土方

硬土

4904.2

 

2

石方

软石

6536.1

 

3

洞门及明洞的修筑

洞门建筑

洞门墙

C30素混凝土

1275.3

 

4

帽石

C30素混凝土

18.7

 

5

钢筋

HRB400

kg

1489.6

 

6

明洞衬砌

拱、墙防水混凝土

C30防水混凝土

541.2

 

7

衬砌钢筋

HPB300

kg

2572

 

8

HRB400

kg

52118

 

9

仰拱防水混凝土

C30防水混凝土

200.2

 

10

仰拱回填及铺底

C20混凝土

251.7

 

11

洞口坡面防护

喷射混凝土

C20喷射混凝土

183

 

12

钢筋网

Φ8钢筋网

kg

7226.2

 

13

锚杆

Φ22砂浆锚杆

kg

4562.5

 

17

植草

三维网植草防护

m2

1674

 

19

明洞回填

洞顶回填

碎石土

1150.1

 

20

粘土隔水层

269.8

 

21

M7.5浆砌片石

322.6

 

22

洞门装饰

瓷砖贴面

瓷砖贴面

m2

0

 

23

岩质镶面

花岗岩镶面

m2

779.2

 

2.9建设相关单位

本工程项目参建单位见表2.9-1。

表2.9-1各参建单位表

序号

参建方

责任主体单位

备注

1

建设单位

2

设计单位

3

勘察单位

4

监理单位

5

检测单位

6

施工单位

第三章施工计划编排

3.1施工进度计划

根据总工期要求,坪山隧道计划从出口单向进洞后进行掘进。

施工时间为2015年12月20日至2016年4月5日,历时107天。

表3.1-1施工计划安排表

序号

工程项目

开始日期

完成日期

工期(d)

1

左线深圳端

清表、大临工程及截水沟

2015/12/20

2016/1/20

30

2

明洞开挖

2016/3/1

2016/4/10

40

3

边仰坡开挖支护

2016/2/1

2016/2/29

28

反压回填

2016/2/20

2016/3/1

10

4

导向墙施工

2016/3/1

2016/3/5

5

5

套拱及长管棚

2015/3/12

2015/3/17

5

6

进洞

2016/3/25

7

右线

深圳端

清表、大临工程及截水沟

2015/12/20

2016/1/20

30

明洞开挖

2016/2/2

2016/3/10

36

边仰坡开挖支护

2016/2/1

2016/2/29

28

导向墙施工

2016/3/10

2016/3/15

5

套拱及长管棚

2016/3/15

2016/3/20

5

进洞

2016/4/5

3.2材料计划安排

隧道洞口工程所需材料见表3.2-1,材料按施工计划提前分批次进场。

3.3主要机械设备、质量检测设备配置计划

表3.3-1主要机械设备配置表

序号

设备名称

设备型号

单位

数量

用途

备注

1

风钻

YT-28

12

钻眼

2

多功能台架

自制

1

防水板铺设

3

装载机

ZL50C

1

装出石碴

4

自卸式汽车

双桥

3

出碴

5

挖掘机

220

1

开挖装石碴

6

湿喷机械手

1

喷射砼

7

拌合站

HZS180

2

砼拌合

8

空压机

20m3

6

开挖、喷砼

9

输送泵

50

2

二衬砼浇筑

10

台钻

1

钢板钻孔

11

潜水泵

2

抽水

12

热合机

1

防水板焊接

13

水带封口机

KPS-60

1

制作水袋

14

衬砌台车

定制

1

二衬施工

15

压浆机

BM-250型

2

压浆

16

管棚钻机

XY-28-3000

1

管棚钻孔

表3.3-2测量仪器配置表

序号

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单位

数量

备注

1

电子水准仪

苏光DSZ2

2

正常

2

全站仪

莱卡Ts06-2

1

正常

3

断面仪

1

正常

4

收敛仪

2

正常

 

第四章洞口临建布置及资源配置

4.1工区驻地

本隧道为短隧道,仅在出口洞口设置一处驻地,驻地设置于距ZK341+032左侧,场地较平坦,距洞口约30m,规划有搭建双层活动板房20间,房屋规格采用3.64×6m,设置生活区和办公区,同时配置厨房、淋浴间、洗衣间、卫生间等生活设施。

对生活垃圾和污水进行合理处理,保证周围环境整洁卫生。

4.2施工便道及便桥设置

隧道出口利用省道S341为主要进场道路,经坪山村利用TJ14标砼便道,在坪山大桥右线10号墩位置通过新建纵向便道绕行至坪山隧道出口,洞门距搅拌站6.4Km,距离项目经理部驻地约9Km。

4.3拌合站设置

全线拌合站按照“三集中”要求布置,拌合站设位于K337+750右侧600m处,位于省道S341旁,配置2台HZS180型搅拌机,负责隧道二衬、仰拱砼供应。

另在出口设置一个喷射砼拌合站,采用1台HZS75搅拌机。

4.4钢筋加工场

隧道内钢筋统一由2#钢筋棚进行集中加工配送,并在坪山隧道出口设置一处小型钢结构加工场,用于隧道出口的钢架加工及其他材料加工等(如钻头、钻杆加工)。

4.5材料库房

洞口均设置材料库房,包含防水材料库房、周转材料库房、其他材料库房等。

防水材料库房用于防水板、土工布、排水管、打孔波纹管、止水带、止水条等存放;周转材料库房用于污水管、高压风水管、通风带、模板、脚手架、扣件等存放;其他材料库房用于各种五金材料、锚杆药卷、机械零部件等存放。

各库房设置灭火器,特别是防水材料库房进行重点防火。

4.6炸药库

为确保炸药使用安全,采用民爆公司统一配送管理,现场不设火工品仓库,炸药使用经韶关市公安局批准,火工品运输,采用火工运输专用厢式卡车进行运输,运输交通便利,全过程由民爆公司负责管理。

依照国家及地方关于火工品存储、运输、使用的相关法律法规。

4.7施工供风、供水及供电

4.7.1施工供风

隧道采用单向掘进,洞口配置3台20m3电动空压机,配φ80mm供风钢管。

管道安装高度为施工道路顶面上400mm。

4.7.2施工供水

隧道洞口左侧有山间河流,常年流水,经检验水质良好,符合生产用水要求。

为避免枯水期河流断水影响施工生产,计划在洞口右侧设置1口水井,通过高扬程水泵抽水至高山水池。

同时,高山水池与设计的消防水池进行永临结合,以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

生活用水采用就近打井取水,饮用前需抽样委外检测,检测合格方可使用,必要时设置净化处理设施。

4.7.3施工供电

隧道施工施工电力干线“T”接35KV贯通线(TJ14标李洞隧道高压线),同时出口配置1台300KW发电机作为备用电源。

原则上采用高压至洞口,低压进洞。

洞外变电站设置防雷击和防风装置,且设在靠近负荷集中地点和设在电源来线一侧;当变电站电源线需跨越施工地区时,其最低点距人行道和运输线路的最小高度应满足:

电压400V时6m。

照明和动力线路安装在同一侧,严格按照要求分层架设。

电线悬挂高度应满足:

110V以下电线离地面距离不应小于2m,400V时应大于2.5m,6~10kV时不应小于3.5m。

供电线路架设一般要求高压在上、低压在下,干线在上、支线在下,动力线在上、照明线在下。

施工期间“三管两线”应架设、安装顺直、整齐。

施工期间“三管两线”在洞内布置示意见图4.8.3-1。

图4.8.3-1“三管两线”布置示意图

4.8污水排放设施

洞口设置一处三级沉淀池,施工污水经三级沉淀池澄清后排放;洞内临时排水采用沟槽结合集水坑抽水排水。

4.9洞口应急物资

洞口配备工字钢、小导管、水泵、消防用的水池、消防砂、灭火器、铁锹、木方等抢险物资。

 

第五章施工工艺、方案

5.1施工总体原则

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循“管超前、严注浆、短进尺、弱爆破、强支护、早成环、勤量测”的原则,安全第一,质量为主,稳扎稳打,步步为营。

5.2施工准备

1、洞口工程施工前,对隧道洞口位置进行调查和复测,确保洞口位置、洞口地形地貌与设计相符,如有不符,及时联系业主、设计单位进行核实;按设计边仰坡位置精确放样出边仰坡开口线,确保开挖过程中不超挖,避免对设计范围以外的植被的破坏。

2、洞口各分项工程开工前,试验室提前完成洞口工程所需材料的送检和检验、相关配合比(C20喷射砼、套拱C30砼、衬砌C30防水砼以及管棚压浆浆液)的设计和报批。

3、隧道出口配置一支55人施工队伍。

洞口布置以方便施工、布置合理、并充分考虑环、水保的原则进行。

5.3进洞方案选择

隧道属于短隧道,不影响整体工期,我部采用单向掘进。

由于进口位于陡坡地段,桥梁接隧道洞门,施工展线后需填筑洞口场地难度大,周期长;坪山隧道出口与坪山大桥之间存在约200m路基,我部采用通过新修部分便道直接到达出口洞口。

由于隧道出口端左线的设计标高较右线低,并存在偏压,考虑广东省雨季较多,因此左洞先于右洞施工,待左洞贯通后再施工右洞。

出口洞口原设计均为Ⅴ级围岩,采用双侧壁导坑法。

双侧壁导坑法具有工序多、工序之间接衔接复杂;侧壁导坑空间狭小,出渣干扰多,速度慢;总体施工进度慢;爆破施工易对初期支护和临时支护产生影响,且爆破不易控制;临时支护拆除时受力体系改变,将对初期支护造成二次扰动,不利于结构安全;另外根据我单位成熟经验、工人熟练程度以及工期要求;综上原因拟采取三台阶预留核心土七部开挖法进洞。

5.4出洞方案选择

隧道进口段桥隧相接,根据总体施工进度计划,在施工时,采取从出口单向出洞的施工方案。

1、掘进至隧道进口20m时,根据揭示围岩地质情况,围岩情况较好情况下,采用三台阶预留核心土施工方法率先将上台贯通;若围岩较差时,采用侧壁导坑加中隔壁钢支撑小洞出洞。

2、出洞前先将进口端洞口边仰坡防护施工提前完成,并将隧道进口洞顶截水沟及时施做,与地方排水沟相接排水,以防地表水冲刷而造成边仰坡失稳。

3、由于隧道左线进口地形近乎平行隧道轴线,在出洞前加强对洞口地表监控量测频率及测点布设,并超前支护采用双层小导管注浆加固,以确保施工安全。

4、洞门和端墙的砼浇筑及洞口排水沟的砌筑等待明洞施工完成后再行施工。

5.4总体施工方案

进洞总体施工工艺流程见图5.4-1。

图5.4-1(进洞总体施工工艺流程图)

5.4.1清表及测量

首先对洞口范围内树木、杂草进行清理,然后按纵向每5m测出洞口前后20m范围横断面线,按设计放出边、仰坡开挖线,查看设计是否合理,如果不合理,提前与业主、设计及监理沟通进行变更,做到在安全的前提下尽量早进洞,减少植被破坏。

5.4.2洞顶截水沟施工

截水沟应在洞口土石方开挖前完成,防止地面水汇集,冲刷导致边、仰坡落石、塌方。

截水沟与洞口排水沟或洞口临时排水沟顺接。

测量放线:

在边坡、仰坡开挖线5m外放出截水沟位置,为保证截水沟线性圆顺及排水流畅,转弯处可根据地形做适当的调整。

图5.5.2-1(洞口截水沟平面示意图)

截水沟开挖:

土质地段采用人工开挖,较软石质采用风镐开挖,坚硬石质松动爆破;

截水沟浆砌:

采用M7.5浆砌片石挂线砌筑,首先采用较平整的片石铺底,然后在底板上砌筑两侧墙,施工时还应沿截水沟侧将填土夯实,并高于沟顶,以免水渗入截水沟基础内;

勾缝:

截水沟砌筑完成后,采用M10水泥砂浆对两侧边墙进行统一勾凹缝,凹缝标准为宽度10mm,深度10mm。

养护:

在每次施工完后,及时对砌体按照施工规范要求进行洒水养护。

5.4.3洞口排水沟施工

洞口施工前,应先行施工简易排水沟,截除截水沟水及地面雨水并将截水沟水引排至洞口范围以外,保持施工区域地表干燥。

隧道进洞施工完成一段距离后(进行洞内排水系统施工时)再施作洞口永久排水系统。

5.4.4洞口边坡、仰坡开挖及防护

1、测量班按设计要求精确测设出边、仰坡开挖轮廓线,打施工控制桩,并及时对现场施工人员进行交底。

仰坡与截水沟之间的植被禁止砍伐破坏,分离式隧道中间山体开挖时两侧山体尽可能的保护。

2、开挖

首先清除洞口上方有可能滑塌的表土、灌木及山坡危石等,不留后患。

仰坡及边坡分层开挖,从仰坡顶自上而下开挖,边开挖边对仰坡面进行锚、网、喷支护处理,以保证仰坡、边坡稳定性。

洞口边坡、仰坡开挖对地表土质覆盖层采用人工配合机械的方式进行,机械作业时,配备专人指挥施工,并于机械前、后配备专门人员监控安全情况,发现危险立即采取可靠措施,将机械撤至安全地方;对石质采用松动爆破,人工翻渣,严禁采用大药量爆破,尽量减少对原地层的扰动,爆破后,及时清除松动石块。

为防止爆破震动引起边仰坡崩塌、剥落,采取浅眼弱爆破,不得采取深眼多药量爆破。

开挖中应随时检查、观测边坡及仰坡,应适当放缓坡度,保证边仰坡稳定和施工安全。

开挖的土石方不得弃在危害边坡及其它建筑物稳定的地点,并不得影响运输安全。

洞口边仰坡开挖前先完成洞口截水沟等防排水系统,以防止雨水对洞口边坡、仰坡坡面和洞口绿化的冲刷而造成洞口失稳。

3、边仰坡防护

设计支护参数

边仰坡自上而下分台阶开挖,边开挖边进行喷、锚、网支护,明洞边、仰坡均采用喷锚防护。

出口端:

喷射10cm厚C25混凝土,挂φ8钢筋网,间距20×20cm;二级边坡采用5mΦ22砂浆锚杆加固,其余边坡采用3.5mΦ22砂浆锚杆加固,间距1.2×1.2m,梅花型布置;一级边坡坡率为1:

0.5,二级边坡坡率为1:

0.75,仰坡坡率为1:

0.75;后期永久防护采用三维网植草防护。

进口端:

喷射10cm厚C25混凝土,挂φ8钢筋网,间距20×20cm;二级边坡采用5mΦ22砂浆锚杆加固,其余边坡采用3.5mΦ22砂浆锚杆加固,间距1.2×1.2m,梅花型布置;一级边坡坡率为1:

0.5,二级边坡坡率为1:

0.75,仰坡坡率为1:

0.75;后期永久防护采用三维网植草防护。

图5.5.4-1(左线出口洞口边仰坡防护立面示意图)

图5.5.4-2(右线出口洞口边仰坡防护立面示意图)

砂浆锚杆

砂浆锚杆施工工艺流程见图5.5.4-3所示。

图5.5.4-3(砂浆锚杆施工工艺框图)

钻孔:

施工时采用风枪钻孔。

孔位偏差应不大于10mm,孔深偏差不大于50mm,采用“先注浆后安装锚杆”的程序施工,钻头直径应大于锚杆直径15mm。

锚杆埋设:

锚杆埋设前,先对锚孔进行检查,孔位、孔深、垂直度、孔径、方向必须合格。

同时应用高压风、水清孔,使孔干净无积水残碴。

此外检查锚杆钢材、直径、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锚杆端头应加工螺纹长度不小于10cm。

锚杆埋设采取先注浆后插杆方法施工,砂浆配合比要求如下:

粘结剂采用42.5以上新鲜硅酸盐水泥,砂径不大于2.5mm,并掺加0.5~1%FDN早强减水剂,5%氧化镁膨胀剂。

砂浆配合比(质量比)水泥:

砂=1:

1,水灰比:

0.38~0.45。

用羊角气泵胶管从孔底倒插式注浆,浆满后快速插入锚杆到埋设长度,也可用锚固剂替代砂浆,然后用半干硬砂浆封实孔口,用楔子固定锚杆,并安设垫板,上好螺帽。

锚杆埋设后24h以内不许碰撞,锚杆砂浆掺膨胀和早强剂,以提高其早期强度,埋设24h后,拧紧螺母,使垫板紧贴岩石。

4、钢筋网铺设

钢筋网使用前应清除锈蚀,钢筋网随受喷面起伏铺设,并要保证其保护层厚度不小于2cm,钢筋网应与锚杆连接固定,在喷射砼时不得晃动,钢筋网连接钢筋搭接应符合规范。

5、喷射砼施工

喷射砼配合比应通过试验选定,满足设计强度和喷射工艺的要求。

混合料应拌和均匀,随拌随用,并采用强制搅拌机在短时间内完成,严禁受潮。

在喷射砼之前,应用人工将受喷面浮土、松石和杂物清除干净。

 喷射中发现松动石块应及时清除,边仰坡喷射砼厚度设计10cm,分初喷和复喷,开挖后,先对开挖面初喷一层2~3cm厚的砼,以确保开挖面安全和稳定,锚杆和钢筋网安装完成后,再复喷砼至设计厚度。

喷射砼终凝2h后,喷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

5.4.5反压回填施工

根据现场实际放样,设计地形与现场情况相符。

及时对反压回填范围进行清表;清表后及时施工挡土墙、地表注浆及填土反压工作。

具体要求如下:

1、挡土墙施工

根据现场实际放样,设计地形与现场情况相符。

及时对反压回填范围进行清表;安排测量人员对出口左洞ZK341+026.4~ZK341+022段左侧5.6mA型挡土墙进行放样,挡土墙采用C20素混凝土浇筑,并采用M7.5浆砌片石对挡土墙基础回填区域进行封闭砌筑。

图5.4.5-1(坪山隧道出口左洞反压回填挡土墙断面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历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