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总复习 附录3教案 新人教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206988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4.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历史总复习 附录3教案 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高三历史总复习 附录3教案 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高三历史总复习 附录3教案 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高三历史总复习 附录3教案 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高三历史总复习 附录3教案 新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历史总复习 附录3教案 新人教版.docx

《高三历史总复习 附录3教案 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历史总复习 附录3教案 新人教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历史总复习 附录3教案 新人教版.docx

高三历史总复习附录3教案新人教版

附录3历史小论文典型试题示例

 

1.(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所谓社会转型,是指社会的经济结构、文化形态、价值观念发生深刻的变化,具体表现为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化、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化、传统政治文化向近代政治文化转化。

然而对于中国古代社会自身是否滋生新的近代社会因素,能否向近代社会转型,中外学者向来有不同看法,双方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明代中后期至清代中叶,即15世纪至19世纪中叶……中国是“一具涂着香料、裹着丝绸、写着象形文字的木乃伊,它的内部循环就如同一只冬眠鼠那样”,“它把世界上最丑恶的形貌一丝不变地保存了三四千年”。

20世纪初叶,马克斯·韦伯等西方学者提出的精神文化决定论给这种观点涂上了理论色彩……中国传统社会是停滞不变的,如果没有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根本无力产生近代性的变化……自停滞论出观之日起,中外学者即不断与之商榷和争鸣,并在争辩中使中国历史变迁论得到发展,从20世纪30年代,吕振羽的“中国资本主义萌芽说”到近些年出现的“市场经济萌芽”“近代化萌芽”“早期工业化”等新概念的提出,从不同角度阐述了明代中叶至清代中叶,中国社会经济内部出现了人类近代文明因素。

评述材料中关于中国古代社会转型的观点。

(要求:

围绕材料中的某一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答案提示:

首先应明确提炼出材料中的某一种观点(关键词是“停滞论”“变迁论”2分;“明清之际”1分,共3分),并围绕该观点,结合历史史实从政治、经济、文化等角度进行分别论述。

(9分)

观点一:

中国古代社会停滞论,即明清之际中国古代社会不具备社会转型的因素。

(3分)

政治: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发展强化达到顶峰;(3分)经济:

小农经济占主导,农耕文明没有重大发展;(3分)文化:

理学占主导地位,八股取士,民众思想愚昧;(3分)

观点二:

中国古代社会变迁论,即明清之际中国古代社会表现出社会转型的迹象。

(3分)

政治:

专制集权极端强化,封建制度渐趋衰落;(3分)经济:

经济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私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3分)文化:

民主思想萌发;开启西学东渐之风;(3分)

2.(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有的学者认为,造成冷战紧张局势的根源在于美国推行霸权主义,美国必须对冷战承担主要责任。

从两大阵营形成的基本过程看,也反映出美国是冷战的责任者……雅尔塔体制的“大国安排世界”和“划分势力范围”体制造成冷战局面的观点是“片面的,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了。

有的学者指出,冷战并非美国“独家制造”,而是“美苏共振互动所致”,双方在东欧、德国、黑海海峡、伊朗、东亚等问题上共震互动,“又经双方最高领导人升华”所致……苏联在冷战形成中的举措说明,苏联对冷战的爆发同样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美苏在战后都打算利用时机调整和配备力量,确定势力范围,以各自为核心组建新的国际体系,因此美苏为划分势力范围而爆发了冷战。

有的学者指出,冷战深深根植于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不同社会制度及意识形态的抗争……也有的学者指出:

“从国际层次上看,意识形态的差异和战后地缘政治因素逐渐使东西方形成战略对峙,双方互感‘安全威胁”’;“从国家层面来看,美国综合国力和核武器的优势,使美国确立了‘领导世界’的国际战略,并首先采取对苏强硬政策”;与其有特殊关系的英国“对美苏冷战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从决策者个人层面看,‘政治现实主义’理论家的政策建议则是促成华盛顿选择‘遏制’道路的重要因素”。

——白建材、田华《二十年来我国学术界对冷战史的研究》

评材料中关于冷战起源的观点。

(12分)(要求:

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几种观点展开评论:

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答案示例

第一种:

冷战是由美国酝酿和发动的,美国是冷战的责任者。

二战后美国凭借强大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实力,确立了全球霸权的战略,而且把日益强大的苏联视为实现其战略的主要障碍。

为此美国先后出台了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并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之后苏联被动应战,最终形成了美苏冷战的局面,因此冷战的主要根

源在于美国推行霸权主义。

第二种:

冷战是美苏共同导致的。

二战后期确立的雅尔塔体系实质上是美苏划分势力范围的产物,之后美国和苏联在欧亚等众多地区互相争夺、互不相让,而且两国领导人之间的严重不信任,也加剧了双方的矛盾。

最终双方各自控制部分国家在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进行冷战对抗,因此美苏双方对冷战的爆发均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第三种:

冷战是国际多种凶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二战后美国凭借强大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实力,确立了全球霸权的战略,因与苏联在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方面的尖锐对立,从而把苏联视为最主要的竞争对手;而此时乔治·凯南的遏制理论的提出和英国丘吉尔的“铁幕”演说,则对冷战起了煽动和推波助澜的作用。

因此冷战的爆发是多种因素造成的。

3.(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从总体来说,它(雅尔塔体系)共同制约了美国与苏联在产生任何争端时的行为方式,即双方不是以战争手段,而要用和平手段、协商谈判来解决处理。

……冷战中的两个主要角色美国和苏联之间从未发生过直接的军事对抗,从而在整体上维持了世界的大和平状态。

……雅尔塔体系在“控制战争”方面也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它将昔日的战争策源地德、日、意等法西斯国家转变为资产阶级民主国家,从而埋葬了发动世界大战的重要根源。

它所确立的联合国安理会的“大国一致原则”,使任何一个大国要想发动战争特别是世界大战都受到约束。

与此相反,有的学者对雅尔塔体系更多地持否定态度,认为战后地图主要由美苏绘制,雅尔塔体系就是美苏两大国的交易和对立的结果,因此认为战后世界的动荡和不宁都根源于这一体系。

……首先,它与战后国际危机相联系,由于美苏两国都想寻求世界霸权,因而形成多次危机。

它与战后国际局部战争相联系,据粗略统计,在战后至今发生的20多场战争中,不仅美苏介入为其主要特点而且介入比例越来越高,……由于美苏军事对峙主要在欧洲,双方不断进行核军备竞赛,造成欧洲乃至全世界面临核战争的威胁。

所以冷战是雅尔塔体系的必然产物。

——徐监《试论雅尔塔体系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

评材料中雅尔塔体系有关战争问题的观点。

(12分)(要求:

围绕材料中的一种观点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答案示例

第一种:

在雅尔塔体系下,美苏实力相当,谁也没有战胜对方的把握,双方更多以和平协商的方式来处理矛盾;同时由于对法西斯国家的改造,埋葬了世界大战的重要根源;再加上联合国确立的“大国一致”原则,因此雅尔塔体系在“控制战争”,尤其是防止新的世界大战爆发起了重要的作用。

第二种:

雅尔塔体系是美苏两国因交易和对立而暂时妥协的结果。

随着实力对比的变化及争夺世界霸权的需要的推动下,两国大搞军备竞赛,积极插手世界各地事务,导致了大量局部战争的爆发,世界处于核战争的恐怖之中。

因此雅尔塔体系是美苏冷战的必然产物,对世界和平构成了极大威胁。

4.(12分)阅读下列有关洋务运动的材料:

材料鸦片战争尤其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使“天朝上国”受尽屈辱,知道了厉害。

太平天国起义加剧了清王朝的危机。

统治者逐渐醒悟:

也许“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启用汉族精英,学会与洋人打交道才能复兴。

失败的战争、弱国的外交、军备的购买、工厂的筹建等等,把洋务领袖推向国门前沿和国际社会。

他们是中国人中真正知道什么是世界、什么是列强和落后就要挨打的第一代,在鼎力于王朝免于崩溃的过程中,成为集政治上无可奈何和军事、外交、经济等移花接木地创新于一身的,为近代化奠基之巨擘。

——聂幼犁《建设民族复兴下的(中国近代史)》

自强运动(洋务运动)既然引进和发展了先进生产力,便会自然地融入世界文明的大潮,于是发展同世界各国交往并制成进行这种交往的工具——轮船、铁路、电信工具等自是必然趋向。

应该承认,中国三十年的自强运

动确实奠定了一个现代工业文明系统的初步基础,它同中国原先固有的物质文明系统必然形成矛盾和斗争。

显然,这种新型的物质文明系统(哪怕是雏形),其文化影响绝不可能仅局限于器物层面——物态文化层,它将通过所谓“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根纽带,必然的向着制度文化层面、意识文化层面推进。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中)》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评析材料中关于洋务运动的观点。

(要求:

对此观点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运用材料和已有知识进行评析,史论结合。

答案示例:

认同材料肯定洋务运动进步作用的观点。

洋务运动是清统治者中有远见的精英阶层,面对内外交困所发起的自强运动,他们将学习西方的主张付诸实践,开办了中国最早的一批近代企业,引进了西方技术和思想,在军事、外交、经济、教育等方面,发起了一场学习西方运动。

这场运动没有使中国富强,学习西方也主要体现在器物方面,却是学习西方的第一步,同时改变了国人的观念,为以后在制度上学习西方创造了条件,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

洋务运动作为一次自强运动,虽最终失败,但在冲破传统的观念束缚和引导中国的现代化历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5.(12分)阅读下列反映不同时期资本主义国家曾经实行过的经济政策。

材料一十六世纪英国伊丽莎白和十八世纪俄国彼得一世都实行过鼓励开办手工工厂、鼓励出口、保护本国工商业的重商主义政策,使两国的经济发展逐渐跻身于欧洲强国之列。

材料二十九世纪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鼓吹自由贸易政策,主张自由放任,让看不见的市场之手指挥经济。

材料三渡过危机后,美国总统罗斯福说到:

“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

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材料四20世纪70年代为了克服效益低下,竞争力下降等弊病,英国撒切尔夫人、美国里根总统都实施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重视发挥市场的作用。

通过改革,经济都出现了迅速增长的势头。

请对上述材料进行评述。

本题采用分层评分法:

第一层次,单点结构:

找到一个线索或材料即得出结论。

酌情给0——3分。

能单纯从一个线索或材料得出相应结论:

如单纯从重商主义、自由主义、凯恩斯主义、或是新自由主义中得出结论。

第二层次,多点结构:

使用多个线索或材料,进行单一维度地解释。

酌情给4——7分。

能通过多个线索或材料,得出不同历史时期经济政策特征的相关结论或影响的相关结论。

参考观点:

综观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史,无论是重商主义,自由主义;无论是凯恩斯主义;还是新自由主义,都是在资本主义特定发展阶段推行的经济政策。

这些政策在特定背景下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同时,也潜藏着诸多难以克服的内在缺陷;即或是行之有效,也不可避免地制约着经济的持续良性发展,更不可能一劳永逸。

第三层次,关联结构、抽象拓展结构:

能在多个线索或材料之间建立起联系,并进行更为抽象的提炼和概括。

并对此作出解释。

8——10分。

能通过多个线索或材料,得出不同历史时期经济政策特征及影响的相关结论,并通过对经济政策背景变化的分析对上述结论作出合理的解释。

能够拓展材料本身的意义,如从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西方的教训值得借鉴。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们既要重视“看不见的手”的作用,即市场运作,平等竞争;又要发挥“看得见的手”,政府监管,宏观调控。

避免重蹈覆辙,保持经济持续、良性的发展。

6.(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有钱神也怕,无钱鬼亦欺。

——选自明朝凌蒙初《初刻拍案惊奇》

材料二孙阳春在万历年间(1573~1619年)弃儒经商,他的商业信誉极好,明朝灭亡后,“有持万历间所发

之钱券,往易货物,肆中人立付之,不迟疑”。

——选自《明清史散论》

材料三在繁花似锦的明代商业文化的背后,隐藏着不容忽视的虚假性。

如往酒中掺水,甚至妄称所卖的酒

是陶渊明埋下的千年古酒,在鸡的肚中塞沙,往猪肉和鸡肉中注水,伪造古董和家谱等。

——选自《明清史散论》

材料四地方商帮在经营活动中,总结出许多谚语,例如:

“宁叫赔折腰,不让客吃亏”;“售货无诀窍,信誉第一条”。

——选自《明清晋商的经营文化》

请你为上述材料确定一个较为恰当的历史主题,并选择其中的一种经营现象结合明清社会背景加以评析。

(要求:

紧扣评论对象及主题,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楚。

答案示例:

历史主题:

明清时期的商业诚信问题。

(2分)

参考答案一

第一种经营现象:

诚实守信、注重信誉。

(2分)

背景:

明清时期小农经济与市场联系日益密切,城镇经济空前繁荣;出现地域性的商帮如徽商和晋商;社会上对轻视商人的观念也有所改变,一些商人遵守文化传统,合法经营,赢得了良好的信誉。

(任答2点即可,4分)

评析:

这种经营现象的出现有利于推动商品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形成诚信经营、顾客至上、重视产品的质量与良好的服务的商业文化氛围。

(4分,其他言之成理者,均可给分)

参考答案二:

第二种经营现象:

掺假造假、骗取钱财。

(2分)

背景:

明清时期小农经济与市场联系日益密切,城镇经济空前繁荣;出现地域性的商帮如徽商和晋商;人们更加渴望对财富的追求,但部分不法分子缺乏应有的文化素质和相应的法制观念,投机钻营,为牟取暴利,坑蒙拐骗。

(4分)(任答2点即可,4分)

评析:

这种经营现象会有损于商人的形象,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影响正常的经济秩序的运行。

(4分)(其他言之成理者,均可给分)

7.(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美国政治学家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中描述中国在冷战中的“随机应变”时说:

“(20世纪)50年代,中国将自己确定为苏联的一个盟友。

然后,在中苏分裂后,他把自己看做反对两个超级大国的第三世界的领袖,这使他付出了高昂的代价,而获利却甚少。

在尼克松政府做出政策调整后,中国开始寻求在两个超级大国的均势游戏中充当第三方,70年代当美国似乎微弱之时,他与美国结成了联盟,然后在80年代当美国军事力量增强,而苏联经济上衰弱并陷入阿富汗战争时,它转向与美苏保持等距离”。

并且说:

“然而,随着超级大国竞争的结束,‘中国牌’变得毫无价值,中国又一次被迫重新确定自己在世界事务中的作用。

它确立了两个目标:

成为中华文化的倡导者,即吸引其他所有华人社会的文明核心国家以及恢复他在19世纪丧失的作为东亚霸权国家的历史地位。

评价材料中亨廷顿关于中国外交政策的观点。

(12分)(要求:

围绕材料观点展开评论;要求观点明确,史

论结合)

参考答案:

中国在冷战中的外交政策是“随机应变”的或中国外交政策逐渐成熟。

(2分)

亨廷顿的观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在冷战时期采取独立自主、和平外交的政策。

20世纪50年代中国实行了“一边倒”,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1953年底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中苏关系恶化,中国积极发展同亚非国家的友好关系;20世纪70年代初,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国际上出现了同中国建交的热潮;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成为中国外交政策的目标。

但亨廷顿的“恢复它在19世纪丧失的作为东亚霸权国家的历史地位”这一观点是错误的。

冷战结束后,我国积极建立以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国为主要特征的、具有建设性的新型大国关系,这是推动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也是促进大国关系良性互动的有效手段,而不是要恢复我国在19世纪丧失的作为东亚霸权国家的历史地位。

(10分,言之有理即可)

8.(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著名史学家陈旭麓先生在其《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一书中形象指出:

“穷则变,但人们认识‘穷’往往是从头破血流的失败开始的。

”就是说,每一次变都是外来侵略推动的产物。

近代中国的思想进化,是“欧风美雨”的产物,是西方催化的结果。

陈旭麓先生还说,如果认为近代中国思想进化只是“欧风美雨”的产物,那是大错特错的。

这个“欧风美雨”对于风烛残年的中国社会是“和风化雨”,注入了生机;但这个“欧风美雨”更是包含着凶暴的“腥风血雨”……在这个腥风血雨中,国人自省,国人自强,是推动近代社会进化的内在动力。

结合所学知识论证陈旭麓先生的主要观点。

(要求:

观点准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参考答案:

观点:

在民族危机中,国人自省、国人自强,是推动近代中国思想进化的内在动力。

(2分)

论证:

①鸦片战争失败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林则徐、魏源等人“开眼看世界”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3分)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失败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清政府开展洋务运动,提出“求强”“求富”的口号,主张“中体西用”;(3分)

③中日甲午战争失败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康有为等人掀起维新变法运动,主张实行君主立宪;(4分)

④中国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失败后,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孙中山等人掀起辛亥革命,主张实行民主共和。

(4分)

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西方专制主义毫不疑问曾在历史上长期存在过。

但西方君主专制存在的形式同东方有很大差异。

以罗马帝国的专制君主为例,由于有共和的传统,元老院在大部分时间里具有很大的权力,分享元首的政权,并且成为推翻暴君的合理依据和领导力量。

但在讨论过程中,也能看到一些不符合历史实际的结论,比如把西方专制主义和东方专制主义画等号。

这种观点的持有者正确的看到东西方古代都有专制主义,罗马皇帝克劳狄、卡里古拉、尼禄、图密善,都是极其暴戾的君主。

现代还有希特勒、墨索里尼等大小暴君。

但如果说东西方专制主义完全一样,没有量的区别,显然不符合历史事实,等于用东西方的普遍性覆盖了东西方的特殊性。

——《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评述材料中关于东西方专制主义关系的观点。

(要求:

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参考答案:

观点:

东西方专制主义有很大区别。

论证

(1)西方君主的权力始终受到一定的制约。

如罗马元老院、英国议会、教权凌驾于王权。

(2)东方君主的权力至高无上。

如不断改革中央官制加强君主权力、监察制度服务于王权。

10.(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拉费伯尔是美国著名的外交史专家,为威斯康星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威斯康星学派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属于“修正派”中的一翼,是对当时主流史学界“正统派”的反动。

……正统派与美国的官方立场一致,将冷战的爆发与延长归咎于苏联,认为“苏联的行动清楚地显示了它对民主选举政治及其结果的毫无信赖;显示了它意欲把整个中、东欧置于自己的独立的支持者统治下的无情信念;苏联渴望空间、卫星国的人力和武装,外加经济资源以及有利于扩展其影响的机会”。

声称美国只是为了对战后国际体系“负责任”而不得已应战。

修正派则对美国对外政策持批判态度,虽非认为苏联完全无辜,但更多地认为美国负有重大责任。

……此后又出现了融合正统派和修正派观点的后修正派。

评论材料中关于“冷战”责任的观点。

(12分)(要求:

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参考答案

答案一:

观点:

美国应负冷战的主要责任。

(2分)

论证:

二战后,为遏制苏联、对抗共产主义运动、稳定资本主义制度,美国对苏联实行“冷战”政策(2分),致使冷战爆发和升级;苏联只是被迫应战。

(1分)①1947年提出杜鲁门主义,标志着冷战正式开始;(3分)

②1948年实施马歇尔计划,其目的是控制西欧,联合西欧遏制苏联,是冷战政策在经济方面的表现;(2分)③1949年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在欧洲组成了一个遏制苏联的弧线,加剧了冷战的发展。

(2分)

答案二:

观点:

苏联应负冷战的主要责任。

(2分)

论证:

二战后,苏联在东欧极力扩张自己的势力,严重威胁西方的资本主义秩序,迫使美国不得不发动冷战;同时苏联对美国的冷战政策采取强烈的反击措施,推动冷战不断升级。

(4分)①针对杜鲁门主义,苏联成立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2分)②针对马歇尔计划,苏联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2分)③针对北约,苏联成立华约,美苏冷战局面正式形成。

(2分)

答案三:

观点:

苏美都应负冷战的主要责任。

(2分)

美国方面:

对苏联实行“冷战”政策,致使冷战爆发和升级。

①1947年提出杜鲁门主义,标志着冷战正式开始;

②1948年实施马歇尔计划,其目的是控制西欧,联合西欧遏制苏联,是冷战政策在经济方面的表现;③1949年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在欧洲组成了一个遏制苏联的弧线,加剧了冷战的发展。

(5分)

苏联方面:

对美国的冷战政策采取强烈的反击措施,推动冷战不断升级。

①针对杜鲁门主义,苏联成立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②针对马歇尔计划,苏联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③针对北约,苏联成立华约,美苏冷战局面正式形成。

(5分)

11.(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郑应观曾上奏折说:

“莠民以教为护符。

尝闻作奸犯科,讹诈乡愚,欺凌孤弱,占人妻,侵人产,负租项,欠钱粮,包揽官事,击毙平民……”;毓贤也曾上奏折说:

“……迩来,彼教日见鸱张。

一经投教,即倚为护符,横行乡里,鱼肉良民,甚至挟制官长,动辄欺人……每因教民肆虐太甚,乡民积怨不平……”;袁世凯也曾上奏折说:

“……东省民教积不相能,推原其故,固由教民之强横,亦多由地方官未能持平办理……教民之气焰益张,良民之激怒愈甚,一旦发作,势同决川。

材料二  1866年嘉约翰开设博济医校,开始只招收男生,改名南华医科学校后开始招收女生。

孙中山曾来该校学习一年。

博济医校开设了解剖学、生理学、内科学、外科学、化学、药学等,嘉约翰亲自教课。

1898年,嘉约翰又在花地湾建造了中国第一所精神病院。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长老会、法国传教士先后创办广东女医学堂及其附属的柔济医院和护士学校、韬美医院等,培养了中国的首批护士。

评材料中关于在近代中国的西方传教士的观点。

(12分)(要求:

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参考答案

答案一:

观点:

在华传教士是列强侵华工具,具有鲜明的侵略性。

论证:

①西方传教士纵容教徒欺压民众,严重影响社会治安;②通过搜集情报等多种方式协助西方列强侵略中国,并且参与制定不平等条约,是列强侵华的帮凶;③通过不平等条约获得在中国传教的特权,对中国进行文化侵略,从精神上奴役中国人民;④违反条约规定进入禁地传教,践踏中国领土主权;⑤传教士凭借本国领事裁判权的特权袒护不法教民,践踏中国司法主权。

答案二:

观点:

在华传教士传播西方先进文明,具有客观的进步性。

论证:

①开办医学教育及医疗机构,促进了中国医疗卫生事业的近代化。

②招收女生,冲击了中国传统重男轻女的封建落后思想,有利于妇女社会地位的提高。

③兴办新式学堂,冲击了旧式封建教育,推动了中国教育的近代化。

④传播了西方先进的自然科学知识,有利于中国科技的近代化。

⑤创办近代报刊,拉开了中国近代报刊业的序幕。

12.(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有一个控制了19世纪欧洲的思想和社会运动,它无所不在、人人皆知,因此只需略加思量,我们就明白根本不能想像一个缺了它的世界:

它有自己虔诚的信徒,也有自己势不两立的敌人,有民主的、贵族的、君主的各派之分,它给实干家、艺术家、知识精英和群众以灵感;然而奇怪的是,据我所知,没有任何一位重要的思想家曾预料到它会在未来扮演远为重要的角色。

但是,我们或许可以不夸张的说,它是当今世界现有各种思想、社会运动中最强大的运动之一,在有的地方则是唯一强大的运动;而那些没有预见到这一运动的人则为此付出了代价,失去了它们的自由,事实上是丧失了自己的生命。

这个运动就是民族主义。

——引自(英)以赛亚·柏林(1909~1997)《民族主义:

出人意料的力量》

根据材料和19世纪欧洲的有关历史,评述材料中关于民族主义的观点。

(要求:

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评分参考标准:

(1)提出观点:

3分。

明确表示赞同(反对)、一分为二(2分);明确表示赞同(反对)、一分为二,有具体内容(认为民族主义是19世纪欧洲重要思想和运动或其他主张)(3分)。

(2)评述观点:

7分。

赞成材料中的观点或反对材料中的观点(提出自己的观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唐诗宋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