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利镇黄石村水稻高产创建示范片工作总结.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206583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8.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胜利镇黄石村水稻高产创建示范片工作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胜利镇黄石村水稻高产创建示范片工作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胜利镇黄石村水稻高产创建示范片工作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胜利镇黄石村水稻高产创建示范片工作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胜利镇黄石村水稻高产创建示范片工作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胜利镇黄石村水稻高产创建示范片工作总结.docx

《胜利镇黄石村水稻高产创建示范片工作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胜利镇黄石村水稻高产创建示范片工作总结.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胜利镇黄石村水稻高产创建示范片工作总结.docx

胜利镇黄石村水稻高产创建示范片工作总结

2012年胜利镇黄石村水稻高产创建示范片工作总结

为推进我县粮食高产创建活动,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促进水稻生产全面持续稳定发展,我们按照县农业委和农技推广中心粮食高产创建的统一要求,积极制定水稻高产创建方案,狠抓各项技术措施的落实,不断创新、集成、组装高产栽培技术,水稻高产创建示范取得较好成效。

现就实施情况总结如下:

   一、实施概况 

   1、实施地点与规模

   我市始终把高产创建示范区的选择作为搞好水稻高产创建的关键环节来抓,在深入一线进行认真调研的基础上,我市将万亩水稻高产示范片选择在示范区的干部、技术人员和农民具有较高的水稻生产科技意识和科技水平、领导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农民热情高、种植水稻面积大、科技示范带动能力强、地理位置适中、交通方便、土壤水源条件比较好的博鳌镇培兰洋。

万亩水稻高产示范片总面积10060万亩,其中在培兰村建设核心示范片1005亩。

我们按照统一要求设立一块标牌(注明创建单位、工作责任人、生产目标、品种名称、技术要点等内容,方便农民学习,接受社会监督)。

与此同时建立高产创建档案,做好生产数据和工作记录。

 

   2、品种与目标产量

   根据水稻优质高产创建总体要求,结合我市水稻生产实际,全市今年水稻高产创建主导品种为II优629、特优209、特籼占25号等。

万亩示范片水稻平均亩产400公斤,其中1005亩核心示范片平均亩产450公斤,高产攻关田平均亩产500公斤,示范片内90%以上的田块要达到目标产量设计要求的技术指标。

 

   3、实施效果

   今年我市水稻高产创建经过全市上下的精心组织和安排,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9月上旬,我们按照农业部《全国粮食高产创建测产验收办法及省厅种植业处的要求,对水稻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产量结构进行了多点调查,博鳌镇培兰洋20亩高产攻关示范田平均亩有效穗18.78,每穗120.3粒,千粒重26.5克,亩理论单产598.6公斤,实产按85%折508.8公斤;1005亩高产核心示范区平均亩有效穗18.50每穗114.8粒,千粒重25.6克,亩理论单产543.3公斤,实产按85%折461.8公斤;10060亩高产创建示范片平均亩有效穗17.5万,每穗116.5粒,千粒重24.5克,亩理论单产498.7公斤,实产按85%折423.5公斤,同比上年增产29%,比对照增产12.5%,增产效果显著。

   二、主要工作措施 

   1、强化组织领导,明确创建责任。

为推进水稻高产创建工作开展,我市成立了分管农业副市长为组长,农业、财政等相关部门为成员的高产创建活动领导小组,负责高产创建工作的组织协调、督促检查和目标考核以及落实项目配套资金与工作经费等,市农技中心成立了高产创建技术指导组,负责制定水稻高产创建实施方案,并积极落实万亩示范片的检查指导、技术培训等工作的具体实施。

同时实施示范镇、村干部也组成工作班子,落实了"定人、定点、定责、定效、定酬,包面积、包技术、包产量、包效益、包病虫防治"的"五定五包"责任制,确保了主推品种和主推技术落实到位,实现了高产创建责任到人、责任到田。

市镇之间、镇村之间积极配合,经常沟通工作进展情况,协调开展工作,形成很好工作合力。

   2、强化科技培训,技术落实到户。

水稻生育期各关键时期,由市、镇农业技术人员共同组织发动,采取集中培训、田间指导、印发技术资料等行之有效的方式,根据农时对示范片干部群众进行技术培训和现场指导,共召开培训会20余场次,培训农民10000余人次,印发资料5000多份,使水稻高产创建示范片每户有一个科技"明白人",为水稻高产创建提供了技术保障。

同时,乡镇技术指导员制定了分户技术指导方案,定期不定期地入户指导,并通过电话与示范户建立经常性联系,及时帮助解决农户在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通过多种形式的技术培训,普及了示范区农业技术知识,加快了实用增产技术成果在生产中转化速度,提高了农民的科技意识和科学种田水平

   3、强化科技措施,组装高产技术。

在创建活动中,我们坚持粮油高产创建与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结合起来,整合项目,聚集力量,认真落实适时移栽、配方施肥、科学管水、病虫草害防治等技术要领,使示范片水稻生产形成了"品种良种化、种植规范化、管理科学化"的格局。

优良品种推广达到100%,测土配方施肥推广100%,病虫害综合防治率达到100%。

   4、争取资金投入。

全市把高产创建活动作为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重要内容,整合各种投入资源,保证创建工作取得成效。

一是积极争取上级对高产创建活动必要的项目和经费支持。

二是充分利用各种惠农政策,增加对高产示范片农民的物化补贴,保障农技人员入户指导的工作经费。

三是集约整合与粮食生产有关的各类项目资源,加快改善示范片的生产条件,保证示范片建设需要的资金、物质,推进高产创建工作。

   5、强化检查指导。

在市水稻高产创建领导小组的统一安排下,切实加强高产创建工作的督导力度,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措施解决,保证高产创建顺利进行。

围绕完成高产创建指标开展工作,认真总结高产创建中的成效和经验,特别是培植高产种植大户、集成技术经营模式、创新技术推广方法、机制和组织管理等进行认真总结,为下年开展高产创建提供经验。

(徐卫清)

四、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1、成立组织,加强领导。

镇政府成立了测土配方施肥工作领导小组,分管领导任组长,农技、财政、土地、城建、水利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下设办公室,安排专人办公。

各项目村成立了相应组织,村主任负责。

同时成立技术指导组,制定实施方案,负责该项技术工作。

每个示范村安排1—2名技术人员,通过技术人员抓点扩面,辐射带动,使测土、配方、施肥、供肥和施肥指导等工作有机结合,把该项工作落到实处。

2、全面实行“五定”、“三包”责任制。

“五定”即定人员、定任务、定面积、定目标、定奖惩。

“三包”即包技术指导、包示范带动、包农民增收。

严格实行行政包面积,部门包技术的双向目标责任制。

3、加强宣传培训,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

以各示范村为单位,认真开展技术培训,重点培训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油菜秋发高产栽培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等,做到户有一名懂得1—3门农业实用技术。

在油菜整个生产过程中,培训达到2次,培训内容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针对性,实用性、可操作性。

使广大示范户了解油菜测土配方施肥的重要意义和具体实施技术,做到每户有一名懂技术、会操作的技术人员。

据初步统计,派出技术人员220人(次),举办培训班14场次,培训技术骨干650人(次),培训农民1200人(次),印发技术资料7000份。

4、制定实施方案

确定油菜测土配方施肥标准,根据土壤样品检测结果情况分析,提出测土配方施肥建议,发放《东至县油菜测土配方施肥建议卡》,确保户均一份。

建议农户按照施肥建议卡合理施肥、科学施肥,提高肥料的利用率,达到节本增效的目的。

5、组织检查、督促、验收。

在项目实施中,组织有关单位领导和技术人员进行检查、督促,发现问题,及时改进。

同时做好验收工作,确保各项工作有序进行。

 

湖北省丹江口市2009年水稻高产创建示范片工作总结

      为推进全市粮油高产创建活动,增强我市种植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促进粮油生产全面持续稳定发展,根据鄂政办函(2009)17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全省粮棉油优质高产工作方案的通知,2009年丹江口市被列为全省158个万亩水稻高产创建示范片之一,为切实抓好万亩水稻高产创建示范工作,我们按照省农业厅粮油高产创建的统一要求,积极制定水稻高产创建方案,咬定创建目标,落实创建责任,突出示范引领,狠抓技术服务,不断创新、集成、组装高产栽培技术,建设了1个万亩水稻高产创建示范片。

在省农业厅的周密部署和精心安排下,经过市委、市政府、市农业部门与实施乡镇的共同努力,我市水稻高产创建示范取得较好成效。

现就实施情况总结如下

      一、实施概况

      

(一)实施地点与规模。

我市始终把高产创建示范区的选择作为搞好水稻高产创建的关键环节来抓,在深入一线进行认真调研的基础上,我市将万亩水稻高产示范片选择在示范区的干部、技术人员和农民具有较高的水稻生产科技意识和科技水平、领导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农民热情高、种植水稻面积大、科技示范带动能力强、地理位置适中、土壤水源条件比较好的习家店镇和蒿坪镇。

万亩水稻高产示范片总面积10500万亩,其中在习家店建设核心示范片500亩。

我们按照统一要求设立一块标牌(注明创建单位、工作责任人、生产目标、品种名称、技术要点等内容,方便农民学习,接受社会监督)。

与此同时建立高产创建档案,做好生产数据和工作记录。

      

(二)品种与目标产量。

根据水稻优质高产创建总体要求,结合我市水稻生产实际,全市今年水稻高产创建主导品种为岗优527、II优725、川香优2号等。

万亩示范片水稻平均亩产700公斤,其中500亩核心示范片平均亩产750公斤。

示范片内95%以上的田块要达到目标产量设计要求的技术指标。

      (三)实施效果

      今年我市水稻高产创建经过全市上下的精心组织和安排,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8月下旬,我们按照农业部《全国粮食高产创建测产验收办法及省厅种植业处的要求,对水稻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产量结构进行了多点调查,习家店、蒿坪镇10500高产创建示范片平均亩有效穗17.3万,每穗158粒,千粒重29克,亩理论单产792.8公斤,实产按85%折673.7公斤,同比上年增产20%,增产效果显著。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明确创建责任。

为推进水稻高产创建工作开展,我市成立了分管农业副市长为组长,农业、财政等相关部门为成员的高产创建活动领导小组,负责高产创建工作的组织协调、督促检查和目标考核以及落实项目配套资金与工作经费等,市农业局成立了高产创建技术指导组,负责制定水稻高产创建实施方案,并积极落实万亩示范片的检查指导、技术培训等工作的具体实施。

同时实施示范乡镇镇村干部也组成工作班子,落实了“定人、定点、定责、定效、定酬,包面积、包技术、包产量、包效益、包病虫防治”的“五定五包”责任制,确保了主推品种和主推技术落实到位,实现了高产创建责任到人、责任到田。

市镇之间、镇村之间积极配合,经常沟通工作进展情况,协调开展工作,形成很好工作合力。

      二是强化科技培训,技术落实到户。

水稻生育期各关键时期,由市、镇农业技术人员共同组织发动,采取集中培训、田间指导、印发技术资料等行之有效的方式,根据农时对示范片干部群众进行技术培训和现场指导,共召开培训会20余场次,培训农民10000余人次,印发资料5000多份,使水稻高产创建示范片每户有一个科技“明白人”,为水稻高产创建提供了技术保障。

同时,乡镇技术指导员制定了分户技术指导方案,定期不定期地入户指导,并通过电话与示范户建立经常性联系,及时帮助解决农户在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通过多种形式的技术培训,普及了示范区农业技术知识,加快了实用增产技术成果在生产中转化速度,提高了农民的科技意识和科学种田水平

      三是强化科技措施,组装高产技术。

在创建活动中,我们坚持粮油高产创建与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结合起来,整合项目,聚集力量,认真落实适时移栽、配方施肥、科学管水、病虫草害防治等技术要领,使示范片水稻生产形成了“品种良种化、种植规范化、管理科学化”的格局。

优良品种推广达到100%,测土配方施肥推广100%,病虫害综合防治率达到100%。

      四是争取资金投入。

全市把高产创建活动作为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重要内容,整合各种投入资源,保证创建工作取得成效。

一是积极争取上级对高产创建活动必要的项目和经费支持。

二是充分利用各种惠农政策,增加对高产示范片农民的物化补贴,保障农技人员入户指导的工作经费。

三是集约整合与粮食生产有关的各类项目资源,加快改善示范片的生产条件,保证示范片建设需要的资金、物质,推进高产创建工作。

      

      五是强化检查指导。

在市水稻高产创建领导小组的统一安排下,切实加强高产创建工作的督导力度,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措施解决,保证高产创建顺利进行。

围绕完成高产创建指标开展工作,认真总结高产创建中的成效和经验,特别是创新投入方式、培植高产种植大户、集成技术经营模式、创新技术推广方法、机制和组织管理等进行认真总结,为下年开展高产创建提供经验。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省农业厅的要求和部署,认真总结高产创建经验和教训,创新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加强领导,强化措施,扎实搞好高产创建活动,提高示范区产量。

      一是规范做好测产验收。

按照农业部《全国粮食高产创建测产验收办法》的要求部署,严格执行测产标准和程序,在水稻成熟时,邀请有关专家、领导,统一组织对实施镇项目区万亩示范片进行测产和实产验收,并将测产和实产验收结果及时上报。

 

      二是切实做好总结交流。

在9月中旬组织全市乡镇分管领导、农技服务中心主任现场观摩万亩水稻高产样板,通过观摩辐射全市。

同时认真抓好万亩水稻高产工作总结,为推进全市水稻产量再上新台阶提供技术支撑和理论依据。

      三是积极拟定下一年水稻高产创建工作方案。

使项目区统一品种、统一技术操作规程、统一病虫防治、统一测土配方技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