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高考化学 铝及其化合物推断题 培优练习含答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206384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91.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备战高考化学 铝及其化合物推断题 培优练习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备战高考化学 铝及其化合物推断题 培优练习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备战高考化学 铝及其化合物推断题 培优练习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备战高考化学 铝及其化合物推断题 培优练习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备战高考化学 铝及其化合物推断题 培优练习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备战高考化学 铝及其化合物推断题 培优练习含答案.docx

《备战高考化学 铝及其化合物推断题 培优练习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备战高考化学 铝及其化合物推断题 培优练习含答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备战高考化学 铝及其化合物推断题 培优练习含答案.docx

备战高考化学铝及其化合物推断题培优练习含答案

备战高考化学铝及其化合物推断题培优练习(含答案)

一、铝及其化合物

1.(某混合物甲中含有明矾[KAl(SO4)2·12H2O]、Al2O3和Fe2O3。

在一定条件下由甲可实现如图所示的物质之间的转化: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B的化学式:

A___,B___。

(2)试剂a最好选用下列试剂中的(______)

A.NaOH溶液B.稀盐酸C.二氧化碳D.氨水

写出相应的离子方程式___。

(3)写出反应②(生成溶液C和沉淀)的离子方程式___。

(4)固体D可以作为复合性的化学肥料,D中所含物质的化学式为___。

【答案】Fe2O3Al2O3DAl3++3NH3·H2O=Al(OH)3↓+3NH4+AlO2-+CO2+2H2O=Al(OH)3↓+HCO3-K2SO4和(NH4)2SO4

【解析】

【分析】

KAl(SO4)2溶于水,Al2O3和Fe2O3均不溶于水,混合物甲加水溶解后,溶液中是KAl(SO4)2,沉淀是Al2O3和Fe2O3;向沉淀中加NaOH溶液,Fe2O3不反应,Al2O3可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AlO2,AFe2O3,为向NaAlO2溶液中通入过量CO2可得Al(OH)3沉淀和碳酸氢钠,Al(OH)3受热分解生成B为Al2O3;向溶液中加过量氨水,溶液与过量氨水反应,Al3+被沉淀,得到氢氧化铝沉淀,溶液中剩余的是K2SO4 和(NH4)2SO4,经过蒸发、结晶,得到的是K2SO4和(NH4)2SO4,以此来解答。

【详解】

(1)由上述分析可知,A为Fe2O3,B为Al2O3,

故答案为:

Fe2O3;Al2O3;

(2)依据流程分析,向溶液中加入的试剂a应沉淀铝离子,应向溶液中加过量氨水,溶液与过量氨水反应,Al3+被沉淀,得到氢氧化铝沉淀,反应方程式为Al3++3NH3·H2O=Al(OH)3↓+3NH4+,

A.NaOH溶液若加入过量会使氢氧化铝沉淀溶解,故A错误;

B.加稀盐酸不能得到氢氧化铝沉淀,故B错误;

C.通入二氧化碳不能得到氢氧化铝沉淀,故C错误;

D.加入氨水可生成氢氧化铝沉淀,且过量氨水不与氢氧化铝反应,故D正确;

故答案为:

D;Al3++3NH3·H2O=Al(OH)3↓+3NH4+;

(3)反应②中二氧化碳过量,反应生成沉淀和碳酸氢钠,向NaAlO2溶液中通入过量CO2可得Al(OH)3沉淀和碳酸氢钠,其离子方程式为AlO2-+CO2+2H2O=Al(OH)3↓+HCO3-,

故答案为:

AlO2-+CO2+2H2O=Al(OH)3↓+HCO3-;

(4)向溶液中加入的试剂a应沉淀铝离子,应向溶液中加过量氨水,溶液与过量氨水反应,Al3+被沉淀,得到氢氧化铝沉淀,溶液中剩余的是K2SO4和(NH4)2SO4,经过蒸发、结晶,得到的是K2SO4和(NH4)2SO4;固体D可以作为复合性的化学肥料,D中所含物质的化学式为K2SO4和(NH4)2SO4;

故答案为:

K2SO4和(NH4)2SO4。

2.从铝土矿(主要成分是Al2O3,含SiO2、Fe2O3、MgO等杂质)中提取氧化铝的两种工艺流程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固体A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写名称).

(2)铝土矿与过量烧碱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3)电解熔融氧化铝可制得两种单质,写出该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4)指出流程乙的一个缺点是____________.

(5)氧化铝与焦炭的混合物在氮气中高温加热反应,制得新型非金属材料AlN与一种中学常见气体X.已知每转移6.02×1023个电子,有0.5mol化合物X生成,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答案】二氧化硅Al2O3+2OH_=2AlO2_+H2OSiO2+2OH_=SiO32﹣+H2O2Al2O3==4Al+3O2↑氧化铝中含有二氧化硅杂质Al2O3+N2+3C

2AlN+3CO.

【解析】流程甲:

铝土矿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SiO2与盐酸不反应,Al2O3、Fe2O3、MgO均可与盐酸反应生成相应的氯化物,反应方程式为Al2O3+6H+===2Al3++3H2O;Fe2O3+6H+===2Fe3++3H2O;MgO+2H+===Mg2++H2O;反应液中加入过量烧碱,Al3+变为AlO2-,Mg2+、Fe3+变为Mg(OH)2 和Fe(OH)3 沉淀,过滤后,滤液中通入足量的二氧化碳气体,生成了Al(OH)3沉淀;反应方程式为AlO2-+CO2+2H2O=Al(OH)3↓+HCO3-。

流程乙:

铝土矿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Fe2O3、MgO与氢氧化钠不反应,SiO2、Al2O3均与强碱反应生成硅酸钠和偏铝酸钠,过滤,滤液中通入足量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了Al(OH)3沉淀和硅酸。

(1)综上所述,固体A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正确答案:

二氧化硅。

(2)铝土矿中Al2O3、SiO2均与强碱反应,生成偏铝酸盐和硅酸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分别为:

Al2O3+2OH-=2AlO2-+H2O、SiO2+2OH_=SiO32﹣+H2O;正确答案:

Al2O3+2OH_=2AlO2-+H2O、SiO2+2OH_=SiO32﹣+H2O。

(3)电解熔融氧化铝可制得金属铝和氧气,反应化学方程式2Al2O3==4Al+3O2↑;正确答案:

2Al2O3==4Al+3O2↑。

(4)SiO2、Al2O3均与强碱反应生成硅酸钠和偏铝酸钠,过滤,滤液中通入足量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了Al(OH)3沉淀和硅酸,加热后,得到氧化铝和二氧化硅,即氧化铝中含有二氧化硅杂质;正确答案:

氧化铝中含有二氧化硅杂质。

(5)氧化铝与焦炭的混合物在氮气中高温加热反应,制得新型非金属材料AlN与一种中学常见气体X,根据元素守恒可以知道X中应含有氧元素和碳元素,已知每转移6.02×1023个电子即1mol电子,有0.5mol化合物X生成,由电子转移守恒,可得在X中C的化合价为

所以X是CO,所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l2O3+N2+3C

2AlN+3CO;正确答案:

Al2O3+N2+3C

2AlN+3CO。

点睛:

二氧化硅为酸性氧化物,与强碱反应,不与强酸反应;氧化铝为两性氧化物,既能与强酸,又能与强碱反应;氧化铁、氧化镁属于碱性氧化物,只能与强酸反应,不与强碱反应。

3.某混合物A,含有KAl(SO4)2、Al2O3和Fe2O3,在一定条件下可实现如图所示的物质之间的变化: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Ⅰ、Ⅱ、Ⅲ、Ⅳ四步中对于溶液和沉淀的分离采取的方法是__。

(2)根据上述框图反应关系,写出下列B、C、D、E所含物质的化学式

固体B__;沉淀C__;沉淀D__;溶液E___。

(3)写出①、②、③、④四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

①__;

②___;

③___;

④__。

【答案】过滤Al2O3Al2O3、Fe2O3Fe2O3K2SO4、(NH4)2SO4Al2O3+2NaOH=2NaAlO2+H2OAl3++3NH3·H2O=Al(OH)3↓+3NH4+NaAlO2+HCl+H2O=Al(OH)3↓+NaCl2Al(OH)3

Al2O3+3H2O

【解析】

【分析】

KAl(SO4)2溶于水,Al2O3和Fe2O3均不溶于水,混合物A加水溶解后,溶液中是KAl(SO4)2,沉淀C为Al2O3和Fe2O3;由转化关系图可知,向沉淀C中加NaOH溶液,Fe2O3不反应,沉淀D为Fe2O3,Al2O3可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AlO2,向NaAlO2溶液中通入CO2可得Al(OH)3沉淀,Al(OH)3受热分解生成固体B为Al2O3;向溶液中加过量氨水,溶液与过量氨水反应,Al3+被沉淀,得到氢氧化铝沉淀,溶液中E为K2SO4、(NH4)2SO4,经过蒸发、结晶,得到K2SO4和(NH4)2SO4,然后结合物质的性质及化学用语来解答。

【详解】

(1)溶液和沉淀的分离利用过滤;

(2)由上述分析可知B为Al2O3,C为Al2O3、Fe2O3,D为Fe2O3 溶液E为K2SO4、(NH4)2SO4;

(3)反应①为Al2O3+2NaOH=2NaAlO2+H2O;

反应②为Al3++3NH3∙H2O=Al(OH)3↓+3NH4+;

反应③为NaAlO2+HCl+H2O=Al(OH)3↓+NaCl;

反应④为2Al(OH)3

Al2O3+3H2O。

4.A、B、C、X均为中学常见的纯净物,它们之间有如下转化关系(副产物已略去)。

试回答:

(1)若X是强氧化性单质,则A不可能是____。

a.Sb.N2c.Nad.Mge.Al

(2)若A为强碱溶液,则X可能为____。

a.CO2b.AlCl3c.Ald.Mge.Al2O3

(3)若X是金属单质,向C的水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产生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则B的化学式为____;C溶液在贮存时应加入少量X,理由是(离子方程式表示)___,检验此C溶液中金属元素价态的操作方法是____。

(4)若A、B、C为含有金属元素的化合物,X为强电解质,A溶液与C溶液反应生成B,则B的化学式为____,X的化学式可能为(写出不同类物质)____或____,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为___或___。

【答案】deabFeCl32Fe3++Fe=3Fe2+加入硫氰化钾,不显血红色,然后加入氯水,显血红色,则为亚铁离子Al(OH)3盐酸氢氧化钠Al(OH)3+3H+=Al3++3H2OAl(OH)3+OH-=AlO2-+2H2O。

【解析】

【分析】

(1)根据常见的强氧化剂单质氧气和氯气分析;

(2)根据各物质的转化关系分析;

(3)在溶液C中滴入AgNO3,产生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此沉淀为AgCl,由题意与转化关系可推知A为Cl2,x为还原性较强的金属,由所学知识推x为铁单质;

(4)x为强电解质,应属于强酸、强碱或者盐类,但根据图所示转化关系确定x只能为强碱或强酸。

能与强碱、强酸连续反应的常见物质就是铝的化合物。

【详解】

(1)a.S与氧气反应生成SO2,SO2和氧气反应生成SO3,故不选a;

b.N2与氧气在放电条件下生成NO,NO与氧气反应生成NO2,故不选b;

c.Na与氧气在常温下生成Na2O,Na2O与氧气加热生成Na2O2,故不选c;

d.金属Mg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镁固体,氧化镁与氧气不反应,故选d;

e.Al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氧化铝与氧气不反应,故选e;

选de。

(2)a.CO2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碳酸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钠,故选a;

b.AlCl3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偏铝酸钠溶液与氯化铝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故选b;

c.Al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偏铝酸钠与铝不反应,故不选c;

d.Mg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故不选d;

e.Al2O3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偏铝酸钠溶液与氧化铝不反应,故不选e;

选ab;

(3)铁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铁,则B为FeCl3,氯化铁溶液与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C为FeCl2,Fe2+易被氧化,所以FeCl2在贮存时,应加入铁粉来还原Fe3+,离子方程式为2Fe3++Fe=3Fe2+;检验此C溶液中含有Fe2+的操作方法是:

加入硫氰化钾,不显血红色,然后加入氯水,显血红色,则为亚铁离子 。

(4)若x为强酸,则A为偏铝酸盐、B为氢氧化铝、C是铝盐;若x为强碱,则A为铝盐、B为氢氧化铝、C是偏铝酸盐;则B的化学式为Al(OH)3,X的化学式可能为盐酸或氢氧化钠,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为Al(OH)3+3H+=Al3++3H2O或Al(OH)3+OH-=AlO2-+2H2O。

5.把7.5g镁铝合金的粉末放入200ml4mol/L的盐酸中,往充分反应后的混合溶液中逐渐滴入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与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

(1)合金中镁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

(2)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mol/L。

(3)V1=_______mL。

(4)写出该合金溶于足量NaOH溶液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答案】0.2mol2450

【解析】

【分析】

镁铝合金与盐酸反应后溶液有铝离子、镁离子、以及剩余的氢离子;加入氢氧化钠后氢氧化钠先于氢离子反应,此时无沉淀产生,之后镁、铝离子开始沉淀,发生反应  Al3++3OH-═Al(OH)3↓、  Mg2++2OH-═Mg(OH)2↓,当沉淀达到最大值时溶液中的溶质只有NaCl,再继续滴加氢氧化钠,氢氧化铝沉淀开始溶解,发生反应Al(OH)3+OH-═AlO2-+2H2O,据此进行解答。

【详解】

(1)当滴加400mL氢氧化钠溶液时,沉淀达到最大值,此时溶液中的溶质为NaCl,根据元素守恒可知此时溶液中n(Cl-)=0.2L×4mol/L=0.8mol,由电荷守恒可知n(Na+)=n(Cl-)=0.8mol,即400mL氢氧化钠溶液中n(Na+)=0.8mol,则其浓度c(NaOH)=

;此时溶液中据图可知前50mL氢氧化钠溶液没有沉淀产生,即此时发生反应H++OH-=H2O,所以与镁铝合金反应后剩余的n(H+)=0.05L×2mol/L=0.1mol,则与镁铝合金反应的n(H+)=0.8mol-0.1mol=0.7mol,设镁铝合金中镁的物质的量为xmol,铝的物质的量为ymol,则有24x+27y=7.5g,根据电子守恒(镁铝失去的电子都转移给氢离子)可得2x+3y=0.7,联立解得x=0.2mol,y=0.1mol,故答案为:

0.2mol;

(2)根据

(1)可知答案为:

2;

(3)400mL至V1mL发生反应Al(OH)3+OH-═AlO2-+2H2O,根据

(1)可知镁铝合金中铝的物质的量为0.1mol,则生成氢氧化铝0.1mol,此段消耗n(OH-)=0.1mol,所以消耗的氢氧化钠体积V=

,即50mL,所以V1=400+50=450,故答案为:

450;

(4)该合金中铝单质可以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故答案为:

【点睛】

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理解沉淀达到最大值时溶液中的成分,之后再利用元素守恒、电子守恒等解决问题。

6.钠、铝、铁是三种重要的金属。

请回答:

(1)钠元素的金属性比铝___(填“强”或“弱”)。

三种金属对应的氢氧化物中,具有两性的物质是__(填化学式)。

(2)将一小块金属钠投入水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填序号)。

A.钠沉到水底B.钠熔成小球

C.小球四处游动D.钠无变化

(3)Fe与Cl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所得产物的化学式是__。

将该产物溶于水配成溶液,分装在两支试管中。

请回答:

①若向其中一支试管中滴加KSCN溶液,则溶液变成___色。

②向另一支试管中滴加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

(4)Na2O2可作为呼吸面具中的供氧剂,其供氧时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

(5)在AlCl3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观察到的现象是___。

【答案】强Al(OH)32Na+2H2O=2Na++2OH-+H2↑BCFeCl3红Fe3++3OH-=Fe(OH)3↓2Na2O2+2CO2=2Na2CO3+O2、2Na2O2+2H2O=4NaOH+O2↑先生成白色沉淀,然后白色沉淀消失

【解析】

【分析】

(1)金属钠与铝处于同周期,金属性逐渐减弱,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逐渐减弱;

(2)金属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由于钠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因此钠浮在水面上;反应放热,因此钠熔化成光亮的小球;反应放出气体,因此钠四处游动;最终金属钠完全溶解;

(3)Fe在Cl2燃烧,生成FeCl3,将FeCl3溶于水后,溶液中存在大量的Fe3+,滴加KSCN溶液后,溶液变为血红色;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后生成红褐色沉淀;

(4)Na2O2可作为呼吸面具中的供氧剂,可与CO2和H2O反应;

(5)在AlCl3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生成白色沉淀Al(OH)3,当NaOH溶液过量时,沉淀逐渐溶解,最终完全消失。

【详解】

(1)钠元素的金属性比铝强;钠、铝、铁三种金属对应的氢氧化物中具有两性的物质是Al(OH)3;

(2)钠和冷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离子方程式为:

2Na+2H2O=2Na++2OH-+H2↑;由于钠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因此钠浮在水面上;反应放热,因此钠熔化成光亮的小球;反应放出气体,因此钠四处游动;最终金属钠完全溶解,因此金属钠与水反应的实验中,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钠熔成小球、小球四处游动,答案选BC;

(3)Fe在Cl2燃烧,生成FeCl3,将FeCl3溶于水后,溶液中存在大量的Fe3+,滴加KSCN溶液后,溶液变为血红色;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后生成红褐色沉淀,离子方程式为:

Fe3++3OH-=Fe(OH)3↓;

(4)Na2O2可作为呼吸面具中的供氧剂,可与CO2和H2O反应,反应方程式为:

2Na2O2+2CO2=2Na2CO3+O2、2Na2O2+2H2O=4NaOH+O2↑;

(5)在AlCl3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生成白色沉淀Al(OH)3,当NaOH溶液过量时,沉淀逐渐溶解,最终完全消失。

7.将一定质量的Mg-Al合金投入100mL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某HCl溶液中,充分反应。

向反应后的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与所加NaOH溶液的体积关系如下图。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BC段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原Mg-Al合金的质量是_____________。

(3)原HCl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___________。

(4)所加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_______。

(5)a=______。

【答案】Al(OH)3+OH-=AlO2-+2H2O5.1g6mol/L5mol/L20

【解析】

【分析】

根据图像可知,oa段为过量的盐酸与NaOH反应,AB段为镁离子、铝离子与NaOH的反应,BC段为氢氧化铝与NaOH的反应。

【详解】

(1)BC段为氢氧化铝与NaOH的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OH)3+OH-=AlO2-+2H2O;

(2)BC段减少的为氢氧化铝沉淀,质量为7.8g,物质的量为0.1mol,即n(Al)=0.1mol;则氢氧化镁的质量为5.8g,物质的量为0.1mol即n(Mg)=0.1mol;合金的质量为24×0.1+27×0.1=5.1g;

(3)根据方程Al(OH)3+OH-=AlO2-+2H2O,消耗20mL的NaOH时的物质的量为0.1mol,则c(NaOH)=0.1mol÷0.02L=5mol/L;B点时,溶液刚好为NaCl溶液,此时消耗n(NaOH)=5×0.12=0.6mol,c(HCl)=0.6÷0.1=6mol/L;

(4)由(3)得出的结论,c(NaOH)=5mol/L;

(5)n(Mg)=n(Al)=0.1mol,消耗的盐酸为0.5mol,100mL溶液中含有n(HCl)=0.6mol,则剩余n(HCl)=0.1mol,此时消耗V(NaOH)=0.1÷5=0.02L,即20mL。

【点睛】

通过BC段消耗的氢氧化钠的体积计算出NaOH的浓度,再计算盐酸的浓度。

8.明矾在日常生活中用途非常广泛。

用废铝灰(含Al、Al2O3、Fe、Fe2O3、FeO等)为原料制取明矾的工艺流程如下图。

回答下列问题:

已知:

Fe3+开始沉淀到沉淀完全时溶液的pH为1.9~3.7。

(1)明矾净水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2)“酸溶”时,Al2O3溶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氧化”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4)“步骤①”的目的是______;“滤渣2”经碱洗、水洗、干燥和煅烧,得到的产品的名称是_____(填俗称)。

(5)“步骤②”包含的操作有_________、__________、过滤及干燥。

【答案】Al3++3H2O⇌Al(OH)3(胶体)+3H+Al2O3+3H2SO4=Al2(SO4)3+3H2O2Fe2++H2O2+2H+=2Fe3++2H2O调节溶液pH,使沉淀完全铁红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解析】

【分析】

废铝灰(含Al、Al2O3、Fe、Fe2O3、FeO等)加入足量稀硫酸进行酸浸溶解并过滤,得到含有Al3+、Fe2+、Fe3+、SO42-的酸性滤液,滤渣1为不与硫酸反应的杂质,向滤液中加入双氧水将滤液中的Fe2+氧化为Fe3+,由于Fe(OH)3比Al(OH)3更难溶,向氧化后的滤液中加入Al(OH)3,Fe3+转化为更难溶的Fe(OH)3沉淀,过滤后得到含有Al3+、SO42-的滤液,滤渣2为Fe(OH)3,向滤液中加入K2SO4制得产品溶液,对溶液进行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干燥最终得到产品硫酸铝钾的晶体,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

(1)明矾是强酸弱碱盐,弱酸根离子Al3+水解产生氢氧化铝胶体,能够吸附水中悬浮的物质形成沉淀而除去,从而达到达到净水的目的。

其反应原理用方程式表示为:

Al3++3H2O⇌Al(OH)3(胶体)+3H+;

(2)“酸溶”时,Al2O3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铝和水,化学方程式为Al2O3+3H2SO4=Al2(SO4)3+3H2O;

(3)“氧化”时,加入氧化剂过氧化氢,将滤液中的Fe2+氧化为Fe3+,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H2O2+2H+=2Fe3++2H2O;

(4)“步骤①”加入滤液中加入Al(OH)3,作用是调节溶液的pH值,由于Fe(OH)3比Al(OH)3更难溶,使Fe3+完全转化为Fe(OH)3沉淀而除去;“滤渣2”的成分是Fe(OH)3,煅烧时分解生成氧化铁,它是一种红棕色粉末,常用作颜料,俗名是铁红;

(5)“步骤②”是从溶液中获得产品明矾,包含的操作有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及干燥。

9.钴元素由于其良好的物理化学性质,被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中。

从含钴废料(含CoO、Co2O3、单质Al、Li等)中制取粗CoCl2·6H2O的流程如下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I中主要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

(2)已知Co2O3具有强氧化性,若步骤II中浸出剂为盐酸,造成的后果是_______。

(3)步骤Ⅲ中①的目的是除去Al3+,写出该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4)若在实验室煅烧CoCO3,所需的硅酸盐质仪器除酒精灯和玻璃棒外,还有__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

(5)操作①是在HCl氛围中进行的,其步骤是______、_____、过滤、洗涤、干燥。

洗涤过程中可以用工业酒精代替水,其优点是_____。

(6)某同学用标准硝酸银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CoCl2溶液,下列可作为指示剂的是____(填选项,忽略亚钴离子的颜色干扰)

A.KClB.KSCNC.K2CrO4D.K2S

已知几种物质在20℃时的颜色及Ksp值如下表

化学式

AgCl

AgSCN

Ag2S

Ag2CrO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