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册有效课堂教学.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9205714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56 大小:60.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册有效课堂教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册有效课堂教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册有效课堂教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册有效课堂教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册有效课堂教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册有效课堂教学.docx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册有效课堂教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册有效课堂教学.docx(5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册有效课堂教学.docx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册有效课堂教学

第一单元:

万以内数的认识

第一课时:

数数

(一)

教学内容:

课本第二页——第四页例1例2例3.

教学目标:

1、经历个、十、百、千、万计数单位产生的过程,明确知道个、十、百、千、万都是计数单位,感受计数单位的意义;

2、知道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教学用具:

小黑板

一、板题示标

今天我们来学习数数(板书课题)。

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同上)。

(出示小黑板,生齐读)

过渡:

要达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还要靠大家认真自学,怎样自学呢?

请看自学指导。

二、自学指导

1、认真看课本第一页的内容,想一想这些和我们以前学的一百以内的数相比,怎么样?

我们以前学过那些计数单位,他们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

教师提示(小棒表示)

2、学习万以内的计数单位

三、先学

过渡:

请同学们自学例1回答自学指导1比谁看书最认真

看第一页的情景图完成第一个学习目标

(一)1、看看:

生看书自学,师用眼睛观察督促学生紧张自学。

(师不能辅导)

过渡:

看完的请举手,指一名(后进生)说答案。

(错了让其他同学更正)

2说一说:

请学生起来回答,教师给予一定的鼓励并补充

(二)数数:

完成第二个学习目标自学例二:

1、自学:

完成问题10个百是多少?

它的计数单位是什么?

2、并请生在计数器上拔出一千。

(三)自学完成教学例三:

想一想10个一千是多少?

它的计数单位是什么?

(四)自学完成教学例二:

学生之间互动:

拿出小计数器比赛,听老师的口令,老师说拨几,大家就拨几。

并请生到讲台上示范。

四、后教

1、更正

写完的同学检查,检查完了以后观察堂上板演的内容有不同意见的请举手,上堂更正(用红粉笔把出错的部分用斜线划掉,在旁边更正,保留原有答案。

过渡: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堂上板演的内容。

2、议一议

五、练一练

过渡:

今天的知识你学会了吗?

下面,大家就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做作业吧!

有信心做全对,字写端正的同学请举手?

作业:

课堂活动第一题到第四题,

六、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数数

(二)

教学内容:

课本第五页到第七页例四例五一个

教学目标:

1、能根据一个一个、一十一十`、一百一百、一千一千的数数

2、理解万以内数的组成

教学用具:

小黑板

一、板题示标

今天我们来学习数数(板书课题)。

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同上)。

(出示小黑板,生齐读)

过渡:

要达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还要靠大家认真自学,怎样自学呢?

请看自学指导。

二、自学指导

复习上节课都学了那些计数单位,它们之间的关系怎样’

三、先学

(一)完成第一个学习目标

1、认真看课本例四从九十七数到一百二十:

(提示:

九十九过了应该怎么数,同桌之间互相数数)

理解一百二十是里有()个百和()个十。

在让学生在计数器上拨出一百二十

2、从一百九十七数到二百一十

(1)比一比看睡最先在计数器上拨出一百九十七,在说说一百几十七是由()个百()个十()个一组成的

(2)在和同桌比赛在计数器上从一百九十七数到二百一十,在请个别同学上台示范。

(3)二百一十里面有()个百()个十

(二)完成第二个学习目标例5

1、从九百八十数到一千零五(教师板书)

请同学在计数器上拨出九百八十五,说一说为什么要这样拨:

(生回答)

请同学们填好课本例五九百八十五的组成,并读一读

在请同学们在计数器上一十一十的数到一千零五十

请同学回答一千零五十由()个千()个百()个十

四、后教

1、更正

写完的同学检查,检查完了以后观察堂上板演的内容有不同意见的请举手,上堂更正(用红粉笔把出错的部分用斜线划掉,在旁边更正,保留原有答案。

过渡: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堂上板演的内容。

2、议一议

五、练一练

过渡:

今天的知识你学会了吗?

下面,大家就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做作业吧!

有信心做全对,字写端正的同学请举手?

作业:

完成课堂活动1~5题

六、课后反思:

 

写数读数

第一课时:

写数

教学内容:

课本第八页~第十页例1例2例3

教学目标:

进一步加深对计数单位数位的认识,初步掌握万以内数的写法。

教具:

小黑板

一、板题示标

今天我们来学习写数(板书课题)。

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同上)。

(出示小黑板,生齐读)

过渡:

要达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还要靠大家认真自学,怎样自学呢?

请看自学指导。

二、自学指导:

1、齐读:

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为,第三位是百位,第四位是千位,第五位是万位

2、请生在计数器上拨出八十五,二百八十五,三千二百四十七。

并写出来

三、先学

(一)完成第一个学习目标例2

(1)教师在计数器上表示出二千六百,说说和自学指导上面的几个数有什么区别?

你会怎么写?

教师可以帮着总结。

(2)请生上台板演。

(3)练一练:

完成试一试。

(二)完成第二个学习目标例3

(1)教师出示:

四千八百三千零七十五

(2)请生说明是怎么样写的并补充

(3)练一练:

完成试一试

四、后教

1、更正

写完的同学检查,检查完了以后观察堂上板演的内容有不同意见的请举手,上堂更正(用红粉笔把出错的部分用斜线划掉,在旁边更正,保留原有答案。

过渡: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堂上板演的内容。

2、议一议

五、练一练

过渡:

今天的知识你学会了吗?

下面,大家就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做作业吧!

有信心做全对,字写端正的同学请举手?

作业:

完成课堂活动1~4题

六、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读数

教书内容:

课本第十一页~第十三页的例4~例6

教学目标:

掌握万以内数的读法。

巩固万以内数的认识

教学用具:

小黑板

一、板题示标

今天我们来学习写数(板书课题)。

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同上)。

(出示小黑板,生齐读)

过渡:

要达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还要靠大家认真自学,怎样自学呢?

请看自学指导。

二、自学指导:

利用万以内数的写法,我们来学习万以内数的读法。

三、先学

(一)完成第一个学习目标例4

(1)教师用计数器出示例4中的两个数,让学生回答在计数器中看到了什么?

利用上一节课所学的知识来读一读这两个数。

生自己看书在请人回答。

(2)请生总结硬挨怎么读书,教师板演:

读数是从高位开始,千位上是几读着几千,百位上是几,读着几百。

(二)完成第二个学习目标例5

(1)用计数器出示例5中的两个数,这个数该怎么读,你会吗?

请同学们仔细看书。

在回答。

(2)教师可以多请几位同学起来读,并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

(3)教师提示这两个数末尾都有零该怎么读?

教师可以帮着总结:

末尾的零不读

(4)练一练:

4003该怎么读?

会不会读成四零零三?

教师和生一起总结:

中间有一个零或两个零的都只读一个零。

(5)完成试一试

(三)出示例6

快速读出7318109058007004

四、后教

1、更正

写完的同学检查,检查完了以后观察堂上板演的内容有不同意见的请举手,上堂更正(用红粉笔把出错的部分用斜线划掉,在旁边更正,保留原有答案。

过渡: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堂上板演的内容。

2、议一议

五、练一练

过渡:

今天的知识你学会了吗?

下面,大家就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做作业吧!

有信心做全对,字写端正的同学请举手?

作业:

完成课堂活动1~3题

六、课后反思:

 

大小比较

教学内容:

课本17~19页例1~例3

教学目标:

掌握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能用符号表示万以内数的大小。

教学用具:

小黑板

一、板题示标

今天我们来学习写数(板书课题)。

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同上)。

(出示小黑板,生齐读)

过渡:

要达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还要靠大家认真自学,怎样自学呢?

请看自学指导。

二、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从数位上所表示的几千几百几十进行比较,要求学生在数位相同时要一位一位的比较。

三、先学

(一)完成第一个学习目标例1

出示例题中的线段图。

让学生学生读一读上面的数,思考线段图上的一格代表多少?

(100)

出示200○800800○10001000○1100请同学们帮忙,并说出自己的比较方法。

生说方法一:

数格数。

方法二:

一百一百的数。

等等。

教师给予鼓励并补充说明

(二)完成第一个学习目标例2

出示例2:

(1)3200○514请生做题并说出比较的方法

教师总结:

位数不相同的两位数比大小。

我们只看谁的数位多,谁就大,谁的数位少,谁就小。

练一练完成试一试

(三)完成第三个学习目标例3

(1)教师出示4850○52003300○3250

(2)请通州之间互相讨论交流并把结果汇报给老师听

(3)教师帮忙总结:

四位数相比较,可以看哪个数的千位数上大,那么这个数就大,千位数上的数小,这个数就小。

都是四位数,当发现千位上的数相同,不能进行比较,就从百位上进行比较,百位上的数大,这个数就大。

也就是说位数相同的数比较大小,从最高位数开始,一位一位往下比,谁在高位上的数大,这个数就大。

(4)完成试一试。

四、后教

1、更正

写完的同学检查,检查完了以后观察堂上板演的内容有不同意见的请举手,上堂更正(用红粉笔把出错的部分用斜线划掉,在旁边更正,保留原有答案。

过渡: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堂上板演的内容。

2、议一议

五、练一练

过渡:

今天的知识你学会了吗?

下面,大家就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做作业吧!

有信心做全对,字写端正的同学请举手?

作业:

完成课堂活动1~4题

六、课后反思:

 

较大数的估计

教学内容:

课本20页~22页,教书例1`~例4.

教学目标:

会对较多物体个数进行初步的估计判断和推测,培养学生初步的猜测能力。

教学用具:

小黑板实物图片

一、板题示标

请教师拿出一盒粉笔让生猜猜一盒有多少支(粉笔)师生一起来数一数少支。

师生同数,然后得出一盒粉笔大约50支。

老师从中大约拿出一半的支数,小朋友猜一猜现在盒子里大约有几支?

(大约25支吧。

)指名说一说你是怎样猜的。

师:

小朋友真能干!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较大数的估计。

今天我们来学习较大数的估计(板书课题)。

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同上)。

(出示小黑板,生齐读)

过渡:

要达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还要靠大家认真自学?

二、先学:

(一)完成第一个学习目标例1:

(1)让生观察图,从中发现了那些信息?

并请生回答?

(2)同学们估计一下下橘子有多少个?

柚子大约有多少个?

为什么这样选说出自己的想法?

并给予鼓励。

(二)完成第二个目标例2:

(1)教师出示图形学生自己看书自学

1、师出示装有大约50支铅笔的笔筒,那么这样的三盒大约有多少呢?

同桌讨论后,再指名回答你是怎样猜的。

四盒大约有多少支呢?

并说说自己的想法?

生:

一盒是50支,三盒就是50+50+50=150,所以大约是150支。

(一)完成例三

1、让学生先量一量自己的数学书的厚度大约是多少厘米;

生量完后,再汇报交流,得出一本数学书的厚度大约是7厘米。

2、生看一看这本书大约有多少张,(大约76张);

师:

也就是10张纸的厚度大约是1厘米,那么100张这样的纸大约有()厘米;1000张呢?

3、学生自己先想一想,再全班交流汇报。

全班齐读得出的结论。

三、后教

1、更正

写完的同学检查,检查完了以后观察堂上板演的内容有不同意见的请举手,上堂更正(用红粉笔把出错的部分用斜线划掉,在旁边更正,保留原有答案。

过渡: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堂上板演的内容。

2、议一议

四、练一练

过渡:

今天的知识你学会了吗?

下面,大家就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做作业吧!

有信心做全对,字写端正的同学请举手?

作业:

完成课堂活动1~4题

六、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较大数估计的练习课

教学内容:

第23页~24页,练习二第一题到第十题

教学目标:

进一步掌握万以内数的大小的比较和较大数的估计。

教学用具:

小黑板一包糖

一、板题示标

今天我们来做练习题板书课题)。

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同上)。

(出示小黑板,生齐读)

过渡:

要达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还要靠大家认真自学,怎样自学呢?

请看自学指导。

二、自学指导:

根据以前学的万以内数的大小的比较和较大数的估计的知识去解决下面的习题。

三、先学

第一题:

教师让学生读题后。

在书中填一填,并请生回答,更正。

在让学生读一读教师板书。

997998999100010011002(主要是让生明白999在数一个是一千)在从这六个数中填空自由发挥。

教书巡视。

第二题:

用小黑板出示第二题。

让生独立完成,在请差生回答,并说出自己的理由。

第三题:

让学生说一说在图中获得了那些信息,同学时间互相交流?

并把结果告诉老师。

学生完成排序。

师巡视。

在请生说出最后结果。

第四题:

方法同上

…………

第十题:

…………

四、后教

1、更正

写完的同学检查,检查完了以后观察堂上板演的内容有不同意见的请举手,上堂更正(用红粉笔把出错的部分用斜线划掉,在旁边更正,保留原有答案。

过渡: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堂上板演的内容。

2、议一议

五、练一练

过渡:

今天的知识你学会了吗?

下面,大家就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做作业吧!

有信心做全对,字写端正的同学请举手?

作业:

学习园地

六、课后反思:

 

认识图形

第一课时: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

教学内容:

课本第二十八页`~29页例1

教学目标:

1、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它们的特征

2、按要求在钉子板上或方格纸上画长方形和正方形。

教学用具:

长方形和正方形纸片,直尺、三角板、同样长的小棒几根。

一、板题示标

今天我们来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板书课题)。

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同上)。

(出示小黑板,生齐读)

过渡:

要达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还要靠大家认真自学,怎样自学呢?

请看自学指导。

二、自学指导:

据以前学过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进一步的了解他们,利用周围的实物来获取更多的知识。

 

1、断那些是正方行那些是长方形?

2、们有什么特征?

3、围有那些实物是长方形和正方形?

三、先学

(一)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什么特征?

1、全班交流

2、以小组为单位汇报

得出的结果:

①用数一数的方法发现长方形和正方形各有四条边和四个角。

②用折一折的发方法,先把长方形横竖对折,发现长方形的对边相等。

把正方形沿对角线对折,在对折,发现四条边相等。

③用尺子量的方法,量出长方形的对边相等,正方形的四条边相等。

④用三角板量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四、后教

1、更正

写完的同学检查,检查完了以后观察堂上板演的内容有不同意见的请举手,上堂更正(用红粉笔把出错的部分用斜线划掉,在旁边更正,保留原有答案。

过渡: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堂上板演的内容。

2、议一议

五、练一练

过渡:

今天的知识你学会了吗?

下面,大家就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做作业吧!

有信心做全对,字写端正的同学请举手?

作业:

课堂活动1、2、3题

六、课后反思:

 

平行四边形

第一课时:

平行四边形的认识

教学内容:

课本第32页—34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1、直观地认识平行四边形

2、学会从各种平面图或实物中辨认平行四边形

教学用具:

小黑板一个可以拉动的长方形框架

一、板题示标

游戏引入(出示课件)

以“七个小矮人” 中的开心果讲 游戏规则,老师先发一些基本图形给学生,有三角形、圆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等,叫到什么图形的时候,大一部分同学就起立把图形举高让大家看,最后,只剩下平行四边形没有叫着。

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一种新的四边形。

板书课题:

平行四边形

今天我们来学习平行四边形的认识(板书课题)。

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同上)。

(出示小黑板,生齐读)

过渡:

要达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还要靠大家认真自学,怎样自学呢?

请看自学指导。

二、自学指导:

1、借助活动的长方形框架变成平行四边形。

2、楼梯扶手、地毯中、楼梯直观的认识平行四边形。

三、自学:

教学例1:

自学

老师出示的实物图形,引导学生观察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小组交流讨论,这些图形都有什么共同点?

交流抽象:

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进行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发现:

以上的图形都含有 ,指出这种图形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平行四边形,出示平行四边形的图和文字。

教学例2:

自学

请学生拉一拉并说一说:

⑴你能把长方形变成平行四边形吗?

你是怎样变的?

捏住长方形的两个对角,向相反的方向拉动,这样就变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

 在学生独立操作、感知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交流:

长方形有什么变化?

教师总结:

通过拉动长方形框架使它变成了平行四边形,在拉动的过程中,四条边的长短不变,所以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四个角变了,原来是四个直角,拉成平行四边形后,四个角分别变成了两个锐角和两个钝角。

⑵说一说,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有什么区别?

(长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平行四边形的角不是。

初步理解长方形是一种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⑶说一说平行四边形有什么特点?

 

平行四边形有四条边,对边相等,有四个角,对角相等。

四、巩固练习动手实践:

1、涂一涂:

把下面的图形是平行四边形的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

2、剪一剪 

⑴请在长方形纸上剪出一个平行四边形。

(注意先要照着书上的方法,对折,再对折,然后把其中的两个长方形再对折,剪去其中的一个三角形。

教师要引导学生怎样折纸)

六、课后反思:

 

拼组图形

教学内容:

课本第35页~37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通过拼组活动,进一步体会所学的平面图形的特征。

通过活动,发现这些图形的变化和联系。

教学用具:

小黑板一定数量的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的纸片及磁铁。

板题示标:

(一)先观察老师准备的实物图。

地毯花纹各四幅?

提问:

你看到了什么?

这些图形像什么?

是由那些图形组成的?

可以用在什么地方?

今天我们来学习拼组图形(板书课题)。

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同上)。

(出示小黑板,生齐读)

过渡:

要达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还要靠大家认真自学,怎样自学呢?

请看自学指导。

二、自学指导

1、准备具体的实物

2、准备一定数量的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的纸片。

三、先学

学生拿出准备好的图形准备自学

(一)出示教学例1:

要求用你准备的图形把实物的大概外形拼出来。

请生在黑板上板演。

如果有其他的拼法,且又像相应的图形,教师硬挨给予鼓励和赞赏。

(二)出示教学例2:

动手操作拼一拼:

1、小组同学合作,选择相应的图片学具进行拼组。

2、说一说:

想想看拼成的图形像什么?

四、后教

1、更正并介绍七巧板

写完的同学检查,检查完了以后观察堂上板演的内容有不同意见的请举手,上堂更正(用红粉笔把出错的部分用斜线划掉,在旁边更正,保留原有答案。

过渡: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堂上板演的内容。

2、议一议

五、练一练

过渡:

今天的知识你学会了吗?

下面,大家就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做作业吧!

有信心做全对,字写端正的同学请举手?

动手操作

课堂活动1、2、3、4。

六、课后反思:

 

三位数的加减法

第一课时:

整十整百数的加减

教学内容:

课本39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能正确口算整十整百数的加减

教学用具:

小黑板

一、板题示标

今天我们来学习整十整百数的加减(板书课题)。

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同上)。

(出示小黑板,生齐读)

过渡:

要达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还要靠大家认真自学,怎样自学呢?

请看自学指导。

二、自学指导:

1、整十整百数的加减一般应怎样口算?

2、整十整百数的加减与一位数的加减有什么类似之处?

三、先学

过渡:

请同学们自学例1回答自学指导1比谁看书最认真

1、看看:

生看书自学,师用眼睛观察督促学生紧张自学。

(师不能辅导)

过渡:

看完的请举手,指一名(后进生)说答案。

(错了让其他同学更正)

过渡:

请同学们自学例2回答自学指导2……(步骤同上)

下面:

老师来检测一下同学们自学的效果怎么样?

2、试一试

(1)指3名后进生上台板演,其余学生写书上。

(要求:

字体工整,板演的同学把字写得大一些,坐姿端正)

(2)生独立完成,师巡视搜集出现的问题,进行第二次备课,以备后教。

教学例2:

方法同上

四、后教

1、更正

写完的同学检查,检查完了以后观察堂上板演的内容有不同意见的请举手,上堂更正(用红粉笔把出错的部分用斜线划掉,在旁边更正,保留原有答案。

过渡: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堂上板演的内容。

2、议一议

五、练一练

过渡:

今天的知识你学会了吗?

下面,大家就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做作业吧!

有信心做全对,字写端正的同学请举手?

作业:

练习六1—4题。

六、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整十整百数的加减

教学内容:

课本第四十页~41页例3~例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整十、整百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2、结合具体情景,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加减法的检验方法,感受检验的重要性,培养自觉检验的良好习惯。

教学用具:

小黑版情景图

一、板题示标

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整十整百数的加减(板书课题)。

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同上)。

(出示小黑板,生齐读)

过渡:

要达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还要靠大家认真自学,怎样自学呢?

先复习一下上一节课的内容,请生来做?

下列口算各题。

70+20=80-50=35+15=70+80=800-200=

870-70=300+400=1000-600=720-200=

让学生说一说,300+400是怎样算的?

720-200又是怎样算的?

教师: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整十、整百数的加减法。

二、先学

1、完成第一个学习目标出示教学例3

教师:

小玲和小丁是一个班的同学,他们俩是一对好朋友,想知道他们的家在哪里吗?

出示情景图,学生根据图上的信息提出问题。

教师:

要求小丁到小玲家一共有多少米,你会列式解答吗?

学生独立解答。

《教师巡视》

教师:

我们有的同学在计算中经常出错,请看一看你们的计算对了吗?

请生上台把错误的改正,用红粉笔

教师:

你是怎样判断400+500=900是算对了的呢?

学生可能回答:

1、我可以把400+500再算一遍,看能否得到900,如果两次加起来都得900,说明我算对了。

2、我可以算500+400,如果500+400也得900,说明我算对了。

3、我可以算900-400看能不能得到500,如果得500,说明我算对了。

……

三、后教

教师小结:

我们在计算时,要判断自己算得对不对,可以进行检验。

要检验加法算得对不对,我们可以用再算一遍的方法,也可以用交换加数的位置再算一遍的方法,还可以用和减一个加数,看能否得到另一个加数的方法来进行检验。

小朋友在计算的时候,一定要养成验算的好习惯,才能提高计算的正确性。

2、生独立完成教学例4

出示例4的情景图和统计表。

教师:

合计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合计在这里就是指科技读物和文学读物一共的册数)

教师:

要求文学读物有多少册,你会列式解答吗?

学生独立解答,再反馈。

教师:

600-400=200算得对不对呢?

学生独立思考后再反馈。

教师小结:

要检验600-400算得对不对,我们可以用把600-400再算一遍的方法,也可以用600-200看能否得400,也可以用200+400看能否得600,像这些方法都可以检验减法算得对不对。

小朋友在计算的时候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检验,要养成检验的良好习惯。

四、练一练

过渡:

今天的知识你学会了吗?

下面,大家就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做作业吧!

有信心做全对,字写端正的同学请举手?

作业:

课堂活动1~3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