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40吨精品太平猴魁茶叶生产线技改项目资金申请报告.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9204279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52 大小:83.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年产40吨精品太平猴魁茶叶生产线技改项目资金申请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年产40吨精品太平猴魁茶叶生产线技改项目资金申请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年产40吨精品太平猴魁茶叶生产线技改项目资金申请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年产40吨精品太平猴魁茶叶生产线技改项目资金申请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年产40吨精品太平猴魁茶叶生产线技改项目资金申请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年产40吨精品太平猴魁茶叶生产线技改项目资金申请报告.docx

《年产40吨精品太平猴魁茶叶生产线技改项目资金申请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年产40吨精品太平猴魁茶叶生产线技改项目资金申请报告.docx(5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年产40吨精品太平猴魁茶叶生产线技改项目资金申请报告.docx

年产40吨精品太平猴魁茶叶生产线技改项目资金申请报告

 

年产40吨精品太平猴魁茶叶生产线技改项目

资金申请报告

 

 

第一章总论1

1.1项目背景及项目概况1

1.1.1项目背景1

1.1.2项目概况2

1.2项目承担单位概况3

1.3项目建设必要性4

1.3.1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4

1.3.2综合利用当地的茶叶资源5

1.3.3促进茶农增产增收5

1.3.4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增强企业综合实力6

第二章发展规划、产业政策、行业准入和市场分析7

2.1发展规划、产业政策、行业准入分析7

2.1.1发展规划7

2.1.2产业政策9

2.1.3行业准入分析9

2.2市场分析10

2.2.1产品市场供需分析10

2.2.2市场竞争力分析12

2.2.3风险分析及规避13

第三章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17

3.1建设规模17

3.2产品方案18

第四章厂址选择20

4.1厂址现状及建设条件20

4.2现有场地利用情况22

4.3土地利用合理性分析22

第五章技术方案、设备方案和工程方案23

5.1主要设备方案23

5.2工程方案24

5.3技术方案24

5.4项目招标内容25

第六章主要原材料供应、资源开发及综合利用分析27

6.1主要原材料供应27

6.2资源开发和利用方案27

6.3资源节约措施28

第七章总图、运输与公用辅助工程30

7.1总图布置30

7.2场内外运输30

7.3公用辅助工程30

第八章节能措施33

8.1能耗、物耗指标分析33

8.2节能、节水措施34

第九章环境影响评价35

9.1厂址环境条件35

9.2项目建设和生产对环境的影响35

9.3环境保护措施方案36

9.4环境保护投资37

9.5环境影响评价37

第十章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39

10.1危害因素与危害程度39

10.2安全措施方案39

10.3消防设施40

第十一章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41

11.1投资估算表41

11.2资本金筹措44

11.3债务资金筹措44

11.4申请专项资金的主要原因和政策依据44

11.4.1申请专项资金的主要原因44

11.4.2申请专项资金的政策依据45

第十二章财务分析及评价结论47

12.1不确定性分析47

12.2财务评价结论48

12.2.1财务数据的确定48

12.2.2产品成本估算49

12.2.3财务评价51

12.3项目风险分析54

12.3.1技术风险54

12.3.2财务风险55

12.3.3市场风险55

12.3.4经营风险55

第十三章经济和社会评价56

13.1项目的经济效益分析56

13.2项目对社会的影响分析56

13.3项目与所在地互适性分析57

13.4社会评价结论57

第十四章项目进展情况58

第十五章结论与建议59

第十六章需要提交的有关附件60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背景及项目概况

1.1.1项目背景

茶叶的化学成分是由3.5-7.0%的无机物和93-96.5%的有机物组成。

茶叶中的无机矿质元素约有27种,茶叶中含有20-30%的叶蛋白,1.5-4%的游离氨基酸,种类达20多种,大多是人体必需的氨基酸。

茶叶中还含有25-30%的碳水化合物,4-5%的脂质,也是人体必需的。

其中,特别是绿茶。

绿茶的成分,经现代科学研究证实,绿茶含有机化合物450多种、无机矿物质15种以上,这些成分大部分都具有保健、防病的功效。

由于茶所具有的多种保健功能,很久以来,茶就成为我国人民的最重要的饮品之一,沉积了浓厚的文化底蕴,形成我国悠久的茶文化。

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

可见茶对于人们日常生活有多重要。

中国人一年四季都喜欢喝茶,茶叶在中国也被誉为“国饮”。

目前,国外的喝茶之风也很盛,英国将茶称为“健康之液,灵魂之饮”;法国人视茶是“最温柔、最浪漫、最富有诗意的饮品”;日本视茶为“万寿之药”,是“原子时代的饮料”,日本科学家富田勋倡导“全民饮茶运动”,目前茶饮料已成为日本人最主要的饮料;韩国是种茶小国,但对宣传饮茶却大张旗鼓,不惜从国外进口茶叶,以提高国民素质,降低发病率。

德国、法国4年茶叶产量翻了3番。

目前世界上有160多个国家有饮茶的习惯。

喝茶成为全球名副其实第一饮料。

我国近几年来在茶的消费量上增长迅速,2007年全国茶叶出口额约为6亿美金,全国茶叶销量约200亿人民币;在茶的消费结构上也日益多元化,名优茶的发展也呈跳跃式发展。

据统计,在20年前,国内名优茶的市场总容量不过万吨,而现在,名优茶的市场销量已超过20万吨。

茶叶的产业链在不断延长,茶叶消费市场所蕴涵着无限商机,茶产业被称为21世纪最有发展前途产业之一。

1.1.2项目概况

建设地点:

安徽省黄山黄山工业园;

建设规模:

年产40吨精品太平猴魁茶叶产品;

建设期限:

2007年6月~2009年5月;

建设内容:

建立无性系繁育柿大茶母穗园50亩,苗圃园100亩,年出圃柿大茶良种苗500万株;建立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1000亩;在黄山工业经济园区内征用土地30亩,建设总建筑面积8800平方米的标准化厂房及其辅助设施,其中,新建厂房4600平方米,仓库、食堂等辅助用房800平方米,办公用房1200平方米,值班室60平方米,职工宿舍及生活区用地1000平方米,茶艺表演室及茶具、茶样品等陈列室1000平方米,其它为道路、停车场、绿化用地;购置先进的茶叶加工设备,并配置质量检测与低温保鲜设施,实现年产精品茶40吨的生产与加工能力。

建设资金:

项目总投资为4000万元,其中建设投资3600万元,铺底流动资金400万元。

该项目实施完成后,实现新增销售收入8000.00万元,实现利税722万元,项目的财务内部收益率16.46%(税后),投资回收期8.67年(税后)。

1.2项目承担单位概况

黄山六百里猴魁茶业有限公司(原黄山中明茶叶实业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现有固定职工48人,其中管理技术人员23人,中级评茶师2人,技术力量较强。

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质量第一,诚信至上”的经营信念,经过数年努力,公司已发展为集茶叶生产、加工、包装、销售为一体的龙头企业。

现已拥有猴村和大坪猴魁茶原料基地1000多亩,与公司签订有协议的猴魁生产茶农450余户。

拥有2座茶叶加工包装厂,2个驻外办事处,3座保鲜库,2007年销售茶叶26吨,实现销售收入1956万元。

公司生产的“六百里”牌太平猴魁茶系列产品品质卓越,享有较高的美誉度和市场占有率,曾于1999年获第三届“中茶杯”名优茶评比一等奖,2000年获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交易会国际金奖,同年被安徽省旅游局等五家单位认定的“安徽省旅游商品定点生产企业”;2001年“六百里”牌太平猴魁荣获“首届中国黄山名优茶展示会名牌产品”,2003年3月“六百里”牌太平猴魁被国家质检总局认定为原产地保护标记注册产品,同年被评为安徽省著名商标;在2005年公司产品一次性通过质量安全体系审查,获得“茶叶生产许可证”,有机茶认证及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

07年3月六百里太平猴魁茶被国家主席胡锦涛作为“国礼茶”赠予俄罗斯总统普京。

目前,“六百里”牌太平猴魁茶的销售已覆盖北京、上海、广州、南京、重庆、合肥等全国各大中城市,“六百里”已成为太平猴魁茶最知名的产品品牌,深受广大顾客和消费者的喜爱,所生产加工的太平猴魁茶品质、产量与销量均位居同类产品之首。

黄山六百里茶业有限公司也由此而成为当地茶业行业中最具实力的企业与产业化龙头。

1.3项目建设必要性

1.3.1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

茶叶作为一种天然健康饮料,已越来越受到国内外消费者的欢迎,茶叶市场需求潜力巨大。

我省是中国名优茶叶的主要产区之一,自然环境优越,茶叶资源丰富,在全国10大名茶中,安徽就占有3种。

鉴此,茶叶产业被省人民政府确立为我省“农业产业化十大主导产业”,并由省农业产业化工作指导委员会办公室组织制定了《安徽省茶叶产业化发展规划(2003—2007年)》,在近年来的一系列有关农业与产业发展、建设小康社会的指导性文件中,均对茶叶的产业化发展予以充分的关注和高度的重视,以期通过产业化开发和品牌经营,推动全省茶业向更高层次发展,带动茶农致富,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

项目符合《当前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产品和技术目录》(2000年修订)中所鼓励的范围,符合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中“鼓励类:

一、农业:

32:

农林牧渔产品储运、保鲜、加工及综合利用”,属于鼓励类范围。

1.3.2综合利用当地的茶叶资源

创制于1900年,已有一百多年历史的“太平猴魁”,是全国十大名茶之一,自1915年以其品质优异,色、香、味、型别具一格,荣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一等金质奖章和奖状”以来,屡获殊荣。

2003年,太平猴魁被国家质检总局列入原产地域保护产品。

黄山区是太平猴魁茶的原产地,产茶历史悠久,为全省重点茶区之一。

全区现有茶园面积5万多亩,茶叶年产量100多万公斤,其中太平猴魁系列茶产量约30万公斤。

近年来,全区加大对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依靠优越的生态条件、特有的茶树良种资源和历史名茶优势,大力推进以太平猴魁茶为核心的名茶品牌发展战略,猴魁茶产量产值均实现了较大幅度增长。

茶业已成为当地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山区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

1.3.3促进茶农增产增收

长期以来,由于投入少,茶树普遍老化,茶园整体水平低,传统生产区域茶园中柿大茶比例只占30%左右(柿大茶的安徽省省级地方良种,最适宜制作猴魁茶,并且抗种群侵袭性强,品种不易退化),茶叶单产低,导致种茶经济效益低,严重影响了当地茶农的生产积极性。

该项目实施后,通过太平猴魁良种苗圃、茶园示范基地建设和标准化加工基地建设,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加快柿大茶良种繁育和推广,更新当地老化茶树,提高茶园单位产量,提高亩均经济效益,增加茶农的收入;通过茶园示范基地的培训、示范作用和新技术的推广应用,采用标准化的无公害、有机生产方式,降低成产成本,提高茶叶品质,实现优质优价,提高茶园经济效益;公司通过订单农业模式,采用保护价收购,在市场价格低于订购价格时,进行保护价收购,在市场价格高于保护价格时,采用保护价适当上调的收购方式,保障茶农的经济效益,促进茶农生产积极性;公司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充分利用公司的生产加工能力和市场营销能力,保障农户的茶叶销售的通畅,实现茶农增产增效。

以公司现有猴村、大坪“六百里”猴魁茶园核心基地为基础,以订单等契约方式实施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带动约1000户茶农,幅射带动周边茶农,实现对近3000亩茶园的规范化基地建设或改良,实施品牌整合,直接带动基地规模1000亩,间接带动基地规模2000亩,直接带动农户450户/1575人,茶农年净增收入100万元。

间接带动农户1200户/3500人,茶农年净增收入120万元。

使猴魁核心产区的茶农户均增收2083元,人均增收600元。

1.3.4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增强企业综合实力

优质茶叶的种植,对环境要求非常严格。

因此,自然环境导致的交通不便,茶叶的加工仍以茶农的家庭小作坊为主,生产方式落后,加工水平较低,卫生条件差,导致产品质量难以控制,无法满足顾客和各项产品质量的要求;生产规模小,产加销联结不够紧密,也严重制约着产品的有效市场流通,导致资源潜力不能有效发挥。

因此,通过项目的实施,加快茶叶生产示范基地建设,提高茶树鲜叶的保质与运输能力,建设符合食品质量安全条件的茶叶加工场所,实施标准化、规范化的加工,采取科学的营销手段,通过扩大宣传等多种途径等有效措施,实现对太平猴魁茶的规范化、品牌化和产业化经营,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增强企业综合实力,实现企业快速健康发展。

 

第二章发展规划、产业政策、行业准入和市场分析

2.1发展规划、产业政策、行业准入分析

2.1.1发展规划

我国《国民经济“十一五”发展规划》中关于新农村建设规划,明确提出“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落实扶持龙头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特别是加大中西部地区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带动中西部地区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特色农业;加快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和小城镇。

加快发展以农产品加工业为重点的农村第二产业、以现代物流为重点的农村第三产业。

根据《农产品加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

“十一五”时期,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与社会协调发展,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阶段。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是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对于落实中央提出的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部署,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促进农村生产发展和农民生活富裕具有重要意义;按照“转变、拓展、提升”三大战略的总体部署,围绕现代农业建设、农民就业增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及农村和谐社会建设,以科学规划为先导,以科技创新为支撑,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合理布局,围绕大宗、优势农产品,重点发展精深加工,增加农民收益,提高农产品附加值,逐步实现由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的转变、由数量增长向质量和效益提高转变,促进农产品加工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充分发挥资源、经济、市场和技术优势,依托优势农产品生产区域,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业,逐步形成农产品生产和加工相协调的现代农业产业带,实现农产品加工与原料基地的有机结合,将资源优势、区位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

“十一五”期间我国传统农产品加工业发展重点:

1.茶叶加工:

茶叶初制加工主要在原料主产区布局,茶叶精制加工及深加工主要在中心城市布局;出口茶叶加工主要在沿海城市布局;茶叶初制加工以发展中小规模为主,在原料运输方便的前提下,尽可能扩大加工能力。

《全国主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是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增加农民收入的必然选择,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应对挑战,提高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客观要求,是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的突破口,也是促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的重要途径”。

《安徽省工业经济“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

(二)加快振兴轻工、纺织、食品等劳动密集型产业:

用高新技术及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以农副产品为原料的深加工业,充分发挥现有农业资源在“农产品种养—农副产品加工”产业链中的基础地位,搞好小麦、玉米、水稻、红薯、豆类、油料、棉花、烟草、茶叶、林产品、肉类和水产品等系列产品的深度产业化开发,做好农副产品的综合加工和再生利用,形成全国重要的轻纺工业基地。

2.1.2产业政策

新阶段,中央提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战略任务和“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方针,2004年以来中央连续下发了三个1号文件,国务院编制并下发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了一系列推动农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为加快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为充分发挥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产品加工业在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农业增长方式转变、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方面的重要作用,农业部决定从2006年起组织实施农业产业化和农产品加工推进行动。

《发展农产品加工振兴安徽省经济》中:

“农副产品深加工不仅能更好地满足人们多样化、精品化、特性化的物质需求,而且能几倍、甚至几十倍地增值,更好地满足人们追求财富的欲望,是一个颇有前途的产业,越来越为世人所青睐。

安徽作为一个农业大省,应当作为发展安徽经济的重要策略之一”。

2.1.3行业准入分析

“年产40吨太平猴魁茶叶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是对茶叶进行加工的农产品加工项目,该项目符合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中第一类:

鼓励类:

一、农林业:

32、农林牧渔产品储运、保鲜、加工及综合利用。

属于鼓励类行业。

同时也符合《当前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产品和技术目录》中:

“一、农业:

10.农产品储藏、保鲜、加工及综合利用”系列产品,符合安徽省国民经济发展规划。

2.2市场分析

2.2.1产品市场供需分析

1、茶叶的市场前景

世界卫生组织调查了许多国家的饮料优劣情况,最终认为:

茶为中老年人的最佳饮料。

据科学测定,茶叶含有蛋白质、脂肪、10多种维生素,还有茶多酚、咖啡碱、和脂多糖等近300种成分,具有调节生理功能,发挥多方面的保健和药理作用。

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世界茶文化的发祥地,更是首开人类人工植茶之先河。

中国茶文化伴随着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同步走来,使茶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的生活必需品之一,茶叶被誉为“国饮”。

由于茶的特殊香味和多方面的保健和药理作用,早在唐朝有贞观之治,一派盛世的气象。

各国使者来唐交流,也就知道了中国茶,从那时起,茶就成为风靡一时的饮品。

现在,现在,全球有160多个国家在消费茶叶,一半以上人口在饮茶。

喝茶成为全球名副其实第一饮料。

鉴此,茶产业被称为21世纪最有发展前途产业之一。

2、我国茶叶供应状况

全世界目前约有58个产茶国家,种植面积约250万公顷,其中最主要的产茶国为中国和印度,约占世界茶产量的80%左右。

由于我国是茶的故乡,茶叶一直是我国人们的主要饮品,不仅消费潜力很大,而且是我国重要的出口农产品之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三农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并被列为首位。

因此,国家和各地方政府制定一系列的优惠扶持政策,鼓励和发展茶产业,推动了我国茶产业的快速发展。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统计:

2005年我国茶叶产量为92万吨,比上年增长9.8%超过印度,居世界第一。

2006年我国茶叶总产量首次突破100万吨大关,稳居世界茶叶产量第一位。

2007年我国的茶叶面将会达到160万公顷,比上年增加10.3%。

茶叶总产量达到110万吨,其中,名优茶的产量达到30万吨。

增长20%。

3、市场容量

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时间里,我国人均茶叶消费量增加了近3倍,但现在,我国人均年茶叶消费量仅为0.4千克,还不到世界人均0.5千克的消费水平,达到世界人均消费水平,就需要消耗茶叶650万吨。

这说明,我国的茶叶消费市场蕴涵着无限商机。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国内市场上对名优茶、礼品茶的消费比重逐年增加,而且茶叶消费向品牌化、安全化、多元化方向发展,乌龙茶、普洱茶市场增幅明显,有力地促进了国内茶叶消费市场的开拓和整体消费水平的提高。

各地举办多种形式的茶叶生产技术推广和培训、茶文化宣传等活动,进一步推动了茶叶消费的增加。

随着我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之一后,市场空间的拓展,茶产业得到较快发展。

尤其是茶馆业、茶饮料工业以及绿茶、乌龙茶、普洱茶等品种发展势头迅猛。

2006年,我国的茶叶产量达到102万吨,居世界首位;茶叶出口创汇5.47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2007年全国茶叶出口额约为6亿美金,全国销量约200亿人民币。

2.2.2市场竞争力分析

1、地缘优势

优质的茶叶对生态环境要求非常苛刻,只有特定的自然环境才能产出一流的茶产品。

太平猴魁产于黄山市黄山区太平湖畔的猴坑一带,境内最高峰凤凰尖海拔750米,为黄山山脉北麓余脉。

这里依山濒水,林茂景秀,湖光山色,交融映辉。

茶园多分布在25-40度的山坡上,具有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

这里年平均温度14-15℃,年平均降水量1650-2000毫米,土壤大多为千枚岩、花岗岩风化而成的乌沙土,pH值在4.5-6.5之间,土层深厚肥沃,通气透水性好,茶树生长良好,芽肥叶壮,持嫩性强。

黄山是世界著名的风景旅游胜地之一,每年到黄山旅游的国内外游客众多,2007年达312万人次。

作为当地的名、特、优产品,随着黄山旅游业的发展得到快速发展。

2、品种优势

柿大茶品种分枝稀、节间短、叶片大、色泽绿、茸毛多,抗种群侵袭性强,品种不易退化,是适制猴魁的良种资源。

猴坑的红椿坞、黄桶坞、黄梅塔、九龙岗、狮形头;猴岗的凤凰尖、板山培、新桩棵、胡家垄;颜家的四方块、青龙山、黄檀树等地块所产的鲜叶,制茶质量最优。

当地茶树品种90%以上为柿大茶品种。

柿大茶已经成为安徽省省级地方良种。

3、品牌优势

黄山区是太平猴魁茶的原产地,产茶历史悠久,为全省重点茶区之一。

创制于1900年,已有一百多年历史的“太平猴魁”,是全国十大名茶之一,自1915年以其品质优异,色、香、味、型别具一格,荣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一等金质奖章和奖状”以来,屡获殊荣。

2003年,太平猴魁被国家质检总局列入原产地域保护产品。

4、市场网络优势

黄山六百里猴魁茶业有限公司(原企业名称:

黄山中明茶叶实业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企业经过10年的发展,建立了完善的市场网络,其销售已覆盖北京、上海、广州、南京、重庆、合肥等全国各大中城市市场。

2.2.3风险分析及规避

1、风险分析

⑴茶树良种覆盖率低,名茶生产缺乏后劲

现有茶园大多是上世纪70年代前后发展的,已到了“老年期”,影响茶叶品质的提升。

虽然茶树良种化建设已开始起步,但步伐相对缓慢,严重影响名茶生产的后劲基础,制约茶产业升级。

⑵采摘工供不应求,限制茶叶增产增效

名茶生产主要集中在春茶一季,鲜芽采摘时间紧,季节性采摘工需求量大,采摘工缺口很大,导致鲜芽采摘量较低,名茶产量难以增加;另外,采摘成本高,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茶叶的增长增效。

据调查,每斤名茶的采摘工工资在80元以上,高的超过100元甚至达200元,加上加工、包装等成本,每斤名茶的平均成本在150元以上。

⑶茶厂规模小,生产设备落后,影响茶叶的品质

加工是决定茶叶品质的关键工序。

全机械化操作能降低人工成本,增加产量,但名茶制作的有些手工工序由机械代替,就会影响茶叶品质,造成茶叶香气不足,滋味偏淡、偏苦、偏涩,价格也上不去。

较大部分为家庭作坊式,设备陈旧,相当一部分茶厂与农户的生产、生活区相混合,厂房简陋,茶厂的卫生条件和落后设备已成为茶叶产业链中的薄弱环节和实现产业升级的又一瓶颈。

⑷茶叶市场竞争无序,茶农利益难保护,制约茶产业进一步发展

低价格竞争的结果,促使一些茶叶经销商对茶农压价,尽力压低收购价,有的甚至降低名茶制作标准以降低成本,导致名茶香气降低,口感变涩,不易保存,品质下降。

影响了名茶的声誉,制约了茶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⑸标准缺位,良莠难辨

中国茶叶不是没有标准。

但在交易与定价中,相关标准很难产生作用,形成实际上的标准缺位。

拿名优茶来说,基本都有各自的感观品质标准,但这些定性而不是定量、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无法准确确定茶叶的优劣。

标准的缺位,使得茶叶营销时的“水”变得浑浊不堪,消费者在购买茶叶时往往难辨良莠,以次充好、影响了名优茶信誉,抑制了消费者需求。

⑹品牌弱小,信任缺失

有名品而无名牌,这是对目前中国茶业说得较多的一句话,作为特定地域的产品,常常是有众多分散且操守不一的企业在经营,因而难免会出现“劣币”或者“搭便车”的现象。

这些现象的存在,直接导致信任关系的建立,从而阻碍品牌的建立。

2、防范和降低风险对策

⑴抓好茶园良种化建设,促进茶产业可持续发展

一是要制定总体规划和年度发展计划,加快茶园良种化建设步伐,推动茶叶品种的更新换代,提高茶树良种的覆盖率,提高名茶生产的后劲基础。

二是要对茶园进行标准化整治,推广科学的茶园培管,使茶园符合机械化采摘要求。

三是要抓好无公害茶、绿色食品茶、有机茶生产基地建设,保证名茶产品的安全,提高名茶的市场竞争力。

四是加强技术培训,生产指导,信息服务。

完善企业、专业合作组织相配套的技术服务体系,积极为茶农提供种植、病虫草害综合防治和培管技术等服务,加大无性系良种茶推广,促进茶产业可持续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