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教育心理学重点考点讲义.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920421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教育心理学重点考点讲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教育心理学重点考点讲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教育心理学重点考点讲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教育心理学重点考点讲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教育心理学重点考点讲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教育心理学重点考点讲义.docx

《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教育心理学重点考点讲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教育心理学重点考点讲义.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教育心理学重点考点讲义.docx

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教育心理学重点考点讲义

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教育心理学重点考点讲义

第一章幼儿心理学概述

一、重点掌握

(一)名词

1、幼儿心理学2、幼儿期3、环境4、观察法5、谈话法6、问卷法7、测验法

(二)问题

1、幼儿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幼儿心理学研究是研究幼儿期(3——6、7岁)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的科学。

幼儿心理学的内容包括三个方面:

(1)幼儿心理发展理论;

(2)幼儿发展各阶段的心理特点;(3)幼儿心理各方面的发展规律。

2、幼儿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

(1)幼儿心理发展的动力

(2)遗传、环境和教育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第一,遗传是幼儿心理发展的必要物质前提;第二,环境在一定条件下对幼儿心理发展起决定作用;第三,教育是幼儿心理发展的重要条件,对幼儿心理发展起主导作用。

(3)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性

第一,儿童心理年龄特征的实质。

第二,儿童心理年龄特征的稳定性和可变性。

第三,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的划分。

第四,儿童心理发展中的敏感期。

3、研究幼儿心理的基本原则

(1)客观性原则。

(2)发展性原则。

(3)教育性原则。

4、研究幼儿心理的常用方法

着重掌握这些方法优点及其需要注意的方面。

(1)观察法。

(2)谈话法。

(3)问卷法。

(4)测验法。

(5)实验法

二、掌握

(一)名词

1、遗传2、纵向研究3、横向研究4、实验法5、关键期

(二)问题

1、幼儿心理学研究的意义

(1)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2、研究幼儿心理的基本方式

(1)纵向研究

(2)横向研究

第二章 幼儿心理学研究的概况

一、重点掌握问题

1、西方幼儿心理学研究的主要代表人物

2、西方幼儿心理学研究的新趋向

(1)大量开展儿童早期的研究。

(2)儿童社会化的问题受到重视。

(3)皮亚杰的理论获得新发展。

(4)实际应用方面出现了新的领域。

(5)研究技术不断现代化,生命学运动出现。

二、掌握问题

前苏联幼儿心理学的研究

三、了解问题

我国幼儿心理学的研究

第三章 游戏及幼儿的心理发展

一、重点掌握

(一)名词

1、游戏2、角色扮演

(二)问题

1、游戏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1)游戏适应幼儿心理发展的需要。

(2)游戏符合幼儿心理发展的水平,为幼儿的发展提供了最好的条件。

第一,游戏在幼儿认知发展中的作用。

第二,游戏在幼儿情感发展中的作用。

第三,游戏在幼儿个性形成中的作用。

2、游戏的本质和特征

(1)游戏是儿童有目的、有意识、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活动,具有社会性。

(2)游戏是一种具有多种心理成分组成的综合性的活动,具有虚构性、兴趣性、愉悦性和具体性。

3、促进幼儿游戏发展应注意的问题

(1)把游戏列入整个教育工作计划之内。

(2)为幼儿开展游戏创造条件。

(3)正确理解游戏中成人的主导作用。

二、掌握问题

1、主要的游戏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

(1)经典的游戏理论

包括:

精力过剩论、娱乐论、重演论、练习论。

(2)精神分析学派的游戏理论

包括:

发泄论、掌握论。

(3)认知发展的游戏理论

(4)前苏联的游戏理论

2、幼儿游戏的发展

(1)从认知发展的角度分

主要由皮亚杰提出,分为三个阶段:

练习性游戏阶段(0——2岁);象征性游戏阶段(2——7岁);规则游戏阶段(7——11、12岁)。

(2)从社会性发展的角度分

主要由帕顿提出,分为了六种不同的水平。

(3)从游戏种类发展的角度分

主要由比拉提出,游戏有:

未分化型、累计型、连续型、分节型、统一型。

(4)从游戏的具体成分分

从游戏的主题看,包括:

无主题、有简单的主题但不稳定、有明确而稳定的主题。

从游戏替代物看,包括:

用及实物相似的替代物、用及实物相似性较低的替代物、不依赖于实物的替代。

(5)从游戏的独立性、创造性的发展分

第四章 幼儿语言的发展

一、重点掌握

(一)名词

1、前语言阶段2、内部语言

(二)问题

1、环境及主体交互作用论

其代表人物是皮亚杰。

(1)儿童的语言能力仅是大脑一般认知能力的一个方面。

(2)语言是儿童许多符号功能中的一种。

(3)认知结构是语言发展的基础。

(4)儿童的语言结构具有创造性。

2、我国3——6岁幼儿语音发展的特点

(1)幼儿发音的正确率及年龄的增长成正比。

(2)3——4岁为语音发展的飞跃期。

(3)幼儿对韵母的发音较易掌握,正确率高于声母。

(4)大多数3岁以上孩子对声母发音不感到困难,部分3岁幼儿对发辅音感到困难。

(5)幼儿语音的正确率及所处社会环境有关。

(6)逐渐出现对语音的意识。

3、幼儿词汇发展的特点

(1)词汇数量迅速增加。

(2)词类范围不断扩大。

(3)对词义的理解逐渐确切和加深。

4、儿童掌握语法结构的趋势和特征

(1)句子的功能从混沌一体到逐步分化。

(2)句子的结构从简单到复杂,从不完整逐步完整,从松散到严谨。

(3)句子的类型从陈述句到非陈述句。

(4)句子的长度从短到长。

5、言语表达能力发展的特点

(1)从对话言语逐渐过渡到独白言语。

(2)从情景性言语过渡到连贯性言语。

(3)语言功能的发展。

6、幼儿言语能力的培养

(1)要创造条件,让幼儿有充分交往及活动的机会。

(2)要重视对幼儿语言能力的训练。

(3)要充分发挥成人语言的榜样作用。

(4)促进幼儿言语能力发展的游戏举例。

二、掌握

(一)名词

1、语言获得2、词汇

(二)问题

1、环境决定论

把握主要代表人物及观点。

(1)模仿说。

(2)强化说。

(3)社会交往说。

2、幼儿语言能力的评价

三、了解

先天决定论

(1)转换生成语法说。

(2)自然成熟说。

第五章幼儿注意的发展

一、重点掌握

(一)名词

1、注意2、无意注意3、有意注意4、注意的分配

(二)问题

1、幼儿注意发展的特点

(1)幼儿无意注意及有意注意的发展

高度发展的无意注意占主导地位;在教育影响下,有意注意逐步形成和发展。

(2)幼儿注意品质的发展

注意稳定性不断提高;注意范围不断扩大;注意分配能力不断增强;注意转移动力不断发展。

2、幼儿注意及幼儿园教育活动

(1)利用易于引起幼儿注意的外部因素,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具体包括:

第一,重视教具的制作和使用;第二,教育、教学内容、方式和方法要新颖、多样、富于变化;第三,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减少无关刺激的干扰。

(2)充分运用注意的主观因素,保持幼儿注意的稳定。

第一,帮助幼儿明确活动的目的和要求;第二,使幼儿处于积极的活动状态;第三,使幼儿对活动结果发生兴趣。

(3)善于引导两种注意的转换。

3、幼儿注意的培养

(1)培养幼儿广泛的兴趣。

(2)丰富知识经验,形成熟练动作和技能。

(3)针对个别差异,进行教育。

(4)培养幼儿注意力的游戏举例。

二、掌握问题

1、幼儿注意的评价角度

(1)注意的有意性、集中性。

(2)注意的稳定性、坚持性。

(3)注意的范围。

(4)注意的分配。

2、测查幼儿注意常用的几种方法

第六章 幼儿感知觉的发展

一、重点掌握

(一)名词

1、感觉2、知觉3、视觉敏度4、空间知觉5、适应6、感觉对比7、知觉的选择性8、知觉的理解性

(二)问题

1、理解知觉的选择性

2、把握知觉的理解性

3、幼儿观察力的培养

(1)保护幼儿的感官。

(2)培养幼儿观察的兴趣,使其养成爱观察的习惯。

(3)帮助幼儿确立观察的目的及任务。

(4)教给幼儿有效的观察方法。

(5)发挥语言的作用。

(6)促进幼儿观察力发展的游戏举例。

二、掌握

(一)名词

1、颜色视觉2、形状知觉3、大小知觉4、方位知觉5、时间知觉

(二)问题

1、幼儿感知觉发展的特点

2、幼儿感知觉规律及幼儿园教育活动

3、幼儿观察力的评价角度

4、测查幼儿观察的常用方法

三、了解

幼儿观察力的发展。

第七章 幼儿记忆的发展

一、重点掌握

(一)名词

1、记忆2、记忆范围3、记忆广度4、记忆态度5、机械识记6、意义识记7、形象记忆8、抽象记忆

(二)问题

1、幼儿记忆及幼儿园教育活动

(1)帮助幼儿进行及时、合理的复习。

(2)给幼儿记忆的材料要形象,方法要有趣。

(3)帮助幼儿理解记忆的材料。

(4)让幼儿使用多种感官参及记忆过程。

(5)正确对待幼儿“说谎”的问题。

2、幼儿记忆力的培养

(1)培养幼儿对识记的兴趣和信心。

(2)帮助幼儿明确识记的目的。

(3)培养幼儿在积极的思维过程中识记材料。

(4)让幼儿学会运用多种识记方法和策略。

(5)促进幼儿记忆力发展的游戏举例。

二、掌握

(一)名词

1、记忆保持时间2、幼儿期健忘3、记忆恢复4、记忆方法的发展5、记忆内容的发展6、短时记忆7、长时记忆

(二)问题

1、幼儿记忆发展的特点

(1)幼儿记忆在量方面的发展

记忆量的发展,可以从记忆范围、记忆广度和记忆保持时间的长度等方面去衡量,幼儿记忆的量随年龄增长而增加。

(2)幼儿记忆在质方面的发展

幼儿记忆在质方面的发展,主要包括记忆态度、记忆方法和记忆正确性的发展等。

2、幼儿记忆力的评价角度

(1)识记的敏捷性。

(2)记忆的持久性。

(3)记忆的正确性。

(4)记忆的准备性。

3、测查幼儿记忆力的常用方法

第八章 幼儿思维的发展

一、重点掌握

(一)名词

1、思维2、直觉思维3、抽象逻辑思维4、前运算阶段5、判断6、推理7、创造性思维

(二)问题

1、幼儿思维及幼儿园教育活动

(1)向幼儿提供各种直接感知和动手操作的机会。

(2)注意教学的具体性、形象性。

(3)发展幼儿的抽象逻辑思维。

2、幼儿创造思维的特点

(1)脆弱性、不稳定性。

(2)流畅性不强,灵活性不够。

(3)幼儿的创造性有性别差异和个别差异。

3、富有创造性的幼儿的特点

(1)喜欢用创造性的方式学习。

(2)有惊人的坚持性。

(3)在游戏活动中表现出不寻常的计划性和组织能力。

(4)富有钻研精神。

(5)富于想象。

4、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1)创造有利于创造性思维发展的环境。

(2)通过训练提高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3)通过各种创造活动,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5、幼儿思维力的培养

(1)不断丰富的感性知识。

(2)发展幼儿的语言。

(3)教给幼儿正确的思维方法。

(4)通过智力 、实验的方式,锻炼幼儿思考力。

(5)激发幼儿的求知欲,保护幼儿的好奇心。

(6)促进幼儿思维力发展的游戏举例。

二、掌握

(一)名词

1、具体形象思维2、运算3、思维形式4、分析5、比较6、分类7、理解8、概念

(二)问题

1、幼儿思维发展的特点

(1)幼儿思维发展的一般趋势

(2)幼儿思维形式的发展

(3)幼儿思维基本过程的发展

2、幼儿思维力的评价角度

3、测查幼儿思维力的常用方法

三、了解

1、创造性思维的特点

流畅性、灵活性、新颖性和精密性。

2、幼儿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测量

第九章 幼儿情绪的发展

一、重点掌握

(一)名词

情绪

(二)问题

1、情绪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1)情绪对幼儿行为的动机作用。

(2)情绪对幼儿心理活动的组织作用。

(3)情绪对幼儿性格形成的作用。

(4)情绪对幼儿生长发育的作用。

2、幼儿情绪的发展趋势和特点

(1)情绪的丰富和深刻化。

(2)情绪的稳定性逐渐提高。

(3)情绪不断社会化。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情绪反应的社会性动因不断增加。

第二,情绪中交往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