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最新中考理综模拟试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9203197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504.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武汉市最新中考理综模拟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武汉市最新中考理综模拟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武汉市最新中考理综模拟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武汉市最新中考理综模拟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武汉市最新中考理综模拟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武汉市最新中考理综模拟试题.docx

《武汉市最新中考理综模拟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武汉市最新中考理综模拟试题.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武汉市最新中考理综模拟试题.docx

武汉市最新中考理综模拟试题

2013年武汉市最新中考理综模拟试题

命题人:

李洋

亲爱的同学,在你答题前,请认真阅读下面以及“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

1.本试卷由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组成。

全卷共12页,两大题,满分130分。

考试用时120分钟。

2.答题前,请将你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并在“答题卡”背面左上角填写姓名和座位号。

3.答第Ⅰ卷(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不得答在“试卷”上。

4.第Ⅱ卷(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笔迹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上。

答在“试卷”上无效。

相对原子质量:

H–1O–16S–32Cl–35.5Mn–55Cu–63.5Zn–65

可能用物理量:

ρ海水≈1×103kg/m3g=10N/kg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每小题3分,共60分)

1、下列一些物质的自我介绍,其中介绍自己化学性质的是

A.我是紫红色固体B.我在天然界中硬度最大C.我在常温下是气体D.我会生锈

2、正确的实验操作是获得正确的实验结果和保障人身安全的前提,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3、下图是水的微观层次结构,图中右侧“o”表示

A.氢元素B.氢原子C.氧元素D.氧原子

4、“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

下列叙述缺乏科学依据的是

A.不可用工业酒精勾兑饮用酒B.用纯碱可除去面团发酵产生的酸

C.加碘食盐的“碘”是指碘元素D.小孩经常咬铅笔芯,会导致铅中毒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5、学了化学以后,很多同学会在家中做一些与化学有关的家庭小实验。

根据你的经验和相关知识,认为下列家庭小实验一定不会成功的是

A.用肥皂水鉴别家庭用水是否是硬水B.用食盐水除去水瓶中的水垢

C.用食醋和碱面(主要成分为碳酸钠)制取二氧化碳

D.用花辨制作指示剂,检验纯碱溶液的酸碱性

6、右图所示的微观变化,其基本反应类型是

A.化合反应B.置换反应C.分解反应D.复分解反应

7、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2号元素的离子符号是Mg2十B.氯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是

C.表中左边是非金属元素,右边是金属元素;D.钙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0。

8、将质量相等的A、B、c、三种金属,同时分别放人三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且足量的稀盐酸中,反应生成H2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根据图中所提供的信息,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已知:

A、B、C在生成物中均为+2价)

A.放出H2的质量是A>B>CB.金属活动性顺序是A>B>C

C.反应速率最大的是AD.相对分子质量是C>B>A

9、小名游览一座古寺时发现里面有一个变音钟,随着钟下燃烧的香火越旺,敲出的声音越高亢。

分析原因的可能是

A、香火使钟周围的空气温度升高,传声效果越来越好

B、任何物体温度升高时,振动发出的声音音调都会变高

C、香火使振动的振幅加大,使声音响度变大

D、香火使钟的温度升高。

材料的微观结构发生变化,钟振动频率改变

10、下图中的实验现象所揭示的物理原理或规律与对应的技术应用或现象不正确的是

11、如图2所示,给凸透镜“戴”上近视眼镜,此时光屏上能成一清晰的像。

若“取”下近视眼镜,为使光屏上的像清晰,在保持烛焰和透镜位置不变的条件下,应该将光屏

A、保持在原来的位置

B、靠近透镜和远离透镜都可以

C、远离透镜

D、靠近透镜

 

12、如图是一手压电筒,按压手柄,塑料齿轮带动线圈内磁性飞轮高速旋转,使灯泡发光。

图中与这一过程的工作原理相同的是

13、小明用一段细线拴一块橡皮,甩起来,使橡皮绕手做圆周运动,如图所示。

如果此时所有力都消失了,橡皮将

A、立即停止运动

B、仍然做圆周运动

C、做匀速直线运动

D、仍然具有惯性力

14、手机是现代人们最常用的通讯工具之一,手机之间的通话和收发信息是利用

A、微波传送B、超声波传送C、光纤传送D、空气传送

 

15、下列物理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BCD

A、纸风车能转动是因为空气受热后质量变小而上升造成的

B、小女孩推墙后向左运动,则她推墙的力一定等于墙对她施加的力

C、货物随传送带匀速上升时,与传送带之间没有摩擦力

D、连通器里的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液面高度一定是相同的

16、如图所示,一个空的塑料瓶,瓶口扎上橡皮膜,竖直地浸在水中,一次瓶口朝上,一次瓶口朝下,这两次药瓶在水里的位置相同。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瓶口朝上时,橡皮膜向内凸;瓶口朝下时,橡皮膜向外凸

B、瓶口朝上时,橡皮膜向外凸;瓶口朝下时,橡皮膜向内凸

C、两次瓶口都向内凸

D、两次瓶口都向外凸

 

17、下列简单机械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A.筷子B.碗夹C.羊角锤D.钓鱼杆

18、如图所示,在水平路面上一辆匀速行驶的洒水车正在洒水作业。

关于该洒水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机械能不变、动能不变

B、机械能不变、动能变小

C、机械能变小、动能变小

D、机械能变小,动能不变

19、在一个高为h、长为L的斜面上,用沿斜面向上的力F把重为G的木块匀速向上拉的过程中,如果斜面的机械效率为η,则木块和斜面间的摩擦力表达式错误的是

A、F(1-η)B、

C、

D、

20、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L1上标有“1.2V  ?

W”,L2上标有“9V ?

W”。

闭合开关S1后,当开关S接“1”,滑片P在最左端时,电压表示数为5.4V,L1此时的实际功率是额定功率的

;当开关S接2时,P在中点,电压表示数为2V。

若将L1和L2串联后接在该电源上时,电路中电流为0.2A,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设灯丝电阻不随温度改变)

A.电源电压为10V

B.L1的额定功率为2W

C.L2的额定功率3W

D.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20Ω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共40分)

21、(5分)我国“神舟八号”宇宙飞船于2011年11月1日由改进型“长征二号”火箭顺利发射升空。

火箭内燃料燃烧时,将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能。

2011年11月3日凌晨,“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成功实现安全对接。

如图所示,对接后,“神舟八号”相对于“天宫一号”是____________的(选填“运动”或“静止”),它们围绕地球做椭圆形轨道运动时动能较大的点是____________(选填“近地点”或“远地点”)。

“天宫一号”在太空飞行时,其所受重力________(选填“等于”获“不等于”)0牛。

22、(4分)如图所示为生活中常用的热水瓶,其外壁采用镀银的双层玻璃,并将中间抽成真空,这是为了防止________而散失热量。

注入一定量的热水后,立即盖上软木塞,软木塞会跳起来,这一过程中瓶内气体的内能会________(选填“增加”、“减少”或“不变”),这是通过________方法改变物体的内能。

下图中汽油机的哪个冲程也发生同样的能量转化:

________(填对应的字母)。

23、(2分)电气化铁路的高压输电线,无论冬夏都要绷直,才能使高压线与列车的电极接触良好,这就必须对高压线施加恒定的拉力。

为此,工程师设计了一个恒拉力系统,原理图如图所示。

则图中的A、B滑轮为________(填“定滑轮”或“动滑轮”)。

若水泥块的总重为7800N,则滑轮组对高压线的拉力为________N.

24、(4分)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小明用9个红色的发光二极管按“F”字样镶嵌排列在白色方格板上替代蜡烛作为光源,又用同样的白色方格板做成光屏,实验使用的凸透镜焦距为10cm,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实验时,小明首先调节光源、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其目的是______。

(2)小明把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零刻度线上,并将光源移至40cm刻度时,在光屏上出现倒立、缩小的实像;如果小明将光源移至15cm刻度,则光屏应该移动到________cm刻度;此时把光源和光屏的位置互换,光屏上________(填“能”或“不能”)成像。

(3)光源“F”放在15cm刻度处,其大小如图乙所示,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零刻度线上。

如果用遮光罩将凸透镜的上半部分罩住,则光屏上所成的像是()

 

25、(5分)把空的易拉罐逐渐压进水中的同时,小明感到罐对手的压力越来越大。

因此他猜想“物体所受的浮力与物体所处的深度有关”。

他用弹簧测力计下挂一金属柱,把它逐渐放入水中。

(本题g取10N/kg;已知:

ρ水=1.0×103kg/m3)

(1)小明根据测力计的示数,得出结论:

金属柱在水中的深度越深,所受的浮力越小;小军做了另一组实验,得出另一个的结论:

浸没的金属柱所受的浮力都是6.6N,与深度无关;

请你从两位同学的结论中任选一个,判断其是否正确,并说出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把这金属柱直接放在水中如图所示,根据小明

和小军的实验可以推断,此时

金属柱所受的浮力大小为________N;

(3)根据上述实验的全部数据,进一步得到金属柱的质量是:

________kg;金属体

的密度是________kg/m3。

26、(5分)同学在用电炉烧水时发现电炉丝热得发红,而与它相连的导线却几乎不发热。

甲同学猜想“电阻越大,发热功率越大”。

而乙同学在用电炉烧水时发现,将两个电阻不同的电炉分别接到家庭电路中时,电阻小的电炉烧水快些,相同时间内产生的热量多些。

乙同学猜想“电阻越小,发热功率越大”。

现有镍铬合金丝做的电阻Rl和R2,阻值分别为5Ω和10Ω,两个相同的容器中装入质量和温度都相同的煤油,另有温度计、电池组、开关、导线、变阻器等实验器材。

 

(1)为验证甲同学的猜想,请利用以上器材设计实验,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好图甲的电路。

(2)下表是验证甲同学的猜想时实验得到的数据:

加热时间/min

0

8

16

24

装有R1容器中煤油的温度/℃

20.0

21.6

23.2

24.7

装有R2容器中煤油的温度/℃

20.0

23.1

26.0

28.9

从上述实验数据分析发现,发热功率与电阻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

(3)电流产生热量的多少不易直接测量。

因此,在这个实验中是通过比较________来比较电阻Rl、R2产生热量的多少。

(4)为验证乙同学的猜想,请在图乙的方框中画出实验电路图。

(5)甲同学与乙同学观察到的现象似乎有矛盾,请加以分析。

________

 

27、(7分)以下是某锅炉的一些配套设备及工作原理。

请根据相关数据回答问题。

(1)图甲为锅炉保险阀,安全压强值P内=1.2×105Pa,当蒸汽压力超过安全值时,圆柱体铁锤A被顶起,排出部分蒸汽。

已知A的底面积S=10cm2,则铁锤质量不能超过多少?

(p外=1.0×105Pa)

(2)图乙为锅炉的冷水自控装置,小水箱与锅炉相连,它们组成了一个连通器。

浮球C和活塞B及连杆OC组成了一个杠杆来控制进水管的水的流出。

当杠杆呈水平状态时,浮球一半的体积浸入水中,塞子B刚好顶住自来水进口。

已知浮球体积为500cm3,质量为50g;OC=25cm,OD=1cm,塞子B横截面积为1cm2,画出C点所受合力的力臂并计算出进水管压强为多大?

(不计杠杆、塞子的质量,g=10N/kg)

 

28、电压力锅集高压锅和电饭锅的优点于一体,既安全又节能。

某型号电压力锅的额定电压为220V,下图是其工作原理图,R1、R2分别是主加热器和保压加热器,R1的额定功率为800W;L是用来指示电压力锅工作状态的变色发光二极管,当通过它的电流小于40mA时,发红光,达到40mA时,开始发绿光,只要有电流通过L其两端电压就恒为2V;R0是特殊电阻,其阻值随锅内温度变化而改变;接通电路,开关S自动与触点a、b闭合,开始加热,当锅内水温达到105℃时,S自动与a、b断开,并与触点c接通,开始保压,此时锅内水温不变,且未沸腾。

(1)电压力锅正常工作时,若指示灯L发绿光,求R0的最大阻值。

(2)在保压状态下,加热器正常工作1h耗电0.2kW·h,求R2的阻值。

(3)用该电压力锅对5L、20℃的水加热,正常工作35min后,求水温升高到多少摄氏度?

(已知消耗的电能有90%被有效利用,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

 

29、(4分)图1是两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图2是氟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1)图1方框的横线上填的是______;图2方框横线上的数字是________

(2)钠元素属于______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图1所示两种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

 

30、(4分)图1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2所示两个烧杯中各盛有20℃时

上述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

请回答下列问题:

40℃时,

甲物质与乙物质的溶解度_____________(填“相等”或“不

相等”)

80℃时,100g水中最多可溶解甲物质g。

当温度由20℃升高至60℃时(不考虑水分蒸发),

B烧杯中固体质量增加,则B烧杯溶液中的溶质是

(“甲”或“乙”)。

31、(5分)小明、小华和小林三位同学利用下图所示装置在实验室制取O2和CO2,并对它们的有关性质进行研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小明同学用KMnO4固体制取O2,应选用上图中的___________装置(填编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华同学用浓HCl与大理石在C装置中反应,制取CO2并检验其有关性质,观察到烧杯中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对这一现象的解释不合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产生的CO2直接使石蕊变红b.产生的CO2与H2O反应生成H2CO3,使石蕊试液变红

c.挥发出的氯化氢溶于水,使石蕊试液变红

32、(5分)同学们按如图1装置对“可燃物燃烧的条件”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 白磷的着火点是40℃,红磷的着火点是240℃,……燃烧产物五氧化二磷是白色固体,会刺激人体呼吸道,可能与空气中水蒸气反应,生成有毒的偏磷酸(HPO3)。

【交流与讨论】白烟对人体健康有害,该实验装置必须改进。

【改进与实验】同学们按改进后的图2装置进行实验。

请你帮助他们将F表补充完整。

   现 象

   解 释

a试管中白磷燃烧,热水中的白磷没有燃烧。

 b试管中红磷没有燃烧。

b试管中红磷、热水中自磷都没有燃烧的原因分别是

【反思与评价】 

(1)改进后的图2装置与图1装置比较,优点是

(2)小林同学指出图2装置仍有不足之处,并设计了图3装置。

其中气球的作用是__________

【拓展与迁移】

实验小结时,小朱同学说:

“待a试管冷却后,如果将试管口紧贴水面(室温下),并取下橡皮塞,将看到液体进入试管。

”这一说法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同。

小品问:

“如果不考虑橡皮塞占试管的容积,进入a试管内液体的体积会是多少呢?

”大家争论后,出现两种预测。

甲:

接近试管容积的l/5;乙:

不一定接近试管容积的l/5。

你赞同的预测是________(填“甲”或“乙”),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33、(5分)有一种白色固体可能含有:

BaCl2、NaCl、Na2CO3、Na2SO4和CuSO4中的一种或几种。

对该固体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样,加足量的水,充分搅拌,过滤。

得到白色沉淀A和无色溶液B。

②在白色沉淀A中加入稀盐酸,沉淀全部溶解,放出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

③在无色溶液B中加入AgNO3溶液,得到白色沉淀,再加入稀盐酸,白色沉淀不溶解。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原白色固体中一定不含有_________________;一定含有______________。

 

(2)实验①得到的无色溶液B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原白色固体中可能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7分)NaOH潮解后极易与空气中的CO2反应生成Na2CO3而变质。

为测定实验室一瓶放置已久的烧碱中NaOH含量,某同学取适量的烧碱样品,溶于一定量的水得到200g溶液;再加入200g稀硫酸(足量)充分搅拌到不再放出气泡为止,称量溶液为395.6g。

 请计算:

(1)反应产生的CO2的质量为      g。

(2)若所取烧碱样品为50.0g,则样品中NaOH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3)用同浓度的硫酸,与一瓶未变质、部分变质、或全部变质(杂质都是Na2CO3)的烧碱样品反应,需要硫酸的质量都相等。

其原因是:

               (从钠元素质量守恒的角度解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