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表现及应对措施方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202976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6.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表现及应对措施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表现及应对措施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表现及应对措施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表现及应对措施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表现及应对措施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表现及应对措施方案.docx

《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表现及应对措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表现及应对措施方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表现及应对措施方案.docx

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表现及应对措施方案

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表现及应对措施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整体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迅速提高,人们在追求身体健康的同时,也关注着心理健康,健康是人生的第一财富。

对作为天子娇子的大学生来说,心理健康更是学业成就、事业成功、生活快乐的基础。

如何使他们避免或消除种种心理压力而造成的心理应激、心理危机或心理障碍,增进心身健康,以积极的、正常的心理状态去适应当前和平发展的社会环境,预防精神疾患和心身疾病的发生,为此,本文通过对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现状的总结,据此分析原因,并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提出一系列的应对扌昔施。

以望有利于建立和完善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立体网络这项重要项UO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对策

□前我国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是比较多的。

山于人们在认识上存在一定的误解与偏差,以为只有表现出明显的精神症状才算是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因而忽略了大学生一些心理异常的早期表现。

近年来,由于心理问题造成的大学生行为偏差的个案不断增多,大学生出问题的报道也频频见诸各类媒体,2003

年7月15B,大学医学部大二女生“鸽子”从宿舍楼9层一跃而下;03年12月5日,中国人民大学一名男生从第4教学楼6层跳下;2004年3月3日,林业大学一名女研究生在宿舍上吊自杀,某高校为情跳楼(自杀)……,当轰动一时的“马加爵事件”的阴霾还在人们心中徘徊时,2006年8月8日,中医学院22岁大学生征用蹶头20分钟连砸8人,7死1伤。

还有用硫酸伤黑熊,用微波炉烤小狗,因被劝退学自感无法面对家人便杀死自己的奶奶和父亲……大学生这些典型的例子,一个个悲剧折射出种种问题等待我们去思考、去分析。

从现代心理学角度分析,LI前大学生的心理状况令人担忧。

最近一些权威机构的心理健康调查表明,大学生已成为心理弱势群体,他们的精神行为阳性检出率约为16%,心理处于不健康或亚健康状态的学生约占50%左右。

这些犯罪、思维失常、轻生等案例或许在社会的大环境里不足为奇,但和受着高等教育的大学生联系在一起,还是让人心里沉甸甸的。

不得不使教育界乃至全社会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引起广泛的关注。

那么,到底什么是心理健康、就目前来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哪儿方面呢?

我们不妨来分析一下:

一,心理健康问题及其具体表现

(一)心理健康的概念

“心理健康,是指这样一种状态,即人对部环境具有安定感,对外部环境能以社会上的任何形式去适应,也就是说,遇到任何障碍和因难,心理都不会失调,能以适当的行为予以克服,这种安定、适应的状态就是心理健康的状态。

”衡量心理是否绝对健康是非常困难的。

健康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分界线。

一般判断心理是否正常,具有一下三项原则:

其一,心理与环境的统一性。

正常的心理活动,在容和形式上与客观环境具有一致性。

其二,心理与行为的统一性。

这是指个体的心理与其行为是一个完整、统一和协调一致的过程。

其三、人格的稳定性。

人格是个体在长期生活经历过程中形成的独特个性心理特征的具体体现。

而心理障碍是指心理疾病或轻微的心理失调。

它出现在当代大学生身上大多数是因心身疲乏、紧不安、心理矛盾冲突、遇到突如其来的问题或面临难以协调的矛盾等。

(二)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有以下几方面:

1,对大学环境的不适应。

大学常常被形容为是一个小型的社会,作为学生从中学到社会的一个过渡,大学生在这个“小社会”中,容易表现为这样那样的不适应,具体如下:

(1)众所周知大学生是“天之骄子”,在未上大学前大多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备受学校和同学的关注,因而往往表现的比较自负要强,自尊心强,而大学把这些“佼佼者”聚集到了一起,每个人都发光闪亮,每个人都发现自己的光芒不再独一无二,于是瞩目消失了,优越感也随之消失了,巨大的心理落差使一部分学生无法适应。

(2)部分的学生有住校的经历,但少部分学生没有住校经历,都是和家人住在一起,但进入大学,宿舍成了主要的生活区,日常生活都要自理,平时习惯依赖父母的人,做起这些事来就会显得措手无策,这种变化也会给精神上带来压力。

(3)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学生在考大学前往往被灌输了考上大学就等于万事大吉、一生无忧等片面的观念,但当这些学生进入大学后,却忽然发现原来并不是那么回事,考试压力还是那么大,竞争更加激烈,就业的压力更是令人担心。

(4)学习方法的改变同样困扰着一部分大学生。

他们习惯了以往中学里老师手把手的教育方式,对于大学老师一堂课讲十儿、二十页,完全幕自己课外自习的学习方式很不习惯,导致课业的落后,从而使原本强烈的自尊心受到打击,出现焦虑、对自己失去信心等心理问题。

2,人际交往障碍。

从人的本质上来看,人是一种“社会关系的总和”,人要想在社会上获得生存与发展,就必须处理好人与人之间这种复杂的关系。

尤其是对大学生而言,进入大学,原来相对稳定、熟悉的环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大学开放的学习环境和较为宽松的管理模式,不仅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文化修养、行为方式等方面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且更为重视和强调个人的兴趣和发展。

加之接触的老师、同学来自不同的省份和地区,语言、生活习惯等方面有很大不同,这就要求大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人际交往能力去适应全新的环境。

但由于他们交往能力有限、交往方法不当,在人际交往中很容易导致失败,交往失败的影响乂使得一些人把交往看成是一种负担,渐渐地使这些学生变得封闭自己或上网寻找慰藉,从而忽视与同学、朋友、教师之间的人际活动。

还有诸多主观原因造成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障碍主要表现在:

(1)社会认知不当。

大学时期是人一生中心理变化最强烈、最明显的时期之一,他们正处在长身体、学知识、探索并确定人生之路的发展阶段,因而难以正确全面认识自己、评价自己,不能正确与别人进行比较,有些学生专拿自己的短处与别人的长处相比较,越比越气,山此形成自卑心理。

在对他人认知方面,由于认知偏差的影响,大学生存在着简单化、惜绪化、主观性强等特点,容易对别人产生“信任危机”,从而影响人与人之间的正常交往。

(2)遭受挫折,归因不当。

任何事惜的发生都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在工作学习中每个人都会遭遇挫折,但如果不能正确归因,挫折的消极影响就会成为人际交往的障碍。

在现实中,有的大学生把他们交往的失败仅仅归于一种原因,以致产生自卑心理。

如有的大学生在众人面前发言屡遭冷淡和交往效果不如意,就埋怨、哀叹自己天生不善交往,是个招人烦、惹人厌的倒霉蛋。

以后他们遇到类似场合,就会逃避,远离群体(3)过分自尊或嫉妒。

大学阶段随着自我意识的成熟和自尊需要进一步增强,大学生非常看重自己同别人的关系和他人对自己的评价。

特别是那些性格向、自尊心特别强的大学生会因此变得敏感而多疑。

当他们发现自己的弱点或遭遇挫折后,为了维护自尊,就不愿意参加竞争性活动,不愿意与人交往;所以嫉妒是产生人际交往问题的乂一因素。

3,恋爱问题。

大学生恋爱人数日益增加,而且越来越早期化。

现在大学生中恋爱问题也是心理问题的主要方面。

恋爱是大学生生活中的一个重要容。

他们正处于所谓“恋爱季节”,限制他们恋爱是不实际的,只能正确引导。

围绕恋爱产生的心理问题有多种表现:

有的因没有异性朋友而难耐孤独,烦躁,惜绪不定;有的一厢情愿陷入单相思,无法自拔,引发惜绪低落;有的面临儿个追求者无法选择;也有的发现两人不合适,想中断关系的;有因误会或为误解、猜疑所困扰,忧心忡忡、郁郁寡欢的;有为失恋痛不欲生,并由此而产生强烈自卑、忧郁、焦虑、悲愤甚至绝望的等等。

恋爱最使人激动,也最易于给人带来痛苦。

因恋爱引发的抑郁、精神障碍,甚至自杀、他杀,在大学校园也不在少数。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成因剖析

当代的青年大学生正处在生理、心理发展的重要阶段,生理发育基本成熟、心理发育尚未确定,尤其是悄感丰富与惜绪不稳定的矛盾状态十分明显加之社会转型、改革开放、经济转轨,市场的激烈竞争,使得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引起了人们心理的巨大震颤。

我认为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儿个方面:

(-)身心发展不平衡

由于家长对子女的过高期待、过分保护、关爱,造成孩子生活能力差,对家长的依赖性强,导致孩子认知和悄感发育不正常,致使当前大学生心理断乳期延长。

当前,许多家长对孩子过分保护和关心。

为了让孩子专心读书,大多数家长把孩子生活中所有的琐事都承包下来,造成孩子的生活能力差,对家长依赖性强。

过分的溺爱易造成孩子的“自我中心意识”,认为别人的付出是应该的,自己有权利得到父母的爱和照顾,而无需尽义务。

不能约束自己的行为,行动时不考虑后果。

孩子生理成熟了,认知能力和心理却未成熟,生理与心理发展不平衡。

长期以来,在高考指挥棒的调遣下,学校和家长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往往采用应试教育的方法,只重视智力教育,而没有将培养学生心理素质渗透到其中,忽略了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和训练。

可以说当代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从高中开始就已经存在,父母整天的叮嘱、监督、束缚和管制限制了学生的自山,使他们产生了强烈的抵触情绪。

这些都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了不良影响,使其心理失衡,严重的会形成心理障碍。

心理问题在新生入学时呈现潜伏状态。

山于摆脱了高考的压力,学生普遍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可以暂时远离紧的学习生活。

告别了高中阶段高密度的课时、繁重的作业和频繁的考试,学生体会到了难得的轻松感觉。

开始了在学校的住宿生活之后,他可以长时间脱离家长的监督和管束,从而获得了从未享受过的独立和自山。

陌生的大学校园环境也使学生感到新鲜与好奇,对新事物和美好未来的憧憬使其暂时忘却了心中的烦恼。

尽管新的校园生活环境为学生对自己的心理问题进行自我调节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是很多学生并没有把握住这个有利的时机。

高中时期形成的心理问题,在新生入学阶段,其症状往往有所减轻其至消失,但这并不意味着学生己经彻底摆脱了心理问题的困扰,心理障碍仍以潜伏的状态继续伴随着他们,一旦遇到其心理压力过大或出现心理波动时,心理问题乂会复发。

(二)维护心理健康意识不足

学生未接受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知识匾乏。

根据"2004年10月在师大学对100名在校大学生所进行的调查,17%的学生表示自己对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非常了解,34%的学生表示对这方面的知识比较了解,而49%的学生表示对这方面的知识并不了解"。

山此可见,口前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状况并不乐观。

心理健康教育能够有效地防止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但是,口前很多学校都只是流于形式或是缺乏相关容的课程,并没有使心理健康教育发挥实质上的作用。

缺乏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原本脆弱的心理缺少了有效的防护机制,这不利于预防心理疾患。

有的学生误认为健康的概念只是局限于生理上没有严重的疾病,在出现心理波动和心理失衡时,意识不到这些状况会发展为心理障碍,这增加了预防心理疾病的难度。

一旦出现心理问题,学生面对悄绪失控的状况,常感到非常恐慌,找不到摆脱困境的办法,不会向心理咨询机构求助。

心理健康知识匾乏导致学生心理调适能力不足,从而增大了心理问题发生的可能性。

山于缺乏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健康知识,学生维护心理健康的意识不足。

他们只关心自己的学习和身体健康状况,忽视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这埋下了诱发心理问题的隐患。

目前,大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认识上的偏差。

首先,是对健义的片面理解,学生往往没有认识到心理健康也同样是评价一个人是否健康的重要容之一,很多学生只注重身体健康而忽视了心理健康。

其次,是对心理健康标准的片面理解,学生通常容易认为心理健康就是没'病',只有患精神病的人才是有问题的,而对大多数人来讲,不必考虑这个问题。

此外,是对心理健康水平的片面理解,有的学生自认为没有什么心理烦恼和心理困惑,就是心理健康水平高的人,学不学心理健康知识,重视不重视心理健康与自己无关,自我感觉良好。

"这种错误的认识使学生在遇到悄绪不良、心态失衡或是压力过大等悄况时,认为一时的心情不佳只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很快就会过去了,不至于危害到自己的身心健康,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心理健康正面临着心理疾患的威胁。

缺乏维护心理健康的意识使很多学生错过了避免形成心理问题的最佳时机。

他们往往是在心理问题日益严重,以至于直接影响到其正常的生活时,才不得不采取应急措施或是寻求心理咨询的帮助。

三、解决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

造成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相应的解决对策也不应是单一的。

针对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如何及早疏导、干预,防患于未然,朔造大学生健康的人格,这是摆在高校教育工作面前的重要课题。

解决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对策,我认为应主要从学校和学生自身两方面来考虑。

(-)学校方面对策略

1,充分发挥学校心理咨询作用。

学校心理咨询是增进学生心理健康优化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咨询可以指导学生减轻心矛盾与冲突,排解心中忧难,还能帮助正确认识自己,把握自己,有效地适应外界环境。

2,开展新生入学的心理健康普查高中教育以学业为重。

学生的心理健康易被忽视,带着高中遗留下的隐性心理问题,加之离开了父母的呵护,大学新生有可能在遇到一点小挫折后就将原先存在的问题加强化,以相应的症状表现出来。

研究表明,开展新生入学的心理健康普查是预防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3,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由于中学时期心理健康教育不到位,大学生普遍缺乏一些基本的心理健康知识。

鉴于此现状,校方很有必要系统地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课程除了对心理、卫生、健康等方面的知识进行讲解外还应加强认知心理教育,帮助学生了解心理发展规律,系统学习掌握心理调节方法,增强自我教育的能力

4,加强人生观教育。

人生观教育是思想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主观,消除他们在学习、工作上怕吃苦,生活上图事受,心理上怕挫折的消极思想。

政治思想教育要与荣辱观的教育相结合,加强“八荣八耻”教育,让大学生明辨"荣”、“耻”,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5,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心理社会环境孟母三迁择邻而居的故事充分说明了良好的环境对人产生的积极影响。

好的校园文化氛圉是大学生身心发展的沃土,而校风建设乂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容,也是影响学生心理发展的重要因素。

良好的校风会潜移默化地优化学生的心理品质。

所以学校应加强团结友爱、奋发图强等优良学风的建设,让同学们在其影响下学会怎样与人和谐相处,解决一些学习和生活上的困扰。

同时学生还可通过参加学校开展的一些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保持一种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情绪特征。

(-)学生自身方面对策

1,培养良好的人格品质。

良好的人格品质首先应该正确认识自我,培养悦纳自我的态度,扬长避短,不断完善自己。

其次应该提高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对挫折有正确的认识。

让学生认识到挫折的两重性,心理卫生学认为,真正能引起适应困难的,主要不是那些挫折、应激和冲突本身,而是当事人对于它们的看法以及用来应对的方法。

挫折对个人的影响具有两重性,只看到其消极影响是片面的,挫折的作用也有其积极的一面,它是一种驱力,能推动个体为实现U标而做出更大的努力,花费更多的精力,还可以增强个体的容忍力,提高认识水平。

采取理智的应付方法,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挫折承受能力的高低与个人的思想境界、对挫折的主观判断、挫折体验等有关。

提高挫折承受能力应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境界,树立科学的人生观,积极参加各类实践活动,丰富人生经验。

2,养成科学的生活方式。

生活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已为科学研究所证明。

健康的生活方式指生活有规律、劳逸结合、科学用脑、坚持体育锻炼、少饮酒、不吸烟、讲究卫生等。

大学生的学习负担较重,心理压力较大,为了长期保持学习的效率,必须科学地安排好每天的学习、锻炼、休息,使生活有规律。

学会科学用脑就是要勤用脑、合理用脑、适时用脑,避免用脑过度引起神经衰弱,使思维、记亿能力减退。

3,学会自我保健,加强心理调节。

让学生正视现实,学会自我调节,保持同现实的良好接触,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改造环境,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II标。

自我调节心理健康的核心容包括调整认识结构、悄绪状态,锻炼意志品质,改善适应能力等。

大学生在掌握了一定的心理健康理论和知识的基础上,要学会自我心理调节,首先从认识上入手,学生要对自身心理状态、性格特征等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对自己在大学里的位置及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有一个正确的定位;其次,应该学会自我调适消极情绪。

正确的调节方法可以是通过写日记、听音乐、聊天散步购物等,以便及时释放负面惜绪。

此外,郝霞研究表明经常运用幽默缓解压力的大学生的抑郁和交往焦虑水平都较低,且自我效能和自信都较高,鉴于此大学生可以积极培养采用幽默方式来缓解压力的能力,以促进自身心理健康。

4,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促进心理健康体育锻炼有益于身体和心理健康,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互相依赖。

学生在参加体育锻炼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其意志品质,弱化、扭转不良的心理倾向。

同样,山于体育锻炼中的悄感体验强烈而乂深刻,成功与失败、进取与挫折共存,欢乐与痛苦、忧伤与憧憬相互交织,这种丰富的悄感体验,有利于学生情感的成熟,有利于惜感自我调节能力的发展

四、心理健康对当代大学生发展的重要意义

首先,心理健康可以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健康的心理品质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将来走向社会,在工作岗位上发挥智力水平、积极从事社会活动和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重要条件。

充分认识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和谐发展,是以健康的心理品质作为基础的,一个人心理健康状态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全面发展的实现。

其次,心理健康可以使大学生克服依赖心理增强独立性。

大学生经过努力的拼搏和激烈的竞争,告别了中学时代、跨入了大学,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生活天地。

大学生必须从靠父母转向鼎自己。

上大学前,在他们想象中的大学犹如“天堂”一般,浪漫奇特,美妙无比。

上大学后,紧的学习,严格的纪律,生活的环境,使他们难以适应。

因此,大学生必须注重心理健康,尽快克服依赖性,增强独立性,积极主动适应大学生活,度过充实而有意义的大学生活。

最后,心理健康是大学生取得事业成功的坚实心理基础。

訂前我国大学毕业生的分配匸作已发生了很大变化,大学生都实行供需见面、双向选择、择优录用等方式,择业的竞争必然会使大学生心理上产生困惑和不安定感。

因而,面对新形势大学生要注意保持心理健康,培养自立、自强、自律的良好心理素质,锻炼自己的社会交往能力、使自己在变幻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作岀选择适宜自己角色的正确抉择,敢于面对困难、挫折与挑战,追求更加完美的人格,为事业成功奠定坚实的心理基础。

结语

优良的心理素质在青年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必将对二十一世纪人才的质量产生积极而乂深远的影响。

健康的心理是一个人全面发展必须具备的条件和基础。

加强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与培养,全面提高跨世纪人才质量已成为高等学校所面临的迫切任务。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思想文化激荡、价值观念多元、新闻舆论冲击、社会瞬息万变、的世纪,面对如此纷繁复杂的世界,未来人才都可能在某一时刻出现心理危机。

二十一世纪人才的心理承受能力将经受更为严峻的考验。

为此,就要不断加强对青年大学生的适应性、承受力、调控力、意志力、思维力、创造力以及自信心等心理素质的教育与培养,使他们真正懂得:

要想占有未来,不仅要作思想品德、智能、体魄的储备,更要作战胜各种困难挫折的心理准备,从而引导他们科学地走出自我认识的误区,更新观念,突破时空,超越自我,唯有如此,方能在搏击中,翱翔自如,走向成熟,参与国际人才竞争,迎接新世纪的挑战!

参考文献

[11杜洪涛,华.大学生心理问题高发的原因及应对[J].中国成人教育,2007,(21):

62—63.

[2]慧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J].行政学院学报,2007,9

(1):

122-123

[3]解登峰.大学新生心理适应探析及调适策略[J].理工高教研究,2006,25

(1):

59—60.

[4]强.严峻就业形势下大学生的就业危机应对[J].行政学院学报,2010,9

(1):

167—168.

[5]薛敬.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儿个问题[J].管理观察,2009,(5):

119-120.

[6]叶苑•心理素质自测与咨询•人民,1999.9

[7]雷劈,.心理健康自测与咨询.人民,1999.9

[8]冶良.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论文选.中央文献,2000.11

[9]颖王锦荔弗洛伊德人格结构学说与大学生人格成长,2002.2

致信

大学三年学习时光已接近尾声,在此我想对我的母校、我的父母、亲人们,我的老师和同学们表达我山衷的致意。

感我的家人对我大学五年学习的默默支持。

感我的母校学院给了我在大学深造的机会,让考上了转升本继续学习和提高;感所有的老师和同学们五年来的关心和鼓励。

老师们课堂上的激情洋溢,课堂下的谆谆教会;同学们在学习中的认真热情,生活上的热情主动,所有的这些都让我在五年里充满了感动。

这次毕业论文我得到了很多老师和同学的帮助,其中我的论文指导老师邱老师对我的关心和支持尤为重要。

每次不管遇到多少难题,我最先做的就是寻得邱老师的帮助,而邱老师每次不管多忙,总是抽出空来及时修改,指导。

我写论文的每个阶段,从选题到查阅资料,论文提纲的确定,中期论文的修改,后期论文格式调整等各个环节中都给了我悉心的指导。

这儿个月来,邱老师不仅在学业上给我以精心指导,同时在思想上给我以无微不至的关怀,在此谨向邱老师致以诚挚的意和崇高的敬意。

同时,本篇毕业论文的写作也得到了刚,王艳等同学的热情帮助,还有期间和我密切合作的同学,和曾今在各个方面给予过我帮助的伙伴们。

在此,我再一次真诚的向帮助过我的老师和同学道生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