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莉《景观设计》期末考点复习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9202787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2.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崔莉《景观设计》期末考点复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崔莉《景观设计》期末考点复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崔莉《景观设计》期末考点复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崔莉《景观设计》期末考点复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崔莉《景观设计》期末考点复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崔莉《景观设计》期末考点复习题.docx

《崔莉《景观设计》期末考点复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崔莉《景观设计》期末考点复习题.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崔莉《景观设计》期末考点复习题.docx

崔莉《景观设计》期末考点复习题

《景观设计期末考点复习》

1.景观

是指土地及土地上的空间和物体所构成的综合体

1)风景:

视觉审美过程的对象

2)栖居地:

人类生活其中的空间和环境

3)生态系统:

一个具有结构和功能、具有内在和外在联系的有机系统

4)符号:

一种记载人类过去、表达希望与理想,赖以认同和寄托的语言和精神空间

2.旅游景观

旅游景观是旅游活动形成的载体,是旅游业发展的依托,又是人类社会传播文化、承载文明的重要工具。

(按属性分为自然旅游景观和人文旅游景观两大类)

3.旅游景观规划设计的目的

就是要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合理布局和有效整合,充分展现旅游景观整体的观赏价值,历史文化价值、科学价值和生态价值,更好地实现其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4.旅游景观设计

就是景观设计学与多学科交叉的一个专向设计学科,旅游景观设计要充分考虑设计学、市场学、消费行为学、生态学等多方面的因素。

(旅游景观设计是现代旅游开发与规划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是以旅游学基本理论为指导,在分析旅游市场需求、旅游环境容量、旅游各要素变化与发展等问题的基础上,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规划、设计旅游景观的实践活动,是旅游总体开发与规划的重要步骤,也是景观管理的重要手段。

5.景观规划

就是利用景观学原理来指导景观建设。

其内容包括,视觉景象(创造符合审美要求的环境形象)、环境生态(创造符合生态原则的环境空间)、人文景象(营造特定的精神环境)三大方面内容。

6.旅游对象

是指旅游目的地内吸引游客兴趣的事物,即旅游吸引物。

7.旅游环境感知

是指人对旅游环境综合的、整体的反映。

8.旅游感知条件

是游人感知旅游景观资源的制约因素。

9.旅游规划

是资源与市场的匹配,是对旅游产品的生产与交换的系统构想,它是建立在一定的现实的调查与评价基础上,通过一系列方法寻求最佳决策,以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最大化。

10.旅游景观分类

风景资源分类

大类:

自然资源景观(中类:

天景、地景、水景、生景)

   人文资源景观(中类:

园景、建筑、胜迹、风物)

两类旅游景观并没有绝对严格的界限,许多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是彼此协调、相互融合的。

11.旅游景观设计与旅游规划的关系(P8图)

(1)旅游景观设计是旅游规划重要的组成部分

(2)旅游规划为旅游景观设计提供了总体理念及市场导向

(3)旅游景观设计将旅游规划理念表现得更为直观

(4)旅游景观设计加强了旅游学科的实践性

12.旅游景观设计的分类

(1)旅游景观设计的广义分类:

旅游区域景观设计、旅游景区景观设计

(2)旅游景观设计的狭义定义:

指旅游景区规划设计,根据不同景区的主题,对建筑、基础设施、地形、植被、水文等予以时空布局并使之与周围交通、景观、环境等系统相互协调联系。

13.旅游区景观设计内容一般包括:

1)景区入口空间设计2)旅游商业服务、游客接待中心设计3)旅游标志性景观设计4)中央游憩区景观设计5)休闲设施设计6)游乐设施设计7)植物景观设计8)景区旅游道路及游步道设计9)旅游灯光照明设计10)度假别墅设计11)主题酒店设计12)游客导引与标示系统设计13)基础设施设计

14.旅游景观设计的特性

1)安全性:

是旅游景观设计的第一准则

A.景观材料的安全性B.设施安全性

2)主体性:

是旅游景观设计最显著的特征之一。

3)体验性:

使游客从主观上对旅游区的景观有兴趣,产生游览的冲动。

4)生态性:

尊重自然是旅游景观设计的首要原则,保护和利用是自然改造的前提。

5)舒适性:

舒适性是旅游者选择和认知旅游环境的重要因素。

6)地域性:

景观设计应植根于所处的地域。

15.景观设计的原理(构图基础)

平面构图基础(方向、位置、空间、重心等);

立体构图基础(一点两点透视、视线、视点、视平线、视角之间成像关系)

16.景观设计的三个阶段:

(1)主要以风景美为主题,单纯以唯美主义为准则;(初级阶段,以地理学为基础)

(2)人与自然对立的工业化;(中国旅游开发已形成一定规模)

(3)整体优化。

(全民素质、鉴赏水平、知识储备提高)

17.旅游景观规划目标:

1)生态稳定性;2)通达性;3)舒适性;4)美观性

18.城市设计五要素:

道路、边界、区域、中心与节点、标志物——1960年凯文.林奇的《城市意向》。

19.行为空间

指的是人民活动的地域,它包括人类直接活动的空间范围和间接活动的空间范围。

20.景观设计的个人空间

指的是围绕一个人并符合其心理尺寸要求的空间。

21.心理空间的距离

1)亲密距离(0厘米—35厘米,夫妻、子女之间)

2)个人距离(35厘米—120厘米,亲密朋友、同事)

3)社交距离(120厘米—300厘米,熟人相遇、彼此交谈办公)

4)公众距离(300厘米—900厘米,非常正式的距离)

22.景观空间设计特性

1)领域性;2)私密性;3)安全性;4)公共性

23.旅游景观设计六要素:

地形地貌、植被、水体、景观建筑、景观小品、道路

(1)地形设计 凸地形(山顶、山脊、山脉等地形地貌,与周围地势具有一定的高差,视野开阔,可远眺周围。

易成为人们视线的焦点,常在高处造景,如:

高处建亭)VS凹地型(地势低,如山谷、山坳、盆地,形成内向型空间,有安全感,适合旅游区建筑选址)

(2)植物景观设计

植物配置基本组合

组合名称

组合形态及效果

种植方式

孤植

突出树木的个性美,可成为开阔空间的主景

多选用粗壮高大、体形优美、树冠较大的乔木

对植

整体美,外形整齐美观,高矮大小基本一致

以乔灌木为主,在轴线两侧对称种植

丛植

以多种植物组合成的观赏主体,形成多层次绿化结构

遮阳为主的丛植多由数株乔木组成,一观赏为主的多由乔灌木混交组成

树群

以观赏树组成,表现整体造型美,产生起伏变化的背景效果,衬托前景或建筑物

由数珠同类或异类树种混合种植

草坪

分观赏草坪、游憩草坪、运动草坪、交通安全草坪、护坡草皮,主要种植矮小草本植物,通常成为绿地景观的前景

按草坪用途选择品种

24.旅游道路设计(填空)

(1)旅游区道路的功能:

游览的诱导性、组织交通、构成园景。

(2)旅游区道路的分类:

旅游环路、游览主干道、游览步道。

25.旅游景观小品的设计(填空)

1)雕塑2)旅游区标志3)垃圾容器4)座椅(具)5)栏杆/扶手6)围栏/栅栏7)照明设施8)挡土墙9)坡道与台阶10)种植容器11)其他设施

26.旅游景区主要标志项目

名称、环境、指示、警告。

27.旅游景观设计过程(填空)

(1)调查研究阶段:

调查研究、编写计划、总体设计、草案、详细设计

(2)立意与构思;(3)编写计划任务书;(4)概念设计阶段;(5)总体设计阶段;

(6)详细设计阶段;(7)施工图设计阶段;

28.3.设计成果(泡泡图,看书!

1)图纸成果P62     2)设计说明

29.自然风景名胜区旅游景观设计的实质

寻找一种最有效的手段,将自然景观要素与地狱特有的文化精髓,以及旅游者的审美情趣,统一融合的过程。

30.自然景观的美学特征

形式美、内涵美、象征美。

31.风景名胜区的概念、类型

风景名胜区是以具有科学、美学价值的自然景观为基础,将自然与文化融为一体,主要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与科教活动需求的地域空间综合体。

32.自然风景旅游名胜区的价值

自然科学、自然美学、历史文化。

33.自然风景旅游名胜区的特点

天然赋存性、生态敏感性、地域性、景观自然价值的差异性。

34.自然风景名胜的基本类型:

山岳型(山川山脉,如五岳名山)

森林型(植物及植被群落景观,季相景观,如张家界)

江河型江河游览,如长江三峡漓江)

湖泊型(大面积自然水系相对静止的水域,如天池,西湖)

滨海海洋型(具有旅游休闲度假多种功能,如亚龙湾鼓浪屿)

35.自然风景名胜区旅游景观设计原则

保护原则,分区利用;

地域原则;生态原则;艺术原则。

36.建筑布局

因地制宜;巧于因借;形式、风格。

37.人文景观的概念

人文景观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理解为“文化景观”,它是人类与自然共同的遗产,反映了在自然环境的物质性制约下,在持续的社会、经济、文化等内在和外在作用力下,人类社会与聚落随时间的推移而发生的演化。

38.人文风景名胜区概念

人文风景名胜区,实质上就是自然与文化融合地展现其特有人文精神的旅游境地。

是国家重要的自然和文化遗产。

39.人文风景名胜区的显著特征

(1)人文主题性(以人文景观为主体的旅游观光,展现了文化景观与环境景观的融合,集文化、历史、自然风光为一体)

(2)历史文化性(人文风景名胜是一定历史时期条件下环境与文化的产物,是历史文化发展过程中的积淀,文化内涵丰富)

(3)生态和谐性(是人类活动过程中与自然相互促进、和谐统一的结果,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共性)

(4)景观形式多样性(可以是实物载体,如建筑、遗迹、服饰等,也可以是精神形式,如神话传说、民俗风情)

40.人文风景名胜区的主要功能

(1)保护珍贵的历史文化遗存

(2)保护人文生态环境多样性

(3)为有人提供休闲、游览以及开展各种娱乐活动的场所

(4)充分发挥人文风景名胜区人文与自然地域的美学价值,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

(5)人文风景区是科普的场所

41.人文风景名胜旅游区的分类

1)历史遗迹类(长城、十三陵)2)民族(俗)人文风情类(广西)3)宗教类(佛教寺院建筑、基督教教堂)4)风景园林类(承德避暑山庄、颐和园、苏州古典园林)5)文学艺术类(名人故居)

42.人文风景名胜区景观设计内容

(1)遗留人文景观保护与设计

(2)新建人文景观设计

(3)自然景观设计

43.人文风景名胜区景观设计方案

(1)人文景观的比例尺度控制与大小

景区内的一切景观的尺度均以历史遗留的尺度为标尺来划定。

(2)人文景观造型的确定

造型就是外观形式,形式应服从于内容

(3)人文景观色彩的选择

色彩运用应把握一个主色调,其他色彩都是陪衬和点缀。

(4)人文景观材料的应用

材料的选择,既要满足功能需要,还要准确的表达设计意图,同时还要与人文风景名胜区中的环境相适应。

44.人文风景名胜区景观设计步骤(灵活掌握)

1)对人文风景区的现状和景观规划的要素进行分析,确定主题和框架

2)对已确定的主题内容从功能、规模等方面进行系统设计

3)根据景观规划布局和整个人文风景名胜区的景区特点,对点、线、面的景观进行主题与性质的详细设计

4)对各点状景观、线性景观、面状景观做具体设计方案

5.人文风景名胜区景观设计内容

45.城市公园的概念

城市公园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具有生态上的功能和作用,也为满足人们休闲娱乐等提供了必要的空间场所。

46.城市公园的主要功能

休闲游憩功能、科研教育功能、防灾减灾功能、带动地方经济和社会经济功能、维持城市生态平衡功能、美化城市功能。

47.中国城市公园的分类 

类别代码

类别名称

内容与范围

大类 中类 小类

G1

公园绿地

向公众开放,以游憩为主要功能,兼具生态、美化、防灾等作用的绿地

 

G11

综合性公园

内容丰富,有相应设施,适合与公众开展各类户外活动的规模较大的绿地

G111

全市性公园

为市内一定的区域居民服务,具有一定活动内容和设施的集中绿地

G112

区域性公园

 

P114,P115 P130 泡泡图重点看,案例分析

48.城市公园设计法则:

形式美法则;空间设计法则;实景与虚景;俯景与仰景;内景与借景;季相造景;

49.旅游度假区的定义

旅游度假地,是指旅游资源集中、环境优美、具有一定规模和游览条件,旅游功能相对完整,为休憩、休闲、修学、健身、康体等目的而设计、经营的,能提供一定设施和服务的旅游目的地整体。

50.旅游度假区的特征(简答)

(1)以丰富的旅游资源为基础(特别是自然资源);

(2)多方面自足的多样化高级旅游区(不仅有丰富的旅游资源,而且注重营造旅游环境,同时需要各种设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生活社区);

(3)满足旅游者以度假休闲为主的需求。

51.旅游度假区的类型(简答)

旅游度假区从自身的环境特征、功能特色、消费水平、离城市远近、旅游资源等方面可以划分出不同的类型。

(1)根据旅游资源类型分类:

以自然景观为主、以人文景观为主、以游乐活动为主的旅游度假区。

(2)根据度假区的所处位置和环境特征分类:

海滨度假区、山地度假区、温泉度假区、森林度假区和湖滨度假区。

(3)根据度假区的功能特色分类:

自然游憩区、温泉疗养康复区、理疗保健区。

(4)根据度假区的消费水平分类:

高档、中档、低档旅游度假区。

(5)根据度假区距离城市的远近分类:

城市度假区、近郊度假区、远郊度假区。

(6)根据客源地市场结构分类:

国内度假地、国际度假地。

(7)根据度假区经营的季节性分类:

夏季度假区、冬季度假区和四季度假区。

52.度假区旅游景观的主题立意:

“立意在先,布局在后”,这是度假区景观设计的首要内容。

53.世界上第一个主题乐园

沃尔特迪士尼于1955年在美国洛杉矶创造的迪士尼乐园。

 

54.主题公园的功能

(1)主题公园是一种游乐方式;

(2)商业手段;

(3)文化形态;

(4)沟通桥梁;

(5)环境模式;

(6)可以提供一种就业机会。

55.主题公园的地形设计

(1)构成公园的骨架(在主题公园中对地形的处理和设计主要是根据主题公园的内容进行确定,地形往往成为主景,是整个公园的核心、重点,也呈现出主要的使用功能和主题)

(2)组织分割空间,控制视线(组织和分割园林空间的作用,根据人的视觉特征创造良好的观赏游玩效果。

(3)影响游览路线、速度和提供观赏点(地形的变化与游人在景观中向何处去,以及如何运动有直接的关系。

还能改善公园中局部小气候,有利于排水和点缀风景)

56.主题公园的植物设计

(1)符合主题功能要求

(2)符合艺术要求

(3)符合空间要求

(4)种植设计的主题表达

57.主题公园中小品的分类(四种类型)

1.服务小品(供人休息用的亭、廊架、座椅,为游人服务的电话亭、洗手池等)

2.装饰小品(雕塑、铺装、景墙、窗、门、栏杆等)

3.展示小品(各种布告栏、导游图、指示路牌、说明牌等)

4.照明小品(草坪灯、广场灯、射灯为主的灯饰小品)

58.城市开放游憩空间概念:

城市开放游憩空间是城市公共的外部空间,包括自然风景、广场、道路、公共绿地、滨水空间等以休闲、游憩为主要功能的城市空间。

59.城市开放游憩空间

(1)以人为本原则;

(2)生态优先原则;(3)延续历史,突现特色原则;

(4)整体协调,多元变化原则。

60.广场游憩空间的概念

是指城市中由建筑物等围合或限定的城市公共活动空间,是人们政治、文化活动的中心,被称为“城市的客厅”。

61.广场游憩空间的分类:

市政广场、纪念性广场、交通广场、商业广场、宗教广场、休息及娱乐广场

(1)市政广场:

一般位于城市中心,通常是市政府、城市行政区中心,用于政治、文化集会、庆典、游行、检阅、礼仪、传统民间节日活动的广场

(2)纪念广场:

以纪念人物或事件为主要目的的广场

(3)交通广场:

是城市交通的有机组成部分,起交通、集散、联系、过渡及停车使用,并有合理的交通组织

商业广场:

用于集市贸易和购物的广场

(4)宗教广场:

是布置在教堂、寺庙及祠堂等宗教建筑群前,举行宗教庆典、集会、游行、休息的广场

(5)休息及娱乐广场:

供人们休息、娱乐、交流、演出及举行各种娱乐活动的广场

62.街旁游园的概念

街旁游园是指城市道路红线以外供行人短暂休息或具有景观装饰的小型公共绿地。

在城市中普遍设置,起着美化城市的作用。

63.街旁游园的作用

(1)因位于道路的两侧,线长、点多,可丰富街景,使街景显得活泼有生气,具有装饰性、观赏性和游憩性,也是建设城市高质量环境的一个重要手段。

(2)除了和道路上其他绿带一样具有减少噪声、防风、防尘、降温等改善小气候的作用外,在喧闹的道路上安逸的园林环境可取得闹中取静的效果,改善环境。

(3)为人们提供小憩、锻炼和交往空间。

(4)在人流高峰时,步行者可在游园内穿行,减轻人性道路的压力,起到组织交通、分散人流的作用。

(5)街旁游园把园林景观布置在街道两侧,可起到丰富城市景观、增强城市旅游竞争力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