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课《奇妙的克隆》.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9201248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42.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七课《奇妙的克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第十七课《奇妙的克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第十七课《奇妙的克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第十七课《奇妙的克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第十七课《奇妙的克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十七课《奇妙的克隆》.docx

《第十七课《奇妙的克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七课《奇妙的克隆》.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十七课《奇妙的克隆》.docx

第十七课《奇妙的克隆》

第十七课《奇妙的克隆》(谈家桢)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文意,根据阅读要求训练学生筛选信息,概括内容要点,逐步提高阅读科普文的能力。

2.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并理解这样安排的好处。

3.理解本文运用的说明方法,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

【教学重点】

1.了解有关克隆的知识和克隆研究的动态。

2.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把握本文所运用的说明方法。

3.揣摩语言,体会说明文的科学性。

【教学难点】

1.理清“克隆鲫鱼出世前后”的说明顺序,理解这样安排的原因。

2.对文章结尾一段话的理解。

【教学方法】朗读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示范朗读磁带、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教材分析: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筛选重要信息,整体把握文意;理清说明顺序、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的条理性、科学性。

揣摩语言,体会科学家们严谨求实,锲而不舍的科学态度。

一、导入新课。

假如你是足球迷,你肯定希望世上再多一个罗纳尔多;假如你是音乐爱好者,你当然愿意再拥有一个贝多芬;再有一个爱迪生、爱因斯坦也是许多人所梦想的。

古希腊有位哲学家曾经说过“世上不可能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换句话,以上的梦想都只能是空想,没有实现的可能。

但是,现在情况却有了变化,有一种新兴生物技术“克隆”,或许可以做到这一点。

那么克隆是什么呢?

它奇妙在哪里呢?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奇妙的克隆”。

 

二、检查预习:

1字词:

náng pēitāi chánchú jǐzhuī qī

囊  胚胎 蟾蜍 脊椎  两栖

繁衍(yǎn):

逐渐增多或增广。

相安无事:

相处没有冲突。

三. 课文分析:

(一)1.展示查找的资料。

自然界中哪些动、植物先天就具有克隆的本领?

(出示实物、图片:

秋海棠落叶生根、富贵竹插枝即活、土豆、地瓜发芽生长、各种水果、蔬菜、稻麦的嫁接、水螅除夏初和秋末外通常进行无性生殖即身体长出芽体等)

2.明确什么是克隆。

(1)找出上述天生具有克隆本领的动植物的共同点,用自己的话说说克隆是什么?

(不是由生殖细胞结合产生的后代)

(2)齐读课文第一部分,找出文中直接告诉我们什么是“无性繁殖”,什么是“克隆”的语句。

(板上:

“都是生物靠自己的一分为二……这就是无性繁殖。

”“凡来自一个祖先”……也叫‘克隆’。

”)

3.讲解说明方法。

在介绍“克隆是什么”时,作者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举例子、下定义、作诠释、列数字)

任何说明方法都是为说明事物特征服务的。

“克隆”属于前沿科学知识,对一般人而言生僻难懂。

作者通过列举大家熟悉的事例,再加以细致地解释,最后用简洁、准确、概括的语言定义它,使它的特征清晰、明了地展示在我们面前,让我们知道了“克隆是什么”。

(二)克隆的科研成果

1.分组自学(自学要求)

(1)自学“克隆鲫鱼出世前后”和“克隆绵羊‘多利’”两部分;

(2)将文中的说明内容、说明方法等知识依照一定的顺序设计成表格,反映“克隆的科研成果”;

(3)各组派一名代表作简单的解说;

(4)提出需要和大家讨论的问题。

2.组织学生讨论说明的顺序。

“克隆鲫鱼出世前后”一节的说明顺序是什么?

为什么不以时间的先后来写呢?

文中这种安排有什么好处?

(按照生物顺序来安排的。

由低级到高级的顺序符合人们认知的规律。

再说,无性繁殖属于低级繁殖。

动、植物越进化、越高级,就越难以进行无性繁殖。

这一顺序说明克隆技术在不断发展。

3.小结上述内容:

“克隆”与克隆的科研成果

说明对象

说明顺序

类别

研究成果

时间

说明方法

克隆——无性繁殖——来自一个祖先,经过无性繁殖产出的一群个体

生物进化

 低——高(逻辑顺序)

鱼类

 

鲫鱼

1979年

下定义

作诠释

举例子

列数字

打比方

鲤鲫鱼

 

两栖类

爪蟾蜍

1962年

黑斑蛙

1978年

哺乳类

 

多利羊

1996年

※“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在文章的最后一部分里(“一只母羊就好比一座制药厂”)出现的,为了表格的完整性,故提前列出。

明确各种说明方法:

·而这两个、四个、八个……个体就叫做无性繁殖系(也叫克隆)。

 

我们把这种说明的方法叫做     下定义      

·鲫鱼、鲤鲫鱼——蟾蜍(非洲爪蟾)、黑斑蛙——鼠、绵羊

从鱼类到两栖类再到哺乳类,动物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

(分类别)

(三)克隆技术造福人类?

1.阅读思考。

课文最后一部分的小标题是“克隆技术造福人类”。

请同学们自由阅读这部分内容,思考文题是否恰当。

(大家的意见有分歧,书上也说“科学进步是一首悲喜交集的进行曲。

”下面,我们就请持不同意见的双方围绕“克隆技术造福人类?

!

”的辩题展开讨论。

明确:

这段话该如何理解呢?

教师引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思考:

1.科学是一把双刃剑,既可造福人类,也可殃及人类,而且科学造福人类和殃及人类的速度、程度在同步增长,如核的发现和利用;

2.科学的发展越来越从自然界逼近了人类本身,越来越深刻地触及人类的伦理、道德和法律以及人类心灵,如克隆人问题;

3.科学发展也会引发人类道德伦理观的变革和更新。

如何确立并完善现代社会伦理道德价值观,使之既能导正科学技术的发展,又能适应科技的进步,理性而德性运用科学之剑,使之为人类造福,这将是现代社会必须探讨和面对的问题。

四、布置作业

1.生字词(一遍兼拼音)2.课后习题二

五、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备注

第十八课:

《恐龙无处不有》和《被压扁的沙子》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教学目标】

1.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从而发现新的论据或得出新的结论。

2.短文两篇所说明的研究成果。

3.短文的行文顺序及说明方法、语言特色。

【教学重点】

了解两篇短文所说明的事理,说明的顺序、方法。

【教学难点】

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从而发现新的论据或得出新的结论。

【教学方法】朗读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示范朗读磁带、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教材分析: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筛选重要信息,整体把握文意;理清说明顺序、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的条理性、科学性。

揣摩语言,体会科学家们严谨求实,锲而不舍的科学态度。

一、导入新课。

介绍“大陆漂移假说”产生的故事:

1912年的一天,德国气象学家魏格纳因病躺在床上。

当他把目光移到墙上那张已看过千百遍的世界地图上时,突然产生了一个新奇的想法:

为什么地图上南美洲巴西亚马孙河口突出的一块大陆,同非洲喀麦隆海岸凹陷进去的部分,形状竟会如此相似?

为什么沿北美洲的东海岸到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的凹形地带,与欧洲西海岸到非洲西海岸的凸形大陆,竟会如此吻合呢?

难道这几块大陆原来曾连在一起,后来才分离开来的吗?

  魏格纳被这个奇妙的想法激动得几天没有睡好觉。

他把地图上所有的陆块都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发现它们的海岸线都能较好地吻合在一起。

后来,他经过多方面的研究、求证,大胆地提出了轰动世界科学的著名学说——大陆漂移假说。

  那么“恐龙无处不有”与大陆漂移假说有什么关系呢?

二、检查预习:

1查工具书

给加点的字注音,解释词语:

 (小黑板出示)

遗骸:

遗留下来的骨骸。

蟾蜍:

一种两栖动物,体表有许多疙瘩,内有毒腺,俗称癫蛤螺。

褶皱:

由于地壳运动,岩层受到挤压而形成的弯曲。

劫难:

灾难。

致密:

细致精密。

追溯:

逆流而上,向江河发源处走。

比喻探索事物的由来。

三. 课文分析:

听录音朗读后完研讨以下问题:

  1.“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由何而知?

  2.“大陆漂移”使恐龙遍布世界的说法由何而来?

  3.你怎么看待科学家们的推断?

  讨论明确:

  1.1986年在南极发现鸟臀目恐龙。

地球的其他大陆上也都发现有恐龙化石。

因而“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之说成立。

  2.科学家并不满足于南极发现恐龙化石最直接的结论,即“恐龙无处不在”。

他们就此产生了更多的疑问,如“恐龙何以在南极生存?

”“恐龙是如何越过大洋进到另一个陆地上去的呢?

”深入研究得出的结论是“是大陆漂移把恐龙带到了南极”。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及目标完成过程

  1.学生再读课文,理清文章说明的层次顺序及说明方法。

  讨论明确:

 全文共15个自然段,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

用一个科学观点——“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引出说明内容。

  第二部分(第2~14自然段):

阐述说明内容——由恐龙化石在南极的发现说明“恐龙无处不在”,再由“恐龙无处不在”这一发现推究原因。

  第三部分(15自然段):

以“南极恐龙化石的发现,为支持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这一理论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证据”总结说明内容,结束全文。

  本文在说明“大陆漂移”:

是恐龙无处不在的原因这一主体内容时,诠释了“板块构造”理论,还用一个生动的比喻,“板块背上驮着许多大陆,当板块向一个或另一个方向运动时,大陆也随之一起运动”,将“板块构造”形象化地说明出来,板块聚散的科学原理也就通俗易懂了。

  主体说明部分。

列数字是一个重要说明方法,如“在四十多亿年的地球发展史中,泛大陆形成和分裂过多次,最后一次完整的泛大陆大约是在2.25亿年前形成的。

这个泛大陆存在了数百万年后,又开始显示出破裂的迹象”。

 “大约在2亿年前,泛大陆分裂成四部分。

  “印度向北移动,并且大约在5000万年前与亚洲相碰撞,形成巨大的喜马拉雅山脉。

  “到6500万年以前,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所有的恐龙都灭绝了。

  “大约经历了1亿年,(南极)气候逐渐变冷,植物慢慢越来越稀少,动物种类和数量也大量减少。

  “位于南极中心部位的南极洲是全球的大冰箱,地球上十分之九的冰在南极。

那里的冰有数英里厚,覆盖着丰富的化石。

  ——运用大量的数据进行说明,给人以科学依据充分的印象,有很大的说服力。

  此外,文章的第二、三部分相对于第一部分,又是在举例说明,说明“在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这一科学论断。

(四)总结、扩展

  科学家能从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中产生联想,经过怀疑、推测、研究、论证之后有新的发现。

同学们要从中受到启发,善于多角度思考问题,以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

  为学生提供一篇短文《世界各大洲都有恐龙的足迹吗》,进行比较阅读,使大家加深对《恐龙无处不有》所说明内容的理解,进而从两篇写法各异说明内容却一样的文章中,去找寻自己的发现。

  (五)布置作业

  借阅有关资料,或看有关科幻影片,了解一下恐龙的世界。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恐龙原是地球上的庞然大物,曾以900~1200属之众“统治”地球达一亿七千万年之久,后来一齐消失了。

它究竟是怎么灭绝的,至今仍然是科学的一个谜。

本文是破解此谜的一个观点,同学们读后与自己已知的别的观点进行比较,看哪种观点更让人信服。

二、整体感知

  

(一)学生自读课文,思考问题:

  1.对于6500万年前恐龙的灭绝,科学界存在着哪两种对立的理论?

各自的依据是什么?

  2.作者在本文中意在说明恐龙是怎样灭绝的?

  讨论明确:

  1.科学界对于恐龙在6500万年遭遇灭顶之灾,存在着的两种对立的理论是:

“撞击说”和“火山说”。

  “撞击说”的依据:

在一个6500万年前形成的沉积物薄层中,发现了稀有金属铱,它的含量异常丰富。

一些人认为,这可能是由于一个巨大的小行星或彗星对地球撞击的结果。

这种撞击也许深入到了地壳内部,引起火山喷发造成大火和潮汐大浪。

许多尘埃进入了平流层中,结果造成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阳光无法抵达地球表面。

这也许是导致包括所有恐龙在内的许多地球生物灭绝的原因。

  “火山说”的依据:

如果地球突然经历了一个火山爆发期,许多火山大致同时喷发,那么也能造成一个足以使生物大量灭绝的巨大灾难。

  2.作者意在说明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动,而应该是撞击。

  

(二)重点、难点的学习及目标完成过程

  学生再读课文,思考问题:

  1.在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中,作者为什么选择“撞击说”而否认“火山说”?

  讨论明确:

  在作者看来,有论据验证的理论才能成立。

  作者对前苏联科学家的实验研究成果进行了介绍:

  一立方英寸被压扁的沙子比一立方英寸普通的沙子要重得多。

这种被压扁的沙子因此被称为斯石英。

  斯石英的原子之间结合的极为致密,在通常条件下,斯石英可以保持数百万年。

(列数字说明)

  在一些地方已经发现了斯石英,而且有证据显示这些地区曾经受到过巨大陨石的撞击。

(举例子说明)

  在进行过原子弹爆炸实验的场地也发现了斯石英,它是由膨胀火球的巨大压力形成的。

(举例子说明)

  由以上两例,作者认为斯石英也应该出现在压力极高的地壳深处。

  火山活动地区至今没有发现过斯石英。

作者认为,地壳深处的斯石英可以通过火山喷发被携带到地表。

然而,喷发温度极高,岩石会被熔化,所以任何由火山携带而来的斯石英都被转化为普通的二氧化硅。

  由此作者断定:

斯石英出现的地方肯定发生过撞击。

  加上科学家又有新的发现:

在岩层年龄为6500万年的新墨西哥州拉顿地区的岩层中,检验到了斯石英存在的一种原子排列。

  就这样,作者最后确认,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动,而应该是撞击。

  2.你能把作者的思路理清楚吗?

  讨论明确:

作者以科学发现和科学实验的成果为依据,层次清楚地说明了恐龙灭绝的原因是一个巨大的小行星或彗星对地球撞击的结果。

  说明顺序:

科学发现→观点产生→科学研究发现→印证观点。

这是一种追本求源,由因到果的逻辑说明顺序。

  3.科学界研究恐龙灭绝问题,在作者看来有何意义?

你怎么认为?

  作者认为:

这不仅仅是一个学术问题,因为我们将来也许还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大灾难(万一某天某个星体要撞击地球,我们也许会知道如何来避免这种撞击)。

我们需要尽可能多地了解这种事件所产生的影响,因为当将来面对这种事件时,我们可以采取某种应急措施。

(学生谈个人的认识,言之成理即可)

  (三)总结、扩展

  1.同学们拿出自己搜集的有关恐龙及恐龙灭绝的资料,大家互相交流,看看哪种学说自己最感兴趣,同时说明自己感兴趣的原因(那种学说成立的科学依据)。

 2.《恐龙无处不有》和《被压扁的沙子》两文所写内容及所采用说明顺序的相关处。

  讨论明确:

(1)都围绕恐龙展开说明内容;

(2)两文都表明:

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从而发现新的论据或得出新的结论。

四、布置作业

课后练习题一字词积累

五、板书设计: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

用一个科学观点——“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引出说明内容。

  第二部分(第2~14自然段):

阐述说明内容——由恐龙化石在南极的发现说明“恐龙无处不在”,再由“恐龙无处不在”这一发现推究原因。

  第三部分(15自然段):

以“南极恐龙化石的发现,为支持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这一理论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证据”总结说明内容,结束全文。

教学反思:

 

备注

第十九课:

《生物入侵者》(梅涛)

【教学目标】

1、了解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

2、学习举例子、列数字等说明方法的写作特点。

3、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4、了解本文的说明顺序。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掌握课文的说明方法运用。

【教学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掌握文章的说明顺序

【教学方法】朗读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示范朗读磁带、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据光明日报(2000年6月12日)报道,深圳西南海面上的内伶仃岛,一种产于中、南美洲的“植物杀手”薇甘菊在迅速蔓延。

它们宛如一张张巨网,黑压压地笼罩在美丽的荔枝树、芭蕉树、相思树上。

树木因为沐浴不到阳光而无声无息地死去,鲜花和绿草因为呼吸不到新鲜的空气而枯萎,岛上的土地正蜕变成荒原,素有“植物天堂”美誉的内伶仃岛,可能会被薇甘菊毁于一旦。

那么薇甘菊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破坏力呢?

让我们走进梅涛的《生物入侵者》去寻找答案。

二、检查预习:

(小黑板显示)

1完成字音

劫掠(jié)(lüè)藩(fān)篱归咎(jiù)

斑斓(bān)(lán)失衡(héng)无动于衷(zhōng)

三. 课文分析:

听录音朗读完后, 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

1、请划分文章的结构?

2、文章是怎样介绍生物入侵及其危害的?

3、造成生物入侵者增多的原因和途径又是什么呢?

4、本文是按什么顺序写作的?

5、本文主要运用了几种说明方法?

明确:

生1、①引出话题:

介绍什么是生物入侵者。

物2、②-④摆出现象:

举例说明什么是生物入侵者及其危害。

入3、⑤探究原因:

分析造成生物入侵者增多的原因和途径。

侵4、⑥-⑦揭示态度:

写生物学和生态学界的不同态度。

者5、⑧采取措施:

写目前世界各国采取相应的措施。

2.具体说明了生物通过非自然途径迁移到新的生态环境中造成生物入侵的现象。

举了三个例子,如“斑贝”、“天牛”、“红蚂蚁”、“棕树蛇”为例。

3.主要是由于日益繁荣的国际贸易,生物入侵者搭乘跨国贸易的“便车”、“偷渡”入境。

4、这是一篇事理说明文,是按照逻辑顺序说明事理的。

文章从解释“生物入侵者”这个概念入手,接着摆出现象,介绍了“生物入侵者”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作用,再探究原因,最后讨论对策。

基本上是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路展开的。

5、本文运用了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等说明方法。

(列数字。

例如:

“从二战至今,关岛本地的11种鸟类已有9种被棕树蛇赶尽杀绝,仅存的两种鸟类的数量也在与日俱减,随时有绝种的危险。

”这个数字的变化清楚地说明“生物入侵者”对自然生态的危害。

再如:

“仅在美国,每年由‘生物入侵者’造成的经济损失就高达两千多亿美元”,这个数字表明“生物入侵者”对人类危害之大。

举例子。

举例子是为了支撑观点,使之更具有说服力。

例如:

举出蒲公英和山间溪水中的鱼虾的繁殖时间和空间跨度非常有限的例子,是为了证明“在人类文明的早期,陆路和航海技术尚不发达,自然界中的生态平衡并没有受到太大破坏”这种说法;举出欧洲斑贝、亚洲天牛和南美洲的红蚂蚁对北美洲的入侵,有力地说明了“生物入侵者”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危害;举出棕树蛇几乎灭绝关岛鸟类的例子,说明“生物入侵者”对自然生态的破坏;举出新鲜水果和蔬菜、跨国宠物的例子,是为了说明“生物入侵者”的人为的原因;举美国众议院通过加强对可能夹带外来物种的交通工具的跨部门监控议案的例子,说明目前世界各国对待“生物入侵者”都采取了相应的措施。

打比方。

例如:

“生物入侵者”这个概念本身就具有比喻意义,它告诉人们这一类“入侵者”的行为,会给人类与自然带来危害;把登陆北美的欧洲斑贝比成“偷渡者”,它们在不知不觉中登上北美大陆,并悄悄给人类造成危害;把害虫随贸易途径传遍全世界比喻为“搭乘跨国贸易的‘便车’”。

这些比喻使说明更形象、更生动、更能吸引读者。

三、课堂练习

1、写出下列各句的说明方法:

(1)“从二战至今……随时有绝种的危险。

”(列数字)

(2)“事实上许多……达到‘偷渡’目的的。

”(打比方)

(3)“他们警告说……该岛的鸟类将在劫难逃。

”(举例子)

(4)“到目前为止……数十亿美元。

”(列数字)

四、课堂小结:

《生物入侵者》是一篇事理说明文,采用逻辑顺序说明事理,条理清晰,说明方法得当,是一篇规范的说明文,写法值得我们初学写作者借鉴。

文中介绍的有关生物污染的知识,应学会运用,提高防范意识,加强生态意识,了解当地自然风景的价值,抵抗外来生物的侵入。

五、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题。

2、预习下一课。

六、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备注

第二十课:

《落日的幻觉》黄天祥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速读课文,把握主体内容,提炼信息语句。

2、研读课文主体,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3、欣赏重点语段,课堂延伸,训练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教学方法】导学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示范朗读磁带、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唐代诗人王维有诗曰: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这两句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博大。

但落日真是这样吗?

——落日是扁的!

落日怎么会是扁的?

难道古人观察错了?

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落日的幻觉》,走进美丽梦幻的夕阳。

二、初读课文,自主学习,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学生静听,然后请大家谈谈听到哪些内容。

2、学生小声自读课文,提炼有关幻觉及成因的重点信息语句,教师板书小结。

(见板书)

3、学生独立完成课后表格填写。

日落时的幻觉

产生幻觉的原因

颜色深黄、殷红

光线散射和光波长短原理

神秘的暗弧,暗弧外面有亮弧

地球表面和大气层的弯曲,光线散射,大气层密度不同

西方天空出现迷人的紫光

眼睛的叠合效应

接近地平线时太阳变扁了

光线折射的原理

太阳好像变大了

未说明原因(其实没有变大)

三、重点研读,合作探究:

  (阅读课文第2——5段内容,思考问题。

  1、第2段主要运用           的表达方式,这样写的好处是                       。

  2、第3段在全文结构上属于                ,在内容上起着                         的作用。

  3、第4段中“1871年……10倍以上。

”的句子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4、第5段中的“这种奇妙的大气光学现象”指的是什么?

  5、这四段内容在解释落日的各种幻觉现象时主要遵循什么顺序的?

明确:

  1、描写      生动、形象,使文章文学性、可读性更强。

  2、过渡句     承上启下

  3、举例子、作比较    增强文章的可信度,鲜明有效地说明了短波光散射比长波光强。

  4、“由于地球表面……暗弧上的亮弧。

”(第5段开头部分)

  5、由现象到原理的逻辑顺序。

三、作业

收集一些有关物候的农谚供同学们欣赏。

四、板书设计

幻觉:

深黄、殷红    暗弧、亮弧       紫光       变扁     变大

落日

原理:

  散射       大气层密度不同   眼睛叠合    折射

教学反思:

备注

第四单元写作

《走上辩论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辩论的有关常识。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运用资料来阐释自己观点的能力。

4.在辩论、交流中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

1.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2.在辩论、交流中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课时安排]1课时

[课前准备]

赛前分组:

广泛征求学生意见,选好学生感兴趣辩题,以个人倾向分组,教师协调。

教师指导:

帮助两组学生各自选出四人充当辩手,其余同学协同收集、整理

资料,形成观点。

教师可针对辩题,分别给两组同学讲解其有利及不足之处。

同时引导学生利用校内外学习资源,如:

图书馆、家中藏书、网络等,提倡学生资源共享,合作学习,可向学生推荐《狮城舌战》《唇枪舌战》等书籍和音像资料。

组内热身:

由各组再选四名同学作陪练选手,模拟对手,进行演练。

演练结束,本组同学帮助选手总结提高。

提交成果:

各组在辩论比赛前各交一份由全组共同协作而成,代表全组对该论题观点的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