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201148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41.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8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第18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第18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第18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第18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18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docx

《第18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8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18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docx

第18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结合课文,体会作者在对比中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方法。

2.学习运用举例,类比等方法说明深奥的科学事理。

3.理解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从而发现新的论据或得出新的结论。

【教学重难点】

1.了解两篇短文所说明的事理,说明的顺序和方法。

2.通过朗读,把握文章的内容,对两篇短文的内容进行整体比较,找出它们各自所述内容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明白写文章可根据情况不同采用不同的写作角度。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放映《侏罗纪公园》的片断,请学生思索:

恐龙是这个世界上最庞大的动物,曾是地球上的霸主,但在6500万年前它们却突然灭绝了,为什么?

流传至今的恐龙石又告诉我们什么?

二、感知课文

1.朗读文章题目,谈谈你读过题目会有什么样的结论?

设计此环节,在于引导学生思索本文写作特色,由于说明问题不同,说明的角度也会不同,提醒学生在朗读时关注这个问题,带着问题进行阅读。

2.快速朗读课文,归纳文章主要内容。

明确:

《恐龙无处不在》的内容:

依据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的事实,佐证了大地漂移假说。

《被压扁的沙子》的内容:

通过对"被压扁的沙子"的反思,证明外星撞击导致恐龙灭绝的原因。

3.这两篇短文各是怎样介绍相关内容?

明确:

《恐龙无处不在》,提出说明主旨、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总领全文。

然后用恐龙化石在各地发现的事实,阐释对大地漂移假说的证明,用具体事例证明主旨。

最后总结恐龙化石的发现对大陆漂移假说提供了证据。

《被压扁的沙子》先提出问题,提出了"撞击说"和"火山说"两种观点;然后具体分析论证,用事实从正反两方面分析;最后得出结论,撞击造成恐龙灭绝。

(设计此环节的目的在于训练学生把握文章结构的能力,能够有目的地筛选信息,并加以概括的阅读能力,为后文比较两篇文章作了铺垫。

三、深入探究

这两篇文章都谈到了恐龙的灭绝,但在文章中所"扮的角色"不同。

明确:

第一篇中,谈到恐龙灭绝的历史,谈到它的化石无处不在,是为了证明另一个科学理论("板块构造"理论)的正确,第二篇,恐龙的灭绝成为了探讨的主题,"被压扁的沙子"则成了证据。

第二课时

一、品味精彩

这两篇短文以"恐龙"为话题,却谈论了两个颇有深意的科普知识,读后却认为这些蕴藏其中的深奥抽象的理论说得浅显易懂,着实让人兴致盎然,你说说这两篇文章有何出彩点,作家用了什么妙招?

依据文本说明(可以说明顺序、语言、方法、角度等方面入手)。

明确:

1.专业术语用平实语言具体诠释,说理深入浅出,深奥难懂的专业术语出现频率低。

2.借助逻辑顺序,重在说理,把抽象的科学知识层层剖析,语言严谨,道理易懂。

3.说明方法多样,使说明对象阐释的更明白。

4.阿西莫夫素以驾驭语言和概念的能力著称。

本文说明语言简练,浅显易懂。

5.试结合上下文,说说作者在行文中放在括号里的下列补充说明文字有何作用。

二、悟出真味

"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

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

"这一句话对你有什么启迪吗?

明确:

具有丰富的想象力,脚踏实地的研究态度,学科之间交织、融合,要有所收获必须有广博的知识。

(这一环节以小组讨论形式进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态度,体会科研思想,加强体验并获得思想上的启迪。

三、探究拓展

走进图书室,网上冲浪,搜寻更多的有关"恐龙"的新的科研成果,办一期"恐龙情报站"的手抄报。

(设计这一环节,让学生学会从不同渠道搜集信息,培养他们观察、探究的科学精神,将学生热情延伸到课外,鼓励他们运用一切资源学习语文。

【资料宝藏】

1.阿西莫夫(1920-),美国作家

出生在苏联斯摩棱斯克附近的彼得罗维奇小镇,3岁时随父母移居美国纽约。

他自小喜欢读科幻小说,15岁时写就过一篇科幻小说,同年考入哥伦比亚大学。

18岁那年,即1938年,发表了第一篇科幻小说《偷乘飞船的人》,此后开始与著名科幻小说家接触。

1939年阿西莫夫获学士学位,两年后又获硕士学位。

在此期间,他又发表了不少科幻作品。

其中,1941年的《理智》第一次提出了著名的"机器人三原则",这段时期发表的作品使阿西莫夫在科幻小说界逐渐获得了声望。

1942年,阿西莫夫与格特鲁德·布卢格曼结婚。

婚后最初几年,阿西莫夫在海军航空兵所属的化工厂实验室工作、开始创作《基地三部曲》,全部故事在1942年至1949年之间陆续写成。

1951年,首先出版《基地》1952年《基地与帝国》问世;1953年,《第二基地》出版,《三部曲》至此出齐,获1966年雨果奖。

二次大战后,阿西莫夫在哥伦比亚大学从事研究工作,1949年获博士学位。

1955年阿西莫夫升任波士顿大学副教授。

但是,他觉得,自己至多只能成为一个普通的科学家,但却可以成为一个杰出的科幻小说家和科普作家。

因此,1958年阿西莫夫辞去了波士顿大学的教职,成了职业作家。

197Z年的科幻小说《神仙们自己》获当年雨果奖和星云奖。

他发表的科幻小说和科普作品至今已有300多部,是公认的当今美国科幻小说家的泰斗。

2.《阿西莫夫短文两篇》写作说明

(1)主题思想。

恐龙是古爬行动动物,种类繁多,体型各异,小的体长不到一米,大的体长数十米,重达四五十吨。

有食肉的,也有食植物的。

它们在地球上的陆地或沼泽附近生活,在地球上曾称霸一时。

6500万年前,在地球上生活了1.6亿年的恐龙灭绝了,成为生物史上最大的谜案。

这两篇短文,一篇依据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的事实,佐证了大陆漂移假说;一篇通过对"被压扁的沙子"的反思,证明外星撞击导致恐龙灭绝。

课文所选两篇就同一问题从不同角度思考,从而发现新的论据或得出新的结论。

文章给了我们一个有益的启示:

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从而有新的发现;要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方法。

(2)思路分析。

《恐龙无处不在》开篇提出科学领域是紧密相连的,各自的发明都有可能得到相互启发,以引起读者的兴趣:

"紧密相连"表现在哪里?

有哪些事实能证明它们是互相"产生影响"的?

然后举南极发现恐龙化石的例子,提出既然寒冷的气候不适应恐龙的生活,恐龙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去的问题。

围绕这个问题,引出板块构造理论,说明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得出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这一事件,为板块构造理论的成立提供了有力证明的结论。

《被压扁的沙子》起笔提出导致6500万年前恐龙灭绝原因的一个新观点--一个巨大的小行星或彗星撞击地球的结果,引起人们对这一曾经主宰过地球的生灵突然灭绝的兴趣,并且说明科学家们研究的目的在于"多地了解这种事件所产生的影响,因为当将来面临这种事件时,我们可以采取某种应急措施"。

然后从地质学发现的证据上论证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应该是撞击。

(3)段落结构。

《恐龙无处不在》的段落结构

全文共15个段,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

用一个科学观点--"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引出说明内容。

第二部分(第2-14段):

阐述说明内容--由恐龙化石在南极的发现说明"恐龙无处不在",再由"恐龙无处不在"这一发现推究原因。

第三部分(15段):

以"南极恐龙化石的发现,为支持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这一理论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证据"总结说明内容,结束全文。

《被压扁的沙子》的段落结构。

全文可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至第4段),提出关于6500万年前恐龙灭绝的问题,目前存在的两种对立的理论,即"撞击说"和"火山说"。

第2和第3段先后举了两个例子提出了关于"撞击说"和"火山说"这两种观点。

第二部分(第5段至全文完),通过对"被压扁的沙子"的反思,证明外星撞击导致恐龙灭绝,支持"撞击说"。

这部分分四层。

第一层(第5、6段),说明关于恐龙灭绝的原因不仅仅是一个学术问题,我们以后也许还会遇到这种情况,因此,科学家们一直都在努力寻找证据来验证这两种理论。

第二层(第7至第10段),说明1961年一位苏联科学家发现了"斯石英",并且介绍了它的性质,为下文佐证"撞击说"奠定了基础。

第三层(第11至第13段),说明斯石英不仅可以在实验室制造,而且它在自然界中是可以存在的,不过它们只出现在沙子被强烈挤压的地方。

由此推断撞击是可以产生斯石英的。

事实也证明,火山喷发是不会产生斯石英的,从而进一步佐证了"撞击说"。

第四层(第14段至全文完),通过亚里桑那大学的约翰oFo麦克霍恩和几位合作者研究新墨西哥州拉顿地区的岩层的例子,进一步证明"在斯石英出现的地方肯定发生过撞击,而且肯定没有发生过火山活动"。

从而得出"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动,而应该是撞击"的结论。

(4)说明顺序。

作者采用的是逻辑顺序,重在说明事理,所以在短小的篇幅内,将抽象的科学知识,层层剖析,既严谨又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地解释清楚。

(5)说明方法。

要理解这两篇短文,还要注意作者运用的引人入胜的说明方法。

首先是举例子。

在文章中,作者举了许多例子来说明自己的观点。

例如,《恐龙无处不在》为了证明不仅南极大陆有恐龙化石这一说法,列举"在地球的其他大陆上也都发现有恐龙化石","说明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举"南极也有自己的恐龙、两栖动物和其他在恐龙时代繁盛的植物和动物"的事实,说明南极不止只有恐龙化石,还有别的。

说法严谨。

其次是作比较。

例如《被压扁的沙子》中,谈到斯石英和普通沙子的区别时,为了让读者更清楚地了解,运用了"一立方英寸被压扁的沙子比一立方英寸普通的沙子要重得多"的比较方法;在《恐龙无处不在》中将南极的恐龙的命运与其他大陆的恐龙进行比较。

"这些生物的命运比其他同类要悲惨得多,因为板块把它们向南携带到了极地。

"

第三是打比方。

短文还运用了打比方的方法,使得语言既生动又明白如话,如《恐龙无处不在》中"位于南极中心部位的南极洲是全球的大冰箱"一句,形象地说明了南极洲寒冷的程度和南极洲在地球中的重要地位。

除上述的方法之外,还有"列数字""作诠释"等说明方法,这里不一一分述。

(6)严密准确的语言。

"在一个科学领域做出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中的"肯定"一词,又如"这个问题最终也许会得到解决"中的"最终也许"和"毫无疑问,6500万年前地球上曾有过一次'大绝灭'"中的"毫无疑问"等都能体现语言的严密和准确。

(初中语文教学网)

3.教学建议

(1)这两篇短文是本单元内容较深的课文,它的突出特点是以论证为主,综合运用不同领域的科学知识,见解新颖。

教师在指导学生自学时,可参照"整体把握"和"有关资料"部分内容,解析学生的疑问,纠正他们理解上的偏差。

也可以补充一些知识,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2)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学习作者的思维方法。

(3)本课中涉及的一些知识,如地质变迁、动物化石、南极气候、小行星等,学生多少都有一些了解。

教学时,不必在这些方面讲解过多,以免偏离了中心。

(4)阿西莫夫素以驾驭语言和概念的能力著称,教学时,可引导学生总结一下这两篇短文的语言特点,如简明精练,逻辑性强,幽默风趣等,让学生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或语段摘录下来。

(选自初中语文网)

4.作者相关资料

不知疲倦的科普巨匠--阿西莫夫精神永在

作者:

卞毓麟

"如果你曾经很投入地生活过,那么疾病、年迈和死亡都不可怕。

即使你不能活到老年,它仍然是有价值的。

能够投入到生活中去就会有快乐,投入到富有创造性并且有人与你分享爱的生活中,就更加快乐。

"

--艾萨克·阿西莫夫

科普巨匠艾萨克·阿西莫夫生于1920年1月2日,今年4月6日是他的10周年忌辰。

10年前,卡尔·萨根撰写的讣告言简意赅地概括了阿西莫夫不平凡的一生,今天我首次译出其全文(见本版),以缅怀这位不知疲倦的科学大家。

阿西莫夫以惊人的勤奋完成了超人的工作。

他数十年如一日,每天少则工作8小时到10小时,多则达12小时以上,他从不度假,写作便是他最大的乐趣。

他的文风平易近人,决不追求辞藻华丽,而十分注重条理清晰、推理严密。

他一生中出版了将近500本书,在全世界受到广泛欢迎。

他的作品同样深受我国读者喜爱,其第一个中译本《碳的世界》于1973年10月由科学出版社出版。

如今,阿西莫夫的书有80多种已译成中文,在我国三代读者中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例如,老一辈革命家方毅同志就非常热心于阅读阿西莫夫的著作,著名前辈天文学家、翻译家和科普作家李珩教授也竭力主张多翻译阿西莫夫和卡尔·萨根的作品。

1979年,李政道教授访问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时,曾建议少年大学生们看书不要限于科技书,还可以看文艺小说、科学幻想小说,并说"像美国科普作家阿西莫夫的作品,还有科学电影《2001年》都很好看。

"

阿西莫夫著作中译本最主要的有两部各百万言的巨著《阿西莫夫最新科学指南》和《阿西莫夫科学技术传记百科全书》(中译本易名为《古今科技名人辞典》);一批二三十万字的科普力作,如《生命和能》、《洞察宇宙的眼睛》、《地外文明》、《终极抉择》、《科技名词探源》、《亚原子世界探秘》等;为青少年读者写的《我们怎样发现了--》丛书和《阿西莫夫少年宇宙丛书》;还有《无穷之路》、《变!

未来七十一瞥》、《新疆域》和《新疆域(续)》等科学随笔集以及《我,机器人》等传世科幻名著。

阿西莫夫的第100本书《作品第100号》于1969年出版。

该书节选了他的前99本书中富有代表性的片断,酌加导读编纂而成。

书末附有头100本书的序号、书名、出版者和出版年份。

那时他曾说过:

"作家自己写的作品最能说明其人。

倘若有人坚持要我谈谈我自己的情况,那么他们可以读一下我的几本书:

《作品第100号》、《早年的阿西莫夫》以及《黄金时代以前》,在那些书里,我告诉他们的东西比他们想知道的还要多得多。

"

阿西莫夫的作品包罗万象(见本版"作品分类"),除上述《科学指南》和两大卷《阿西莫夫〈圣经〉指南》(阿西莫夫无宗教信仰。

此书旨在为现代读者解释作为一部伟大文学作品的《圣经》里的词语和典故)外,他还以同样宏大的篇幅写出了两卷本的《阿西莫夫莎士比亚指南》,第一卷为"希腊、罗马和意大利戏剧",第二卷是"英国戏剧",皆于1970年出版。

有一位演员为此而慕名拜访,希望阿西莫夫能对自己的戏剧事业有所帮助。

1979年2月,对于阿西莫夫的创作生涯来说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时刻,当时两家出版社争着要由自己来出版他的第200本书。

于是,阿西莫夫把自己的两部新著都定为第200部作品,就像是生了一对孪生儿。

两家出版社都心满意足。

其中一本是《作品第200号》,其构思和格局与10年前的《作品第100号》完全相同。

另一本是《记忆犹新:

阿西莫夫自传,1920-1954》,是其自传的第一卷,写到作者34岁时为止。

他的第二卷自传名为《欢乐如故:

阿西莫夫自传,1954-1978年》,于1980年出版,全书详述了作者的文墨生涯,反映了他的胜利和挫折,以及与疾病和衰老进行斗争的意志和决心,那一年,阿西莫夫正好60岁。

1990年,阿西莫夫自知来日无多,写下了他的最后一卷自传。

它比前两卷自传更富于哲理,可惜直到1994年初才出版--那时作者本人已经去世两年了,书名就叫《艾萨克·阿西莫夫》。

其中译本将于今年夏天由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出版,译者黄群在20年前就曾与笔者合译过两部阿西莫夫的作品。

1985年2月24日,我收到了阿西莫夫亲笔签名寄赠的《作品第300号》(1984年出版),其体例与结构一如《作品第100号》和《作品第200号》。

在第三个100本书中,有50多本是阿西莫夫与格林伯格合作选编的短篇科幻故事集。

这是否应该算做阿西莫夫的作品来排序编号?

阿西莫夫本人起初颇感犹豫,但最后他确信有理由这样做!

因为对于每一本这样的选编,他都付出了相当多的时间和精力:

将格林伯格搜集的那些故事浏览一遍,最终决定取舍,加上前言、按语,定稿交付出版商。

在《作品第300号》的附录"我的第三个100本书"中,阿西莫夫特地用星号(*)标出这些选编作品,以示与作者的其他著作有所区别。

就这样,花甲老人阿西莫夫又创下了一个个新的出书纪录:

1979年13本,1980年13本,1981年20本,1982年21本,1983年24本……

1988年6月6日,合众国际社从华盛顿发出消息:

据两周前的统计,"阿西莫夫所写的书总数已达375本","在那之前两周,该数字还停留在360本上"。

国际公认的科学幻想小说大师阿西莫夫说:

"其中部分原因是我为孩子们写的10本天文系列小书刚刚出版"。

1988年8月13日,我在纽约到阿西莫夫家做客时,他已收到刚出版的第394本书。

按惯例推断,此后不久就应该出现一本《作品第400号》了。

后来,我确曾函询阿西莫夫有关情况。

出乎意料的是,他在1989年10月30日回信中写了这么一段话:

"事情恐怕业已明朗,永远也不会有《作品第400号》这么一本书了。

对于我来说,第400本书实在来得太快,以至于还来不及干点什么就已经过去了","也许,时机到来时,我将尝试完成《作品第500号》(或许将是在1992年初,如果我还活着的话),并希望由道布尔戴出版公司出版。

"

我一直在期待着《作品第500号》问世,它应该按时间先后列出阿西莫夫的第301本到第500本书的详目。

1991年岁末,我给他寄圣诞贺卡时--那差不多正是他去世前的一百天--还提及此事,然而这永远也不会成真了。

当然,阿西莫夫也有他的遗憾,例如,他曾打算仿效《阿西莫夫科学技术传记百科全书》,写一本《阿西莫夫战争与战役传记百科全书》,可惜终未如愿。

但是,正如美国《时代》周刊曾经评论的那样:

"西默农也许写了更多的恐怖读物,切斯特顿也许写了更多的诗和哲学著作,巴巴拉·卡特兰也许写了更多的小说,但是没有一个作者曾经比阿西莫夫在更广阔的领域写下更多的书。

"

卡尔·萨根曾经夸奖"艾萨克·阿西莫夫是一位文艺复兴时代的巨人,但是他生活在今天"。

这位巨人未能为世人留下他的《作品第500号》,但是他留下了真、善、美:

关注社会公众的精神,传播科学的巨大热情,严肃认真的写作态度和脚踏实地的处事作风。

难怪有人说:

"阿西莫夫一生中只想做一件事,并且极为出色地学会了它:

他教会自己写作,并用自己的写作使全世界的读者深受教益,共享欢乐。

"

哦,一辈子真要做好一件事是多么不容易啊!

5.相关阅读

(一)"大陆漂移说"的启示

周文斌

在科学史上,由阿尔佛雷德·罗塔尔·魏格纳所创立的"大陆漂移说"可算是历尽磨难,为人们提供了诸多的思考。

魏格纳是德国气象学家和探险家。

1912年,他提出了地壳变迁的大胆假说,即"大陆漂移说"。

这一理论认为,在两亿年前,地球上只有一块被无边无际的泛海洋所包围的原始泛大陆。

这块泛大陆由较轻的固态硅铝层组成,并漂浮在粘性很大的液态硅镁层上。

到古生代以后,泛大陆开始破碎,碎块在地球自转和日月潮汐力的作用下,逐渐漂移开来,形成了今天的陆海分布格局。

南美洲与非洲本来就是连在一起的,南美洲的东海岸与非洲的西海岸正是它们之间的一道裂痕。

这一石破天惊的理论,立即在科学界炸开了锅。

一些学者积极支持,认真求证;另外的多数学者则坚决反对,猛烈抨击。

直至1928年在纽约举行的一次地学讨论会上,"大陆漂移说"仍被斥为"荒诞的怪论"、"积木游戏"。

两年以后,魏格纳在格陵兰的探险中不幸以身殉职,"大陆漂移说"也从此销声匿迹。

20世纪50年代,随着古地磁学新发现的问世和地球物理勘测技术的广泛应用,许多支持"大陆漂移说"的新证据又一次摆在人们的面前,才使这一学术在沉寂20多年后得以起死回生,重新活跃起来。

此后,科学家们沿着"大陆漂移说"的思路,深入研究,创立了"海底扩张说"和"板块构造说","大陆漂移说"才彻底站住了脚跟。

"大陆漂移说"的生死沉浮,给了我们多方面的启示。

其一,真理的光辉遮挡不住。

"大陆漂移说"从创立到得到承认,经历了近半个世纪,经受了无数的责难和攻击,但终究死而复生。

其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大陆漂移说"的生命力在于它产生于实践,并经受了实践的检验。

它的出现,本身就是实践成果和理性思维的结晶;它的起死回生,同样得益于实践成果的支持。

如果没有上世纪50年代对古地磁的测定和地球物理勘测技术在海底考察中的广泛应用,"大陆漂移说"就可能要面临更为严酷的考验,经历更多的挫折。

其三,既有的理论不能作为检验新理论的标准。

"大陆漂移说"之所以一出生就遭到强烈反对,就是因为当时存在着已成为科学界共识的"大陆均衡说"和"陆桥说"。

前者认为地壳只有垂直升降运动,而不可能有水平运动;后者认为在很久以前各大陆之间曾经有过狭窄的"陆桥",使古代生物可以通过"陆桥"自由来往。

那些将"大陆漂移说"斥为怪论的人,正是依据了上述两种理论来作为是非标准。

然而,事实证明,这个标准是靠不住的,依据这个标准得出的结论只能是谬误。

其四,人数多少也不能作为判断科学是非的标准。

科学史已经反复证明,科学真理最早总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受到多数人的非议。

"大陆漂移说"就是如此。

因此,在科学问题上,不能采用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尊重少数、保护少数应是推动科技创新的必然要求。

其五,综合分析能力是科学创新的重要素质。

作为气象学家的魏格纳,并不具有比地质学家和生物学家更丰富的地质及生物学知识,但他却能把这两方面的知识联系起来,并用新的观念去进行综合分析,所以能创造出全新的理论成果。

围绕着"大陆漂移说"的这场斗争已经远离了我们,但它给人们思想上的启迪却永远值得记取。

(光明网-光明日报,2005年06月23日)

(二)恐龙之死:

新的线索

10年前有人提出一种理论认为,恐龙(以及其他某些生物属种)在6500万年前的灭绝是由于巨大陨星或彗星与地球相撞的结果。

另一些科学家则认为大量火山的喷发和气候异常是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

尽管如此,撞击说的支持者们还是占了上风,并且现在又有新的证据来肯定这种观点。

来自加利福尼亚州拉霍亚的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的杰弗里·L·巴达(JeffreyL.Bada)在6500万年前形成的沉积物中发现了氨基酸。

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建筑块。

每个蛋白质分子是由一个或多个氨基酸链构成的,而每个链又是由数十到数百个氨基酸组成。

总体来说,地球上的氨基酸只能由生物组织来产生。

如果是这样的话,在6500万年前形成的沉积物中发现的氨基酸链应该说没有什么特别不寻常之处,因为当时生命已经非常繁盛,各种生物都会形成氨基酸。

为什么我们不应该发现一些呢?

首先,从理论上讲氨基酸有无数种,但由生物所形成的蛋白质仅利用了其中20种氨基酸。

再者,各种生命形式,无论是病毒、栎树、海星、蛇或者人类,都是利用同样的这20种氨基酸,例外情况极少。

没有人知道为什么生物只利用这20种氨基酸,以及那些没有被利用的其他氨基酸有什么问题。

巴达在1989年6月所报道的存在于古老岩石中的氨基酸只有两种,即异缬氨基酸和α氨基异丁酸。

蛋白质中不会有这两种氨基酸,并且就目前所知,它们不是由生物形成的。

有一种极少见的真菌,确实可以形成一些异缬氨基酸,但这是非常例外的现象。

是否在别的什么地方也发现有氨基酸呢?

是的。

在某些被称为"含碳球粒陨石"中含有少量的碳水化合物。

在碳水化合物中存在一些氨基酸。

事实上,在少数陨石中所发现的氨基酸就是异缬氨基酸和α氨基异丁酸。

因此,这些氨基酸可能是由于含有氨基酸的陨石或彗星撞击的结果,它们把氨基酸撒在地球的表面。

这种解释可靠吗?

首先,那些极少的真菌确实形成了异缬氨基酸。

也许在6500万年以前,一些最终灭绝的动物产生了大量的这些氨基酸。

它们现在虽然稀少,但在当时却并非如此。

我们可以十分肯定这种情况并没有发生过。

像许多对生命至关重要的其他物质一样,氨基酸有不对称性分子,并且能以两种形式存在,即左型或右型(像手套和鞋一样)。

生物酶所形成的氨基酸都为左型,这一点是肯定的。

左型氨基酸易于结合在一起从而构成有利于蛋白质分子形成的链。

缠绕在一起的左型和右型氨基酸不形成链。

当然,全由右型氨基酸构成的链也有助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